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小知识(有关流星雨的知识,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流星雨小知识(有关流星雨的知识,谢谢),第1张

1有关流星雨的知识,谢谢

流星雨

流星雨(Meteor 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流星雨看起来像是流星从夜空中的一点迸发并坠落下来。这一点或这一小块天区叫作流星雨的辐射点。通常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以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 例如每年11月1 7 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宝瓶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也是这样命名的。单个出现的流星,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不同的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是在公元前687年,中国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记载:“夜中星陨如雨”。 《左传》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更早的古书《竹书纪年》中写道:“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

流星雨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体。小天体的体积虽小,但它们和八大行星、矮行星一样,在围绕太阳公转。如果它们有机会经过地球附近,就有可能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其上面的物质由于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物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流星。 有的流星是单个出现的,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流星雨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 流星雨的规模大不相同。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有时在短时间内,在同一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的礼花那样壮观。当流星雨的每小时天顶流量(ZHR)超过1000时,称为“流星暴”。 偶发流星每天都会产生,发生的天区和时间都具有随机性,流星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有些可以科学地预测,因此流星雨也被称作周期流星;另外,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是流星雨的重要特征。

2有关流星雨的知识

这次的流星雨规模不会很大。

金陵晚报报道 据江苏省天文学会昨日预告:从4月20日起至25日,地球将穿越天琴座流星群的轨道,其中4月22日午夜是该流星雨高峰期。 如果天色晴朗,江苏地区将可目睹到天琴座流星雨。

最佳观测时间是4月22日晚间10时30分之后至23日黎明时分。 在太阳系中存在许多流星体,它们成群地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当地球在运行过程中与它磨擦而生热发光,从而形成流星雨。 在美丽的银河西岸,有一颗知名的亮星织女星,它和周围的一些小星一起组成了天琴座。

每年的4月中下旬,这一星座的流星雨将在苍穹粉墨登场。 据专家介绍,天琴座流星雨在2600年以前已经出现,它也是我国最早记录的流星雨,在古代典籍《春秋》中就有对其在公元前687年大暴发的生动记载,其最近一次大规模“表演”发生在1803年。

江苏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严家荣介绍,今年天琴座流星雨从4月16日-25日可见,4月23日0时30分流星雨达到极盛。 届时如果天气状况良好,天文爱好者可在22日晚间10时30分之后面向东方观测,由于当时已值农历月底,残月要到凌晨3时左右才会升起,因此非常利于市民观赏。

专家同时提醒天文爱好者,由于天琴座流星雨“雨量”有限,市民观测要有足够的耐心。 在大气宁静度较好的郊外,整晚可以用肉眼看到一二十余颗流星在苍穹划过,而如果想在市区观测定梗翅妓俨幻愁潍传璃流星雨的话,则很有可能颗粒无收。

3流星雨的知识

流星雨的成因与彗星有关,彗星是由冰块及沙石组成的球体,不少彗星会不停地绕着太阳运转,有些则只会造访太阳一次,然后一去不返,而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星会因太阳的热力而使表面物质升华,这些升华了的物质就是日后的流星体,在彗星绕日运转中,部份流星体会和彗星分离,遗留在彗星的轨道上,流星体由于太阳光压及行星作用力,会不断扩散,互相远离,而且范围逐渐增大。当地球的运行轨道与彗星轨道相交时,流星体受地球地心吸力影响,会闯入地球大气层并且燃烧,而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亮光,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雨了。如果散布在彗星轨道上的流星体又多又广的话,往往在彗星回归后的几年内,仍可看到由该彗星所产生的流星体所造成的流星雨。

七大流星雨竞相争辉

狮子座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现。一般来说,流星的数目大约为每小时10至15颗,但平均每33至34年狮子座流星雨会出现一次高峰期,流星数目可超过每小时数千颗。这个现象与谭普-塔特而彗星的周期有关。流星雨产生时,流星看来会像由天空上某个特定的点发射出来,这个点称为“辐射点”,由于狮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狮子座,因而得名。

