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王为什么会有印度名
诗琳通公主不仅是中国通,对本国典制更是熟稔。泰国大王宫曾经于1982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维修,即由诗琳通公主奉泰王之命亲自主持。
熟悉诗琳通公主的人知道,诗琳通公主的名字是MahaChakriSirindhorn,中间带有Maha等印度色彩浓厚的词语。而如果看看诗琳通公主的父亲,当今泰王普密蓬,名字则为BuhumibolAdulyadej,来自梵文bhūmibalaatulyatēja,为“大地的力量”之意,也颇具印度风味。
为什么泰国的王室会有如此印度风格的名字呢?
当今泰王普密蓬,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
泰人的起源
泰国人属于台人的一支,台人主要包括今天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壮族、布依族、傣族,缅甸掸邦的掸族,越南北部的侬族以及泰国、老挝的大部分居民。虽然这些人的自称、他称多种多样,但是实际上都是有着近亲关系的兄弟民族——从中国云南剥隘一直到泰国曼谷,相邻的台人村庄城镇之间基本都可以通话,形成一条绵延千里的连续统。
剥隘差不多是台人北部区域的代表
根据台人自身对民族史的叙述和历史书证、考古研究,台人祖先原居住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甚至一度山东也有他们的分布。中国古代所谓的“百越人”虽不能肯定全为台人,但是台人占了很大比例。上古时期百越人名义上的总头目则是分布在浙江的“大越”的领袖,也就是中国历史中所谓越国的国君,百越诸部都向其纳贡。
上古时期台人是长江流域不可小觑的力量,一直到汉朝,台人仍然不断向着今天中国西南部扩张。四川就有过大规模的台人进入。甚至直到明朝,台人仍然在贵州取代了当地土著羊黄人。
但是在中国东南部,台人并没有竞争过南下的 。 的不断南下使得台人出现了极其深度的汉化现象——台人语言中借入了大量的汉语词汇,甚至连数词除了“一”之外几乎全部借自汉语。中国人熟悉的云南西双版纳的“西双”傣语为sipsong,意思是“十二”。实际上就借自汉语的“十双”(中古音dcipsrong)。
传统说法认为,在中国宋元之交时,大理国被忽必烈攻灭,导致台人大举南迁中南半岛,赶走同化了当地的南亚语居民,就此成为中南半岛上的大族群之一。虽然对大南迁的真实性有所争议,但是无论如何,13世纪开始,今天的泰国出现了素可泰这样的台人国家。
忽必烈平定云南后,派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治理云南
南迁伊始,台人并未形成统一的大政权,而是小邦林立。这些单独的小邦被称作“勐”(mueang)。起初一勐即为一小型城镇,控制周围的一小片领土。中国西双版纳和德宏的大量地名都带有“勐”,如勐海、勐腊等。同样,越南西北部原泰族自治区,被称作泰族十二州的区域也有十二个勐。泰国曼谷的老机场“朗曼机场”的“曼”实际上也是“勐”。
统一国家的兴起
随后伴着勐之间的不断兼并,一些勐脱颖而出,开始成为大勐,并拥有周边小勐的宗 。进一步发展下去,终于有一些勐变成实力超群、领土广阔的城邦,这些大勐有的被称作“chiang”。这个词有可能来自汉语的“城”。今日泰国北部“清迈(旧译'整迈')”、“清莱”,中国西双版纳首府“景洪”中的“清”、“景”均是对这个词的音译。
早期台人南下并未深入,两大台人国家分别以今天泰国北部清盛和中国西双版纳(即所谓“车里土司”)为中心。但南部的素可泰从罗涡和高棉独立后迅速崛起,在14世纪早期成为各勐的宗主。不过素可泰的辉煌昙花一现,更南方的大城(阿育他亚)崛起,取代了素可泰的地位,而素可泰自身反倒沦为了大城的附属邦。
伴随台人中心的不断南迁,汉文化对台人的影响力渐渐削减,而之前中南半岛等国都深受印度文化影响。南迁后台人各邦普遍笃信上座部佛教(中国所谓小乘佛教),更是让印度文化渐渐开始对台人产生巨大的影响。除佛教之外,一些印度教色彩的概念如湿婆、因陀罗、罗莫也进入台人文化。大城之名即为显例,这个地名在泰语中为Ayutthaya,直接来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名城Ayodhya
《罗摩衍那》是最重要的印度史诗之一
同时,从素可泰王朝起,拥有印度名字的泰王也开始多了起来。素可泰的开国君主名叫邦康侯,但是他即位以后则称为SriIndraditya,全来自印度。当今统治泰国的却克里王朝更是明显——自第六位国王开始,受西方影响,国王可被称为拉玛某世,并追溯到之前的五位国王,所谓拉玛正是来自印度教的神话英雄人物罗摩。
