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因寒用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8收藏

热因寒用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热因寒用 1 拼音

rè yīn hán yòng

2 注解

热因寒用 治疗学术语。系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①指温热药治寒证,反佐以寒而发挥作用。例如阴寒证格热于外,服温热药常见格拒吐出,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则不呕吐。《素问注证发微》:“热以治寒,而佐以寒药,乃热因寒用也。” ②指热药因寒证而用,例如《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这是以热药治疗真寒候热证。《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有人根据上下文律,把此句改作“热因热用。”

古籍中的热因寒用 《医经原旨》:[卷三]论治第八

当酌量缓急,权宜多少,寓战于守,斯可矣。)至于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

《类经》:[十二卷论治类]四、气味方制治法逆从

医者,余则未敢许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

《读素问钞》:[卷中]论治

从多谓二同而三异言尽同者是奇制也)曰反治何如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

《素问经注节解》:[外篇卷之五]至真要大论

之所未及,其功伟哉!)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

《成方切用》:[卷首]方制总义

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春秋时期,秦国医学家医和开始将天气因素看做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春秋》将天气反常列入史事记载;《孙子兵法》将天时列为影响军事胜负的5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战国时期,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运用。庄周提出风的形成来自于空气流动的影响,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详细说明了气候、季节等与养生和疾病治疗间的关系。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君卿注的《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两晋时期,“相风木鸟”及测定风向的仪器盛行。东晋哲学家姜芨指出贴近地面的浮动的云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南北朝时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充分探讨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用熏烟防霜及用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里最冷的时期。隋唐及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根据地域对我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台卿《玉烛宝典》,摘录了隋以前各书所载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乙已占》,记载测风仪的构造、安装及用法。宋代对于气象的认识更为丰富和详细,在雨雪的预测及测算方面更为精确。北宋地理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涉及有关气象的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风、竹化石、瓦霜作画、雹之形状、行舟之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绍兴酒秦九韶《数书九章》,列有4道测雨雪的算式,说明如何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明代工部尚书熊明遇《格致草》,根据西洋科学原理,辨析了自然界变化与历史上所载的灾异及风、云、雷、雨诸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他所设计的“日火下降、气上升图”,系统地说明对流性天气的形成。清代译著《测候丛谈》,采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变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得来环流、大气潮、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较差计算法、大气光象等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理论。

岁月推移,天象更迭。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留下宝贵的天象记录,无一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于观测的严谨态度,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今后更深刻地探索宇宙规律,都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2012年,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一百七十九种,以216亿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古籍类藏品的成交纪录,这或许令很多藏友记忆犹新。近年,古籍类藏品以稳健的价格表现,丰厚的历史价值,深厚的学术底蕴,逐渐吸引着藏家的眼球。时至今日,这个项目已经不容小觑,很多大型拍行纷纷开设古籍专场。古籍收藏成为市场中的一颗明星。古籍收藏,历来是收藏界中品味较高的一个项目。不仅需要藏家具有欣赏、鉴别的能力,更需要藏家具备一定的学术修养。历来大学问家大多嗜好收藏古籍。为了探寻古籍类藏品的魅力,记者走进中国书店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拜访了资深古籍鉴定专家窦水勇老师。在业内,人们都称他“窦师傅”。访谈之中,故纸墨香扑鼻而来。古籍收藏,投资正当时古籍收藏自古就是文人雅好,而古籍类藏品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在艺术品市场中异军突起还是十几年前的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热厥 41 热厥的病因 42 热厥的症状 43 热厥的病因病机 44 热厥的分型治疗 5 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热厥 51 热厥的症状 52 热厥的治疗 6 关于厥证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热厥的穴位 2 治疗热厥的方剂 3 治疗热厥的中成药 4 热厥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热厥 1 拼音

rè jué

2 英文参考

heat syncop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热厥(heat syncope[1])是指邪热过盛,格阴于外,或阳郁于里不能外达所致的厥证[1]。

热厥:1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2因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

4 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热厥

热厥(heat syncope[2])为病证名[3]。为阴衰热胜所致的厥证[2]。厥证之一[3]。又名阳厥。

41 热厥的病因

邪热过盛,阴分不足所致的厥证(见《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3]。

42 热厥的症状

症见手足心热,身热,溺赤等[3]。

《药症忌宜》:“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

《卫生宝鉴·厥逆》:“手足虽冷,有时或温,手足心必暖,脉虽沉伏,按之则滑,其证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此名热厥。古人所谓阳极发厥也。”

43 热厥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44 热厥的分型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选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双解散、凉膈散。

《杂病源流犀烛·诸厥源流》治热厥手足独热者,用宣火郁汤;

热厥兼游赤者,用升阳散火汤;便秘者,用大柴胡汤;

谵语身冷,遗溺自汗者,用白虎汤;

烦渴躁妄,失于攻下而手足冷甚,但不过肘,或身冷而反见阴象者,用白虎汤;

妇人热入血室,因而发厥者,治以童便为君,加赤芍、生地、牛膝、丹皮、桃仁。

本证见于急性传染病或感染性热病过程,或伴有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

5 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热厥

热厥为病证名[3]。指因邪热过盛,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厥证(见《类证活人书》)卷四[3]。厥证之一[3]。

51 热厥的症状

热厥症见初病身热头痛,继则神志昏愦,手足厥冷,脉沉伏按之滑,或畏热,或渴欲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胸腹灼热,便秘尿赤等[3]。

