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诗经》第四章中诗的演变过程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1 简述诗经的发展历程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现之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考证其作者,有臆断者,有有理有据者,不过不很重要。至于《诗经》编撰者,有以为周公者,现在看来无法成立。另有孔子删诗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直至春秋中叶,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时,立于学官,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2 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过程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演变的历史,可以看出它主要历经了从二言到四言,到骚体楚辞,到五言七言已经及杂言,到前格律诗,到最终形成的格律诗。
(包括古白话诗,以及词,散曲,和新诗,本文不作深究)这十一种主要形式。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古代文学的河流里追本溯源,诗歌恐怕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如果从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派的原始诗歌开始算起,那么,诗歌的历史也就几乎等同于人类语言的历史。
流传至今的《弹歌》就是远古时候最美的诗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相传黄帝所作的《弹歌》就是典型的二言诗,短短八个字概括了从制作工具到猎取动物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二言古谣,也可称为原始歌谣,远古歌谣,太古歌谣或上古歌谣等等。
《礼记》和《易经》等古籍中也有类似的作品。这类诗歌的基本形式就是歌谣,它产生与先民的集体生活密切相关,他们通过歌谣来传授生产技能,协调劳动节奏,表达内心感受,娱乐群体生活等等。
清代沈德潜选编的《古诗源》收录了许多远古和上古时代的歌谣,如: 《尧戒》: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伊耆氏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夏商时期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而发达的文化。这个时期的诗歌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
如《大学》中记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但流传下来极少,部分保存在甲骨文和大型青铜器上。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大战中取得完全胜利,建立了新的奴隶制王朝。周王朝起初定都镐京(今西安附近),史称西周。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周文化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王朝建立了采风制度,收集民歌,以观风俗、察民情,保留了大量的民歌。春秋时期,四言诗已经十分成熟,作诗言诗蔚然成风,举凡庙堂祭祀、外交应对、亲朋酬答,都离不开诗歌的创作和应用。
中国文化进入了第一个繁盛期。 经过孔子的删定,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它是最初一部以诗的艺术形式独树一帜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从音韵学上说它仍然属于上古歌谣,但是它与二言古谣有明显的不同点,赋比兴三大手法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
感情充沛,和现代作品几乎没有隔阂。如爱情诗歌《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共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此后才称《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也是中国历史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是封建制逐步取代奴隶制的转变时期。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儒、墨道、法、兵等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宣传政治主张,并互相辩论,形成了学术繁荣的“百家争鸣”局面。春秋末期,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相继传入楚国,巫风盛行的这个地方,诗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屈原的创作使诗歌有了飞跃,创造了一种新诗体“楚辞”,诗歌获得了饱满的生命力,把先秦文学推向了又一个新的高峰。
西汉刘向把屈原及其宋玉等人的作品汇编而成《楚辞》,它是继《诗经》之后的第二部诗歌总集。与《诗经》相比,《楚辞》砌词以托意,词藻华丽,想象力丰富,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
《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未列篇名。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载也是二十五篇,为《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而把《招魂》列于宋玉名下,汉代就存在争议。
大致说来,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招魂》仍应遵从《史记》,视为屈原之作。《史记》本传中提到的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为屈原的作品。
其间荀子还著有篇幅相当长的杂言体的《成相篇》,以七言句为主。“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
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 诗中已经出现典型的上四下三结构的七言诗句,这种形式节奏明快,音韵顺口,便于流传。
近年秦墓出土的竹简中,也有好几首类似的歌辞,可见这种歌谣体在战国后期曾经很流行,已经存在形成七言诗体的萌芽。秦王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开国君臣多为楚人,所以楚辞和楚歌兴盛一时。楚辞孕育了汉赋,楚歌。
3 简述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
《礼记》中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吴越春秋》也记载了一首反映原始人打猎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这些歌都是诗、乐、舞结合的典型例子,而诗、乐、舞的结合,正是中国诗歌产生时期的重要特征。
公元前6世纪,《诗经》被编定成书,包括地方土乐的十五国风160篇,朝廷正乐的大雅31篇、小雅74篇,祭祀之乐的颂40篇,共305篇,另有6首乐谱失传的笙曲。产生地域包括现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湖南北部。
