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仁宗?历史上获得“仁宗”的皇帝有几位??-趣历史网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什么是仁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纵观中国历史,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2100余年的时间里面,总计共有494个皇帝,其中还有70多位是被追封为皇帝的,但是能够称为仁宗的皇帝一共只有四位,这种比例实在是太小了,由此可见,想要当“仁宗”有多么的不易。
想要弄明白什么叫“仁宗”,首先得从皇帝的谥号、庙号以及年号说起。
“谥号”和“庙号”是有区别的,谥号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也就是周文王建立的那个周朝。“谥号”是古人对逝世的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谥号”取什么也是有规则的,一般都是参考“逸周书·谥法”,作为评价,那肯定就是有好有坏,也有中间的。
比如“文”“武”“宣”等等就是好的,比如“文”,指的是学识渊博、勤学好问等等,历史上著名的有晋文公重耳、汉文帝刘恒、魏文帝曹丕,都是很有作为的君王。
又比如说“武”,是指具有克定祸乱、威服四方的功绩,如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要么是开疆拓土,要么是克定北方,要么是一统天下,当然了,也有个别的例外,有的君主是二个字的,一好一平,比如赵武灵王,一武一灵(克定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
大臣名士,逝世后也会获得谥号的,比如欧阳文忠公,王安石是王文公,范仲淹是范文正公……
有好就有坏,坏的谥号一般叫“恶谥”,比如“厉”“幽”,都是恶谥。
庙号,则与谥号类似,也是人逝世后后人对其的盖棺论定,但不同的是,庙号是对国家有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皇帝才会有,这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皇帝才有可能获得庙号,不是皇帝想都别想。
这就是说,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比如西汉,一共有十多个皇帝,但只有四个皇帝有庙号,分别是汉太祖刘邦(刘邦是汉太祖,谥号是高皇帝)、汉太宗(汉文帝)、汉世宗(汉武帝)、汉中宗刘询(汉宣帝)。
正因为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所以,我们说的某个皇帝的叫法,大多是叫谥号不叫庙号,如汉文帝、汉武帝等。
这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的做法,到唐朝时发生改变了,改叫叫庙号了,这又是为什么
原因是从唐朝开始,皇帝谥号的字数一个比一个多,比如唐高祖李渊,谥号是“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清朝皇帝的谥号更是长达几十个字,反正都是好字词,叫起来绕的人头晕。
正是因为这么多字的谥号,叫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到了唐朝的时候,庙号就顶替了谥号,因为从唐朝开始,庙号就不是那么严谨了,没一位皇帝都会有自己的庙号。后世开国皇帝称祖,后面的就称宗,但是也有例外,有的皇帝也具有开国的意义也就会被称为祖,虽然这种是不正规的,但是勉强也算吧,比如:明成祖、清世祖及清圣祖等。
但是从明朝开始,对皇帝从称号又改用年号了,或许可能大概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根,文化水平是有限,而且深知百姓疾苦,所以从明朝开始,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方便百姓记住日子,因为明朝以前的皇帝喜欢随便更改年号,有的皇帝甚至有十多个年号,所以明朝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洪武、嘉靖、万历”清朝的皇帝也是如此,都是只用一个年号,方便广大百姓记日子。
“仁宗”为什么难得
虽然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四位仁宗皇帝,但真正配得上“仁宗”名号的只有一位,这位就是宋仁宗赵祯。
据说,有一次晚上宋仁宗赵祯想喝一碗羊肉汤,最后还是忍住了,原因就是怕担心宫中靡费,会成为一种惯例,因为很多时候,就算皇帝本人不是每天都想,但是作为仆役的肯定会进行准备,万一要是皇帝想吃了,自己又没有备好,在皇权至上的年代,轻则责罚,重则身死,所以只要宋仁宗赵祯吃了第一碗,后面开始肯定会作准备的。
贵为堂堂的一国之君,竟然可以自律到这种程度,而且当时的宋仁宗时期,北宋并不惧怕这样的开销,因为富宋也不是白叫的,但宋仁宗赵祯就是为了避免开不好的先例,竟然可以忍住。
这就是宋仁宗的做派,节俭、不扰民、处处为国为民着想,加上当时宋仁宗在位期间,国家也国泰民安,所以才会被称为“仁宗”,当然了,赵祯的一生所作所为也配得上获次殊荣。
综上所述:“仁宗”并不是那么好获得的,因为元朝之前的朝代,对于皇帝一生的评价还是十分苛刻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给给谥号的,所以唐朝时期没有“仁宗”是很正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知否》剧以宋朝为背景,宋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大臣逼着过继宗室子的皇帝就是宋仁宗赵祯,所以,知否剧中那个悲催的皇帝的原型就是宋仁宗。
后世很人人对于宋仁宗的印象,有点像是伊丽莎白一世或维多利亚女王之于英国,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唐宋八大家,还有四大发明,而唐宋八大家和四大发明的3/4都是出现在宋仁宗时期!注意,不是整个宋朝,而就是集中在宋仁宗时期。
