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避讳举措有哪些
秦朝避讳举措有哪些介绍如下:
第一种是改字法
改字,顾名思义,就是对君王和他所要求尊敬者的名改用其它的字来代替。这种方法是古代避讳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正是由于这中避讳方法的盛行,使我们阅读古籍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障碍,有很多古籍中出现的人名、地名都要分辨哪个是什么时候改的,什么时候又改了回去。
秦始皇名“政”,为了避秦始皇的讳,当时的“正月”都会改为“端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秦简之中,有一批叫《语书》的竹简,其中凡是遇到“正”字,都会写成“端”字。这显然也是为了避讳秦始皇,可见在秦朝时期避讳就已经很严格了。
到了汉代,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讳,将“邦”字都会改为“国”字,“邦”和“国”算是同意互训字。在汉景帝刘启的时候,为了避“启”的讳,通常会把“启”字改为“惊”,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原本在《左传》中是被称为“启蛰”的,就是为了避这个讳,被改为了“惊蛰”。
东晋的时候,为了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当时人把王昭君改成了“王明君”,曾广为流传的《昭君》曲,成为了《明君》曲。
我们所熟知的嫦娥,在《淮南子》及《史通采撰》中都是被称为“姮娥”,但是到了宋代,为了避宋真宗赵恒的讳,在《文选月赋》中被改为了“嫦娥”。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写下了“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都知道“司马”是白居易的官职,但这个“司马”的官职和之前朝代的“司马”并不一样,它是由“治中”这一官号改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讳。
第二种是空字法
所谓的空字法,就是不写避讳的字,而直接写成“某”或者“□”。在《说文解字》中,对从光武帝刘秀及之后五位皇帝的名字,都采用空字法,直接写为“上讳”两个字。
在唐朝时期的《隋书》之中,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每遇到王世充的名字都会写成“王 充”,而后来有的人不是太了解,常有将“王 充”抄写成“王充”的情况发生。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时候,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将原本的“民部尚书”改为了“户部尚书”。
第三种是缺笔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对避讳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这种缺笔法是在唐代开始兴起的,到了宋朝的时候,极为盛行。在《世语新说》中所有的宋代帝王名讳,都是用的这种方法记载。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国讳”还有一些“家讳”,在古代的一些官员士大夫为自己家中的尊者避讳,比如《后汉书》作者范晔的父亲名“泰”,他便把“郭泰”改写为“郭太”。
总的来说,避讳这种情况虽然被古人看为是“尊祖敬宗”的表现,但是也使得很多的古籍变得非常混乱,为古籍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在古代,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有些人自己的名字起的好好,却由于避讳必须要改名,比如唐初著名的大将徐世勣,他被赐为李姓,可后来的史书中常常是用李勣来称呼他,中间的世字就没有了。
这是由于唐太宗叫李世民,因此徐世勣中的世与太宗皇帝相同,为了避讳就必须要改名,还有就是北宋的太宗皇帝赵光义,他本名是赵匡义,可他哥哥赵匡胤做皇帝后,为了避讳他就必须要把名改为光义,改名只是避讳的一种方式,古人有着很多避讳的方法。
什么是避讳?古代有哪些情况是需要避讳的?
所谓避讳,主要的对象是皇族,像皇帝,皇后,还有历代的皇帝们,他们的名字里面的字,在民间是不能随意叫和书写的。 甚至一些地名都必须要被改掉,比如洛阳周边有一个著名的虎牢关,在唐朝这就被改名为武牢关,因为唐高祖的父亲叫做李虎,为了避讳国内的这些关隘就不能有虎字,民间也不能随意称呼,书写这个字。皇帝,皇后名字中的这些字,底下的这些臣民都要注重避讳,否则就是大不敬的罪过,没准还会被杀头。
除了皇帝,皇后们外,圣贤们的名讳也不能随意使用,像孔子,老子这些圣人,他们也是避讳的对象。这两种是全国性的,相对来说管得要严格一些,还有两种,其中是家族的长辈,自己长辈的名讳是大忌,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晚辈们不能称呼,也不能书写,在和外人交往的时候更是要注意这点。
比如贾雨村就曾经回忆过,黛玉在读写文章的时候,遇到敏都会改变读音,或者是避开不谈,这是由于她母亲叫做贾敏,需要避讳。本家的人在书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点,当然这种避讳的范围就比较小,只是管着本家的人,外面与这家交往亲密的人,只是需要平时交流中注意名讳就行。还有一种就是权力的产物,一些官员觉得自己地位神圣,因此就要求下属和底下管辖的这些民众避讳。
在交流与书写的时候都不能用自己名字的字,这就有些过于严苛。避讳除了不能使用相同的字外,还有就是不能用谐音字,熟悉古文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谐音,通假字。这些也是避讳的重点,一旦犯了忌讳,相关的字就都不能用,看起来确实是没有道理,实际上有不少人就因此被坑得非常惨,比如像李贺就由于要避父亲的名字,一辈子没有办法去参加科举,他也因此郁郁而终。
还有就是人们的正常生活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为有很多的字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幸好我们汉字的种类非常多,为了取代这些无法使用的字,就会拿其他的字来代替他们的意思,可在文化水平不高的古代,这么做仍然给很多人带来困扰。
有的时候一些皇帝也看不下去这点,像汉宣帝他本名叫做刘病已,名字里面这两个字都是生活中常用的,这就给百姓带来很大的不便,为了避免这些影响,他就主动改为刘询。
当然,像他这样的皇帝是极少数,大部分皇帝根本不在乎百姓方不方便,幸好我们现在就不用担心这点。
那么古代为何要执行这么严格的避讳制度呢?
