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且兰国的风俗习惯、建国、灭国时间
且兰国,古国名。在近贵州都匀、福泉、黄平、贵定一带。战国楚顷襄王遣庄蹻入滇,攻克其地。西汉元鼎六年(前111)伐南越,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反,杀汉使及犍为太守,汉以击南越之军还诛且兰君,平南夷为牂柯郡,于且兰地置故且兰县。
据《辞海》载:“且(ju)兰,古县名。西晋改故且兰县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附近;一说在今凯里西北。”我国最早的地方志、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记:“汉且兰国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之一湖迹平原,农业发展在黔东地区为最早,故秦汉时已建成且兰国。”《黄平县地名志》曰:“元鼎六年,平且兰,改建牂牁郡,黄平旧州为郡治所在。”以上古籍、辞书、方志、著述,都几乎认同古且兰国治所就在贵州凯里西北部的黄平旧州古镇。
在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上,二千多年前,南方今贵州辖境内曾产生过两个神秘的古国,一曰“夜郎”,二曰“且(ju)兰”。经研考众多史籍认定,且兰古国故都在今旧州。
且兰国建立时间史传无明文,但“且兰”二字却常载于众多史籍中。最早见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中国历史巨著上。史学家司马迁、班固在其《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及至南粤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当击南粤者八校尉击之。南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中郎将郭昌、卫广引兵还,行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柯郡”。这里说的且兰君就是且兰国的国王。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且兰国反叛,被汉王朝灭掉,以其地置故且兰县,作为新设之牂柯郡首府。又据两《汉书》载,两汉时之牂柯郡首府均设于原且兰国改置之故且兰县,历时三百余年。《后汉书》、《华阳国志·南中志》另有这样记载:“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庄豪(桥)率卒循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以且兰有椓船牂牁处,乃改其名为牂牁”。
当地苗语和革语的口述史至今仍在传承和印证这一事实。旧州,苗语叫“王简”,革语称“旺阵”。汉译都为“皇城”、“皇帝的家”或“皇帝居住的平坝、地方”之意。又,在苗语里,“且”(ju)是城的意思,“兰”是“王”或“王者”的意思,“且(ju)兰”,意为“王城”。而在革语中,“且(ju)兰”为“蓝家居住的国家”之意,而蓝姓又是革家的大姓,长期为革家的首领。
当地苗语和革语的口述史至今仍在传承和印证这一事实。旧州,苗语叫“王简”,革语称“旺阵”。汉译都为“皇城”、“皇帝的家”或“皇帝居住的平坝、地方”之意。又,在苗语里,“且”(ju)是城的意思,“兰”是“王”或“王者”的意思,“且(ju)兰”,意为“王城”。而在革语中,“且(ju)兰”为“蓝(兰姓大写)家居住的国家”之意,而蓝(兰姓大写)姓又是革家的大姓,长期为革家的首领。
从地方民族来看,旧州历史悠久,有贵州东部最大的平坝子,农业发展在黔东南地区为最早,民族开化也较早。全镇14万余户,52万余人,少数民族占62%,苗族占52%。当地苗、革、侗、土家等少数民族历来一直称旧州为“旺珍”、“王简”,译成汉语即为“皇城”、“皇帝的家”、“皇帝居住的地
方”。而从旧州的建制来考证,能称之为皇帝的就只有且兰国君。而何谓之为“且兰”,最权威的论断当属“且兰遍地居住的是革家兰氏居民,因‘居兰’而得名”。
革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个部族,是稻作民族之一,是黄平这块土地的古老人、原住民。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语:“开荒辟草,革兜最早”。据《贵州通志》载:“革家是镇远府的附郭土著民族”。据《隋书·南蛮传序》载:“舞阳为僚人地名”,革家即属僚人后人。据革家兰氏族谱记载:“古代兰氏家族世代居住在黄平旧州”。据一些革家大寨的父子连名志推算,他们迁移到离旧州有仅有70多公里的黄平县重兴乡枫香寨定居也有1500年至2000年左右的时间了。语言专家、翻译家燕宝在《革家语音初探》一文写道:“革家自称‘葛摩’,苗族称其为‘嘎斗’,嘎斗的转音就是汉语的‘仡兜’。从苗族和汉族对其称谓来看,革家是贵州土生土长,象树圪蔸一样的土著民族。”林河教授经过考察认定,革家早在四千年到七千年前就出现了。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的《寻找羿的后人》电视节目中,林河教授解释道:“革家是稻作民族之一,它的打牙、象祭、稻作等古代习俗完整地保存至今,历史极为悠久,十分可贵难得。”
因此,由黄平土著人——革家民族的语言、迁徙、家谱等可以推定,旧州建立且兰国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是一个古老民族建立的古老国度。
