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字在文言文中意义
译文:
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愤怒,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声音,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象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从头到尾,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再过一会,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原来它已经气绝身亡。
谋分捉之:(小狼)始望见之:(小狼)又转奔之:(过去)久之不动:(久)
牧的笔画顺序为: 撇、横、竖、提、撇、横、撇、捺牧字。
牧(拼音:mù)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古字形像手持棍棒驱赶牲畜。本义指放养牲口引申指放牧的场地、郊外。牧在古代还有统治、管理的意思。
古代的牧民指统治民众,与现代表示游牧民族的牧民不同。牧指管理者、统治者时,用作名词。
文字溯源
会意字。“牧”在甲骨文里有多种写法,一是从攴从牛,字形作一只手拿着棍子一类的工具在驱赶一头牛之状;二是作一只手拿着棍棒驱赶羊;三是作手持扫帚驱赶牛之状或在旁复加构件彳(chì)、止、辵等。
会牧牛、牧羊、刷洗以牧、在道路上放牧(彳表道路,)、人行走放牧(止为脚趾,代表人)、人走在道路上放牧之意(。构件的位置或左或右,并不稳定。
西周时大量异体被淘汰,仅保留了从攴从牛的字形,且牛左攴右的布局亦得固定。战国至《说文解字》沿袭了西周结构。但隶书把手形和牧鞭形合为“攵(反文旁)”,为楷书所继承。
牧mù放养牲口:牧童。畜牧。牧场。放牧。游牧。牧民。牧歌。牧群
治:牧民
古代治民之官:州牧
笔画数:8;部首:_;笔顺编号:31213134笔画顺序:撇横竖横撇横撇捺
详解
牧mù动,表示手拿棍棒牧牛。本义:放牧牲畜)同本义〖herd〗掌牧六牲。
《周礼·牧人》谁_牧圉。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牛曰牧。”周宣王之牧正。
《列子·黄帝》。注:“养禽兽之长也。”牧人乃梦。
《诗·小雅·无羊》郊外谓之牧。
《尔雅》使牧羝。
《汉书·李广苏建传》权汉节牧羊
郴州荛牧儿。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行牧且荛
又如:牧所;牧苑;牧子;牧夫统治;主管〖rule;takechargeof〗请牧基贤者思。
《荀子·成相》。注:“治也。”又如:牧司;牧字牧mù名牧人;牧民〖herdsman〗牧,养牛人也。
《说文》尔牧来思。
《诗·小雅·无羊》马有圉,牛有牧。
《左传·昭公七年》又如:牧豕奴;牧笛;牧啸;牧奴牧场〖pastureland〗。如:牧丁;牧长;牧监掌畜牧的官员或官署〖officialinchargeoflivestockbreading〗而建其牧。
《周礼·大宰》。注:“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作州长,谓之牧。”八命作牧。
《周礼·大宗伯》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
司马光《训俭示康》又如:牧马所;牧正古代州的长官〖prefecturor〗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
《礼记·曲礼》又如:牧令;牧守;牧宰姓牧草mùcǎo〖fodder;herbage;foragegrass〗供食草动物食用的青草和其他草本植物牧场mùchǎng〖grazingland〗∶适于放牧的草场〖livestockfarm〗∶经营畜牧业的生产单位牧歌mùgē〖pastoralsong〗牧童、牧人唱的歌谣;以农村生活情趣为题材的诗歌和乐曲牧民mùmín〖herdsman〗放牧牲畜并以此为生的人牧区mùqū〖pastoralarea〗放牧的地区;以畜牧为主的地区牧犬mùquǎn〖shepherd〗受过训练能协助人放牧的狗牧群mùqún〖herd〗放牧的成群牲畜牧师mùshi〖pastor;minister;clergyman〗教士成员之一;正式被批准为宣讲福音和执行教规的人;有圣职的人牧童mùtóng〖cowboy;cowherd;shepherdboy〗放牧牛羊的小孩牧羊mùyáng〖shepherd;tendsheep〗看羊,放羊牧羊曲牧羊人mùyángrén〖shepherd〗被雇照管、饲养和看守羊的人,尤指在放牧羊群时孤独的牧羊人牧业mùyè〖animalhusbandry;stockraising〗牲畜饲养业
出处
[①][mù][《__》莫六切,入屋,明。]放牧;饲养。牧地;郊外。牧人;牧民。掌畜牧的官员或官署。牧群。畜牧业。划田界。统治;驾驭。察看。治民的人。指国君或州郡长官。指主事之官。法式,法度。修养。谓来自北方的入侵。草名。古地名。牧野的简称。姓。汉代有牧良。见《通志·氏族四》。
巳集下牛字部牧;康熙笔画:8;页码:页698第16__集___莫六切,音目。_文本作,_牛人也。从攴牛。玉篇畜_也。__放也,食也。_子·方言牧,_也。__放_牛_也。_·禹__夷作牧。__夷,地名,可以放牧。_·小雅_牧_思。周_·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_。又夏官·校人夏祭先牧。_始__者。又牧_掌牧地。左_·僖二十八年不有行者,__牧圉。_牛曰牧,_曰圉。又哀元年少康_仍牧正
又_雅·_地郊外_之牧。疏言可放牧也。_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___近郊三十里地名牧
又易·_卦__君子,以自牧也。_牧,_也
又小_雅牧,_也。_子·方言牧,司也,察也。__治也。_·舜典_月,乃日_四岳_牧。_九州牧_。又_非_惟作天牧。_·曲_九州之_,入天子之_曰牧。周_·天官·大宰九_,一曰牧。以地得民。_牧,州_也。前_·成帝__部刺史官,更置州牧
又_·邶_自牧_荑。_牧,田官也。又_·月令舟_覆舟。_主舟之官也
又周_·地官·小司徒乃_土地,而井牧其田野。_隰_之地,九夫_牧,二牧而_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_一,是之_井牧
又周_·地官·遂__牧其田野。__牧,制田界_井也
又__使也
又_雅·_畜黑腹,牧。疏牛黑腹者名牧
又左_·_五年_人侵_牧。_牧,_邑
又_牧,_名。_朔方郡。_前_·地理志
又人名。史_·_帝___后力牧。_班固曰:力牧,_帝相也
又姓。_俗通_有越_太守牧稂
又集_莫候切,音茂。地名。尚_·大_牧之野。_昌宗_
又一曰畜牧。_·禹___夷及牧。《_文》徐音目,一音茂
又叶莫狄切。_·小雅我出我_,于彼牧矣。自天子所,_我_矣。召彼_夫,_之_矣。王事多_,_其棘矣。_叶六直切,_叶_力切。考_:〔周_·地官·牧人掌牧六畜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_。〕_照原文六畜改六牲。〔集_莫侯切,音茂。地名。〕_照原文莫侯切改莫候切。〔_·禹__夷及牧誓。_文徐云,一音茂。〕_按所引禹_文未全,_照原文改__夷及牧。_文徐音目,一音茂。