国王扮演角色彻底神化则发生于15世纪中期Borommatrailokkanat王统治时期。不但产生了对王室说话或者谈论到王室时需要使用的所谓“王室语”,他还确立了新的封建系统,即国内所有的土地都由国王分配给臣民。
混乱的继承
不过大城王国在许多方面仍然保留了台人国家的遗风。
和中国很早形成了中央集权和流官制不同,大城王国仍然维持了相当程度的封建制度。大城对台人小邦享有宗 ,大城遭到攻击时小邦有义务支援,不少小邦的首领本就是大城王室的成员。
兰那王国和南方有诸多不同,如文字上就使用兰那文
但是在大城王国,这样的宗 并不稳固——这不奇怪,大城之前的素可泰就没当上几年老大就惨遭大城控制了。大城王国对于距离较近的小邦可能控制力稍强,但是试图控制北部强邦、以清迈为中心的兰那王国就一直不那么顺利。同时,大城王国还得对付西方强邻缅甸对于自身的威胁。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台人国家普遍并没有形成有规制的继承制度。而且由于泰王普遍多妻多子,群子争位的事情层出不穷。大城王国王朝更迭非常频繁,来自各个家族和属邦的贵族纷纷参与争位。为了能够加强对邦国的控制,Borommatrailokkanat设立了泰国的副王制度。
泰国的副王称号为Uparaja,来自梵语。副王一贯选择国王最亲近的亲属,如儿子和同母弟。15——16世纪时,由于北部素可泰/彭世洛王国地位重要,一般来说副王都兼任素可泰国王,住在素可泰地区。
16世纪,大城一共有四大政治家族——乌通、素可泰、素万那普以及斯坦那孔。为了削弱素可泰家族,出自素万那普家族的泰王Chairachathirat将素可泰贵族们召集到大城居住,他也并未派驻副王,弟弟到素可泰地区。但是Chairachathirat千算万算没有想到威胁其实来自乌通家族。他来自乌通家族的宠妃将他毒死,把同样来自乌通家族的情人扶上了王位,为了斩草除根,这对狗男女虎毒食子,杀了女方和老王的儿子,还想杀死老王的弟弟,所幸后者及时逃入寺庙当了和尚幸免于难。1548年,出自素可泰家族的Phirenthrathep伙同斯坦那孔家族发动政变,剿灭了篡位者,将王位还给老王的弟弟,自己则成为素可泰国王,号为Mahathammarachathirat
泰国官方主旋律影片《暹罗王后》正是讲述这段历史
1563年,缅甸再次入侵暹罗,Mahathammarachathirat投降并将自己儿子Naresuan送到缅甸成为质子。随后与缅甸联盟共同对付大城。1566年,当时的大城国王趁Mahathammarachathirat前往缅甸时将他的王后和子女招入大城。Mahathammarachathirat搬到了缅王的救兵,大举入侵大城并攻陷大城,自己当了大城的国王,而把儿子Naresuan封为副王和素可泰国王。
1583年,暹罗和缅甸再次在素可泰地区交战,作为缅甸入侵的前线,素可泰地区还发生了地震。Naresuan决定将素可泰居民南迁到南部的平原地区。素可泰的重要性就此消亡。大城王国直接合并了素可泰王国。随着两国合二为一,指派副王前往素可泰的习惯也没有了必要性。但是副王的职位仍然存在,大城王宫前修建了另一座宫殿作为副王的住所,副王在泰国也就有了“前宫”的俗称。
随着副王职能的转变,副王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国王一般不再任命自己的儿子为副王,而基本只任命自己的兄弟。同样,副王继承王位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进入却克里王朝以后,只有一位副王最终继承大位,即拉玛二世。他作为副王也是相当特殊的——身为拉玛一世的儿子,在叔叔去世后被任命为副王,却并不居住在前宫。
对中国历史熟稔的人一定对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斗不陌生。副王的安排看似非常合理,实际上却隐藏着相当的隐患。最终隐患于朱拉隆功大帝(拉玛五世)统治时爆发。朱拉隆功大帝倾向西化和现代化,但是当时的副王却是个保守派。离奇的是,1874年,泰国王宫失火,这一事故被认为是副王不满国王的激进改革所为。
事后副王逃进了英国领事馆寻求庇护。朱拉隆功大帝于副王死后终于废除了副王制度,而学习西方立太子的制度。1924年拉玛六世制定继承法,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就此,泰国的王位继承制和西方君主立宪制国家基本接轨。台人和印度的旧俗基本消失。
