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紫癜是什么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5收藏

皮肤紫癜是什么病,第1张

最常见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紫癜,大小不一,主要分布于下肢的伸侧和臀部,常对称,面部和躯干甚为少见。紫癜可突出皮面,伴轻微痒感,初为鲜红色,继而为暗红色、褐色,亦可以表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红斑,甚至溃疡坏死和出血性大疱等。皮疹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分批出现,亦可反复发作,有的可伴有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如头部、面部、眼睑等。皮肤紫癜通常约经过两 周而渐消退。

有异位性皮肤炎的孩子,皮肤又红又痒、热热烫烫的、还有皮屑与疤痕、甚至伤口不断流汤流水…,看了好心疼啊!除了西医的药物治疗之外,中医师爸爸颜宏融要教您如何以外敷中药与药浴等方式对抗异位性皮肤炎!让宝贝不再受异位性皮肤炎之苦!

长大了就会自行好?错!

「小孩有异位性皮肤炎,皮肤又红又痒,以前只要擦类固醇药膏,隔天皮肤就好了。但是现在类固醇擦了2、3天,皮肤还是痒得受不了,抓得伤痕累累。怎么办?」门诊常有爸妈这样焦急地问著。

看到孩子皮肤上的皮屑与疤痕,皮肤热热烫烫的,伤口还不断流汤流水,常让人看了好心疼!异位性皮肤炎在台湾的盛行率大约是10%。通常好发在1岁以下的小婴儿,有大约45%的婴儿在6个月大前就会出现症状,60%的患童在1岁前发病,几乎都在5岁以前发病。许多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在幼儿时期会接着出现过敏性鼻炎或是气喘症状,所以从在婴幼儿时期就要把异位性皮肤炎控制好。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家长不要误以为「长大了就会自行好」而不加以治疗。

如何诊断是不是异位性皮肤炎?

门诊常常有些家长问:「异位性皮肤炎可以抽血检测过敏原来诊断吗?」理论上抽血可以检查过敏原指数(即免疫球蛋白IgE)以及过敏原(CAP与MAST两大类)。目前各式各样的过敏原检查,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其实一般很少会检测,一来年纪还小、抽血很难受,二来许多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其实常常出现测出阳性致敏的食物,但吃下去却没事。

那么如何诊断异位性皮肤炎呢?临床上,异位性皮肤炎通常有以下特色:(1)痒、(2)反复性发作、(3)分布在皮肤皱折处、(4)明显的家族过敏性体质(例如过敏性鼻炎、气喘、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中医古籍根据疹子的表现称为「四弯风」(表现在手弯、脚弯的疹子)、「胎敛疮」、「奶癣」、「浸*疮」等。最好的诊断方式是皮肤病灶如果符合疹子分布位置在「皮肤皱折」的特点,加上「家族过敏性体质」,往往八九不离十。

类固醇可怕吗?

异位性皮肤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常常需要使用的西药包括:抗组织胺、外用型类固醇、非类固醇的发炎调节剂等,有时候会因为皮肤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

许多家长都担心类固醇的副作用。类固醇可以分为7个等级,简为4种级别,依序是弱效、中效、强效、超强效等不同的效度。通常医师都会先从比较弱效或中效的药膏开始开立,特别是婴幼儿脸上皮肤薄,容易吸收药效,一般都会很谨慎使用。适当使用虽然可以迅速缓解症状,然而长期滥用可能会造成药物依赖性,当原本的药效代谢完之后,症状又会重新席卷而来,必须使用更强的药,才能缓解不适的症状。甚至于造成皮肤变薄、许多微血管扩张、皮肤变得多毛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口服的抗组织胺药物也有类似的情况。当第一线的治疗药物无效时,往往需要加强使用第二线的抗组织胺,或者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组织胺。一旦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可能加上类固醇或是免疫抑制剂将体内不管好的、坏的免疫反应通通压制下来,使身体不会产生发炎现象,这是一个短期使用的缓兵之计,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是类固醇,会让免疫力比较低下,容易有霉菌感染或是其他免疫功能低下产生的问题,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其实接受中西医训练的我,并不反对使用类固醇,因为小孩子和大人不同,自己比较不会控制,有些小孩子适当地使用类固醇可以让儿童病患的皮肤发炎先压制下来,减少痒的感觉就不会搔抓,而皮肤表皮的损伤是异位性皮肤炎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关键。但是要注意脸上尽量不要长期使用到类固醇,脸上的皮肤薄、血管多,长期使用容易吸收过多的类固醇到体内。

如果能够让小孩子的皮肤搔痒减少,再配合口服中药、外用药浴、外涂中药药膏或外撒药粉收敛伤口的使用,便可以大幅度地改善异位性皮肤炎的症状,甚至可以让孩子需要使用类固醇的剂量减少下来。

中医怎么看待异位性皮肤炎?

就中医来讲,异位性皮肤炎的人,体质通常偏向「实热」,但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要依不同的症状,调理肺、心、肝、脾等脏腑。在婴儿期容易夹杂「血虚风燥」或是「湿」的体质,「干燥型」的婴儿则会出现淡红或是暗红的斑片,很容易干燥、搔痒、脱屑,对称性的病灶经常出现在两颊、耳后、脖子与四肢的躯干表面。「渗出型」的婴儿则皮肤会出现红斑性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严重的话会分布四肢并产生脓疱。各时期常见的特征,简述如表一。

类型 常见发生期 中医体质 皮肤病灶特征 干燥型 婴儿期 血虚风燥 皮表干燥、搔痒脱屑。 渗出型 婴儿期 湿邪氾滥 水疱丘疹、结痂渗液。 湿疹型 儿童期 湿热蕴结 四肢屈侧针状大丘疹、呈淡棕红色块状。 痒疹型 儿童期 血虚生风 四肢背部米豆状小丘疹、薄痂生硬转褐色。 苔癣化 少年至成年 血瘀血虚 因干燥受损班疹生肥厚苔癣化、表面白色鳞屑、色素沉着、自觉剧痒、搔抓感染。