卷三攴部编号:2058牧,[莫卜切],_牛人也。从攴从牛。《_》曰:“牧人乃_。”
1 牧笠文言文翻译
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故意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望,愤怒地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停止了叫声,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过了一会,大狼奄奄一息,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大狼已经气绝身亡启示:对于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爱护动物的角度看,俩牧童的行为属恶作剧过于残忍,不值得提倡。
2 含牧字的古文句子、诗词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 文言文长生猪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度米文库 文言文长生猪翻译篇一:文言文长生猪翻译文言文《》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
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
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弭耳昵就,非复曩态矣。
注释①畜:养。②辄:就。
③啖:吃。④既而:不久。
翻译于是用高价买下这头猪,并把它送到佛寺里作为长生猪养起来。从此,这头猪见到老翁时,就耷拉着双耳靠近他,不像往日那凶恶的样子了。
篇二:文言文长生猪翻译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
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乃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
后再见之,弭①耳昵就,非复曩②态矣。中国大学网20、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阅读@材料21、请将文章画线句子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
答案《长生猪》阅读@材料中国大学网参考译文据胡御史牧亭说,他老家有一个人养了一头猪,见了邻居家的老翁便瞪着眼睛发怒猛奔过去咬他,见到了别人却没有这种情况。最初,邻居老翁很生气,想把这头猪买下杀了吃掉。
不久醒悟道:这大概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前世冤仇吧?这世上并没有不可解的冤仇啊。于是用高价买下这头猪,并把它送到佛寺里作为长生猪养起来。
从此,。
4 翻译 文言文 《李牧》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
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
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
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
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5 牧竖 文言文译文:
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愤怒,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声音,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象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从头到尾,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再过一会,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原来它已经气绝身亡。
谋分捉之:(小狼) 始望见之:(小狼) 又转奔之:(过去) 久之不动:(久)
1 带牧字 古诗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哥舒歌 西鄙人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杜牧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河湟 杜牧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荒村 于谦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 雷震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棍经时杜牧情。——感旧 黄仲则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诗经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代东武吟 鲍照
主意思政理,牧人官不轻。——送田使君牧蔡州 马戴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度关山 曹操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赠张徐州谡 范云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新安吏 杜甫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塞上听吹笛 高适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石鼓歌 韩愈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登高丘而望远 李白
够了不?不够HI我
2 题目中含牧字的诗词《牧童》
唐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牧童词》
唐储光羲
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别衡州牧》
唐杜荀鹤
朝别使君门,暮投江上村。
从来无旧分,临去望何恩。
行计自不定,此心谁与论。
秋猿叫寒月,只欲断人魂。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唐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杜陵贻杜牧侍御》
唐赵嘏
紫陌尘多不可寻,南溪酒熟一披襟。
山当昼枕石床稳,泉落夜窗烟树深。
白首寻人羞问计,青云何路觅知音。
唯君怀抱闲于水,他日门墙许醉吟?
