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出自哪本书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①,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①周:团结多数人。比:勾结。
翻译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解读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因私利而结党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做事总为多数人着想,能与众人和谐相处,但不与人相勾结。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孔子这种思想就有积极意义。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道:“周,普遍也。比,偏党也。”“周”、“比”两字都有与人亲厚团结的意思,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周”是为了公,“比”是为了私。君子办事与人团结在一起,是出于公心,而不为私。在平时的修养中,也是去其私心,存其公心,不会为了私利与人勾结在一起。这就是“周而不比”。而小人办事,汲汲于名利,而不为公。闲暇无事时,心中所想的,也是有私无公,为了趋近利益而与人狼狈为奸结为党羽,一旦利不合,就会马上翻脸,甚至互相落井下石。人处在社会之中,难免会有群体合作的时候,如何合作,君子与小人之道各有不同。
关于“战国四君子”的历史典故
导语: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子”指谁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着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四大君子”有哪些生平事迹
齐国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战国四君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幼子。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魏国信陵君
信陵君,姓魏名无忌。是魏昭王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厘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赵国平原君
平原君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姐夫。因贤能而闻名。刻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赵胜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赵孝成王七年(前259),长平之战后,秦军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长达三年之久。赵王派赵胜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赵胜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此即“毛遂自荐”。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
楚国春申君
春申君,名黄歇,为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春申君明智忠信,宽厚爱人,以礼贤下士、招致宾客、辅佐治国而闻于世。秦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襄王退兵。楚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任他为相。在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当时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园之妹有身孕后,献于楚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而李园之妹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蓄养死士,欲杀春申君。考烈王病死后,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据《越绝书》表明春申君是在楚幽王之时为幽王所杀。战国末期中原诸国为了抵制强秦的侵越以形成了很多网罗人才,礼贤下士,为自己君王尽力的贵族团体。其中最出名的就属战国四公子,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和人才观,以及运用人才来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起死回生等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春秋战国时期出了许多的军事家、思想家。当时的社会环境类似于希腊,是一个注重思想、注重人才的时代。所以才会有像孔子、老子这样的伟人,以及战国四公子等有贤德的人士。
在春秋战国之前,君子一词并不是用来代指品德高尚的男子,而是用来形容王权或者处于贵族阶层的男子,君子即君王之子,是对贵族的一种称呼,君这个字中,“尹”所代表的就是手握象征权利的权杖,而“口”则是发号施令的意思,“君”这个字就是手握权杖发号施令之人,也就是王权或者贵族,那么它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我们今天的意思呢?事情还是要从春秋时期说起,儒家圣人孔子为君子这个词赋予更高的道德指标和规范。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被称为“孔圣人”,誉为万世师表。孔子是落魄的贵族,幼时家境贫寒,成年之后仕途也不是很顺利,五十多岁的高龄在诸国间游历了十四年之久,这样的人生经历让孔子的眼界和见闻非常的丰富,虽然一生颠沛流离,但是孔子更加坚定了自己传播礼制,通过改变人们素质来结束乱世的想法,在当时落魄的贵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阶层”,虽然士阶层拥有贵族的头衔,并且接受过知识文化的教育,但是并没有相应的贵族特权和待遇,孔子就召集了这部分人开办了私学。而君子之说就是从此而来。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探诂
张 诒 三