可以说宋仁宗时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而这和他施行的仁政有关。宋仁宗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获“仁”庙号的皇帝,可见他的施政在当时人看来是比较符合孔儒的思想。
宋仁宗是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但在生男孩问题上显然比同朝其他皇帝逊色,因为生出来的孩子不是公主的就是早夭,宋仁宗一直拖着不立嗣,直到大臣多次劝谏,赵曙他爸(也就是宋仁宗的堂兄)死了以后,才把不是自己孩子的赵曙立为太子。
有宋一代,很早就面临着“三冗两积”,这和他的一些制度有关。比如“三冗”中的冗官问题,就和他在选官上的“扩招”政策有关,宗室子弟甚至在婴儿的时候就可以当官了。宋朝虽然不喜打仗,喜欢用钱换得和平,但是军队又养的很多,主要是对内,因为北宋统治者遵循“守内虚外”的政策(在对内上如此用心,果然后来宋朝不是亡于内乱,而是亡于外敌)。
养着这么大的军队,还得每年送给邻国金钱换取和平,自然财政困难,积贫积弱。因此后来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就是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的。
宋朝是典型的藏富于民的朝代,因为它鼓励商业的发展。所以虽然宋朝政府积贫积弱,但底下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
宋仁宗(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这才是谥号,即宋孝帝。没有说他是唯一的“仁帝”,庙号也不是只有他称仁宗,还有元朝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谥号圣文钦孝皇帝,朱高炽(1378-1425),中国明代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清仁宗睿皇帝(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爱新觉罗氏,原名永琰,后为避免避讳扰民,改称颙琰,年号嘉庆,世称嘉庆皇帝。
能够让百姓都痛哭的帝王肯定是一位受到民众爱戴的皇帝,宋仁宗在位的时候非常清明,对百姓也好。宋仁宗是位仁义的君王,他知人善用在位期间人才济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稳定发展,百姓们都很爱戴他。
宋仁宗时期,各个文化方面的能人辈出,文坛巨匠唐宋八大家六位在宋朝却都在仁宗时期,仁宗朝还有《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文坛又一领袖范仲淹,军事家韩琦、名相包拯、科学家沈括,仁宗朝还有数学家贾宪其贾宪三角也是数学史的伟大成就之一,宋词大家还有柳永和晏殊,真不知道这群文化名人同聚一朝是何等繁荣景象。
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因此受到后世的称赞。他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赵祯在位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
赵祯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在封建时代,算是很难得的。因此,他被历史学家称誉为“守成贤主”。赵祯一朝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在《岳阳楼记》中唱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
赵祯非常关心医疗事业,对医学传承也具有强烈意识。天圣四年,他认为针艾之法讲求精准,而前代古籍对穴位之描述纷繁错杂,易误导医者,故诏令王惟一主持铸造针灸铜人为范。王惟一又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与之配合,由宋朝政府刻于石碑而颁行全国,为针灸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宋仁宗赵祯(zhào zhēn)(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母亲是李宸妃,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封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封寿春郡王,天禧元年(1017年)进中书令,二年(1018年)进封升王。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宋真宗驾崩,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1023年改元天圣。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4岁。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继帝位,年仅13岁。初由太后刘娥垂帘听政,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太后死,1033年开始亲政。1022年-1063年,宋仁宗在位41年间曾多次更改年号,是两宋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刚刚即位以后改年号天圣,后来改年号明道,刘太后死后,宋仁宗又改年号为景佑,之后又先后改年后为: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他在位几十年,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顶峰。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相对于“私交子”而言)。
在宋代的皇帝中,宋仁宗无疑是人气最高的一位。据史书记载,宋仁宗驾崩后,“京师(汴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就连辽国的辽道宗耶律洪基听到消息后,也号啕痛哭,还为宋仁宗建了一座衣冠冢。宋仁宗真的有那么好吗?