双子座流星雨

双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2月13至14日左右出现,最高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120颗,且流量极大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双子座流星雨源自小行星1983 TB,该小行星由IRAS卫星在1983年发现,科学家判断其可能是“燃尽”的彗星遗骸。双子座流星雨辐射点位于双子座,是著名的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固定在7月17日到8月24日这段时间出现,它不但数量多,而且几乎从来没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过,是最适合非专业流星观测者的流星雨,地位列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彗星Swift-Tuttle是英仙座流星雨之母,1992年该彗星通过近日点前后,英仙座流星雨大放异彩,流星数目达到每小时400颗以上。

猎户座流星雨

猎户座流星雨有两种,辐射点在参宿四附近的流星雨一般在11月20日左右出现;辐射点在ν附近的流星雨则发生于10月15日到10月30日,极大日在10月21日,我们常说的猎户座流星雨是后者,它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会回到太阳系的核心区,散布在彗星轨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著名的猎户座流星雨。

金牛座流星雨

金牛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25日至11月25日左右出现,一般11月8日是其极大日,Encke彗星轨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该流星雨,极大日时平均每小时可观测到五颗流星曳空而过,虽然其流量不大,但由于其周期稳定,所以也是广大天文爱好者热衷的对象之一。

天龙座流星雨

天龙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6日至10日左右出现,极大日是10月8日,该流星雨是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一,最高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120颗,其极大日一般接近新月,较无月光影响,为观测者提供了很好的观测条件。Giacobini-Zinner彗星是天龙座流星雨的本源。

天琴座流星雨

天琴座流星雨一般出现于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 通常22日是极大日。该流星雨是我国最早记录的流星雨,在古代典籍《春秋》中就有对其在公元前687年大爆发的生动记载。彗星1861 I的轨道碎片形成了天琴座流星雨,该流星雨作为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一在天文学中也占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4流星雨的知识

七大流星雨 1、狮子座流星雨 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日至21日左右出现。

一般来说,流星的数目大约为每小时10至15颗,但平均每33年至34年狮子座流星雨会出现一次高峰期,流星数目可超过每小时数千颗。 2、双子座流星雨 双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2月13日至14日左右出现,最高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120颗,且流量极大的持续时间比较长。

3、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固定在7月17日到8月24日这段时间出现,它不但数量多,而且几乎从来没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过,是最适合非专业流星观测者的流星雨,地位列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首。 4、猎户座流星雨 猎户座流星雨有两种,辐射点在参宿四附近的流星雨一般在11月20日左右出现;辐射点在ν附近的流星雨则发生于10月15日到10月30日,极大日在10月21日,我们常说的猎户座流星雨是后者,它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会回到太阳系的核心区,散布在彗星轨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著名的猎户座流星雨。

5、金牛座流星雨 金牛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25日至11月25日左右出现,一般11月8日是其极大日,Encke彗星轨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该流星雨,极大日时平均每小时可观测到5颗流星曳空而过,虽然其流量不大,但由于其周期稳定,所以也是广大天文爱好者热衷的对象之一。 6、天龙座流星雨 天龙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6日至10日左右出现,极大日是10月8日,该流星雨是全年三大周期性流星雨之一,最高时流量可以达到每小时120颗,其极大日一般接近新月,较无月光影响,为观测者提供了很好的观测条件。

7、天琴座流星雨 天琴座流星雨一般出现于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通常22日是极大日。该流星雨是我国最早记录的流星雨,在古代典籍《春秋》中就有对其在公元前687年大爆发的生动记载。

5流星雨的有关知识

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进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

