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有血怎么回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小便有血怎么回事,第1张

你好!首先祝你爸爸早日恢复健康!冲着你这份孝心,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血尿”的问题。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或肉眼见到红色尿,称为血尿。肉眼能看到尿呈红色或洗肉水样色,称为肉眼血尿;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看到微量的红细胞,称为显微镜血尿或微血尿。

中医学上对血尿而伴疼痛感觉者称“血淋”,无疼痛感觉者,称尿血。产生血尿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结核、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

1)相关疾病

1 血尿同时伴有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以肾结核的可能性较大。

2 如血尿伴眼睑、面部或全身浮肿,血压增高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肾炎。

3 如血尿伴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大多为急性膀胱炎。

4 如排尿不畅、尿道口不痛,但肉眼见淡红色尿或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微量者,多为前列腺炎症。

5 血尿伴腰痛症状者,有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腰痛--肾绞痛者,可能为肾或输尿管结石。

6 年龄在4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和疼痛的血尿,可能有泌尿系统肿瘤。

7 血尿、腰痛与体位及日常活动有明显关系者,如症状在卧床休息后好转,体力活动增加后加重,则肾下垂的可能性较大。

8 如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者,可能由血液病引起。

……

5)治疗注意

1 血尿病人,特别有肉眼血尿的病人,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如系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血尿伴肾绞痛者,可在原地做蹦跳动作,通过上下震动,可促使结石排出,疼痛和血尿也随之减轻。

2 血尿病人必须大量饮水或吃西瓜等,以增加尿量,防止形成血块,阻塞尿道。

3 如果确定是肾脏、膀胱、尿道出血,在腰部、下腹部、会阴部放置冰袋或敷冷水毛巾,有利于止血,减轻、减缓出血。

4 血尿病人忌吃一切辛辣刺激性食品,如白糖、韭菜、芥末、辣椒等。少吃烤脍肥腻食品、海腥发物和温热性食物。注意吃一些有凉血、止血作用的食品,如马兰头、荠菜、鲜藕、荸荠、冬瓜、西瓜、蚕豆、柿饼、莲子、绿豆、赤豆等。苹果、梨、橘子等含维生素C和P较多的果品亦可多吃。

6)食疗药膳

1 取山荠菜花100--200克。煮熟饮服,日服2次,对一般血尿和乳糜血尿均有效。

2 用莲子50克,藕汁1/2杯。莲子煮熟后,用藕汁冲服。日服2次,对血尿有效。

……

8)预防措施

1 血尿是一个严重的症状,病人极度恐惧。应与病人进行安慰和解释说明1000毫升尿中有1--3毫升血就为肉眼血尿,失血是不严重的。

2 平时养成多饮水习惯(磁化水)。

3 少抽烟或不抽烟。少吃刺激性食物,忌服:腥辣水产品,(虾蟹)辣椒、蒜、生葱、香菜、狗肉、马肉、驴肉等。

4 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等疾病。

5 做好染料、橡胶、塑料等工具生产中的防护、保健工作。

6 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不能经常使膀胱高度充盈,感觉有尿意,即要去排尿,以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时间过长。

7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

9)爱心提示

1 血尿是泌尿系统许多种病的一种共同表现。为不致贻误病情诊治,应尽早去医院检查原因,对症治疗,不可忽视、大意,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2 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尿血分“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两种。中医属“血症”范畴。

血尿的病因多有肾盂结石、输尿管结石、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路临近组织器官病变、血液病、感染性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泌尿系肿瘤、肾动脉硬化、先天性肾畸形,肾下垂或游走、重体力劳动或长跑运动、药物毒性损害、腰部外伤等因素使脉络受损,血渗尿中。临床表现不一,有泌尿系结石所致者,腰痛剧烈、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明显;有泌尿系感染引起者,双侧腰痛,尿频尿急、尿痛;有肾结核并发者,有午后低热、盗汗之特征;有肾炎引起者可见浮肿、血压升高;有肾癌所致者有无痛全程血尿;有前列腺癌导致者排尿终末时出现血尿。尿频、尿急、尿潴留、头晕、耳鸣、心烦、口渴、腰膝酸软、小腹坠胀是各种血尿的共有特征。

