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书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书有哪些,第1张

每一个朝代都对天文历法非常关注,所以几千年来每个朝代都有一些天文历法书籍问世,很多天文历法的古籍也有历史中流传了下来,这些年来我也研究了一些古代天文历法,所以收集了古代的非常珍贵稀少的古代天文历法书籍

下面分享一些之前在 古籍阁  中下载到的古代天文历法古籍,可以说是目前网络中最多最全的天文历法古籍大合集

《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章士纯撰》

《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不著撰者》

《三统术详说 (清)陈澧撰》

《御制历象考成表 (清)允禄》

《御制历象考成后编 (清)乾隆》

《御制历象考成 (清)》

《天经或问 (清)游艺》

《天象源委 (清)张永祚辑》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

《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赵君卿注 (宋)李籍撰》

《授时历故 (清)黄宗义撰》

《推步法解 (清)江永撰》

《御定月令辑要 (清)康熙》

《回回历法释例 (明)贝琳撰》

《地球图说  (法)蒋友仁译》

《大清时宪书笺释 (清)缪之晋辑》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

《历代长术辑要 (清)汪曰桢撰》

《清史天文志》

《全史日至源流 (清)许伯政》

《乙巳占 (唐)李淳风撰》

《三才实义天集 (清)周于漆》

《七政推步 (明)贝琳》

《唐月令注全一册李林甫》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

《晋书·律历志》

《步天歌(影印版)》

《民历铺注解惑  (德)汤若望撰》

《玉烛宝典》

《甘石星经》

《神道大编历宗通仪 (明)周述学撰》

《嚣嚣子历镜 (清)胡袭参 方江自辑》

《四时气候集解明李泰》

《交食通轨日食通轨月食通轨四馀通轨五星通轨 不著撰者》

《历象本要 (清)杨文言撰》

《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汪曰桢》

《古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注》

《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不著撰者》

《大统历注  不著撰者》

《天文略  明 蔡汝楠撰》

《宣西通 (清)许桂林撰》

《恒星星座书苏菲》

《授时历议》

《月令解 (宋)张虙》

《浑盖通宪图说 (明)李之藻》

《春秋朔闰至日考 (清)王韬撰》

《春秋日食集证 (清)冯澄撰》

《新制灵台仪象志  (比)南怀仁撰》

(1)先秦时期:

①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②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19年7闰的原则,这比西方早160年。

③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2)两汉时期:

①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②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③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④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千里意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时期:

①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②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在实测中他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际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学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4)宋元时期:

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更加简便,有利于农事安排。

②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

③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④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收集这篇四百多册的资料非常不容易,过程不必细说,可以说是目前网络上最全的古代天文、历法大合集资料,这是我这么多年收录的415册古代影印珍版天文历法书籍资料,收集整理了这类古代影印版的天文书籍很多年了,目前整理的这些可以说是我能搜到的最全的天文历法类最多最全的书了

想得到这些天文历法的古籍资料注意看图中右下角

天文历法书籍资料目录如下:

│  古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注pdf

│  周天星位经纬宿度考  不著撰者pdf

│  周髀算经周髀算经音义  赵君卿注 (宋)李籍撰pdf

│  唐月令注全一册李林甫pdf

│  嚣嚣子历镜 (清)胡袭参 方江自辑pdf

│  四时气候集解明李泰pdf

│  回回历法释例 (明)贝琳撰pdf

│  地球图说  (法)蒋友仁译pdf

│  大清时宪书笺释 (清)缪之晋辑pdf

│  大统历注  不著撰者pdf

《清史天文志》稿本01pdf

│  《清史天文志》稿本02pdf

│  三垣七政二十八宿周天精鉴 (明)章士纯撰pdf

│  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  不著撰者pdf

│  三统术详说 (清)陈澧撰pdf

│交食通轨日食通轨月食通轨四馀通轨五星通轨不著撰者pdf

│  历象本要 (清)杨文言撰pdf

│  古今推步诸术考 (清)汪曰桢pdf

│  玉烛宝典pdf

│  甘石星经pdf

│  目录树bat

│  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全一册pdf

│  观象玩占pdf

│  通雅·天文pdf

│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上)pdf

│  钦定大清会典图——天文(下)pdf

│  隋书·律历志pdf

│  天文略  明 蔡汝楠撰pdf

│  宣西通 (清)许桂林撰pdf

│  恒星星座书苏菲pdf

│  授时历议pdf

│  推春秋日食法 (清)施彦士撰 pdf

│  新编遵依司天台经纬历书 (明)陆位校pdf

│  春秋日食辨正(清)王韬撰pdf

│  晋书·律历志pdf

│  步天歌(影印版)pdf

│  民历铺注解惑  (德)汤若望撰pdf

├─历学假如 (清)黄宗义 姜希辙撰

│      历学假如 (清)黄宗义 姜希辙撰-一pdf

│      历学假如 (清)黄宗义 姜希辙撰-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一-卷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七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卷五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三十一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九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二-三十三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六-三十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三十四-三十五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九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一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三-二十四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五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八-二十九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二十六-二十七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五十一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七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三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九-卷六十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五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六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五十四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六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一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七-十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九-二十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二-十三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五-十六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十四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一-四十二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七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三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八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六pdf

│      历算全书 (清)梅文鼎-卷四十四-四十五pdf

│      

├─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

│      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卷上pdf

│      周髀算经 (汉)赵君卿-卷下pdf

│      

├─圣寿万年历 (明)朱载堉

│      圣寿万年历 (明)朱载堉-卷二-卷三pdf

│      圣寿万年历 (明)朱载堉-卷四-卷五pdf

│      圣寿万年历 (明)朱载堉-卷首-卷一pdf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卷一-卷二pdf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卷七-卷八pdf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卷三-卷四pdf

│      大统历志 (清)梅文鼎卷五-卷六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一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七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三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九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二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五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八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六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十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十一pdf

│      天元历理全书 (清)徐发撰-四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一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三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二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五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六pdf

│      天学阐微 (清)王家弼撰-四pdf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经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经过世代连续不断的努力,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天文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文学体系。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许多领域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学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历法,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中国古代历法不单纯是关于历日制度的安排,它还包括对太阳、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运动及位置的计算;恒星位置的测算;每日午中日影长度和昼夜时间长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预报等等广泛的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历法的编算相当于近现代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为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观测与研究活动:譬如对历法诸课题的共同起算点——历元的选定,对一个又一个天文学概念的阐述,对种种天文常数的测算、各种天文数表的编制,对具体推算方法、天体测量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抉择和改进等等。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当然,中国古代天文学还包涵更广泛的内容,如中国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关于宇宙理论的探讨,以及对一系列天象特别是奇异天象的长期系统的观测与记录等,它们与历法一起,组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十分丰富多彩的体系。

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经历了发生、发展、完善、没落,最终融入近现代天文学的漫长演变过程。下面我们拟分六个阶段(即如下六节)简要地加以介绍。

西周以前的天文学知识

这是一个天文学知识开始萌芽和初步积累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对星辰出没、日月运动的观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与这些需要密切相关的年、月、日等时间长度的概念,进而产生了初始的历法系统。由于占卜活动的需要,人们对天象变化、尤其是异常天象的出现,极为关注,这也刺激了人们对天象观测的重视,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天象记录的传统。这些都给后世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一、观象授时时期

我们的祖先,生息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人们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日月星辰的升落隐现,自然界寒来暑往,猎物的出没和植物的荣谢等自然现象,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以期顺乎自然,求得自身的发展,便成为先民们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从中也就逐渐萌发出天文学知识的嫩芽。

太阳对人们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阳的出入作为作息时间的客观依据。太阳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现的规律,必定给先民们以极深的感受,于是以太阳出入为周期的“日”,应是他们最早认识到的时间单位。

自然,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又一明显的和意义重大的天象。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月亮的亮光对于人们夜间活动的安排是关键的要素。经过长期的观测和计数,人们逐渐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约为30日,这便进而导致一个较长的时间单位“月”的产生。

对于更长一些的时间单位“年”的认识,要较“日”、“月”困难得多,但这是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更为重大的一种周期,因为寒暑、雨旱,以及渔猎、采集乃至农业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它有关。所以,人们对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由物候——草木枯荣、动物迁徙、出入等的观察入手,大约是探索一年长度的最早方法,随后才是对某些星象的观测。后者所得结果要较前者来得准确。

据传说,在颛顼帝时代,已设立“火正”(1)专司对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进行观测,以黄昏时分大火星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作为一年的开始,亦即这一年春天的来临。由此不难推得一年的长度。这是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早期形态。据研究,这大约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据《尚书·尧典》记载,在传说中的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具体的观测方法与结果是:“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据推算,这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时的实际天象。

