溃疡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新急腹症学》:溃疡散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溃疡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北京市中成药规范》:溃疡散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溃疡散的用法用量 35 注意 36 摘录 4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溃疡散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溃疡散 溃疡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kuì yáng sǎn
2 《新急腹症学》:溃疡散21 处方
枳壳3份,沉香1份,炙甘草1份,维生素V半份。
22 制法氢氧化铝2份,共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溃疡病。
24 溃疡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分,每日23次。
25 摘录《新急腹症学》
3 《北京市中成药规范》:溃疡散31 处方
甘草膏400斤,延胡索(醋制)180斤,白及180斤,海螵蛸180斤,黄芩(去糟朽)360斤,苡仁米(炒)180斤,泽泻120斤,天仙子3斤。
32 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炮炙合格。取处方中甘草膏200斤,按常法提取甘草酸,以甘草膏200斤与诸药粉碎为细粉,过100孔罗,混合均匀,加甘草酸制粒,烘干,装袋,每袋50g。
33 功能主治健胃,消炎,止痛。主用于饮食不节伤胃引起的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急慢性胃炎,吐酸胃疼。
34 溃疡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匙,饭前一小时用温开水送下,1日3次,置室内阴凉干燥处,用后密闭保存。
35 注意忌辛辣食物;孕妇及有心脏病,血压高、肾炎、水肿患者勿服。
36 摘录《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4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41 方名
溃疡散
42 组成雄黄9g,乳香15g,没药15g,儿茶15g,黄柏18g,青黛15g,白及31g,人工牛黄6g,冰片9g,硼酸6g。
43 主治口炎。
44 溃疡散的用法用量外用。
4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溃疡散 《外科心法要诀》:[卷一]脉诀得安全。若精神疲惫,饮食不思,亦危候也。肿疡、溃疡散脉歌肿疡散脉最可愁,毒盛气散不能收,溃后见斯亦
《外科大成》:[卷一总论部]痈疽之脉柔细为(濡)脉(散)似杨花无定踪。肿疡为虚为风。溃疡为虚宜补沉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著骨寻。沉细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一]脉法(三)发痈。若数脉不时见,当生恶疮。浮肿疡为虚,为风。溃疡为虚,宜补。洪肿疡为虚,为热盛,宜宣热,拔毒。年
《疡医大全》:[卷二]论脉证名状二十六种所主病证发痈。若数脉不时见,当生恶疮。浮,肿疡为虚为风;溃疡为虚宜补。洪,肿疡为虚,为热盛,宜宣热拔毒,年壮
《外科大成》:[卷一主治方]肿疡主治方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砒石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砒石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性状 27 化学成份 28 砒石的药理作用 29 炮制 210 性味 211 归经 212 功能主治 213 砒石的用法用量 214 注意 215 附方 216 各家论述 217 砒石的临床应用 21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砒石的方剂 2 古籍中的砒石 1 拼音
pī shí
2 《辞典》:砒石21 出处
《开宝本草》
22 拼音名Pī Shí
23 砒石的别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信砒(孙用和),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
24 来源
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的矿石。目前多为毒砂、雄黄等含砷矿石的加工制成品。少数为选取天然的砷华矿石,多数为加工制成。加工方法很多,兹举老法和新法各一种如下:
①老法
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与煤、木炭或木材烧炼,然后升华,即为信石。此法设备简单,但有害健康。
②新法
选取纯净的雄黄,砸成10厘米上下的块,点燃之,使雄黄燃烧,生成气态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为信石。二氧化硫另从烟道排出。
25 原形态①砷华
等轴晶系。晶体为八面体,通常为无定形的粒状、块状及粉末状。颜色为白色,常带淡黄或淡红色。条痕白色或淡**。光泽玻璃状或绢丝状,断口参差状。硬度15。比重37~372。系由它种砷矿分解而成。与它种含砷矿共生。纯粹者较少。
②毒砂,详"礜石"条。
③雄黄,详"雄黄"条。
26 性状有红信石、白信石两种,药用以红信石为主。
①红信石
又名:红矾、红砒。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白色,有**和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光泽玻璃状、绢丝状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可口尝。以块状、色红润、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
②白信石
又名:白砒。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无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光泽玻璃状、绢丝状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可口尝。以块状、色白、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以上药材,产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
27 化学成份砒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白色,八面体状结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热可以升华,故精制比较容易;升华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为As2O2。红砒是除含As2O2外尚含红色矿物质的一种砒石。
28 药理作用三氧化二砷具有砷剂的基本药理和毒理。砷有原浆毒作用,且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含巯基酶的活性,并使肝脏脂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毛细血管扩张。枯痔散中含有白砒,如给兔耳每日涂敷,可致干性坏死,以至脱落;实验表明,不含三氧化二砷的制品则无此作用。枯痔散中含砷量为8~16%左右,易自粘膜面吸收,应用不当,可致急性砷中毒。作为杀灭虫害的农药,误服中毒者亦有报道。急性中毒症状有呕吐、淘米水样腹泻、蛋白尿、血尿、眩晕、头痛、紫绀、晕厥、昏睡、惊厥、麻痹,以至死亡。暴发型可无上述明显症状,迅即发生虚脱、惊厥、麻痹而死亡。一般认为砷与含巯基酶结合,影响酶的活性,从而严重干扰组织代谢,出现中毒,所以临床急救时皆用二巯基丙醇解毒。