※摘录自中医师爸爸颜宏融新书《6岁前,关闭孩子的过敏基因》

对抗异位性皮肤炎,居家 5 方法

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的1岁以下小婴儿,因为肠胃娇嫩,不易吸收中药成份,通常我会开立中药的药浴方子,搭配一些居家可以用的止痒芦荟凝胶、收敛伤口的三黄粉,让家长在家以湿敷伤口的方式,透过皮肤吸收,为小宝宝调理,与口服药物一样可以发挥作用。对抗异位性皮肤炎,有5个方式是在家里就可以做到的,介绍如下:

1急性期可以止痒的芦荟凝胶

芦荟叶片内的透明汁液,是中药的一种,中医用来「清肝火、除烦热」,市面上有一些芦荟凝胶,用在日晒后的皮肤炎。因为芦荟是容易取得的中药材,一般在药妆店都有在贩售这一类的芦荟凝胶,价钱也不会太贵,买来以后放在冰箱冷藏,有时候小孩子皮肤搔痒,不想要使用类固醇止痒的话,可以用冰冰凉凉的芦荟凝胶代替。

2收敛伤口渗出物的三黄粉

对于异位性皮肤炎局部伤口汤汤水水的,或是湿湿黏黏的,可以居家常备「三黄粉」来帮忙收敛伤口。三黄粉的成份是黄柏、黄芩、黄莲,家长可以至中药行,请店家将黄柏、黄芩、黄连以2:2:1的比例磨粉,用「100目」的大小过筛去掉药渣,再用小罐子装起来就是非常好用的三黄粉,适合异位性皮肤炎的伤口,特别是红痒到会湿湿黏黏时,只要洒一点三黄粉在伤口上,隔天伤口就会干掉容易结痂。

中药药材:黄柏、黄芩、黄莲(2:2:1)用「100目」的大小过筛去掉药渣之后装罐。 说明:这三味药是中医用来治疗体内「热毒壅盛」的药物,性味苦寒,外用减少发炎之外,还可以使伤口干燥。 使用说明:用在有渗出物的伤口。

3滋润皮肤的紫云膏或乳液

以前许多阿公阿嬷的经验使用苦茶油等可以减少皮肤干燥脱屑,事实上异位性皮肤炎除了过敏基因的作祟、情绪压力的影响、饮食、环境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子就是皮肤的损伤,这些年来科学家已经发现异位性皮肤炎和皮肤表皮的基因缺损也有关系,所以使用乳液保湿,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细菌有机可乘,让皮肤发炎更严重。我临床上也常常开给病患紫云膏,运用紫草、当归、麻油作成的紫云膏对于干燥脱屑的异位性皮肤炎可以减少皮肤的受损,帮忙修复。倘若家里没有紫云膏,针对干燥型的病灶,可以用一点点橄榄油或苦茶油局部外涂在皮肤干燥处。家长也可以选用没有太多化学制品的乳液来帮小孩做皮肤保湿,但是要注意若是汤汤水水的伤口则不适合。

4在家里可以做的异位性皮肤炎药浴

中药药材:金银花10钱、黄精10钱、生甘草5钱、薄荷3钱 说明: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效果,特别是皮肤表面的热;黄精则富含黏液,具有「滋润养阴」的作用;生甘草药性温和,以缓和药物的性味,不要让单一药性太强;薄荷容易挥发,性味辛凉,还可以祛风透疹止痒,协助清除皮疹的热邪。 *剂量调整:小朋友如果皮肤红痒的很严重,金银花可以多一点,加量到15钱;如果皮肤非常干燥,黄精多一点,加量到15钱,其他的都是固定的剂量即可。 药材煎煮方式:1准备大汤锅。加水盖过药材约3公分,浸泡15〜20分钟,开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熬煮约15分钟后关火,加入薄荷再闷泡5分钟,取出药液备用,此为第一份,第一晚使用。 2加水盖过药材(水量比第一次略少),再以小火续煮20分钟,取出药汁,以锅盖或保鲜膜盖妥保存药气,待冷却后放入保鲜盒置入冰箱保存,此为第二份,可于第二晚使用。 药浴方式:1一帖药可分作2天,每晚洗浴一份即可。 2洗浴前,可以清水洗澡,避免使用含皂类的肥皂,药浴必须等小朋友沐浴后再浸泡,且浸泡药浴后毋需再冲洗。 3澡盆水温不宜太高,需低于体温约37℃左右。将中药液倒入澡盆水中混合后,心脏部以下的皮肤均可浸泡,以10〜15分钟为宜。 4心脏以上及脸部用纱布巾或小手帕沾取药液,湿敷小朋友患处,小心不要喝到药浴汤汁。 5浴后不需冲洗,可帮宝宝涂抹无香精成份的保湿乳液。

5 搭配饮食调理减少过敏

中医治疗过敏的方式,除了内用口服药物、外敷、药浴、 外,全面性的饮食管理更是一大重点。尤其是高度精制的食品及人工添加物,缺乏人体消化及吸收所需的足够营养,并会让免疫系统越来越衰弱,以致于让疾病有机可乘。异位性皮肤炎患者的饮食原则如下:

不吃零食、油炸、巧克力、咖哩、薯条等燥热的食物。 吃食物的原型,少吃加工食品。 增加新鲜食物的比重。 烹调方式清淡,以水煮、蒸煮为主。 少吃冰冷食物,特别是在皮肤渗出物多的时候。 记录饮食日记,才能够知道是什么食物造成皮肤症状加重。

每周分享 个人认为 重要或有价值的中医类文章、书籍等等

本周是美容专题,美容从古至今可谓是常谈常新,经久不衰的话题,其内容可大致分为肌肤和身形两部分。古代医籍记载的美容方剂大部分只适用于颜面皮肤,形体的调整则常常属于内科和伤科范畴。

本周首先推荐台湾谭杰中先生的四篇文章:

《 关於敷脸药方的杂谈 》

《 中药美食记高矮胖瘦 》

《 中药美食记续·高矮胖瘦(八卦推药油) 》

《 中药美食记手工肥皂、薰香、敷脸药讲义 》

谭杰中又名 JT叔叔 ,被称为中医界男版 「王语嫣」 ,读过海量中医书,熟知中医各家各派观点,他写的文章常常是干货多,知识点密集,含金量超高,大力推荐!

