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黄帝内经,据说还有黄帝外经,请问哪里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中国有黄帝内经,据说还有黄帝外经,请问哪里有?,第1张

《黄帝内经》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同时还记载了《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外经》、《白氏外经》、《旁经》等6部医典。

现版《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是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的古籍经过校对后编辑的,称为《新校正》。其中《素问》主要采用的是唐王冰次注的《重广补助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则是根据当时的“家藏旧本”所辑。有说唐王冰曾经说过《灵枢》就是《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黄帝内经》18卷之9,但是没有确凿证据。

现在所传的《黄帝外经》原称《外经微言》,为明陈士铎所传,我看过开头的两篇,所述内容带有浓重的道家思想,理论阐述恪守后世的阴阳五行概念,是在一个相当成熟的思想体系下对某些问题进行格式化阐述的著作。这种笔法读起来,完全没有《灵》、《素》那种天马行空、飞鸿踏雪般闲庭信步的逍遥感觉,说实在的,无论从内容、思想还是文笔上,都难与现行的《内经》相匹。而且从文中所论及的主题来看,亦非《黄帝外经》的原旨。当然,每一部古籍都有不菲的整理和研究价值,只是一旦与经典比肩,实在是有显逊色而已。

隋唐是一个儒释道三教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人名直接反映了当时的这种文化状况。但唐代“佛名”很少,人们喜欢引经据典。很多名字来源于《论语》、《周易》、《诗经》等古籍。

隋文帝复兴礼教,其名体现儒家色彩。

隋文帝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南北近三百年的分裂和对抗,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由此带来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大发展。隋朝虽然只有短短的37年历史,但这一时期的人名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

总的来说,隋代的人名呈现出承前启后的趋势。两晋南北朝时流行的玄、僧、道等名称在隋代仍频繁出现,两晋南北朝时几乎绝迹的儒教名称重新出现并延续至唐代。这种人名反映了隋朝儒释道三教共存共荣的局面。

儒学在经历了魏晋玄学和南北朝佛道的冲击后,于北周武帝时期回归正统,但只是昙花一现,随后北周宣帝抛弃了儒家文化。隋朝建立后,隋文帝复兴礼教,奖励儒教。杨迪皇帝“广纳天下学者,了解内史和行省,互相谈论”。它使孔孟之道广为流传,继汉代之后再次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人名也表现出浓厚的儒家文化色彩。0755年至79000年记载的人名中,反映儒家思想的有300多个,如王仁恭、赵怀义、袁、高德儒、庾信、刘兴本、李世谦、赖和、等。

隋朝人名追求吉祥,崇尚勇猛。

两晋南北朝时风靡一时的佛教和道教,被北周武帝压制,沉寂了一段时间。隋朝时,文帝和杨迪都信奉佛教和道教,他们起死回生了。隋文帝隋文帝,是汉高祖杨真、邱的第十四世孙。他出生在般若寺,凤仪。鲜卑姓为蒲,鲜卑小名为,意为“金刚不坏之身”。隋文帝上台后,恢复了汉姓,所以隋文帝对佛教有着天然的好感,晚年对佛教和道教的信仰也更加深入。杨迪对佛教和道教的信仰更为虔诚,他“经常跟随和尚、尼姑、道士和女官,称为‘四道场’”。所以佛教和道教在隋代非常活跃,在隋代的人名中也有所体现。陶的名字是玄道、陆思道、杜、宁昌臻、杨玄感、陆道德。“佛名”有韩桑寿、李佛子、梁菩萨、李、郑、冯慈明、齐福慧、沈法兴等。

此外,人们对吉祥、名利的追求被寄托在隋朝的人名上,这与西汉的人名有些相似。“吉名”包括、张万岁、孙万寿、韦寿、萧寂、陆永吉、杜谷廷夫、杜谷延寿等。功利名有常德志、郎、何若碧、丁薇、刘权等。隋朝也提倡勇敢精神,体现这种精神的人物有韩擒虎、杨勇、薛世雄、钟世雄等。就sel而言