治疗血尿宜辨证求因,标本兼治,滋阴降火以凉血,清热利湿以摄血。

中成药疗法

1:药名:七里散

用法:每服5克,日2次,同时配用青霉素、链霉素。

疗效:用药十天,可获痊愈

2:处方:生大蓟150克,生地龙40条,白糖150克。

用法:将生地龙洗净,置清水中,加香油3滴,使地龙吐出腹中泥杂,加白糖溶化,再将大蓟水煎,去渣取液,与前药调匀,饭前饮服,日2次。

疗效:服药3天见效,10天可愈。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肾病内科徐大基:  血尿的病因   血尿是多种疾患引起的一个病征,引起血尿的病因很多,约98%为泌尿系统本身疾病引起,仅2%由全身或泌尿系邻近器官病变所致。  尿常规主要是确定存在血尿与否,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对确定血尿的来源具有较大意义。  根据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如果以均一、正型红细胞为主常常考虑为泌尿系统感染、结核、结石、前列腺炎、抗凝药物(如长期使用法华令等药)使用以及泌尿系临近器官组织疾病和一些全身性疾病等。  如以畸形红细胞为主多数属于肾小球性血尿,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对于肾小球源性血尿可考虑进行肾穿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对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可考虑超声波检查、CT扫描、静脉肾盂造影、逆行造影、膀胱镜、肾动脉造影、尿细胞学检查等检查。  尿红细胞位相  正形红细胞:尿检有红细胞,对红细胞的形态进行分析以正常形状的红细胞。一般属于非肾小球性血尿,如感染、结石及结核等。  畸形红细胞:尿检有红细胞,对红细胞形态进行分析,以畸形红细胞为主,或见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红细胞,属于畸形红细胞,其原发病可能属于肾小球源性。进一步需要进行肾穿刺病理活检。  混合性红细胞:在尿红细胞形态分析中既有正形红细胞又有畸形红细胞,主要分析各自所占的比例。尿液红细胞形态检查的结果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许多因素均可以影响检查结果,如肾小球性血尿为明显的肉眼血尿或患者在服用利尿剂时,红细胞可表现为正常或均一的形态;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在尿液渗透压降低时也可以出现畸形或多形性的红细胞。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或肉眼见到红色尿,称为血尿。肉眼能看到尿呈红色或洗肉水样色,称为肉眼血尿;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看到微量的红细胞,称为显微镜血尿或微血尿。中医学上对血尿而伴疼痛感觉者称“血淋”,无疼痛感觉者,称尿血。产生血尿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结核、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血尿同时伴有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以肾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眼睑、面部或全身浮肿,血压增高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肾炎;如血尿伴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大多为急性膀胱炎;如排尿不畅、尿道口不痛,但肉眼见淡红色尿或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微量者,多为前列腺炎症;血尿伴腰痛症状者,有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腰痛--肾绞痛者,可能为肾或输尿管结石;年龄在4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和疼痛的血尿,可能有泌尿系统肿瘤;血尿、腰痛与体位及日常活动有明显关系者,如症状在卧床休息后好转,体力活动增加后加重,则肾下垂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者,可能由血液病引起。

血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应该与无痛性尿血,血尿伴排尿不畅,剧烈运动或强体力劳动后血尿,一过性肉眼血尿才,血尿伴蛋白尿,间歇性血尿等症状相鉴别诊断。

1.病史

病史是诊断血尿的基础,根据血尿的可能原因仔细追问泌尿系统疾病史,全身疾病史以及邻近器官疾病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外伤史等。

2.体格检查

除注意全身查体外,泌尿系统应是查体重点,肾区压痛叩击痛,上输尿管压痛点,肾脏双合诊等。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检查,除此之外应注意肾功能的检查。根据可能的病因有选择的检查自身抗体,血浆蛋白电泳,凝血溶血机制的检查,骨髓的检查等对血液疾病引起的血尿的诊断是必要的。伴有全身出血倾向的血尿应查DIC,出血热抗体。位相显微镜尿液的检查是一项简单无创伤的检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红细胞常常变形才能滤出,可表现桑格形、梭形、折叠形、多边形。三角形,变形的红细胞一般占80%以上;未通过肾小球的红细胞往往以原形排出,有时因细胞内脱水仅表现皱缩的红细胞,不同于变形的红细胞。