PS:文中含有广告,堂主本人并没有用过,没有发言权,请各位斟酌选择。

本周推荐 《历代宫廷秘藏医方全书》 以及 《香奁润色》 两书

张存悌、刘迪主编的 《历代宫廷秘藏医方全书》 收集整理了历代太医院、御药房的 「配方本」 ,共精选收录了宫廷秘方1961首,因为宫中女眷众多,自然也有美容护肤方,其美容养颜分类下共录有方剂53首。这些方剂因专供皇室所用,组方和疗效皆较为可靠,可供大家参考使用。

明代胡文焕编著的 《香奁润色》 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有关女性美容保养和妇科保健的专著,其中美容方剂共收录126首,因胡氏并不业医,所收方剂皆是从历代医书典籍中选出,其中一些方剂现已无从考证其源头,故本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本周推荐三篇论文:

首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 高木祐子 的博士论文《 中医美容护肤方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研究 》论文用统计学方法对历代169首美容护肤方从方剂功效,剂型、作用部位、使用方法等四个方面及其用药频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又对其中30首单味药方进行了用药统计分析,总结研究了这些方剂的用药特点和和组方规律。论文着重于从方剂应用的大方向上来论药,属于「框架」式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瑞 的硕士论文《 中医古籍润肤泽面外用美容方的组方及用药特点 》从单味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毒性药物、药物功效、方剂功效等五个方面对历代167首美容方剂进行了统计分析。相较于高木祐子的论文,本研究侧重于这些方剂的药物特性,又兼及论病。

南京中医药大学 顾严严 的硕士论文《 中医美容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治疗痤疮、黄褐斑及抗皮肤衰老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 》选取了痤疮、黄褐斑、皮肤老化三种临床常见且影响美观的疾病,对治疗这些疾病的方剂配伍规律进行了研究,相较于前两者,本论文着重于从具体疾病的角度来研究美容方剂的辨证用药特点。

最后感谢高木祐子、李瑞、顾严严三人的研究工作!

最后的最后,堂主想说一些心里话,其实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师都知道,所谓 「美容」 只是中医诊治过程的一项 「副产品」 ,往往很多病人在治疗疾病或调理身体的过程中,慢慢的会出现面色红润,皮肤润泽,头发乌黑浓密等似乎是 「美容」 的效果,其实这只是气血充盛,阴阳调和后人体出现的自然现象。平常人若是能做到合理作息,适量运动,饮食适宜,心情调畅其实就是最好的 「美容」

