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的ppt山海经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关于龙的ppt山海经文言文,第1张

1 哪位知道《山海经》当中关于龙的记载的文字啊

烛龙:《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应龙:《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夔龙:《山海经 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蛟龙:《山海经·海内经》:“鲧死,三岁入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2 哪位知道《山海经》当中关于龙的记载的文字啊

一、原文

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二、译文

应龙就住在这座山的最南端,因杀了神人蚩尤和神人夸父,不能再回到天上,天上因没了兴云布雨的应龙而使下界常常闹旱灾。下界的人们一遇天旱就装扮成应龙的样子求雨,就得到大雨。

三、出处

出自战国时期佚名创作的一篇散文《山海经·大荒东经》。

扩展资料

《山海经》自古称为奇书,学者或据以考地理,或藉之论神话,世人所津津乐道者则无非充斥其中的四海神奇、远方怪物。对华夏世界观发生过巨大影响的“天书”。明代以前,只有东晋的郭璞认真研究它并做了注解,但是仍然留下许多“不详何物”的字句等待后人破解。

《山海经》讲的是海外大荒、遥远国度中的怪物、怪人、奇风异俗,是岁时月令,是古人时间知识的反映。书中大量的内容是关于海外诸国比如结匈国、羽民国、讙头国、厌火国等等的人物形象的描述,是一幅描绘岁时场景的月令图。

-山海经·大荒东经

-山海经

3 收集关于山海经的古文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山海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华腹地的山川宝藏,特别是一些异鸟怪兽、奇花异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其中《海外经》介绍了传说中的海外异国,如双头国、三首国、女子国、丈夫国、大人国、小人国等国的风俗习惯,更是奇中有奇,不但使人赏心悦目,而且能使人增长很多知识。《山海经》的内容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地理书。

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全书18篇,约31000字。五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

《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

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

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

《山海经》目录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第十三卷 《海内经》大禹 第一卷 《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有草 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 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 狌々,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 疾。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有兽焉,其状 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 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

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 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 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

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 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犭尃訑,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 足三翼,其名曰,食之无卧。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 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

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 音如鸳鸯,食之不疥。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于东海,多沙石。

汸水出焉,而 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

其神 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之礼:毛用一璋玉瘗,糈用稌米,一璧,稻米、白菅为 席。《南次二经》之首,曰柜山,西临流黄,北望诸毗,东望长右。

英水出焉,西南流注干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兽焉,其状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则其县多土功。

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 鴸,其名自号也,见则其县多放士。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 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

有兽焉,。

4 有关龙的文言文

黄龙者,四龙之长也。不漉池而渔,德至渊泉,则黄龙游于池。能高能下,能细能大,能幽能冥,能短能长,乍存乍亡。赤龙、《河图》者,地之符也。王者德至渊泉,则河出《龙图》。

《周易》曰:云从龙,风从虎。

《管辂别传》曰:龙者阳精,以潜于阴,幽灵上通,和气感神,二物相扶,故能兴云。虎者 ,而居于阳,依木长啸,动於巽林,二数相感,故能运风。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5 关于“龙”的文言文有什么

1、《杂说一·龙说》唐代: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2、《叶公好龙》两汉:刘向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3、《宫之奇谏假道》 先秦:左丘明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5、《吊屈原赋》段落 两汉:贾谊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6 关于龙的寓言故事,必须是古文和翻译

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说:“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译文:

子张去拜见鲁哀公,过了七天鲁哀公仍不理他。他就叫仆人去,说:“传说你喜欢人才,因此,冒着风雪尘沙,不敢休息而来拜见你。 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我觉得你所谓的喜欢人才倒是跟叶公喜欢龙差不多。据说以前叶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了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 ,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 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现在我听说你喜欢英才,所以不远千里跑来拜见你,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原来你不是喜欢人才 ,你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人才非人才的人罢了。诗经早说过:‘心中所藏,什么时候可以忘!’,所以很抱歉,我要离开了!”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爱好某样事物,其实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欢!

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龙图腾是由其他动物图腾演变而来的。早期比较具有广泛代表意义的是“蛇演变说”,当蛇演变为龙后,我们自然也变成了“龙的传人”。 

但在实际上,龙的传人这一说法直到五四运动之后才流行起来。

近代流行一种说法,认为源自黄帝的釜山合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

从此,中原大地上各个部族有了共同的龙图腾,统一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此开启,因而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

扩展资料

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在图腾崇拜阶段,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传说,龙(原形为蛇)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太昊)部落的图腾。太暤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

最后是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隋唐时代,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也传入中国。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来只有龙神崇拜,没有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随着佛教的传播,龙王、龙宫、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

-龙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1] 

《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认为有翼方是真龙。[2]  如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乃至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一说青龙为祖龙。[3]  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4]  而西方神话中的 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

