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北芪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黄芪北芪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

黄芪北芪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北芪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黄芪北芪都是属于常见的中药材,平时人们喜欢把黄芪泡水喝,不仅能增加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延缓衰老,本文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芪北芪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北芪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一、黄芪与北芪的区别:

北芪是黄芪的一种,是生长在北方的黄芪。也有南芪,南芪效力与北芪相仿,但没有它温热,十分适合南方补益之用。

而黄芪是正名,北芪是冠以产地名的称谓。中药以产地、形状冠名的有很多,比如川连、鸡爪连都是黄连,因其产于四川、形似鸡爪而得名。黄芪的别称还很多,比如北芪、锦芪(金井玉栏)、绵芪、二皮、炙芪、红芪等等不一而足。

南方人管北方生产的黄芪统称为“北芪”,不过“北芪”和“正北芪”可不是同一个东西。正北芪只有山西浑源才能长出来,所含皂苷含量是其他黄芪的几倍,而且还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因此我们就可以发现了,相比较而言,北芪是更好的一种中药材了,如果我们有条件的话,那么就可以选择更好的中药材来吃了。

总而言之,黄芪就是北芪,黄芪性微温、味甘,有补血补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的功效。黄芪富含糖类、胆碱、叶酸和多种氨基酸,对有着多方面的作用,能增强身体免疫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皮肤循环。

二、黄芪的功效

1、补气升阳。

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

2、固表敛汗。

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

3、托疮排脓。

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

4、利尿消肿。

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

三、北芪的功效与作用

1、北芪有托疮排脓的功效:北芪用于气虚痈疽久不溃破,或溃后久不愈合,北芪常与党参、 肉桂同用。取北芪补气健脾,能促进脓疱的早溃和肌肉的新生,有排脓生肌作用。

2、北芪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北芪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虚泄泻,久泻脱肛等。北芪的补气力强,善补肺气,可以治疗肺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北芪常配 党参、 白术、淮山、炙 甘草同用。用蜜制后的北芪补益力更强。

3、北芪有益气升阳的功效:北芪用于气虚下陷之症。中医认为脏器的下垂是由于中气下陷之故,北芪善于益气升阳,可治疗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以及气虚血脱的崩漏等症。中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脏器下垂各症,补中益气汤中的北芪就是取其补气之中而有上升之性,能升脾胃之清阳。这时宜蜜制后用。

4、北芪有固表止汗的功效:北芪用于表虚自汗。北芪补气之中而有外达之性,故能补气固表以止汗。北芪的固表止汗作用较好。临床上通过不同配伍,能治疗各种汗出症;北芪同助阳药配伍,治阳虚自汗;北芪同补气药配伍,治疗气虚自汗;北芪同滋补药配伍,治阴虚盗汗。若气血不足,外受风寒,又往往不能作汗,在解表药中配伍黄芪,能鼓舞阳气,补益汗源,使其发汗,所谓“黄芪有汗能止,无汗能发”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宜生用。

5、北芪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北芪用于气虚水肿,常配白术、防己、炙甘草或桂枝、 茯苓同用,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均有本品。多用于治疗 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晚期等。

北芪为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能补脾健胃、补肺益气、补气固气、补气消肿、补气生血、补气通络、补气升提、补气托毒、排脓生肌。古人把北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

如何区分黄芪北芪

一、概念差别

黄芪属于中药名称。

北黄芪或者北芪只能说属于处方名。因为品质好的黄芪主要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和山西等地。所以医生为了强调黄芪的产地往往会在处方中用北黄芪(内蒙古、黑龙江所产的黄芪)或者西黄芪(山西所产浑源为中心所产的黄芪)等名称。北黄芪属于正品黄芪,品质属于比较优良的,属于黄芪佳品。

二、产地不同

北芪特指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北方地区的黄芪,其产地范围相对固定。

黄芪的产地就没有明显的特指区域,我国的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均有出产。

三、集合大小的差别

北芪是众多黄芪中的'一种。而北黄芪、西黄芪等品种均属于黄芪。

扩展资料

北芪和黄芪的功效:

1、补脾益气:非常适合脾胃比较虚弱和脾虚泄泻的患者,而北芪具有很好的补气力,可以搭配党参、淮山等一起服用效果更佳。若是用蜜制后的北芪补益力更强。

2、可以补气。固汗的效果也很明显,治阳虚自汗;可以跟补气药一起搭配,治疗气虚自汗。有的人气血不足,或者感染了风寒,但又出不了汗,可以在解表药中配些黄芪,可以达到补气的效果,让其发汗。