中医红斑狼疮,红斑狼疮在中国古代医籍中没有相对应的病名,但就红斑狼疮各种症状在历代医学典籍中都有不少记载,如中医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绵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等症状的描述。就本病病名而言有的按照本病斑疹红赤如丹涂之状,形如蝴蝶,名之为"红蝴蝶疮"、"马缨丹"、"茱萸丹"等。又因红斑狼疮常因日光暴晒而诱发或日晒后病情加深,名之为"日晒疮"。\x0d\而盘状红斑狼疮常在面部形成周边盘状隆起的红斑性损害,有人称其为 “鬼脸疮” 、 “流皮漏”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发热、发斑者,按卫气营血进行辨证治疗,称其为 “温毒发斑” 、 “热毒发斑”、 “阴虚发斑”、 “血热发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心脏、肝脏、肾脏等,出现胸水、腹水、水肿等症状者,中医称为 “悬饮” 、 “水臌” 、 “水肿” 等,如病程较久,人体比较虚弱者,可以归属于 “虚劳” 范畴。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外在的表现不一,累及脏腑各异,中医有不同的相对应的名称。\x0d\中医对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认识不一,大致认为本病有先天不足,身体亏虚,加上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房事不节,外受 “六*”之邪侵袭,引起五脏亏虚,三焦阻滞,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而临床以虚象为主要特点,兼有湿阻、血瘀等标实之症。\x0d\治疗上普遍认为红斑狼疮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近年来中医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取得很大进展,常用的治疗方剂有数十种,所选药物达到了上百种。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治疗的同时不断的总结,逐步提高,经过锤炼筛选产生了雷公藤多甙片、昆明山海棠、狼疮饮系列方剂等不同的治疗药物,使红斑狼疮的中医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x0d\狼疮(Lupus)一词来自拉丁语,在19世纪前后就已出现在西方医学中。但直到19世纪中叶,有一位叫卡森拉夫的医生才正式使用“红斑狼疮”这一医学术语。不过他所说的红斑狼疮仅指以皮肤损害为主的盘状红斑狼疮而言。人们看到得这种病的人,在颜面部或其他相关部位反复出现顽固性难治的皮肤损害,有的还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萎缩,瘢痕,素色改变等,使面部变形,严重毁容,看上去就象被狼咬过的一样,故有其名。 \x0d\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即将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从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溃了就没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这就是它的一种最高境界。\x0d\红斑狼疮主要分为盘状红斑狼疮(DLE)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间还有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深部红斑狼疮等亚型。1851年 Cazenave 首次提出红斑狼疮这一医学术语时,是指盘状红斑狼疮而言。我国古代医籍中并无与此雷同的病名,但根据其病因、病机及症状仍有类似的记载。由于当时诊疗技术的客观条件限制,而且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未能将其确切命名和归属,以致今人在论及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现代中医一般将DLE归于“皮肤病”范畴,而将SLE归纳到“风湿病”范畴中,或笼统地称为“痹病”、“痹证”。多种疾病,一种命名,难免概念模糊,于临证带来诸多不便。今不揣浅陋,对红斑狼疮古名略作追溯。\x0d\ 根据病因命名\x0d\ 日晒疮 明代申斗垣在《外科启玄》中最早提到,其病因乃由“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劳于工作,不惜身命,受酷日晒曝”而成。红斑狼疮患者有不少是因受酷日曝晒而起,约60%的患者有光过敏现象,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是防止光过敏的有效方法。然而,据此就将“日晒疮”与“红斑狼疮”对应起来难免有些牵强。光过敏无特征性,并非所有光过敏患者均患有红斑狼疮,而且也并非所有的红斑狼疮患者有光过敏。“日晒疮”病机“非血气所生也”,另从申氏所列的方药“内宜服香茹饮加芩连之类,外搽金黄散制柏散青黛等药”看,“日晒疮”似乎与现代医学的日光性皮炎更为吻合。\x0d\ 肾脏风毒 肾脏风毒乃风邪客于肾经,久而不去,遂酿成风毒之邪,风毒上攻下注,而引起寒热、疼痛、浮肿或生疮疡等症。SLE表现主要有不规则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肿胀、多形性皮损、斑疹散发、时隐时现。而中医所言风毒特点是易袭阳位,伤人体上部及体表,病位游走,游走性关节痛,肌肉痹痛,风疹、疮疡、瘙痒,时隐时现。另外,风毒之邪也常可致眩晕、振颤抽搐、颈项强直等症。风毒之邪又常兼夹其他病邪伤及他脏。《普济方·肾脏门》曰:“夫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者,其状腰脚沉重,筋脉拘急,或作寒热、或为疼痛、或发疮疡是也。”并引用《和剂方》“磁石丸”治“肾脏风毒上攻头面浮肿……瘾疹生疮,百节疼痛,皮肤麻痹”。虽然“肾脏风毒”之称更加侧重于病因病机一面,但其临床表现与SLE损及肾脏的症状相近。\x0d\ 根据病机命名\x0d\ 阴阳毒 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描述过“阴阳毒”,曰:“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隋代《诸病源候论·时气阴阳毒候》载:“此谓阴阳二气偏虚,则受于毒。若病身重腰脊痛,烦闷,面赤斑出,咽喉痛,或下利狂走,此为阳毒。若身重背强,短气呕逆,唇青面黑,四肢逆冷,为阴毒。或得病数日,变成毒者;或初得病,便有毒者,皆宜依证急治。失候则杀人。”从张仲景和巢元方所论“阴阳毒”的症状及预后来看,颇似系统性红斑狼疮之活动期。唐代孙思邈进一步详述了四时五脏阴阳毒证治,皆以发热为主,伴见发斑、舌破、关节疼痛等症。其后,宋代名医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卷三中专列“阴毒证”、“阳毒证”两篇,并分别以升麻汤、甘草汤主之。后世医家对该病还有不少阐述,是SLE中医病名中资料最为详实的名称之一。\x0d\ 发斑 从引起红斑狼疮出现各种皮疹的病因出发,SLE又有“温(瘟)毒发斑”、“热毒发斑”、“血热发斑”等名称。近代朱仁康认为“温毒发斑”类似SLE,其病因为心经有火,脾经积热或肾阴不足,水亏火旺,热盛成毒,毒热走于营血而致。《诸病源候论·温病发斑候》指出:“夫人冬月触冒寒毒者,至春始发病。病初在表,或已发汗、吐、下而表证未罢,毒气不散,故发斑疹。”“又冬月天时温暖,人感乖戾之气,……至夏遇热,温毒始发于肌肤,斑烂隐疹,如锦文也。”并由此开创了“发斑”论之先河。\x0d\ 在治疗上,晋代葛洪《肘后方》载治疗“温毒发斑”的黑膏方,有凉血(营)解毒,透斑外出的作用。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对斑疹倍加重视,其认识也渐趋深化。叶天士认为“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吴又可在《温疫论·发斑》中说:“邪留血分,里气壅闭,则伏邪不得外透而为斑,若下之,内壅一通,则卫气亦从而疏畅,或出表为斑,则毒邪亦从而外解矣。”叶霖认为:“伏气温毒发斑,热毒甚而内结,……若仅以犀、地、膏、连,扬汤止沸,不能去其病,设欲釜底抽薪,非加大黄不可。盖里气一通,表气亦顺,化炎为清凉矣。”叶氏所述对后世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启发性。\x0d\ 伏气温病 SLE患者约有92%以上出现发热,其中约70%的患者以发热为初发症状而就诊,并可出现斑疹、关节痛、疲乏等症,与中医伏气温病起病时见里热炽盛、发热、斑疹显露等特征相吻合。清代吴鞠通认为:“温病最善伤阴”,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阴现象,而阴精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故又云:“若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并将顾护阴精贯穿于治疗温病的始终。在论述斑疹的用药禁忌时指出:“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温病条辨》卷三所列青蒿鳖甲汤乃治疗温热余邪深伏阴分的著名效方,至今为临床所习用。\x0d\ 根据症状命名\x0d\ 皮疹是红斑狼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8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因此,以皮疹特征来命名红斑狼疮是造成其病名繁多的关键因素之一。\x0d\ 鸦疮 在明代《疮疡经验全书·鸦疮》中说:“鸦者,久中邪热,脏腑虚寒,血气衰少,腠理不密,发于皮肤之上,相生如钱窍,后烂似鸦,日久损伤难治。”朱仁康认为盘状红斑狼疮类似“鸦疮”,由于肝郁气滞,血瘀凝聚成斑。\x0d\ 红蝴蝶疮 为近代医家根据SLE面部特有的蝴蝶形红斑而提出的新病名,另外也有称为“红蝴蝶丹”、“蝴蝶斑”或“红蝴蝶斑”者,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命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6月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红蝴蝶疮病”作为SLE的中医病名。\x0d\ 赤丹 《诸病源候论·赤丹候》:“赤丹者,初发疹起,大者如连钱,小者如麻豆,肉上粟如鸡冠肌理。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据此候之描述,与狼疮的红色丘疹、斑丘疹和红斑而不痒很相似。《外台秘要》卷三十:“《肘后》疗面目身体卒得赤斑或黑斑。如疮状;或痒瘙之,随手肿起,不急疗之,日甚杀人,方用羚羊角煎。”\x0d\ 马缨丹、流皮漏 两者均为近代所创之新病名,前者类似SLE,而后者类似DLE,现已很少应用于临床。\x0d\ 鬼脸疮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通常毁坏面容,根据这一特征,北京赵炳南教授最早提出盘状红斑狼疮为“鬼脸疮”,指出其病因病机为标实本虚,阴阳不调,上火下寒,上实下虚,经络阻隔,气血凝滞,并以秦艽丸为主方,根据病人不同证型辨证施治。另外,由于红斑狼疮皮疹好发于面部,有人认为“颧疡”、“颧疽”亦属于红斑狼疮。参考《疡医准绳》和《疡科选粹》中的文献记载,两证均由风热而生,发于颧骨类处,不论左右,由小而渐大如榴,初起红,浮肿疼痛,七日即溃,用仙方活命饮治疗。显然此二证为发于颧部的痈疽,与红斑狼疮的面部皮疹并不完全相符。“血风疮”、“面游风”则系某些瘙痒性皮肤病。\x0d\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不仅损伤皮肤出现各种皮疹,还可累及多个脏腑。故在其对应的中医病名上千差万别,以致难以以某一种或某一类病名来概括。如多关节疼痛是“痹病”、“周痹”,有肾炎、肾功能损害属“水肿”,有肝脏损害属“黄疸”、“胁痛”,有急性心内膜炎、心肌损伤者属“心悸”,有胸水者属“悬饮”,表现神志异常者,可称为“癫狂”、“痫证”等。总之,由于病情的发展阶段不同,累及的脏腑各异,可有不同的名称。但对于SLE的中医命名,尚缺乏能反映本病内涵的统一的认识,因此沈丕安教授结合临床经验体会,提出了“斑痹”的新病名,值得借鉴。\x0d\ 小 结\x0d\ 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从而造成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这是红斑狼疮的“本质”所在。反映在“标”上则为结缔组织病变,包括皮肤、粘膜、肌肉、血管、浆膜的炎症;有各系统和器官的表现,也可出现全身症状。一般DLE、SCLE以皮损表现为主,而SLE则常伴随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症状。纵观以往的中医命名可以发现,古代医家尤其重视红斑狼疮的皮肤表现,如“温毒发斑”、“红蝴蝶”、“鸦疮”、“赤丹”等病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红斑狼疮的特征性表现,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所反映的病情往往很局限,有时一种命名包含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而且在不分型的情况下很难把握病情和预后。因此,将中医病名进行规范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①便于学术交流,在彼此借鉴的基础上促进中医治疗红斑狼疮的发展;②规范临床,以利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和预后;③使中医能与西医同步发展。虽然祖国医学并未确切论述红斑狼疮的理法方药,但临证时我们不妨借鉴古人治疗上述各病的宝贵经验,取各家之长,并结合现代科技,以期开辟一条治疗红斑狼疮的新途经。