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龙的形象

编辑

《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辞书之祖《尔雅》提到了凤凰的形象,关于龙却只字未提。宋人罗愿为尔雅所作的补充《尔雅翼》中,却有“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同为宋人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到了明代,龙的形象更加具体丰满起来,《本草纲目·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通过曹操之口,概述了龙的特点:“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

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写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6] 

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龙的形象特点为九似: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从数千年前无信史可考的文化时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战国先秦,关于龙形象的器皿、纹饰一向层出不穷,有翼、无翼,有角、无角,更有良渚文化的兽身龙、查海遗址的蛇形龙,其形象也多有不同,故而有学者认为,龙的起源、源头众多。[7] 

西汉(包括王莽时期)的龙形象身体细长,似蛇形,身尾不分,末尾有鳍。头部似鳄鱼,整体较瘦长。分为有翼、无翼两种。有的角似牛角,细长,前端略带弧形。上下颚等长,上下唇分别向上下翻卷。分为有无两种,翼为鸟翅形。兽腿,短粗。足部分为兽、鹰足两种,三趾。

而到了东汉,龙体粗壮,似虎形,身尾分明,个别有鳍。 角似牛角。角下都出现突起的棱,顶端前卷,也有类似鹿角的。 且都有翼。兽腿较长。 以虎的形象为主,其他动物形象辅之。

建安至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龙体较细长,似虎形,身尾分明。头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无两种,有翼的龙形状仍旧为鸟翅形。腿为兽类,长。[8] 

南北朝至隋时,龙体细长,似虎形,身尾分明,颈和背上出现焰环。龙翼依旧分有无两种,出现飘带形翼,鸟翅形尚存。四肢上飘,有长的兽毛。

唐宋时期,体粗壮丰满,回复到蛇体,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都有鳞,宋代时尾上则有一圈鳍。吸取了狮子形象的特点,圆而丰满,脑后有鬣。 唐代时出现分叉鹿角,前期略似鹿角尚存。 上唇很长,顶端成尖形,下唇短而不再下卷。 龙翼已经都为飘带形。 宋时出现四爪的足,后肢和尾常交叉盘旋。[9] 

“龙”虽然在英文中一般翻译为“dragon”,而欧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传统的龙除了外观容貌上有一些相似外,背景和象征意义都分别甚大,但其实并不只是如此。

在基督教流行之前,西方的“dragon”一直是维京人、塞尔特人和撒克逊人的民族象征,这点和东方龙无异。随着基督教势力的壮大,龙和蛇的负面涵义被放大,其在《新约全书》的启示录中被描绘为邪恶的“古蛇”、“魔鬼”、“撒旦”,从此西方龙就常与邪恶画上等号。[10] 

西方恶龙

但是西方龙与东方龙的区别并不是简单的“善与恶”的区别。就如同毛主席和其他伟人所说的:“好与坏,善与恶,在任何事物身上都是同时存在的,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目前全世界更多的人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好和绝对坏的东西,而且好坏的评判往往还与评判者自身的立场有关-这就是辩证的思想。虽然还没有确切可靠的证据能证明龙是真实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但它在人类所留下的传说中显然也同样符合辩证法。

有中国学者提出把“中国龙”的英文翻译改为发音与汉语接近的“loong”,但目前尚未得到广泛认可。欧美人习惯称中国龙为“Chinese dragon”。[11] 

青龙:为“四圣”、“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天之四灵”之一,又称为苍龙,代表东方,青色,因此称为“东宫青龙”。

青龙

应龙:又名飞龙,亦作黄龙。背生双翼的龙,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据说当年轩辕帝有名大将就是应龙,主要功绩有斩杀蚩尤、夸父。

虺(huǐ):《述异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

虬(qiú):虬龙是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一说是无角的幼龙。《说文解字》:龙无角者。各本作龙子有角者。今依韵会所据正。然韵会尚误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赋》引《说文》虬,龙无角者。[12] 

螭(chī):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类龙生物。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13] 

蛟(jiāo):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14]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

火龙:《清史稿》载:“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云龙:云雾缠绕的龙。

望龙:头部呈侧面的龙。

行龙:传说鲤化蛟,蛟化龙,而当龙达到一定境界时,会化为行龙。

鱼化龙: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民间流传的鲤鱼跳龙门,讲述的就是龙鱼互变的关系。

鱼化龙

蜃龙:蜃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样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就是从口中吐出的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幻影。这些幻影大多数是亭台楼阁,是谁都没见到过的豪华,从窗口里可以看到穿戴华丽的人们在活动。这就是常说的海市蜃楼。

除此之外,在一些典籍里还记载了龙的“衍生物”,如《五杂俎》:龙性最*,故与牛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囚牛

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对诸位龙子的情况均有记载,但不统一。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我们主要以年份偏老并已经被后人整理成书的《中国吉祥图说》来了解具体是哪九子。

1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睚眦

2老二睚眦(yá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3老三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