在唐朝近300年的历史中,三教的地位经常发生变化。唐初,因统治者追认太上老君李二为祖,遂以道教为三教之首。利用这一点,道教一飞冲天,兴盛起来,导致唐代的许多名号,都染上了浓厚的道教色彩。此类名称多以陶、贞、贤、清玄、苏等词为标志。有时出现在名称中,有时出现在字体名称中。前者有刘象道、赵道行、颜真卿、陈、魏、马怀素、裴守贞、牛宪科、李怀贤、霍贤明等。后者如方巧,本名,加上方巧的性格线,使得人们习惯称他为方。妇孺皆知的杨贵妃,名唤玉环,名唤太真。这个名字说明杨贵妃也是道士。

体现儒家思想的人名,不亚于唐代的“道名”,在《隋书》、《旧唐书》中比比皆是,如尉迟恭、狄、娄师德、郭小可、崔敦礼、薛、赵仁本、李义府、李德裕、袁、肖执中、赵宗儒、李等。这些名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儒学的兴盛。

王维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并将其命名为“维摩诘”

与唐代人名中儒道两家的兴盛相比,带有佛教文字的人名较为分散,仅有王维、牛桑如、高力士等。一般来说,某个时代流行一种思想文化,那个时代会有很多反映这种思想文化的名称。唐代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鼎盛时期。不仅玄奘西天取经,而且出现了创立中国佛教的禅宗六祖慧能。唐人对佛教信仰的狂热程度不亚于两晋南北朝。初唐时佛教虽次于道教和儒教,但在武则天时期却上升到道教之上。此后,唐朝大多数皇帝都对佛教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为什么唐代的佛号很少?

这种现象应该与唐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有关。金南北朝时期仍处于翻译、阐释和消化印度佛教经典的时期。普通人信佛,所以直接采用佛字作为名字。中国佛教在唐代已经实现。大部分信佛的人都认为心里有个佛就够了,但是名字里直接用佛字就很肤浅了。此外,“僧”、“会”、“法”的名称容易与两晋南北朝的名称相同。所以唐代佛教徒虽多,但取佛名者甚少。只有王维能找到独一无二的取佛名的方法。他用了“陌陌”这个词,这个词和“陌陌”是他偶像“维摩诘”的名字。

唐人起名时往往从经典中汲取灵感。

由于唐代经学的发展,唐人的命名意向往往有很深的内涵。他们往往从文化典籍中汲取灵感,以名表志,以名表德。比如王,源于《新唐书》:“君子之功是本,而生于本。”魏待价而沽,缘起《论语学而》:“子曰,‘待售!卖掉它!我请客贾也!段,也是《论语子罕》:“孔子说,‘年轻不漂亮的人都有丈夫!秀但不真实的都有老公!"吴三思,杨在思,《论语子罕》:"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听了,说:“又来了,思。”杜,《论语公冶长》:“求仁得仁,不可怨。”魏洛阳seo牛光冠,《论语述而》:“孔子曰,‘参!我始终如一。"孙楚岳,亦《论语里仁》:"子曰,'不仁者,不能久约,不能享其长。仁者仁者,有知者仁者。”杜如晦,源于《论语里仁》:“风雨灰暗,鸡鸣不休。”

《诗经郑风风雨》、《周易》、《老子》被称为“三玄”。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名往往蕴含着老庄哲学的神秘含义,而唐代的许多人名则富含的意味。比如白居易,字乐天,就是以李逸为人生指南,乐天知命。从《庄子》:“是君子以安之,《周易系辞上传》之序也。”以及“行路无流,乐天知命,所以不忧。”罗,观光这个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来历。看过《易》的人都会知道,这个名字来源于“关”卦中的一个卦:“观国之光,用客为王。”含义:看到一个国家的风俗民情,就知道是否尊重贤士,进而决定是否辅佐那个国家的国王。这个名字正是罗渴望建功立业的写照。