第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

白秃疮(白癣)、肥疮(黄癣)、赤秃(脓癣)、圆癣(体股癣)、鹅掌风(手癣、慢性手部湿疹、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掌跖角化),脚湿气(脚癣)、灰指(趾)甲(甲真菌病);紫白癜风(花斑癣)、丹癣(红癣)

真菌性皮肤病

头癣:秃疮、肥疮、白秃疮、癞痢头、白癞痢、蛀发癣

手癣:鹅掌风

足癣:臭田螺、田螺疮、烂脚丫、脚湿气

甲癣:灰指甲、鸡爪甲

体癣:圆癣、金钱癣、钱癣

股癣:阴癣

花斑癣:紫白癜风、汗斑

叠瓦癣:刀癣

癣菌疹:脚气疮

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雪口

第二章 球菌性皮肤病

黄水疮(脓疱疮)、脓窠疮(深脓疱疮)、发际疮(毛囊炎)、项后肉龟疮(颈部硬结性毛囊炎)、火珠疮(秃发性毛囊炎)、时毒暑疖(单纯性毛囊炎)、疖(疖与疖病)、热疖(假性疖肿)、脑疽(项后痈)、面发毒(面部脓皮病)、羊胡疮(须疮)、蜂窝组织炎、丹毒(含赤游丹、抱头火丹、流火)、漏腋/腋痈(化浓性汗腺炎)、暑疖(多发性汗腺脓肿)、沿瓜疔(甲沟炎)、蝼蛄疖(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第三章  杆菌性皮肤病 

疠风(麻风)、鸦口陷疮/流皮漏(寻常狼疮)、瘰疠(颈淋巴结核)、颜面雀啄形血风疮(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疣状皮肤结核、丘疹性坏死性皮肤结核、腓湍疽(硬红斑)、阴蚀(急性女阴溃疡)、类丹毒、疫疔(皮肤炭疽)、虫番蛇疬(瘰疬性皮肤结核)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脓庖疮:黄水疮、滴脓疮、脓窠疮