4四子蒲牢(pú láo),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5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螭吻

6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ì xì),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

7七子狴犴(bì 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

8八子负屃(fù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9老九螭吻(chī wěn),又名鸱(chī)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其他:

饕餮:四凶之一,原为缙云氏之子。[15] 

貔貅:带有祥瑞之气的一种神兽。

历史演变

编辑

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21] 

在图腾崇拜阶段,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传说,龙(原形为蛇)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太昊)部落的图腾。太暤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

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便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权威,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这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战国时期便形成了五色龙崇拜,及龙神信仰。在春秋时期,有五行神,分别与五行之神相匹配的是龙、虎、凤、龟和麒麟,龙只是其中之一,与木神勾芒相搭配,而五龙观念尚未形成。到战国时期,五龙观念开始形成。[25] 

最后是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隋唐时代,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也传入中国。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来只有龙神崇拜,没有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随着佛教的传播,龙王、龙宫、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21] 

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色龙及四海神,龙神信仰,在宋以前多称龙神,直至宋徽宗封五龙为王,龙王信仰才开始流行,可以说,现在的四海龙王,五帝龙王是由朝廷封的本土龙神来的,由中国本土龙神演变的道教龙王,是后来神魔小说中四海龙王的直系宗主,四海龙王及五帝龙王都是中国本土血统的五龙神演变来的。[26] 

上古

1971 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青玉龙,后经考古勘查确认该玉龙属于距今约 7000 多年的红山文化遗物。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 2 个并排的鼻孔。玉龙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位列十大镇馆之宝。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27] 

1987 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清理出一条长 178 米的蚌壳摆塑龙,距今近六千年。

1994 年,在湖北黄梅县白湖乡焦墩遗址,清理到一条长 44 米的卵石摆塑龙,距今约六千年。

1995 年,考古学家在辽宁的阜新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发现了一条长 197 米的红石堆塑龙。这条龙有头、尾和四肢,已经比较完整。查海遗址是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证明中国龙文化至少已经有了 8000 年的历史[20]  。这是迄今为止得到考古界公认的,最早关于龙的遗存。

辽宁阜新查海前红山文化龙形堆塑

1996 年,辽宁葫芦岛杨家洼遗址,发现了两条土塑龙,距今约八千年。[28]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的神秘功能在先民的眼里愈发至关重要,与天地宗祖鬼神沟通的琮、璧、戚等礼器,都是用好玉琢制的。在辽西、内蒙古、徽、湘、鄂、太湖流域的发达地区,人们也用玉琢出龙形,足见龙在当时非同一般的地位。[28] 

辽宁建平白玉龙。红山文化。有说像猪,有说像熊。他们一方面从形象上分析像熊,另一方面依据出现红山文化重大遗迹的牛河梁积石冢内,有以熊为祭的重要迹象和出土熊首彩陶塑件,甚至附近有可能是当时先民作为山神崇拜的熊形大山。事实上,圆眼大头尖长嘴,利齿显露的,甚至肥厚笨拙的身体与当地的棕熊唯妙唯肖。

安徽凌家滩白玉龙。距今五千年左右。首尾相联的扁环形,鸡骨白色泛绿斑,此龙除背环一周明确的脊鬣,尤为形象的是龙首呈牛头形,头上两支微翘的弯角,直观就是当地水牛头上的双角。

安徽凌家滩白玉龙

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良渚文化。玉龙组成比较特别,由四个同向龙首围成一个镯形。龙首分布均匀地浅凸于镯面上。嘴、眼、耳浅浮雕状,龙角、牙齿等一些细部用阴线勾勒。发掘报告描述它“眼和牙近似水牛或鹿,鼻如猪,角与耳非牛非鹿,似为各种动物的结合图形。……平面加一个侧面进行斜向观察,其形态和传统观念龙形颇为近似,……环曲的镯身,或可视作龙体的象征”。此类龙形,在浙江反山、瑶山等遗址出土的璜、柱形器、山字形器管和小玉璧上多有发现。扁长吻,缩颈俯伏,面额仰天的身姿酷似一条浅潜水下,仅浮露鼻眼,随时准备猎取小动物的鳄鱼的形象。一排整齐犀利的牙齿,更是这一水中猎手的生动写照。

湖南澧县孙家岗的玉龙。龙山文化。扁簿状,镂刻透雕而成。头顶有高耸华丽的角状装饰,腹下有雕镂逼真的龙脚(这恐怕是已知玉龙中最早发现龙脚的例子)。但蜷曲的主体,仍隐约能见“C”字形状。长吻、圆眼等独特的造型,同样具有鳄鱼的体态特征。[28] 

湖北天门肖家屋脊玦形玉龙石家河文化。外形极似红山文化“C”字形玉龙,只是头形不似红山猪、熊、马首形,而略与鳄接近。

以上诸玉龙,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典型玉龙。从动物学角度分析,主要是马、熊、牛、鳄几种,特征清晰,种类明确。