《诗经》中有反映宴会享乐的诗,如《小雅·鹿鸣》;有反映战争的诗,如《小雅·六月》;爱情诗的名作如《郑风·子衿》;有讽刺现实的《魏风·伐檀》;还有一组反映周朝开国历史的大型周王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诗经》显示出我国抒情为主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它开始,我国诗歌走上了一条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也成为了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诗经》里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道德意识、真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概括为“风雅”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的最基本最深远的传统。 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伟人屈原出生。
西汉末年的刘向把屈原宋玉等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当中收录肯定为屈原所作的《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其中的《离骚》,以忠君爱国为主题,以香草美人为象征,以缠绵悱恻的感情,反复迸发的愤慨,塑造出一个坚贞高洁的主人公形象。
屈原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直接影响汉赋的产生。又大量运用楚地方言,如“些、只、羌、纷,谇,謇,傺”,带有浓郁地方性色彩。
楚辞突出表现浪漫的精神气质,影响后世的李白、李贺、韩愈等诗人。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源远流长,影响一直绵延到清代《聊斋志异》。
继《诗经》、《楚辞》之后,汉代的乐府诗登上诗坛,这些诗歌由西汉的乐府机关和东汉的黄门鼓吹署在民间搜集而来。乐府诗长于叙事,《羽林郎》叙当垆美女反抗强暴,《陌上桑》叙罗敷拒绝太守追求,《艳歌行》叙妻子为游子缝补衣服而引起丈夫猜忌,著名的《孔雀东南飞》叙一个凄美的爱情悲剧。
诗人的笔触各自深入各自的阶层,合起来就充分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真实面貌,既劝谏富贵又同情疾苦。汉代的乐府诗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五言的过渡。
东汉的时候出现了文人群体创作的诗歌,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甚至产生完整的七言诗。现存最早的东汉文人诗是班固《咏史》,而他的《竹扇赋诗》是比较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最著名的文人诗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古诗十九首》,写的是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因此乡情和恋情就融汇在一起。同时当中涉及很多人生哲理,讨论永恒和短暂、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悲伤和欢乐等问题。
文人诗长于抒情,语言炉火纯青、一字千金,直接影响曹植和陶渊明。 东汉末年建安时代到曹魏前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
古直悲凉的曹操、便娟婉约的曹丕、身兼父兄之长的曹植,以及作为羽翼的“建安七子”,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最后转变,开辟了五言诗的广阔道路。著名的有曹操《短歌行》,曹丕柏梁体《燕歌行》,曹植《赠白马王彪》、《白马篇》。
建安诗人中曹植最受推崇,这是由于他文采华美,对五言诗发展有重大影响,他不幸的身世又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建安风骨”,就是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中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它以作家慷慨饱满的思想感情为基础,形成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悲凉慷慨的特点。
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成为建安诗风独具魅力的标志。 曹魏后期正始年间,司马氏掌权,一批文人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逸山林,以阮籍、稽康为首的七人,称“竹林七贤”。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开创中国文学史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诗中充满孤独苦闷,但政治高压之下又不敢直言,借比兴、象征来寄托怀抱。嵇康的诗以四言成就最高,追求自然,高蹈独立。
总体来说,正始诗风转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 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西晋诗坛呈现出的艺术特色称为“太康诗风”,表现为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彩华丽,诗风繁缛。陆机的《拟古诗》就是华丽藻饰的代表作。
太康诗风代表人物是三张(张协、张载、张亢兄弟)、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潘尼叔侄)。他们诗中山水描写成分大量增加,为谢灵运、谢朓等人的山水诗人的先导。
同时期的左思凭着《咏史》八首开创借咏史以咏怀的道路,成为后世诗人效法的范例。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被玄言诗占据,诗歌艺术的发展脉络中断了。
一直到中国诗歌史上第二位伟人陶渊明出现,才使这个脉络重新接上。他的诗歌源于《古诗十九首》,得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骨,魏晋诗歌甚至中国古代诗歌的古朴作风在他手上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他作为结束一。
4 中国古代诗词的演变史
我国诗歌形式的演变过程
我国的诗歌,从现有的可资依据的史料来看,最早的是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中收集的作品。其中的诗以四字一句的占多数,另一部分是诗句字数不等的长短句。而从句数上看,不论四字一句的诗或是长短句诗,都是有多有少,并不一致。既然《诗经》中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所以《诗经》作品的形式也就是我国诗歌最早的形式。
到了公元前三——四世纪,有楚国的屈原、宋玉等人写的楚辞流传下来。楚辞的形式是句数多少不定,句子字数不等,并在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
从汉代开始,通篇是五字一句的五言诗形式形成,取代了四言诗和楚辞的地位。当时的五言诗不限句数,可长可短,后人称为五言古体诗。与五言古体诗同时出现的还有乐府诗,乐府诗有五言诗,也有长短句。
到三国时,曹丕写了两首完整的七言诗。七言诗一直到齐、梁时才开始逐渐流行,而诗的格律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萌芽。
以后到了初唐,近体诗的形式已经确立,从此五言近体诗和七言近体诗形式一直保存下来,与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并列。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类,绝句诗每首限定四句,律诗限定八句。另有一种排律,又称长律,不受句数限制,只须保持近体诗的格律,可以由十句到上百句不等。公元七世纪末到八世纪中期,即唐玄宗开元前后,逐渐形成词这种文学形式。经过五代到两宋,是词的全盛时期。