《论语·里仁》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牵涉到“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可是,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目前,还不能说已经解释清楚了。汉代以来的各家注解,虽算不上歧说纷纭 ,却也有些不同的说法。
现在知道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西汉时的董仲舒,《汉书·董仲舒传》:“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 ,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 ,大夫之意也。”《汉书·杨恽传引用作:“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董氏说的正是“君子、小人”之别和“义、利”之辨,后人在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常常引用。
皇侃《论语义疏》保存了晋代范宁的解释:“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关键是“喻”字,以上两家都没有解释“喻”的意义。《论语注疏》中保存的汉代孔安国的解释:“孔曰:喻,犹晓也。”紧接着是宋人邢昺疏:“正义曰:此章明君子小人所晓不同也。喻,晓也。君子则晓于仁义,小人则晓于财利。”朱熹《论语集注》中的解释也是:“喻,犹晓也。”清人刘宝楠和近人程树德对“喻”的解释也是“晓也”。以上所引显示,历来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从训诂方面说,都是因袭《论语注疏》,把“喻”释作“晓”。至于义理派借题发挥的,就不一而足了。
把“喻”解释成“晓”,即“知晓、了解、懂得”等义,似乎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释通了,但仔细斟酌就能发现:对于“义”,可以去“知晓、了解、懂得”,而对于“利”,可以求”,可以“逐”,可以“见利忘义”,要去“知晓、了解、懂得”,就不免牵强了。斟酌这句话和各家解释,会发现一些可疑之处:
疑点之一:据赵纪彬统计,《论语》中“知”共出现111次,其中有24次通“智”,表示“知道、懂得、了解”义的“知”近80多例,动词“知”有“知天命、知命、知礼、知仁、知德、知言、知遇到以上所说的理解上的困难,这里会不会“、喻”都是假借字那本字又是哪个字
……
疑点之六:各家注释《论语》时,往往都要引述董仲舒的话:“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对此,钱穆主张不必拘守,杨伯峻也提示“不必过信”,就是因为董氏的解释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意义大相径庭。问题是,解释这句话的学者中,董氏最早,而且他在历史上较早提倡“独尊儒术”,和后世学者相比,他最有可能见到过《论语》原貌,以现存《论语》为准,董氏的解释很离谱;如果考虑到董氏的解释可能是符合《论语》原意的,以董氏的解释为准,那就很可能是现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走了样。
总之,《说文》、《尔雅》、《方言》无“喻”字,《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不作“喻”字,《论语》本身的用语习惯和先秦典籍的文例以及董仲舒的解释都透露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未必是《论语》原貌。
愚以为,“喻”也好,“”也好 ,都是通假字,其本字是“愉”。古籍中同为“俞”声旁的字常常通借,如《论语·乡党》有“私觌愉愉焉”,《经典释文》在解释《仪礼·聘礼》引用的这一句时,“愉愉”作“俞俞”;《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医有俞附”,《韩诗外传》十作“附”,说明、俞、愉”可以同音通假。《淮南子·泰族》有“可以愉舞”,《太平御览》三○七引“愉舞”作“谕众”,《韩诗外传》三有“吾喻教犹未竭也”,《说苑·君道》“喻”作“谕”,说明“愉、谕、喻”可通。以上显示,古代声旁从“俞”的字常常通用,“私觌愉愉焉”中的“愉愉”用假借字时,由于没有引起误解,所以能够不失本字。而“君子喻于义”中的“愉”作“喻”时,由于引起误解而导致讹传。
那么,“愉”是什么意思“君子愉于义,小人愉于利”又是什么意思呢《尔雅·释诂》:“伦、 、邛、敕、勤、愉、庸、瘅,劳也。”“劳”在古代的常用义是“劳苦、辛苦”义,在《尔雅》的这一条中,正好“勤、愉、劳”同义,“愉”也是“勤、劳”义,“勤苦、辛苦”是不能直接带宾语的,只好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目的和对象。“于”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为了”,《左传》中常有这种用法,如:“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那么“君子愉于义”是说“君子为了义而勤苦”,正符合董仲舒的解释:“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小人愉于利”是说“小人为了利而劳苦”,这也正符合董氏的诠解:“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
这种“君子为了义而勤苦 ,小人为了利而劳苦”的思想,在《论语》的其他章节中也有反映: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3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可见,把“喻”的本字理解成“愉”,意思是“勤苦、劳苦”,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义”的解释才能和董仲舒的理解相契合,也与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的思想相一致,更能避免把“喻”当成“知晓”解释可能导致的牵强之处。
“君子之教喻也”出自《礼记・学记》,意思为高明的教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教育学生,其具体内容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它是班主任教育转化学生的有效策略。 即要求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自艺学笠走;是荒勉、鼓励学生学习而不是推着学生走。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意。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君子周而不比出自哪本书
本文2023-10-04 01:42: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