和饮食文化一样,每个国家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服饰文化,不同时期的服饰也侧面显示了一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变迁。泰国的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踏上泰国这个神秘的国度,很多游客去到泰国都会给自己拍一套泰服写真作纪念,如今的泰服已经和以前的泰服大有不同,一起来看看泰服的发展历史吧。
泰国的传统服饰称为ชุดไทย-Chut Thai,字面意思为“泰国服装”。在泰国悠久的历史中,泰服也在不断演变,不同朝代和地区的服饰风格各有差异。 泰服最鼎盛的六个时期分别是陀罗钵地王国时期、罗涡国时期、素可泰时期、大城王国时期、吞武里王国时期和拉达那哥欣时期。
👉陀罗钵地王国时期
这个时期的泰国服饰深受高棉和印度文化的影响。男子身穿印度风格的缠腰布,偶尔会配丝绸上衣,而女子的上身则用一块布遮住胸口,下身穿长度到脚踝的长裙。 这个朝代的历史鲜为人知。
👉罗涡国时期
这一时期,“傣族人”开始迁移到罗涡国。现代泰国历史学家认为这些傣族人来自越南北部和中国广西省。这一时期的服饰潮流深受高棉人影响。女子的上身用一块布围住胸口,偶尔赤裸上身,下身穿一条短围裙。而男子则上身赤裸,下身穿短围裙并用金属带系腰。
👉素可泰时期
素可泰王朝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 (公元1238年到公元1438年),都城为泰国北部的素可泰。这座昔日首都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史迹公园。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通过服饰展示自己新获得的政治身份,逐渐脱离高棉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
这一时期的男子身穿简单的V领长袖上衣,肩上裹布,腰间裹丝绸腰布,并用金属或金色腰带系腰。女子下身穿丝质花纹长裙,上身穿长袖上衣。
👉大城王国时期
大城王国持续了400多年,是17世纪最富裕和最国际化的王朝之一 大城王国对外国商人十分友好,包括来自中国、越南、葡萄牙、印度、日本、韩国、波斯、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的商人都可在此经商,还可以在城外建立村庄。
大城时期涌现了许多服饰风格,并不断受到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
纵观历史,泰国的男子和女子都身穿着一种名为“绊尾幔(Chong Kraben)”的缠腰布。男子们的缠腰布长度是从腰部到大腿,而女子的则是从腰部到膝盖以下。他们经常裸露胸部,赤脚,或在胸部上方缠上一条叫做Sabai的丝绸长布。
文末放几张泰服照,如果去泰国旅游,可以去拍一套哦(´-ω-`)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逻。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4] 泰国北部的素可泰,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的都城,素可泰在泰语中意为“幸福的黎明”,原来只是柬埔寨吴哥王朝下辖的一个城市;后来当地泰族人起义,夺城掠地,在这里创建起泰国的开国王朝。历史记载,素可泰王朝时期的泰国繁荣昌盛,疆域远远超过现版图,尤其是兰甘杏大帝在位时首创泰国文字和暹罗最早的宋加洛陶瓷业,开创了泰国历史的新纪元。[5] 南宋末年,宰相陈宜中兵败走占城,以后又转避暹逻,终老暹地。 泰国的南部曾发现五十万年至一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文物。泰国北部有南邦人化石出土,而壹万年前的岩画在泰国也有发现
五千年前,泰国已有青铜器文明。有学者认为是从中国传入,也有学者认为是东南亚独立发展的。 居住势力
秦汉时代,滇国己将泰国划入势力范围。
隋唐时代(6世纪末到10世纪末),泰国大概已有泰人居住。他们生活在云南至阿萨姆一带。
罗涡国
罗涡国(Lavo)的历史是在泰王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段。该城邦国大致建立在以今天的华富里为中心的地域。其历史可回溯到三千五百多年前的冶炼青铜时代。
