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刚出土,扁鹊就被踢出教材,难道历史要改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1收藏

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刚出土,扁鹊就被踢出教材,难道历史要改写?,第1张

扁鹊是我国古代的神医,从小到大就听说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特别是他望闻问切四诊法更是闻名于世。扁鹊他老人家曾一度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中,然而就这样一位大神竟然被踢出了历史题材,还是在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刚出土的时候。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历史也被改写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神医扁鹊

扁鹊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生卒年不详,姬姓,秦氏,名越人,今河北沧州人。据记载,扁鹊年轻的时候一家旅馆的主管,后来他认识了一个神人,认为扁鹊不是一般人,就将自己的医书交给了扁鹊,扁鹊就此走上了救死扶伤的道路。

他因治好晋国大臣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赵简子为了感谢扁鹊的救命之恩,将蓬鹊山田四万亩赐给了扁鹊,扁鹊洞府上面的神石形似扁鹊,人们将扁鹊视为吉祥鸟,就尊称其为“扁鹊”,这就是扁鹊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说扁鹊这个名字就是他的“艺名”。

扁鹊开创了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诊法,精通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医术高超,被古人称之为“神医”。关于神医扁鹊经典案例主要有扁鹊见齐桓公、治好晋国大臣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虢太子“尸厥症”,扁鹊令他起死,还有就是治好秦国大王嬴荡的恶疾。因此,扁鹊名传千古,并被编入了我国的历史教材。

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

2013年,成都在修建地铁的时候,挖出了一个汉代的古墓,出土了了9部汉代医书竹简。后来,专家们对这批医学竹简进行了研究,初步推断为已经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这些医学竹简非常有研究价值,一旦研究出来,必定对我国的中医事业有着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些竹简由于年代太过于久远,破损太过于严重,想要全部研究出来,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然而,就在这个好消息出来不久,神医扁鹊就被踢出了历史教材书,真是令人不解。后来,负责编纂的专家解释说,史书关于扁鹊的记载不实,例如从治好晋国大臣赵简子五日不醒之症,此事发生在春秋时期,而他治好秦国大王嬴荡的恶疾又发生在战国的中后期,两件事相差近200年,时间跨度太大,扁鹊不可能活了这么久。因此,扁鹊可能并非是一个人,或者说一群人,又或者根本就不存。即使现在出现的这批医学竹简,也没有署名扁鹊,也无法证明扁鹊是真实存在的。

结语

教科书必须保证其真实性,本着严谨的态度,经过慎重考虑,才将扁鹊从教材中删除了,待其存在被证实后,再加回来。

扁鹊被从教科书中删除并非个例,卫青、霍去病、张衡的地动仪等纷纷被从教科书中被删除了。这不不禁令人疑问,如果历史非要如此这样“严谨”的话,那么历史课本上剩下些什么,又有什么是可信的,是不是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都要被改写了?各位,你们认为应该被删除这些内容吗?

《齐语论》能够改变历史,学术上也能拥有新的理论,可以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这个事情还得从头讲起,2011年3月有关部门接到消息,疑似古代大型古墓被盗。古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

接到消息后,考古专家立刻前去确认。经过勘查,确认下面的确有一个古墓。在各项工作准备完成之后,2015年顺利展开考古工作,命名为海昏侯墓。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进行勘探,电子全站仪,GPS定位等。专家考察的时间很长,所以这座古墓的信息也相对齐全。

庆幸的是这座墓被发现以前还发生过一次地震,导致这座墓一直被水覆盖,这样隔绝了大多细菌,很多东西还比较完整。这座墓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墓,出土文物最多,也入选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墓中的财物也超出了专家的预料,出土了很多竹简。这些竹简为研究当时汉代的社会和民俗提供了很好的历史依据。出土的文物当中有一件可以改写历史的东西,就是齐语论。提起齐语论,大家有一点陌生,它是论语的另外一个版本。

