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本土起源说44:迷失的“不周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4收藏

华夏本土起源说44:迷失的“不周山”,第1张

华夏本土起源说44:迷失的“不周山”

文|黄饮冰

谈了昆仑,现在谈另一座迷失的圣山。另外一个圣山,就是不周山。

不周山与昆仑山应该是对应的山的概念,或者说,昆仑山和不周山是两个不同的族群的祖居地记忆。明确说,不周山是古老的西北方族群的祖居记忆;昆仑山,是古老的西南方族群的祖居记忆。

一、上古对“不周山”命名

先看看上古对不周山的命名吧: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山海经· 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郭注:此山形有缺,不周市处,因名云。

根据《山海经大荒西经》之西北海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看来,不周山之山名并非因共工氏怒触之后才得名的,而是不周山本身就有“不周”的特征。

实际上,符合山而不合之山的概念的山是有多座的。古人言之的不周山,在共工怒触之时已经是特指的某座山的名称了,这可能是由于“不周山”后来被神化,就把普遍意义上的“不周山”神化成某座神山了。

二、不周山的影子—— 共工氏与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古籍记载是炎帝后裔。共工既是氏族的名称,也是共工氏族头人或首领的称号,也就是说第一代共工与历代共工,都被称作共工,所以共工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很古老的氏族。

为什么说共工氏炎帝后裔呢?根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的世系说的很清楚,共工是炎帝的后裔。

共工氏族的图腾是什么呢?是“人面蛇身朱发”。根据宋罗泌的《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记载:共工人面蛇身朱发。

共工的职业是水神。根据《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史记》: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患。

共工的事迹最著名的是共工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颛顼是谁呢?颛顼是黄帝的后裔,号称颛顼大帝。共工与颛顼的战争实际是黄炎战争的继续。炎帝与黄帝的战争以炎黄结盟而暂时了结,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黄帝时期,炎帝族群作为黄帝族群的附庸而加入到黄帝族群中,黄帝为族群的首领。在少昊青阳氏时期,炎帝的后裔共工氏就开始争夺帝位,共工氏曾经夺取了九州的领导权,霸占九州,把少昊青阳氏及其族侄颛顼驱逐回了东北。在颛顼接过黄帝族群的领导权后,与霸占九州的共工氏争夺帝位。这就是“共工与颛顼争帝”。“共工霸九州”的历史,只是在《礼记祭法》中有一句话的流露。在于颛顼的战争失败后,共工怒触不周山。

但是共工氏族并没有从历史上消失,这与中国上古实行的氏族统治和封建制度有关。临高共工氏族作乱的首领共工被清除,共工氏族依然得以保留,依然会产生新的共工。在尧舜禹时期,依然可以看到共工的影子。如大禹逐共工、大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说明黄帝后裔与共工氏族的矛盾一直持续到了大禹时期,这些都可以看做是黄炎战争之延续,炎黄后裔之间的战争,不时爆发,一直到共工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为止。这个事实也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所谓的民族融合。

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战争,又被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共工与神农(《雕玉集·壮力》)、共工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共工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战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说明高辛氏族、神农氏族、祝融氏族、女娲氏族作为颛顼大帝的阵营的一部都参加了共工与颛顼争帝的战争,这个观点我以前就说过。高辛就是帝喾,帝喾因为辅助颛顼战胜共工而成为了颛顼的继承人,祝融是高辛的火正,当然与高辛一起参与了对共工的战争。而神农、女娲是古老的氏族,他们本身就是黄帝集团的一部分,当然也会辅助颛顼而参战。这里的高辛、神农、祝融、女娲既是氏族称号,也是当时的其氏族的首领的称号。

这段论述,主要要表达的是,不周山与炎帝系关系密切。作为炎帝的后裔共工,战争失败,毁的是不周山,原因何在?共工失败后大概是退回了祖居地,颛顼也就追击到了共工氏的祖居地,这个祖居地应该是炎帝进入中原前的最后的居住地,这里就会有一座山被命名为不周山,这是最后的一座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是在以毁其祖山的行动昭告天下,誓死不与黄帝系共存。以后共工氏族也是一直在抗争,直到共工氏族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位置。

在共工霸九州的时候,颛顼和他的伯父少昊同样是退回了东北黄帝系的老家去了。

三、在上古原始的不周山是一个普遍的地理概念,指有壑口的盆地或谷地

1 、不周山属于盆地或谷地,古人把“山而不合”的盆地或谷地命名为不周山

在远古,人类是以采集和渔猎作为生存的主业的。到上古,人类形成了两大主要的产业:一个是农业,一个是游牧业;无论是游牧还是农耕,渔猎和采集都是其补充产业。农业、游牧与渔猎和采集,都需要有山、有水、有平原、有安全屏障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实际就是环山的盆地或谷地。

盆地或谷地就是四周有山、中间是一块平原、平原上还有河流和湖泊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上,先民既可以渔猎、也可以耕种,还能够采集;这些大大小小的盆地或谷地,还具有与外界隔离,自成体系的优点,可以享受到环山的庇护,减少其他人群来侵扰。中国很多的盆地或者谷地,还具有冬暖的温度环境,属于亚热带季风盆地气候,受地形影响,冬季冷空气被阻挡在盆地外缘,形成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相对较高;夏季由于处在副热带高压带上,气流下沉,温度持续高温。气流受高山阻挡,气流沉积在盆地内部,易形成高温闷热天气。典型例子:四川盆地。这样的盆地或谷地,有利于人类和牲畜在此越冬。

但是绝对封闭也没有好处,因为人群之间也还是要交往的,特别是人类的繁衍,需要与外部建立联系,所以环山的盆地或谷地,也要有一个与外部联系的壑口,当然这个与外部联系的壑口是可控制的,随时可以打开、也随时可以关闭。有壑口的盆地或谷地,就是“山而不合”。“山而不合”,上古谓之“不周山”。