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汉且兰国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之湖迹平原,农业发展在黔东地区为最早,故秦汉时已能建成且兰王国。”旧州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有了文献记载:“公元前279年,楚将庄乔经黔中南下,过且兰、夜郎至滇”,《百越源流史》也记载:“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时已存在,直到汉初。周代黄平属且兰,现广西宁明县黄山岩画,绘画了1300多个人、兽、器物,男女人像全部是裸体的,其中有许多男人粗大的生殖器,当许多且兰人由贵州黄平一带南迁至此。”《后汉书》和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纲》载文介绍了且兰国的灭亡经过,公元前298年(一说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使楚庄率卒循沅水而上,经黔中(今湖南沅陵)至且兰(今黄平旧州)伐夜郎,军队至且兰,船于岸而步战灭且兰,伐夜郎。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农家,
小说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
老子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扩展资料:
关于的老子出生地有多种说法,包括河南鹿邑说、安徽涡阳说。
1、《史记·正义》明确说苦县与“彭城相近”,同时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亳州谷阳县在哪里,在鹿邑吗,谷阳必与谷水有关,鹿邑没有谷水,谷水入涡处在今涡阳。
2、河南鹿邑说,老子是河南鹿邑人,这种说法在一九九零年之前争议并不多。直到一九九零年之后安徽对老子是哪里人提出异议以后,关于老子到底是哪里人才有了争议。
-老子
这是有可能的,湖南龙山里耶古城发现的里耶古简就是一个例子。不过里耶古简保存的是秦代官方资料,不是先秦资料。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但并没有彻底地毁掉那些古籍,因为秦朝的统治时间并不长。秦始皇用强制力来扼杀民众的思想,但对文化破坏最大的是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用王道限制民众的思想。
中国文化最繁荣活跃的时期有先秦、魏晋、民国,都是乱世。不过本人尤其推崇北宋,北宋文人是不会因言获罪的。其他时代虽然也出过大家,但当时的社会气氛都不利于文化发展。多说一句:袁世凯当大总统的时候,北京的报纸可以天天批评袁世凯,其不说对与不对,现在中国有一家报纸敢吗?不因言获罪,文化才能繁荣。
说明:本帖属于随笔,章节不定,算是本人对夏文化相关问题的梳理,有些内容可能距离夏史本身较远,大体不出夏商周三代时期。因为是随笔,由于精力有限,可能某些表述并不是十分严谨,只是提出一些自认为还算能说得过去的观点。如果有余力,可能会写到二里头遗址等核心问题的看法,视情况而定。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一)漠视夏商史的周人
夏朝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史起源的一个重要话题,“夏人”是在“汉人”这个概念形成之前,被中原大地(即“中国”)的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想象共同体。在周代的诸侯们存在国邑姓氏等区分门户的规则,但是当他们自视整体的时候,会用“诸夏”来自我指代,以区别四方“蛮夷戎狄”。在西周时期开始逐渐整理完善的《诗经》有《大雅》、《小雅》的篇章,大雅、小雅的“雅”是后世所使用的假借字,在先秦时代,则直接写作《大夏》、《小夏》,“夏”就是风雅贵族的象征。不过从古文字角度来说,先秦古文中的“夏”字,粗看起来如同长了大眼大脚之人,手里似乎还拿着某种武器之类的东西,有时候旁边还配一个“日”形,似乎是在拜日,由于传抄变形,已经很难弄清这个“人”到底是在做什么,也很难跟风雅联系在一起 。学者们也尝试从甲骨文中寻找疑似“夏”的文字,遗憾的是,甲骨文由于过于抽象,人形、猴形之类象形的符号太多,卜辞上下文也很简短,因此使得我们虽然仿佛抓到了解谜的一串钥匙,却不知道究竟用哪一把钥匙打开眼前的大门。
曹定云先生所写《古文“夏”字考——夏朝存在的文字见证》(《中原文物》1995年03期),提出一种“夏”字变迁的示意图。不过他所列举的甲骨文字形如同“三毛”,例是否与其他古文构成渊源关系,尚且存疑。
有人可能认为,可以从卜辞中寻找关于夏季的词条,“夏”不就有了么?遗憾的是,商代卜辞中只有“春秋”的概念,却无“夏冬”。直到周初《尚书·君牙》中才有出现“夏冬”的说法。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尚书·君牙》是伪古文,其中涉及到“夏冬”的文字是战国时期古籍《礼记·缁衣》转引的,《缁衣》还发现了郭店简和上博简两个楚简版本,其中也包含了《尚书·君牙》关于“夏冬”的引文,证明周初才有了四季的概念。
▲《简明甲骨文辞典》等书中有关季节的甲骨字摹写
如此一来,我们对于“夏”字的考证,被拦截在周初,很难进入殷墟时代(也就是晚商时代),更难以进入无文字的早商乃至先商时代。