29 炮制去净杂质,砸碎,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为细粉。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后,入紫背天葵、石龙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从巳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却入瓶盛,于火中煅,别研三万下用之。"
②《日华子本草》:"砒石,醋煮杀毒乃用。"
210 性味辛酸,热,有毒。
①《日华子本草》:"暖,有毒。"
②《开宝本草》:"苦酸,暖,有毒。"
③《纲目》:"辛酸,大热,有大毒。"
211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肠、胃。"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212 功能主治劫痰截疟,杀虫,蚀恶肉。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
①《日华子本草》:"治疟疾,肾气。"
②《本草别说》:"以冷水磨服,解热毒,治痰壅。"
③《纲目》:"除齁喘,积痢,烂肉,蚀瘀腐,瘰疬。"
213 砒石的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25厘。外用:研末撒、调敷或入膏药中贴之。
214 注意有大毒,用时宜慎。体虚及孕妇忌服。
《日华子本草》:"畏绿豆、冷水、醋。"
215 附方①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一两半(好者,水略润少时,以纸裹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腊茶清极冷吞下,临卧,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②治疟疾:人言一两(为末),飞面四两(与人言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用),白扁豆(末)二两,细茶(末)二两。上同和匀。每服小半钱,巳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茶荡净。忌食酒面鱼等物。(《丹溪心法附余》不二散)
③治寒热店疟:人言一钱,绿豆(末)一两。为末,无根井水丸绿豆大,黄丹为衣,阴干。发日五更,冷水下五、七丸。(《本事方》)
④治休息痢经一、二年不差,羸瘦衰弱,兼治脾疼腰痛:砒(成块好者,乳细)、黄蜡各半两。上将黄蜡熔开,下砒,以柳条七个,逐个搅,头焦即换,俟用足取起,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痢,冷水下,脾疼亦然;腰痛冷酒下;并食前。小儿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汤使同上。(《局方》缚虎圆)
⑤治诸虫痛:砒黄(细研)一两。用水浸饮饼心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用煮肉汤下,空心食前。(《圣济总录》砒黄丸)
⑥治五痔:好白矾四两生砒二钱五,朱砂一钱(生研,令十分细)。上各研为细末,先将砒安在建盏中,次用白矾末盖之,用火煅令烟绝,其砒尽随烟去,止是借砒气于白矾中,将枯矾取出,研令十分细。先看痔头大小,将所煅白矾末入生朱末少许,二味作一处,以水调令稀稠得所,用篦子涂在痔上,周遭令遍,日三上;须仔细看痔头颜色,转焦黑,乃是取落之渐,至夜自有黄膏水流出,以布帛衬之,至中夜更上药一遍,至来日依旧上药三次,纵有些小疼痛不妨。换药时,用新水或温汤,在痔侧以羊毛笔轻手刷洗痔上,去了旧药,却上新药。次用荆芥汤洗之,三、二日之后,黄膏水流出将尽,仍看痔头焦黑为度,以篦子敲打痔头,见得渐渐坚硬黑色,却于枯药中增添生朱减退白矾,自然药力慢缓矣。(《魏氏家藏方》枯药)
⑦治瘰疬:信州砒黄细研,滴浓墨汁丸如梧桐子大,于铫子内炒令干后,用竹筒子盛。要用于所患处灸破或针,将药半丸敲碎贴之,以自然蚀落为度。觉药尽时更贴少许。(《灵苑方》)
⑧治鼠疬:信石(入绿豆同研)、斑蝥(去足、羽,为末)。上面糊为丸,黄丹为衣。用时打破,以醋浸一宿,其疮先以艾灸,次用此末。(《朱氏集验医方》)
⑨治走马牙疳:一用北枣去核,入信(石于)枣内,烧灰擦于肿处。(《普济方》)二信砒、铜绿各一分。研为细末,摊纸上。涂疳蚀处。(《普济方》青金散)
⑩治皮肤癌:白砒二钱,小麦粉一两。将小麦粉制成不粘手程度的浆糊状,加白砒,捻成线状细药条。用时将病变部位常规消毒,局麻后,用1号注射器针头在肿块周围05公分处刺入肿瘤根部,然后将药条由孔处插入,用无菌敷料盖上,待肿块脱落后,每日换药膏(用滑石粉一斤,煅甘石粉三两,朱砂一两,冰片一两,淀粉二两。共研细末,香油调成糊状)至愈。(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黑药条)
⑾治遍身生云头癣,作圈如画,或大如钱,或小如笔管文印:砒石一、二分。研极细,以米汤五、六匙稀调。以新毫笔以癣圈涂之。(《本草汇言》)
216 各家论述①《纲目》:"砒乃大热大毒之药,而砒霜之毒尤烈,鼠雀食少许即死,猫犬食鼠雀亦殆,人服至一钱许亦死,虽钩吻、射罔之力,不过如此,而宋人著《本草》,不甚言其毒,何哉此亦古者礐石之一种也。若得酒及烧酒,则腐烂肠胃,顷刻杀人,虽绿豆、冷水亦难解矣,此物不入汤饮,惟入丹丸。凡痰疟及呴喘,用此真有劫病立地之效。但须冷水吞之,不可饮食杯勺之物,静卧一日或一夜,亦不作吐;少物引发,即作吐也。其燥烈纯热之性,与烧酒焰消同气。寒疾湿痰,被其劫而怫越顿开故也。凡头疮及诸疮见血者,不可用此,其毒入经,必致杀人。"
②《本草汇言》:"砒石,祛时疟,除呴喘,化瘀肉之药也。凡时行疟疾,因暑热外受,生冷内伤,寒热不均,相因病疟,内蓄痰涎,伏于营分,故发则寒热往来,头眩胸闷,少服一厘,冷水吞下,伏涎顷消,故疟疾可止。如呴喘之病,因肺有伏积冷涎,或触冒寒暑风湿之邪即发,或遇怒色劳伤即发,或值饥饱失度即发,少用一、二厘,温汤调服,伏涎顿开,故呴喘可除。如化瘀肉一证,凡痈疽发背,诸溃疡证,脓血内闭不出,瘀肉坚硬不腐,以致脓溃日深,生肉日败,以砒石末数厘,和入黄蜡条内,纳入痈毒疮中,则瘀腐白化,脓血自行,但见效即去,不可多用久用也。然大毒之性,又不可轻行妄试,如疟疾邪未汗出,表邪未清(宜清解温散),或久疟阴虚阳乏(宜大补气血),砒石不可用也;如呴喘肺热里虚,或兼阴虚劳损(宜滋养正气),砒石不可用也;如瘀肉不化,由于阳气不充,胃虚不食,痈疡见七恶而神气萎弱者,砒石不可用也。"
217 砒石的临床应用①治疗结核病
将红矾制成5%溶液,用离子透入法直接透入到病灶上;或将红矾经三次升华精制后,制成2%等渗溶液行静脉注射;或将红矾加水煮沸,利用其蒸气熏蒸一定部位。治疗肺结核、淋巴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瘘管,均获得一定效果。治疗中有一定的毒性反应出现。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白砒3分,白矾、淡豆豉各3钱共研细末,制成散剂、丸剂或胶囊。成人每天05克,于睡前用冷开水送服,100天为一疗程。忌油腻食物。治疗69例,临床治愈7例,显效20例,好转35例,其余无效。本品有毒,服后往往有腹部不适及脸面浮肿,唇舌发麻,浑身酸疼等反应。副作用严重者停药后即可自行消失。
③治疗花斑癣(汗斑)
取白砒1份,硫黄10份,密陀僧10份,共研成粉末过筛,加等量姜汁和醋调成糊状。用时以鲜茄蒂蘸白砒糊剂涂擦患处,擦后立即在日光下晒1小时左右(如日光不强可适当增加10~20分钟),在日浴过程中仍可反复在患处涂擦糊剂2~3次。上、下午各治疗一次治疗中不可擦破皮肤;如果皮肤原有破损,须待破损愈后再用。药物不可入口及接触粘膜。治愈后衣、被、毛巾等均应彻底清洗后煮沸。观察14例,治疗2~3天患处即见淡黑色痂皮(结痂后停药),4~8天后即脱屑而愈。治程中未发观任何副作用。
218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砒石的方剂 砒石膏
音:pīshígāo《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名:砒石膏组成:红砒石3g,水银3g,生明矾15g,硫黄
三品一条枪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二方。处方:明矾二两,砒石一两五钱,雄黄二钱四分,乳香一钱二分。明矾60克
花斑癣特灵g,石硫黄9g,煅明矾4g,蜜陀僧615g,红砒石2g,轻粉3g,蛇床子6g,海浮石4g。制法:上
冰蛳散二方。处方:大田螺(去壳,日中线穿晒干)五枚,煨砒石一钱二分,冰片一分,硇砂二分。大田螺5枚(去壳,
用药禁忌、鳖甲。3)矿物药类:代赭石、水银、锡粉、硇砂、砒石、芒硝、硫黄、雄黄。其中有些是剧毒药,如砒石、巴
更多用到中药砒石的方剂古籍中的砒石 《本草纲目》:[序例第二卷序例]药名同异