2 、盆地在中国就有无数处了,既有大型的盆地,也有无数中、小型的谷地

由于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交错,因此在网格状的山脉间形成了许多的盆地或谷地。中国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四大盆地是周围山岭环峙、中部地势低平似盆状的地形,它们都分布在中国的西部。

四、中国上古两个不同的族群的不同记忆:不周山和昆仑山

现代人起源于早期现代型智人,早期现代型智人脱胎于猿人(古猿型智人),猿人起源于人猿(直立猿)。

早期现代型智人在距今30万年前发源于中国的西南部,也就是昆仑虚(我以前说的泛滇黔地区)。到距今7万年前,现代型智人完全脱离了猿人的特征,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人种了。

现代人出昆仑虚(我以前说的泛滇黔地区),主要有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距今7万年到6万年,第二个时间段是距今18万年到13万年。主要方向都是向北和向东。

  1 、不周山记忆

  距今7万年到6万年,北迁的一支形成了北方的古安人(我给的名称是华尼安人),东迁的一支形成了中部和东部的古胡人(胡尼人)。他们的总源头,是形成于泛滇黔地区的华胡原始群,统称为华尼人(也可以简称为尼人)。

昆仑虚是华胡原始群的起源地,但是这个时候处于第四纪第三次冰期和第四次冰期之间的一个温暖期,新形成的现代型智人没有冰期记忆,还没有体验到昆仑虚在冰期中对于人类的重大意义,所以昆仑虚并没有在现代型智人面前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刻骨铭心的记忆。所以,北迁支、东迁支与遗留于泛滇黔地区支都没有昆仑虚记忆。

但是有没有不周山的地理概念呢?有。因为多山的泛滇黔地区,本身就存在无数个独立的“山而不合”盆地或谷地,这些泛滇黔地区的“山而不合”的盆地和谷地原本就被现代型智人称为“不周山”。所以,现代型智人,在泛滇黔地区生活时,既有昆仑虚的地理概念,也有不周山的地理概念。

但是在随后到来的末次冰期里,寒冻的气候,对于北迁、东迁和遗留的人群,就产生了不同的记忆。

在末次冰期,北方人口稀少,人口主要躲避在北方的多个温暖的不周山(盆地或谷地)中,比如大地湾就是一处谷地。甘陕也是一处盆地(现在叫鄂尔多斯盆地),关中同样是一处盆地。

不周山还有一个很古老的称谓,叫做“不周负子”。对“不周负子”有多种解释,但我认为都补妥,因为解释没有抓住根本。“不周”的概念我已经解释了,“负子”是什么意思呢?关键在于一个“负”字的理解。

负:1 驮,背。如负米、负疚、负重、如释重负、负荆请罪等,都是“驮、背”的意思;2 担任。担负、负责、负累(lěi)、负罪、负荷、忍辱负重、身负重任等,都是“担任”的意思;3 仗恃,依靠。如负隅顽抗、自负等,都是“仗恃,依靠”的意思。三个含义,归结到这个字的起源上,就是对一个人类原始动作的描述,这个原始的动作,就是“抱小孩”“背小孩”,都称作“负”,实际就是一种“抚育”之情:庇护。推广到不周山对人类的恩情,就是“不周负子”,上古人类在不周山的庇护下,越过了寒冻的末次冰期,人类就是不周山之子。

有这种记忆的上古人类,就是在末次冰期生活于中国北方盆地或谷地的上古人。早末次冰期结束后,北方族群同样在不周山越冬。所以不周山,就成为了他们的圣山。昆仑虚记忆,对于他们来讲,记忆就很遥远很模糊了。

具有不周山记忆的上古族群,其代表就是燧皇的后裔——炎帝系族群。共工氏就是炎帝系的后裔。

在我的理论体系中,炎帝系是燧皇的后裔。燧皇是北方族群——华尼安人的神袛,燧皇就是燧人氏。华尼安人在距今18万年开始,随着气温回升就一直选择向北迁移,因为他们已经进化成适应低温的族群,升温后他们的适温区推移到了高温度地区,在温变的驱动下华尼安人持续地向高纬度区的北亚、欧洲迁移,在欧亚大草原演变成了西方历史上的雅利安人。但是燧皇神袛依然处于中国北部,由于祭祀的需要,燧皇的直系族群没有迁移,依然在中国北部坚守燧皇的祭祀。在距今12800年到11500年之间的这个降温期,燧皇后裔从中国北方西部向东迁移到甘陕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继续迁移到中原地区的商丘,最后一代燧皇的祭祀,终结于河南商丘。距今9000年到8000年,北迁的华尼人风姓族华胥系兴盛起来,燧皇祭祀中断。燧皇遗民一部进入中国西北,演变成姜姓族炎帝系;一部进入中国东北,演变成玄鸟氏,殷商的先祖就是玄鸟氏。

炎帝系游牧于西北祁连山一带。我以前说过,祁连山就是“祭祀连山”的意思。我的理论体系,是把神农与炎帝严格分开的,不要混淆。

对于“姜”与“羌”,古人也解释过,女性为姜,男性为羌。我说是烤全羊为姜,烤片考的半羊为羌。在帝尧时期,帝舜迁三苗到西部三危山,三苗与西部古姜结合形成先羌,但不见于历史记载。羌在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殷人祭祀,把西戎之羌当做牺牲作为祭品在祭祀中使用。周武王伐纣,羌方作为周武王阵营的西部八族群之一,参加了战争。在西周,西部族群被统一成为西戎。到汉代,把西部族群统一称为西羌,西羌才正式进入华夏历史记载。

  2 、昆仑虚记忆

  昆仑虚记忆,是遗留泛滇黔地区的华尼人的记忆。华尼人在昆仑虚越过了末次冰期。

距今18万年后,华尼人陆续北迁和东迁。北迁的主体就是风姓族,其中的华胥系发源出伏羲女娲族群。东迁的华尼人,在进入大平原之后形成的农业族群中,对于他们来讲,不周山处于过渡性质,农业族群神化的是昆仑山,而不是不周山

