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应该深度解读的原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4收藏

古代典籍应该深度解读的原因,第1张

(中国)古代典籍是一个巨大的知识文化宝库。

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需要了解古代历史,必须深入解读古籍,拿到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而不是翻译后的间接资料。

2文化的传承包括很多方面,而语言无疑是排在首位的,文字则是记录语言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3现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比之下,古代典籍是经过历史的沉淀留下来的经典,是实实在在的可以一直流传下去的东西。

4中华文化典籍丰富多彩、浩瀚如烟,现代文化有其先进性,但不可能完全取代古代文化的存在。

5文言是现代汉语之源,它们有很多共通之处。但真正来说,这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暂且这么说)。因为我们用现代语言来翻译来解释文言文和古诗词,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它,但一个懂文言文的人是不需要翻译的,他可以把文言文当成一种直接的语言接受和吸收,翻译是间接的、是拆分行为,只会破坏句子原有的美感。

6古籍中蕴含的崇高品德和高度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传播我们的古代文化、更好的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7有些知识只有从我们的古籍中获得,如古代医学、古代数学、古代科学、古代天文学等等文化既有其特殊纪录方式,还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

古代典籍应该深入解读原因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最主要的几条。

潜移默化的影响你,改变的是内在,无法随时随地随便外露的内在——这也就是经典文学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艺术化的表达,你会发现从古至今,有很多伟大抑或平凡的人都有遇到你所困扰的问题。而你则可以从他们的困扰或者对应的行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再准确的说,我觉得经典文学是一种艺术,通过经典窥见历史,是一种更生动,更鲜活的表达方式。

经典文学多以小见大。很多经典文学从小人物,底层人物展开,而你所说的专业书籍可能只有"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困苦"这样一句话带过,然后就开始解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事件过程等等,你可能了解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可是并没有鲜活的血肉组成,你的体验是冰冷的。

很明显,经典文学能够陶冶情操。

我从小只要是读课外书,就全部是读经典。我觉得经典文学其实有讲给我们很多的真理而且涵盖很多层面和学科,只不过它涉及极广,影射极多,又藏得较深,需要你细细品味思考。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追求高效率的人可能就抓不住其中的思想,所以就会认为经典文学不如专业书籍的干货多。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文学作品会成为经典,受到世世代代的人的追捧和研究。

至于专业书籍,我又想到最近看的一篇文章,其中有提到,有人去参加面试,面试官问她:“你平时会看什么书?”她答:“小说或文学艺术类的书。”面试官说:“作为一个即将步入职场的新人,你更应该读一些工具类的书籍。文学艺术类的固然好,可以陶冶情操。但工具类的书籍才能让你快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职场竞争力。”

读了很多年经典文学后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它也曾经困扰我,但我想我清楚他的答案。如果从事某专业,读普世的,人性的经典文学的直接作用肯定是不大并且不明显的,这时专业书籍就是必需的。当你人生出现了困扰,经典文学一定是有作用的。可能你会说:可以用心理学或者哲学的书代替。但是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很伤心的哭,你是更愿意看到:一个人在旁边不停地给你讲大道理劝你,你为什么会哭,你应该停止哭泣然后如何如何做;还是有人放一首舒缓的歌在一旁默默陪你?我相信是后者!

对于“古书”的上限,我给的比较宽,不管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我一律都划在“古书”的范畴里。对于下限,我以辛亥革命为界。这样的话,时间跨度就相当大。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到底产生了多少书籍,这些书籍有多少传世非常难统计。但是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古书,哪怕是历经“十厄”、流传至今的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我手头上没有一个很精准的数据,但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丛书集成》作一个很粗略的统计)。这些批书籍成书有先后,内容驳杂,很难一概而论。因此如果统统冠以”中国古书“的名目一概而论,难免把以偏概全,挂一漏万。因此,在此我仅就我相对熟悉的”经史子集“中的经部文献来谈其价值与意义。

经部文献,简单地(当然也很粗疏地)说就是,十三经以及对十三经的注释之作。经部,曾是中国古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尽管在数量上经部文献可能并不占优势。经部文献的地位,可以分两方面来谈,一方面自西汉起,经书就是士人最熟悉的行事守则与处事规范。他们是知识阶层道德与知识最主要的来源。另一方面,自从科举取士开始,十三经也是士人进入官僚体系的敲门砖。通俗得说,经部文献一方面是读书人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一方面也是读书人获取功名,换取物质利益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因此,经部文献在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一种非常超然的地位。

但是”五四“之后,经部这种超然的地位被迅速瓦解。经部文献所包含的知识与宣传的行事准则都视为是与西方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旧“的传统被摒弃。在西方的学科体系下,并没有一个与经部对应的概念,因此经学自晚清之后就被飞速地边缘化,其内涵也被彻底肢解。比如《诗经》被解释为上古民歌,成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尚书》被解释为商周时期的公文档案,成为历史系研究的资粮。而经学本身不复存在。

既然经学本身已被摈弃,那么阅读经部文献,是不是只剩下了历史学上的意义?(这个问题,我硕导也曾经问过我)。在我看来,并非如此。首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源头之一,经学文献本身虽然已经被边缘化,但其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渗透也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谈,其一,是对其他文本的渗透。虽然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不少来自民间的文本(比如敦煌变文),但是绝大部分我们接触到的文本都是来自文人创作。而上面谈到了,经部文献是文人群体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因此即便读文学作品,甚至是现当代文学作品,经学的身影依然隐隐约约挥之不去。而文学作品,其二,经学曾经给知识阶层提供了一套完全自足的道德行为准则,而这套准则虽然不断被阐释,最后又被大力摒弃,但是并没有完全被消解。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仍然很难与“旧道德”一刀两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人情世故”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十三经。比如,在父母子女关系上,对“孝”的强调(虽然这个字眼越来越少地被提起),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嗣的强调等等。我很难对这种“人情世故”作评价,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原则在日常伦理中所起的作用。因此阅读经部文献,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我们理解当代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维度。

上面有人谈到中西比较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非常大。在此我也谈一点自己的浅见。用“现代”的眼光看,西方经典无疑具有绝对的优越性。但是当我们跳出西方的学科框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自己传统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传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属性。一旦我们真的切断了与旧传统之间的脐带,那么我们就会丧失独立的身份。

希望能帮到你!您的采纳是我回答的动力!谢谢!

古代典籍应该深度解读的原因

(中国)古代典籍是一个巨大的知识文化宝库。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需要了解古代历史,必须深入解读古籍,拿到最直接的第一手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