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采阴补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3收藏

怎样采阴补阳,第1张

阴气重的一种,称为“阴盛阳衰症”,典型症状如男性体能下降、性功能早衰、男性新生儿女性化、婴儿生殖器异变等。

阴盛阳衰按现代医学的解释,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雌雄激素失衡。事实上,不仅男性,女性也会有阴盛阳衰的情况,雄性激素分泌过少、磁性急速分泌过多,或是机体雄性急速不敏感。

这种情况,会影响性腺及第二性征的发育、骨骼和肌肉的增长,并使骨骺过早钙化,骨骺过早愈合,也就是说,最显著的影响就是个子矮,且容易患骨质疏松症;其次,就是男性不爱长胡子,当然也影响到日常行为举止。这种情况,女性比较难以判断,但男性就很容易看出来,一看是“娘炮”,必定是阴盛阳衰了。

这种情况是无法用养生的方式来补阳的,因为激素就算被摄入人体,也一定要有稳定剂和保护剂,否则不能发挥功效。也就是说,靠饮食锻炼等方式都无法改善,只有用医学手段介入,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来调节激素平衡。

另一种阴气重,则称为“阳虚阴盛”,它与“阴盛阳衰症”在某些症状上类似,但病机不同。一是因阳虚而致寒盛,二是因阴寒内盛而致阳气衰弱,两者常互为因果。临床上阴盛阳衰多因水湿伤阳或过服寒凉药物所引起。

同样,这种情况也是分男女的,女性阴气太盛、阳气虚,容易出现性冷淡、性唤起缓慢等;男性阳气弱,可以表现为性功能不理想、性欲下降等。

这种情况也不能单纯“补阳”,因为阴阳互根,互为基础,所以在补阳的同时必须滋阴,不然就会“上火”。

临床上,一般会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等来治疗,食疗方面,建议多吃黑豆、鲈鱼、西兰花、蜂蜜、山药、黑芝麻、黑米、桑葚、蓝莓等等。

另外,建议患者尝试服用何首乌茶。要注意的是,必须用制何首乌,最好用配方而不是单纯服用。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祛风、降低胆固醇、降血糖、抗病毒、强心、促进胃肠蠕动、房治神经衰弱、白发、脱发、贫血等病症都不错。

——缺点也很显著,难喝死了。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二)治则有“反治”。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三)补益有哲理。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四)用药讲“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是金子总在闪光。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医学启源》:“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气血二也,去脐腹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

《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古代临床应用

用于血虚诸证。如《景岳全书》两仪膏;《正体类要》八珍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四物汤。

用于肝肾阴虚诸证。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

用于小儿发育迟缓,如《景岳全书》贞元饮。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小便遗沥,或火不生土之食少便溏,多与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配用,此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用治阴疽寒凝,本品常与鹿角胶、肉桂、麻黄等配用以温经养血,散寒通脉。

《活法机要》:“熟地、当归合用名补髓剂。”

《本草经疏》:“同砂仁,治胎动下血腰痛。”

《得配本草》:“得乌梅,引入骨髓;得砂仁,纳气归阴;得炒干姜,治产后血块;得丹皮,滋阴凉血;使元参,消阴火;合当归,治胎痛;加牛膝,治胫股腹痛;和牡蛎,消阴火之痰。”

注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

采阳补阴是指女性在和男性的交往中吸收男性的精气,从而吸取“元阳”补益自身。这样可以使自己青春长驻,长生不老。这很可能是一种较后起的理论,主要以神话传说故事的形式流传。

采阴补阳是一种道教修炼方法,采补之术在武侠小说中也多有提及,一般被认为是提高武功的手段,但是它的实际效果却无法得到科学证实。

道家的采阴补阳,本义是男性“交而不泄”,“数易女而莫数泻精”。由于“女性性交的高潮可以加强男性的生命力,因此男性的性行为要尽量延长,以达到采阴补阳的目的。

历史上采阴补阳之术主要在道教的某些流派中盛行,宋代以后更发展为“炼内丹”之术,它很早就受到佛教的抨击,也受到很多医家的批评,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房中术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操此术者不可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但却易流于纵欲,而与房中术“乐而有节”的基本原则相悖。当然,“采阴补阳”在现代人的性生活中是不适用的。