4.器械检查

(1)B超:对诊断肾脏的大小、轮廓、肾积水、上输尿管扩张、结石、肿瘤、胡桃夹现象、多囊肾有帮助。胡桃夹现象时腹主动脉左方的左肾静脉直径比腹主动脉前方的左肾静脉宽1倍以上。

(2)CT和MRI检查:主要用于肿瘤、结石。结核的诊断。

(3)膀胱镜的检查:对诊断膀胱结核、肿瘤、结石、溃疡有助。因肾功能受损,不能行静脉肾孟造影时,可在膀胱镜检查的同时行逆行造影,以便确定梗阻的部位和原因。

(4)肾活检检查:对肾实质性疾患确定病因和性质十分必要。

(5)ECT检查:对肾小球的滤过率,滤过功能和肾血流量肾梗死的诊断有帮助。

紫癜亦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本病属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病因

紫癜以病在血分为主,有虚实之分。外因为外感风热之邪,湿热挟毒蕴阻于肌表血分,迫血妄行,外溢皮肤孔窍,以实证为主。内因为素体心脾气血不足,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血不归经所致,以虚证为主。

临床诊断

诊断要点

本病发病多较急,出血为其主症。除皮肤、粘膜出现紫癜外,常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等血虚症状,甚则发生虚脱。

鉴别诊断

应注意鉴别本病是过敏性紫癜还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过敏性紫癜 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服食某些药物、食物等诱因。紫癜多见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为高出皮肤的鲜红色至深红色丘疹、红斑或荨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对称性,分批出现,压之不退色。可伴有腹痛、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游走性大关节肿痛及血尿、蛋白尿等。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应注意定期复查尿常规,常有镜下血尿、蛋白尿。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肤粘膜见瘀点、瘀斑。瘀点多为针头样大小,一般不高出皮面,多不对称,可遍及全身,但以四肢及头面部多见。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等。严重者可并发颅内出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急性型一般低于20乘以10的9次/L,慢性型一般在30x10的9次/L-80X10的9次/L之间。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几则经典中医故事

  1、病入膏肓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反而有增无减。于是,他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去给他治病。医缓的高明医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

 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前次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缓到了晋国,绐晋景公辨症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

 后来,人们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这句话进一步引申时便用来形容一个人犯错误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2、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音国)国,看见全国上下都在举行祈祷,一打听,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从告诉他,虢太子清晨鸡鸣时突然死去。

 扁鹊问:“已经掩埋了吗?”

 侍从回答说:“还没有。他死了还不过半日哩!”

 扁鹊请求进去看看,并说虢太子也许还有生还的希望。

 侍从睁大了眼睛,怀疑地说:“先生,你该不是跟我开玩笑吧!我只听说上古时候的名医俞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若你能象他那样倒差不多。要不然,连小孩儿也不会相信的。”

 扁鹊见侍从不信任自己,很是着急,须知救人要紧哪。他灵机一动,说:“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话,那么,你去看看太子,他的鼻翼一定还在扇动,他的大腿内侧一定还是温暖的”。

 侍从半信半疑地将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十分诧异,忙把扁鹊迎进宫中,痛哭流涕地说:“久闻你医术高明,今日有幸相助。不然,我儿子的命就算完了”。

 扁鹊一面安慰国王,一面让徒弟子阳磨制石针,针刺太子头顶的百会穴。一会儿,太子竟渐渐苏醒过来,扁鹊又让弟子子豹用药物灸病人的两胁,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来!经过中药的进一步调理,二十来天就康复如初。

 这事很快传遍各地,扁鹊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说:“他就是使死人复活的医生!”

 扁鹊听了,谦逊地笑着说:“我哪里能使死人生还呢,太子患的是‘尸厥’证,本来就没有死,我只不过是使他苏醒过来罢了。”

 以后,人们常用“起死回生”这个词来形容医生的高超技艺。有些病家有时为了感谢医生,送上一块“扁鹊再世”的横匾,也是颂扬医生医技高超的意思。

  3、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

 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交给病人取药回家煎服。两位病人一看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他们想: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什么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

 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

 两人听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将药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强调辨证治疗,病证虽一,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后来,人们常用“对症下药”这个成语比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问题。

  4、讳疾忌医

 一次,扁鹊到了齐国。齐国国君田午热情地招待他。扁鹊见到田午,认真地对他说:“目前,您的肌表部位有疾病,要是不治,会发展蔓延下去。”

 田午是个很自信的人,他听后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待扁鹊退下后,他便对旁人说:“医生就是喜欢靠治疗没有病的人来炫耀自己的本领。我才不信呢!”

