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各位师兄谈谈如何看待易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佛教各位师兄谈谈如何看待易经?,第1张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于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阴爻(),把三爻重叠起来, 构成八卦, 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经《周易》即如此划分,知汉以来传本未变。

《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露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辛免于难。

"周易"的"周"指周文王,"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期,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是我国预测学、信息科学的起源与基础。《周易》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不仅系统地记载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和医学方面反映出来的、潜藏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同时还有预测信息的宝贵方法。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是根据数的阴阳和随机性,推断事物凶吉的书

一般人看不懂,但也没有必要去钻研它我也曾经看过(老师推荐的),但是看了2遍还是不能领悟简直不知所云周易严格的说是一本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书籍,它集天文、数学、兵法、治国方略、做人处世、道德修养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一体,是一本锻炼人思维的好书。许多诺贝尔获奖者都是借助它成功的。我想当年的马克、恩克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也看过它。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周易的内容高度概括而已。

在古时,科学很落后,对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析,为此就出了<周易>学说

简单地说,

1易本是算命的,

2但到了周易,孔子基本上是从哲理方面解释易,虽然此解释同样也可适用于占卜,但周易列为经书,只因其包含全面的哲理

3周易不能作为占卜的书,因孔子只从哲理理解易,基本没有关于占卜的论述后世的占卜,是从易中的最基本定理重新创造的,基本与周易无联系

4哲理适用于任何人,但以周易用于占却不会有实践意义,

5占卜者依然把周易列为占经是因周易还没有把易的基本原理抛弃,而其他易经已失传了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能力训练# 导语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宝典《周易》第一卦:乾卦。欢迎阅读参考!

  《周易第一卦:乾卦》

 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解释翻译

 乾卦:大吉大利,吉祥的占卜。

 初九: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不吉利。

 九二:龙星出现在天田星旁,对王公贵族有利。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整天勤勉努力,夜里也要提防危险,但最终不会有灾难。

 九四:有些大人君子跳进深潭自杀,并不是他们本身的过失。

 九五: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对王公贵族有利。

 上九: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

 用九:卷曲的龙见不到头,是吉利的兆头。

  注释

 (1)乾是本卦标题。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

 (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

 (3)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下“九二”、“九三”等也是。“九”代表阳性“——”,“六”代表阴性“——”。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

 (4)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④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勿用:不利。

 (5)见(xian):出现。龙:龙星。田:天田.大人:指王公贵族。

 (6)君子:指有才德的贵族。乾乾:勤勉努力。

 (7)夕:夜晚。惕:敬惧。厉:危险。咎;过失,灾难、

 (8)或:有人,指贵族。跃在渊:跳进深潭。

 (9)飞龙;龙星。

 (10)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有梅:不吉利的占筮。

 (11)用九:乾卦特有的爻名。《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示这两卦是全阳、全阴。“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

 (12)群龙:等于说卷龙。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

  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

  主持鼎器的人,没有比长子更恰当的了,所以接着是震卦

 

  处乱不惊 从容镇定

  51、震卦‍‍‍震为雷

《震》(下震上震)  第五十一

亨通无碍闻雷来,先惊后乐惹尘埃;

高陵避难七日得,恐惧不安失钱财。

谨慎行事无灾难,巨声坠泥云半开;

左邻右舍相帮衬,震往来历婚配衰。

‍原文 震:亨,震来虩虩xìxì,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chàng。

译文震,动也。震卦象征雷威震动,万物皆感惊惧之意。施于人事,则如人君教令威严,震慑天下,万民顺服,故万事可致亨通。雷威震动,天下震慑,万物谨慎,莫敢妄为,然后可获致安福而欢笑连连。喻之人事,则说明诸侯之教令,如雷威震动,惊闻百里,则全国整肃,社会安宁,居位者不丧失宗庙之祭祀,而长保社会之平安。

“亨。震来号号,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意思是说:“《震卦》象征震动的雷声。当惊雷震动的时候,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然而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谈笑如故;即使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主管祭祀的人也能做到从容不迫,手中的匙和酒都没有失落。大丈夫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所以能成就大事。”

在面临危险和困境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冷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在很多方面都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影响。首先,在身体健康方面,情绪的巨变很容易引起心脏病和抑郁症。另外,也会给自己的工作和人生目标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无论突如其来的变故多么危险和困难,都应该学会以稳如泰山、处变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和心态进行冷处理,这是我们走向成熟的标志和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传说古罗马有个皇帝,常常派人观察那些死刑犯。如果发现在惶恐不安的犯人中有能吃能喝、倒头大睡的人,便偷偷将他们释放,把他们训练成无所畏惧的勇士。

