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中集的中国诗学中收录的《箧中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箧中集的中国诗学中收录的《箧中集》,第1张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中国诗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著述。它着眼于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中国诗学的发展演变及相关文化知识,为诗学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一套融可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专业工具书。本书是其中的第三卷,主要介绍先秦至现代的诗学著述及有关的研究作品,共分总集(有《诗经》、《文选》、《唐音》等)、别集(有《曹操集》、《江文通集》、《陋轩诗》等)、诗评(有《文心雕龙》、《六一诗话》、《诗家直说》等)几类。每类中有概述,其作品均按时间先后编排,每一作品即为单独一个条目,重点介绍有关著作的作者、体例、内容、版本及历史学术价值等。

目录: 《箧中集》

《诗经》

《楚辞》

《文选》

《玉台新咏》

《文苑英华》

《古诗纪》

《古今诗删》

《石仓历代诗选》

《诗归》

《古诗选》

《采菽堂古诗选》

《古诗源》

《诗比兴笺》

《八代诗选》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乐府诗集》

《古乐府》

《古乐苑》

《汉魏乐府风笺》

《国秀集》

《河岳英灵集》

《箧中集》

《中兴间气集》

《御览诗》

《极玄集》

《又玄集》

《才调集》

《松陵集》

《唐百家诗选》

《万首唐人绝句》

《唐诗鼓吹》

《唐音》

《唐诗品汇》

《唐五十家诗集》

《唐诗类苑》

《唐音统签》

《唐贤三昧集》

《唐诗百名家全集》

《中晚唐诗叩弹集》

《全唐诗》

《唐诗别裁集》

《唐诗三百首》

《唐诗大系》

《全五代诗》

《西昆酬唱集》

《江湖集》

《月泉吟社诗》

《宋艺圃集》

《宋十五家诗选》

《宋诗钞》

《宋百家诗存》

《宋诗别裁集》

《千首宋诗绝句》

《宋诗精华录》

《宋诗选注》

《瀛奎律髓》

《千家诗》

《五七言今体诗钞》

《唐宋诗醇》

《唐宋诗举要》

《十八家诗钞》

《中州集》

《全金诗》

《谷音》

《河汾诸老诗集》

《乾坤清气集》

《元诗选》

《元诗别裁集》

《雅颂正音》

《盛明百家诗》

《列朝诗集》

《明诗综》

《明诗别裁集》

《清诗别裁集》

《湖海诗传》

《清诗铎》

《晚清四十家诗钞》

《晚晴簃诗汇》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

《近代诗钞》

别集 《曹操集》

《王仲宣集》

《曹丕集》

《曹子建集》

《嵇中散集》

《阮嗣宗集》

《陆士衡集》

《陶渊明集》

《谢康乐集》

《鲍参军集》

《江文通集》

《谢宣城集》

《何水部集》

《庾子山集》

《骆宾王文集》

《卢照邻集》

《杨炯集》

《王子安集》

《陈伯玉文集》

《王梵志诗集》

《曲江集》

《孟襄阳集》

《王右丞集》

《李太白集》

《高常侍集》

《杜工部集》

《岑嘉州集》

《刘随州集》

《韦苏州集》

《孟东野诗集》

《韩昌黎集》

《刘梦得文集》

《柳河东集》

《白氏文集》

《元氏长庆集》

《长江集》

《李长吉歌诗》

《樊川文集》

《李义山诗集》

《温庭筠诗集》

《小畜集》

《林和靖诗集》

《宛陵集》

《欧阳文忠公集》 《箧中集》

《苏学士文集》

《临川集》

《苏轼诗集》

……

诗评

概述

一、经类8种

1《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

其系辞传、文言传宜熟读成诵,卦象传六十四条可用别纸钞出,随时省览。陈戍国校注本、周振甫译注本或唐李鼎祚集解本。

★2《诗经》(简称《诗》)

当全部熟读成诵,即不尔,亦须一大部分能其词;可专读国风、二雅。程俊英译注本或清陈奂《诗毛氏传疏》。

3《礼记》(又称《小戴礼记》)

选读。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当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傅、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可多游览数次。陈戍国校注本或唐孔颖达正义本。