为之使。)艾叶(苦酒、香附为之使。)茺蔚制三黄、砒石。薇衔(得秦皮良。)夏枯草(土瓜为之使。伏汞、砂
《推拿抉微》:[第三集·治疗法]喘哮症斯愈,脉亦随之而平。本草所训,性味猛烈,惟麻黄砒石,可以开其关,而劫其痰,麻黄能发汗,一列哮症,虽
《三指禅》:[卷二]哮症脉乱无妨论斯愈,脉亦随之而平。本草所训,性味猛烈,惟麻黄、砒石,可以开其关而劫其痰。麻黄能发汗,一到哮症,虽盛
《本经逢原》:[卷一石部]石热鼠蚀,死肌风痹,腹中坚癖邪气。发明时珍云∶石与砒石相近,性亦相类。但砒石略带黄晕,石全白,稍有分辨
《疡医大全》:[卷三十九救急部]解救砒霜门主论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梅花点舌丹的药理作用 5 功能主治 6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8 《饲鹤亭集方》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洞天奥旨》卷十四 91 方名 92 梅花点舌丹的别名 93 组成 94 功效 95 主治 96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97 制备方法 98 用药禁忌 99 附注 10 《青囊秘传》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喉科紫珍集》卷下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16 用药禁忌 12 《奇方类编》卷下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功效 134 主治 135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136 制备方法 137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梅花点舌丹 1 拼音
méi huā diǎn shé dān
2 处方没药 硼砂 藤黄 熊胆 乳香 血竭 葶苈 大冰片 沉香各3克 蟾酥 麝香各6克 珍珠9克 朱砂 牛黄各6克
3 制法上药各制为末,将蟾酥用人乳化开,入末和捣,为500丸,如绿豆大,金箔为衣。
4 药理作用增强免疫功能 《山西中医》1986(4):26,梅花点舌丹能显著增加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溶血素形成;这种增强作用不仅在动物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而且对应用免疫抑制剂后以及在荷瘤小鼠身上亦有明显增强作用。其抗癌作用有可能是通过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特别是激活巨噬细胞而实现。
5 功能主治治疔毒恶疮,无名肿毒,红肿痈疖,乳蛾,咽喉肿痛。
6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
凡红肿痈疖初起,取1丸,入葱白内打碎,用酒吞,盖暖取汗,六小时后,毒消而愈。
7 摘录《外科全生集》
8 《饲鹤亭集方》 81 方名
梅花点舌丹
82 组成熊胆1钱,珍珠1钱,麝香1钱,冰片1钱,血竭3钱,没药3钱,雄黄3钱,月石3钱,西黄2钱,蟾酥2钱,黄连2钱,沉香2钱,葶苈2钱,梅花瓣2钱。
83 主治外疡肿毒,痈疽发背,疔疮恶症,红肿疼痛初起,山岚障气,时疫痧胀。
8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好酒化下。外治外敷。
85 制备方法加人乳烊化为丸,金箔为衣。
9 《洞天奥旨》卷十四 91 方名梅花点舌丹
92 梅花点舌丹的别名梅花丸子、梅花点舌丸
93 组成朱砂2钱,雄黄2钱,白硼2钱,血竭2钱,乳香(去油)1钱,没药(去油)2钱,蟾酥(人乳浸)1钱,牛黄1钱,苦葶苈2钱,冰片1钱,沉香1钱,麝香6分,珍珠6分(上白者佳),熊胆6分。
94 功效解毒,消肿,镇痛。
95 主治诸般无名肿毒,十三种红丝等疔,喉痹。无名肿毒,疔毒恶疮,外科热毒初起之时,发热恶冷,红肿疼痛,呕吐恶心,烦闷搅闹,起线走黄,喉蛾喉痹,肿闭不通,实火牙痛,口舌诸疮,龈腐起疳,小儿惊风,发热抽搐。
96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凡遇疮毒,用药1丸,压舌根底含化,随津咽下,药尽用酒葱白随量饮之,盖被卧之,出汗为度。
97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将人乳浸透蟾酥,研入诸药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为衣。
98 用药禁忌忌发物21日更妙;阴性疮疽,慢惊风症,阴虚白喉等均忌用,孕妇勿服。
99 附注梅花丸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梅花点舌丸(《中国药典》一部)。《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外可用陈醋调敷患处。
10 《青囊秘传》 101 方名梅花点舌丹
102 组成轻粉1钱,梅片4分,蜈蚣10条(土炙),当门子3分,寒水石3钱,制乳香(去油)7钱,炙没药(去油)7钱,蟾酥(火酒浸,切片)2钱,雄黄5钱。
103 主治无名肿毒。
10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入葱白内打碎,陈酒送下,取汗。无名肿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
105 制备方法上为末,用蟾酥(火酒浸烂)入药为丸,金箔2030张为衣,宜阴干,作500丸,蜡封。
11 《喉科紫珍集》卷下 111 方名梅花点舌丹
112 组成朱砂1钱,明雄1钱,梅片5分,牛黄1分,琥珀5分,苦葶苈5分,龙胆草2钱,乳香1钱,没药1钱,硼砂5分,沉香3分,血竭2分,蟾酥3分,苦参5分。
113 主治咽喉口舌诸症。
11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与患者压舌底。
11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人乳为丸,金箔为衣。
116 用药禁忌孕妇忌用。
12 《奇方类编》卷下 121 方名梅花点舌丹
122 组成乳香(去油)3钱,珍珠8分,没药(去油)2钱,京牛黄2钱,朱砂2钱,熊胆6分,硼砂2钱,苦葶苈2钱,片脑1钱,血竭2钱,沉香1两,麝香6分,雄黄2钱,蟾酥2钱(人乳拌)。
123 主治疔毒及恶疮初起,天行瘟毒,咽喉等肿痛。
124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每服轻者2丸,重者4丸,先用无根水送下,次以1粒噙于舌下化之。
12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人参汁为丸,如黍米大,金箔为衣。
13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131 方名梅花点舌丹
132 组成乳香(炙)30两,雄黄30两,沉香15两,蟾酥(酒化)60两,没药(炙)30两,血竭30两,白梅花150两,朱砂30两,硼砂30两,葶苈子30两,生石决明18两。
133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134 主治疔毒恶疮,痈疽发背,疮疖红肿。
135 梅花点舌丹的用法用量每服23丸,每日2次,黄酒送下,温开水亦可。外敷用醋化开,敷患处。
13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每453两细末兑入牛黄15两,珍珠粉(豆腐炙)9两,冰片15两,麝香9两,熊胆9两,研极细末,混合均匀,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两分为400丸,用金箔为衣。每两用金箔5张。
137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古籍中的梅花点舌丹 《验方新编》:[卷十一痈毒杂治]痈毒诸方其自落为妙。或用包银朱乌金纸亦可,其功稍缓。梅花点舌丹∶治疔疮及红肿痈疖,一切无名热毒初起,并实火
《瑞竹堂经验方》:提要,已详著之,至疮科所载返魂丹,与今世疡医所用梅花点舌丹、夺命丹相类,内托千金散以治痈毒,亦见殊功,
《经验丹方汇编》:[经验丹方汇编]疔疮,可用蜗牛连壳捣烂敷之;或家菊花根捣敷,内服梅花点舌丹或蟾酥丸一、二服,俱用菊根汁和热酒下,出须用
《疡医大全》:[卷七]痈疽肿疡门主方下,尽醉为度,被盖出汗。孕妇忌服,体虚禁用。梅花点舌丹(临济超真大和尚)白梅花(阴干,一钱二分)冰