内蒙古地区广袤的大草原,在那里的动物主要就是牛羊与马。而马是其中最有灵性的动物,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和巨大的承载力等,是最受牧民宠爱而赖以生存(耕作、运输、坐骑、甚至果腹等)的牲畜。他们把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虚幻成神通广大的龙的形象-长鬣飞扬的三星他拉碧玉龙,合情合理。

辽宁建平白玉熊龙,形象为熊,熊的力量和其在当地动物中的霸王地位,也是令人敬畏的。将其虚幻神化成龙的形象,也是完全可能的。

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

至于安徽凌家滩玉龙为牛首形,据了解,水牛在这一带,不久前还是农家的主要畜力,也是当地农民几千年赖以生存的动物,即使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人民政府,也曾多次发布公告,严禁宰割耕牛,足见牛在当地人民生活中占据过多么重要的地位。凌家滩先民把这一具有神奇般力量,对农业丰产作出极大贡献的水牛,虚幻神化为龙的形象,顺理成章。[28]

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湖南澧县孙家岗白玉龙、湖北天门肖家屋脊玦形龙,头形都似鳄鱼,而鳄鱼也正是长江流域及江南水乡地带常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动物。有人分析认为,鳄鱼总是在冬眠之后在春天破穴决堤造成水灾,人们也往往在这个时候看到了鳄鱼出没在波涛滚滚之中,便以为鳄鱼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使人们逐渐由鳄产生了龙神的形象和崇拜。

繁多的龙型,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各有祖形的现象,说明龙的产生其实是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当地氏族先民所尊崇、敬畏的某种动物直接相关,与当时当地生存的动物种群有关。如鳄应该在江河沼泽的江浙湘鄂地区,而不应该出现在辽西的山区和茫茫无际的大草原上;马的踪迹至今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中没有发现……这种与当时当地先民的尊重物紧密相连的特殊的造龙现象,直至以后仍会导致另类新龙的产生。如商代人首双角龙纹青铜盉,汉代马王堆帛画上的人形龙,江苏丹徒丁卯桥唐代鎏金银盆上的鱼龙等等。其中人形龙的出现,说明受到尊崇、仰慕的首领、英雄人物等,同样可以成龙。这一现象即使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能产生其不可思议的影响。总而言之,这种奇妙的、唯“龙的传人”独具的“龙”化的意识行为,实质就是将这种动物或人予以“神”化的过程。[28] 

先秦

《竹书纪年》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

商代玉环形龙饰

古籍说帝舜和夏代有饲养龙的活动,以龙作氏族的族名。《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商周时期,龙文化更得到广泛的传播。龙由图腾时代原始的龙形象变成真正的龙纹,约在商代。商王朝非常重视宗教与巫术,也就十分重视宗教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器-青铜器的铸造。青铜器上的纹饰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即通过各种象征性的纹饰,向人们展示应崇拜的神灵,求其保护,免受怪物的侵害。这种纹饰中,原龙纹成为主要的部分。[29] 

秦汉

《史记·封禅书》载:“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

龙原本是中华先民崇拜对象,但随着专制程度的不断加深,君权之日益膨胀,帝王之家凭借政治优势,将龙据为己有。《吕氏春秋》中,便有将晋文公“喻之为龙”的记载。其后有秦始皇称“祖龙”之说。秦汉以后,龙已定型为帝王化身,皇室专利。皇帝为“真龙天子”,出生曰“真龙天降”,驾崩称“龙御上宾”;所居者龙庭,卧者龙床,座者龙椅,穿者龙袍。[30] 

秦汉龙纹

西汉董仲舒所撰的《春秋繁露》中,记有民间祈求龙降雨以保丰收的祀龙降雨活动。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著名帛画上,也有龙的形象。这表明在西汉时期,龙已经是社会生活中流传相当广泛的一种文化意识了。[31] 

唐代

《新唐书·五行志三》载:“贞元末(805 年),资江得龙丈余,西川节度使韦皋匣而献之,老姓纵观。三日,为烟所熏而死”。该事,《太平广记》卷四二二引牛肃《纪闻》谈的比较详细。

《唐年补录》载: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县善政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氵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余丈。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

宋代

《辽史·太祖本纪下》记:“神册五年(920 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介绍过他出使契丹时所闻该事,元好问《续夷坚志》对该事谈的较详细,是条五尺小龙。

