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第1张

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原始文化的繁荣时期。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就是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遗存,它发掘的范围广,出土珍贵文物多,对研究中国原始文化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大地湾遗址的发掘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清水河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及缓坡山地上,分山下(河边台地)和山上两部分,总面积近一百万平方米(见郎树德《大地湾考古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线索》)。大地湾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的,1978年7月,由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秦安县文化馆组成大地湾发掘组,开始进行大规模发掘,到1984年8月为止,总揭露面积达一点三七万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二百五十多座,烧陶窑址四十座,墓葬七十九座,灰坑三百四十个,壕沟八条,共获得出土文物近万件(张忠尚等《大地湾遗址与中国古代文化》)。经碳14测定,最早年代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大地湾遗址蕴有长达约3000年的古文化遗存。大地湾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五个时期,即大地湾一期(前仰韶,7300~7800年),仰韶文化早期(6000年),仰韶文化中期(5600~5900年),仰韶文化晚期(4900~5500年),龙山文化早期(常山下层,4900年左右)。据各文化层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大地湾仰韶早期的陶器群,基本与关中地区的半坡类型相同,大致相当半坡类型的中晚期。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其陶器群与庙底沟类型有共同之处,但也保留了自身的某些特点。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的陶器与西王村仰韶晚期、半坡上层、泉护村二期的陶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地方性特征。大地湾遗址发现有镇原县常山镇出土的“常山下层文化”遗物,与灵台县桥村发现的齐家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参看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至1982年发掘的主要收获》)。大地湾一期文化即前仰韶文化分别被仰韶文化的早、中、晚期所迭压。

大地湾遗址不仅发掘规模全国罕见,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人类活动,特别是对研究古代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的资料。大地湾遗址是陇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宝珠。

(2) 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特征

大地湾一期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是甘肃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它的发现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研究文化起源上的一元或多元问题,即关中、泾渭流域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早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北首岭下层文化类型”和裴李岗、磁山文化的关系,特别是对于研究仰韶文化的源流以及它和甘肃中、西部地区为中心的马家窑文化的关系,都有很重要的科学价值。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碳测年代距今约七千八百多年,它是目前甘肃新石器时代碳测年代最早的文化。属于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墓葬共十一座,灰坑两个,其遗物可分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①石质生产工具。石器生产工具以刀、斧、铲为主,还有刮削器、敲砸器、磨石、石片等。制作粗糙,以打制为主,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工具制作技术上的原始性。还有骨器、角器,用陶片打磨成的纺轮坯等,制作虽粗糙,但反映出当时已有了原始的纺织技术。从这些出土的石质工具来看,七千多年前的大地湾氏族已定居下来,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刀耕火种,收获量有限,不能满足氏族生活的需要。这时也存在狩猎经济,鹿是主要猎取对象,已有了原始家畜驯养,人们利用野生植物纤维纺线织布,出土的尖状骨锥用作缝制兽皮或纤维衣之用。这种经济生活,正如《淮南子·己论训》所说:“伯余之初作衣也, 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

②生活用品。陶器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主要用具,手制,器形种类少,质地疏松,火候较低,表明当时制陶技术的原始性。陶器以三足、圈足、环底器为显著特征,表面印有网状交叉绳纹,彩陶较少。施彩部位常在钵形器口沿外画一圈红色宽带纹,有少数钵内画有简单花纹,但还没有出现繁复的花纹,这表明彩绘还处于原始萌芽状态,为以后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开创了先河。在钵形器内壁发现有十多种彩绘符号,有的和半坡陶器上的类似。从陶器的形状上看,有盛食器、储藏器、饮器等,反映出大地湾人们的生活有了较丰富的内容。灰坑和文化堆积的厚度反映了人们已定居生活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③墓葬形式与房址。大地湾一期文化的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深度在02至04米之间。葬式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有的两手交叉于胸上。这是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普遍流行的葬式。大地湾一期文化层内还发现三座圆形半地穴房址,其 直径在25至27米之间,居住面积为67平方米,居住面不平整,是一层长期踩踏而成的硬面,门道曲转,呈斜状形,无灶坑,反映了居住的临时性与原始性。