《外科方外奇方》:[卷一]内消部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赤脉侵睛的方剂 2 治疗赤脉侵睛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赤脉侵睛 1 拼音
chì mài qīn jīng
2 注解
赤脉侵睛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赤脉传睛。心火上炎或三焦积热者,宜清心泻火,可用泻心汤加减;肾阴亏损所致者,宜养阴清热,可用补心汤加减。参见赤脉传睛条。
治疗赤脉侵睛的方剂 芍药清肝散上药为粗末。功能主治:主治眵多模糊,干涩羞明,赤脉贯睛,大便秘结者。主治风热上攻,眼目昏糊,眵多眊燥
血翳泻心汤、赤芍、连翘、荆芥、菊花。主治:两眼赤肿,涩痛,热泪羞明,渐有赤脉贯睛,时发不清。用法用量:水煎服。
补虚人参茯苓丸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小眦赤脉附睛外障。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桔梗汤送下。摘
加减大黄当归散、麦冬、知母、桔梗、黄芩、连翘。功能主治:小眦赤脉附睛外障。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眼科全书
生熟地黄汤,炙甘草6g。功效:壮水制火,滋肾宁心。主治:赤脉传睛。肾水不足,水不制火,大眦肉浮胀,赤脉色淡,并
更多治疗赤脉侵睛的方剂治疗赤脉侵睛的中成药 拨云退翳丸
功效。主治阳蹻受邪,内眦即生赤脉缕缕,根生瘀肉,瘀肉生黄赤脂,脂横侵黑睛,渐蚀神水,锐眦亦然。俗名攀
四神丸昏云翳。用法用量:每服3钱,开水送下。加减:目有赤脉者,加白蒺藜。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各家论
更多治疗赤脉侵睛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赤脉侵睛 《普济方》:[卷七十四眼目门]目赤碜痛赤肿
后服。或以一钱。汤泡洗尤妙。大枣煎治目热赤。生赤脉侵睛息肉。急痛。闭不开。碜痛。大枣(七枚去皮核)黄
《幼幼新书》:[卷第十八]疮疹入眼第十四如干时,用水湿之。极效。《刘氏家传》治眼昏涩,赤脉侵睛,泪多或作翳障。羚羊角丸方羚羊角(屑)黄芩大黄
《疡医大全》:[卷十一眼目部]内障门主论,白珠属肺名气轮,大属心名血轮。心经属火大小,赤脉侵睛痒涩眵,如针刺痛诸般候,心家虚热急须知,若还小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一眼科]病机包睛(六十六)此证多因心经热壅,肝脏虚劳,致有赤脉侵睛,赤肉拥簇黑睛,如橡斗包裹之状,有因上下睑有粟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七窍病上目病第一]大枣煎方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眼睛结构之一·神膏 31 神膏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 32 神膏与脏腑的关系 4 方剂·神膏 41 《疡科选粹》卷八方之神膏 411 方名 412 组成 413 主治 414 神膏的用法用量 415 制备方法 42 《洞天奥旨》卷十五方之神膏 421 方名 422 组成 423 主治 424 神膏的用法用量 425 加减 426 制备方法 43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之神膏 431 方名 432 组成 433 功效 434 主治 435 神膏的用法用量 436 加减 437 制备方法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膏 神膏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én gāo
2 英文参考vitreum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irit jell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vitreous bod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眼睛结构之一·神膏
神膏(spirit jelly;vitreous body)为中医眼科解剖名称,眼睛结构之一,又称护睛水(《疡医大全》卷十一:“白睛最坚属肺金,内藏护睛水,如鸡子清之稠浓。”)。即西医所称的玻璃体[1]。神膏是无色透明的半胶冻状物质,充填于玻璃体腔内,前界为晶体悬韧带和睫状体,后界为视网膜视神经,容积约为45ml[2]。神膏充填着眼珠内面晶珠之后五分之四的空腔。具有从眼珠内面对视衣均匀施加压力,使其贴附于眼珠内壁,并支撑眼珠维持球形的作用[3]。
《证治准绳·杂病》:“大概目圆而长,外有坚壳数重,中有清脆,内包黑稠神膏一函。膏外则白稠神水,水以滋膏。”《目经大成》卷一:“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庄内黑水曰神膏,有如卵白涂以墨汁。”概念欠明确。但《张氏医通》卷八于金针开内障中载有:“年高卫气不固,针时神膏微出。”据此神膏应指今之玻璃体。但亦有人认为还包括部分色素膜。[1]
31 神膏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玻璃体为五色透明的胶质体。它充满在晶状体后面的玻璃体腔内。玻璃体腔是眼内最大的腔,前界为晶状体的后面,后界为视网膜,容积约为45毫升。玻璃体前面有一凹,称玻璃体凹,以容纳晶状体。
玻璃体周围部分密度较高,称为玻璃体膜。位于晶状体后面者为前界膜;位于视网膜前面者为后界膜,在玻璃体内,中央有一玻璃状体管,此管的两端分别与晶状体及视 相连,胎儿时管内有玻璃体动脉,出生后即可消失。如出生后仍不消失者,称玻璃体动脉残留,一般不影响视力。
玻璃体主要成分是水,占98%以上,还含有少量胶原与透明质酸等。本身无神经、血管,全靠房水及脉络膜等组织供给营养,新陈代谢也甚微,丢失后不可再生。
玻璃体是透明的,如因周围组织外伤、炎症或出血等,即可致玻璃体混浊,影响视力。
玻璃体除参与屈光和维持眼球形态外,还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若玻璃体液化或手术时丢失过多,则支撑力减弱,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32 神膏与脏腑的关系神膏与脏腑的隶属关系历来认识不一致,有认为属胆者(《审视瑶函》),亦有认为属肾(《目经大成》)者,有认为属肺(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者,但神膏病变,古人认为与胆肾有关者居多[1]。
4 方剂·神膏 41 《疡科选粹》卷八方之神膏 411 方名神膏
412 组成唐魏6钱,麝香九分,甘草3两,川乌3两,草乌3两,甘松3两,山柰3两,雄黄3钱,朱砂3钱,桐油3斤,胡椒1两,密陀僧1斤3两(研极细末,取净末)。
413 主治《疡科选粹》卷八方之神膏治诸般肿痛毒,跌打损伤,痈疽发背。
414 神膏的用法用量贴患处。
415 制备方法先将桐油熬至34滚,下甘草、川草乌、甘松、山柰,再煎12滚,漉出滓,次下细药末,一滚即止。
42 《洞天奥旨》卷十五方之神膏 421 方名神膏
422 组成金银花8两,蒲公英8两,木连藤8两,真麻油8两,黄丹12两,乳香3钱,没药3钱,松香3两。
423 主治《洞天奥旨》卷十五方之神膏治发背,诸疮疡,不论阴阳痈毒,皆可贴之。
424 神膏的用法用量摊贴。
425 加减阳疽,用冰片1钱,麝香2分,黄柏3钱,白芷3钱,五灵脂2钱,三七根5钱,洋参3钱,各为末,掺入膏药贴之;阴疽,用肉桂3钱,冰片3分,人参1钱,丹砂3钱,紫石英3钱,儿茶3钱,五灵脂2钱,各为末,掺入膏内贴之。
426 制备方法上以麻油先煎金银花、蒲公英、木连藤至黑,滤去滓,入黄丹、乳香、没药、松香,煎成膏,去火毒。
43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之神膏 431 方名神膏
432 组成乳香2钱,没药2钱,血竭2钱,儿茶2钱,三七2钱,冰片1钱,麝香2分。
433 功效《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之神膏具有去腐生新之功效。
434 主治治痈疽皮肤溃烂,及施割后。
435 神膏的用法用量掺用。或上药加豚脂半斤,蜂蜡1两,稍温用棉纸摊膏,贴痈疽破烂处。
436 加减杖伤,倍三七;有热,加黄连1钱;腐,加轻粉1钱;有火,加煅龙骨1钱;欲速收口,加珍珠1两,或加蟹黄(取团脐螃蟹,蒸熟取黄,晒干收用)2钱。