在她的许多年代中均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她在被称为陀罗钵地的年代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自从该时代,罗涡为吉蔑人(高棉人)所统治,所以大量文化遗址都是高棉式的,一般将十五世纪称作泰国历史上的华富里时代,可见其重要意义。
最终大城王国建立,罗涡不再占主导地位,直到纳奈王(King Narai)登基。他建造新的宫殿并在此统率全国。
在纳奈王后,罗涡城邦再度逐渐荒废,直到十九世纪的孟固王(King Mongkut)才将她重新作为王城规建。
20世纪中叶,泰国首相銮披汶·颂堪元帅(Phibul Songkhram)将华富里作为军事要地,他对该城市作出的贡献有很多保存至今。
素可泰王国
到13世纪时吴哥开始没落,西方的缅甸蒲甘王朝又被蒙古人入侵,傣族势力趁机崛起,建立了北方的兰纳王国与南方的素可泰王国。兰纳于13世纪中由傣族的满哥瑞(Mangrai,又译孟莱王)建立,以清迈为中心。清迈地区后来一直与暹罗其他地区有别。南方的素可泰王国于1240年代开始扩张,被视为泰国史上第一。素可泰驱逐吴哥,融合吴哥的孟族与高棉族,并且创造泰文。
阿瑜陀耶王国
14世纪中叶,泰国华人拉玛铁菩提王在更南方的阿瑜陀耶(又译阿育陀耶、大城)建立阿瑜陀耶王国(大城王国),结合了傣族的军力,孟族与高棉族的行政,以及华人的商业。15世纪时阿瑜陀耶王国取代北方的素可泰王国,与兰纳王国相邻,灭吴哥王国,并且在国内建立完整的制度,发展稻米耕作,与中国通商,国势繁荣。阿瑜陀耶王国在14世纪下半到15世纪初被缅甸东固王朝并吞,但在16世纪末恢复独立,在17至18世纪时是东南亚强国,与欧洲国家通商。1767年阿瑜陀耶王国被缅甸贡榜王朝所灭。泰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很大。
吞武里王朝
吞武里王朝(1769年 - 1782年)是泰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由一位年轻的将军达信所建立。定都吞武里,史称吞武里王朝。该王朝以郑氏为国姓,达信是中国与泰国的混血儿,中国历史上称为郑信。他在东南沿海一带组织了一支抵抗缅甸的军队,趁着清缅战争爆发而缅甸大城驻军大部被迫回国抵抗清军之机收复了大城,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并收复了清迈等地。
1782年,达信被义子却克里|郑华所弑,一说是达信在政变中被杀,却克里援救不及。却克里即位后,成立却克里王朝,改称拉玛一世,迁都曼谷,史称曼谷王朝,吞武里王朝亦因此结束其短短十三年的统治。
于1770年统一暹罗达到今日泰国版图,并且并吞东方的柬埔寨,北方清迈,东方的永珍(今老挝境内)。
却克里王朝
后来郑信的部下却克里杀郑信,自立为拉玛一世,建都曼谷,史称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
曼谷王朝,是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王朝的名字源于开国君主昭丕耶却克里的名字。此外 ,因却克里王朝的建立者拉玛一世曾被吞武里王朝的郑信大帝封为王子(义子)故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员的都以郑氏为王族中文姓氏,该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前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泰国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
昭丕耶却克里(却克里王朝的创建者)本是吞武里王朝国王郑昭(泰语名丕耶·达信,中国后裔)的重要将领。1782年,他利用反对国王的叛乱发动政变推翻郑昭,后者被宣布为疯癫并被杀害。昭丕耶却克里自立为暹罗国王。关于这一段历史有其它不同的解释。
昭丕耶却克里用拉玛一世的名号进行统治。他延续了郑信的一些政策,以使暹罗在遭受缅甸长期侵略和占领之后的凋敝中恢复国力。在他统治时重组了政府机构和军队。拉玛一世是现代曼谷的缔造者,他将暹罗的都城从吞武里迁至曼谷,此后历代国王都在那里统治国家。他的继承人拉玛二世允许欧洲商人与暹罗通商。在第三代国王拉玛三世在位时,暹罗在与越南和柬埔寨的战争中获胜。拉玛三世与英国人签订了第一个条约。