第二批迁出泛滇黔地区的上古先民,在像两湖盆地这样的不周山也生活了成千上万年。在农业进一步发达后,先民们对土地的渴望加剧,接着先民们就继续走出不周山进入到广阔的平原地区生活。

进入大平原之后,不周山就成为农业族群的历史记忆了。在农业族群中,不周山只不过是其历史进程的一个过渡。农业族群历史记忆中的不周山,就成为了一个历史久远的模糊的文化符号了。农业族群依然以昆仑山为圣山。

农业族群神化的是昆仑山,而不是不周山。所以不周山不是农业族群的圣山。像源出华尼人的伏羲女娲支、神农支、黄帝支等,都是昆仑山记忆。

五、不周山从泛指到特指的演变

不周山对于北方族群来讲,起始是一个泛指的地理概念。但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便于纪念和祭祀,不周山就会专门化和神化。神化和专门化后的不周山,就一定要具有特指性。后来随着文明的继续发展,不周山也演变成了炎帝族群的天文观测站。所谓不周山上的“天柱”,是用于观测太阳运行的“圭表”。

再读《淮南子· 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周山本身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上竖立了天柱。我的解释就是不周山上竖立了天柱,是炎帝系的天文观测站,当然是炎帝系的圣山了。共工因战败被颛顼大军紧紧追逼而发怒,用头撞不周山上的天柱,恰巧这个时候发生了一场地震,于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也就被神化成了“。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原因了。这种巧合,在历史上多次发生。

六、最后的不周山——山西之西山(上党盆地)

不周山在哪里呢?从起源上讲,不周山到处都是。但是从炎帝系的历史讲,在炎帝系的所有生活过的地区,都会有一座山被命名为“不周山”,因为不周山是其祖山和圣山。

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据此,后人演绎出无数座不周山。

《史记》对不周山也有考证。史记集解引《淮南子》说:有娀在不周之北。史记正义说:按:记云“桀败於有娀之墟”,有娀当在蒲州也。蒲州在哪里呢?山西永济古称蒲坂,处于晋南,黄河在这里转了一个巨大的湾。《路史》中也记述柱所都蒲坂,认为上古传说中的炎帝烈山氏之子柱曾建都于此。史书中也盛称舜都蒲坂。《古本竹书纪年》所称的“冀都”就在这个区域,尧舜禹启都在“冀都”登天子位。晋南是尧舜禹时期华夏族的核心区域。我在《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一文中早谈过了。

对于“冀”,有人不理解,认为古书说两河之间曰冀,也就是说西黄河与东黄河之间就是古冀州。西黄河就是陕西与山西之间南北流向的黄河,东黄河现在看不到了,是指黄河尾段向东北流向的一段古河。古兖州就在东河与济水之间。

有人就问了,既然两河之间曰冀州,那么古冀州就包含陕西和河北了。从字面上理解是这样。但是在帝尧时期,鸿水和海浸一起发生,长久不退,河北平原就被浸在了大海之中了,所以尧舜禹时期的冀州,就萎缩到只有晋南一块了,尧舜禹的中心,也就集中到了晋南了。

《史记》对于不周山的记载,也说明不周山在晋南,当然,这座不周山,是炎帝系最后的不周山。

炎帝系形成于中国西北,主要牧羊区就在祁连山一带。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的降温期,炎帝系向东迁徙,就来到了古冀州;黄帝系也在同期因同样的原因南迁,同样进入了古冀州,炎黄的碰撞,由此开始。炎黄到来的时候,河北平原没有被大海浸没。

对于最后的不周山的位置,中国古籍也是有明确的交代的,就是山西长子县的西山,但是现代考据家门不予理睬。

长子县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处于山西省东南部,东经112°88',北纬36°12'。处于上党盆地西侧,属太岳山脉向太行山上党盆地的过渡带,三面环山,一方为广阔平原。上党盆地因其海拔较高,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为战略要地,一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为历代“建功立业”者所倚重。此地向来金戈铁马,烽烟不断,素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说。

上党盆地很早就有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人类活动,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就起源于这里。长子县是中国尧之子丹朱的封地、炎帝女精卫的故乡、西燕的古都。长子县因尧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县名。山西省长子县的西山相传就是不周山。而西山,就是《山海经》记载的发鸠山,精卫就是衔发鸠之山的石头去填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中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小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方山峰是发鸠山的主峰,它比海拔1524米的泰山最高峰还高出120米。峰恋叠起,怪石嶙峋,云涛雾海,景色奇特。特别之处是,在方山峰顶是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古人曾在这里修筑庙宇。

我在《炎帝烈山氏》一文中,就说上党盆地是炎帝最后的故乡。以后炎黄合并,炎帝系的故乡,就固定在了上党盆地了。

七、伏羲系的周山与不周山

我在《伏羲原来是夫婿》一文中,也谈过伏羲系的周山与不周山,这里再次论述。

山东半岛中部的胶莱平原将山东丘陵分隔为鲁东和鲁中丘陵两部。在鲁中丘陵区分布着一片方山丘陵,当地称为"崮",如孟良崮、抱犊崮等。

这一类被称为“崮”的山,就是周山。在华夏上古的语言中,是有“周山”的概念的。但是“周山”和“不周山”,是两个文化体系,这其中的“周”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不周山”之“不周”,是指“山而不合”,“周”是山环绕的意思。“周山”之“周”,则是“水中之州”的意思,就是水中的一块平地。

在距今8000年到6000年之间,洪水和海浸爆发,上古华夏的东部地区,华北、河南中部和西部、黄淮、江淮、长江下游平原区,都被大海吞没,成为了大海的一部分。山东被分割成城胶东岛和鲁中岛。鲁中岛又被分割成太沂蒙岛区和凫山岛区。东迁的凤姓华胥支被洪水和海浸阻隔于凫山岛区,伏羲女娲兄妹传人的传说就发生在凫山岛区。