宋亡以后,在元代流行的诗歌形式是散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类,套数又称套曲,小令只是一首曲,而套数是由几首曲组成。曲的形式接近于词,它与词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韵上比较灵活,也比词更口语化。
在新诗出现以前,我国的诗歌再没有新的形式出现。
5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是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得到最为充分发展的体裁。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
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是那一时代诗体的主要特色。紧接着,在南方的楚地又兴起一种新的诗体——楚辞。
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以伟大的诗人屈原为其光辉代表。自古以来,“风”“骚”并称。
《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以创作方法而言,“国风”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随着楚辞逐渐向接近于散文的赋体演变,另一种诗体——乐府,带着民间文学特有的刚健清新的风格步入了汉魏六朝诗坛。乐府民歌无论是长篇还是短制,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汉书·艺文志》)。
强烈的现实感,是它们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影响了尔后诗人创作的“乐府古题”,以及唐代的“新乐府运动”。
在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产生了象《陌上桑》(《艳歌罗敷行》)、《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给“诗歌大国”增添了异彩。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
到了汉末佚名诗人作的《古诗十九首》出现,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了。到齐梁时期,中国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已经确认“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七言诗的产生稍后于五言诗。它的广泛流行,大约在晋宋之际。
经过了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歌在声律方面的充分准备,到唐代,近体诗确立了,诗歌进入了鼎盛时期,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古体诗与近体诗全面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
中国的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关系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以乐从诗”、“采诗入乐”和“倚声填词”三个阶段。“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的结合。
后来的词和散曲都是沿着“倚声填词”的途径发展过来的。词,原被称为“曲”、“曲子”,或“曲子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
词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
到宋代,词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宋代艺术家在词中“言诗之所不能言”(王国维《人间词话》),表达其“动于中而不能抑”的欢愉愁怨情绪(陈子龙语,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上),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
宋代的词,达到了可以和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一批大诗人,如苏轼等。南宋后期,词逐渐失去了和乐的能力。
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不断传进中原地区,带来了“壮伟狠戾”(徐渭《南词叙录》)的粗犷的格调,引起了人们的新的兴趣。这种“胡乐”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配入通俗化的语言,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
散曲和传统诗歌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它大量地吸收民间的方言俚语。散曲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通俗文学的色彩,大量的散曲作品还具有以往诗歌中所少见的诙谐和幽默,这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散曲在元代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兴盛的体裁之一。当宋词、元曲在文坛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同时,传统的诗歌仍创作有大量作品。
宋、元、明、清的诗,其数量十分巨大,并有自身的特色,但从总的成就上说,没有超过唐代。
6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得到最为充分发展的体裁。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
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是那一时代诗体的主要特色。紧接着,在南方的楚地又兴起一种新的诗体——楚辞。
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以伟大的诗人屈原为其光辉代表。自古以来,“风”“骚”并称。
《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以创作方法而言,“国风”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随着楚辞逐渐向接近于散文的赋体演变,另一种诗体——乐府,带着民间文学特有的刚健清新的风格步入了汉魏六朝诗坛。乐府民歌无论是长篇还是短制,都“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班固《汉书·艺文志》)。
强烈的现实感,是它们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现实主义精神直接影响了尔后诗人创作的“乐府古题”,以及唐代的“新乐府运动”。
在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产生了象《陌上桑》(《艳歌罗敷行》)、《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等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给“诗歌大国”增添了异彩。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
到了汉末佚名诗人作的《古诗十九首》出现,五言诗体便基本成熟了。到齐梁时期,中国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已经确认“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七言诗的产生稍后于五言诗。它的广泛流行,大约在晋宋之际。