其实避讳很早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关的记载,不过当时的避讳并不严格,对于很多人都没有过规定,可随着汉唐这些王朝的建立,避讳范围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严苛,这就与中央集权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的君权是在不断强化,不断神圣化,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合法,就利用大家迷信的心里,去宣扬自己皇位的神圣。
既然皇帝都是最为神圣的,那么他们的名字当然是神圣的,不是一般人可以称呼的,皇帝为了统治的稳固,需要保持神秘,因此皇帝们与底下的臣民都是隔绝开,即便皇帝出行,周边的这些民众也没有机会来见皇帝,谁要有机会见到皇帝,那回家可以吹一辈子去。
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是导致避讳严苛的主要因素,如果人人都可以随意去称呼皇帝的名字,那么皇帝就没有什么威严了。同时期的这些文学作品,与碑文,墓志铭这些东西,都为了要避讳,必须要修改其中的不少文字。随着这些朝代的发展,儒家思想对于人们的束缚越来越深,儒家本身就是讲究君权神授,要求忠义,君臣,父子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因此不仅仅是君主要避讳,父亲和家中的尊长也是需要去避讳的,这就让家族的等级制度变得更加严格。
当然,有些人在国内的影响非常大,或者是在当地非常受人尊敬,为了表达对这些人的敬佩,人们就会主动来避讳。其实这种做法,也是封建社会对于人们思想束缚的一个标志,统治者们把严格的等级观念灌输下来,底下的这些人就彻底成为了顺民,这对于维护大一统的政权是有帮助的。
不过这种做法很容易就走极端,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就与避讳有着一些关系,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对于地方的汉人进行过大规模的屠杀,各地的反抗势力一直没有消停过,由于清政府是满人,他们对于统治汉地没有什么信心,明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强大,为了能尽早安定地方,他们就开始兴起文字狱,一方面严禁有人在私下里去传播一些满人忌讳的东西,另外一方面,也是要对于汉地的人们进行思想上的控制。
有无数的人因此丧命,这就是避讳的一种极端衍变,这么做对于文化发展没有什么好处。可这就是封建王朝的弊端,为了要严格控制臣民,需要利用强权来对人们进行思想上的洗礼,一些外族的统治者们也学会用这种方式来控制臣民,像清朝的皇帝们就继续把避讳制度给发扬光大。
那么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落后的制度也就被渐渐淘汰,尤其是清朝覆灭之后,封建社会成为过去,人们开始进行思想上的解放,文化也同时迎来大的解放,避讳就彻底成为过去。不过避讳制度也并非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比如很多人自发避讳,是为了表示尊敬,我国是礼仪之邦,礼在文化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现在我们很多人也明白,平时对于一些尊者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这也是避讳的一种好的发展,守礼不是愚昧,而是有素质的体现。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旧唐书》
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尊敬君主、君主的亲属、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讲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的一种习俗。
这种习俗起源较早它同封建专制特权、封建习俗和宗教迷信以及人们的情感好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汉文化的繁文缛节同汉语语音特点相碰撞的产物,带有强制,至少在周朝就有了。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这种习俗经过封建朝代长时期的应用,花样不断翻新,需要避讳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自己都还规定了一些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人们必须使用,否则就被砍头问罪。所以,这时的避讳便远远不是一种习俗的问题了,而是变成了一种法律。
秦朝避讳举措有哪些
本文2023-10-03 23:40: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