明清

明朝洪武时期,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其特征概括为头小、颈细、身体细长、少毛发、三四爪。永乐、宣德时期,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龙形变得形体高大粗壮,威武凶猛。那时,龙首较元代的大,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嘴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嘴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的发多。[32]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间,龙型失去了前朝张牙舞爪、叱咤风云的雄姿,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常见的一种闭嘴龙,多在花间、莲池、海水彩云中出现。除了闭嘴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而嘉靖、隆庆、万历年间,龙纹则以行龙为多。有双龙相对的,有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龙凤对舞的。有行于花间、舞于彩云的龙形,也有游于海涛之中的蛟龙。此时的龙纹,亦分张口和闭嘴龙。在工艺上,龙纹大不如前。常见画工简单草率,有的把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失去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雍正、乾隆年间,龙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龙的眼睛显圆,龙的爪已不似明代鹰爪,五趾相靠成“风车”状。这时的龙爪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了元、明时期三角形的那种锋利感。所以,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壮,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对比发现,之前的龙体盘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显腰体硬直之感。

概括起来,明代龙纹及造型粗壮,威武生猛,龙首魁梧,有怒发冲冠之气势。龙趾呈三角形,略微内弯,锋利刚劲。明中期时龙首扁长,上唇呈如意状,龙爪紧靠呈风车状。明晚期时,仍以游龙居多,龙的头部略圆,鬃毛成蓬,有上冲之势。这时的龙型上颚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而清代龙纹显得华贵精巧,富丽堂皇。[32] 

九龙壁龙纹

文化影响

编辑

国内

在中华,龙文化、龙的传说蕴涵着中国人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互主体观的诉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中国龙文化内涵丰富,从性质和内涵来看,龙文化可分为三大类型:宗教龙、政治龙和艺术龙。宗教龙即把龙当作圣物或神灵来崇拜,把龙视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护神等。政治龙是统治阶级利用人们普遍崇拜龙的心理,把帝王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用以维护统治。艺术龙就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对龙的敬仰和崇拜,即以雕刻、塑造、绘画、舞蹈、神话传说、竞技活动等方式表现龙。[21] 

中国龙文化具有鲜明特色。

悠久性。中国龙崇拜历史在世界上最为久远。据考古发掘资料,最早的龙形象是在 1994 年发掘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中发现的,这一遗址中有一条距今七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石块堆塑龙。在新石器遗址中,还发现了众多的龙形象。至于玉龙和龙纹就更多。

延续性。龙文化在中国历久不衰,历朝历代延续不断,可以说是延续时间最长、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

多样性。中国龙文化丰富多样。龙的形象变化多样,中国各朝代的龙形象均有所不同。各地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也各不相同,龙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祭龙仪式纷繁复杂。

普遍性。中国大多数民族都崇拜龙,有龙抬头节习俗,带有“龙”字的地名、物名、人名遍布全国各地。

整合性。自秦汉之后,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这使各地区、各民族本来不同的龙文化得到整合。中国龙文化经过整合,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传播力。[21]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的。先秦时代的乘龙周游四海、乘龙升天,以及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被道教全盘继承。龙在道教中被认为是“三轿”之一。这里所指的“三轿”,一曰龙轿,二曰虎轿,三曰鹿轿,作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道教里有许真君御龙及建立锁龙井的著名神话故事,中国各地的锁龙井故事的作者就是巫师即中国道士所为。

《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 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 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1、龙起源于蛇。

八千年前,雨量充沛,满世界草丰林茂,是蛇类的天堂,人对蛇可谓是防不胜防。于是人们虚拟出蛇身、骆驼头、麒麟角、乌龟眼睛、牛耳朵、蜥蜴腿、老虎爪、鱼鳞,还长有胡须的动物——龙。龙的神力无比,可降服一切自然灾害和野兽。

2、来源于雷声

龙最早就来自于闪电弯弯曲曲的形象,先民们通过对自然及天象的观察,认为天上存在着一种能够呼风唤雨、会打雷并以闪电形象现身的神物,根据雷声他们将其称之为龙。从龙字的发音上看,“lóng”正是记录了雷的隆隆之声。

在阴云密布的天气,每当看到风起云涌,听到隆隆打雷的声音,有时甚至还会看到随之而来的闪电,先民就知道是龙来了。而龙让他们捉摸不透,有时还让他们感到非常害怕,就越发让他们感到敬畏。于是,对龙的崇拜就开始了。

扩展资料

八千年的龙文化,在中国民间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民俗及节日与龙有关。

在中国龙文化中,龙不仅被视为一种通天的神兽,而且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瑞兽。在古人看来,龙既然能沟通天地,当然也能代表天或神,给人庇佑。所以人们很自然地把龙当做昭示吉祥幸福的瑞兆。古代统治者甚至还把龙的出现当做国泰民安的象征。

数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众多的龙,有各种颜色的龙,有形状不同的龙,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五色龙、有角龙与无角龙、有足龙与无足龙、有翼龙与无翼龙、一身双首龙与一首两身龙。

五色龙

在五行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创造了五色龙为主的龙形象:即黄龙、青龙(苍龙)、黑龙、白龙、赤龙等。按照五行观念,青龙居东方,白龙居西方,赤龙居南方,黑龙居北方,黄龙居中央。