经过了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歌在声律方面的充分准备,到唐代,近体诗确立了,诗歌进入了鼎盛时期,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古体诗与近体诗全面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
中国的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二者关系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从“以乐从诗”、“采诗入乐”和“倚声填词”三个阶段。“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的结合。
后来的词和散曲都是沿着“倚声填词”的途径发展过来的。词,原被称为“曲”、“曲子”,或“曲子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
词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
到宋代,词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宋代艺术家在词中“言诗之所不能言”(王国维《人间词话》),表达其“动于中而不能抑”的欢愉愁怨情绪(陈子龙语,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上),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
宋代的词,达到了可以和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一批大诗人,如苏轼等。南宋后期,词逐渐失去了和乐的能力。
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不断传进中原地区,带来了“壮伟狠戾”(徐渭《南词叙录》)的粗犷的格调,引起了人们的新的兴趣。这种“胡乐”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配入通俗化的语言,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
散曲和传统诗歌的显著区别,就在于它大量地吸收民间的方言俚语。散曲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通俗文学的色彩,大量的散曲作品还具有以往诗歌中所少见的诙谐和幽默,这给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散曲在元代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兴盛的体裁之一。当宋词、元曲在文坛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同时,传统的诗歌仍创作有大量作品。
宋、元、明、清的诗,其数量十分巨大,并有自身的特色,但从总的成就上说,没有超过唐代。
7 有谁知道中国古诗的发展历程
古典诗词的发展简况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极其体裁的分类,首先介绍一下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
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其内容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这是从音乐角度上分的。
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因此前人把“风,雅,颂”和“赋,比,兴”称作《诗》的六义。
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在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它的创始人是屈原。
后来,汉朝人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叫《楚辞》。《楚辞》突破了《诗经》的四字句,发展为五言句,七言句,即把偶字句(四个字一句)变为奇字句(五个字以及七个字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
到了汉代,出现了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诗即“乐府诗”。在语言上有四言,五言,杂言,但多数是五言的。
这以后曹操父子以及陶渊明为首的文人们发展了五言诗。同时,七言诗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印度(古称天竺)的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
齐梁的周喁和沈约总结了汉字的发音规律,提出了“四声”“八病”之说,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
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这个“今”指的是唐朝),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诗;近体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 在唐代中期,由诗派生出新的体裁,这种体裁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
由于词是由诗派生出来的,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另外,由于词的句子字数长短不一,古人也称为“长短句”。 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曲可以说是词的另一体。那么它跟词有什么不同呢?除了咏唱时的伴奏乐器不同以外,在语言上更加接近口语。
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加衬字。如张养浩的《闲居三首之一》“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苦。
(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其中括号内的字就叫衬字。
兰 山 区 基 本 情 况
(2006年8月)
临沂市兰山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联结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新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枢纽位置,辖7镇4街道,377个村53个社区,一处省级工业园和一个县级商城管委会。面积660平方公里,人口92万人,流动人口30万人。是临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省级文明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省外经外贸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全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区。2005年度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121个县(市、区)排名第10位、指数增幅居第3位,成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历史文化悠久。兰山区是省级重点历史文化名城,驻地临沂城,始建于鲁哀公3年(公元前492年),至今有2490多年的历史,境内有《孙子兵法》汉墓竹简博物馆、书圣王羲之故居、“至孝”王祥故里等多处文化古迹,素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之美誉。
