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出自哪部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3浏览:2收藏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出自哪部古籍。,第1张

出自荀子《劝学》 原文片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翻译: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此句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说苑·指武》。原文是:

成刑之徒不可更已!子不如敦处而笃行之,楚国无贵于举贤

大致翻译是:已经受了刑罚的人,是无法改变的(这句是在比喻已形成的灾难局势,是无法改变的)。您不如用敦爱的方法与人相处,并且真心实意地去做事(做一些仁慈的事),在我们楚国,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举荐任用那些贤能人才。

这句话发生的背景是在吴起(战国著名的军事家)从魏国流亡到楚国之后,受到楚悼王重用,开始大力推行变革措施。这些措施直接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利益,于是双方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吴起被迫去拜访贵族中一个很有名望的屈公(名字叫屈宜臼。从姓氏看属于楚的王族,应该和伟大诗人屈原是亲戚关系)。向屈公讨教,自己该如何做,才能缓和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消除自己面临的灾祸。而屈公在话里话外都强烈反对吴起的任何变革,说这种变革会带来巨大的灾祸。当吴起最终询问如何能消除灾祸。屈公就回答了上述这段话。

其实屈公的话十分明显了,就是让吴起要敦爱(那些贵族),真心实意做一些(对贵族们)仁慈的事情,最好能大力任用贵族人才(所谓的贤才)。最终目的是让吴起放弃变革,不要损害楚国贵族利益,要投靠到贵族旗下,依靠那些贵族人物来当政。

当然,最终就是个悲剧,吴起并没有放弃自己道路,在楚王去世后,他迅速就被楚国旧贵族们给杀害了,而他在楚国实行的变法也半途而废。楚国从此再也不是秦国对手,直至最终灭亡。

大哉乾元出自《易经》这本古籍,《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出自哪部古籍。

出自荀子《劝学》 原文片段: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