疖 :疖、暑疖、热疖、疖毒、坐板疮

麻风病:麻风、大麻风、大风、疠风

丹毒:丹毒、赤丹、抱头火丹、流火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流皮漏、颜面雀啄

硬红斑:腓肠发

毛囊炎:发际疮〔头后部〕、疖毒

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炎:蝼蛄串、蟮拱头

坏疽性脓皮病:蛐蜒疮、蚯蚓瘘

痈:痈、有头疽

寻常性狼疮:流皮漏

皮肤炭疽:疫疔、鱼脐疔

类丹毒:类火丹、类赤丹

红癣、丹癣

瘰疬性皮肤结核:蟠蛇疬、鼠瘘

第四章  病毒性皮肤病

热疮/热气疮(单纯疱疹)、蛇串疮(带状疱疹)、水痘(中西同名)、千日疮(寻常疣)、扁猴(扁平疣)、鼠乳(传染性软疣)、麻疹(中西同名)、奶麻(幼儿急疹)、风痧(风疹)、手-足-口病、传染性红斑、副猩红热、挤奶员结节、线瘊(丝状疣)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緾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火带疮

风疹:风痧

水痘:水痘、水花、水疮

寻常疣:枯筋箭、疣目、千日疮、疣疮、刺瘊

传染性软疣:鼠乳

跖疣:足瘊、牛程蹇(JIAN)

单纯疱疹:热疮、热气疮、火燎疮

扁平疣:扁瘊

疱疹样湿疹:痘风庖

幼儿急疹:小儿发痧

传染性红斑:丹痧

第五章 动物性皮肤病  疳疮(疥疮)、鸡癞毒(螨皮炎,含沙螨、鼠螨、禽螨)、刺胞皮炎、隐翅虫皮炎、蠓, 白蛉叮咬皮炎、桑毛虫皮炎、松毛虫皮炎、粪毒(钩虫皮炎)、鸭怪(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蚤病、蜂 蜈蚣 蝎螫伤、囊虫病(或皮肤猪囊虫病)、皮下蝇疽病、丝虫病、蛲虫病

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病

疥疮:干疥、湿疥

虫咬皮炎:毒虫咬伤

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鸭怪、鸭屎风

蛲虫病:谷道痒

钩虫皮炎:类毒块

隐刺虫皮炎:虫毒疮

第六章 接触性皮炎与湿疹 

接触性皮炎、湿疮(湿疹)、月蚀疮(耳后间隙性湿疹)、湿毒疮(淤积性湿疹)、四弯风(遗传过敏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串皮风毒(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走皮趋疮(头部脂溢性湿疹)、粉花疮(化妆皮炎)、泥螺毒(泥螺日光性皮炎)、沥青疮(沥青皮炎)、脐湿疮(脐部湿疹)、窝疮(手足湿疹)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湿疹:浸*疮(全身性)、旋耳疮(耳部湿疹)、乳头风(乳房湿疹)、绣球风(阴囊湿疹)、四弯风(肘、腘窝湿疹)、蜗疮(手部湿疹)、阴湿疮(外阴湿疹)

婴儿湿疹:奶癣、胎敛疮

荨麻疹:瘾疹、鬼纹疙瘩

丘疹性荨麻疹;、水疥、水疱湿疡、细皮风疹

接触性皮炎:漆疮、膏药风、马桶癣

药物性皮炎:中药毒

尿布皮炎:湮尻疮

水田皮炎:水渍疮

第七章 职业性皮肤病

工业性皮肤病、农业性皮肤病(含稻田皮炎麦收皮炎农药皮炎等)、其它职业性皮肤病(含油彩皮炎 漆过敏皮炎等)

第八章 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

瘾疹(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水疥/土风疮(丘疹性荨麻疹)、赤白游风(血管性水肿)、色素性荨麻疹

皮肤血管性皮肤病

结节性红斑:瓜藤緾、梅核丹

过敏性紫癜:葡萄疫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血风疮、血疳

红斑性肢痛症:血痹、湿热羁绊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

第九章 药毒(药疹)

第十章 瘙痒性皮肤病 

风瘙痒(瘙痒症)、摄领疮(神经性皮炎)、粟疮(痒疹)、顽湿结聚(结节性痒疹)、妊娠性痒疹、皮痛、人工皮炎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摄领疮、顽癣

皮肤瘙痒症:痒风、血风疮、风瘙痒、阴痒(外阴瘙痒)、逸风疮(老年瘙痒)

痒疹:粟疮

结节性痒疹:马疥、顽湿聚结

第十一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猫眼疮(多形性红斑)、毒性红斑  附:酒红斑、环状或图状红斑、口周红变病、口周皮炎、慢性移行性红斑、急性热病性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性皮病、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月经疹、白匕(银屑病)、副银屑病、风热疮(玫瑰糠疹)、紫癜风(扁平苔癣)、剥脱性皮炎、脱屑性红皮症、线状苔癣、光泽苔癣、硬化萎缩性苔癣、进行性指掌角皮症、虫斑(单纯糠疹)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银屑病:白疕、松皮癣、干癣、蛇风

玫瑰糠疹:风热疮、母子癣、血疳

多形红斑:猫眼疮、血风疮、雁疮

毛发红糠疹:狐尿刺

掌跖角化病:手足发胝

扁平苔藓:紫癜风

汗管角化症:鸟啄疮

剥脱性皮炎:胎赤、溻皮疮

连圈状秕糠疹:远山

第十二章 物理性皮肤病  日晒疮/晒斑(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吹花癣(春季皮炎)、痱疮(痱子)、夏季皮炎、冻疮(中西同名)、鸡眼(中西同名)与胼胝、皲裂疮、摩擦性苔癣样疹、汗淅疮(擦烂红斑)、射线皮炎、褥疮、猢狲疳(尿布皮炎)、红花草疮(植物日光性皮炎)、火丹瘾疹(环状红斑)

