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海南省名字的由来
1、海南省由来: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成海南岛,故名海南省。
2、正式得名”海南“是在元朝,不是在清朝。
海南,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
3、不是1940年代,而是1988设立海南省。
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设立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4、海南之前的名称有:珠崖、儋耳、琼台。
珠崖:“珠”亦作“朱”,“崖”亦作“厓”。汉武帝于海南岛东北部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县东南。元帝时废。孙吴所置名朱崖,治徐闻(今县西),在雷州半岛,称海南岛为朱崖洲。晋废。隋再在海南岛置郡(珠崖、儋耳、临振),珠崖治所在今琼山东南。唐改崖州,废州存郡时又曾称珠崖郡。
儋耳:"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
琼台:"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
扩展资料
海南省拥有我国最丰富的海洋资源,全省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有中国最南端,面积最大的城市三沙市。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成为多数国人避寒的首选之地。
全省共有5A级景区6家;三亚市崖州区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崖州区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保亭县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陵水县分界洲岛旅游区,保亭县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三亚市海棠区蜈支洲岛旅游区。
此外还有著名景点;天涯海角风景区,琼台书院,东坡书院,文昌航天主题公园,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等。
人民网-一张图告诉你中国各省区市名字由来
-海南
琼的繁体字是琼,读作qióng,意思有:美玉;指精美的、美好的;海南的别称(旧时指琼崖或琼州)。
琼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泛指美玉,《正字通·玉部》:“琼,玉色美也。”这里的“琼”的意思是引申指玉色华美。“琼”的繁体字是“琼”,是形声字。左部的“王”是“玉”字,其古字形像一串玉,表义;右部为“夐”字,义为久远,于此表音,指示这个字的读音。
现代汉字简化时将其简化为“琼”,声旁换成“京”。《说文》中说“琼,赤玉也。”这里说的便是其本义,指赤色玉。《诗·卫风·木瓜》中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里的“琼”字是泛指美玉。引申也泛指玉色华美。引申泛指美好的,精美的。也指地名,海南的别称。
琼在古籍中不同释义
1、美玉。《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毛传:琼,玉之美者。晋·张协《杂诗》之十:尺烬重寻桂,红粒贵瑶琼。宋·蘇轼《次韵答王巩》: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
2、博具,相当于后来的骰子。dice后汉书·梁冀传》六博李贤注引鲍宏《博经》:所掷头谓之琼。琼有五采。唐·温庭筠《鸿胪寺四十韵》:双琼京兆博,七鼓邯郸娼。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下节物排谐体三十二韵》:酒垆先叠鼓,灯市蚤投琼。
3、古代方士用以炼丹的材料。《黄庭内景经·肝气》:唯待九转八琼丹。梁丘子注:八琼:丹砂、雄黄、雌黄、空青、硫黄、云母、戎盐、消石等物是也。
4、传说中的井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井鬼名琼。清·方孔炤《井中铁·崇祯末吴门浚井得郑所南书》诗:连江铁函书似漆,吴门浚井一旦出。沉埋一十三万日,琼鬼嘶叫风雨溢。
5、府名。琼州。宋·洪迈《夷坚支志庚·黄琼州》:后在琼泮得疾,问新教授,乃南安军人。明·海瑞《赠陈侯署遂邑事得代回府序》:予琼人也,习知琼府州县之害,习闻遂溪同受其害之尤。
6、比喻雪。《水浒传》: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喻美女。唐·元稹《江陵三梦》诗之二:古原三丈穴,深葬一枝琼。
7、喻事物的美好。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海南省的别称。