这一点或一小块天区叫做流星雨的辐射点。辐射点是一种透视效果。

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

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粒被太阳的辐射压力吹散,形成彗尾。

剩余物质继续留在彗星轨道附近。然而即使是小的喷发速度,也会引起微粒公转周期的很大不同。

因此,在下次彗星回归时,小颗粒将滞后母体,而大颗粒将超前与母体。当地球穿过尘埃尾轨道时,就有机会看到流星雨。

流星雨活动性为彗星周期。

6流星的基本知识

太阳系内除了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地球穿越它们的轨道时也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这些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11-72公里/秒),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别明亮的又称为火流星。造成流星现象的微粒称为流星体,所以流星和流星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流星包括单个流星(偶发流星)、火流星和流星雨三种,比绿豆大一点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就能形成肉眼可见亮度的流星。

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比如产生5等亮度流星的流星体直径约05cm,质量006毫克。肉眼可见的流星体直径在01-1cm之间。它们与大气的相对速度与流星体进入地球的方向有关,如果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过每秒70公里,如果是流星体赶上地球或地球赶上流星体而进入大气,相对速度为每秒10余公里。但即使每秒10公里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弹出枪膛速度的10倍,足以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而为我们看到。大部分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后都气化殆尽,只有少数大而结构坚实的流星体才能因燃烧未尽而有剩余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陨星。特别小的流星体因与大气分子碰撞产生的热量迅速辐射掉,不足以使之气化,据观测资料估算,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流星体,包括汽化物质和微陨星,总质量约有20万吨之巨! 这是否会使地球不断变胖呢?地球质量约为610^21吨。由于流星体下落使地球体重的增加在50亿年时间内的总量约为3310^17吨,或者说使地球质量增加了两万分之一,相当于体重200斤的大胖子增加01两。可见其实在是微不足道!

生流星现象,而是以尘埃的形式飘浮在大气中并最终落到地面上,称为微陨星。

流星体是穿行在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数量很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其中石质的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

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最后,流星通常是宇宙空间闯入地球大气层的宇宙沙粒,它在空气中高速运动以致能够打掉空气原子中的电子,从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又称电离气)。等离子区是由 的原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在大约一秒钟量级的时间内,自由电子再次与原子结合并释放能量,这能量正是迫使它离开初始位置时所需的能量,在结合过程中放出的能量是流星尾巴发光的能量来源。

宇宙中那些千变万化的小石块其实是由彗星衍生出来的。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太阳辐射的热量和强大的引力会使彗星一点一点地瓦解,并在自己的轨道上留下许多气体和尘埃颗粒,这些被遗弃的物质就成了许多小碎块。如果彗星与地球轨道有交点,那么这些小碎块也会被遗留在地球轨道上,当地球运行到这个区域的时候,就会产生流星雨。

流星的来源 其实每一次的流星雨并不是象表面那样,流星看起来好看,其实流星是一颗离地球较大的陨石所释放出来的尘埃,其间还会有相对比较大点的石块,到达地球时候,会被地球的磁场所吸引,从而与大气摩擦,产生流星雨。效果就象拿一块干燥带点湿润的泥土,对某一物体投掷过去,控制好速度,最先接近物体的是泥土上的灰尘,其次是这块泥土本身

7谁介绍下流星雨有关的知识 详细点

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比如产生5等亮度流星的流星体直径约05cm,质量006毫克。肉眼可见的流星体直径在01-1cm之间

有一种流星体,它们成一大群,沿同一轨道,同一方向环绕太阳运行,当地球碰巧穿过这一流星体的轨道并与其中的流星体相遇时,这些流星体就会以同一速度,相继甚至同时闯入地球的大气层,那时,人们就将看到大量的流星出现,形成美丽壮观的流星雨现象。

狮子座流星雨

关于狮子座流星群形成的流星雨,最早的记载是公元902年10月12日。现在每年11月14-20日,人们都可以观测到狮子座流星雨,但通常能观测到的流星数目很少,大约每小时5-12颗。然而,狮子座流星雨之所以闻名与于世界,是因为大约每33年会出现一次狮子座流星暴雨