宋仁宗全名赵祯,12岁登基为帝,史称宋仁宗,乃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一手创造了“仁宗盛治”,史书对他的评价是:“‘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宋仁宗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史书记录了很多他宽于待人的事迹。
事件一,有一次仁宗带着宫女仆从散步,每走几步就回头看看,宫女仆从都不知道怎么了。等仁宗回宫后,屏退众人,对嫔妃着急的说:“朕渴坏了,快倒水来。”妃子问仁宗为何不让仆从伺候喝水,而要忍渴一路呢?仁宗回答说,他没见着宫女仆从准备水壶。要是他叫了水喝,宫女仆从拿不出来,肯定要被处罚的。水回来再喝也是一样的。”
事件二,有一天,仁宗处理政事到深夜,又累又困又饿,特别想吃一碗羊肉热汤。但他直到第二天也没叫御膳房做羊肉汤,皇后问他为什么,他就说:“如果朕叫了羊肉汤,御厨就会每晚宰羊做汤,形成定例后得宰杀数不尽的羊,因为朕的口欲杀生这么多,朕于心不忍,忍一忍就过去了。”
对下人尚且如此仁慈宽厚,对待有才有能力的人,他就更加宽厚了。
包拯以清正廉洁,断案如神而闻名于世,据说包拯言辞激动时,唾沫星子喷得仁宗一脸,但仁宗不但不怪罪,还接受他的建议。嘉祐年间,苏辙在科举考试的试卷中说仁宗纵情声色,不理政事,俨然是在说仁宗是个昏君。考官们都认为苏辙会因为对仁宗的恶意诽谤而获罪。仁宗却说:“苏辙一个小官,却敢直言,应该给他功名。”
仁宗“仁”了一辈子,死后连外国君主也伤心不已,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有:范仲淹、王安石、 苏轼、苏辙、司马光等。
1、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
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2、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3、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4、苏辙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
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谏事而被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5、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
-苏辙
-苏轼
-王安石
-范仲淹
宋仁宗认母是发生在他的养母刘氏去世后,而此时宋仁宗的亲生母亲也已经去世了。但宋仁宗为了弥补对亲生母亲的亏欠,追封亲生母亲为皇太后。那么宋仁宗认母的起因是什么呢?
之所以有宋仁宗认母这一个故事,是因为宋仁宗的亲生母亲在生下宋仁宗后被宋真宗的妃子刘氏利用手段变成了自己的孩子。宋仁宗的亲生母亲是宋真宗身边的一位侍女,因为宋仁宗的养母刘氏没有生育能力,便让宋仁宗亲生母亲李氏来服侍皇上,不久便生下了宋仁宗。从此刘氏就把宋仁宗当亲生儿子抚养。
宋仁宗亲生母亲李氏在生下宋仁宗之后便身体不适,刘氏给她提升了职位,但没过多久,宋仁宗的亲生母亲还是去世了。刘氏内心有些过意不去,便给李氏进行了厚葬。然而这一切宋仁宗一概不知,直到他的养母刘氏去世后,宋仁宗才知道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是李氏,这对宋仁宗来说是十分震惊的,这时还有人向宋仁宗说皇帝的亲生母亲是被你的养母害死的,于是宋仁宗便要查个究竟。
他亲自查看了亲生母亲李氏的棺柩,也看到了亲生母亲去世后的装扮是按照皇后的身份装扮的,宋仁宗这才确定母亲不是被害死的,而是病死的。宋仁宗虽然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在去世后得到了厚葬,但他内心依旧是十分愧疚的,他要给与亲生母亲生前所没有得到的名分。在朝廷上经过了一番讨论后,宋仁宗追封亲生母亲为庄懿皇太后。
宋仁宗是好皇帝吗?