8、诗词中常以比喻色泽晶莹如琼之物。前蜀·毛文锡《赞浦子》词:宋玉《高唐》意,裁琼欲赠君。后蜀·毛熙震《河满子》词:相望只教添怅恨,整鬟时见纤琼。宋·石延年《红梅花》诗:繁萼香琼乱,残英绛雪遗。明·王洪《咏雪与寮友同赋》:华表琼千尺,层城玉四围。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师平定南越。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在海南岛设置珠崖郡、儋耳郡。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春罢珠崖郡,又下诏放弃珠崖郡,设置朱卢县,隶属交州合浦郡。 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交趾,往来南海,抚定珠崖,复置珠崖县,属合浦郡,而省朱卢县。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又复置儋耳县,珠崖、儋耳二县均隶属于合浦郡,督于交州。
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在雷州半岛设立珠崖郡(治今广东徐闻),领徐闻、朱卢、珠官3县,属高州管辖,对海南岛实行“遥领”。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省珠崖郡,并入合浦郡。朱卢改为玳瑁。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玳瑁、珠官6县。属交州。不久废珠官县。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复立珠崖郡,治徐闻,不久又废。以珠官、朱卢属越州。梁武帝大同(535~546)中,在废儋耳郡的地方设置崖州,统于广州。时儋耳归附俚僚首领冼夫人的有一千多峒,冼夫人请命于朝,故置崖州。
隋在海南岛设临振、珠崖两郡。唐贞观五年(632年)以崖州之琼山置琼州,治琼山,领琼山,临机,万安,富辽等五县。贞观十三年(639年)析琼山置曾口,颜罗,容琼三县,属琼州。显庆五年(660年)析容琼置乐会县,属琼州。乾封二年(667年)琼州被起义的黎族占领。贞元五年(789年)岭南节度使李复讨复琼州,奏置琼州都督府,领琼、崖、振、儋、万安五州。其中琼州领琼山,临高,曾口,乐会,颜罗等县。南汉琼州领县二:琼山,乐会。
宋开宝四年(971年)平南汉,琼州领六县:琼山,汀迈,文昌,舍城,临高,乐会。南宋琼州领五县。 元改置琼州路,属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后改为乾宁军民安抚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平广东,升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辖儋州、崖州、万州三州13县,并将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清代基本沿袭明制。清末,琼州府领1个州、7个县:儋州、琼山县、澄迈县、临高县、定安县、文昌县、会同县、乐会县。
《中法天津条约》共42款,另有《和约章程补遗》6款,主要内容有:1法国公使若“有本国重务办理,皆准进京侨居”;将来若准别国公使常驻北京,法国亦照此办理。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官。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淡水、登州、江宁六口 。
民国三年废府,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广东省。
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同年6月正式设市。1988年海南建省,定海口为省会市,升格为地级市。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 1988年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大约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才与大陆分离,形成15~3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中国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岛”。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
