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苏东坡传》里认识的凡人苏东坡|口无遮拦,重情多情,喝酒做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我从《苏东坡传》里认识的凡人苏东坡|口无遮拦,重情多情,喝酒做菜,第1张

齐帆齐微课

文|三号老钮

我最近在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对苏东坡有了新的认识。

我认识的苏东坡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记承天寺夜游》《赤壁赋》里面的,他给我的印象是很超脱,似乎什么事对他来说都可以一笑了之,世间的俗事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他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读完《苏东坡传》,我发现苏东坡不过是一介凡人。

他就像我们身边一位普通的大哥,有点小脾气,酒量不行,喜欢自己酿酒,也有凡人的情感。

要说苏东坡的话,要先说说他的祖父。

书里对苏东坡的祖父提的不多,只说苏东坡出生时,祖父六十三岁。

他高大英俊,身体健壮,酒量大,慷慨又大方。

祖父并不是一个读书人,大字不识一个,洒脱豪爽,就像隔壁爱笑的老爷爷。

苏东坡的叔父考中时,祖父喝得醉醺醺的。哪像其他有考生的家庭,早早就为考中坐准备。

你看,他的行为多与众不同。

他平时囤积谷子,却不囤积大米,人们都很奇怪。

当遇到饥荒时,他就开仓放谷。

这时候人们才知道谷子可以保存好久,不像米会受潮腐坏。

祖父很纯真,心胸开阔。可能这些都或多或少感染了苏东坡。

虽然苏东坡的祖父没有读过书,不过,他后来也有官职。

因为他的儿子有了官职,所以他被“封赐为‘大理评事’”。

可能是因为儿子都有了官职,他却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有点说不过去吧。

我想这位老先生可能并不在意自己是不是有官职,他只要有酒喝就好。

如果生在现代社会,苏东坡可能会成为众多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他天性聪慧,六岁入学堂,最受老师的夸奖,十岁他就已经可以写出不少佳句。

他天分上佳就算了,还很勤奋。

那时候学生必须要背诵经典古籍,苏东坡不仅仅满足于背诵,他会把文章抄写下来。

经过抄写,他不仅能够背诵下来文章,更能帮助他理解文章。

考试的时候,他杜撰了一段对话,居然蒙混过了主考官。

苏东坡的才气我们都很了解,我们也知道他为人洒脱,洒脱的另一方面其实就是不在乎人情世故。

他心直口快,说话经常口无遮拦。

有一件事我认为非常有意思。

苏东坡在凤翔任职期间,那里的太守姓陈,作风比较板正,性格耿直。

苏东坡又有点桀骜不驯,陈太守似乎有点把苏东坡看成恃才傲物的毛头小伙子,很是看不惯他。

这样的两个人相处,就像两块石头碰在一起。

陈太守有时会修改苏东坡的文章,这让他很不喜欢。

为什么不喜欢呢,设想一下,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好,却有个你看不惯的人来给你修改,你会高兴吗?

是不是很像傲娇的学生遇到了要求严格的老师。

这里苏东坡表现出来的就有那么点小脾气,还有那么点孩子气。你不是看不惯我吗,我就是要故意写一点东西让你不痛快。

后来陈太守建了一座高台,起名“凌虚”,他请苏东坡写一篇记,苏东坡欣然应允。

可是他不好好写,他在文章里把陈太守嘲讽了一番,这篇文章就是《凌虚台记》。

可是,不知道陈太守是没有看出来苏东坡的意思,还是根本不在意,他找人把这篇记刻录下来。

当苏东坡离开陈太守,年纪渐长,倒为陈太守写了一篇墓志铭,表示了自己对陈太守的敬意。

苏东坡常常口无遮拦,觉得哪件事不对,必须一吐为快。

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苏辙虽然是弟弟,但他与苏东坡的性格并不相同,似乎比苏东坡更加成熟,他的官位也比苏东坡要高。