唐朝的陆羽,“茶圣”,名字叫鸿渐,也起源于《周易》。据说鲁豫是个孤儿,从小就被一个寺庙的和尚收养。因卜卦,爻渐变,爻为“鸿渐于奎,其羽可为器,吉祥。”因此得名。唐代另一个著名人物杜宏建的名字也来源于“渐”卦。此外,李、孟丽珍、出自《感》卦:“感,元亨利珍。”杜尚,李元吉,源于《坤》卦65:“黄裳,元吉。”杜,《周易》:“行易知,坤易能。”支一和健能代表着乾坤,即天地之德。唐代经典名句命名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命名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受到历代学者的青睐。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2月28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作,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8月3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会议,选定57家(后增至59家)古籍收藏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古籍保护试点工作,印发了《古籍普查方案》等文件,宣布成立了由66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自9月底开始,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名录的申报工作。申报工作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文化、文博、教育、民族、宗教等系统的200余家单位及个人参加申报,截止12月中旬,申报数量总计超过5000部,古籍类型除大量的汉文古籍外,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金石碑拓、敦煌文献、舆图、竹木简等。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的入选标准十分严格。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原则上与《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相同,即国家珍贵古籍原则上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属以下两种情况的古籍暂不入选:一是专家审定时对版本存疑的,暂不入选;二是申报的版本残缺超过50%以上,其他收藏单位有同一版本全本的,暂不入选。11月初,文化部成立评审委员会,聘请简帛、碑帖、敦煌文献、佛经、汉文古籍、民族语文古籍、古籍保护等各学科专家,开始进行名录的初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反复研究、审议,于12月中旬初步确定了名录的推荐名单。2008年1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向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发函,就名录推荐名单征求意见。根据各方的反馈意见,评审委员会研究后对推荐名单作了相应调整,于1月23日至29日在《中国文化报》及中国古籍保护网上向全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根据公示意见,经评审委员会再次研究,将名录推荐名单调整确定为2392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8年3月1日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种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这2392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保存古籍我们一定要忌用化学胶水、化学浆糊、玻璃胶纸等修补古籍。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最有效的保存。