★4《春秋左传》(亦称《春秋左氏传》,通称《左传》)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杨伯峻注本或晋杜预集解本。(梁启超先生以为,或与《国语》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当合读之。徐元诰集解本或三国吴韦昭解本。)

★5《论语》

当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杨伯峻译注本、清焦循通释本或宋朱熹《四书集注》。

★6《孟子》

当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杨伯峻译注本、清戴震字义疏证本或宋朱熹《四书集注》。南怀瑾《孟子旁通》可参。

7《尔雅》

清郝懿行义疏本。

★8《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清段玉裁注本。(另推荐中华书局版无注本。)

二、子类18种

★9《荀子》(又称《孙卿书》)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其余亦须全部游览。张觉校注本、梁启雄简释本或清王先谦集解本。

★10《孙子》(通称《孙子兵法》)

杨炳安等校释本或魏曹操等十一家注本。

★11《管子》

姜涛新注本、颜昌峣校释本或唐房玄龄注本。

12《韩非子》(又称《韩子》)

须全部阅览,孤愤、说难、说林上下、内外储说、五蠹、主道、有度、和氏、亡征、解老、喻老、观行、难势、定法、显学诸篇特别应精读。张觉校注本、梁启雄《韩子浅解》或清王先慎集解本。

13《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许维遹集释本或汉高诱注本。

★14《老子》(又称《道德经》)

当熟读成诵;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陈鼓应注释及评介本或朱谦之校释本。南怀瑾《老子他说》可参。

15《列子》(又称《冲虚经》)

严北溟译注本或杨伯峻集注本。

★16《庄子》(又称《南华经》)

内篇与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刘文典补正本、陈鼓应注释及评介本或清王先谦集解本。马恒君《庄子正宗》可参。

17《论衡》

刘盼遂集解本。

18《明夷待访录》

19《梦溪笔谈》

20《容斋随笔》

21《少室山房笔丛》

22《日知录》

23《黄帝内经》

可专读素问。何永等素问校注本或明吴昆素问注。

24《淮南子》

刘文典集解本或汉高诱注本。

25《抱朴子》

王明内篇校释本。

★26《六祖坛经》(简称《坛经》)

郭朋《坛经校释》或丁福保笺注本。

三、史类16种

★27《史记》(又称《太史公书》)

以下前四史可根据需要和兴趣摘读,其列传均当全体游览一过,并选取若干篇熟读。(以韩兆琦先生《史记选注集说》为选文精当,兹推荐所选为精读篇目,即项羽本纪、越王勾践世家、陈涉世家、留侯世家、伯夷列传、孙子吴起列传、商君列传、平原君列传、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田单列传、屈原列传、刺客列传、李斯列传、淮阴侯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游侠列传、货殖列传等二十篇。当然,韩先生的视角是文学的,不是历史的。)南朝宋裴骃等三家注本。(另推荐上海古籍版精装全二册与浙江古籍版精装全一册横排无注本,省钱且版本不俗、印装精良。)

★28《汉书》

清王先谦补注本。(另推荐上海古籍版精装全三册与浙江古籍版精装全一册横排无注本,省钱且版本不俗、印装精良。)

29《后汉书》

清王先谦集解本。(另推荐上海古籍版精装全三册与浙江古籍版精装全一册横排无注本,省钱且版本不俗、印装精良。)

30《三国志》

南朝宋裴松之注本。(另推荐上海古籍版精装全一册与浙江古籍版精装全一册横排无注本,省钱且版本不俗、印装精良。)

31《廿二史札记》

★32《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当全部精读一过。元胡三省音注本。(另推荐岳麓书社版全四册横排无注本,省钱且版本不俗、印装精良。)

33《明史》或《明史纪事本末》

(梁启超先生谓,前四史之外,则《明史》共认为官修书中之最佳者,且时代最近,亦宜稍为详读。)

★34《战国策》(简称《国策》,又称《长短书》)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缪文远新校注本或汉高诱注本。