苏东坡的性格直爽,天性洒脱,很难看清别人的短处。苏辙告诉苏东坡,说话前要分清说话的对象,有人值得信赖,有人不值得。

兄弟俩“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持”,两人经常写诗应和,相聚时候两人会一起去划船,就像我们身边普通人家的兄弟一样相聚,聊天,谈论家国天下。

苏东坡在外担任官职,只想离苏辙近一点。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想去见苏辙。

可是,天不遂人愿,他还是没能见到苏辙最后一面。

苏东坡一生有三位妻子,第一任妻子王弗,第二位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第三位朝云是王闰之买的妾。

苏东坡年轻时候为人简单,对人不设防。他与人相处方面不仅要靠苏辙提醒,也要时常靠王弗提醒。

王弗聪明能干,他们结婚的时候,苏东坡还很年轻,她也年轻,看人看事却比苏东坡明智理性。

她去世时只有二十六岁,留下一个六岁的儿子。

王闰之陪伴苏东坡的时间最长。她的才学不如王弗,与苏东坡之间的距离比较大,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对苏东坡的情感。

在苏东坡人生最艰难的时期,都是王闰之陪伴在他身边。

朝云到苏家的时候很年轻,她是苏东坡的精神伴侣,在苏东坡贬居惠州的时候,是朝云陪伴他左右,照顾他的生活,给他支撑。

苏东坡为三位妻子都写了祭文,在她们死后,他心中对她们也是念念不忘。

林语堂还提到了苏东坡的一位堂妹。

他说,因为他们是同姓,不能嫁娶,苏东坡却一直挂念她。

堂妹是他的初恋,他一生都不能忘怀,当然,这些都是作者林语堂根据苏东坡的相关作品得出的结论。

林语堂说,苏东坡在堂妹家里住了一段时间,虽然也写了不少诗文,却从来没有提到过堂妹的丈夫。他还写了两首诗给堂妹,惋叹自己没有把握青春。

党得知堂妹去世到消息时,他很难过,流放回来路过堂妹的坟前,虽然身体不好,还是去坟前祭拜。

人生在世,总是离不开吃吃喝喝,苏东坡自然也不能免俗。

苏东坡于吃这一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来琢磨。

我们现在知道的什么东坡肘子,东坡肉,应该是经过了不少改良。

按照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的说法,苏东坡炖猪肉,是先把肉用水煮开,再用文火炖几个小时,放酱油。

当然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东坡肉的做法,不过看来这种做法是保留了猪肉的原汁原味,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调料。

《苏东坡传》里还有苏东坡做鲤鱼的方法。

他做鲤鱼,先把鱼洗干净,洒上盐,肚里塞进白菜心,然后加葱白放锅里煎。煎到半熟,再放姜片,咸萝卜汁和酒,出锅时放几片橘子皮。

苏东坡还有一道很简单的饭菜的做法,就是做青菜汤。

他用两层锅,下层放白菜加萝卜,芥菜,姜,这是汤。上层再蒸米饭,这样一锅就能把饭和汤都做好了。

苏东坡其实不见得多喜欢喝酒,虽然他的诗文里经常出现酒。他的酒量也不行,与他的祖父相比就差远了。

虽然他喝酒不行,却喜欢自己酿酒。

流放岭南的日子,他品尝了不少美酒。这里各家都有各家酿的酒,苏东坡喝到一种桂酒,十分喜欢,他自己便尝试酿造桂酒。

苏东坡酿酒不在于结果,只在于过程。酿酒时,他是快乐的,至于酿出的酒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样的苏东坡酒多了一些人间烟火气,只是一个凡人。

齐帆齐第五期28天写作特训营第19篇,2608字,共计35245字。

其实元朝10户人家才有一把菜刀用的说法,并没有得到史料的足够支持,我国出土的文物和古籍也没有见到这样一种说法。只是说不准老百姓家里有战场上的刀剑和甲胄等兵器,家里的菜刀和干农活用的锄头等还是有的,所以元朝老百姓做饭还是有菜刀用的,菜刀该怎么用还怎么用,不必10户人家轮流用一把菜刀来切菜。