最为明确地记述五色龙的是《神农求雨书》:“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它对先秦时代人们采用颜色不同的龙进行求雨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汉代大儒董促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篇》中也详细记述了汉代时以五色龙求雨的习俗;《河图》亦有五色龙之称,不过该书则称黑龙为玄龙(古这玄即黑色之意)。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黄龙最为尊贵,是真龙,其它名色龙都不是真龙。古代帝王都是真龙天子,所以都穿黄龙袍。百官和平民百姓均不许穿,否则有杀身之祸。其次为青龙,青龙或称苍龙,传说夏朝崇拜青龙,在《太平御览》和《宋书》中都有对青龙的详细记载。

五色龙在上古时代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先秦史籍就有不少杀龙或射龙的记载。如《墨子。贵义》“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这种“杀龙”方式当是古代一种巫术,所杀之龙当是塑造之龙,其目的是以此激起天上真龙的愤怒,从面降下甘雨消除旱灾。

有角龙与无角龙

一般认为龙的原形是蛇,也有认为是鳄鱼等动物的,无论是蛇或鳄鱼,均无角。但历史上的龙形象,大多有角,少数也有无角的。在龙头上加角,是为了显示龙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神圣的动物。龙角,古又称“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为什么要在龙身上加角?不少史学家都曾作过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台湾学者袁德星提出的看法较为特殊,他认为,在龙头上加角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结果。他认为,龙头上的角形符号,是男性生殖器,和原始的且字造型相同。这种生殖器崇拜物,自史前至商代前期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商代后期安阳遗址,抱歉有出土物发现,大部分是陶制的,也有大理石雕成的,其形状与龙头上的角和凤头上的冠,完全相同。不过,这一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在龙头上加角,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角崇拜所致。在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多有角。在有角动物群中,领头的雄性动物大多长有大而强壮的角,因而角不但是雄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力量和权力的标志。在龙头上加角,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为龙增加神性。

在古代传说的龙中,有不少是无角龙,如烛龙,古籍均未言其有角,只称其身长千里。再如螭龙,虬,夔,也都为传说中的无角龙。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龙,多为两只角,也有一只角的,即所谓的“独角龙”。《艺文类聚》卷九六引郭璞《山海经图赞》有记:“龙鱼一角,似鲤陵居。候时而出,神对攸乘。飞骛九域,乘云上升。”

罗二虎根据大量的古代墓葬中的龙形象,认为西汉时的龙分有角和无角两种。一种是有双耳双角的龙,角细长前端略带弧形;另一种为有翼无角的龙。东汉时期的龙都有角,到东汉晚期,角的下半部开始分叉,出现几个突起的棱,顶端向前卷曲,由近似牛角逐渐开始向近似鹿角的方向转变。唐代时的龙角则有变化,出现明显的分叉鹿角。角在唐代出现很长的分叉,酷似鹿角。在五代时增多,到宋代时已基本上都似鹿角了。不过,前期略似鹿角的龙仍存在。

有角龙与无角龙,都是古人所创造的艺术中的形象,不过,从有角龙和无角龙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艺术的变迁。

有足龙与无足龙

古代传说和艺术中的龙,有的有足,有的无足。在神话龙中,烛龙是无足的。烛龙又称烛阴,《淮南子。地形训》中有记:“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据目前所见资料,最早的有足龙为两足龙,为河南仰韶蚌壳龙,只有两只足。神化传说中的龙则有一足龙,如夔龙,《说文》称:夔,如龙一足。

除了一足龙和二足龙之外,还有三足龙。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1942年出土一条木质龙,该龙是一条"三脚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足鸟",但未见过"三足龙"的神话记载。如若确是三足龙,则属罕见。

从古代墓葬中的龙形象来看,西汉时的龙一般四条腿粗短,形同兽腿,足为鹰爪,有三趾,但也出土过一些西汉无腿、足和爪的龙。东汉的龙形象足较长,足亦分兽足、鹰爪两种。东汉末至东晋时期的龙身体四肢变得细长,同时也发现过一些此时的无足之龙。南北朝至隋的龙,四肢上有很长的兽毛飘起,足以为三趾鹰爪。唐宋时期的龙,腿为兽腿,足为鹰爪,一般三趾。与唐宋之前不同的是,宋代已出现四趾龙。

有翼龙与无翼龙

古代传说和艺术中的龙,大多为有翼,无翼的较少。 最早传说中的有翼龙为应龙。《广雅。释鱼》中记载:"有翼龙曰应龙。"所谓"应龙",大概就是"翼龙"之音转、或"翼龙"之异名。由于原始时代的人们认为雷电主宰雨水,而雷电是龙蛇的化身,是龙蛇飞上天空支。能升天之龙蛇,不是一般的龙蛇,应是有翼的龙蛇。故人们想象那些能升天的龙蛇是有翼的龙蛇。