 过了五天,扁鹊去见田午,说:“您的病现在到了血脉,不治恐怕要加重了!”田午说:“我没有病!”脸上显露出厌烦和不高兴的神色。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一次向田午提出忠告:“您的病现已深入到肠胃,再不治疗就不可收拾了!”这次,田午竟拂袖而去。

 再过了五天,扁鹊碰见田午,转身便走。田午感到纳闷,派人追上去询问其中的缘故。扁鹊回答说:“当初,国君的病仅在肌表,汤药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脉,针刺可以治;在肠胃,药酒尚可治,现在病人骨髓,即便是传说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没法治,我更不敢主动请求医治了。”

 五天后,田午果然感到浑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他想起扁鹊,连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鹊已经借故离去——中医认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没几日,田午便死了。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有了疾病,应该积极治疗,若讳疾忌医,到头来只会害自己。对待工作,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也一样,应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5、因势利导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孙髌的大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当时,魏国进攻韩国,韩向齐国求援。齐国便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在战斗中,孙膑利用敌人骄傲狂妄、轻视齐军的心理,向田忌献策,他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建议用逐日减灶的计策,伪装溃败逃跑,诱敌深入。田忌采纳了他的计谋。骄傲的魏军果然中计,大摇大摆地尾随齐军进入一个叫马陵的险恶地带。这时,早已埋伏好的齐兵万弩齐发,一举歼灭魏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

 孙膑利用敌人的骄傲心理,诱敌上当,所以取得战役的胜利。中医也很强调因势利导,要求医生根据患者体质、病位等因素而施治。

 早在二千多午前的中医古籍《内经》里就有“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治疗法则。这里的“轻”、“重”、“衰”、“高”、“下”等都是疾病的“势”,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便是“因势利导”的体现。病在上部较轻浅的,宜轻扬宣散,清代医家吴鞠通常选用质地较轻、气味较薄的药,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法。古人还根据“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法则,创立吐法,主张服盐汤或用鹅毛刺激喉管引起呕吐,使病邪从上而出。再如,夏秋时令,误食腐败不洁之物,腹泻腹痛,医生亦常因势利导,让病人继续泻下秽臭之物,腹痛、腹泻亦渐好转,若此时止泻,逆其病势,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孙膑讲的虽然是兵法,但与中医治病原理相通。难怪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他甚至还说:“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认为中医的治疗思想贯穿在《孙子兵法》中。这话颇有几分道理。

6、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制订与之相应的措施。这个成语出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吴国,吴王很器重他。一次,吴王征询伍子胥有什么办法能使吴国强盛起来,伍子胥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应当由近及远,按计划分步骤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御工事,把城墙筑得既高又坚实;其次应加强战备,充实武库,同时还要发展农业。充实粮仓,以备战时之需”。吴王听了高兴地说:“你说得很对!修筑城防,充实武库,发展农业,都应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条件是办不好的。”

 这种“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使吴国很快强盛起来。无独有偶,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提出一项因地制宜、治理国家的政策,即“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土地膏腴,出产丰富,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这些地区的国家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贫瘠和崎岖难行的多山国家,人民勤奋耐劳,生活俭朴,勇敢善战,他们不易被征服,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他建议立法者考虑不同的地型环境、气候因素来制定恰当的法律。

 中医强调因地制宜治疗疾病。因为不同的地区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在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当地人们依山陵而居,常处在寒风凛冽之中,多吃牛羊乳汁和动物骨肉,故体格健壮,不易感受外邪,其病多内伤;而东南地区。草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的皮肤色黑,腠理疏松,多易致痈疡,或易致外感。因此,治疗时就应该根据地域不同,区别用药。如同为外感风寒,则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发散药较重;而东南地区,用辛温发散药较轻,这就是因地制宜原则在中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内经》专设《异法方宜论》一篇,讨论不同地域的人们易患的病种,以及病变和治法特点等。可见,古代中医学家十分重视因地制宜治疗疾病。