周人对于夏商的记忆不会凭空出现,目前流传的西周早期文献中,周代的政治家们反复将夏商并举,商代是周人推翻的,而夏代则是由商代的先祖商汤推翻的,两个朝代因为统治者的荒废而走向了衰亡,成为周人警戒的榜样。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发生剧烈的动荡,各种历史文献流散损毁非常严重,同时还有一些后世托名的文献混杂其间,使得人们对于历史,特别是先秦史的考证步履维艰。比较可信的西周历史文献,除了各种出土青铜铭文之外,主要集中在《尚书》和《逸周书》之中。《尚书》中较为可信的西周文献包括牧誓、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费誓。其中《金縢》在清华简中有发现。《逸周书》篇目更为庞杂,长期没有整理,这样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躲避过分的删改,但同时也因为缺乏校勘,错字连篇,十分难读。其中可能属于西周文献的的篇目有世俘、皇门、祭公、商誓等。
▲《尚书·召诰》的部分拓印
从这些历史文献来看,以周公为代表的周人贵族集团,对于天命充满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既希望证明自己拥有了天命,另一方面也担心天命离己而去。对于夏商历史也同样充满了矛盾的心理。
《召诰》中有这么一段话,值得后人玩味: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
这段话中,周公一方面强调要以夏商的历史作为自身的教训,但是另一方面他也似乎感悟到,夏商的存在都有其固定的年限,周人希望自己的政权存在亿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享,一旦知道了夏商存在的年份加起来不到一千年,这种失落感是可以想象的。所以他一直说“我不敢知”、“我不敢知”,只在乎夏商留给统治集团的教训,不愿意具体探讨夏商究竟存在了多少年这个话题。
▲周文王画像
在《召诰》后面又说道:“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还是给自己人打气,希望周代政权可以超越夏商存在的时间。
在周公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周人似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人人都能说两句要以夏商为鉴,但是夏商王朝具体怎么回事反而没人关心。殷墟甲骨文之所以能保存到清末才重见天日,也说明周人对废弃的商人旧城址的遗物并不关心。周人典籍库里或许也保留了一部分夏商典籍资料,但一般人也难以见到,最终随着东周列国的到来而逐渐消散殆尽。
《尚书》的另一篇文章《无逸》则是直接考验了周公对于商代的历史认知问题。相关段落如下:
“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比较好理解,就是周公列举了商代的三位君主中宗、高宗、祖甲,在阐述了他们的美德之后,给出了他们的在位年份,然后指出在此之后的商代君主由于娇生惯养,不知民间苦难,所以在位时间一般也就只有不到十年。
但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这段话中暗藏了无数“坑”。首先我们看《史记》中转引《无逸》的文字:
“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治民震惧,不敢荒宁。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言乃驩。不敢荒宁,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于外,知小人之依,能保施小民,不侮鳏寡。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
抛开个别文字差异不提,《史记》引《无逸》所给出的高宗在位时间为五十五年。与上面的“五十有九年‘相差了四年。从版本学的角度来说,虽然《无逸》篇属于《今文尚书》,但上面的底本属于伪古文尚书,《史记》引用的底本则属于孔壁古文尚书,用字方面参校了《今文尚书》,略作删改。理论上《史记》引用的《无逸》版本应该更权威一些,然而《史记》作为载体流传时间也不短,其实也无法排除传抄错误,于是哪个版本更权威就成了糊涂账了。
更有甚者,《今文尚书》这段内容差异更大。《今文尚书》的权威底本是东汉的熹平石经,遗憾的是历经战火,该石经已经只剩下一堆残片,其中《无逸》篇有若干不相连的碎块。有一块残片上的文字是“肆高宗之飨国百年。自时厥后……”不仅高宗“享国”时间变为百年,而且“祖甲”相关的文字并没有接在“高宗”的后面,学者根据文献推测,《今文尚书》中“祖甲”可能写作“太宗”,相关文字放在“中宗”之前,太宗、中宗、高宗,凑成三宗。
这样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所谓殷代三宗到底是谁?高宗一般人认为是商代第23任君主武丁,没有什么异议。汉代以来的经学家包括司马迁则认为中宗是商代第9任君主太戊,《尚书》中还有关于太戊的篇章,只是失传了。
然而《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则说:“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
晏子就是春秋时期齐国名臣晏婴,他把汤、太甲、武丁、祖乙作为商代著名君主并列,没有提及太戊。《孔丛子·论书》中有段内容,是说孔子与徒弟公西赤结合《无逸》与晏婴的言论进行探讨:
《书》曰:“其在祖甲,不义惟王。”公西赤曰:“闻诸晏子,汤及太甲、祖乙、武丁,天下之大君。夫太甲为王,居丧行不义,同称大君,何也?”孔子曰:“君子之于人、计功以除过。太甲即位,不明居丧之礼,而干冢宰之政。伊尹放之于桐。忧思三年,追悔前愆,起而复位,谓之明王。以此观之,虽四于‘三王’,不亦可乎?”