由上述记载,我们还可以推知,当时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现,否则人们就无从确定某星辰南中天的问题。这时的圭表还仅用于厘定方位,尚未用于测定日影的长度。观测星辰南中天来确定季节,可以减少地平线上的折射和光渗等的影响,其精度自然要比观测星辰出没来得高。此外,从“日中”和“宵中”(指昼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别指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子)等说法,可知其时已应用了某种测量时间的器具(这一点由下述《夏小正》的有关记载亦可证)。这些都说明,此时已进入观象授时相当发达的时代。其标志是:所观测的恒星已由一颗增加到多颗,由观测恒星东升改为南中天,并已使用了某些器具。

更值得注意的是,《尧典》还记述了这时人们已经采用了“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初始历法。这里以一年为366日,当是人们对恒星周年运动周期的测算得到的结果。由于一年的长度与月的长度不存在整数倍的关系,该初始历法已采用了置闰月的方法予以调整,这显然是一种阴阳历,是我国古代长期使用的阴阳历的最早记载。

在《夏小正》一书中,则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它集物候历、观象授时法和初始历法于一身,相传它是夏代行用的历日制度。就观象授时法而言,它是以观测黄昏时分若干恒星(鞠、参、昴、南门、大火、织女、银河等)的见、伏或南中天的时日,以及北斗斗柄的指向,作为一年中某一个月份起始的标准的。有人认为,《夏小正》乃是一种分一年为10个月,每月36日,另有5至6日为过年日的初始历法。(2)据《夏小正》记载,正月“初昏斗柄悬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悬在上”,其间的五个月为半年;五月“时有养日”,十月“时有养夜”亦以五个月为半年。也有人认为,《夏小正》还是分一年为十二个月的太阳历。由此看来,《夏小正》乃是一种不考虑月相变化的纯阳历的见解,这是可信的。

《尚书·尧典》和《夏小正》的记载,都反映了观象授时法的重要成果,同时又反映了夏代出现的两种不同系统的历法(阴阳历和阳历)的雏形。它们是由观象授时向有一定规范的初始历法过渡的两种不同形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商周历法

由甲骨文的有关卜辞,我们可以知道商代行用的历法乃是阴阳历。

首先,年有平年、闰年之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闰月置于年终,称十三月,是为年终置闰法。这时的岁首已基本固定,季节和月名有了基本固定的关系。但在甲骨卜辞中还偶有十四月甚至十五月的记载,这说明这时人们还不能较好地把握年月之间的长度关系,对于闰月设置的多少,还没有一定之规,多半是由经常性的观测来决定,当发现季节与月分名相悖时,便加进一个闰月加以调节,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西周。

在甲骨文中有“至日”、“南日”或“日南”的记载,它们指的都是冬至日(春秋时期人们还称冬至为“日南至”)。其中有一块卜辞说:“壬午卜,扶,奏丘,日南,雨?”(壬午这一天,贞人扶占卜,举行奏丘的祭仪,迎接太阳南至,会下雨吗?)在《周礼·春官·大司乐》中则有这样的记载:“冬至日,于地上之圜丘奏之”,以迎祭天神。二者说的是同一祭祀活动,可证“日南”即为“冬至”(3)。这说明殷商时期已使用圭表观测日影长度的变化,并由之确定冬至日,已知冬至日,一回归年长度的数值便不难算得。

其次,殷商历法是以新月为一月的开始,月有大月和小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起初仅以大、小月相间安排历日,这表明人们以为一朔望月长度等于295日。后来,更有连大月的出现,即在若干个大、小月相间的月份后,安排两个连续的大月,这证明人们已经知道,一朔望月的长度应略大于295日,这是对朔望月长度测算的一次重大进步,虽然此时对连大月的安置尚无一定的规则。

再次,殷商时期已明确使用干支纪日法,建立起了逐日无间断的日期记录的系列,从而提供了较准确地探求月、年等更长的时间单位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历史年代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干支纪日法顺序循环,几乎没有中断地连续使用到今天,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纪日方法。

再其次,商代已将一天分为若干不同的时段,甲骨文中可见的时段专名有:明(旦)、大采、大食、中日、小食、小采、昏(暮)等,这是一种把白昼均分为六个时段的方法。有人认为,把一天分为百刻的制度,亦自此始。(4)

这些便是商代历法对于年、月、日、时刻安排的大体情况,西周历法与之大同小异。在金文中,亦有不少十三月的记载,并以“胐”(新月)为一月的开始,均为明证。但《诗·小雅·十月之交》有:“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的记载,据研究,这当指公元前735年11月30日发生的一次食分很大的日偏食,(5)这是我国典籍中关于朔日的最早记述。由此看来,大约在西周后期已有以朔代替胐为月首的尝试。由于朔并无具体的天象与之对应,它必须在测知比较准确的朔望月长度后,以推算的方法求得,所以朔的概念的建立和应用,乃是历法史上的一大进步。