52 热厥的治疗

热厥的治疗宜宣通郁热[3]。

6 关于厥证

厥证(syncope[1][2])为病证名[4]。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等篇。厥证简称厥[4]。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5]。多因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致[6]。轻者昏厥时间较短,自会逐渐苏醒,清醒后无偏瘫、失语、口眼㖞斜等后遗症[5]。严重的,则会一厥不醒而导致死亡[5]。《类经·厥逆》指出:“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绝,是名为厥……轻则渐苏,重则即死,最为急候。”《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者,手足逆冷是也。”《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有以六经形证立名的巨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厥等,可供参考[4]。历代文献又有寒厥、热厥、蚘厥、尸厥、薄厥、煎厥、痰厥、食厥、气厥、血厥等名称[4]。

各种时行热病、中暑、中风、癫痫、脏躁、疫毒痢和消渴、癃闭、臌胀病后期,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昏厥。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传染病、脑血管意外、煤气(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中毒性痢疾、糖尿病危象、肝昏迷、尿毒症、低血糖症、癔病性昏迷等[7]。

现代医学中的休克、虚脱、昏厥、低血糖昏迷及癔病性昏迷等症多属厥证范畴[6]。

厥证是多种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表现,证情危急,针灸确有应急的救治效果,但在针灸救治的同时,必须辨病求因,治病求本,针对不同原发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7]。

详见厥证条。

7

定义鼻渊·脾胃湿热证(sinusitiswithpatternofdampnessheatinspleenandstomach)是指脾胃湿热,以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嗅觉减退,鼻黏膜红肿,尤以中鼻甲肿胀更甚,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伴头昏头重、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鼻渊证候。鼻渊·脾胃湿热证的症状鼻渊·脾胃湿热证患者鼻塞重而持续,鼻涕黄浊而量多,从鼻腔上方,涓涓流出,嗅觉减退甚至消失,鼻黏膜红肿,并有胀痛,尤以中鼻甲肿胀更甚,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可见头昏头重、头痛较剧,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脉滑数。证候分析脾胃湿热,循经上蒸,蕴结鼻窍,熏灼鼻窦,腐膜成液,故见鼻涕黄浊,量多不止,涓涓流出。湿热滞鼻,壅阻脉络,湿胜则肿,热盛则红,故鼻内肌膜红肿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消失。湿热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头重头痛。湿困脾胃,运化失健,精微不布,故脘胀纳呆,肢体倦怠。湿热交迫,下趋二便,故尿黄,便溏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皆为脾经湿热之证。鼻渊·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方药治疗治法清脾泻热,利湿祛浊。方药可选用黄芩滑石汤加减治疗:该方以黄芩、滑石、木通清热利湿,茯苓、猪苓、大腹皮、白蔻仁化湿祛浊,行气醒脾。若热重者,加黄连、大黄、石膏以助清泄脾胃之热。鼻塞甚者,加白芷、辛夷花、薄荷,以芳香通窍。也可选用加味四苓散或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饮食疗法食疗方法清热利湿,化浊通窍。推荐食材薏苡仁、冬瓜、荷叶等。食疗方1.薏苡冬瓜汤:薏苡仁30g,煎汤去渣,放入切成薄片的冬瓜肉煮汤,加盐少许,一次食用。2.煮全冬瓜:全冬瓜(不去子)半个切碎,加水和蜂蜜煮至烂熟,分2~3次食用。3.薏苡荷叶粥:煮薏苡仁30g,如常法做粥,粥将熟,覆以荷叶1张再煮,至

详见百科词条:鼻渊·脾胃湿热证 [ 最后修订于2019/12/24 15:17:25 共196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注解暑泄为病证名。即暑泻。指暑毒之邪伤于肠胃所致的泄泻。《不居集》卷二十一:“暑泄,夏月暴注水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烦渴,尿赤,自汗面垢,暴泻如水。宜茹令汤、桂苓甘露饮。”《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证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加车前子少许。”《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暑泻,专受暑而成泻利病也。其原有新有久。新者,暑毒入于口齿,伤于肠胃,数日问其邪即发,或夹食,或夹湿,以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腹痛,所泻如水直注,日夜无度。宜以炒黄连为君,葛根、升麻佐之,或桂苓甘露饮。久者,暑邪留于三焦肠胃之间,以致久而成泄,所泻亦是水,但不如新者之暴迫直注,其兼症亦相同,宜玉龙丸。此新久之别也。而其症之所现,虽同属暑泻,其为治又有当分辨者。如暑伤心脾,呕吐泄泻,或霍乱转筋,及浮肿疟痢,宜六和汤;如暑热引饮过多,致水暑交并,而上吐下泻,宜解暑三白散;如伤暑,上吐下泻,而兼烦乱,宜香朴饮子;如暑月烦渴,引饮过多,脾胃停积冷湿,致成吐泻,宜大顺散;……若不过受暑而泻,别无他故,则惟清暑足矣,宜消暑十全饮、香茹汤;其或有盛暑伤于外,阴冷伤于内,而为内外受迫者,此症更重,非可易视矣,宜连理汤、桂苓元、缩脾饮。”关于热泻热泻又称热泄、火泻、火泄。病因病机因热迫肠胃所致。症状症见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多**稠黏,或注泻如水,或米谷不化, 灼痛,后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涩,脉数。《丹溪心法·泄泻》:“热泻,粪色赤黄, 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烧,烦渴,小便不利。”治疗治宜清热泻火,可用黄芩汤、柴葛芩连汤、加味四苓散、香连丸等方。气虚有热者,可用卫生汤。阴虚火动者,可用升阴丸。本病可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及肠炎、菌痢等疾病。关于泄泻泄泻(diarrhea)为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

详见百科词条:暑泄 [ 最后修订于2016/9/20 15:39:57 共100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因寒用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热因寒用 1 拼音 rè yīn hán yòng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