在上古华夏东部语言中,就把这些海水中的岛屿叫做“凫”;在华夏上古东南语言中,就把这些海水中的岛屿叫做“岛”。这些“凫”或“岛”上生活着众多的鸟类,是鸟的栖息地。被洪水和海浸阻隔在东部和东南部的遗民们,就生活在这些“凫”或者“岛”上。海浸之前,它们是山,海浸退却后,它们也是山,但是在海浸中,它们就被称作“凫”。

    “崮”和“周”,是华夏上古东部语言“凫”的后来演变的结果。山东的丘陵,山顶多平地,这有利于上古海中族群在其上生活和生产。一个一个的平顶丘陵处于海中,而且这一个一个的丘陵还可以环结相连,就成为了“周”。“周”之外环是海,“周”之内环是湖,这就是伏羲系的“周山”。在这种环境下,人类的食物就是鸟和鱼了。所以在东部海岛族群中,还把飞禽走兽统称为“鸟”。《山海经》中的帝俊族群,就有“使四鸟”的统一特征,“四鸟”其实是“四兽”。

在凫山形成的女娲伏羲系,就有“涡”和“鱼”的文化特征,“涡”是“涡旋纹”,“鱼”就是“鱼图”。

在距今6000年,鲁南山区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周山”被破坏,海水内灌。好在大地震也打开了洪水下泄入海的渠道,海浸开始消退,伏羲系西归豫西。

在豫西,与从南方迁来的农业族群(古尸人农神部)及豫西其他族群一起了新的女娲伏羲群体,这个新的群体有产生了一个新的别支——神农氏族。在距今5600年到5300年间,由于气温下降,这个新的女娲伏羲神农族群一部分南下,形成神农体系;一部分继续向西,回到了甘南。

实际上现在的甘南天水的伏羲文化,就是西迁的女娲伏羲系回传的。而一部分女娲伏羲系的人口,也随着神农南下如江汉,在神农系统中这部分女娲伏羲系人口将为附庸,但依然保持着女娲伏羲的祭祀,但主要是伏羲的祭祀,因为神农时代,已经进入男权时代,伏羲的祭祀得到重视。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是可以看到的,如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就说“伏羲葬南郡,在襄阳”。也有把伏羲的葬地进一步南移到了天岳幕阜山,如清张瓒昭就说“平江之天岳,即《禹贡》东陵,其下有皇坛,乃伏羲之葬地”,有没有道理呢?如果我们后继的伏羲当做伏羲氏族,这个伏羲氏族依然承袭伏羲之号,依然祭祀伏羲的话,就很好理解了,随神农南迁的伏羲氏族,一代伏羲葬在襄阳,一代伏羲葬在幕阜山之东陵,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那么西迁的一支伏羲系同样也保持着伏羲的称号,也是同样的理解了。

黄饮冰2018年10月2日星期二

三皇五帝,是 中国 在 夏朝 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燧人 、 伏羲 、 神农

伏羲 、 女娲 、 神农

伏羲 、 祝融 、 神农

伏羲 、 神农 、 共工

伏羲 、 神农 、 黄帝

黄帝 、 颛顼 、 帝喾 、 尧 、 舜

宓戏( 伏羲 )、 神农 、黄帝、尧、舜

太昊 、 炎帝 、黄帝、 少昊 、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最后一种说法由于《 尚书 》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此外, 汉朝 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 道教 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关于三皇五帝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祝融

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 火神 。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一说她的名字为 风里希 (可能是凤里牺)。传说中人类始祖,人类为她和其兄 伏羲 的后代。又传说她以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鳖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在 中国神话 中,她用泥土创造了人类,后来 水神 共工 和 火神 祝融 打仗,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 不周山 ,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 五色石 补好天空。

除此之外,女娲还创造了 瑟 这样乐器。另外,女娲在死后,她的肠化作了十个神人,到了西方的大荒广粟之野守护去了。

一说女娲后来升天,由 白螭 和 腾蛇 保护著去了天宫。神话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同时也是夫妻。在中国的 图腾 上更有女娲和 伏羲 交合的图像。

在中国南部的 苗族 等 民族 尊其为大神,并建有 庙宇 供奉。

燧人氏

燧人氏是 中国 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有说法他为 三皇 之一。

《 韩非子 ·五蠹》有记载:“民食果蓏蚌蛤,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神农尝百草,教人医疗,传说中的 农业 和医药的发明者。一说神农氏即 炎帝 ,与 黄帝 为兄弟。

传说神农氏的样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内脏清晰可见。神农氏尝尽百草,只要药草是有毒的,服下后他的内脏就会呈现黑色,因此甚么药草对于人体哪一个部位有影响就可以轻易地知道了。

后来,由于神农氏服得太多种毒药,积毒太深,终于身亡。

共工氏

中国上古传说 中人物。据说共工氏姓 姜 ,是 炎帝 的后代。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他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关于他的传说,几乎全与水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一说共工部落活动区域在今河南 辉县 。

黄帝

黄帝被认为是 中华民族 的始祖。根据记载,号 轩辕氏 、 有熊氏 , 姬姓 ,一说姓 公孙 ,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 共主 , 五帝 的第一个。黄帝也被 道教 尊为 道家 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 史记 ·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 少典 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 河南 省 郑州 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另有传说黄帝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 的 沮源关 降龙峡 ,农历二月初二(参见 二月二 )。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 北极光 ,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 炎帝 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 涿鹿 。他推算 历法 ;教导 百姓 播种 五谷 ;发明 指南车 ,造舟车弓矢;兴 文字 ;作 干支 ,制 乐器 ,创 医学 。