物理性皮肤病

痱子:痱疮、热痱、痱毒

冻疮:冻风、冻疮

寒冷性多性红斑:寒疮

日光性皮炎:日晒疮

火激红斑:火斑疮

手足皲裂:皲裂疮

鸡眼:鸡眼、肉刺

胼胝:胼胝、牛程蹇、脚垫

植物日光皮炎:红花草疮

第十三章  角化性与萎缩性皮肤病   

蛇皮癣(鱼鳞病)、掌跖角化病、毛发角化病、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症、鳞状毛囊角化症、鸟啄疮(汗管角化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更年期角化症、黑棘皮病、老年皮肤萎缩、斑状萎缩、萎缩纹

第十四章  血管性皮肤病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紫癜(含过敏性紫癜,暴发性紫癜,中毒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瓜藤缠(结节性红斑)、脉痹(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无脉(栓塞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脱疽(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附:脱脚伤寒(动脉硬化性栓塞)、狐惑病(白塞氏病)、蚰蜒疮(坏疽性脓皮病)、化脓性肉芽肿、雷诺氏病、红斑肢痛症、网状青斑和青斑性血管炎

第十五章  营养代谢性皮肤病和脂肪组织疾病

  维生素缺乏病(含维生素A缺乏病,核黄素缺乏病,菸酸缺乏病)、胡萝卜素血症、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皮肤**瘤病、卟啉症、蔬菜日光性皮炎、泥螺日光性皮炎、粘液性水肿、硬肿症、肠病性肢端皮炎、痛风、结节性脂膜炎

内分泌、代谢和遗传性皮肤病

皮肤淀粉样变:顽癣

鱼鳞病:蛇皮癣、蛇身

硬肿病:肉痹

第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 

红蝴蝶疮(红斑狼疮)、鬼脸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痹(皮肌炎)、皮痹(硬皮病)、混合结缔组织病、其它结缔组织病、噬酸性筋膜炎、化学物质及药物引起的硬皮样改变、干燥综合征

结缔组织及有关免疫性皮肤病

红斑狼疮:鬼脸疮、红蝴蝶

硬皮病:皮痹、皮痹疽

皮肌炎:肌痹

白塞氏综合征:狐惑病

干燥综合征:燥毒

结节性多动脉炎:脉痹

成人硬肿病:肉痹

第十七章  大疱性皮肤病 

天疱疮(中西同名)、寻常性天疱疮、增殖性天疱疮、落叶性天疱疮、红斑性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火赤疮/蜘蛛疮(疱疹样皮炎)、登豆疮(疱疹样脓疱病)、王烂疮(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掌跖脓疱病、镟指疳(连续性肢端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大庖性皮肤病

天庖疮:天庖疮、火赤疮

类天庖疮:天庖疮

大庖性表皮松解症:天庖疮

庖疹样皮炎:火赤疮

庖疹样脓庖疮:热病庖疮

第十八章  皮肤附属器病  肺风粉刺(寻常性痤疮)、鼻赤(酒渣鼻)、白屑风(皮脂溢出)、面油风(脂溢性皮炎)、发蛀脱发(脂溢性脱发)、白皮徒(石棉状糠疹)、黄汗/血汗(色汗症)、无汗症、狐臭(臭汗症)、油风(斑秃)、发不生(假性斑秃)、早秃、白发、汗疱疹、大汗腺痒疹、粟丘疹、甲营养不良、嵌甲

皮肤附属器疾病

痤疮:肺风粉刺、面庖

脂溢性皮炎:白屑粉、面游风

斑秃:油风、鬼剃头

酒渣鼻:酒糟鼻

腋臭:体气、狐臭、体臭

色汗症:黄汗、血汗

汗庖症:蚂蚁窝

脂溢性脱发:发蛀脱发

多汗症:汗症

第十九章  色素性皮肤病  雀斑(中西同名)、面尘/黧黑斑(黄褐斑)、瑞尔黑变病、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白驳风(白癜风)

色素性皮肤病和粘膜疾病

白癜风:白驳风、白斑

黄褐斑:黧黑斑、面尘、黧黑〔〕

雀斑:雀斑、面〔〕

黑变病:黧黑斑、面尘

色素痣:黑痣、黑子

文身:文身、刺花

皮肤异色症:紫白癫风、〔〕

女阴白斑病:阴痒、阴瘘、阴蚀

急性女阴溃疡:阴蚀疮、阴蚀

唇炎:唇风

龟头炎:袖手疳

女阴萎缩:阴瘘

第二十章  粘膜疾病  唇风(剥脱性唇炎)、茧唇(腺性唇炎)、马嚼子疮(口角炎)、口疮(阿弗它口炎、复发性口疮)、花斑舌(地图舌)、镜面舌(舌炎)、袖口疳(龟头炎)、黑舌苔(黑毛舌)、口糜(多形渗出性红斑)、口疳(疱疹性口炎)、鹅口疮(白色念珠菌病)、走马疳(坏疽性口炎)、口吻疮(核黄毒缺乏性口角炎)、风赤疮痍(眼睑湿疹)、睑弦赤烂(睑沿炎)

第二十一章  皮肤肿瘤  良性皮肤肿瘤:痣(痣细胞痣)、线形表皮痣、老年斑(脂溢性角化病)、痰包(粘液囊肿)、皮样囊肿、蟹脚肿(瘢痕疙瘩)、皮肤纤维瘤、皮赘、脂肪瘤、血瘤、赤疵(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棉状血管瘤、血痣(樱桃样血管瘤)、血管角化瘤、肢端型血管角化瘤、阴囊型血管角化瘤、气瘤(神经纤维瘤)、青斑(眼上腭青色斑、眼上腭部褐青色痣)、皮脂腺痣、结节性硬化、汗管瘤、粉瘤、多发性脂囊瘤;癌前期皮肤病:日光角化病、粘膜白斑、枯筋箭(皮角)、增殖性红斑;恶性皮肤肿瘤:皮肤原位癌、乳疳(湿疹样癌)、基底细胞癌、翻花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蕈样肉芽肿