3、有的患者气虚导致了水肿,建议用黄芩撘配茯苓、白术、防己和桂枝一起服用,有很好的利水消肿作用。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服用。

4、脏器会下垂的原因是中气下陷导致的,而北芪有很好的益气升阳效果,对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患者。有补中益气汤的效果。

5、溃后久不愈合患者,也可以服用黄芪,建议搭配党参、肉桂一同服用。可以很好的促进脓疱的早溃让肌肉迅速新生。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您知道吗下面是实用资料栏目我精心整理的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希望能帮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取黄芪泡水饮用,可治身体困倦,无力,气短。取黄芪加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适量煎服,防治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冒。取黄芪配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可治盗汗。

 以黄芪配白术、防己、生姜、大枣,可治水肿。黄芪与党参、白术、甘草、枳壳、升麻、柴胡同用,可治脱肛、子宫或内脏下垂。用黄芪配伍陈皮、麻仁、蜂蜜,可治老人或产后便秘,欲便不能。用黄芪加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既可治腹部冷痛、又可治关节、肌肉疼痛。

 以黄芪加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银花、白芷,可治痈疽内脓已成而不破溃。取黄芪、生薏米、赤小豆、鸡内金、陈皮,加糯米煮熟成粥食用,可治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存浮肿。但需要明确的是,脉细数、舌质红,属中医肾阴虚者,不宜服用。

 黄芪的食用方法

 1、 黄芪蒸肥肠

 原料

 黄芪20克,猪大肠300克,料酒10毫升,盐5克,味精3克,白糖10克,酱油10毫升,姜5 克,葱10克,胡椒粉3克。

 做法

 1将黄芪洗净,润透,斜切成薄片;猪大肠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切成段;姜切片,葱切段。

 2将猪大肠放入碗内,加入料酒、盐、味精、白糖、酱油、姜、葱、胡椒粉,抓匀,腌渍1小时。

 3再加入黄芪,上武火大汽蒸笼内,蒸50分钟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益卫回表、利水消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脱肛、更年期综合症等。

  2、黄芪粥

 原料

 生黄芪30克,红枣6颗,大米100克。

 做法

 1将生黄芪洗净,切薄片;红枣洗净去核;大米淘洗干净。

 2将大米、黄芪、红枣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补气升阳、益气护胃,对胃下垂患者尤佳。

3、黄芪蒸乌鸡

 原料

 黄芪10克,乌鸡1只,红枣7颗,莲子10克,料酒10毫升,葱10克,姜5克,盐5克,高汤500毫升。

 做法

 1把黄芪洗净,润透切片;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和爪;红枣洗净去核;莲子洗净去心;姜拍松,葱切段。

 2把乌鸡放在蒸盆内,身上抹上盐,把莲子、黄芪、红枣、姜、葱放入鸡腹内,在鸡外身上抹上料酒,加入高汤。

 3把乌鸡上蒸笼用武火大汽蒸1小时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升提中气、生津止渴,适用于上、下消型糖尿病患者。

4、黄芪炖猪肚

 原料

 生黄芪20克,猪肚500克,料酒15毫升,姜10克,葱10克,盐3克。

 做法

 1将黄芪洗净,切成薄片;猪肚洗净,切成块;姜切片,葱切花。

 2将黄芪、猪肚、料酒、姜、葱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50分钟,加盐拌匀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补气升阳、益气护胃。

  5、黄芪桂心炖田螺

 原料

 黄芪30克,桂心9克,田螺300克,料酒10毫升,盐4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姜4克,葱8克,高汤800毫升。

 做法

 1将黄芪、桂心洗净,放入纱布袋内,扎紧口;田螺洗净,去肠杂,取肉,切成薄片;姜切片,葱切段。

 2将田螺肉片、药包、姜、葱、料酒、高汤同放炖锅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加入盐、味精、胡椒粉即成。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补中益气、止血,适用于气虚蕴湿、清阳下陷、肾气不足、不能固摄等症。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为: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黄芪北芪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北芪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北芪的区别的功效与作用,黄芪北芪都是属于常见的中药材,平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