采阴补阳”是中国古代房中术中的一个重要行为观念。认为男性若想获得补益、长寿,甚至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可通过有意识的与女性行房来达到目的。

“采阴补阳”该观念沿起很早,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即有明确的记载;“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劳损,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补阳,或以增年延寿,

2018-6-20

      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古代药熨、敷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外治法。

        根据民间传说及后世医籍记载,脐疗法早在商殷时期便己开始应用。商殷时期,巫医盛行,有巫医太乙真人和巫医彭祖,分别创有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防治疾病,养生延年。

        脐术,相传乃八百岁彭祖所创,选择每年特定时节,在脐孔(神阙穴)填敷秘制中药,外以艾灸,灸至本人行年岁数。以艾灸与药力协同,通过神阙穴激发体内先天元气,打开肌表腠理关窍,加强人体与自然能量沟通,从而激发与释放身体的潜力,除疾病,促长寿。彭祖是中国人心中长寿的象征,充分体现中国人对健康、长寿的期望。相传彭祖通过炼脐活了880岁,一生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年长八百,绵寿永世的说法。

(1)历史渊源:1973年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书中共有283方,其中外治法亥达一半以上。在诸法中,就包括有肚脐填药、敷药、涂药及角灸脐法。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脐的论述颇多,其中有脐与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脐与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脐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

      《内经》之后的《难经》,对脐周部位与五脏六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明确指出脐下肾间动气,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这是对脐疗理论的重大贡献。

        晋代的皇甫谧在其所著的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中,明确指出脐中禁刺,并运用灸脐治疗不孕症、水肿、腹水、脐疝、腹痛、肠鸣、气上冲心等病症。晋代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经开运用常见的药物填入脐部以治疗疾病。

        至随唐时期,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外台秘要》等书广泛地记载了脐疗。

        在宋金元时期,明代、清朝的许多医籍中,都对脐术有颇多的记载。脐术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2)部位独特:神阙是人体唯一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先有脐带,后再生肾,脐乃元气之根,藏有先天真气,脐术通过打通神阙激活先天元气,源源不断地补充,若坚持能增寿20年

(3)顺应天时:根据“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选择二十四节气反映出自然界气象、物候的变化,而影响着人体生命活动有很密切的关系。根据节气的不同,对应治疗和预防的疾病也不同,如立春、小满、芒种时正好灸治消化性疾病,而立秋、立冬、春分时则是预防治疗中风的好机会。彭祖炼脐术通过选择在临近这些节气阴阳变更的时候,开展顺应自然的规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顺应天时、养生延寿。

(4)选材精良:脐术精选五十四种名贵中药填脐施灸,但以秘质十二味为主,六香六臭,既能香以醒窍又能以臭攻浊,十二味名贵药材,入十二经络。同时以附子、肉桂、槐树皮粉等上药融合黄酒、蜂蜜等炼制成粉饼;以玉盘贴附于其上,温润透热。

流传千年,功效神奇,在于“三大奥秘”

奥秘一:秘质十二味中药,香臭各半,入十二经,冲和人体

        命门是十二经生发点,脐术综合五十四味中药,但以秘质十二味中药为主,一类是香的,一类是臭的混匀合成,入人体十二经。芳香之药用以醒窍,焕发各脏腑功能;逐臭之物则以臭攻浊,祛除瘀阻在筋骨、关窍、腑中的浊邪。香臭搭配,中和人体。将十二味药精细研碎后纳入肚脐填充满,为补充生命元气提供足额养料。放好后还要用玉盘,圈在肚脐周围,使药力在艾灸激发元气透过肚脐入体,补充人体元气能量。