琥珀(Amber),是远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而形成的化石。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象玛瑙。 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 琥珀的诞生 琥珀诞生于四千万至六千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所称的始新世纪 (Eocene),是珍贵的松树脂在历经地球岩层的高压、高热挤压作用之后,产生质变的化石。琥珀属于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半宝石,玲珑轻巧,触感温润细致。大部份的琥珀是透明的,颜色种类多而富有变化,以**最普遍,也有红色、绿色和极为罕见的蓝色。 琥珀,中国古代称为「瑿」或「遗玉」,传说是老虎的魂魄,所以又称为「虎魄」。琥珀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宝物,因为琥珀来自松树脂,而松树在中国又象征长寿。有的琥珀不必点火燃烧,只需稍加抚摩,即可释出迷人的松香气息,具有安神定性的功效,被广泛做成宗教器物。自古中国人就喜爱松香味,视琥珀和龙涎香 (Ambergris) 为珍贵的香料,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 mi la蜜蜡 Jump to navigation 蜜蜡资料 蜜蜡起源 很早人们就发现蜜蜡琥珀除具有珠宝的价值,还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 蜜蜡是史前针叶树、松树、杉树丛林,受天气骤变及其他自然灾害剌激,引发自我保护,分泌出大量透明、黏度很大的树胶或树脂,经地壳变动,被埋在地底或海底,凝聚地球演化的轨迹,吸收蕴藏珍贵的矿物元素及不可思议的灵气。经过约三千万年至九千万年后,形成树脂化石。 地质学研究表明,远在三四千万至一亿年前的始新世和白垩纪年代,地球上生长著许多针叶植物:松柏和枫树,这些树木多脂液,在某一地质时期受到外界强烈 ,分泌了大量脂液落在地上,并随着地质层变动而深埋地下,再经过三四千万年以上的地层压力和热力,这些脂液便石化为蜜蜡矿。地质学研究又表明,蜜蜡最早形成于距今一亿年左右的白垩纪,最迟点则在距今二千万年左右的中新世,中新世形成的蜜蜡已经比较软(多明尼加蜜蜡即其中之一)。之后,因针叶林剧减和石化时间愈来愈不足,加上地层运动渐渐稳定,蜜蜡的形成就愈来愈少。而古人所说:“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说法是错误的。 蜜蜡的出产地有多明尼加、伊朗、摩洛哥、南非、缅甸、西西里岛、波罗的海、阿富汗、罗马尼亚、波兰、巴斯基坦、不丹、丹麦、泰国等。而苏俄、日本、加拿大、韩国和西班牙等地,以生产近期天然树脂为主。 蜜蜡神奇 被埋在地底或海底的蜜蜡,历经地壳升降迁移、日晒雨淋、冰川河流冲击的种种磨炼凝聚地球演化的轨迹,吸收蕴藏珍贵的各种矿物元素及不可思议的灵气形成其能对人体有益的绝妙功能。中国古有蜜蜡琥珀起死回生之功效的记载。唐代时,有产妇产后暴死,恰遇药王孙思邈路过,他见到从棺木缝渗出滴在地上的血,断定此人仍有生机,可救。便令其家人先用“红花”烟熏死者鼻孔,后以“神药”蜜蜡琥珀急救,片刻,死者苏醒,并发出哼哼之声。 蜜蜡琥珀作为一种名贵阳市中药材,早为医家认识。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蜜月蜡琥珀气味甘平,无毒,它能安五脏,定魂魄,杀精魅邪鬼;消五淋,疗蛊毒,破结癜,止血生肌,安胎,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有补心安神,破血生机之功;常握持把玩,可驱毒保暖,佩戴之可预防胛状腺,点燃可除污秽净化空间,避邪驱魔堪称中医五宝之一。 《新中药大辞典》及《本草求真》记载,蜜蜡琥珀可辟风邪,通心、肝、小肠、肺等经络,镇静神经,治失眠、气喘、风湿等,用途广泛。《山海经—南山经》赞曰:“琥珀心肚膀甘平,散瘀通淋能锁惊,癫瘸目疾失眠症,瘀血腹痛小便通”。 蜜蜡琥珀亦为佛教七宝之一,华严、法华、密宗等经文上常载有以蜜蜡琥珀供奉诸佛,以示其心佛合一,也可用来禅修,摄六尘,净六根。蜜蜡琥珀的磁场可消除负性功能,吸收身体残留病气通脉,磁场净化,也可护身避邪,更可脍炙人口。灵王经有载:“佩之死后恶鬼皆不缠身”。 而在西方,自古以来蜜蜡琥珀被视为医宝之一。古希腊人认为蜜蜡琥珀被埋于海底千万年,吸收其精华方成蜜蜡琥珀,因此具有大量的碘,佩戴用蜜蜡琥珀制成的头饰,对治疗和预防甲状腺肿大获益匪浅。希腊人更认为蜜蜡琥珀有《护身》及医疗功效。 琥珀和蜜蜡除了含硫和碳,还具有摩擦带电的特性,故希腊人称之为“电金”它们和不同人的磁场接触,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故有些练气功的人便很注重蜜蜡琥珀。

amber

好!