今日在 陕西省 的 桥山 有 黄帝陵 ,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于此。

黄帝与 炎帝 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 嫘祖 ,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 史记 》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 颛顼 、 帝喾 、 唐尧 、 虞舜 ,以及 夏朝 、 商朝 、 周朝 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 庄子 》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 列仙传 》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拼音:zhuānxū,注音:ㄓㄨㄢ ㄒㄩ),相传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阳东南),号高阳氏。颛顼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传说楚王为其后裔,屈原在《离骚》中自称为帝颛顼之后,屈原与楚王为同族。

帝喾

帝喾,中国上古历史的五帝之一,姬姓,名俊,号高辛氏,黄帝长子玄嚣之孙,颛顼是其伯父。

帝喾十五而佐颛顼,封于有辛(今河南商丘),实住帝丘(今濮阳),三十得颛顼帝位,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许多古文献认为帝俊就是帝喾。《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帝俊有中容、晏龙、黑齿、季厘等子族,“生十日”,“生月十有二”。

传说帝喾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为周之始祖;次妃简狄生契,为商之始祖;次妃庆都生放勋;次妃常仪生挚。帝挚承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放勋,也就是帝尧。

孔子认为帝喾“博施厚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仁以威,惠而信,以顺天地之义。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抚教万民而诲利之,历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之义而敬事之。其色也和,其德也重,其动也时,其服也哀”。曹植作《帝喾赞》颂曰:“祖自轩辕,玄嚣之裔,生言其名。木德治世。抚宁天地,神圣灵宾,教讫四海,明并日明。”

帝尧

尧,名放勋,又称陶唐氏,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有两个儿子—挚和放勋;帝喾死后传位于挚,就是帝挚;帝挚不善,而让位于放勋,也就是尧。尧在位时,他的仁德使百姓爱戴,万国敬服。尧的都城在山西南部。 《尚书·尧典》记载:尧命羲氏、和氏观察天象,授时于百姓;委派禹的父亲鲧治水,可惜不成功;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暴虐凶恶,没有传位给丹朱;后来因为舜的德行而传位与他。

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舜是否有其人史学家们争论不清。一般认为舜的时代中华文明开始进入农耕的时代,并是道德观的开始。传说舜受尧传位,自己则传位于禹。 作家柏杨的观点认为:舜得王位并非由尧禅让,而是篡权,“除四凶,举十六相”培养自己的羽翼,架空尧的权力。而后由禹重蹈覆辙,所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实际情况可能是被禹流放死于途中,因为中国的上古时代江南地区仍属蛮荒之地,舜已是高龄的老人,到蛮荒之地"巡狩"不符合逻辑。 以下引用周时的一些关于舜的记载:

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墨子: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

管子: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

司马迁史记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又说: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炎帝

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人),姜 姓 ,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是中国传说时代(或称上古时代),约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出生於烈山(今湖北省厉山镇),所以炎帝之后又称烈山氏。

少昊

少昊,亦作少嗥。五帝之一,黄帝之子。

少昊陵,山东省曲阜市城东。

还有个名字叫做“葱岭”,现在叫做“帕米尔高原”。

不周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也就是现如今的帕米尔高原的名字。为什么叫做不周山,《山海经》中就有记载,原文是这样记录的:"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所以不周山名字由此而来。神话传说中不周山是通往天界的唯一道路。那里的气候一年四季都非常寒冷,到处都是白雪皑皑的景象,平常的人一般是到达不了这个地方的。

在两汉时期,汉朝国力强盛,开始对外贸易,商人们把汉朝的物品运往沿海各国都要经过这个地方。葱岭这个名字就是那个时期给起的,它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时这个地方山崖看去一篇葱翠的样子,因此人们给它取名叫做葱岭。后来葱岭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了唐代。

到了唐代,这座山又出现了一个新名字,就是现如今的帕米尔。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我国的历史书籍《大唐西域记》。传说唐代高僧唐玄奘从印度寻求佛经返回中原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当他到达葱岭时,把这里的山叫做“波谜罗”,把山中的峡谷叫做“波谜罗川”,这个音译过来就是现在的帕米尔。到了清朝的时候,帕米尔的这个名字已经取代了历史上的所有其他称呼,从那时起帕尔米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因此历史上不周山这座山的名字经过历史的发展有“葱岭”和“帕米尔高原”这两个别称。可以看出每个名字都有它出现的历史原因,每个名字背后都隐藏着当时的一段历史故事。

1 淮南子女娲补天 赏析

摘抄自李卫东的《人类曾经被毁灭》 “女娲补天”是中国神话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则神话,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

它浪漫美丽,构思奇特,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大约除了中国人以外,其他人是根本想象不出来的,谁敢想象碧蓝碧蓝的苍天竟会塌去一洞?又有谁能想象一位美丽的女神用五彩石修补着苍穹?如果宇宙是伟大的,那么读了女娲的神话,你会感觉到女娲神比宇宙还要伟大。 女娲补天的传说最早记载于《淮南子》中。

相传,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因争夺权力而发生战争,结果是水神输了。战败的共工没处撒气,就一头把支撑天地的大柱子——不周山给撞倒了于是乎,天哗啦啦塌了一个大洞,大地上洪水泛滥,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六种怪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残害着人类。

善良的女娲神看见她的子民们在洪水和大火中四处逃生,心里十分难过,只好辛辛苦苦地去修补破损的天空。因为当时的天空已经倾斜了,于是女娲又亲自将一只巨大的龟捉来杀掉,砍下了它的四条腿,支撑在天的四面,把倾斜的天给扶正了,要不是这样我们现代的人说不定都是歪脖子、斜眼睛。

文学名著《红楼梦》在开篇里,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写,说的就是女娲补天的事情:“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说起?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却说那女娲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的大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那女娲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剩一块未用,弃之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成,自来自去,可大可小;因见众石具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人选,遂自怨愧,日夜悲哀。”

后来,这块无才去补苍天的顽石,在青埂峰下滚来滚去,偶遇降殊仙草,于是引出了一段情意绵绵、泪洒纷纷的感人故事。 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我们以前曾提到过她抟土造人的事迹,现在她又补好了苍天,对人类来说真是功德无量。