437 制备方法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卷二十二引《近效方》之失笑散 41 失笑散的别名 42 组成 43 功效主治 4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45 方解 46 运用 47 现代适应证 471 痛经 472 冠心病 473 宫外孕 48 失笑散的药理作用 481 对心脏、血管、血液流变学功能的影响 482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483 对子宫的影响 48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85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486 参考资料 49 各家论述 410 附注 411 歌诀 412 摘录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之失笑散 51 失笑散的别名 52 组成 53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55 方解 56 失笑散的药理作用 6 《洁古家珍》方之失笑散 61 组成 62 制备方法 63 功能主治 6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疡医大全》卷十六引江仍度方之失笑散 71 失笑散的别名 72 组成 73 制备方法 74 功能主治 75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76 附注 77 摘录 8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八方之失笑散 81 组成 82 制备方法 83 功能主治 8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魏氏家藏方》卷五方之失笑散 91 组成 92 制备方法 93 功能主治 9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魏氏家藏方》卷九方之失笑散 101 组成 102 制备方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方之失笑散 111 组成 112 制备方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施圆端效方》之失笑散 121 组成 122 制备方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125 摘录 13 《普济方》卷三六五方之失笑散 131 组成 132 制备方法 133 功能主治 13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135 摘录 14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方之失笑散 141 组成 142 制备方法 143 功能主治 14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145 摘录 15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方之失笑散 151 组成 152 制备方法 153 功能主治 15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155 摘录 16 《普济方》卷四○○引《全婴方论》方之失笑散 161 组成 162 制备方法 163 功能主治 16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 165 摘录 17 中药部颁标准 171 拼音名 172 标准编号 173 处方 174 制法 175 性状 176 检查 177 功能与主治 178 用法与用量 179 注意 1710 贮藏 1711 密闭,防潮。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失笑散 1 拼音
shī xiào sǎn
2 英文参考Powder for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ixiao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失笑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三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
4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卷二十二引《近效方》之失笑散从对该方剂两味药的现代药理分析看,本方剂对“血瘀疼痛”应有一定治疗作用[1]。因该方剂既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脉营养性血流、抗凝、抗血栓形成、抗动脉硬化,又能治疗溃疡病,有抗炎、抗氧化、解痉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作用力度有多大,难以估计[1]。临床报道以此方剂为主制成的富外孕Ⅰ号、Ⅱ号非手术治疗宫外孕有显著疗效,但是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以防大出血导致休克、DIC、死亡[1]。
41 失笑散的别名
断弓弦散、失笑膏、经验失笑散
42 组成五灵脂2钱,蒲黄2钱。
五灵脂6g、蒲黄6g[2]
43 功效主治《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卷二十二引《近效方》之失笑散具有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之功效。主治瘀血停滞证。症见瘀血停滞,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或胞衣不下。
4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上药先用酽醋1合,熬药成膏,以水1小盏,煎至7分,热呷。
先用酽醋调6g,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3]。
45 方解本方主治诸痛都由瘀血内停,脉络阻滞,血行不畅所致[4]。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宜活血祛瘀止痛为治[4]。方中五灵脂甘温,善入肝经血分,能通利血脉而散瘀血,用治瘀血疼痛;蒲黄甘平,亦入肝经血分,有活血止血作用,与五灵脂相须为用,活血散结,祛瘀止痛作用增强,可治一切心腹诸痛[4]。用酽醋冲服,取其利血脉、化瘀血,以加强活血止痛之功[4]。两者药性平和,合用共具祛瘀止痛,推陈致新作用[4]。古人谓本方用后,病者每于不觉之中诸症悉除,不觉欣然失笑,故名“失笑散”[4]。
本方活血祛瘀止痛效果较好,后世对其运用亦有较大发展[4]。如李时珍说:“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腹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治。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百药不效者,俱能奏功,屡用屡验,真近世神方也。”
46 运用1.本方是治疗血瘀作痛的基础方、常用方,尤其以肝经血瘀者最为适合[2]。凡临床上出现以心腹刺痛,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2]。
2.加减法:胃脘胀痛,痛有定处,舌黯,脉弦,是气滞血瘀证,宜加上金铃子散以行气活血止痛;若痛有定处而畏寒喜热,属寒凝血瘀者,可加炮姜、小茴香以温经散寒[2]。妇女经前或经行小腹胀痛,经血夹瘀块,血块排出后痛减,为冲任气血瘀滞,可酌加益母草、红花、桃仁、香附、玄胡等以活血行气[2]。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淋漓不畅,可与生化汤合用,融行血止痛止血于一炉。月经不调属血滞而兼血虚者,宜与四物汤同用,以加强养血调经之功[2]。
3使用注意:
1)因本方具有活血祛瘀作用,故孕妇忌用[2]。
2)五灵脂易败胃,脾胃虚弱者慎用[2]。