奥秘二:脐隔药饼加灸,凝聚药气走正道

      神阙是人体最薄部位,不易耐热。选择制附子、槐树皮粉等上药融合黄酒等炼制成粉饼,通经之效在槐树皮粉收敛作用下,入脐结合炼脐秘制药粉之功一并起到良效。玉盘有良好保温作用,通过艾灸热力激发出药力精华,在温热状态中慢慢渗入肚脐,激发补充身体潜在元气能量。槐树皮粉可把药气凝聚,走神阙正道,药内麝香,带领诸药,上通泥丸,中达劳宫,下透涌泉,身体五个点全都打通,至出汗发热为度。五个点都打通,自然界能量就能经此入人体补充生命之能。

奥秘三:每一个节气灸一次,天人相应,激发元气,祛病强身

      脐术每个节气炼一次,以好天气为佳,始终保持脐内温热感。每次1~2小时,以出汗为度。脐疗过程是一个自我修复然后再增强调动元气保寿延年的过程,需长期坚持,出汗时间可由第一次1~2小时逐次缩短,会发现身体会越来越舒坦,关窍都开。出汗速度加快就说明体内元气越来越足,整个生命状态再改观,长寿价值逐年显现。

脐灸有哪些较好的调病养生的功效呢?

1、祛除各种脏腑问题

病症:头晕、乏力、疲劳、记忆力减退、身体怕冷、腰膝酸软、夜间多尿、失眠多梦、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便秘、脂肪肝、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种脏腑问题。

        人体衰老病死是脏腑功能减退、生病与病邪浊气的堆积增多致病的过程。彭祖炼脐法通过脐打开先天元气能量库,激发生命蕴藏潜能,先祛病后养生。通畅十二经,提高元气能量,对身体的修复,清理上、中、下三焦,梳理全身气机,从而保持脏腑年轻化状态,能显著改善各种脏腑病症。现代研究发现,炼脐术能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促进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激发抗病能力,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2、充沛精力,提高男子性功能

病症:男性疲劳、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早泄、不育等。

男性身体衰退最明显表现在于精力不足,性功能下降,很多人到三十几岁就力不从心,经常疲劳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等,中医认为在于精气耗损过多。脐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是生殖之根,炼脐术借助脐的作用,能重新聚集激发人体内潜藏的纯元精气,焕发人体的第二春。就像婴儿时期的脐带血可以治疗自身成人后发生的白血病,也是依赖于这些精元对身体的重新塑造。通过炼脐,炼精化气生血,可明显改善男子精力不济,性功能下降等状态,延缓衰老。

3、改善内分泌,调节女性病症

病症:容颜早衰、月经不调、闭经、宫寒不孕、妇科杂病等。   

        女性衰老的标志是闭经,《黄帝内经》讲:“女子七七,天癸竭”,天癸指的就是月经。女性生理上衰老应该是从五十岁左右才开始。而现在很多人从三四十岁就出现明显早衰症状,色斑、皱纹,不孕、妇科杂病如月经不调、炎症、子宫肌瘤等。通过炼脐,调理冲任经脉,疏通气血,使女性面部色斑、皱纹、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等症状能得到迅速改善,延缓衰老。脐为任脉要穴,与肾、肝、脾经络及胞宫直接相连,通过药物贴脐,可调理相关经脉气血,改善内分泌,促进排卵,能达到促进孕育的目的。

4、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中医认为,元气是维持生命的原动力,健康长寿的关键就是保住体内元气能量。现代人之所以不能终于应有的寿命,是由于生存的压力、紧张的工作透支了生命元气能量。而炼脐就是为长寿养元气补充能量的过程。人未出生之前,元气居脐下,与母体呼吸息息相通,并在母息作用下,使真气鼓运推动着体内奇经八脉的运动,八脉支撑脏腑机体的活动,这是人的先天气机状态。通过炼脐,改善人体真气及其先天气机状态,创生元气,加强脏气、经气、营气、卫气的功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续命长寿的效果!

怎样采阴补阳

阴气重的一种,称为“阴盛阳衰症”,典型症状如男性体能下降、性功能早衰、男性新生儿女性化、婴儿生殖器异变等。阴盛阳衰按现代医学的解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