④植物种子。大地湾遗址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在大地湾一期的灰坑中,采集到了碳化的植物种子,经鉴定分析为两种:一种是禾本科的黍子,俗称糜子,是中国最古老的粮食作物;另一种是十字花科的油菜子,比陕西半坡出土的油菜子要早几百年。这两种农作物都是当时人工栽培的作物。这些植物种子的发现,说明“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冯绳武《从大地湾的遗存试论我国农业的源流》)。中国以农业闻名于世,有五千年先进的农业文化,在大地湾看到它的渊源,毫无疑问,大地湾是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⑤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大地湾一期文化遗物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大地湾一期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与性质提供了重要资料。大地湾一期遗址中各墓随葬物大致均匀,仅限于生活使用品和工具,说明这时社会制度处于原始的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氏族早期阶段。他们生前自己使用的工具,死后也按照灵魂不灭的宗教信仰,在另一个冥冥世界里继续使用,这正是原始社会共产制下氏族公社里的人们还分不清劳动和享受、权利与义务有差别的反映。这是生产力低下,无剩余产品可以私有,生前实行严格平均分配,死后殉葬品大致均匀的反映,也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社会形态的必然产物。大地湾一期文化没有出现那种多人二次合葬墓,说明母系家族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换句话说即大地湾一期文化还处在母系氏族制的早期阶段。生产资料归全体氏族所有,氏族成员之间无贫富差异和阶级对立,无压迫和奴役,一切按照集体意志和传统习惯办事,“公共联系,社会本身、纪律以及劳动规则全靠习惯和传统力量来维持,全靠族长或妇女享有的威信或尊敬(当时妇女不仅与男子处于平等地位,而且往往占有更高的地位)来维持”(列宁《论国家》)。大地湾一期文化说明在远古时期,甘肃先民们已对祖国的辉煌历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 大地湾遗址的仰韶文化

大地湾遗址的仰韶文化包括早期、中期、晚期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具有鲜明的大地湾遗址的文化特征。

①房屋遗址。早期房屋遗址保存较好的均属中小型建筑,其居住面多呈长方或正方形。居住面积一般在十二至二十平方米左右,以单间建筑为主,且多为地穴式。灶坑多为瓢状,较浅,正对门道处有一火种洞。中期房址数量较多,约一百余座,形状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有所扩大,有的宽达六十多平方米,灶坑为圆形直桶状,坑穴变深。个别房址还在居住面上辅了一层坚实的防潮地表,说明人们在防潮御寒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晚期房址以平地起建为主,半地穴式已很少见。形制多为长方形。居住面一般多为白灰或料僵石面。编号为F901的房址面积之大,结构之复杂是仰韶文化遗址中所罕见的。建筑总面积为四百二十平方米。整个建筑分主室、东西侧室、后室、门前附属建筑四部分。主室居中心,是一座长方形的大厅,东西中轴线长十六米,南北中轴线宽八米,室内居住面积一百三十一平方米。正面设三门,八柱九间,大门向南,开在中间第五间,东西两边各有侧门通向侧室,北边是后室,主室内对门道处,设直径二点六米的圆形大灶台,主室周围保存着用黄土夯成的断墙残壁。整个大厅地面外观极像现代水泥地面料,平整光洁,用铁器叩击,发出与叩击现代混凝土面相同的清脆声。这座大型的建筑,已不是原始居民的普通住室,而是氏族或部落联盟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这座大型建筑所具有的奇数开间,正面设门,建筑物呈长方形,以长度的一方为正面,左右对称,前后呼应,木架承重,墙壁仅起隔断作用,表现出后世延续几千年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传统特点(参看张忠尚等《大地湾遗址与中国古代文化》)。它充分说明原始社会已产生建筑艺术,它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的雏型和先驱,对探索中国古代建筑的源渊,对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形成,均提供了重要线索。

②彩陶。大地湾遗址的彩陶是中国以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彩陶之一。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内容,陶器的产生,使原始人的生产与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陶器种类多,形制各异,有圜底盆、小口瓶、口钵、三足钵、三足罐、尖底瓶、条形盘、深腹罐等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器型。还有大量的彩陶制品,绘画图案多,呈棕色或紫褐色。早期的以变体鱼纹和斜三角夹平行线纹图案为主;中期的以半圆纹、变体鱼和鸟相结合的花纹为主;晚期的以变体蛙纹、二方连续旋纹为主;这些形成了大地湾遗址彩陶的特点。在陶器中,还有几件全国罕见的彩陶器,第一件是圜底鱼纹彩陶盆,制作正规,图案精美,笔法流畅;第二件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造型独特,瓶口酷似一人头,五官清秀,面呈鸭蛋形,双耳有穿孔,理着短发;第三件是四虎护鱼纹壶,腹部一侧绘二虎凝目对峙,另一侧绘二虎仔相互跃起嬉闹,生动有趣,动态感强。这不仅是陶器中的精品,而且是优美的绘画艺术品,这类原始绘画,全国仅三两件,而作为虎画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