唐宪宗时期,裴度任中书令的职位。

有一天,裴度在中书门下办公时,手下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向他报告说他的大印不见了。当官的丢了大印,此事非同小可。然而裴度听了报告之后稳如泰山,一点也不慌张,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并告诫左右不要紧张。

周围的人早己大惊失色,看裴度竟然毫不惊慌,都感到疑惑不解,猜不透裴度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更让人吃惊的是,裴度好像完全忘了这件事,当晚在府中大宴宾客,与众人饮酒作乐,十分逍遥。

酒到半酣之时,有人发现大印又被放回原处了。手下又迫不及待地向裴度报告,裴度依然神态自若,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一般。那顿酒宴喝到尽兴方才罢宴。

左右始终不明白裴度为什么能如此胸有成竹,这件事过去很久之后,裴度才向大家提到这件事。

他对左右说:“丢印的原因想必是管印的官吏拿去私自印制文书,恰巧被你们发现了。这时如果嚷嚷开来,下令追查,偷印的人担心出事,惊慌之中必定会想到将证据毁灭。如果他真的把印偷偷烧毁或者扔到水里,我们又上哪里去找呢?相反,我们处之以缓,不露声色,这样也不会打草惊蛇,偷印之人用过大印之后就会悄悄放回原处。”左右都非常佩服他的见识和度量。

当面临突发事件时,惊慌失措,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添乱。试想,如果变故发生在战场之上,本来此时你己经处于危难之中,你再惊慌失措,这样只能导致军心大乱,使对手乘危而攻,那岂不是雪上加霜吗?因此,在紧急时刻,我们应该处变不惊,临危不乱,镇定下来,冷静地分析眼前的形势,制定临时的对策,这才是明智之举。

三国时,张辽将军接受曹操的命令屯兵长社。一天,军营中有人放火作乱,全军上下风言四起,惶恐不安。张辽对左右的人说:“不要乱动,这不是全军造反,必然是有人在里面制造混乱,想以此扰乱军心罢了。”接着,张辽向全军的将领发布公告说:“不想造反的人就安静下来。”他率领亲兵几十个人,在军营正中端立不动。不一会儿,就将谋反的首犯抓获了。

汉景帝时,太尉周亚夫统帅军队讨伐七国。军中也曾在夜里发生惊乱的情况,周亚夫稳睡床上根本不起来。不一会儿,军中自然平定下来。

汉光武帝时,大司马吴汉曾遇到敌寇在夜里进攻营帐,军中惊扰不安,吴汉也是照样大睡不起,稳如泰山。兵将听闻吴汉没有动静,都回到各自营帐,按部就班。当夜,吴汉挑选精兵袭击敌军,大获全胜。

当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学着如何保持镇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要对事情认真思考,在作出行动前,冷静地考虑一下周围的形势,事情将会变得更加地容易控制。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冷静,保持理智。然后自我反思,使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更加清楚,帮助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

 

‍‍‍震为雷同卦相叠(震下震上)。震卦为雷,两震相叠,有巨雷连击,震惊百里之象,所以卦名曰震。用以喻天威莫测,灾祸难料,警戒人们敬天修德,省身远恶。

一口金钟在淤泥,人人拿着当玩石,忽然一日钟悬起,响亮一声天下知。

  震卦,阐释震惊的应对法则。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难免不发生意外的重大事故,以致震惊。惟有记取教训,凡事戒慎恐惧,才能有法则可循,发挥刚毅的力量,镇定从容应对,不致惊慌失措;即或遭受灾难,也可发生迟滞作用,使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并能迅速复原。平时戒慎恐惧,经常反省检讨,即可防患于未然;经常保持高度警觉,在灾难未到来之前,就可使其消灭于无形。

勇敢,在古代有 “匹夫之勇”和“君子之勇”之别。路见不平,拔刀而起,一言不合,拳脚相加,这是匹夫之勇。因为只要有几分血气,有几分力气,不要有任何志向和修养,随便什么人都做得到,而且也不会有什么辉煌的战果,因此是匹夫之勇。这个观点,西方的苏格拉底也说过。那么,什么是君子之勇呢?《心术》苏洵的这句名言做出了做好的解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就是君子之勇。泰山崩,比喻意外的变故;麋鹿兴,喻指美好事物的引诱。此句意思: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也脸不变色,即使麋鹿在旁边起舞也不去看它一眼。这是说面对惊吓和引诱都毫不动心。显然,君子之勇表现的是沉着,是定力。苏东坡说,这是因为“其所挟也大,其所致也远”的原因。也就是说,为了远大的理想,可以暂受一时之辱,或不计眼前的得失。所以,“敌进我退”不是懦弱,“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也不是怯懦。当然,一味蛮干,为当下的面子不顾远大的理想,也不是勇敢。楚汉争霸之际,刘邦被项羽一箭射中前胸,腰不能直,便顺势弯下腰去摸脚趾头,还大骂说:臭小子,射中我的脚,然后掉头就跑。这就有些机智,也可以说有些狡猾,但不能说就是窝囊和胆小。 