所以关于女娲的事迹流传甚广,并演变成一系列的社会风俗。 明代人杨慎在《同品》中记:“宋以正月二十三日为天穿日,言女娲氏以是日补天,俗以煎饼置屋上,名曰补天穿。”

现在中原地区还有一种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女娲补天以后,用泥巴做成一男一女,让他们在几间结为夫妇。有一年,在过大年的时候,夫妻俩为了感谢女娲,做了很多的年粑送给她,女娲只收了一点,说:“我用了三万六千块石头补天,有一些缝没有合。

你们把这些年粑带回去,在正月二十日把它吃掉,便可以将天上的缝补严。”从此以后,中原地区有了过年吃年粑的习惯,而且中原至今还传诵着这样的民谣:“二十把粑煎,吃了好补天,麦子结双吊,谷堆冒尖尖。”

竟然把吃补天的煎粑作为祈祷神灵保佑,祝愿来年五谷丰登的象征。 中国历史上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单独见于女娲的事迹,没有和其他神的神迹相混合。

从神话的主干——“补天”来看,也没有后人添加斧凿的任何痕迹。关于“女娲补天”神话出现的时间,那就很难说了,大约在文字出现以前它就广泛流传于原始部落之中。

80年代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挖掘辽西红山文化的时候,曾发现一个表面像小山的建筑,剥开来一看,原来它是一个大祭坛。这个祭坛一共分三层,小抹顶,上面竟然有1000多只炼铜用的坩锅。

为什么要用坩锅来祭祀神呢?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个祭祀的主题就是“女娲补天”。说来也巧,人们在红山文化的墓葬中发现了一些小的玉石做成的龟,但奇怪的是,这些龟都没有头和四足。

专家们从这些证据推断,龟没有头和足正好应了《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记载。从而推测,祭坛所祭祀的一定是女娲。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女娲补天”的神话就可以上推到距今7000多年以前,比中国最早的文字尚早2000多年。 那么,“女娲补天”的真实性呢?即为什么会有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出现?有人曾说,女娲补天在中国象征着冶炼工业的开始,从红山考古的情况来说似乎证明了这一推论,然而如何去理解神话中“天穿一洞”呢?说来说去,“女娲补天”是将“天穿一洞”作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也就没有了“女娲补天”的神话。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在北极的上空发现了臭氧层空洞,也是靠先进的科学仪器探知的,那么古人是如何将本来就虚无的天空想象出塌了一个大洞呢?这太不可思议了! 别人认为:“天穿一洞”与“天倾西北”一样,如果没有直接的视觉感受,是任何人无法想象出来。不要以为人的想象力是无边无沿的、无所不能的,人类的想象力同样受到许多东西的限制。

《西游记》奇不奇?太空大战玄不玄?但若仔细分析,它们都可以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里找到离奇中的真实性,猪八戒不过是人身上安了个猪头而已,但没有任何一位古人可以想象出现代的航天飞机,更没有人会想象出电子计算机。因此,若没有现实的真实性作为依据,古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天穿一洞”的情景。

那么,这个真实的背景又是什么呢?只能这样认为:上古时代的人们真的亲眼看见到过“天”塌去了一块,所以才会有“天穿一洞”和“女娲补天”的神话出现。我们今天之所以觉得“女娲补天”的神话难以理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一直认为天。

2 淮南子女娲补天 赏析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苍天补,四极正, 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译文

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古人把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九州,这里泛指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颛:纯朴厚实),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折断鳌(海里的一种大龟)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冀州(古九州之一,古代中原地带),累积芦苇的灰烬以抵御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洪水干枯(这里指洪水消退了),冀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3 文言文

出处 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全文如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苍天补,四极正; 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翻译) 往古之时, ——久远的过去, 四极废, ——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 九州裂, ——大地裂开, 天不兼覆, ——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 地不周载。 ——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

火焱而不灭, ——火势凶猛,扑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 ——水势浩大,流不尽, 猛兽食颛民, ——凶猛的野兽吃善良的百姓, 鸷鸟攫老弱。

——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人和小孩。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的漏洞, 断鳌足以立四极, ——砍断巨龟的角来做撑起四方的擎天柱, 杀黑龙以济冀州, ——杀死黑龙来拯救中国, 积芦灰以止 。

——用芦灰来堵塞洪水。 苍天补, ——天空被修补了, 四极正, ——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 涸, ——洪水退了, 冀州平, ——中国的大地上恢复了平整, 狡虫死, 凶猛的鸟兽都死了, 颛民生。

——善良的百姓能过继续生存。 拼音 nǚ wā bǔ tiān 成语——女娲补天 成语:女娲补天 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 示例:传说雨花石是~留下的石头。

相关记载 《太平御览》:女娲在造人之前,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 为了让人类永远的流传下去,她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另一种传说《独异志》是:女娲是与伏羲为兄妹。当宇宙初开时,天地之间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下,而天下未有其它人民。

相议想为夫妻,又自觉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请您将天上的云都合起来一团,要不就把云散了吧。

」以是天上的云立即合起来,他们俩就成了夫妻,中华民族都是他们俩的子孙后代。 《风俗演义》中就有女娲造人之说,凡有女娲庙的地方,都盛行到女娲庙求子的习俗。

虽然,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却浸透着一种原始生殖崇拜文化。原始时代,部落战争十分残酷、频繁,而且全靠人力对抗,死亡者众多。

所以,人们期望女性大量生育,使氏族人丁兴旺,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于是,“女娲补天”应运而生。

在“女娲补天”神话中,女娲所补的天,是自己头上的天;所撑的地,是自己脚下的地;所创造的是一个让人类和平生存的世界;所反映的是大无畏的浩然气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我们又可以发现,这个神话中包含着比较浓厚的保守思想。