天琴座流星雨

这是最古老的流星群之一。一般出现在每年4月24日,最多的日子是22日。我国古书《左传》和《公羊传》都有记载,公元前687年3月16日的半夜曾出现“星陨如雨”的现象。现在世界上公认,这是第一次记载天琴座流星群活动的情况公元前15年3月25日,《汉书》上又有记载:这天后半夜,流星群像雨一样撒下来,星光的长度都有1-2丈,连续不断地下落,但没有到地面就消失了,一直到鸡鸣时才停止。

美丽的流星和流星雨,一般比较明亮,而且很常见,易于观测,因而也备受天文爱好者的喜爱。

观测流星和流星雨的方法有:

目视观测

照相观测

摄像观测

雷达观测

8有关流星雨的知识,谢谢

流星雨流星雨(Meteor 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

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流星雨看起来像是流星从夜空中的一点迸发并坠落下来。

这一点或这一小块天区叫作流星雨的辐射点。通常以流星雨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以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

例如每年11月1 7 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宝瓶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也是这样命名的。

单个出现的流星,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不同的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

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是在公元前687年,中国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记载:“夜中星陨如雨”。 《左传》的记载,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更早的古书《竹书纪年》中写道:“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 流星雨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它们的卫星之外,还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体。

小天体的体积虽小,但它们和八大行星、矮行星一样,在围绕太阳公转。如果它们有机会经过地球附近,就有可能以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其上面的物质由于与地球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巨大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物质电离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流星。 有的流星是单个出现的,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

流星雨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流星雨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 流星雨的规模大不相同。

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有时在短时间内,在同一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的礼花那样壮观。当流星雨的每小时天顶流量(ZHR)超过1000时,称为“流星暴”。

偶发流星每天都会产生,发生的天区和时间都具有随机性,流星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有些可以科学地预测,因此流星雨也被称作周期流星;另外,所有流星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辐射点是流星雨的重要特征。

9关于流星的知识

流星的基本知识太阳系内除了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

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地球穿越它们的轨道时也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

由于这些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11-72公里/秒),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别明亮的又称为火流星。

造成流星现象的微粒称为流星体,所以流星和流星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流星包括单个流星(偶发流星)、火流星和流星雨三种,比绿豆大一点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就能形成肉眼可见亮度的流星。

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比如产生5等亮度流星的流星体直径约05cm,质量006毫克。肉眼可见的流星体直径在01-1cm之间。

它们与大气的相对速度与流星体进入地球的方向有关,如果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过每秒70公里,如果是流星体赶上地球或地球赶上流星体而进入大气,相对速度为每秒10余公里。但即使每秒10公里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弹出枪膛速度的10倍,足以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而为我们看到。

大部分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后都气化殆尽,只有少数大而结构坚实的流星体才能因燃烧未尽而有剩余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陨星。特别小的流星体因与大气分子碰撞产生的热量迅速辐射掉,不足以使之气化,据观测资料估算,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流星体,包括汽化物质和微陨星,总质量约有20万吨之巨! 这是否会使地球不断变"胖"呢?地球质量约为610^21吨。

由于流星体下落使地球"体重"的增加在50亿年时间内的总量约为3310^17吨,或者说使地球质量增加了两万分之一,相当于体重200斤的大胖子增加01两。可见其实在是微不足道!生流星现象,而是以尘埃的形式飘浮在大气中并最终落到地面上,称为微陨星。

流星体是穿行在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数量很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其中石质的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

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最后,流星通常是宇宙空间闯入地球大气层的宇宙沙粒,它在空气中高速运动以致能够打掉空气原子中的电子,从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又称电离气)。

等离子区是由 的原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在大约一秒钟量级的时间内,自由电子再次与原子结合并释放能量,这能量正是迫使它离开初始位置时所需的能量,在结合过程中放出的能量是流星尾巴发光的能量来源。

