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出自于哪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6收藏

“美美与共”出自于哪里?,第1张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是费孝通写作的一篇文章,“美美与共”便是出自此处。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讲过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那么它就可以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多元的文化。这样的话,培养我们一代一代的人,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大同的社会。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大家共同和谐发展。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名言。

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这箴言朗朗上口,语意隽永,富有深刻哲理与智慧。

“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起来讲,就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一起达成平衡,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

再通俗地理解,就是我们先是发现自身之美,然后是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融合。

费老在《费孝通论文化自觉》说得很透彻:“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天下大同”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曾国藩家训16字是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物来顺应是指事情来临时,就要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犹犹豫豫不知所措,你不管是逃避,还是拖延,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未来不迎是指还未发生的事情,千万不要去管,更不要恐惧和心慌,活在当下,却犹豫将来。

当时不杂是指做一件事的时候,需全神贯注去做,万万不可分神,你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这件事的同时,又在想另一件事,那么你会两件事都做不好。

既过不恋是指过去的事情,别再去留恋了,人不可能总是活在回忆里,回忆再好,也只不过是过往云烟,对你毫无益处。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美美与共”出自于哪里?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是费孝通写作的一篇文章,“美美与共”便是出自此处。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讲过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