★35《水经注》

杨守敬、熊会贞纂疏本。

36《洛阳伽蓝记》

周祖谟校释本、范祥雍校注本。

37《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38《史通》

清浦起龙通释本。

39《读史方舆纪要》

可专读叙论。

40《大唐西域记》

季羡林等校注本。

41《万历野获编》

42《徐霞客游记》

略读。

四、集类30种

★43《楚辞》

屈、宋作宜熟读,能成诵最佳,其余可不读。宋洪兴祖补注本、宋朱熹集注本或汉王逸章句本。

44《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选读。唐李善注本或唐六臣注本。

45《乐府诗集》

可专读无名氏古辞;宜熟读,能成诵最佳。

46《古诗源》

宜熟读,能成诵最佳。

47《唐诗别裁集》(亦称《唐诗别裁》)

宜熟读,能成诵最佳。

48《词综》

可专读唐、五代、宋;尤其温庭筠、韦庄、李后主、周邦彦、晏几道、苏轼、柳永、秦观、辛弃疾、刘克庄、姜夔、王沂孙、吴文英诸家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

★49《经史百家杂钞》

宜熟读,能成诵最佳。

★50《十八家诗钞》

宜熟读,能成诵最佳。

51《李太白诗集》

选读。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或清王琦注本。

52《杜工部诗集》

选读。清杨伦《杜诗镜铨》或清钱谦益《钱注杜诗》。

53《韩昌黎文集》

选读。马其昶校注本。

54《柳河东文集》

选读。明蒋文翘辑注《柳河东集》。

55《李长吉歌诗》

叶葱奇疏注《李贺诗集》或清王琦等三家评注本。

56《玉溪生诗集》

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或清冯浩笺注本。

57《诗品》

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陈延杰注本或郭绍虞集解本。

58《文心雕龙》

周振甫注释本或范文澜注本。

59《艺概》

60《广韵》(又称《大宋重修广韵》)

61《陶庵梦忆》

★62《世说新语》(简称《世说》)

徐震堮校笺本、余嘉锡笺疏本或南朝梁刘孝标注本。张永言主编《世说新语辞典》可参。

  原文地址:苏轼写荔枝的诗作者:求思斋主人

  今读清人闻人倓笺注的王士祯《古诗选》,才知苏轼以荔枝为题材的诗,除贾祖璋在《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引用的《食荔枝·其二》(又题《惠州一绝》)之外,还有两首,其一是《荔枝叹》,全诗如下: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1)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贱血流千载。(2)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3)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4)

  君不见,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5)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6)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休何陋耶? 洛 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7)

  注释

  (1)《史记》:田横至尸乡厩置。注:谓置马以传驿者。白居易诗:道旁堠,一双复一只。今在“百度”中寻此诗句,见并非白居易之作,应为韩愈的《路傍堠》,全诗为:“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只因手头资料有限,无法查证。概不知闻人倓笺注的是否准确了。

  《交州记》:龙眼树高五六丈,似荔枝而小。

  (2)李白诗: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闻人倓笺注这两句诗出自李白,显然是错误了。翻阅清人曾国藩编纂的《十八家诗钞》,这两句应该出自韩愈的《感遇三首·之二》,其全诗如下:“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风簸枯榆,狼籍九衢内。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P465

  《兵书》:海鹘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如旗之状。

  《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王注:鹘横海,言船也。

  又:起四句,言汉和帝时交州贡荔枝。下四句,言唐明皇时涪州进荔枝也。

  (3)自注: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枝、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唐羌字伯游,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枝,自子午谷路进入。

  《方舆纪胜》:涪州有妃子园,当时以马递,七日七夜至。故杜牧《华清宫》诗云云也。王注:林甫为相,专事谄谀,无一言救弊。谢承《后汉书》:唐羌上书云:伏见交阯七郡,献生龙眼等,鸟惊风发,南州土地炎热,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云云。

  (4)《西京赋》:所恶成疮痏。

  (5)自注: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何至作此事?”

  (6)自注:今年闽中监司乞进斗茶,许之。《寰宇记》:武夷山在建阳县北。梅尧巨《建溪新茗》诗: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加。全诗为:“南国溪阴暖,先春发茗芽。采从青竹笼,蒸自白云家。粟粒烹瓯起,龙文御饼加。过兹安得比,顾渚不须夸。”《武夷山记》:山产茶如粟粒者,初春芽茶也,品最贵。范仲淹《斗茶歌》:年年春日东南来,建溪水暖冰为开。溪边奇茗(原引为“花”)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原引为“亲手栽”)。又: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7)自注:洛下贡花,自钱惟演始。按:钱俶以太平兴国三年举族归朝,卒,谥曰忠懿。苏公集有《表忠观碑》。《埤雅》:牡丹之名,以姓著者,姚黄、牛黄。姚黄者,出姚氏。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氏居白氏司马坂,地属河阳,而花属洛阳,一岁不过数朵。钱思公尝言:人谓牡丹为花王,今姚黄真为王,而魏紫乃后也。