曾经在甘肃出土过一些竹简,有人就说上面写的是齐语论,但没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后来海昏侯墓当中又发现了类似的竹简,上面写着论语齐论,大家才恍然大悟,发现这是论语的另外一个版本。要知道,论语可是消失了1800多年,现在这个文化古籍终于又浮现在人们眼前。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大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山东及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明朝王崇庆的《山海经释义》、杨慎的《山海经补注》、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清朝吴承志的《山海经地理今释》、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民国以后以袁珂的《山海经校注》最流行,研究《山海经》者必读袁书。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山经"中保存大量祭祀神只的祭礼,原本都与《周礼》所载纪录对照研究,现在才发现可与新出土的战国简帛《包山楚简》、《望山楚简》及《新蔡楚简》中的祭祷纪录对比研究。

女娲古代中国神话的基本来源就是《山海经》,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后羿射九日、黄帝大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从而引发大洪水、鲧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杀死鲧以及最后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这种南西北东的顺序与后代从东开始,东南西北的顺序习惯不同,据研究与古代帝王座北朝南以及天南地北的空间观念有关。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鲁迅还专门写有一篇《阿长与〈山海经〉》,记叙了家中仆人长妈妈为他买来一本《山海经》,给他带来的那份惊喜,还两次特别提到“九头的蛇”。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木牛流马,乃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于北伐时所用。史书记载,公元231年到234年,诸葛亮曾使用木牛流马为蜀汉十万大军源源不断地提供粮草,每个木牛流马可以运输“一岁粮”,大约400斤粮食,每天可以行走数十里地,十分便捷。然而,关于木牛流马的设计图,已经失传了近2000年,至今都没有人成功制作。

当年,诸葛亮已经把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记在了竹简上,并附有设计图,后被整理到《诸葛亮集》上。可是随着竹简的老化,其上文字也模糊不清,甚至残缺不堪,设计图也不知所踪。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仅凭剩余的文字胡乱传抄,致使流传到今天的制作方法早就难以理解。此外,《三国演义》又对木牛流马加以文字渲染,进一步加深了它的神秘性。

幸运的是,专家们通过查阅《诸葛亮集》,再参考之前的一些记载,成功复原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颔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其中的大体意思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中的专业术语,专家们不是很懂,于是就将制作方法公布给木牛流马的爱好者,也许他们能够复原。

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的一个叫“黄佑军”的语文老师对外宣布,成功制造出了失传千年的木牛流马。为了制造木牛流马,黄佑军耗费了三年时间,他为了翻译其中的专有名词,请教了许多知名的木匠,了解它们的用途和构造,最终制造出了两辆宽约06米、高约15米的木牛和流马。

黄佑军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种“撑杆驱动的轮式车”,也就是在轮式车的双辕上装上长短撑杆,利用杠杆原理自由地在山地之间行走,如果遇到了破路,木牛流马还能随时停在坡上,而不向下滑行,就像现代汽车的手刹一样。木牛、流马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辆车装的是牛头,另一辆车装的是马头。

根据《造木牛之法》的记载,黄佑军所造的木牛也沿袭了类似的方法,他将前后两个撑杆轴装在双辕上,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与蜀汉时期的记载方法不同,黄佑军制作的木牛流马并不是自行工具,而是需要细绳牵动一长一短两个撑杆,带动车轮前进,与“摄者为牛秋轴”相符合。

载货时,木牛流马可以借助摇动双辕增加撑杆的推力,从而起动车辆。即使遇到石梯,木牛流马也可以通过摇动双辕,像爬楼梯一样,迅速将货物运上去,节省大量人力。然而,专家却觉得黄佑军制造的木牛流马差点意思,因为《论衡》中曾对鲁班制造的木马车有这样一段描述:机关具备,一驱不还。如果黄佑军可以不使用人力牵引木牛流马,想必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失传千年的扁鹊医书刚出土,扁鹊就被踢出教材,难道历史要改写?

扁鹊是我国古代的神医,从小到大就听说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特别是他望闻问切四诊法更是闻名于世。扁鹊他老人家曾一度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