3)现代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冠心病、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痛经、宫外孕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瘀血停滞者[2]。
4心腹痛:曾有妇人病心腹欲死,十余日百药不验,服此顿愈。
47 现代适应证[5]
适应证:常用于痛经、慢性胃炎、心绞痛或宫外孕等属瘀血停滞者。
471 痛经痛经的病因机理见越鞠丸一节。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理上常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3大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幽门螺旋杆菌释 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NH3),分泌空泡毒素A等物质引起细胞损害,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能引起强烈炎症反应;其菌体胞壁还可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这些因素长期存在可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长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部分患者可引起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即发展为慢性多灶性萎缩性胃炎。长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增加了胃黏膜对环境损害的易感性,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以及胃癌发生密切相关。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患者血中存在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自身抗体攻击壁细胞使壁细胞总数减少,使胃酸分泌减少或丧失;由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丧失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而导致贫血。另外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造成胆汁和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对胃黏膜屏障可造成损伤;大量酗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某些 性食物均可反复损伤胃黏膜。这些因素可单独或互相协同而引起胃黏膜炎症。慢性胃炎主要病理改变是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临床上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无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嗳气、恶心等症状,自身免疫性胃炎多伴有贫血。
472 冠心病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增高的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吸烟者及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脂血症的条件下,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对动脉内膜造成功能性损伤,使血管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面特性发生变化,黏附因子表达增加。单核细胞黏附在内皮细胞上的数量增加,并移人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肪蛋白,形成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同时巨噬细胞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离子,并合成和分泌6种细胞因子,包括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E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PDEF和FGF 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和游移到内膜,也 新的结缔组织形成。PDEF和TGFβ不但使平滑肌细胞游移到富含巨噬细胞的脂肪条中,并转为泡沫细胞,且促使脂肪条演变成纤维脂肪病变,发展为纤维斑块;除此之外血压增高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使动脉内膜内皮细胞连续性中断,暴露内膜下组织,此时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使之黏附、聚集在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血小板释出包括巨噬细胞释出的上述各种因子在内的许多细胞因子,这些因子进入动脉壁,促进了动脉硬化;同时发现动脉硬化各阶段的病变中有T淋巴细胞,提示病变的发展可能与免疫或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猝死,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心绞痛最常见的症状为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所致。
473 宫外孕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以外着床,现在统一称异位妊娠。临床上分为输卵管妊娠(占95%)、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此外子宫角妊娠虽不属宫外孕,但其临床表现与宫外孕表现相似。输卵管妊娠常见原因是输卵管炎症以及由炎症引起的输卵管粘连、狭窄、蠕动异常导致受精卵运行受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流血,早期一侧下腹隐痛及酸胀感,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一侧下腹发生撕裂样疼痛,查体早期可见腹部包块;破裂出血多时可发生晕厥和失血性休克,由于出血多流入腹腔内,常被忽视而延误诊治。
48 失笑散的药理作用[1]
481 对心脏、血管、血液流变学功能的影响五灵脂煎剂能扩张冠状动脉,显著增加冠脉血流,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降低血压,同时加强心肌收缩力;五灵脂还能对抗肾上腺素所致微循环障碍,显著促进微动脉各项指标改善,对微循环障碍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五灵脂水提取物可显著抑制由ADP、胶原所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蒲黄花粉水提醇沉液可明显增加冠脉血流,使微循环小动脉血流加速,毛细血管开放增多,对心肌微循环也有改善作用,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和减轻;同时蒲黄水提物还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蒲黄煎剂及其黄酮、有机酸、多糖等对ADP、花生四烯酸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显著降低血脂和减轻动脉硬化动脉壁上斑块的形成;蒲黄的水浸液有促凝作用。
482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五灵脂乙酸乙酯提取物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防治胃溃疡的作用。蒲黄的提取物可增强肠蠕动,使十二指肠紧张度加强,节律性收缩加强;但从蒲黄中分离的异鼠李黄素,对小鼠肠管具有解痉作用,强度为**堿的57%。