③地画。在秦安大地湾一处仰韶文化编号为F411的房屋遗址内,发现了一幅用炭黑绘制的地画。地画长约12米,宽约11米。地画正中绘有直立人像三人,中间一人较高大,可能为一男性,左侧一人较低,头近圆形,细腰,胸部突出乳峰状,明显地表现为女性,右侧人像已不明显。直立人像均下腿交叉,似走动的形象,人像前绘有一长方形框架,如棺材式样,棺中绘有两人前后俯卧的形象,棺木前面绘有一反“丁”字形图案。对地画的意义,目前说法不一。一说是一幅氏族家庭对祖神崇拜的偶像;另一说则认为是当时人们施行巫术仪式的真实记录。原始人一般都有巫术,用白色彩绘的称白巫术,一般是祈求丰收,人身平安,又称为善意巫术;用黑色彩绘的“黑巫术”,一般是谋害、驱邪,又称为恶意巫术。大地湾这幅地画是用黑炭绘成,应解释为“黑巫术”。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据测定,地画距今约五千年的历史,在新石器时代中是罕见的。这幅地画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而且保存完整的绘画作品,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④灰坑。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早期的灰坑浅小,晚期较宽大,成圆口锅底形或大袋形,有的可当作储藏物品用的窑穴。坑内包含物较丰富,除出土的木炭、红烧土块外,还有残破和完整的陶、石片和一部分陶器、石刀、骨锥等。晚期的灰坑中还堆放大量猪骨,以及鹿、羚羊和小型齿类动物的兽骨,还有河蚌的残壳片等。灰坑和窑穴建造形制由小到大的变化,以及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出现,反映了仰韶文化晚期定居农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增多。猪骨的普遍发现,反映了饲养业的兴起,其他兽骨说明狩猎经济仍是当时的一种辅助经济。

⑤墓葬。大地湾遗址的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单人仰身直肢葬、双人仰身直肢合葬,单人二次葬和瓮棺葬等几种葬式。一般均有随葬品,少数墓没有随葬品。殉葬器物组合基本上是环底钵、彩陶盆、陶罐、壶、瓶等,陶器数目一般是六到八件不等。据考古学者鉴定,死者是男女分别埋葬的,二次葬有仰身曲肢和直肢葬式,瓮棺葬与半坡发现的小孩瓮棺葬类似,合葬基本为母子葬及成年同性双人合葬,没有发现成年双人男女合葬墓。

根据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遗物来分析,可见妇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她们是维系氏族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纽带,受到人们的尊重。大地湾遗址的仰韶文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

从秦安大地湾一期及仰韶早、中、晚期文化,可以证明我国新石器文化的起源不是一元的,无论黄河流域或长江流域都存在着文化类型不同的遗存。这种不同的遗存,表明它们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发展过程,它们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时代的早晚而产生的。虽然文化的来源和发展不同,但它们之间却不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它们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正如夏鼐先生在《碳14测定和中国史前考古学》一文中所指出的:“当时各种文化在祖国大地上争妍竞秀,而且常常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交织成一幅光彩陆离的瑰丽景象,而且为后来的独特灿烂的中国文化打下了基础。”

在甘肃沙漠上还坐落着由红柳根和细土夯筑而成的木质长城。相较于秦朝长城的宏伟雄壮,脆弱但异常坚韧,甘肃发现两千年前汉代木制长城,具体是在哪里发现的?

1、古长城的发现地点

嘉峪关城西370公里的地方,一处遗址吸引了考古学家!几乎寸草不生的环境中会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卫星数据显示这里有一段汉朝古长城遗址,是由彼时特殊建筑材料建成的,粗壮的芦苇草加层层夯土的压实让残垣断壁在荒漠中自述!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两汉时期的建筑遗址,来确认当时建筑的规模与布局。同时也可以根据遗址残存的碎砖瓦砾与碳化木等来确认当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同时,对这些遗构进行技术分析,也可以得到很多宝贵的信息。

2、汉代为什么那么喜欢木制?

