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是哪个朝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石峁遗址是哪个朝代,第1张

石峁(mǎo)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夏朝的都城。

石峁(mǎo)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边缘。2006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步判断其文化命名为石峁类型,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

石峁遗址介绍:

石峁遗址是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石峁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

1976年,西北大学考古系教授戴应新在山西进行考察,从山西民间听到关于神木石峁的一些信息,于是专门到石峁考察,此后先后有来自西安和北京的考古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寨山石城遗址是4500多年前的一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型石城遗址,寨山石城遗址虽沉睡着了4500多年,却一直未被发现,究其原因,一是春秋以后,此地逐渐变得寒冷,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宜人居,族群整体南迁。

二是地处边陲,连年战乱,此城长期无人居住,变为荒城,经年累月,石城逐渐为风沙所掩埋;三是明代中期虽有少量人口迁入、耕作,但村民们在劳作之余,除把裸露的部分石城墙之石块不时搬回盖作窝棚、砌墙外,没有发现其历史文化价值,以至于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文物普查都没能发现此为大型石城遗址。

扩展资料

陕西寨山石城发现约4000年前石峁文化大型墓地:

记者9月24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的寨山遗址发现石峁文化大型墓地,已发掘的21座墓葬等级分明,为研究约4000年前中国早期国家起源、发展模式和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墓葬资料。

截至目前,寨山石城共清理石峁文化墓葬21座,这些墓葬形制特征鲜明、器物组合典型、等级区分明显,另外,墓葬中的女性殉葬、随身葬玉现象,以及发现的半月形壁龛、组合稳定的带盖陶器,都体现了石峁文化墓葬特征。

-寨山石城遗址

与石峁古城年代最接近的王朝夏朝。

与石峁古城年代最接近的王朝夏朝。石峁遗址是探寻中 华 文 明起源的窗口,可能是夏早期中 国北方的中心。石峁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左右,面积约425万平方米。这个曾经的“石城”寿命超过300年。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以西的山峁上,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石峁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经过初步勘探发掘,发现有房址、灰坑以及土坑墓、石椁墓和瓮棺墓等,出土陶器、石器和玉器等数百件。

石峁遗址特性

1、从规模上,石峁遗址占地超过四百万平方米,超过了著名的良渚和陶寺等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的古城,完全超过了人们的认知,而且对这种古城目前还找不到任何的史料存在,这在特别重视古文献和田 野考古相结合的我国是非常特殊的案例。

2、从形制上看,石峁古城全以石块垒砌而成的宏伟城墙与中国同时代其他文明中心夯土城墙的构建区别很大,而且城墙的构建非常科学,甚至出现普遍认为在汉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瓮城、马面等防御工事,在墙体中还有加固的轫木以及藏玉于墙等特殊的形制,非常独特。

3、从文化内涵上,这里有独特的石雕人像、大批量的陶鹰等发现,这表明生活在这里的部族有迥异于其他文明的图腾崇拜体系,但是对玉石的偏爱又表明他们与中国其他古文明有明显的联系。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

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

这里堪称中国史前“金字塔”

石峁遗址以“中国文明的前夜”入选2012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

2018年4月,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发现4000年前大型陶鹰。

2019年5月,石峁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这座硕大无比的史前古城

正在改写中国上古史及中华文明的起源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神木市高家堡镇

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交汇的台塬梁峁之上

高家堡为明代长城沿线一处重要营盘

河套地区进入关中地区的交通要冲

一座沉寂了4300年的石头城遗址

石峁遗址的主体内涵是一座包含“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重城垣的超大型史前城址,城内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其气势恢宏,构筑精良,规模大于年代相近的良渚遗址(300万平方米)、陶寺遗址(280万平方米)等城址,是目前所见的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城址。

石峁城址以皇城台为核心,内城墙和外城墙呈半包围状将“皇城台”环抱,依山势而建,形状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城内密集分布着大量宫殿建筑、房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遗迹,城外还有数座“哨所”预警遗迹。石峁内城面积21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 190万平方米,内、外城的城墙长度达10千米左右,宽度25米。

皇城台门道地面出土的玉钺。图源水印

这些石砌城墙不仅是防御性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它的出现暗示着在公共权力督导下修建公共设施等活动已成为石峁这一北方地区早期都邑性聚落的重要特征。

有人认为,石峁遗址具备了早期王国都邑的必要条件。其性质被定义为“公元前2300年中国北方区域政体的中心”,是4300年前大河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统治权力中心,也是不同于仰韶时代维护社会新秩序的礼制和宗教中心。

研究发现,东门址的门道呈东偏北约31度,恰恰朝向夏至日出的方位,暗示着石峁人已经拥有了完善的测量工具和计算方法,掌握了观象授时及农耕稼穑等天文历法知识。东门址发现了6处集中埋藏人头的遗迹,人牲数量达百余具之多,K1埋有24具人头骨,多属于年轻女性,头骨多有明显的砍斫和烧灼痕迹,这一迹象或与人牲伐祭、燎祭等人祭仪式活动有关。

出土的壁画残块。图源水印

外城东门址和附近出土的300余幅壁画,构图精美,色彩斑斓,在制作工艺和绘制技法上均与汉代及其以后的壁画相似,这暗示着中国早期壁画的基本制作工艺和技法早在夏代早期或更早时期就已经基本确立。

在石峁周围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十多个小的古城遗址,面积从几万到十几万平方米不等。这意味着:石峁并不是一座孤城,而是众星捧月,由多个小“卫星城”拱卫的史前“巨无霸”。

石峁遗址是哪个朝代

石峁(mǎo)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夏朝的都城。石峁(mǎo)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