假如情况属实

假如元朝老百姓真的10个家庭才有一把菜刀的话,那么他们也不会耽误多久的做饭功夫,因为人是活的,没有刀切菜自然就可以想办法。做菜的时候,蔬菜这些直接用手撕烂或者掰断就可以了,肉一类的没有菜刀,也可以用削好的竹刀、磨锋利的石片割肉,甚至随便捡一块铁片磨锋利了也能够割肉,完全没有必要10户人家轮着用一把菜刀,那一顿饭不得做几个小时呀。更何况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那么好的生活,不可能天天有肉吃,很可能三五天、七八天才有一顿肉,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轮着用菜刀。

这个说法的来源

元朝10户人家只有一把菜刀的说法,来自于清末屠寄写的《蒙兀儿史记》,但屠寄这样写并不是他得到了什么证据支持,而是跟随日本汉学界的研究结论来写的,所以可信度并不高,算得上是没有充足证据的野史。

而在我国元明时代出土的文物和古籍中,都没有提到不准百姓有菜刀的说法,只是规定百姓不准有刀枪、弓箭、甲胄这些能够打战的兵器,这些兵器在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是禁止百姓拥有的,所以并不奇怪,老百姓十户人家才有一把菜刀的说法,应该是来自于民间传说。实际上完全禁止老百姓用铁器是不现实的,因为老百姓做菜要菜刀,干活需要铁锨锄头,砍柴要柴刀割草,收稻谷、割草要镰刀,禁止了这些农民就不能从事生产,所以说历史上禁止这些铁器是完全没必要的,农民也无法依靠这些东西干出大事业。

吃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立春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讲究食补的中国人,此时选定了具有辛甘发散之特质的食物,以让身体顺应天时。

萝卜古代时称芦菔,旧时药典认为,萝卜根叶皆可生、熟、当菜当饭而食,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常食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还可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稳血压,可解酒、理气等,具有营养、健身、祛病之功。

扩展资料

立春之日吃春饼这一习俗在晋时就有,每到立春这一天,人们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关于春盘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唐宋时,春盘之俗已很盛行。至明清,史上均有皇帝在立春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明代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

源于汉代,与六朝元旦之五辛盘也有一定联系。故春盘或亦称辛盘。明、清之时,于春饼、生菜外,兼食水红萝卜,谓能去春困,因而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表示迎接春天之意。

--春盘

中国网--2月4日立春 “咬春”咬的究竟是什么?

最早提到饴饧制作之事的大概是东汉时期崔定所撰的《四民月令》,讲得很简单:“十月先冰冻,作凉饧,煮暴饴。”农学史家缪启愉解释说:“崔宜所谓‘凉饧’犹言‘冻饴’,是一种较强厚的饧;‘暴’是‘猝’、‘速’的意思,意即速成;又‘暴’是暴露,引申为稀薄,所谓‘暴饴’即煎熬的时间较短、浓缩度较弱的、速煎成的‘薄饴’。”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在这片华夏大地上,吃,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大事,来不得半点儿马虎。

古往今来,人们对吃的要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除了要吃饱,还要吃好。

只见炊烟起,火正旺。刀起刀落,内功尽显。色,香,味,俱全,才能算一顿满意的饭食。

大多数 美食 ,少了调料,就像少了灵魂。我们调料大家族,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历史 上,通过自身的努力,书写出了不一样的故事。

古人有关调味的讨论,在三千多年前就有记载了。翻开古籍,发现“调味”,总是与“和”这个语汇一起出现,比如枚乘的《七发》里就说:“伊尹煎熬,易牙调和。”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人,叫伊尹。这个人可不得了,是商朝初期的大臣,也是厨子们的祖师爷,人称烹饪之圣。他是古代一名非常出色的食品研究专家,擅长烹饪还有调味。

在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着一个故事,说伊尹非常想接近成汤,帮助他成就大业,却苦于没有门路。后来成汤娶了有莘氏的女儿,伊尹作为陪嫁佣人,顺利成为了成汤的奴隶,在厨房里帮忙。