女娲其实可以去能够“载覆”之地求生存,不必花巨大的力气补天平地。 据有关资料,目前国内有五处女娲墓,山西省内有两处,一处在芮城县的风陵,一处在洪洞县的赵城。

查《文献通考》、《寰宇记》、《九城志》等古籍,都说女娲墓在赵城;而且历朝历代祀典女娲也都在赵城。此外,浮山县也有女娲庙和女娲补天处。

神话中所说之冀州,是指今山西、河北交界地。因此,说“女娲补天”神话起源于山西,是有根据的。

女娲的简介 “女娲补天”神话,是三晋大地影响最广泛的神话。 女娲,即女阴,是生育之神的化名。

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

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的照顾我们免受天灾。

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4 文言文: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原文: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lǎn)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苍天补,四极正; 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译文: 久远的过去,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大地裂开;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烧猛烈而不熄灭,水泛滥成灾而不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善良的百姓,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人和小孩。 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的漏洞, 砍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擎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了,中华的大地上恢复了平整。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扩展资料:

女娲补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 ,使天地不再沉寂。

女娲氏,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样苗条,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

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后人将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为由,衔接女娲熔五彩石以补天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动人故事。

在中国民族所有的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中,有些都是有其原型人物的,都是远古时期为人类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和首领。后人为了纪念她们的功绩,而将其神话。

水神共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是古代治水的鼻祖,精通农业,为当时的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关于共工的故事除了有多部古籍文献记载,在民间也流传了千百年,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下面随我来看看共工是怎样的人及其怒触不周山的典故。

水神共工简介

水神共工

共工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含义,最常见的是水神共工,在《列子》中就记载他与火神祝融势不两立。《天文训》中,共工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帝,共工因战败头撞不周山,天地颤抖。《山海经》: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另外还有说,共工曾是尧帝的臣下,列为四凶之一,被流放到幽州。

不论神话,共工是颛顼时代的一个部落首领,盘踞在河南辉县。黄河的肆意泛滥严重影响到族人的生存,共工带领大家英勇治水,当时他们的治水策略是以堵塞为主,并不是疏导,根本上未能抵御洪水的侵袭,但为后世治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共工也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治水先烈,后世尊他为水神。

相传共工氏是炎帝的后代,治水世家,精通农业,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开创了筑堤蓄水的先河,具体做法是将高的地方铲平,低的地方填高,在平坦地方修建堤坝。这种方法只注重堵塞洪水,而没有考虑到疏通的作用,洪灾的危害并没有因此减少,均以失败告终。历来关于共工的传说,都是和水有关。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

传说远古时代,共工是天上的水神。他的样子是蛇身人脸,头发火红,生性暴躁。共工历来与火神祝融水火不容,为了争权大打出手,按照善恶法则,预示着光明的火神赢了,而象征着黑暗的水神输了。共工不服,心中升起熊熊的怒火,向顶天立地的不周山撞去。顿时,轰隆一声巨响,天动地摇,哀鸿一片。

不周山被拦腰撞断,天就塌了大半下来,还出现了许多大窟窿;大地也开裂了,露出密密麻麻的深坑巨缝。在天残地缺的情况下,山中烧起大火,地下喷出洪水,野兽横行,地上人民生活好似人间炼狱。女娲看到人民受难,痛心疾首。为了修复天地,还人民安宁祥和,女娲决心补天。这就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

著名藏石家高先生珍藏的大化石《烛龙》,堪称空前绝后的旷世稀珍。此石原名为《盘古》,后更名为《烛龙》。由于该石具备有些许“龙”的外形,虽然很多石友对何为“烛龙”不甚理解,但有一“龙”字,便感觉到有了具象的特征,对此名的认可程度便比对《盘古》的认可程度高了许多。至于为什么原名为《盘古》?《盘古》与《烛龙》之间有什么关联?很多石友便不得而知。

在解读《烛龙》与《盘古》之前,必须先了解屈原在《楚辞·天问》中的一段发问:

“邃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经让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按郭沫若先生的翻译,意即:

“请问,关于远古的开头,谁个能够传授?那时天地未分,能根据什么来考究?那时混混沌沌,谁个能够弄清?有什么在廻旋浮动,如何可以分明无底的黑暗生出光明,这样为的何故阴阳二气,渗合而生,它们的来历又从何处穹窿的天盖共有九层,是谁动手经营这样一个工程,何等伟大,谁个是最初的工人……”

可见,在远古,人们就盼望知道谁是开辟、创造世界的英雄,屈原的《天问》,正是代表了当时人们这种心情的最生动的描述。在很多古籍中,类似屈原《天问》中所问的“造物主”,非止一个,其中,“烛龙”与“盘古”,便是流传最广,历史最久远,而且是互有关联的代表。而有关“烛龙”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初年的著作《山海经》,其《海外北经》中,称其为“烛阴”。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而在《大荒北经》中说烛阴能“烛九阴”,所以又称他为“烛龙”。晋人郭璞注引《诗含神雾》说:“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精以往照天门中。”而屈原在《天问》中又再次发问道:“西北辟名,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可见,烛阴即烛龙的神话,远在2300年前就开始流传了。

有关“盘古”的记载,要比“烛龙”的记载晚500多年,“盘古”这个名字,始见于三国时期吴人徐整所著《三五历纪》中:“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此乃常言所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原版。当然,关于“造物主”式的英雄人物传说,还有很多,如《庄子·应帝王》中的中央之帝“混沌”;《淮南子·精神篇》中“经天营地”的“阴阳二神”;《路史·前纪三》注引中的“造山川,出江河”的“巨灵胡”等。然而,除了后期的盘古之外,其它的都是“造物主”的雏胚,他们或是一山的山神,尚未脱离动物形象的“烛龙”,或是寓言和哲学气味过于浓厚的“混沌”和“阴阳二神”,而开山凿河的“巨灵胡”,也不过是“河神”有夸饰的雕琢。所以,唯有“盘古”才能称为“开天辟地”式的英雄人物。

为什么说“烛龙”与“盘古”是互有关联而相通的呢?