此外,金文中经常出现初吉、既生霸、既望和既死霸四种名称,对此,古今众说纷纭。一为定点月相说,认为它们分别代表每月特定的某一天或某二、三天,近二千年来人们多宗此说。一为四分月相说,认为西周时是将一个月均分为四份,每份约为七天,初吉等依次为各份的专有名称,此说起于近代王国维,一度广为史学界接受。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新说又起,现在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初吉系指初干吉日,即每月上旬的吉日;既生霸和既死霸分别指每月的上半月和下半月;既望则指满月或其后的一、二天。(6)这些解释孰是孰非有待进一步论证。

三、对天象的观测与记录

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注意对天象特别是奇异天象的观测。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我们看到了古人对有关天象的真切记录,这些记录往往是与预卜人事凶吉等占卜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涉及日月食、日珥、新星等异常天象。

“贞,日有食”;“癸酉贞日夕又食,唯若。癸酉贞日夕又食,匪若”等,这是关于日食的记录。“六日□午夕,月有食”;“庚申,月有食”;“旬壬申夕,月有食”等,这是关于月食的记录。它们都是发生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以前的交食现象的记述。

“乙卯允明,■,三舀食日,大星”,这是指在一次日全食时,人们不但看到了明亮的星星,还看到了在黑暗的太阳边缘上有三条火焰升腾而起,当是关于日珥现象的记录。

“辛未有■新星”;“七日己巳夕■,□有新大星并火”。这是关于新星的记录。

此外,有人认为在甲骨文中还有太阳黑子、彗星等的记事,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证认。

总之,甲骨文中已经有相当丰富的天象记录,说明我国古代重视天象的观测与记录的传统,至迟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形成,这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字号 7pt 8pt 9pt 10pt 12pt 15pt 18pt 20pt 25pt 30pt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体系的奠基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时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促使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古代文化得到长足的进步。就天文历法而言,前进的步伐亦明晰可见,这主要表现在对天文现象的观测与描述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阴阳历的定型,和关于宇宙的理论的涌现等等,这些都为我国古代特有的天文历法体系奠定了基础。随着周室衰微和诸侯蜂起,打破了由周王朝少数天文学家垄断天文历法的局面。各诸侯国由于发展农业生产以及政治上的需要,都极其重视天文历法的研究,这给流散四方的畴人子弟以施展才能的良好机会。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天文学家,“鲁有梓慎(活动于公元前550年前后),晋有卜偃(活动于公元前650年前后),郑有裨灶(活动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宋有子韦(活动于公元前480年左右),齐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皋,魏有石申夫(亦名石申,后四人皆活动于公元前四世纪),皆掌著天文,各论图验”。(7)他们或者前后相继,或者同时并立,在天文历法界内形成了各树一帜、百家争鸣的局面,更促进了天文历法的发展。

历法与天文学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有很多天文学著作,主要有

历法类:西周以前《阴阳历》、《阴阳合历》,汉《太初历》、《四分历》、祖冲之的《大名历》,唐代僧一行的《大衍历》,北宋沈括的《十二气节历》,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清代的《时宪历》。

星图星表类:战国的《天文星占》、《天文》、敦煌石窟中的唐代星图,马王堆帛书《五星占》

观测仪器:东汉张衡的浑天仪,唐代僧一行的黄道游仪、水运浑天仪,宋代苏颂和韩公廉水运仪象台,元代郭守敬改进的浑天仪——简仪。

石申。

石申,生卒年待考。又名石申父、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等。《天文》八卷与甘德的《星占》八卷,合称《甘石星经》,《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已发展,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天文学专著和关于天文的观测记录用以皇帝星占之用。

其中楚国(齐国)的天文学家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的天文学家石申著有《天文》八卷,后人将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取名为《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原著已散佚,现只能在同期之相关史籍中零碎抄录,如《开元占经》中。

《汉书·律历志》记载这部书有各八卷,到《隋书·经籍志》记载只有各一卷,到唐以后此书就完全散佚了,今只能从唐代天文学著作《开元占经》中见到它的片断。后代所传的已不是原文,历代屡有纂改增删,现存有民间流传的抄本。原书词意较浅,也很简略,只有五、六百字。现传本是唐代人摭拾破残旧本,缀补而成。

-甘石星经

-石申

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书有哪些

每一个朝代都对天文历法非常关注,所以几千年来每个朝代都有一些天文历法书籍问世,很多天文历法的古籍也有历史中流传了下来,这些年来我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