区位优势独特。兰山区东濒黄海,西通中原,南邻苏皖,北依泰岱;区内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沪高速公路、胶新铁路纵贯南北,日东高速公路、兖石铁路横跨东西,327、205、206国道和数条省际干道纵横交织。临沂飞机场已开通国内20多个城市的航线。
人居环境优越。兰山区城水相依,具有最适宜的人居环境。全年平均气温141℃,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沂河、祊河、涑河等多条河流穿境而过,拥有水面36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茶山、孝河和羲之园风景区别具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商贸物流发达。兰山区是闻名全国的商贸批发城。拥有各类大型专业批发市场68处,市场经营户4万多家,从业人员逾10万人,日客流量20万人次,年交易额425亿元。近年来积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改造提升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经营业态,电子商务、期货贸易、会展经济、网上交易日趋活跃,一座现代化的中国商贸城正在崛起。
产业特色鲜明。兰山区民营经济在山东省领先。有板材、食品、有色金属、机械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是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板材生产基地,电解铜生产加工能力国内名列前茅。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95%,位居山东省第一。有3个镇街道进入全国首届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有4家企业(金锣集团、金升有色集团、翔龙集团、大陆集团)进入中国民企500强,3家企业(金锣集团、山松生物、亿利达集团)在境外上市。有金锣、金升等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名牌产品、著名商标18件,“金锣及图”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经济发展迅速。兰山区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建设“中国物流名区、山东经济强区、人居环境佳区”,积极实施“依城兴区、工业强区、商贸富区、开放活区”战略,抓重点,育亮点,攻难点,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05年完成GDP215亿元,增长26%;财政总收入1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过7亿元,分别增长36%和5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2:34。今年上半年完成GDP117亿元,同比增长22%;1—7月份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4亿元,增长50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7243亿元,增长3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04亿元,增长1562%,批发市场成交额26783亿元,增长1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9958亿元,增长519%。
目前,兰山区正以“争先进位创百强”为目标,牢牢把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力求新突破”这个主题,进一步强化措施,努力在发展现代物流、集约发展工业、扩大招商引资、提升城市功能、建设新型农村、搞好文化旅游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力争用2—3年时间跻身全国百强县区。努力把兰山区建设成为开放富裕文明美丽的“大临沂、新临沂”标志区,聚集辐射能力强大的区域经济发展核心区,城乡统筹、工商共荣、区强民富的科学发展示范区。
兰山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沂源猿人”的发现,可以把沂、沭河流域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1982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临沂城东凤凰岭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时,惊喜地发现了细石器。这表明,在距今1~2万年前,远古人民便在沂河两岸繁衍生息,创造着人类文明。
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主要为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的山东龙山文化。1979年,临沂城南盛庄街道王家三岗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镰、石箭头、骨器和大量陶器。陶器中有橙色三凿形实足陶:夹砂灰陶背壶、黑陶镂孔豆、高柄镂孔黑陶杯等,属于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实物;1980年在兰山区朱保村内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18件,其中有蛋壳黑陶镂孔高柄杯5件;1973年夏,临沂城东相公镇大范庄遗址60余座墓葬中,出土石铲、石镞、陶器等文物1000多件。在725件陶器中,有夹砂灰陶494件、泥质黑陶212件、夹砂白陶14件、夹砂红陶5件、为壶、杯、碗、鼎、等器具。其中蛋壳黑陶高柄镂孔杯和陶规,既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又具有山东龙山文化早期的特征。这些文物足以证明,远古时期这里的文化就已很发达。
大约和山东龙山文化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山东地区出现了一些传说中的部落。主要者一是诸夏族,二是东夷族。诸夏族传为黄帝、炎帝和颛顼帝的后裔,居住今鲁南、鲁西南地区;临沂则是“东夷”之地。东夷的祖先是太 (伏羲氏),他教民渔猎、制嫁娶、作八卦。另一始祖是少xxx ,他以“鸟名官”,郯国即其后代。东夷人与诸夏人融合成华夏人,断而形成为汉族。
文字发明以前,文学艺术活动是集体的、口头的,又是和其他艺术互相结合的。甲骨文发现证明,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已经存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兰山区目前虽然没有发现甲骨文,但东夷人使用文字却很早:1963年和1979年,考古工作者对毗邻的莒县陵阳河遗址两次发掘,在出土的陶尊上,发现了26个图象文字。这些文字的年代早于甲骨文近千年。这可充分说明,包括兰山区在内的东夷文化是多么辉煌!
奴隶社会代替氏族社会后,青铜器成为奴隶社会的高度文明标志。1963年,今属罗庄区的册山镇晏驾墩遗址东南“老崖头”,出土了一批西周至春秋早期的青铜器,计有圆柱足鼎1件,马蹄式足鼎2件,盘、罂、罍各1件。铜匝内心有10余字的铭文,被确定为邾国之遗物。据《临沂县志·金石》记载,境内曾出土有铭文77字的青铜器“陈逆簠”1件。铜的熔点为1083℃,它的制造,无疑是在龙山文化陶业技术基础上的升华。
周灭商后,封邦建国,临沂城北南坊街道之古城,即为当时禹国之都。系子爵,xxx姓,夏后氏后裔,春秋归鲁国,战国入楚国。因此,兰山区古文化除继承、发展东夷文化外,兼具鲁、楚文化之风格。同时,又深受齐国文化的影响。
临沂何时产生铁器?从齐国有铁官设置推断,约在春秋晚期,古“铁”字作“xxx”,想必是东夷人最早使用铁器的缘故。春秋末,开始使用牛耕。随着城市出现,商业发展起来。据《春秋》记载,“哀公三年……城启阳。”启阳即今临沂城,文字可考历史现已有2480多年!