徐整在《五运历年记》中述:“盘古之君,龙头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这段同是由徐整一人所记的关于“盘古”的另一传说,其形貌和神力的描述,几乎就是《山海经》中对烛龙描述的摹本。另外,在《山海经·西山经》中又可见到这样的记载:“钟山(即钟山之神烛龙),其子曰‘鼓’,其状人面而龙身。”盘古的“古”与“鼓”同音,远古神话传说逐渐演变的痕迹,在这些古籍的记载中,竟如此清晰地斑斑可见。

综上所述,可见“烛龙”与“盘古”,当同为古时神话传说中“造物主”式的英雄人物代表。《烛龙》是记载较早的,而“盘古”是在“烛龙”等诸多神物的原型上逐渐演化完善而成。在徐整所著《三五历纪》之前,现存的古籍中,尚未出现过“盘古”这个名字,后来,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盘古”这个英雄人物,不断的被完善,被美化而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古神话中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在西南少数民族之中,如苗、瑶、侗、黎……都非常崇尚盘古,例如瑶族,将盘古称为“盘王”,而苗族至今仍有“盘王书”传唱于本民族之中,侗族也有“盘古开天辟地歌”流传于世。至于“盘古庙”、“盘古墓”、“盘古国”等,均可见于古籍记载中,如《路史·前纪一》注云:“今赣之南会昌有盘古山,湘乡有盘古堡,雩都有盘古洞,荆湖以北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生日,广陵有盘古冢,盘古庙。”现今,在广西岑溪县与容县之间有一个小镇,直截了当地就称为“盘古”。

盘古,这个综合了古神话里开辟诸神的面影,融汇了古籍经典中哲理的成份和人们的幻想、塑造,终于成为一个开天辟地的英雄,成为我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由“烛龙”进化到“盘古”的古老神话,充满着幻化的瑰丽,又从完美的英雄人物“盘古”返还到混沌初开时的雏胚“烛龙”,在这件大化石的两次命名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咀嚼着古朴奥妙的神奇;感悟着历史沉淀的厚重;品尝着传统文化的醇美;享受着博大精深的韵味……

赏石,当如斯也!

1、神话中被共工撞倒的不周山,到底在哪里?2、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神山不周山为什么叫做“不周山”?3、上古传说中的天柱不周山,处于什么地方呢?后来是如何演变的呢?4、神话中的不周山,当年居住着哪些神灵?5、《山海经》中的“不周山”,指的是现在的什么地方6、上古传说中的不周山在哪里?有哪些关于不周山的传说?神话中被共工撞倒的不周山,到底在哪里?

不周山就是后来的昆仑山,也就是川陕交界的大巴山。

不周山应该是太古最大最高的火山,共工所在的部落或者共工创立的国家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战争,资源总之为了生存毁掉了不周山。所引起山崩地裂,洪水滔天。直接导致大陆板块分离大融合文明分崩离析。

根据文献记载,只有中华文明详细的记录了这一灾难的起因,由此推断在当时世界的中心在中华地区。众多神明的原型人物也在中华地区。或者其当时各部落因为某种原因经常齐聚中华地区。犹如周天子时期的朝汇。不然怎么会有这么详细的记载。

不周山受到我们的关注,是一场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部落大战,水神就是四川的鱼凫王朝,拥有当时的水利工匠及工程师团队,能够熟练控制水利,所以是水神,而火神祝融,应该是陕西炎帝部族的领袖,拥有当时的农民及医师团队,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火的应用,所以是火神。

所以他们大战的地点,按照当时的行程,应该是川陕之交,而大巴山,又是属于“信仰之山”,后来,应该是炎帝部族胜利,刚好大巴山发生地震,形成了“巴山大峡谷”(与后来鱼凫王朝的“鲧”治水过程中的“息壤”大概率也属于地震类似),就被神话为“共工怒撞不周山”。

大巴山“巴山大峡谷”的上段,就被称之为“昆山”(妇女们“比日”的地方);大巴山“巴山大峡谷”的下段,则被称之为“仑山”(妇女“匕人”的地方)。

“匕”就是妇女生育动作的象形,“比”则是生育力更大的象形,所以“女娲造人”的地方就是“仑山”,而“生日”的地方就是“昆山”,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把诞生日子称为“生日”不称之为“生人”,就是因为昆仑的同源性。

大巴山,造字本义就是“大大蛇山”,大蛇为龙,其实就是“龙山”,是中华民族的“信仰之山”,上古选择这里成为决战的地点,是有着深刻的人文意涵的。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神山不周山为什么叫做“不周山”?

神话传说不周山不周山神话,是因为共工发怒时触碰到不周山神话了这座山不周山神话,从而不完整不周山神话了,于是这个山就叫做不周山了。不周山就是象征的不完整。这个神话里的不周山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现在没人知道。

传说不周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它本来是人间的天柱子,后来被共工在一怒之下给撞断了,因此天也就崩塌了,后来就有了女娲补天的传说。根据《山海经》里的记载“在西北三百多里的地方就是不周山。”而《大荒西经》里记载的是“在西北的海外,有一座山不合,所以叫做不周山。”从这里看这座山是本来就有问题的。

经过对《离骚》和《淮南子》的考究,考虑到不周山应该实在昆仑山的西北处。相传不周山可是从人界去往天界的唯一一条路。不过不周山是常年下雪,寒冷无比的,一般的凡人是根本就走不到去的。不周山的具体位置,是有很多种说法的,最常说的一种就是在帕米尔高原。

有一个传说,曾经有人见过一个人为了想要见一见神仙,就一个人上山了,可是呢从那之后,从来没有人见不周山神话他回来过。后来人们都想办法锻炼自己的身体,强健自

华夏本土起源说44:迷失的“不周山”

华夏本土起源说44:迷失的“不周山” 文|黄饮冰 谈了昆仑,现在谈另一座迷失的圣山。另外一个圣山,就是不周山。 不周山与昆仑山应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