看起来晏婴确实说过了类似的话,除去开国之君商汤,剩下的太甲、祖乙、武丁似乎与《无逸》中的祖甲、中宗、高宗是匹配的。由此看来,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似乎是认为商代第13任君主祖乙才是中宗。
这个推断可以得到《竹书纪年》和甲骨文的支持。
那么再回到“祖甲”的问题上来,从《孔丛子·论书》记录孔子师徒的言论来看,他们很自然地认为“祖甲”实际上是商代第4任君主太甲,而不是武丁之子祖甲(第25任商王)。太甲被儒家认为是有过能改的君主,也算有所作为。而商代在祖甲时代实际上是走下坡路了,按理说有何德何能与先祖并列呢?所以“祖甲”似乎应该是“太甲”的可能性更大。然而其他古籍转引《竹书纪年》则说太甲在位十二年,又与《无逸》记载的三十三年矛盾。如此问题又复杂了一层。
上面说了一大堆主要是让人明白三代史考证的不易,如果我们忽略这些分歧的地方,还可以发现其他问题。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对于盘庚之后的君主在位年代做了一个大致的估算。太甲、太戊和祖乙都是盘庚之前的君主,不在考虑之列,武丁在位直接取了59年说,没有采用55年说。祖庚、祖甲、廪辛、康丁四君总共44年,平均每个君主11年,祖甲看来很难获得33年在位时间。之后武乙35年、文丁11年、帝乙26年、帝辛30年,这些君主的在位时间主要是结合《竹书纪年》和甲骨文断代的综合结论,虽然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但是大体结论是武丁之后的历代商王在位年份大多不低于10年,这与周公在《无逸》中所阐述的观点是矛盾的。而且甲骨文中至今没有出现用高宗指代武丁的例证,看来周公对于殷商历史的认知是极为稀松的。周公不是专业的史家,而西周初年的史官很大一部分是殷商旧臣。在缺乏甲骨文之类海量的原始资料的支撑下,他们如何记录殷商历史,乃至早于殷商的夏朝历史,就成了一个未知数了。
▲商王武丁时期的青铜觥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平王东迁,东周列国的历史本身就十分精彩复杂,还有多少人惦念着早已尘封多年的夏商史呢?到了孔子时代,已经是春秋晚期,《论语》中记录了他的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之后,似乎学者们逐渐掀起了收集整理夏商史的小高潮。其中的代表文献就是《竹书纪年》,其中不仅罗列了夏商君主表,而且还记录了他们的在位时间,虽然可能有些编写者主观私货夹带其中,但是其中保存的信息历史价值还是很高的,比如商王在位年份,足以作为历史参考,看来“礼失求诸野”的历史文化抢救策略还是有所成效的。
注:本文所有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大意觉迷
看本《今古奇观》(又名《拍按惊奇》)都是些小故事,不长,意韵深。想修身一定看看《大学中庸》,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尤其是当今社会,修身有德有心胸的人不多,也就更可贵!《世说新语》故事短且发人深省。爱诗词的,《唐诗三百首》《人间词话》《宋词三百首》,少读情词艳赋
和氏璧最初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韩非子》载: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阳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
扩展资料:
有关和氏璧的历史记载:
战国刘向《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
秦李斯《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
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唐代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参考资料:
战国时期的百越跟现在的越南基本没有任何联系。当时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中心,都处于中国的北方,就是现在的陕西,河南,山东这一代。而现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在当时都是属于没有开发的湿瘴之地。这些地区人进去都会感染瘴气而导致犯病死亡等,更不要说生产出像今天这样丰富的粮食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并不满足六国既有的土地,在他的命令下,秦军继续向外扩张,这其中有两规模最大的军队,一路是由民间蒙恬率领的40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取了匈奴的河套地区,并且驻军在九原。蒙恬的军队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是精锐的秦军主力部队。
另外一路则是由任嚣和赵佗率领的70万大军,南征百越。这个百越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贵州这一带,包括越南北部的一些地区在里边,这一代生活着百越族,还是部落制,并没有发展出国家,秦始皇在这里设置了三郡,其中越南北部的一些地区归象郡管辖。
秦灭亡之后,赵佗百成立南越国,并且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来还称帝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兵灭南越国,并在南越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这三郡包含了越南北部和中部的一些地区。之后每当中原王朝战乱的时候,当地土著就叛乱,当时中原王朝恢复统一,又会派兵将这些地区重新纳入版图,反反复复,到后来,越南真正出现国家的时候那里叫做安南。跟百越不是一个概念。
战国时期且兰国的风俗习惯、建国、灭国时间
本文2023-10-03 22:49:5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