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的服饰是什么?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白色的圆帽, 回族妇女常戴盖头。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腿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服饰作用:
一是保护身体。这是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客观的必然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服饰,夏天穿单衣,冬天北方回族人多穿棉衣和皮衣、皮鞋等,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回族人为了防寒还戴棉帽、皮帽或耳套等。回族妇女为了防风沙还戴盖头、搭围巾等等。
二是装饰的作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回族人也不例外,这是人类美化自身的内在要求。如男子穿衬衫、套青坎肩,女子点额、染指甲,在衣服上绣花,都有装饰的因素。
这主要与伊斯兰教有关。回民在礼拜叩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为了方便,他们就戴上了无檐小白帽。有个别回民戴遮阳帽后,遇到聚礼活动,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后面。可见戴无檐小白帽比戴遮阳帽方便得多。由于宗教的原因,逐步养成了回民戴无檐小白帽的习惯。
扩展资料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湾省),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关于回族分布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因为信仰伊斯兰教,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回族人民具有反压迫斗争的光荣传统,各地回族还以不同的形式参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五四运动和中国***成立,为回族人民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回回民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族是在中国形成的一个民族集团,历史上的回族来源复杂,种族各异,没有统一的经济生活,也没有统一的生活区域,更没有统一的语言,一直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状态,所以从未形成过统一的民族服饰。
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回族的某些服饰具有宗教特点,不过这些服饰特点仅仅局限于有伊斯兰信仰传统的回族族群中,比如分布于西北的回族常见的礼拜帽,就是我们俗称的小白帽,就是某些回族人士的刻意选择,这种头饰原意来自犹太教,即礼拜的时候露头属于不敬,后被伊斯兰教继承,当前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信徒都有这种包头的习俗,只是部分回族女性选择了盖头,男性选择了小白帽,后世讹传为礼拜叩头不方面,完全属于对宗教信仰的误解。
这种头饰并非回族的传统服饰,仅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部分回族人士的选择,实际上仅仅男性的包头,历史除小白帽外还有有多种,至于女性选择盖头,更是近些年来,宗教意识强化的结果,而非民族特点,历史上的回族女性没有戴盖头的风俗。这里我们要再次强调回族的部分先民在进入中国时,伊斯兰教还未形成,并非所有的回族都是穆斯林。
至于不同民族通婚后,子女的民族属性选择,那是他们的自由。但在当前的社会,还属于男权社会,子女民族属性随父者为主。尤其是在当前中国大陆,少数民族有特殊权益,汉族和其他民族的通婚的子女多选择少数民族,利益而已无他。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
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回族的服饰是什么?
本文2023-10-03 22:05: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