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插图来自哪篇小学语文课文?80后的同学应该学过的,谢谢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5收藏

这幅插图来自哪篇小学语文课文?80后的同学应该学过的,谢谢啦,第1张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爬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了以后,藤上结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有几只蚜虫,他想:“有几只虫子怕什么呀?”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他奇怪地望着邻居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可是,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虫子越来越多,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掉光了。那个人看见了后悔极了,决定下一年再种。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他细心地照料,经常给它浇水、施肥,没过几天,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又和去年一样爬着一些蚜虫,于是,他想起邻居说的话,马上拿来药水把蚜虫消灭得精光。

就这样,葫芦一天天长大,后来,葫芦真的长得比南瓜还要大呢!那个人高兴极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狼和屠夫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屠户在市场卖肉。有一天天色渐黑,屠夫挑着担子从市上回家。肉都卖光了,竹筐里只剩下一堆骨头。 在经过一片荒丘的时候,他听见背后有沙沙的声音,回头—看,有两只饿狼瞪着绿眼睛,呲着白牙,不紧不慢地跟着他。屠户走,狼也走;屠户停,狼也停。 屠夫吓得心颤肉跳,连忙从竹筐里丢出几根肉骨头,想把饿狼打发走。谁知一只狼啃着骨头停下来,另一只狼仍然尾随不舍。屠夫又丢出一根骨头,这只狼低头大啃,后面那只狼又舔着嘴巴追上来。可是没过一会,骨头就丢完了,两只狼看见屠户不再扔骨头了,又并肩紧跟在他的后面。 屠夫急得浑身冒汗,唯恐狼从两面夹攻,腹背受敌,可能就没命了。他急忙向四周打量,远远看见田野上有个打麦场,场上堆着高高的麦垛,像小山一样。他慌忙奔过去,背靠麦垛,扔下担子,手里举起明晃晃的割肉刀。

这一下,狼不敢轻举妄动,只好鼓着凶贪的眼光盯着屠夫。相持了好一阵,有一只狼仿佛等不下去了,调转屁股远远走开了。另一只狼蹲在地上,好像疲倦似地,慢慢合上眼睛,神态悠闲,打起瞌睡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屠夫看到狼没有防备,唰地跳起来,冲到狼的跟前,一刀劈中狼头,又接连几刀,结果了这只狼的性命。 屠夫松了口气,转身回去拿担子刚想要走,忽然发现麦垛里面有东西在轻轻动弹。他悄悄绕到麦垛后面定睛一看,原来是先前走开的那只狼正悄悄地拱进麦垛,身子已经进去一半了,只露出半截屁股在外。屠夫放下担子,急忙上前,奋起一刀,将狼劈做两截。 屠户这时才醒悟过来:原来一只狼佯装瞌睡,诱他麻痹,为另一只狼做掩护;另一只狼则假装远去,其实想拱进麦垛,从背后咬住他,多么狡黠啊!

《我的父亲李大钊》原自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创作的一篇散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收纳于《烈士亲属的回忆》一书中,创作时间是1943年。《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原文如下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不同意,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阎振三摇了摇头。他那披散的长头发中间露出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是受过苦刑了。

“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

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我也被他们带走了。在高高的砖墙围起来的警察厅的院子里,我看见母亲和妹妹也都被带来了。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

十几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看见父亲。有一天,我们正在吃中午饭,手里的窝窝头还没啃完,听见警察喊我们母女的名字,说是提审。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父亲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姥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这是一篇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但与《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比起来,《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篇回忆录,却不像一般的回忆录,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全面、更逼真,在具文学性的同时,更具史料价值。

从文章标题看,作为一位与父亲有深厚感情的女儿,在回忆父亲的文章题目中没有出现“父亲”二字,好像在情理上说不过去。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个偏正式的向心结构,“回忆”是中心词,“十六年前”表示回忆的时间。作者既是革命者的女儿,又是一名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工作者,她选择这一标题的唯一选择,显然不想把文章处理成一个纯私人的、纯粹父女情感表达的文本。

从语言表述看,有意识地注重叙事符合客观实际,用语很慎重。

比如同样提到时间,写“4月6日”(李大钊被捕日)时,文章中写道“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写“4月28日”(李大钊被害日)这个日期,文章又写道“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

两个确切的时间,均写到了报纸,可见作者对文章中的具体时间的写作态度是相当审慎的。这反映出作者的另外一个写作基调:她对于父亲的回忆,态度是相当严谨的,有一种史传写作的味道。

显然,作者在这篇回忆录中,想向人们展现的不仅是一位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和令人敬仰的英烈形象,还是一个慈爱淳厚、和蔼可亲的父亲形象。此文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做到的。

名家点评

近现代作家叶圣陶:二十八页倒二行与末句,恐须令学生细辨。前一句作者心中自问:“是不是痛心……无辜被烧呢。”自问之后即作肯定回答,父亲确是痛心……无辜被烧。此意并未写出,而径作第二问。所云“不愿意”,即痛惜此类书籍文件,不愿烧去也。(《叶圣陶教育演讲》)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名誉院长张庭延:文章像讲故事一样,出现了苦难、惊险、悲壮、悲痛的每一幕,每一幕都揪着我们的心……从此在我们小小的心灵里树立起李大钊先生的高大形象,对李星华老师更产生了无比的尊敬和爱戴。

这一课动人心魄,富于教育意义,是我永生难忘的。(《延静随想集》) 

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李吉林:《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篇回忆录,篇幅长……“遇难”是文章的中心事件,通过阅读不难理出“遇难前——被捕——在法庭上——遇难后”这一事情发展的顺序。(《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 

参考资料:

-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幅插图来自哪篇小学语文课文?80后的同学应该学过的,谢谢啦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爬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花,花谢了以后,藤上结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他每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