战国秦汉时期,这里文化空前繁荣。1972年4月,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10余部先秦古籍;二号汉墓出土了《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成为新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1976年5月,在临沂金雀山九号汉墓中,出土了汉代帛画1幅,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T型帛画同样价值连城。1978年5月,兰山区南坊街道洪家店刘疵墓出土了由1140块玉制成的金缕玉衣,结构精美。汉代画像石在兰山区遗存丰富,其艺术风格多样,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写真,亦有浪漫主义的神话,诸如《田猎画像》、《车马画像》、《执器造像》、《伏女传经画像》等均栩栩如生;而历代碑刻,如《集柳碑》、《北齐北徐州兴复寺碑》、《隋桥像碑》、《隋密洪范等桥像碑》等皆书法精美。此外,各个时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也有大量出土。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兰山区文化的灿烂历史。
英才辈出 兰山区英才辈出,代有人杰。古往今来,涌现了众多的文化贤达,堪称人文荟萃之地。春秋时期,这里的文士开始崇尚儒学,如孔子的弟子高柴,即为兰山区李官镇南高里村人。儒学的兴起和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西汉时期,汉武帝在政治思想领域里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对我国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经典《诗》、《论语》、《尚书》、《易》、《春秋》、《礼》和《孝经》,在本地迅速传播。临沂人王吉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西汉解释《春秋》的经文著作有《公羊传》、《谷梁传》、《左氏传》、《邹氏传》和《夹氏传》,王吉是唯一能讲《邹氏传》的学者。当时《论语》有今文经本《齐论》、《鲁论》和古文经本《古论》3种,传《齐论》者以王吉与贡禹最著名,传《鲁论》则以王吉之子王骏和兰陵人萧望之著名。王骏著有解释《鲁论》的《鲁王骏说》20篇问世。两汉时期儒学名人的涌现,标志着临沂文化的发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临沂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岁月。明代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就有临沂人文集13部,占总数的13%。这个数字,足可说明总是。但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当以下列3个方面为代表。
在文学方面,王戎、颜延之、颜竣、王微、王僧达、王俭、王融、王筠、王籍、颜协、王规、王褒、颜之推为佼佼者:王戎以散文显于西晋文坛,与著名诗人阮籍等6人,被称为“竹林七贤”;王僧达以诗文著称,著有文集10卷;王俭善诗文,死后谥号“文宪公”;王融的散文大多陈述政见,诗歌注重声律,与沈约等为“永明体”代表作家,有《王宁朔集》;王籍系梁著名诗人,其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至今脍炙人口;王褒称霸于北周文坛,有《王司空集》;颜之推对经、史、文学和音律均有高深造诣,所著《颜氏家训》,誉满海内外。
在史学方面,以王准之、王韶之、王xx之等为代表:王准之的尊祖父王彪之,对江左旧事非常熟悉,记录的“旧事”密藏于青色箱柜之中,称“王氏青箱学”。王准之既通《青箱学》,又精《礼传》,撰有《仪注》行世;王韶之有高尚史德,所撰《晋安帝阳秋》,真实地记载了东晋至刘宋初年的史实;王xx之著有《齐职仪》50卷。
在书法等艺术方面,除王羲之父子外,王xx、王珣、王僧虔、王志亦久负盛名。王 xx乃著名政治家王导的从弟,好学能文,多才多艺,工书画,善音乐,号称“江东书画第一”和“书圣”;王珣时称“草圣”,其书《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共称“三希”珍品;王僧虔在齐代书坛堪称“第一”,其子王志,梁代即称“书圣”。倘若只认为王羲之是“书圣”,岂不谬乎?