宇宙中那些千变万化的小石块其实是由彗星衍生出来的。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太阳辐射的热量和强大的引力会使彗星一点一点地瓦解,并在自己的轨道上留下许多气体和尘埃颗粒,这些被遗弃的物质就成了许多小碎块。

如果彗星与地球轨道有交点,那么这些小碎块也会被遗留在地球轨道上,当地球运行到这个区域的时候,就会产生流星雨。流星的来源 其实每一次的流星雨并不是象表面那样,流星看起来好看,其实流星是一颗离地球较大的陨石所释放出来的尘埃,其间还会有相对比较大点的石块,到达地球时候,会被地球的引力所吸引,从而与大气摩擦,产生流星雨。

效果就象拿一块干燥带点湿润的泥土,对某一物体投掷过去,控制好速度,最先接近物体的是泥土上的灰尘,其次是这块泥土本身。

10流星的基本知识

太阳系内除了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地球穿越它们的轨道时也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这些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11-72公里/秒),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种现象就叫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公里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别明亮的又称为火流星。造成流星现象的微粒称为流星体,所以流星和流星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流星包括单个流星(偶发流星)、火流星和流星雨三种,比绿豆大一点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就能形成肉眼可见亮度的流星。

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比如产生5等亮度流星的流星体直径约05cm,质量006毫克。肉眼可见的流星体直径在01-1cm之间。它们与大气的相对速度与流星体进入地球的方向有关,如果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过每秒70公里,如果是流星体赶上地球或地球赶上流星体而进入大气,相对速度为每秒10余公里。但即使每秒10公里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弹出枪膛速度的10倍,足以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而为我们看到。大部分流星体在进入大气层后都气化殆尽,只有少数大而结构坚实的流星体才能因燃烧未尽而有剩余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陨星。特别小的流星体因与大气分子碰撞产生的热量迅速辐射掉,不足以使之气化,据观测资料估算,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流星体,包括汽化物质和微陨星,总质量约有20万吨之巨! 这是否会使地球不断变胖呢?地球质量约为610^21吨。由于流星体下落使地球体重的增加在50亿年时间内的总量约为3310^17吨,或者说使地球质量增加了两万分之一,相当于体重200斤的大胖子增加01两。可见其实在是微不足道!

生流星现象,而是以尘埃的形式飘浮在大气中并最终落到地面上,称为微陨星。

流星体是穿行在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数量很多,沿同一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大群流星体,称为流星群。其中石质的叫陨石;铁质的叫陨铁。

流星是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叫做流星体。它们飞入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发生了光和热,最后,流星通常是宇宙空间闯入地球大气层的宇宙沙粒,它在空气中高速运动以致能够打掉空气原子中的电子,从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等离子区(又称电离气)。等离子区是由 的原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的。在大约一秒钟量级的时间内,自由电子再次与原子结合并释放能量,这能量正是迫使它离开初始位置时所需的能量,在结合过程中放出的能量是流星尾巴发光的能量来源。

宇宙中那些千变万化的小石块其实是由彗星衍生出来的。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太阳辐射的热量和强大的引力会使彗星一点一点地瓦解,并在自己的轨道上留下许多气体和尘埃颗粒,这些被遗弃的物质就成了许多小碎块。如果彗星与地球轨道有交点,那么这些小碎块也会被遗留在地球轨道上,当地球运行到这个区域的时候,就会产生流星雨。

流星的来源 其实每一次的流星雨并不是象表面那样,流星看起来好看,其实流星是一颗离地球较大的陨石所释放出来的尘埃,其间还会有相对比较大点的石块,到达地球时候,会被地球的磁场所吸引,从而与大气摩擦,产生流星雨。效果就象拿一块干燥带点湿润的泥土,对某一物体投掷过去,控制好速度,最先接近物体的是泥土上的灰尘,其次是这块泥土本身