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联,大约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由于地壳断裂才与大陆分离,形成15~30公里宽的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中国海域中,因而得名“海南岛”。 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而根据考古工作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200处遗址和历史文献来推断,至少在6000年以前就有海南岛,并有人类活动。据《琼州府志》记载,秦代海南属其遥领的范围,没有任何建制。西汉元年(公元前110年)始设儋耳,珠崖两个郡。到元帝初元三年(三元前46年)撤郡仅设一个县叫“朱卢县”。南北朝梁武帝时,设制为州,称“崖州”。隋朝时设临振、珠崖两郡,唐代设崖州、琼州、振州、儋州、万州五个州。到宋代,设一州和三个军,琼州领五县,南宁军领3县,万安军领2县,吉阳军领3镇。在元代,海南建制多仿宋代,无大变更。明代海南设琼州府,领儋、万、崖三州10个县。清代海南建制仍沿袭明代。民国初期,海南废道设公署,后经改行政督寨区、特别行政区。解放后,海南改为行政区,设行政区公署,1988年建省,称为海南省。 海南建制的演变,自汉初在琼崖置郡县到1988年建省,历时2098年。随着朝代变更,地名也常有改变,故海南地名有称“崖州”、“琼州”、“琼崖”。在诗文和题词中,有称“海外”、“南极”、“天涯”、“海角”、“南天”等。“海南”一名在宋代才常有出现,民国之后普遍使用,其正式作为海南地方政区的称谓是解放后的1951年,称“海南行政公署”,1988年建制升格为省,称“海南省”,简称“琼”。
据史料记载,琼州城(琼山城、琼山县城、琼州府城)“土壤平衍山无险峻,清流拱其前,洋海绕其后,马鞍居于右,七星拥于左,文笔三峰耸翠挺拔,诚海邦一名区而州县之望也”,山水环绕。
也许当时的执政者看中的正是这样的一块“风水宝地”,被确定为州治所在地后,原来仅为县治的琼山城(今府城),面积与规格已远远不能满足其作为琼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任了,琼山城(今府城)原有的夯土城墙边开始出现了人们施工的场面,大规模的扩建随之而来,城墙扩展到了15公里长。同时,在琼山城(今府城)的南门开挖修河,作为琼州城(今府城)的护城河,这便是河口河,即如今的美舍河,一些外来的大船可由港口经此河直到城下。
州府衙门的选地当然也不能含糊。当时选定的州府衙门(现文庄路琼山中学和琼山政府宿舍大院)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有溪流在不远处流过,而在其东南边,有一片湖称为南湖,似是一面宝镜。附近环绕三座名为抱珥、文龙、三台的小山峰,形似一把交椅,官府衙门就坐落在这把交椅之上。
到了元代,美舍河蜿蜒已达十里之长,贯通南渡江,琼州城也成了交通重心,大小船只往来河道之上,以运输粮、油、糖、木材等物可过琼州城(今府城)南门的码头,繁华与喧闹似乎也随着它的溪水流入古城,这里相继成为元代琼州路安抚司、乾宁军民安抚司、乾宁安抚司治所在地。
兵部侍郎孙安带官兵千多人开驻琼岛,洪武三年(1370年),乾宁安抚司改设琼州府,置府治于琼山县城(琼州城)之中,统辖整个海南,始称为“郡城”。府城再次开拓城围,扩筑城池。9年之后,府城(又称:郡城)大体形成,其城围1253丈,高27丈,厚28丈,雉堞1843个,库铺57间,开东、南、西三个城门,东门原为朝阳门,后改为永泰门,南门叫靖南门,西门叫顺化门。郡城不设北门,但建了城墙楼,叫望海楼,四周构筑护城河。
府城为何没有北门,史料没有记载。有猜测说,修城墙时认为开北门有凶兆,且北边临海,不利于防守。在城的东西南北角各建一座角楼,以便巡查放哨。 琼山大地震,大部分城墙和建筑物倒塌,之后重建。清代的府城平面呈椭圆形,1983年大部分城墙被拆除。城中心部位原建有雷琼兵备道署、琼州府署、提督学院行署、琼州镇总兵署、琼山县署等各级各单位,玉皇庙、天宁寺、三公祠、县学宫、琼台书院等等建筑、城内有“七井八巷十三街”,密布着众多的进士坊、举人坊、贞洁牌坊,金花村中丘濬故居、海瑞故居犹在,北胜街、马鞍街由条石铺就的街道上,深深的车辙印说明了历史的久远,达士巷中众多的望族名门世代生活。
自宋代成为州治直到民国时期,府城一直是海南政治及军事的核心之地,延续了千年。
琼州海峡地处广东省雷州半岛与海南省之间,是中国三大海峡之一。海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9.5公里,最窄19.4公里,平均宽度29.5公里。海峡南北两岸岸线呈锯齿状,岬角、海湾相间。北岸自东向西分布有红崖角、排尾角、屿角、教尾角。岬角由玄武岩构成,其间组成红坎湾、海安湾和教尾湾。琼州海峡是广东海区与北部湾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沟通北部湾和南海中、东部的海上走廊,也是广州、湛江至海南、广西以及越南的海上交通捷径。
琼州海峡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省海南岛之间。西接北部湾,东邻南海北部,跨越北纬19°52′-20°16′,东经109°42′-110°41′,即北起雷州半岛西端的灯楼角至南端的博赊角,南到海南岛的临高角至木栏头,东西总长103、5千米,最宽为39、6千米,最窄处仅19、4千米;海域面积约为237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为114米。
谁知道海南省名字的由来
本文2023-10-03 19:31: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