   “此诗先言汉唐进荔枝故事,然后联系当代丁谓、蔡襄贡茶,钱惟演贡花,时代不同,贡品不一,但谄媚取宠的本质是一样的。苏轼此时正远贬惠州,对于当代大巨如此抨击,甚至批评皇帝耽于享乐,其浩然正气,于此可见。”“揭露官僚的谄媚邀宠,皇帝的骄奢*逸。”(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下册·P53)

  了 另一首为《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1):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子为先驱。(2)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3)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4)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5)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6)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7)似开江瑶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8)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9)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注释

  (1)《荔枝谱》:四月熟者,生岭南火山;佳者,六月方熟。《寰宇记》:火山荔枝,四月先熟,核大而味酸。

  (2)“南村诸杨北村卢”,自注:谓杨梅卢橘也。“白华青叶冬不枯”,《临海异物志》:杨梅,其子大如弹丸,正赤,五月中熟。《群芳谱》:卢橘皮撮,味酢,多至夏熟。土人呼之为壶酒。

  (3)蔡襄《食荔枝》诗:绛衣仙子过中元,别叶空枝去不还。《唐书·舆服志》:凡祀天地之服,皆白纱中单。《演繁露》:古之法服、朝服,必有中单,正如今之背子。

  (4)杜牧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5)《左传》:叔向每曰:夫有尤物,足以移人。

  (6)《梁溪漫志》:福州至于海南,凡宰上木,松桧之外,杂植荔枝,取其枝叶阴覆。《礼记》:楂梨钻之。《庄子》:其(木且)梨橘柚耶,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

  (7)韩愈《柿诗》:燃云烧树实骈,金乌下啄(赤贞)虬卵。

  (8)自注:予尝谓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近之耳。《江赋》:玉珧海月,土肉石华。《能改斋漫录》:绍圣中,诏福唐与明州岁贡车鳌、肉柱五十斤,俗谓之纸密丁。即东坡中所谓红鳐柱也。《艺苑雌黄》:河豚,水族之奇味。《本草》:吴、越人春月甚珍贵之,尤重其腹腴,呼为西施乳。杜甫诗:遍劝腹腴愧年少。

  (9)《晋书》:张翰见秋风起,思吴中纯羹、鲈鱼脍,即弃官归。

   这首诗极言赞美荔枝。首句以杨梅卢桔(即金桔)来烘托荔枝,接着便写荔枝的壳和肉的颜色,其中“红纱中单白玉肤”便暗用了白居易《荔枝图序》的句子:“壳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一“红”一“白”,对比鲜明,写出了荔枝鲜美的颜色。“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用的是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诗中的典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相传杨贵妃非常喜欢吃荔枝,但荔枝很难保鲜,所以唐玄宗命令官差日夜兼程从四川飞马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苏东坡在这里用“倾城姝”这幽默、双关的语言来赞美荔枝的“风骨”美。接着,东坡还极赞荔枝的味美:“似开江瑶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东坡在此诗句中还自注:予尝谓荔支,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唯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你看,苏东坡对荔枝的赞美已达到极致的程度了。他认为,在所有食品中,江鳐柱、河豚鱼的味道是最好的,只有荔枝才可以和这两类食品相匹敌。更为巧妙的、意味深长的,还是结尾那两句,它暗用了“莼鲈”的典故:晋代张翰,见秋风起,想起了吴中家乡的莼菜、鲈鱼,便辞官回乡。以后,人们便以“莼鲈”指代乡味或乡思。但,苏东坡在这里却反其意而用之。竟然说:这样好的荔枝,如果我不是被贬谪到惠州,怎能吃得到呢?苏东坡的旷达思想和谐谑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箧中集的中国诗学中收录的《箧中集》

中国历来有“诗的国度”之称,《中国诗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著述。它着眼于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中国诗学的发展演变及相关文化知识,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