483 对子宫的影响蒲黄煎剂、醇提取物、酊剂等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小剂量可使之有节律的收缩加强,大剂量则使子宫呈不规则地痉挛性收缩;对于产后的子宫蒲黄使子宫收缩力加强和紧张性增加,对妊娠中期子宫蒲黄煎剂有显著的致流产、致死胎作用。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五灵脂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对结核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蒲黄水溶部分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史密痢疾杆菌及铜绿假单胞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酽醋即浓度较高的醋,醋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对原头蚴有杀虫作用。
48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蒲黄对免疫功能有双相调节作用,一般剂量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大剂量则有明显的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五灵脂煎剂可显著增加脾脏及胸腺指数,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显著促进溶血素抗体的形成,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但又显著抑制NK细胞的活性。
485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五灵脂水煎剂能提高体内SOD活力,并能激活机体内源性SOD活性。蒲黄煎剂有抗炎、抗渗出及消肿作用。同时使SOD升高、LPO降低。
486 参考资料药理研究①《简明中医辞典》:本方能提高机体对减压缺氧的耐受力;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白鼠急性心肌缺血有对抗作用;有降低血压的作用。②《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9:1):本方既能收缩子宫而有利于子宫复旧及恶露排出,又能缓解平滑肌痉挛而有助于痛经、产后腹痛及胸腔疼痛的缓解。③(1983;2 :46):本方能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有轻度增加抗凝血酶Ⅲ活力的作用。
49 各家论述1《古今名医方论》:吴于宣曰:是方用灵脂之甘温走肝,生用则行血;蒲黄甘平入肝,生用则破血;佐酒煎以行其力,庶可直抉厥阴之滞,而有其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逐瘀,不觉诸证悉除,直可以一笑而置之矣。
2《医方集解》:此手足厥阴药也,生蒲黄性滑而行血,五灵脂气臊而散血,皆能入厥阴而活血止痛,故治血痛如神。
3《血证论》:蒲生水中,花香行水,水即气也,水行则气行,气止则血止,故蒲黄能止刀伤之血;灵脂气味温,行以行血,二者合用大能行血也。
410 附注断弓弦散(《苏沈良方》卷八)、失笑膏(《中藏经·附录》)、经验失笑散(《金匮翼》卷六)。本方改为丸剂,名“紫金丸”(见《妇人良方》)、“失笑丸”(见《医学心悟》)。《罗氏会约医镜》:此方用以止痛,蒲黄宜减半;若用以止血,则宜等分,蒲黄炒黑,或五灵脂减半亦可。
411 歌诀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血瘀少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2]。
412 摘录《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卷二十二引《近效方》
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之失笑散 51 失笑散的别名断弓弦散[6]。
52 组成五灵脂(酒研)、蒲黄(炒香)各等分[6]。
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为末[7]。
53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每服二钱,先用酽醋调熬成膏,再用水煎,食前热服[6]。
上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7]
54 功能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之失笑散功能活血行瘀,散结止痛[6]。主治瘀血内阻,月经不调,小腹急痛,产后腹痛,恶露不行;近代也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治疗[6]。
55 方解方中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通利血脉以止痛,用黄酒或醋冲服,取其活血脉,行药力,以加强活血止痛作用[6]。本方具有祛瘀止痛,推陈致新之功[6]。
56 失笑散的药理作用实验研究:本方能提高机体对减压缺氧的耐受力;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白鼠急性心肌缺血有对抗作用;对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有降低血压的作用[6]。
6 《洁古家珍》方之失笑散 61 组成荆芥穗1两,朴消2两[6]。
62 制备方法上药为粗末[6]。
63 功能主治《洁古家珍》方之失笑散主治肾(指外肾)肿[6]。
6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上药为粗末,加萝卜、葱同煎汤淋洗患处[6]。
65 摘录《洁古家珍》
7 《疡医大全》卷十六引江仍度方之失笑散 71 失笑散的别名牙痛失笑散
72 组成荜拨八方,细辛一钱,冰片二分半[6]。
荜茇8分,细辛(净叶)1钱,大冰片2分5厘。
73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6]。
上为极细末。
74 功能主治《疡医大全》卷十六引江仍度方之失笑散主治牙痛[6]。
75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擦患处[6]。
擦牙痛处。伏于桌边流涎,片时见效,便能饮食。
76 附注牙痛失笑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77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六引江仍度方
8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八方之失笑散 81 组成川五灵脂、蒲黄(隔纸微炒)、延胡索各等分。
82 制备方法上为末。
83 功能主治《仁斋直指方论》卷十八方之失笑散主治小肠气痛及诸血痛。
8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半盏,煎7分,食前服。血痛,临熟入米醋少许。
85 摘录《仁斋直指方论》卷十八
9 《魏氏家藏方》卷五方之失笑散 91 组成槟榔、高良姜(锉,滴油炒)各等分。
92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93 功能主治《魏氏家藏方》卷五方之失笑散主治心痛。
9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食前服。
95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10 《魏氏家藏方》卷九方之失笑散 101 组成荜茇、地龙(去土)、天南星、川乌头、胡椒各等分。
102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03 功能主治《魏氏家藏方》卷九方之失笑散主治牙疼。
10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先用刷牙,灌漱牙净,用药于敷痛处。