有的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龙,均无翼,而西汉以后的龙大多数有翼。在西汉的墓葬出土物中,有翼龙和无翼龙均存在。西汉时期的交龙(或称结龙)均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盘绕在一起,构成双龙或多龙相交的形象。这种龙既无腿和足,亦无翼,除有角外,整个身躯与蛇大体相同。东汉时期的普通龙都有双翼,交龙则无翼。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的龙大多数有双翼,少数龙无翼。南北朝至隋的龙,有的龙翼已变成细长的飘带形,有的龙时有如小指大者,长尺余,腹下鳞红皆绵文,一头有口眼,一头似蛇而无口眼,云两头俱能进退,谬也。翼由三根细长的飘带组成,但也有个别的龙无翼。唐宋时期的龙,翼全都为一根或两根飘带。

一身双首龙与一首两身龙

在中国龙文化中,既有一身双首龙,也有一首两身龙。一身双首龙即两关均有首,亦即两头龙。一首两身龙即两条龙身相连,两身共一首。

双首龙或两头龙当源于两头蛇。古人认为确有两头蛇,并有两种。一种是《尔雅。释地》所记之两头蛇:“北方有枳首蛇焉。”另一种是唐刘洵《岭表录异》卷下所记的两头蛇:“两头蛇,岭外多此类。”

据说,两头蛇确实在自然界存在。本世纪70年代,台湾中华日报记者刘中兴在宜羊兰发现了一条两头蛇,并拍下了照片,作了报道。笔者在广东农村老家时,也听说过两头蛇,但未亲眼见过。

由于两关蛇较少见,因而视之为神物,具有变化的神性。雨过天晴,彩虹出现,彩虹弯弯,两头相似,遂被附会为两头蛇变化而来。因而甲骨文中“虹”字,多作两头龙形状,铜器和石刻中的虹神也多作两头龙形象。

与两头龙关系的还有《山海经》所记载的人面蛇身、左右有首或多首的神灵。

一首两身龙在自然界中却未见。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发现有一些一首两身的龙形象。如二里头文化遗址第二期堆积中出土有龙纹陶片,其龙为一首二身,龙头近圆形,吻短而尖,眼作目字状,额上有菱纹。龙身似蛇,满饰链状鳞纹。头无角,两身作八字形分开。

一首两身龙,当源于一首两身蛇的传说。《山海经。北山经》记有一首两身的肥遗蛇:“浑夕之山,嚣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龙起源于原始社会,对于自然的崇拜是许多动物的综合体,是通过人们主观想象的一种动物。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代表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浓缩了人们的信仰以及期望,与古代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古代科学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人们对于自然现象中的许多东西都无法解释,就产生了许多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中华民族一般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很多书籍中也记载炎帝是龙的化身,黄帝与炎帝是兄弟,中华民族也就是龙的传人。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蜥蜴,在新石器时代一些陶器上就有这些动物的浮雕。还有很多人认为龙身来自于蛇,龙首则起源于马首和牛首。这些都是一些猜测,在考古的过程中也为探索龙的起源挖掘出了一些材料,龙起源于原始社会,是非常肯定的。

人们所熟知的龙的形象,在汉代基本已经形成。在先秦时期,龙经历过许多人为的修饰,根据考古的信息,龙的主体是蛇。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以蛇为图腾的氏族,便不在黄河中下游以及大江南北,蛇是中国古代十分普遍的一种图腾,在许多陶器上都有体现。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一般也是起源自原始社会,在经过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化。

古代人们认为龙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水作为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这也代表了龙在百姓心中神圣的地位。古代的帝王利用了龙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将自己称为真龙天子,以此来获得百姓的崇拜与尊敬,从而达到统治百姓的作用。三皇五帝对于在历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炎帝和黄帝是人们的祖先,龙自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