有一天,他背着一个砧板和一口大锅来见成汤,还呈上了提前做好的一份天鹅羹,结果大受欢迎。见成汤享用美味很高兴,伊尹趁热打铁,借烹饪的事情讲了一大通治国的道理,说治理国家和做菜一样,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成汤听完惊讶地发现,这个厨子很不简单,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封他为宰相。

厨子一跃成为了宰相,原来的业务能力就丢弃了吗?并没有。在《吕氏春秋·本味篇》里,记载了伊尹有关调味的论断。

伊尹认为,烹调首先要认识原料的天然属性,水产动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是美味的主要来源;烹饪的火候要适度,要注意鼎中的变化;最后的美味应该达到这样的要求:“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这样一系列理论成果,使得伊尹成为了中国调味的创始人,《吕氏春秋·本味篇》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篇烹饪理论名著。

我们调料家族最先出现的三个成员,是盐、梅、酒。

先说盐,它是家族里的老大哥。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开始在海水里提炼盐了。盐既能增加食物的味道,又能制作腌制品。

继海盐之后,历代还出现了池盐、井盐、岩盐等等。西周时期,山西运城的池盐非常有名。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开始提倡使用井盐。岩盐在新疆、云南、西藏这些西部地区,产量最为丰富。

虽然盐的种类看似多种多样,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提炼技术,最终的成品都透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怪味,穷苦人家只能皱着眉头下咽,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相对新鲜一点的产品。

咸、苦、酸、辛、甘“五味”,咸排在了首位。对于盐这个老大哥,就多介绍几句。

由于盐的地位无可替代,在汉武帝以后,都是由政府直接控制食盐,贩卖私盐是重罪。

一方面,食盐是国家的战略物资,军人需要食盐才有力气作战,所以通过管控食盐,可以维护统治。

另一方面,食盐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政府垄断买卖,老百姓又不得不买,因此利润空间巨大。在唐宋时期,食盐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到了元代,更是占到了十分之八。

那么,遇到贩卖私盐的,该怎么打击呢?

首先讲一下,为什么会出现私盐。因为官盐虽然很贵,但是质量根本配不上它的价格,掺杂了很多的泥沙,垄断产品的客户意识都差。

但是私盐不同,完全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经过了精心提炼,纯净度高,加之少了税收这道环节以后,价格也降低了不少。

虽然比官盐便宜,但私盐还是很赚钱。因为食盐的制作成本太低了,利润极其可观,有人专门计算过,倒卖一次的利润,可以达到1000两白银。这么暴利的行业,想发财的人自然就铤而走险了。

面对这些情况,政府规定,食盐不得跨境贩卖。因为各个地方的食盐品种特征不同,很容易就能发觉是不是私盐。

从唐代开始,在各个产盐的地方设置了府衙,专门监管食盐的生产和买卖。如果越境贩卖私盐,判处死刑。如此严厉的刑罚,一直延续到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则改成了通通打100杖,充军三年。

说完盐,再来说梅,它是家族里的二姐。注意,此梅非彼梅,它不是“岁寒三友”的梅花,它是梅子,称呼它“酸友”倒是更合适。人们看中的,主要也是它的酸味。

在曾侯乙墓中,曾经出土过一条鱼骨,缝隙里面发现了一颗梅子。这里的梅子显然是调味用的,最合理的解释是为了去除鱼的腥味。

因为遇到腥膻味的食材,盐似乎起不了多大作用,这时候梅的“酸”就体现出了独特的价值。毕竟在食用醋出现之前,梅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代替品。