琥珀(Amber),是远古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于地层,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而形成的化石。透明似水晶,光亮如珍珠,色泽象玛瑙。 品种有金珀、虫珀、香珀、灵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蜡珀等,尤以含有完整昆虫或植物的琥珀为珍贵。 琥珀的诞生 琥珀诞生于四千万至六千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所称的始新世纪 (Eocene),是珍贵的松树脂在历经地球岩层的高压、高热挤压作用之后,产生质变的化石。琥珀属于非结晶质的有机物半宝石,玲珑轻巧,触感温润细致。大部份的琥珀是透明的,颜色种类多而富有变化,以**最普遍,也有红色、绿色和极为罕见的蓝色。 琥珀,中国古代称为「瑿」或「遗玉」,传说是老虎的魂魄,所以又称为「虎魄」。琥珀自古就被视为珍贵的宝物,因为琥珀来自松树脂,而松树在中国又象征长寿。有的琥珀不必点火燃烧,只需稍加抚摩,即可释出迷人的松香气息,具有安神定性的功效,被广泛做成宗教器物。自古中国人就喜爱松香味,视琥珀和龙涎香 (Ambergris) 为珍贵的香料,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 琥珀的前世今生 西元前一千六百年以后,波罗的海沿岸的住民,就以锡和琥珀作为货币,与其南方地域的部落交易,换取铜制武器或其它的工具。 西元前两千年,欧洲中部的美锡尼人、腓尼基人和伊特鲁利亚人 (Etruscan) 共同形成一个琥珀的商业网(注:Etruria 是位于意大利西部的一个古国),同一时期,波罗的海琥珀则经由爱琴海,辗转流传到地中海东岸。考古学家就曾在叙利亚挖掘出古希腊美锡尼文明时期的瓶和壶,在容器中发现波罗的海的琥珀项链。 西元第五世纪,罗马人更远征波罗的海,寻找琥珀,琥珀的交易也在此一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中古世纪,波罗的海琥珀以宗教器物的用途而风行。 在东方,琥珀同样受到各个民族的珍爱,特别是 、波斯、土耳其和中国人。 琥珀的故乡 琥珀最出名的矿源分布于瑞典、丹麦、德国、波兰和苏联各国的海岸,通称波罗的海琥珀。这个地带的琥珀,掩埋在地表以下一百至三百英呎的地层中,该地层称为蓝泥 (Blue Earth) 。当今全球最大的琥珀矿区要属波兰的珊兰登 (Samland) 矿区,不过,珊兰登矿区的琥珀矿经去芜存精,也只有百分之十五可加工成琥珀饰物。除了蓝泥的琥珀矿,波罗的海岸边的琥珀也是闻名遐迩;这类琥珀因为悬浮于海水之中,称为「海珀」,有别于深埋在地层中的矿珀。海珀通常在距离海岸线五十英哩之内的海中漂浮,最远可在英国和法国发现它的踪迹。 中国古籍记载的琥珀产地 出处 琥珀产地 汉.班固〔汉书.西域传〕 克什米尔 南朝宋 大秦(今义大利)、中国哀牢 晋.张华〔博物志.卷四引神仙传〕 益州永昌〔今云南保山县〕 唐书 南昭、三濮、环玉 宋.赵汝适〔诸番志〕 大食产琥珀,运往三佛齐国 明.曹昭〔格古要论〕 南蕃、西蕃、高丽倭国 明.张燮〔东西洋考卷四〕 苏门答腊、日本进贡 清.徐锡麟〔熙朝新语〕 荷兰贡奇珀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云南多血珀 民初.〔石雅〕引〔华阳国志〕 博海〔今云南西南至缅北,海南邑林〕 琥珀的开采 琥珀原矿依采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海床冲积至岸边的海珀 (Sea Amber);第二类是从地层中开采的矿珀 (Pit Amber);第三种称为湖珀 (Lake Amber),是山谷中的琥珀原矿,历经长久的雨水穿凿,自山岩中剥落,随溪流进入下游的湖泊而得。其中以湖珀的数量最少,矿珀品质最佳。 海珀亦称为海石 (Sea Stone),原本是沉积于海层或附着在海岸岩壁的琥珀原矿,由于受到经年累月的海水冲刷而汇入海中。这类琥珀经常与海草纠结在一起,于是渔夫便利用渔网打捞。海珀盛行于十九世纪的波罗的海沿岸,由于长年饱受海水的冲刷侵蚀,形成类似抛光过的外观,品质也受到影响。最著名的海珀为德国和波兰所产。其实 Amber一字系源自 文,原义即指"在海中漂浮"。 矿珀是直接采自地层中蓝泥,不像海珀会受到海水的冲刷侵蚀,所以保持了原始原貌。至于湖珀,因为数量稀少,可能已经停止开采了。 琥珀的电气性质 琥珀在希腊文中「Electron」,以其摩擦可生静电而名,故琥珀亦曾被译为「电石」。琥珀这种「摩擦生电」的现象,早在西元前四百年就迷惑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由于当时无法提出合理的解释,更为琥珀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中国古籍中也记载了不少琥珀的静电效应。后汉王充〔论衡〕书中记载〔顿牟介,磁石引针〕,「顿牟」即指琥珀。晋王嘉〔拾遗记〕卷七曾提及一双琥珀鸟置于静室,自于室内鸣翔,恐怕是古人夸大其实,能够鸣叫则应属琥珀静电摩擦之效。汉郭宪〔洞冥记〕卷四叙述「帝所幸宫人丽娟,以琥珀为佩,置衣裾里不使人知,云骨自鸣。」这也是摩擦琥珀而产生静电的例子。 温度对琥珀的影响 有的琥珀不必点火燃烧,只需稍加抚摩,即可释出迷人的松香气息,这类琥珀国人称为「松香琥珀」。自古中国国人就喜好松香,视琥珀和龙涎香(Ambergris)为珍贵的香料,唐〔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后赵飞燕就是枕琥珀枕头以摄取芳香。现在台湾还有在加工松香琥珀,大多供奉在佛堂中,求其安神定性的功效。在罗马帝国时代,西方妇女常手握松香琥珀,以体温散发琥珀的松香。这些都是利用琥珀松香的例子。(注:龙涎香是鲸肠内的灰色分泌物,浮在海面上,可制成顶级香料) 温度 变化情形 常温摩擦 释出迷人的松香味 摄氏150度- 180度 琥珀开始软化 摄氏250度- 375度 琥珀完全熔化