    匹夫之勇是一人之勇,将帅之勇是万人之勇。战场上是不能没有勇敢的,所谓“两军相敌勇者胜”。但是,这里说的勇,是全军之勇,而不是个人之勇。当然,在某些时候,将领的身先士卒,确能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在冷兵器时代就更是如此。然而,项羽的冲锋陷阵,却并不完全是为了鼓舞士气,有时也是为了自己逞能过瘾。结果,由于他过于个人英雄主义,反倒让其他将领和士兵觉得自己可有可无,哪里还会有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司马迁批评他“奋其私智”(只靠个人),“欲以力征”(只靠暴力),两条都说到了点子上。

易经记录了人类从原始到夏王朝大禹治水成功后家天下的故事,是史官们的杰作。

孔子误导了[易经]

传说周文王羑里作易,实际上是周文王把在羑里得到的[易经],一部符号与文字记载的史书,用进化了的文字进行整理。可以想象,甲骨已经散乱无序。每一个甲骨的保存,完全有赖于前人对卜筮的重视。不够完整的言辞,他用当时的程度给予补充,出现了最原始人类用车的失误(大有卦九二)。

身为人师的孔子,并未有过劳动人民的生活经历。他把弟子们给他找来的[易经]翻到牛皮索都断了几次,还是不得其解。象那不可一世的武师被小孩打败一样,寝食不安。他的弟子们得其师承的虚荣,大言不惭:[易经]多么神妙(神妙不假)。我们最有知识的老师爱不释手,寝食不思,就不知是否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

确实,诸子百家在当时注易的只有孔子。是诸子有自知之明,还是没有孔门弟子的本事,没有见过[易经]。孔子骑虎难下,给[易经]注了彖、象。后人怀疑彖、象不是孔子所作。我想也是,如果彖、象是孔子所作,孔子实在是江郎才尽,己经到了语无伦次、含糊其辞、胡言乱语的地步。如果彖、象是他的弟子所作,是弟子们想给老师一个极大的面子,把[易经]据为己有,作为儒家的经典;或者是扯虎皮作大旗,以达到吓唬别人的目的。总之,是彖、象给[易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把[易经]和[易经]研究引上了歧途。

简 介

人类研究历史,目的是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局限于没有文字记载,人们对五千年前的历史只凭片言只语的传说与神话故事来作旁证。人类真的没有纪录下五千年前的历史吗?不!《易经》记载了人类最古老的发展史。

周文王用进化了的文字整理《易经》,局限于龟甲已经散乱无序。孔子把自己的思想注入《易经》,局限了《易经》的研究范围,把《易经》研究引上歧途。历代学者追随在孔子的背后乱摸屁股1,为了几束脩肉而大言不惭。把《易经》神化为天书、众经之首的同时,把《易经》研究引入牛角尖,束之高阁,使人望而生畏,再无出头之日。

《易经》以史书的形式纪录了历史,以历史告诉人们过去,以发展规律、经验和教训向我们展示未来。这就是读懂《易经》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的真谛。

《易经》以人类发展为背景,以趋吉避凶为宗旨,指导人类在生产劳动中注意安全,避免事故.让决策者牢记长远利益,不要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生态,铸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毁灭人类。

《易经》以不足五千字的篇幅,借助六十二爻紧密结构阐述数百万年的历史,不愧为众经之首,精辟到了极限。

鉴于孔子的彖、象误导了《易经》,也就不必再用继承彖、象学说的典籍对《易经》进行参考,只能是以易论易。这就是继孔子二千五百年后产生的[李氏易经]。为了通俗易懂,还《易经》原始朴实的风韵,[李氏易经]的简注不引入任何经典作为旁证。本来,师卦的田有禽利,引入孙子兵法的鸟起者伏也,晋卦再引入一首诗经中的硕鼠……就显得博古通今,满腹经纶。可是,这样一来,读者又要多翻几套经典。再者,是应该用前书引证后书还是应该用后书引证前书,由于本人见微识浅,有不到之处,敬请读者见谅。

上文摘自[李氏易经]。

佛教各位师兄谈谈如何看待易经?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