国古代哲学认为木材是幸运的。即使在采石和制砖技术发展之后,木材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建筑材料,这要归功于风水中的五行理论,这一理论从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起就指导了生活的许多方面。因为木材是代表春天和生命的元素,所以它对建筑有着最好的吉祥寓意。因此,风水的信徒们感到有必要用木头来建造房子等。

3、木制长城为何那么坚固

2500年前,为了应对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周朝地区的建造者采用了斗拱制度。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改建效率。损坏的木制部件更容易更换。紫禁城是木质建筑耐久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北京在大约600年前建成后,经历了许多变化。地震。由于灵活的托架和松散的柱子,这些建筑几乎没有受到破坏。

后记:古人用了几千年古代的木质家具,是文化的传承。古人用了几千年的木质家具,已经习惯了它的这种样式。人们也已经习惯,通过这种木质家具来调节风水,来适当布局,表达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各个时期的文化全部汇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流。其中影响深远的寺洼文化,提起寺洼文化想必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而说起寺洼文化我们不得不先来了解一个人,安特生。 民国时期,安特生经过不懈努力,先后发现了我国的北京周口店遗址、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半山遗址和齐家坪遗址等等,均是中国史前极为重大的发现,安特生也因此被誉为我国的「 ”仰韶文化之父”。上世纪20年代,安特生在兰州征集彩陶,他从临洮县一个小货摊上发现了一件破旧的彩陶罐。 后来,安特生对破旧陶罐仔细研究后,认为这件文物的意义影响深远,随后在当地传教士的帮助下,在临洮衙下集寺洼山发现了以马鞍口素陶罐为特征的寺洼文化遗址。寺洼文化遗址作为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寺洼遗址出土陶器闻名全国,而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 寺洼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兰州以东的甘肃省境内,并扩及陕西千水、泾水流域。墓葬多土炕,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有单人墓葬、合葬墓和火葬墓。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装饰品和牛羊马的骨骼。少数的墓葬坑中也发现了殉人和陪葬的车马,可见当时已经进入到了奴隶社会,当时的青铜器有戈、矛、镞、刀和铃等。 1958年,考古专家在庄浪县柳家村发现了一座古墓遗址,而作为渭河流域第一处寺洼文化遗址,这座遗址的发现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考古专家在清理墓葬遗址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器,其中有一件绝世珍宝,它就是铃首铜短剑。它铸造精美、器型独特、保存完好,在1996年被国家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1、玉垒花灯戏是甘肃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最初在正月十五日演出,台前台后挂满花灯而得名。又因它最早出现在陇南市文县玉垒乡一带,又称为“玉垒花灯”。是来源于四川小秧歌剧,唱腔高亢、委婉、明朗,既有陇南民歌的特点,又有很重的川味。

2、裕固族民歌,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裕固族民歌起源于魏晋时期,在16世纪到20世纪中期较为活跃,近代陷入低谷期。

裕固族民歌曲调朴素优美、节奏悠扬和谐,其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感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特色,主要分为音乐和唱词两个部分,有“小曲”、“号子”、“小调”、“情歌”、“叙事”、“筵席曲”等形式。

3、甘南藏族民歌,是指形成和流传于甘肃省甘南藏族地区的民歌形式。甘南民歌感情充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曲调一般无变化,原生态的藏族民歌无音乐伴奏。

藏族民歌的歌词既有旧传又有新编,常常以旧调填新词来演唱,歌词内容神化色彩甚浓。2008年,甘南藏族民歌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4、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兰州鼓子,又名兰州鼓子词、兰州曲子,简称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现兰州鼓子已经呈现后继乏人的趋势,急需采取有效措加以扶持和保护。2006年5月20日,兰州鼓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Ⅴ-24。

甘肃博物馆是国内比较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博物馆之中常设展馆有五个。大家如果有关注国家宝藏这个节目,应该也知道,在甘肃博物馆之中有不少珍贵宝物。在博物馆之中据说珍藏着从远古一直到近现代的一些珍宝。

甘肃博物馆基本信息

建筑由苏联专家设计,风格独特。省博物馆设有历史厅、革命文物厅、自然厅、社会主义建设展览厅,配有文物保管室、汉简室、文物化验复制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墓画。基本陈列有《甘肃历史文物》、《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黄河古象》

、《甘肃自然富源》及《甘肃革命文物展览》。

2018年12月3日,《国家宝藏》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三件镇馆之宝分别是铜奔马、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驿使图画像砖。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地址:兰州市西津西路3号

1、马踏飞燕

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2、《仪礼》简

凉州《仪礼》简

1959年出土于凉州磨嘴子6号汉墓。计有《仪礼》简469枚,其他日忌杂占简11枚。每简有字60个左右,都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上有削改和阅读的记号。这批简可贵之处在于,首先它是九篇完整的《仪礼》。《仪礼》是古代经典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对于我们研究汉代经学和《仪礼》版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被誉为“天下第一汉简”。