析出琥珀酸;琥珀呈现油脂状 摄氏375度以上 琥珀开始燃烧,出现亮**火燄,并产生松香味,有时也会看见蓝绿色的火星 琥珀的颜色 琥珀的颜色繁多,古籍中曾就琥珀特征而加以分类,例如,明曹昭〔格古要论〕指出,性若松香,色红且黄者为「明珀」,有香味者为「香珀」,鹅**者为「蜡珀」,深红色者为「血珀」。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琥珀有最详细的分类。 依国人的习惯分类,黑色的琥珀称为「翁珀」;**透明而澄澈者称为「金珀」(Golden Amber);至于血红色的琥珀称为「血珀」,在西方血红色琥珀称为「樱桃琥珀」(Cherry Amber)。另有一类琥珀,在普通光源下是黑色,置于强光中则呈现殷红的色泽,称为「瑿珀」。透明度差且含有微小气泡者,因其颜色似蜜、质感如蜡,称为「蜜蜡」,西方人士则以其颜色似蜜而称为「蜜珀」(Honey Amber)。其实蜜蜡只是琥珀的品类之一,国内有部份人士却经常为琥珀或蜜蜡的称名而履生争议。中国大陆的考古文献就不强调称呼「蜜蜡」,而是回归到琥珀的颜色,描述为橘红不透明琥珀,或是红黄不透明琥珀等等。 波罗的海琥珀 波罗的海琥珀以金**系为主,出自渐新世(Oligocence)的松脂化石,质感格外细腻。 近代最早建立琥珀工业的国家就在波罗的海附近,包括苏联、英国、波兰、丹麦和荷兰等国。波罗的海地区堪称目前世界最大的琥珀产地,在1980年,仅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一地所产的琥珀便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二。德国的琥珀也是重要的出口项目。波罗的海三小国也有为数不少的大型琥珀生产工厂,以立陶宛最多,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次之。 瑿珀 印度宝石专家的说法,以樱桃红最为贵重。最特殊的是黑色琥珀,在正常光线照射下并不透明,但是在强光照射下,则可显现美丽的深红色,也就是国内琥珀市场视为极品的「瑿珀」。瑿珀自古在中国便极为珍贵,〔本草纲目〕称瑿珀为众珀之长,宋应星〔天工开物〕描述「琥珀最贵重的瑿,价格相当黄金五倍」(注:一说瑿珀来自东欧和越南,其实依据瑿珀的定义:暗红近黑,以灯光直照可见枣红色泽,这样的琥珀在罗马尼亚和缅甸均有出产。)

参考: zh /w/indextitle=%E7%90%A5%E7%8F%80&variant=zh-

琥珀 = amber 蜜蜡 = beeswax

参考: yahoo字典

amber--琥珀 beeswax---蜜蜡

中国有黄帝内经,据说还有黄帝外经,请问哪里有?

《黄帝内经》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同时还记载了《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外经》、《白氏外经》、《旁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