  7、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于他年幼无能,便由窦太后执政,部份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他们为所欲为,密谋纂权。司徒丁鸿见到这种情况,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任何事情,在开始萌芽时容易制止,等到其发展壮大后再去消除,则十分困难。”和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太尉兼卫尉,进驻南北二宫,同时罢掉窦宪的官。窦宪兄弟情知罪责难逃,便都自杀了,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廷政变。

 在医学上,防微杜渐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中医十分重视早期诊治疾病。《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任何疾病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轻浅的时候治疗,若疾病已到深重,会变得比较棘手。《内经》还生动地比喻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中医把一个医生是否能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当作判断这个医生医技是否高明的标准,提出“上工治末病”。上工,即高明的医生。

 这个成语故事启示我们:隐患要及时清除,以免酿生更大祸端;疾病应及早治疗,以免给机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血尿”的问题。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或肉眼见到红色尿,称为血尿。肉眼能看到尿呈红色或洗肉水样色,称为肉眼血尿;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看到微量的红细胞,称为显微镜血尿或微血尿。中医学上对血尿而伴疼痛感觉者称“血淋”,无疼痛感觉者,称尿血。产生血尿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结核、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血尿同时伴有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以肾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眼睑、面部或全身浮肿,血压增高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肾炎;如血尿伴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大多为急性膀胱炎;如排尿不畅、尿道口不痛,但肉眼见淡红色尿或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微量者,多为前列腺炎症;血尿伴腰痛症状者,有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腰痛--肾绞痛者,可能为肾或输尿管结石;年龄在4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和疼痛的血尿,可能有泌尿系统肿瘤;血尿、腰痛与体位及日常活动有明显关系者,如症状在卧床休息后好转,体力活动增加后加重,则肾下垂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者,可能由血液病引起。

  1)一般治疗与注意事项:

  1 血尿病人,特别有肉眼血尿的病人,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如系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血尿伴肾绞痛者,可在原地做蹦跳动作,通过上下震动,可促使结石排出,疼痛和血尿也随之减轻。

  2 血尿病人必须大量饮水或吃西瓜等,以增加尿量,防止形成血块,阻塞尿道。

  3 如果确定是肾脏、膀胱、尿道出血,在腰部、下腹部、会阴部放置冰袋或敷冷水毛巾,有利于止血,减轻、减缓出血。

  4 血尿病人忌吃一切辛辣刺激性食品,如白糖、韭菜、芥末、辣椒等。少吃烤脍肥腻食品、海腥发物和温热性食物。注意吃一些有凉血、止血作用的食品,如马兰头、荠菜、鲜藕、荸荠、冬瓜、西瓜、蚕豆、柿饼、莲子、绿豆、赤豆等。苹果、梨、橘子等含维生素C和P较多的果品亦可多吃。

  2)治疗“血尿”的食疗药膳:

  1 取山荠菜花100--200克。煮熟饮服,日服2次,对一般血尿和乳糜血尿均有效。

  2 用莲子50克,藕汁半杯。莲子煮熟后,用藕汁冲服。日服2次,对血尿有效。

  3 取鲜芹菜适量。捣烂绞汁,每次1小碗,空腹时冲服,连用5--7天,可治血尿。

  4 用炒熟的花生米外衣3--5克。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或用豇豆焙焦,研末,每次服3克,每日2次,用开水或黄酒送下,连服数日,治血尿有效。

  5 取生绿豆芽200克。加白糖拌服,可治血尿。

  6 用苦瓜头200克。水煎服;净豆豉1撮,水煎服;葡萄根,白糖各100克,开水炖服;乌梅15克,水煎服。以上各方均有治尿血作用,可酌情选用。

  3)治疗“血尿”的验方疗法:

  1 取鲜苋菜根30克,车前草25克。水煎服,每日2--3次,连服数日,对尿路感染血尿有效。

  2 用芭蕉根、旱莲草各25--50克。水煎服,每日3次,连服3日,尿血可好转。

  3 取鲜生地50克,百部25克。捣汁炖温服,可治尿血。

  4 用白菊花50克,刘寄奴25克。水煎服,可治血淋、热淋。

  以上各方均可治尿血,可酌情选用。

  血尿是泌尿系统许多种病的一种共同表现。为不致贻误病情诊治,应尽早去医院检查原因,对症治疗,不可忽视、大意,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小便有血怎么回事

你好!首先祝你爸爸早日恢复健康!冲着你这份孝心,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血尿”的问题。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或肉眼见到红色尿,称为血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