从东晋至南北朝,全国的文化中心南移江左。在文化上有卓绩者,大都是随司马睿渡江的世族大家子弟,其中主要为王氏和颜氏。临沂籍名贤及其异彩纷呈的文化,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里的闪光瑰宝。
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隋代在文化上有贡献的临沂籍人,大多是由江左回到北方的。其中以王胄著名。王胄初仕陈,陈亡后供隋职,以文词为炀帝器重。隋炀帝对王胄的诗作了很高的评价:“气高致远,归之于胄;词清体润,其在世基;意密理新,惟庾(信)自直。过此者未可以言诗也。”王胄有文集10卷行世。
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系琅琊临沂颜氏后裔。唐太宗曾命他考定《五经》、撰写《五礼》和为班固的《汉书》作注。颜师古有集60卷,其《汉书注》、《急就章注》、《匡谬正俗》等著作,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颜师古之重孙颜真卿,是唐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真卿善于吸取各书家之长,一变古法,自成一格。其楷书端庄敦厚,气势雄浑;行书遒劲郁勃,圆熟而不媚俗,世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深受欧阳修、苏轼等名家推崇。
宋、金、元时期,此间人文不可与先前同语。究其人才寥落的原因,主要乃是战乱频仍、经济落后、文化遭到摧残的缘故。从明代起,开始有了新的转机:明孝宗时大臣陈玉,工诗,有怀古诗《诸葛武侯祠》、《缆夫谣》等传世。其后,万历年间的礼部主事周京,著有《金城集》、《吴越游稿》和《贲园集》。周京还擅长书法,他习赵孟xx书风并参以欧阳询笔意,所书之碑文,“人摹拓为法帖”。
清代及民国时期,兰山区人文载入国史者较少,但从方志中看,可谓人才济济:乾隆壬午举人王中溥,著有《卷石斋文集》、《樵诲轩诗稿》;乙酉举人李天经,著有《消寒集》、《吾过集》、《读左便》;城内刘金铭著有《青盛堂全书叙目》、《经史学治谱》、《古今理学渊源谱》、《古今文学会通谱》等;彭兰琪著《几缄宗教》、《国本政谈》等;陆华川著《念贻堂诗稿》;夏侯先著《诸子评林学说》、《晚香集》……值得提及的是,清雍正年间,著名画家李方膺曾任本地知县。李方膺系“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松、竹、梅、菊及鱼虫。他的绘画艺术对临沂画坛有着深刻影响。
民国初年,有识之士,开展了以提供民主、科学、新文学的新文化运动。1916年,李淑九、刘敢臣创办《东鲁日报》;继之,夏侯先创办《教育月刊》,陈大钧创办《通讯社》,“所以广播见闻,代表舆论,鼓吹文明,助流政教者也。”无疑对此间文化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兰山人民在***领导下,以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清代文史学家赵翼所说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有在领导社会主义的国度里,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革命传统 兰山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从鸦片战争前夕至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这里的重大斗争即有10余次。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兰山群众便把打击官府和地主得来的钱财散发给贫苦百姓。同治元年(1852年)十二月,捻军首领李成率起义军攻打临沂城,捕杀贪官污吏。甲午战争期间,兰山人民积极组织大刀会,“阻止欧洲人向内地入侵”。义和团运动中,兰山县民众展开了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砸毁了南关的耶酥教礼拜堂和西关的德国天主教堂部分物品,迫使外国传教士仓皇逃到海口避难。
“五四”运动期间,为了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临沂城各学校师生纷纷举行罢课,学生和工商界人士300多人,举行了游行示威,并进行罢市和查封、烧毁日货。1922年11月,西部山区农民500余人,手持木棍,汇集到临沂县公署门前,反抗重税压榨。1925年9月,临沂八区人袁永平和临沂城南七里沟村人侯六合以“反奉”为号召,组织“红枪会”,攻占了临沂城。1932年5月,临沂五中、三乡师等学校学生与部分市民,砸毁了国民党临沂县党部大门楼上“以党治国”的横匾。1933年7月,广大人民在中国***领导下举行著名的苍山暴动。1941年8月,临沂城人民在日伪盘踞的城内,捣毁“洋行”进行暴动……著名革命老区的兰山人民,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革命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了光大和发展。
这是一次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悲剧,陕西五名扶贫干部返程路遇交通事故,导致了一人殉职,四人受伤,这样的结果,让我们的心情非常的悲痛。
五名干部一死四伤
陕西省宁强县畜牧中心五名干部,从广坪镇开展扶贫工作返回途中,突遇交通事故,造成严重的伤害。在这五名人民的好干部中,任正文,张艳丽,安海燕,杨梅,四人受伤,现在已经被送到医院进行救治,而另外一名干部强清芳同志,因为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最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事故发生之后,当地领导极为重视
这起不幸事件发生之后,当地的领导干部非常的重视,上级只是要尽全力救治伤员,做好各项的善后工作,同时亡羊补牢,一定要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当地领导方红卫同志和陕西省扶贫办副主任王彪同志,在闻讯之后,立即会同相关部门的同志到宁强县天津医院看望慰问在扶贫工作中认真履职,由于交通意外而受伤的扶贫干部以及殉职干部的家人。方红卫同志详细的对四名伤者的伤势情况以及目前所处的恢复状况进行了了解,并且安慰他们,要求他们好好的休息养病,这是他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同时也要求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后来方红卫同志还到该县农业农村局慰问了已经,因公殉职的强清芳同志的家人,希望他的家人能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节哀顺变,同时要求相关部门要做好殉职干部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及关怀保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方红卫同志还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扶贫干部的交通安全保障和身心健康关怀,确保干部部门能够安全安心的做好脱贫攻坚收官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精准扶贫是我国近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的扶贫干部现在都在积极响应领导的号召,日以继夜的奔波在扶贫的第一线,尽管扶贫工作非常的关键,非常的重要,但是我们的扶贫工作者也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损失我们的每一个扶贫干部都是一块宝,每一个人的损失,对于国家来说都是不愿意承受的。