在秦朝,“酸味”是当时最流行的口味,梅成了一种网红调味品。《尚书》中武丁曾说:如果想做肉羹,就选盐和梅子。此外,秦人还特别喜欢喝酸酸的汤水。

酒,是家族里的老三。在安阳郭家庄一座殷墓里考古发现,夏商时期已经开始用酒来做菜了。

最早的酒,是用谷物自然发酵的。《世本》里记载:夏朝人仪狄,酿出了酒,作为调味品,于是他就被称为“酿酒第一人”。

到了商代,人们不仅掌握了谷物发酵技术,还用桃、李、枣这些食材来酿制果酒。后来甚至出现了浓香型白酒,和食物一起混合烹饪,用来提鲜。

其实盐、梅、酒,只是古代三种最基础的调味品,家族里除了它们,还有很多其他优秀成员。

糖,家族里的老四,诞生在先秦时期。那时的人们有一种观念,认为“甜味”是五味中最美的。

最早的一种糖是蜜,来自大自然的纯天然原料。在周代,人们用蜜来泡水果吃,贵族之间将蜜作为礼物互相赠送。到了东汉,开始人工养殖蜜蜂。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蜜饯。宋代以后,做菜、做糕点,都喜欢使用蜂蜜。在黄州,还曾经用蜜来酿酒。

后来出现的第一种人工糖,是麦芽糖。它有块状的,叫作“场”;还有稀状的,叫作“怡”。只要含有淀粉的粮食,都可以作为原料,只是因为从大麦芽里提炼出来的最多,味道最好,所以称作了“麦芽糖”。

在西周时期,麦芽糖已经成为了宫廷中常见的调味品。《诗经》里甚至夸张地提到,土地肥沃的地方,苦菜都长得像麦芽糖一样甜。

为了更好地调味,厨师们还想办法利用蜜枣、栗子和甘蔗来做菜。《楚辞》里有记载,说在做鳖肉和烤羊肉食物时,用浓缩的甘蔗浆刷在上面,可以调味和上色。

当古人从甘蔗里面提取了白糖以后,普通百姓终于能吃上甜食了。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带去了二斤多的蔗糖,同时把制糖的方法传给了当地。在宋元时期,有了专门生产蔗糖的工厂。江浙地区的人们做菜,最喜欢放糖,就是那时候形成的。

还有一个地方的人们,起初最爱的菜也是甜味的,那就是四川。魏文帝曹丕在《与朝臣诏》里说过,四川人嫌鸡和猪的味道太寡淡,在烹饪时喜欢用糖来调味。西晋左思在《蜀都赋》中也夸赞,蜀地漫山遍野都是采蜜的蜂箱。

到了唐代,印度制糖技术传入我国以后,大面积的甘蔗种植园在四川内江出现,内江也被称为了“甜城”。而四川人不再独爱甜味,已经是宋代以后的事情了。

家族里的老五,是酱。《礼记·曲礼》里记载,在周朝时期,已经把酱当作调味品了。有经验的吃货,只要看到端上来的是什么酱,就能猜到会吃什么食物。

那时,“酱”是“醢”和“醯”的总称,前者指用鱼、肉制成的酱,后者指带酸味的酱和酱汁。后来,除了用鱼、肉,还用水果和蔬菜制酱。

到了汉代,“醯”独立出来,专指醋。那时,人们研究出了制作豆腐的工艺,酱大军也进一步扩员,把豆类原料招纳了进来,发明了人工调味品:酱油和豆豉。一直到明代,豆酱的应用更加普遍,而鱼、肉酱就慢慢被淘汰掉了。

中国酱香,是古人钟爱的调味方式,餐桌上的灵魂滋味之一。以前难以下咽的食物,一旦和这种神奇的调味品结合,比如蘸着酱吃,或者浇上酱汁,口感立马大幅度改善,颜值也瞬间提升档次,真正实现了色、香、味俱全。

在所有调味品中间,最让人过瘾的是辣。辣这一味,和孙悟空一样,有很多的分身,既包括带“椒”字的花椒、胡椒、辣椒,又包括不带“椒”字的茱萸、姜。

先说花椒,这是一种很古老的辛辣味调料,为“三香”之首。其实“椒”这个字,最早就是专指花椒。

花椒出现在商代,在《诗经》里多次提到过它。在战国时期,花椒用来增加肉类的美味,楚人还用它来泡酒。古人在煮茶的时候,也和现代人不一样,一定要加入花椒和肉桂。

在北魏时期,人们开始大量使用花椒。到了唐代,花椒在菜谱上的占比,已经达到了五分之二。宋人做鱼做肉的时候,特别喜欢用川椒。元代宫廷的羊肚羮,也喜欢用川椒,甚至专门发明出了椒面羹。