我国最早的天象观察,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观察仔细、记录精确、描述详尽、其水平之高,达到使今人惊讶的程度,这些记载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象现的记载。这表明远在公元前14世纪时,我们祖先的天文学已很发达了。举世公认,我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我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我国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记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我国都有记录。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座汉朝古墓内发现了一幅精致的彗星图,图上除彗星之外,还绘有云、气、月掩星和恒星。天文史学家对这幅古图做了考释研究后,称之为《天文气象杂占》,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各种形态的彗星进行了认真的观测,不仅画出了三尾彗、四尾彗,还似乎窥视到今天用大望远镜也很难见到的彗核,这足以说明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是何等的精细入微。

 我国古代对著名的流星雨,如天琴座、英仙座、狮子座等流星雨,各有好多次记录,光是天琴座流星雨至少就有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狮子座流星雨由于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别出名。从公元902~1833年,我国以及欧洲和阿拉伯等国家,总共记录了13次狮子座流星雨的出现,其中我国占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纪事。从公元前7世纪算起,我国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这类流星雨纪事。

我想对于流星雨这个名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天文学现象,流星雨发生的概率实际上非常的高,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有关于流星雨的新闻,比如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那么既然流星雨如此频繁的进入人类的视线之中,那么其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顾名思义,流星雨就是由流星组成的,而流星实际上是一种宇宙尘埃或者固体块的物质,这些物质在接近地球的时候,由于被地球的引力所吸引,从而进入大气层发生燃烧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被人类的视觉捕捉之后,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流星现象,一般来说,几乎大部分的流星都会在大气层内燃烧殆尽,只有少部分的流星可以坠入地球表面,对于这样的单个流星,我们称为陨石。

实际上,人类对于流星雨的记载早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有了,大概在春秋战国的时期,就有文献描述流星雨的现象,其文“夜中星陨如雨”,这句话表明了古人对于流星雨现象的一种描述,但当时由于文明发展的局限性,谁也不知道天上的流星是怎么一回事,而到了近现代之后,人们开始逐渐了解流星以及流星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知晓其发生的原因等等。

那么流星是否会对人类造成威胁呢,答案是有的,但一般来说威胁性相对较小,因为单个流星体的质量实际上非常的小,一般在大气层内就会燃烧殆尽,流星对于人类的主要威胁就是对于航天器或者人造卫星,当然也有少部分的流星可以进入地表,但一般来说砸到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凡事无绝对,也有个别的例子证实,确实有一颗陨石曾经砸穿过屋顶,但也只是仅此一例罢了。

实际上,在现代的人类社会当中,流星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美好的象征,而抛开这些来说,流星或者流星雨的发生实际上对于人类具有正面的意义,我们通过流星可以观测地球大气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可以观测流星体在宇宙空间中的分布情况,可以通过流星对于太阳系的演化提供有利的线索,总之,流星的发生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帮助了人类更深入的了解太阳系,了解外面的宇宙等等,所以,流星或者流星雨的现象,对人类的意义绝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那些充满了神秘色彩的诡奇、壮丽的流星,常常被认为是“天外来客”。那么流星是怎样形成的我在此整理了流星形成原因,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流星形成原因

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被称为流星体的行星际空间尘埃和固体块,一旦闯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通常将流星分为偶现流星和流星群。肉眼观察到流星在天球上的发光点的位置称为流星的出现点,其发光的最终点的位置成为流星的消失点,从出现点到消失点所经过的路径称为流星路径。亮度大于金星的流星称为火流星,有的火流星甚至白昼可见。