105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11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方之失笑散 111 组成细辛(去土叶)、良姜、香白芷、荜茇各等分。
112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13 功能主治《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方之失笑散主治牙疼,不问久新。
11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左边牙疼,口含水搐左鼻;右边牙疼,搐右鼻;如擦牙亦得。
115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12 《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施圆端效方》之失笑散 121 组成干姜、雄黄各等分。
122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23 功能主治《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施圆端效方》之失笑散主治牙疼。
12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口噙水,噙少许鼻中。
125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施圆端效方》
13 《普济方》卷三六五方之失笑散 131 组成玄胡索3钱,白僵蚕3钱,黄连1钱,轻粉(炒)2钱,麝香(炒)1字,铅白霜半钱,硼砂半钱,黄柏半钱。
132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3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六五方之失笑散主治口疮,或唇裂破血出;小儿赤白口疮,作热疼。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3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每用1捻,干贴舌上,出涎再贴。
135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五
14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方之失笑散 141 组成川乌头、芎、甘草、地骨皮、细辛、白芷、高良姜各等分。
142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43 功能主治《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方之失笑散主治牙疼。
14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于痛处擦23次,涎出,以温水漱。
145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
15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方之失笑散 151 组成大腹子半两,硫黄4两。
152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53 功能主治《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方之失笑散主治疥癣。
15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每用以清油涂手心内,摊嗅之。
155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
16 《普济方》卷四○○引《全婴方论》方之失笑散 161 组成莨菪子、草乌头(醋炙切片,麸炒)、酸枣仁(炒去皮)各等分。
162 制备方法上为末。
16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四○○引《全婴方论》方之失笑散主治小儿诸病,汗后不得睡。
164 失笑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水、醋各半盏,煎至3分,服2服。便睡。
165 摘录《普济方》卷四○○引《全婴方论》
17 中药部颁标准 171 拼音名Shixiao San
172 标准编号WS3B191295
173 处方蒲黄(炒) 250g 蒲黄 250g 五灵脂(醋炒) 500g
174 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175 性状本品为黄绿色的粉末;味涩、微苦。
176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177 功能与主治祛瘀止痛。用于瘀血阻滞,胸脘疼痛,产后腹痛,痛经。
178 用法与用量布包煎服,一次6~ 9g,一日1~2次。
179 注意《外科大成》
由水银、火硝、白矾各等分混合升华制成。红色者称红升,**者称黄升。各地均产,以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等地产量较大。研细末入药,陈久者良。又名红粉、三仙丹、红升丹、黄升丹。
药性辛,热。有大毒。归肺、脾经。
功效拔毒,去腐。
应用
痈疽溃后,脓出不畅,或腐肉不去,新肉难生。本品有良好的拔毒去腐排脓作用,为只供外用的外科常用药之一。常与收湿敛疮的煅石膏同用,可随病情不同,调整二药的用量比例,如升药与煅石膏的用量比为1:9者称九一丹,拔毒力较轻而收湿生肌力较强,2:8者称八二丹,3:7者称七三丹,1:1者称五五丹,9:1者称九转丹,则拔毒提脓之力逐步增强。
此外,升药也可用治湿疮、黄水疮、顽癣及梅毒等。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而多配煅石膏外用。用时,研极细粉末,干掺或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外用亦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古籍摘要
1《疡医大全》:“提脓长肉,治疮口坚硬,肉暗紫黑,或有脓不尽者。”
2《疡科心得集》:“治一切疮疡溃后,拔毒去腐,生新长肉。”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为粗制氧化汞(HgO),另含少量硫酸汞。
2药理作用:升药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效力比石碳酸大100倍以上;但因升药的组方配伍和炼制方法不尽相同,致使其成分、杀菌力和疗效也有差别;实验表明,升丹制剂可促进和改善创面微循环,减少微血栓,增加创面营养和血供,有利于创面愈合。
3不良反应:升药有大毒,一般只供外用,不可内服。氧化汞对人的致死量为01~07g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黑布药膏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黑布药膏 1 拼音
hēi bù yào gāo
2 处方老黑醋250克 五倍子100克 蜈蚣1条 蜂蜜100克
3 制法将药和蜂蜜、黑醋放入砂锅内,置于炭火上煎,熬成黑色稠膏,并在熬膏时,须用棒搅匀,不可放于金属器具内。
4 功能主治收敛,止痒,止痛。治疮疡、创伤等形成瘢痕疙瘩者。
5 黑布药膏的用法用量临用时先将损害疮面用茶水洗净,将药涂于高突损害面的范围内,每日换一次,或加热烘疗法,烘后勿将药膏擦去。
6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古籍中的黑布药膏 《外科精义》:[卷下]刘守真疮论
跌坏脓,生肌止痛。又贴灸疮,极妙。麒麟竭明乳香没药(以上各一两,研)当归(去芦)木鳖子仁(研)杏仁
《石室秘录》:[卷二(乐集)]下治法烂疮,亦湿热也。往往两腿腐烂,臭气难闻。若止以汤药治之,未易奏效。先以葱汤温洗,后以白蜡一两,黄丹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小疵]无名肿毒夹伤者。禁用敷药膏药。及泥涂等法。后必作肿成脓。未受刑时。预服代杖丹以护心。已夹后。随用银朱或朱砂末
《理瀹骈文》:略言可通。思所以济其穷。无悖于古有利于今者。则莫如膏药。余乡居八载。行之既验。不敢自秘。爰取所集众方。
《疡医大全》:[卷九]论死肉当去溃疡散简介
本文2023-10-03 18:36: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