宋仁宗在位时期,社会一片繁荣景象。而之所以提到宋仁宗是不是个好皇帝这个问题是因为宋仁宗一生都十分和善,治理国家所采用的方式是文治,因此对于国家军队建设方面成就不是很大,在战争时期宋仁宗时期的军队经常打败仗,因此产生了宋仁宗是不是个好皇帝的问题。
但要判断宋仁宗是不是个好皇帝还得看宋仁宗的整体政绩,宋仁宗在位时期,他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当时社会上一片好景。在经济方面,因为社会十分安定,经济发展速度快,在宋仁宗时期便出现了交子,这是一种更便于交换货物的方式,这个方式的出现使得经济发展更加迅猛。在文化建设方面,宋仁宗关心国家的文化事业,大力支持建设图书馆,对历史古籍进行整理和收藏,而且还提倡民众捐献书籍,同时还会给与很大的奖励,这个措施大大激发了民众创作的热情,从而使得文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在政治方面,宋仁宗对官吏的选拔进一步规范,对于官员的业绩要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严格执行选拔人才的正当途径,重视国家农业的生产。
除此之外,宋仁宗还颁布了许多可以减轻民众生活压力的措施,如减轻徭役,加大力度来贯彻朝廷内部对民众所实施的惠民政策。这些措施使得当时社会上一片繁荣景象,阶级矛盾有所改善。通过对宋仁宗政绩的分析,可以肯定的说宋仁宗是一位好皇帝。
宋仁宗赵祯简介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间,使得宋朝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仁宗在刚刚登上皇位后,由于年龄还比较小,不能独自处理一些政事,便由章献明肃皇后代为处理政务。宋仁宗在位期间,经历了宋朝和西夏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引发了宋朝的重熙增币。
宋仁宗一心想要宋朝有更远大的发展,于是便积极听取大臣的不同意见,凡是适合宋朝发展的意见,宋仁宗都会考虑,最终他接受了范仲淹等人所提出的庆历新政,目的就是改变宋朝政治经济等落后不完善的局面。在朝中,这次改革声势浩大,所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明显,可是最后由于一些人的反对,这场改革不能够再持续下去了。这是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所进行的改革,虽然最终失败了,可是依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宋仁宗的统治下,宋朝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他还是宋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给宋朝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宋仁宗一生都十分亲民,性格宽厚仁慈且沉稳,不管遇到好事坏事,他都不会把这种愉悦或悲伤表现在脸上,能够很好的控制个人的情绪,这对他的统治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宋仁宗赵祯个人兴趣爱好广泛,尤其是对书法十分感兴趣,十分书法,同时在作诗上也有很大的成效,有个人作品集流传到了后世。
宋仁宗墓在哪里
宋代帝皇的墓,大多数都集中在了西南和东北地区。宋仁宗墓就在永昭陵,他是宋代陵墓中非常具有个性话的一座帝陵。
宋朝时期,人们建墓穴都是采用流行的砖壁来建造的,所以在宋代,他们的墓穴相对来讲都是比较个性化的。而宗仁宗的陵墓在这群个性化的陵墓中依旧能脱颖而出,可以看出宋仁宗在生前对自己陵墓的重视程度。不过皇家大多都是将自己的陵寝建造的非常豪华,幻想自己死后依旧可以享受这样的尊贵,相比较来说,宋仁宗墓也只能说是比较正常的帝陵而已。
因为宋仁宗墓的个性化,在北宋的皇陵中算是比较容易找到的一座,现在也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也是唯一一个可以旅游的皇帝陵墓。宋仁宗墓之所以被开发并不是因为后人不尊重他,恰恰相反,正因为宋仁宗是个明君,后世人对他多有景仰,所以在陵墓开放之后,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慕名而来,只是为了感受一下宋仁宗的气息。从这里可以看出,范仲淹说的没错,即使宋仁宗逝世,他依旧活在人们的心中。
宋仁宗墓位于现如今的永昭陵位于巩义市孝义镇,从巩义汽车站出发,基本所有的公共汽车都几乎能做到宋陵公园,在那里便可以看到宋仁宗的墓。宋仁宗墓周边还配套了很多相关的设施,并且价格非常合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比较舒适的旅馆、咖啡厅等等设施。
宋仁宗的女儿都有谁
宋仁宗的女儿非常多,而在宋仁宗的女儿里面有两位特点十分鲜明。
首先是鲁国公主,她是宋仁宗的第十个女儿,她出生在北宋的都城。鲁国公主出生的时候宋仁宗已经49岁了。鲁国公主4岁的时候,宋仁宗便去世了,宋仁宗去世之后宋朝也慢慢的走向了灭亡,在鲁国公主67岁的时候,发生了靖康之变,虽然鲁国公主因为年老色衰躲过了这场劫难,但是她却成了亡国公主,不过就算如此,鲁国公主依旧安安稳稳的活到了86岁才寿终正寝,可以说她是宋仁宗的女儿中最为长寿的一个。而鲁国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公主。
其次要提到的是衮国大长公主,她是宋仁宗的长女,母亲是董淑妃。衮国大长公主一生都过得十分平淡,她从来不追求奢华的生活。即使嫁给了一位大将军,她依旧保持着以往的生活习惯。衮国大长公主是十分亲民的,在所有人为她准备生辰庆典的时候,恰逢国家大旱,她便觉得这种时刻应该节省一切开支,于是取消了生辰庆典,她的这一做法使得她深受百姓的爱戴。不过令人可惜的是衮国大长公主在2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宋仁宗的女儿除了以上这两个外,其他几个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仁宗的女儿大多早亡,比如温成皇后与宋仁宗的女儿邓国公主、镇国公主以及唐国公主都早亡了。
什么是仁宗?历史上获得“仁宗”的皇帝有几位??-趣历史网
本文2023-10-03 21:42: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