皮肤肿瘤

血管瘤:血瘤、血痣、赤疵

疤痕增生:肉龟疮、蟹足肿、锯痕症

湿疹样乳头癌:乳疳

鳞状细胞癌:翻花疮、

基地细胞癌:翻花疮、恶疮

神经纤维瘤:瘤赘

淋巴管瘤:足肿

皮脂腺囊肿:脂瘤

皮角:脑湿

脂肪瘤:痰核

第二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淋病(中西同名)、非淋病性尿道炎、霉疮(梅毒)、臊疣(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中西同名)、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阴慝(泌尿生殖器滴虫病)、爱滋病、郁病(性病恐怖症)

肉蛆(皮肤蝇蛆病)、冷流肿(成人硬肿病)、颊疡(放线菌病)、席疮(褥疮)、骨羡疮(痉挛性瘙痒症)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瘟毒、虚痨、瘟病、瘟疫

梅毒:霉疮、杨梅疮、广疳、疳疮

淋病:膏淋、热淋、劳淋

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症、热淋、劳淋

尖锐湿疣:臊疣、臊瘊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阴痒

滴虫性阴道炎:阴痒

细菌性阴道炎:阴痒

阴虱:阴虱疮

软下疳:妒精疮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横痃、鱼口、便毒

腹股沟肉芽肿:横痃、鱼口、便毒

生殖器疱疹:阴疮、热疮

皮 肤 科

带状疱疹  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

寻常疣  疣目、千日疣、枯盘箭

扁平疣  扁瘊

传染性软疣  鼠乳、水瘊

尖锐湿疣  臊疣

脓疱疮  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

手癣  鹅掌风

足癣  脚湿气、臭田螺

甲癣  灰指甲

趾甲癣  灰趾甲

神经性皮炎  摄领疮、牛皮癣、顽癣

荨麻疹  瘾疹、风疹块

结节性痒疹  顽湿结聚

银屑病  白疵、白壳风

斑秃  油风脱发

脂溢性皮炎  面游风

寻常痤疮  粉刺

药物性皮炎  药毒、膏药风

日光性皮炎  日晒疮

扁平苔癣  紫癜风

多形性红斑  猫眼疮、雁疮

结节性红斑  瓜藤缠

盘状红斑狼疮  红蝴蝶疮、蝴蝶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蝶疮流注

白塞病  狐惑

白癜风  白驳风

紫癜读音为:[zǐ diàn]

解释为:病,多由血小板减少或药物过敏等引起。症状是皮肤、黏膜等内部出血,皮肤上出现紫色斑痕。

详细解释:紫癜,是中医病名。亦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

本病属血证范畴,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斑毒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本病包括西医学的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发病年龄多为3-14岁,尤以学龄儿童多见,男性多于女性,春季发病较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年龄多为2-5岁,男女发病无差异,其死亡率约1%,主要致死原因为颅内出血。

皮肤病虽不会立即致命,但却会造成外观上及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有位70岁的江先生,不明原因背部皮肤搔痒已两年,皮肤干燥、脱屑且有抓痕,搔痒状况于夜晚加重,影响睡眠,使用西医外擦药状况反复,故前往北市联医仁爱院区中医科就诊,医师予以「换肤方」一天一包,搭配中药柴胡疏肝散及平胃散做治疗,于服药一周后搔痒减轻,两周后已能安然入眠。

皮肤病不致命 但痒起来真要命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谢旭东表示,根据105年健保统计,每10万名患者,就有超过3万名患者因为皮肤病就诊,皮肤病虽不会立即致命,但却会造成外观上及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因为搔痒会导致上课或是上班的不专心,以及晚上的睡眠品质变差。

相较于一般皮肤问题只用外擦药治疗,中医认为皮肤的问题是从内而外造成;因此,内服药是治病之本,所以针对皮肤病的即饮包「换肤方」因应而生,尤其对于过敏所导致的皮肤问题有特殊疗效。

换肤方即饮包 可将皮肤汰旧换新

谢旭东指出,曾尝试过不同方药治疗皮肤疾病,又考虑到病人回家没有时间煮汤剂,经验总结研发出效果最好的即饮包「换肤方」,将皮肤汰旧换新。此方源

自古代治疗皮肤疾病的消风散所化裁而来,能在服药后的一周产生效果,所需治疗的疗程则依据皮肤病严重的程度而定。

《即饮包:换肤方》

‧组成:荆芥、防风、知母、石膏、黄芩、生地、苦参根、苍术、甘草、藿香。

‧功效:修复肌肤,汰旧换新。

‧适应症:因各种皮肤疾病导致搔痒、斑疹、肿胀、脱屑、过敏等症状。

‧服用法:一天一至三包,将即饮包加上常温的水,于餐后冷服。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 /supply/article/38829 关键字:北市联医仁爱院区, 中医科, 换肤方, 中药柴胡疏肝散, 平胃散, 搔痒减轻

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首先对皮肤病作了简介,阐述了皮肤病的病因病机、常见症状及辨证、常用中医治疗方法。下篇精选了皮肤科常用中药160余种,参考古今文献关于药物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论述,并结合编者的临床经验,对药物的药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应用配伍、主要药理作用等进行了重新归纳和总结,附列了一些治疗皮肤病的古今单方、复方,介绍了这些药物在皮肤科应用的新进展,可为读者运用中医药治疗皮肤病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书末附有中药名汉语拼音索引。

本书内容与皮肤科疾病密切相关,力求准确反映药物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特色,适合基层医生、中医皮肤科医生及性病防治工作者参阅。

皮肤紫癜是什么病

最常见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紫癜,大小不一,主要分布于下肢的伸侧和臀部,常对称,面部和躯干甚为少见。紫癜可突出皮面,伴轻微痒感,初为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