即便是明代,花椒在菜谱上的占比,也能达到三分之一。当时宫廷从四川采办花椒,一年就能达到8000斤,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三香”的另一个成员是茱萸,它的 历史 也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尤其是四川人,特别喜欢用它。西汉时期的川菜里,开始出现茱萸。平时腌鱼,同样要用到茱萸。

到了明代,茱萸已经成为川菜调味的主力军。《本草纲目》里记载,四川人经常吃的油辣子,就是用茱萸做的。具体做法是:用一升茱萸同十升猪油,一起煎成辣油。

“三香”的第三个成员是姜,传说神农发现了它,因为他姓姜,就把这种植物取名为“姜”。

先秦人吃饭,离不开姜。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姜对饭菜进行调味。《吕氏春秋》中说,调味最好的,是产自阳朴,也就是巴蜀地区的姜。后来同样出色的姜,来自长江流域的湖北、江苏、浙江等地。

古人在食肉时,也会放一些生姜。比如东汉的张衡曾经提到,汉代人做肉菜就特别喜欢用姜。另外,姜也是制作肉干的重要材料,将姜、桂切成碎末,洒在肉上,不停地捶打,使肉质紧实,然后浸上盐,自然风干,是广受欢迎的美味。

姜的实力不容小觑,它是“三香”中最强的一位。当另外两个成员被其他材料取代以后,姜依然流行到现在屹立不倒。

那么,取代花椒和茱萸的又是什么呢?是辣椒。辣椒是一个混血儿,祖籍在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它来到中国,和丝绸之路有关,从中亚和南亚进口。

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出现在明代高濂编撰的《遵生八笺》里面,介绍它是作为观赏花卉被引入中国的。

到了清代,人们才开始把辣椒作为调味品。康熙年间《花镜》记载,民间一些地区已经食用辣椒了,但是还不普遍。直到光绪时期,川菜的菜谱里大量出现了辣椒。紧接着,四川人更是脑洞大开,利用辣椒发明了豆瓣酱。

胡椒也是重要的辣味来源,原产于缅甸和印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它是一种罕见食材,相当贵重。平时舍不得吃,只有在招待贵客时,才会往汤碗里放上几粒。

唐代有一个巨贪宰相元载,他被抄家时,人们就从赃物中发现了八百石胡椒,超过了六十吨。原来,元载囤积这些胡椒,是为了卖出更高的价钱,可见当时胡椒之珍贵。

一直到明代,胡椒的价格才降下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此时的胡椒,已经成为遍布全国的日常调味品了。

原先并不起眼的辣味,尤其是在辣椒传入以后,短短一二百年的时间,中国人已经无辣不成席了。

还有一些成员,即便不像上述大哥大姐那么有存在感,甚至拥有移民身份,也是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像先秦时期出现的葱、芥、韭,都是地道的原住民。而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了蒜和香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唐代,蒜被当作了荤菜,出家人是不允许食用的。

从明代开始,人们研制出了芝麻油、芝麻酱和腐乳。晚清时期,外国殖民者又带来了各自国家的调味品,比如咖喱、沙司等等。19世纪初期,日本人发明的味精开始风靡中国。

南北朝时期,曾经非常流行一种复合型调料,叫八和齑。据说这是一道非常浓郁的调味品,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它的配方和具体制作方法,被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写进了《齐民要术》中。

数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国 美食 文化,从寡淡走向丰富,发展到现在,俘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这其中,我们调料家族功不可没。

烹饪技术在不断进步,调味品类也在不断更新。无论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还是五味杂陈的调和,背后都蕴藏着中国人的无穷智慧。那是兼容并包,那是和而不同。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参考资料:

《调味品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我国古代的调味品》、《“炎黄子孙”称谓因盐而起,古代“得盐者得天下”》

我从《苏东坡传》里认识的凡人苏东坡|口无遮拦,重情多情,喝酒做菜

齐帆齐微课 文|三号老钮我最近在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对苏东坡有了新的认识。 我认识的苏东坡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记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