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夜光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夜光丸简介,第1张

别名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处方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熟地黄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30克枸杞子(拣净)牛膝(酒浸,另捣)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草决明(炒)杏仁(去皮、尖,炒)甘菊(拣净)菟丝子(酒浸,焙干,另捣)羚羊角(镑)各23克肉苁蓉(酒浸,焙干,另捣)五味子(炒)防风甘草(炙赤色,锉)沙苑蒺藜(炒)黄连(去须)枳壳(去瓤,面炒)川芎生乌犀(镑)青葙子各15克制法上药除另捣外,均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滋肾平肝,清热明目。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内障目暗,瞳神散大,视物昏花。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盐汤亦可。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三《医略十三篇》卷九方名夜光丸组成酒炒常山3两,乌梅肉2钱,大块朱砂3钱,透明雄黄3钱,夜明砂5钱。功效截疟。主治痎疟。用法用量每早服2钱,晚服2钱,开水送下,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不过7日必愈。小儿加鸡膍黄皮1两,每服1钱;孕妇常山减半;虚人及老人鲜首乌35钱煎汤送下,每早晚服1钱半,壮人及年少每早晚服3钱。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神曲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圣济总录》卷一○八方名夜光丸组成陈曲末4两(微炒),磁石(将块子火烧红,醋淬7次,研细,水飞)2两,丹砂(研细,水飞)1两。主治目久昏暗。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瑞竹堂方》卷三方名夜光丸别名石斛夜光丸组成天门冬(去心,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地黄(怀州道地)1两,熟地黄(怀州道地)1两,新罗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山药1两,枸杞子(拣净)7钱半,牛膝(酒浸,另捣)7钱半,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7钱半,草决明(炒)7钱半,杏仁(去皮尖,炒)7钱半,甘菊(拣净)7钱半,菟丝子(酒浸,焙干,另捣)7钱半,羚羊角(镑)7钱半,肉苁蓉(酒浸

详见百科词条:夜光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2:22:57 共147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栀子丸处方栀子仁30克栝楼子(炒)苦参(锉)各3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醋渍鸡子黄、白2枚,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脏瘀热不散,心神烦乱,小便赤涩,或小便如柏汁。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下,一日四五次。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五补。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千金》卷六:栀子丸处方栀子仁3升,芎4两,大黄6两,豉3升,木兰皮半两,甘草4两。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酒渣鼻疱。用法用量每服10丸,稍加至15丸,1日3次。摘录《千金》卷六《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栀子丸处方栀子仁7个,黄连5分,黄柏3分(炙),矾石4分(烧),大枣4个(炙令黑)。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小豆许。功能主治小儿热痢不止。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腹时服;如未除,更服。摘录《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方名栀子丸组成栀子仁1两,栝楼子1两(炒),苦参1两(锉)。主治黄汗,体热,大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1日45次。制备方法上为末,以醋渍鸡子黄白2枚,用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方名栀子丸组成山栀子(去皮)半两,草乌头(炮)半两,干姜(炮)半两。主治瘫痪风。用法用量每服3丸,渐加至7丸,常服2丸,细嚼,茶、酒任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详见百科词条:栀子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14:14 共59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还魂丸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还魂丸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26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31 组成 32 主治 33 还魂丸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还魂丸 1 拼音

huán hún wán

2 《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还魂丸

21 处方

巴豆(去心皮,熬)2两,甘草(炙)2两,朱砂2两,芍药2两,麦门冬2两(去心)。

2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伤寒45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饮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壮热,脾胃逆满,肠鸣,两胁里急;飞尸鬼注邪气,或为惊恐伤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天行发作有时,风温不能久住,吐恶水。

24 还魂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丸,葱、枣汤送下;小儿2岁以上,每服麻子大2丸,日2次。

25 注意

忌海藻、菘菜、野猪肉、芦笋、生血物。

26 摘录

《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

3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31 组成

腻粉1分,水银1分,硫黄1分(同研),巴豆仁40粒。

32 主治

发背痈疽,一切脓肿。

33 还魂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熟水送下。疏下恶物,以白粥补之。此药1丸治1人,曾无失者,才取下即时不痛,其疮亦干。

34 制备方法

上将巴豆单复排铫底,以三物按上巴豆令平,以瓷盏盖之,四面湿纸搭合,勿令气泄,炭火四向缓烧之,时于水中蘸挑底,少顷又烧又蘸,其盏上底内,滴水一点如大豆,干则复滴,以三滴干为度,候冷研,陈米饭为丸,作23丸。

古籍中的还魂丸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七伤寒门]伤寒杂治(附论)

据前方煮服之。得汗即止。一方用白药子。无芍药。还魂丸治伤寒四五日及数年。诸癖坚结心下。饮食不消。目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二]癖气第三

有此药者,可保小儿无误。《外台》∶《古今录验》还魂丸疗大人、小儿伤寒四、五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

《普济方》:[卷二百八十九痈疽门]发背

仰卧地上。令痈入穴孔中吸之。作三五个觉热即易。还魂丸治发背痈疽。一切肿脓。腻粉水银硫黄(各一分同研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一]发背

脓水亦贴,肌渐生,脓自出。治发背痈疽一切脓肿。还魂丸方腻粉水银硫黄(各一分同研)巴豆仁(四十粒)上

《外台秘要》:[卷第一]古今录验方八首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十四 21 太一丸的别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太一丸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2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太一丸 1 拼音

tài yī wán

2 《圣济总录》卷十四 21 太一丸的别名

益智太乙丸

22 组成

金箔1分(同丹砂研),真珠1分(研),丹砂(研)1两半(同金箔研令匀),玳瑁(镑)2两,阿胶(炙令燥)1两,龙脑(研)半两,雄黄(研)1两,琥珀(捣研)1两,麝香(研)半两,牛黄(研)半两,安息香2两(酒研,滤去砂,入银石器中,更用蜜2两于重汤内熬成膏)。

23 功效

化痰益智。

24 主治

风惊邪,及一切风,舌强语涩,昏迷恍惚。

25 太一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人参汤送下;如卒中,用童子小便化下2丸;如中风,用酒化下5丸;小儿风痰及惊痫,以薄荷汤化下半丸。

26 制备方法

上药除安息香外,各细捣研讫,再同研令匀细。候熬安息香膏稀稠得所,即将前药入在膏内,不住以槐枝搅令得所,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27 附注

益智太乙丸(《普济方》卷一○二)。

古籍中的太一丸 《圣济总录》:[卷第一十四]风惊邪

惊邪。及一切风。舌强语涩。昏迷恍惚。化痰益智。太一丸方金薄(一分同丹砂研)真珠(一分研)丹砂(研一

《医心方》:[卷第五]治目不明方第十三

央二百壮,唯多为佳,至验,不须方《录验方》黄连太一丸治肝气热冲目令视瞻方∶黄连(二斤)凡一物,以好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五]补壮元阳

之证,法宜补之。补益阳气,秘精还元,丰肌驻颜。太一金丸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巴戟天(去心)芡实(和壳曝

《本草纲目》:[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太一余粮

世惟有禹余粮,不复识太一。《登真隐诀》∶长生四镇丸云∶太一禹余粮,定六腑,镇五脏。合其二名,莫辨何

《鸡峰普济方》:[卷第九中丹法]迅补丹

古籍中的夜光丸简介

别名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处方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熟地黄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30克枸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