在拉玛四世(蒙固王)统治时代,暹罗开始受到欧洲列强的压迫。1855年,英国迫使拉玛四世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深感西方技术文化先进的拉玛四世开始在国内推行现代化,力图使暹罗向欧洲的国家模式靠拢。他的继承人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大帝)大刀阔斧地对国家进行改革。拉玛五世鼓吹某种民族主义君主制。在他的鼓励下,暹罗的封建制度几乎被扫除,开始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拉玛五世被迫向英国和法国割让领土,但也因此让暹罗免于变成列强的殖民地。
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
国旗
泰国国旗(泰语:ธงไตรรงค์,三色旗的意思)是一面三色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白-红五条横带组成,蓝带比红白带宽一倍。
上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色上下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
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
泰王国(泰语: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通称泰国(泰语: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旧称暹罗、暹逻(泰语:สยาม,Say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
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创始国之一。
扩展资料:
国名
泰国的正式全称为“泰王国”(泰语: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皇家转写:Ratcha Anachak Thai /râːttɕʰā ʔāːnāːtɕàk tʰāj/ 帮助·信息)。
其中“ราช”表示“国王”、“อาณาจักร”意为“领土”、而“ไทย”则代表“自由”之意。
在过去,泰国一直以“暹罗”、“暹逻”(泰语:สยาม,皇家转写:Sayam)作为国名。在摆脱高棉人统治之后,暹罗人以“自由”一词(读音即为“泰”)作为主体民族泰族的名称。
銮披汶·颂堪元帅在1939年6月23日至1945年9月8日期间,将暹罗改称“泰国”(泰语: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皇家转写:Prathet Thai),取其“自由领土”之意。
皆因在当时的东南亚地区,周边的各个大小王国均相继沦为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欧亚列强的殖民地,使得泰国成为仅存的独立国家。1945年9月8日,泰国复称为“暹罗王国”。
1949年5月11日,暹罗正式更名为“泰王国”。
泰国的旧称“暹罗”根据《明史》所载,系为“暹罗斛”之简称,“暹”(泰语:สยาม,皇家转写:Sayam)或指古国素万那普,“罗斛”指另一古国罗涡。
两国于十四世纪并合为大城王国,因而被中国古籍以组合词“暹罗斛”或“暹罗”代指之。
“暹”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一说来自于梵语词汇“श्याम”(Śyāma),意为“暗色”;或来自于巴利文的“suvaṇṇabhūmi”,意为“黄金之地”。
中文古籍的称呼“暹”被葡萄牙传教士转写为Siam,成为西方通用的称呼。“暹”在蒙固国王统治时期定为正式国号,也被近代中文以“暹罗”对应之。
国徽
图案是一只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传说中大鹏鸟是一种带有双翼的神灵,那莱王是传说中的守护神。
国歌
泰国国歌为《泰王国歌》长1:06分钟。每天8:00与18:00,在泰王国所有公园、学校、电台都要演奏《泰王国歌》,从无例外。
听到她,每个人都必须立即面向国旗肃立,并除下帽子以示敬意。严格来说,泰国警方对任何对国歌、国旗或王室成员不敬之人等都要立即进行逮捕,无论他或她的国籍。
歌词:全泰之民,血肉相连,泰之寸土,全民必卫,历来无异,同德同心,弗怠弗懈,平和安宁,国人所爱,倘有战事,我等无惧。独立主权,誓死捍卫,为国作战,淌尽鲜血,在所不惜,以骄傲和胜利,献给我们的祖国,万岁!
参考资料:
泰国国王为什么会有印度名
本文2023-10-03 23:35: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