《送田使君牧蔡州》
唐马戴
主意思政理,牧人官不轻。
树多淮右地,山远汝南城。
望稼周田隔,登楼楚月生。
悬知蒋亭下,渚鹤伴闲行。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唐钱起
凤凰衔诏与何人,喜政多才宠寇恂。
台上鸳鸾争送远, 岳阳云树待行春。
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彤幨出守频。
应笑冯唐衰且拙,世情相见白头新。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
唐李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
浩浪侵愁光荡漾, 乱山凝恨色高低。
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题竹石牧牛》
宋黄庭坚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尚可,牛残斗我竹。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
宋杨万里
我来秋浦政逢秋,梦里曾来似旧游。
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
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
问著州尼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
《杜牧图》
明唐寅
司空幕府逼晨开,平善街头日夜来。
肯信璚花旧游处,至今犹唱紫云回。
3 带“牧”字古诗有哪些1 唐代: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译: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2 唐代: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译: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3 唐代:刘禹锡《汉寿城春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译: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4 唐代:无名氏《胡笳曲》: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译:汉朝自从没有了李广将军,胡人单于明目张胆到边境挑衅。
5 唐代:白居易《东城桂三首》: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
译:苏州的东城,是古代吴国的都城,现在是砍柴放牧的场所。
6 宋代: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译:先前感叹当年没有李牧将军这样的人物,现在才知道江南有夷吾。
7 唐代: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译:勇猛的应龙它已经不见,牧马的童子也离开尘世。
8 唐代:李白《雉朝飞》:锦衣绣翼何离褷,犊牧采薪感之悲。
译:雌鸟的新羽毛刚刚长出,色彩鲜亮,我这个老而无妻的人看到这情景心中感到一片凄凉。
9 唐代:王维《宿郑州》: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译:老农从青草丛生的地边归来,村童还在濛濛细雨中放牧。
10 唐代: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译: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
1 牧童词
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2 塞上听吹笛
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3 汉寿城春望
唐代: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4 胡笳曲
唐代:无名氏
月明星稀霜满野,毡车夜宿阴山下。
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5 东城桂三首
唐代:白居易
苏之东城,古吴都城也。今为樵牧之场。
有桂一株,生乎城下,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
4 古代诗人名字里带“牧”字的有谁就这么多了吧。
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
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赵国在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时期,下令国中“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
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
李牧常年驻守北部代郡、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边境地区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防备了匈奴的侵扰,赢得士兵们的爱戴。
他的措施是:首先,任用自己认为能干的人为官,同时把收来的货物,税款掌握在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士卒的日常开销。其次,每日宰杀数头牛采犒赏将士,优待士兵。
第三,加紧练习骑马射箭,重视警报系统,增设侦察人员。在军事上,严明法规:“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史记·李牧列传》)。
所以匈奴每次入侵,严密的警报系统发挥威力,士兵迅速退回营垒固守,不敢擅自出战。使匈奴掳掠无所得,赵国军队却因此保存了实力,多年来在人员、物资上没有多少损失,为以后的伺机反击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匈奴人却认为李牧这是胆怯,就连赵国边境上的士兵也认为自己的将军是胆小害怕。赵王因此而责备了李牧。
但李牧依然如,我行我素。终于激怒了赵王,把他召回,另派将领替代他。
新任将领到职一年多,每当匈奴兵来犯,他都命令部队出战,往往受挫失利,损失伤亡惨重。使边境地区不能按时耕种、放牧。
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复出,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一再恳请,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史记·李牧列传》)。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再次到边境后,仍按原来的规约行事。几年当中,匈奴来犯一无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不敢出战。
戍边的将士日日受到犒赏而不被使用,因此,都请求愿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看准了时机,准备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
获赏百金的勇士五万人,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并大纵牲畜,让人民满山遍野地放牧。
匈奴见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战后,李牧佯败,丢下几千人给匈奴。
单于闻之,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则出奇兵,以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
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前246年以后。
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两年后悼襄王继位。
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年)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拔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
此时,秦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臣服之后,把主要兵力对向赵国。赵王迁三年(前233年)赵将扈辄为秦将桓齮(又称樊于期)所败,丧师十万。
秦又自北路进攻赵的后方,形势危急,赶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南下反击秦军,在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二十里)大破秦军,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
此战给秦国以沉重打击,李牧因功被封武安君。公元前232年,秦复攻赵番吾(今河北省平山县南),李牧出兵迎战,再次重创秦军,但赵国的军力损失也很大。
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公元前229年,秦派王翦攻赵,赵以李牧、司马尚抵抗。
秦军不得进,就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他在赵王面前散布李牧、司马尚想谋反,赵王中计,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从命,赵国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撤换了司马尚。
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良将。三个月后,秦将王翦乘势急攻,大破赵军,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颜聚,赵国灭亡。
点评: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
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通鉴》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贸》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司马迁因赵王而迁怒其母,可见其何等义愤。
5 含牧字的古文句子、诗词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字在文言文中意义
本文2023-10-03 20:38: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