观测表明,大部分流星在离地面130~110千米时开始发光。而这恰恰是电离层中存在较高密度的金属离子的高度。另外,很多流星陨落时伴随“有声如雷”的现象。如:清穆宗同治十二年六月十三(1873年7月7日)夜,有流星光芒照地,坠于西南,其声如雷。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有大星如斗,自东而西,有声如雷随之。类似记载极为宏富。“有声如雷”正是等离子体复合放能使空气振动形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古籍中记载了许多流星出现时“有声如雷”的现象,现代人也听到过流星发出的种种不同的声音。1973年8月10日,苏联鄂木斯克省,漆黑的夜空中突然闪出一道白色的电光,照得四周亮如白昼,在流星飞行的15~18秒钟期间,一直可以听见嘈杂的响声,好像一只巨大的鹫鹰从高空中猛扑下来。

目击者们对于流星之声的描述是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诸如嗡嗡声、沙沙声、啾啾声、辘辘声、刺刺声、淙淙声,子弹炮弹火箭飞过时的啸声、惊鸟飞起时的扑棱声、群鸟起飞时的拍翅声、火药燃烧时的哧哧声,等等。研究者给这种流星起了一个确切的名字:电声流星。

雷声和其他各种各样的“电声”正是等离子体复合放能使空气振动导致的。不同的声音显示了不同的离子成分和不同的电场状况。

流星中有一种被称为“火流星”,如:1962年7月3日晚9点15分左右,在我国北京地区上空出现了一个大火球,由东向西飞驰。火球头部如一个白炽的圆球,不断向四周喷溅出金色的光芒,一条橙**的长尾拖在其后……这样的火流星可能也正是电离层或辐射带中的等离子体形成一个复合单元并达到复合条件后的复合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辐射复合,所以会“喷溅出金色的光芒”。

在一年当中,主要流星群大都集中在7月份以后出现。据资料统计,在北半球每年4月偶现流星最少,9月最多。每天后半夜看到的流星数目比前半夜多,后半年的流星数比前半年多。

 火流星简介

火流星是一种偶发流星引,通常火流星的亮度非常高,而且会像条闪闪发光的巨大火龙划过天际,有的火流星会发出“沙沙”的响声,也有的火流星会有爆炸声,也有极少数亮度非常高的火流星在白天也能看到。在天空中最令人惊艳的天文现象。

火流星的出现是因为它的流星体质量较大(质量大于几百克),进入地球大气后来不及在高空燃尽而继续闯入稠密的低层大气,以极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出耀眼的光亮。火流星消失后,在它穿过的路径上,会留下云雾状的长带,称为“流星余迹”;有些余迹消失得很快,有的则可存在几秒钟到几分钟,甚至长达几十分钟。

火流星是较大的流星体陨落时产生的流星现象。这种流星体在稠密的地球低层大气内的高速运行时,由于它大量的物质在大气中挥发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常伴有雷鸣声,这就是火流星。明亮的火流星能把广大区域照得如月明之夜,甚至如同白昼。当天空中的流星余迹被掩没时,又会出现烟柱似的尘埃余迹,可持续几个小时。人们根据这一尘埃余迹可以推测出高层大气内的风向和风速等。

在天空中最令人惊艳的天文现象中,大概火流星可以排上前五名;繁星点点的黑暗中,一道光芒划破天际,在众人的惊呼中,这道短暂的光芒再度归于黑暗。对于火流星的定义,其实每个人的叙述都不同,但根据国际流星组织火流星资料中心(IMO FIDAC)的资料,所有经过天顶修正(corrected for zenith position)后亮度比负三等亮(星等越小表示越亮)的流星都被定义为火流星。