这个问题可复杂了。。。主要分中国龙和西方龙。。。中国龙有很多种类,例如火龙,冰龙,雷龙等等。。。西方龙也同样按这样的属性划分的。。。不过西方龙比中国龙多了翅膀而已,不过整体来看,还是中国龙比较有气势…… 以上是本人自己的见解,下面的是找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千年来,中国人创造了众多的龙,有各种颜色的龙,有形状不同的龙,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五色龙、有角龙与无角龙、有足龙与无足龙、有翼龙与无翼龙、一身双首龙与一首两身龙。 五色龙 在五行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创造了五色龙为主的龙形象:即黄龙、青龙(苍龙)、黑龙、白龙、赤龙等。按照五行观念,青龙居东方,白龙居西方,赤龙居南方,黑龙居北方,黄龙居中央。 最为明确地记述五色龙的是《神农求雨书》:“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它对先秦时代人们采用颜色不同的龙进行求雨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汉代大儒董促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篇》中也详细记述了汉代时以五色龙求雨的习俗;《河图》亦有五色龙之称,不过该书则称黑龙为玄龙(古这玄即黑色之意)。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黄龙最为尊贵,是真龙,其它名色龙都不是真龙。古代帝王都是真龙天子,所以都穿黄龙袍。百官和平民百姓均不许穿,否则有杀身之祸。其次为青龙,青龙或称苍龙,传说夏朝崇拜青龙,在《太平御览》和《宋书》中都有对青龙的详细记载。 五色龙在上古时代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先秦史籍就有不少杀龙或射龙的记载。如《墨子。贵义》“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这种“杀龙”方式当是古代一种巫术,所杀之龙当是塑造之龙,其目的是以此激起天上真龙的愤怒,从面降下甘雨消除旱灾。 有角龙与无角龙 一般认为龙的原形是蛇,也有认为是鳄鱼等动物的,无论是蛇或鳄鱼,均无角。但历史上的龙形象,大多有角,少数也有无角的。在龙头上加角,是为了显示龙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神圣的动物。龙角,古又称“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为什么要在龙身上加角?不少史学家都曾作过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台湾学者袁德星提出的看法较为特殊,他认为,在龙头上加角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结果。他认为,龙头上的角形符号,是男性生殖器,和原始的且字造型相同。这种生殖器崇拜物,自史前至商代前期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商代后期安阳遗址,抱歉有出土物发现,大部分是陶制的,也有大理石雕成的,其形状与龙头上的角和凤头上的冠,完全相同。不过,这一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在龙头上加角,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角崇拜所致。在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多有角。在有角动物群中,领头的雄性动物大多长有大而强壮的角,因而角不但是雄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力量和权力的标志。在龙头上加角,其主要目的可能是为龙增加神性。 在古代传说的龙中,有不少是无角龙,如烛龙,古籍均未言其有角,只称其身长千里。再如螭龙,虬,夔,也都为传说中的无角龙。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龙,多为两只角,也有一只角的,即所谓的“独角龙”。《艺文类聚》卷九六引郭璞《山海经图赞》有记:“龙鱼一角,似鲤陵居。候时而出,神对攸乘。飞骛九域,乘云上升。” 罗二虎根据大量的古代墓葬中的龙形象,认为西汉时的龙分有角和无角两种。一种是有双耳双角的龙,角细长前端略带弧形;另一种为有翼无角的龙。东汉时期的龙都有角,到东汉晚期,角的下半部开始分叉,出现几个突起的棱,顶端向前卷曲,由近似牛角逐渐开始向近似鹿角的方向转变。唐代时的龙角则有变化,出现明显的分叉鹿角。角在唐代出现很长的分叉,酷似鹿角。在五代时增多,到宋代时已基本上都似鹿角了。不过,前期略似鹿角的龙仍存在。 有角龙与无角龙,都是古人所创造的艺术中的形象,不过,从有角龙和无角龙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艺术的变迁。 有足龙与无足龙 古代传说和艺术中的龙,有的有足,有的无足。在神话龙中,烛龙是无足的。烛龙又称烛阴,《淮南子。地形训》中有记:“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据目前所见资料,最早的有足龙为两足龙,为河南仰韶蚌壳龙,只有两只足。神化传说中的龙则有一足龙,如夔龙,《说文》称:夔,如龙一足。 除了一足龙和二足龙之外,还有三足龙。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1942年出土一条木质龙,该龙是一条"三脚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三足鸟",但未见过"三足龙"的神话记载。如若确是三足龙,则属罕见。 从古代墓葬中的龙形象来看,西汉时的龙一般四条腿粗短,形同兽腿,足为鹰爪,有三趾,但也出土过一些西汉无腿、足和爪的龙。东汉的龙形象足较长,足亦分兽足、鹰爪两种。东汉末至东晋时期的龙身体四肢变得细长,同时也发现过一些此时的无足之龙。南北朝至隋的龙,四肢上有很长的兽毛飘起,足以为三趾鹰爪。唐宋时期的龙,腿为兽腿,足为鹰爪,一般三趾。与唐宋之前不同的是,宋代已出现四趾龙。 有翼龙与无翼龙 古代传说和艺术中的龙,大多为有翼,无翼的较少。 最早传说中的有翼龙为应龙。《广雅。释鱼》中记载:"有翼龙曰应龙。"所谓"应龙",大概就是"翼龙"之音转、或"翼龙"之异名。由于原始时代的人们认为雷电主宰雨水,而雷电是龙蛇的化身,是龙蛇飞上天空支。能升天之龙蛇,不是一般的龙蛇,应是有翼的龙蛇。故人们想象那些能升天的龙蛇是有翼的龙蛇。 有的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龙,均无翼,而西汉以后的龙大多数有翼。在

关于龙的ppt山海经文言文

1 哪位知道《山海经》当中关于龙的记载的文字啊 烛龙:《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