3、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

1964年12月,在甘肃省泾川县城关镇水泉寺发现的唐代大云寺塔基地宫,出土了一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组成,大小套置在一起。最外层为石函。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敕令将所得14粒佛骨舍利送入泾州大兴国寺(今大云寺)地宫供养。武则天时期,伪造载有女人当皇帝故事的佛典《大云经》,并“敕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处,藏《大云经》,使僧人升高座讲解”。在这一政治背景下,泾州在隋大兴国寺遗址上建造泾州大云寺,动工之际,发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武则天认为是吉兆,遂请人精心打制金棺、银椁、铜匣,以玻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配以石函,藏入地宫,建塔立寺。

4、东罗马鎏金银盘

1988年秋,甘肃靖远县北滩乡本山村东街装的一户农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了一件有胡语铭文的鎏金银盘。公元4-6世纪时期,银盘最大径31厘米,高49厘米,重3190克,盘心所饰这位持杖倚兽的青年男子,中外学者大都判断为希腊神话中的迪奥尼索斯。中圈所列的十二个人头像,有人认为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包括太阳神、月亮神在内的十二神;有人认为是狄奥尼索斯神的眷族。在古代希腊宗教故事中,迪奥尼斯是象征丰收与植物的自然神,尤以酒神著称。即公元4-5世纪,约相当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东罗马帝国前期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据《魏书》记载,东罗马帝国曾三次派使团访问过北魏。

5、彩陶鲵鱼纹瓶

彩陶鲵鱼纹瓶: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器物。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关于这件彩陶瓶上的动物形象,考古界也有争论,郎树德介绍说,一种意见认为纹案就是娃娃鱼的真实图案;还有学者分析图案是人首蛇身,可能是伏羲氏的形象;还有人认为是龙的原始图形,鲵鱼的脸似人形,两眼有神,身躯卷曲,所以他们认为这种人面鲵鱼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龙图。

6、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这件距今5000余年的人头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

7、彩塑一佛二菩萨

彩塑“一佛二菩萨”造像出自天梯山石窟第3窟。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南50公里张义堡,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而得名。它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梯山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到439年之间开凿,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由于历代战乱,特别是经历了1927年甘肃古浪8级地震之后,天梯山石窟仅存洞窟18个,北凉、北魏10窟,唐4窟,其余4窟皆残破。1959年由于修建黄羊水库,天梯山面临着被淹的危险,为了保护文物,在经过详细调查、清理、记录、拍照、临摹等工作之后,天梯山石窟的大部分文物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1927年5月23日,中国甘肃省古浪县西北的水峡口一带发生了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死亡4万余人。)

8、垂鳞纹秦公铜鼎

高41厘米,口径40厘米。折沿,平唇,双立耳。敛口,垂腹,平底,三蹄足。足上刻有“山”字形扉棱,以扉棱为鼻脊饰兽面纹。口沿下饰一周窃曲纹。腹部饰三周垂鳞纹,颈部与腹部间以两道凸弦纹相隔。耳外廓饰重环纹。器腹内壁刻“秦公作铸用鼎”。1999年,陇南市礼县大堡子山出土。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位于甘肃礼县城东13公里处的永兴乡、永坪乡境内,1990年到1993年前后,遭到了大规模的盗掘。专家们通过对出土文物分析研究后初步认定是秦仲、庄公或襄公陵墓,并确立了此陵园为秦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的地位。

9、人头銎戟

1972年10月出土于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葬。戟长255厘米,宽23厘米,重275克。人头形刺刃,颈部有椭圆形銎,长胡三穿,援斜出如钩,有脊棱,援基饰一牛首,方内三齿,阴刻牛头形徽识。国家一级文物。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从同墓葬出土的有铭文的青铜器可知,人头形銎青铜戟的主人为伯,他与白草坡西周墓地的另一墓主人_伯在周康王(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6年)时期被封到这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殷商移民及异族方国的镇抚。从外貌上就可以判读这不是一个华夏族人像,而很有可能是一个生活在这一地区并与西周有长期的战争的具有雅利安人血统的游牧民族。而符合以上条件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鬼方”。

人头銎戟

10、唐三彩凤首壶

1972年12月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出土。壶高31厘米,口径4厘米。甘谷县出土的唐三彩凤首壶,是唐代甘肃天水凤文化的见证。同时,三彩凤头壶的造型明显受到当时波斯萨珊王朝器型的影响。融合中西文化风格于一体的唐三彩凤首壶的出土,正是古“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繁荣景象的一个佐证。

唐三彩凤首壶

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甘肃文化·灿烂的甘肃远古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个时期是中国原始文化的繁荣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