11年一次在各种流星现象中,最美丽、最壮观的要数流星雨现象。当它出现时,千万颗流星像一条条闪光的丝带。流星雨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进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这一点或一小块天区叫做流星雨的辐射点。辐射点是一种透视效果。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粒被太阳的辐射压力吹散,形成彗尾。剩余物质继续留在彗星轨道附近。然而即使是小的喷发速度,也会引起微粒公转周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回归时,小颗粒将滞后母体,而大颗粒将超前与母体。当地球穿过尘埃尾轨道时,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流星雨。流星雨活动周期:位于彗星轨道的尘埃粒五云被称为"流星群体"。当流星体颗粒刚从彗星喷出时,它们的分布是比较规划的。由于大行星引力作用,这些颗粒便逐渐散布于整个彗星轨道。目前,这个过程还不是十分清楚。在地球穿过流星体群时,各种形式的流星雨就有可能发生了。每年地球都穿过许多彗星的轨道。如果轨道上存在流星体颗粒,边会发生周期性流星雨。当只有母彗星运行到近日点时才发生的流星雨,称为近彗星流星雨。这说明流星体群仍在彗星附近。周期在几百年以内的彗星所形成的流星雨多为该类型。由于行星的引力摄动作用,长周期彗星的流星体群可能与母彗星相差甚远。在母彗星不在近日点时也有可能发生流星雨,这种流星雨便是远彗星型流星雨。为区别来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通常以流星辐射点所在天区的星座给流星雨命名。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后出现的流星雨辐射点在狮子座中,它就被命名为狮子座流星雨。其他流星雨还有宝瓶座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有的流星是单个出现的,在方向和时间上都很随机,也无任何辐射点可言,这种流星称为偶发流星。流星雨与偶发流星有着本质的不同。有时在一小时中只出现几颗流星,但它们看起来都是从同一个辐射点中"流出"的,因此也属于流星雨的范畴;而有时在很短的时间里在同一个辐射点中能迸发出成千上万颗流星,就像节日中人们燃放礼花那样壮观。当每小时出现的流星数超过1000颗时,我们称其为"流星暴"。

我国古籍中对流星雨有很多记载。《竹书纪年统笺》中关于“帝癸十五年,夜中星殒如雨”的记载说的是公元前16世纪商朝出现的一次流星雨,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录资料。《春秋》记载了鲁庄公7年(公元前687年)的一次流星雨:“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星殒如雨。”这是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宋书》记载有发生在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二月乙末(公元433年4月9日)夜晚的一次流星雨:“有流星大如桃,出天津,”入紫宫。须臾有细流星或五或三相续,又有一大流星从紫宫出,人北斗魁。须臾又有一大流星出,贯索中,经天市垣,诸流星并北行,至晓不可称数。”这是关于宝瓶座η流星雨的观测记录。

很多天象的出现时间,方位可根据推算事先预测出来,但现代科学对流星雨的大小及准确时间的预测水平尚不能令人满意。1799年、1833年和1866年地球上都出现过狮子座流星雨,根据坦普尔--塔特尔慧星相隔大约33年回归(绕太阳运转1周)的规律,人们曾预测 1899年流星暴雨会再次光临地球,并将超过1866年而与1833年那次相媲美甚至超过之。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只出现了每小时仅4O颗的零星小雨。对1998年的狮子座流星雨,人们预测其极大的中心时间在北京时间11月18日01时,此时辐射点在中国西部很低,东部稍高。适逢阴历月底,没有月光干扰,在后半夜,可以观测流星雨的后半期,是难得的观测良机。然而当人们如期仰望天空时,却只见流星不见雨,流星雨已于17日11时左右发生过。据分析,可能是受到大行星万有引力的影响,慧星的碎块密集区发生偏移而使流星群的轨迹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准确地预报流星雨,需要天文学家在探索流星群力学和物理机制的工作中做出更大努力。

流星雨是天赐美景,可令世人大饱眼福。流星雨对地面上的人们不会造成直接危害,因为香星轨道上形成的碎块密集区中的固体颗粒体积很小,当它们以每秒几十千米的高速度闯入地球时在离地面数十千米以上的大气层中就会摩擦烧毁。不过,流星暴雨对地球大气层中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构成威胁。每次流星雨到来之前都令有关人员大伤脑筋。

流星雨小知识(有关流星雨的知识,谢谢)

1有关流星雨的知识,谢谢 流星雨 流星雨(Meteor 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