我们现在能够拿着手机看新闻,能够感受祖国一日千里的巨大变化,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在奋斗目标100年攻坚时刻,更是有这样一批批无私的人奔赴在前线,为我们谋福利,发生这样的悲剧,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希望逝者一路走好,天堂没有车祸,人民永远记住你们的功劳!
曹植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丹霞蔽日行 飞龙篇 薤露行 惟汉行 鰕{鱼旦}篇 吁嗟篇 豫章行二首 浮萍篇 野田黄雀行二首 门有万里客
泰山梁甫行 怨歌行 圣皇篇 灵芝篇 大魏篇 精微篇 孟冬篇 当欲游南山行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马篇 升天行二首 五游咏 远游篇 仙人篇 盘石篇 驱车篇 种葛篇 妾薄命行 平陵东行
当来日大难 桂之树行 当墙欲高行 当事君行 当车已驾行 苦思行 飞龙篇 飞龙篇 远游篇 善哉行
对酒行 苦热行 艳歌行 艳歌行 结客篇二首 天地篇 长歌行 亟出行 妾薄幸 妾薄相行
艳歌行 陌上桑 两仪篇 秋胡行 对酒行 乐府十首 歌 甘露讴 时雨讴 嘉禾讴
白鹊讴 白鸠讴 木连理讴 责躬 应诏 朔风诗五首 矫志诗 矫志诗 正会诗 闺情诗
公燕诗 侍太子坐诗 斗鸡诗 赠徐干诗 赠丁仪诗 赠王粲诗 赠丁仪王粲诗 赠丁翼诗 赠白马王彪诗 送应氏诗二首
三良诗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 弃妇诗 游仙诗 杂诗七首 杂诗 杂诗 七哀诗 怨诗行 情诗
喜雨诗 诗 七步诗 离友诗三首 妬诗 四言诗 四言诗 离友诗 诗 诗
芙蓉池诗 言志诗 诗 诗 七哀诗二首 离别诗 诗 诗 述仙诗 诗 寡妇诗 诗 洛神赋
郭沫若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 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 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 等外 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 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 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 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 《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 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他 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 诗歌等。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 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 届主席,并任中国***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 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 《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1923年后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倡无产阶级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参加了中国***领导的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埋头研究中国古代社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站在民主运动前列,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文化界的革命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郭沫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1958年5月,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加速培养国防建设和尖端科学技术方面急需的专门人才,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建议得到党和国家***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的支持,以及中央书记处会议的批准。同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务院任命郭沫若兼任校长。此后,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长达20年,显示出渊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领导下,科学院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实施科研与教育一体化政策,充分发挥科学院各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设备优良的优势,全力支持科大建设;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倡导了“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优良校风,建立了培养新兴、边缘、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体制,形成了开明开放、兼容不同学派的民主学术氛围,这些都在中国科大以后的办学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大于建校30周年之际,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
请问《诗经》第四章中诗的演变过程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本文2023-10-04 01:20: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