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十二井穴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十二井穴简介,第1张

十二经脉井穴的总称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少商少商,经穴名(ShàoshāngLU1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井穴,五行属木。少:小也;商:金声,代表肺。此系肺经井穴,脉气初发,故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肺利咽,苏厥救逆作用。主要用于胸肺、咽部及神志疾患等。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颌肿喉痹、声哑、中风昏迷、癫狂、手挛指痛、热病等。为常用急救要穴之一。本穴配商阳治咽喉肿痛;配人中治中风昏迷,休克;配其他十一井穴治高热不退。一般斜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少商商阳商阳,经穴名(ShāngyángLIl)。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阳明大肠经。井穴,五行属金。商:金声,大肠属金;阳:阳经。此为手阳明大肠经(金)穴,故名。位于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清阳明之热、醒脑苏厥等作用。主要用于五官、外感时疫及神志疾患等。如青盲、耳鸣、耳聋、口干、齿痛、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疟疾、高热不退;中风昏迷;缺盆、肩、臂肿痛;食指麻木及急性胃肠炎等。本穴配合谷治腮腺炎;配少商、合谷治急性扁桃体炎;配其他十一井穴点刺放血治高热不退、中风昏迷;配尺泽、委中放血治急性胃肠炎。一般向上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厉兑厉兑,经穴名(LìduìST45)。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井穴,五行属金。厉:指胃;兑:代表门。对内庭来说,本穴有如胃经之门户。在足趾,第二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卧取穴

详见百科词条:十二井穴 [ 最后修订于2015/6/25 14:30:20 共40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手阳明大肠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I。与手太阴肺经相为表里。五行属金。《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本经自食指桡侧端(商阳)起始,沿食指桡侧上行,出走于两骨(第一、二掌骨)之间,进入两筋(伸拇长、短肌腱)之中(阳溪),沿着前臂桡侧,向上进入肘弯外侧(曲池),再沿上臂后边外侧上行,至肩部(肩髃),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然后向前进入锁骨上窝(缺盆),联络肺脏,向下贯穿膈肌,入属大肠。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走向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齿中,回过来挟著口唇两旁,在人中处左右交叉——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分别向上夹鼻孔两旁(迎香),脉气由此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齿痛,颈肿,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臂疼痛,食指不用和经脉过处灼热肿胀或寒栗不复等症。

详见百科词条:手阳明大肠经 [ 最后修订于2017/10/8 9:54:26 共411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籍中的手阳明大肠经如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气秘的病因病机 5 气秘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气秘的治疗 71 治法 72 方药治疗 73 针灸治疗 731 方一 732 方二 733 方三 74 推拿疗法 75 饮食疗法 751 推荐食材 752 推荐食疗方 8 关于便秘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气秘的方剂 2 治疗气秘的穴位 3 治疗气秘的中成药 4 气秘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气秘 1 拼音

qì mì

2 英文参考

qi constipa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constipation due to stagnation of vital energy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stagnant constipa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气秘(qi constipation[1])为病证名[2]。见《济生方·大便》。五秘之一。是指气滞于内,腑气不通,以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苔薄腻,脉弦等为常见症的实秘证候[1]。

4 气秘的病因病机

气秘多因七情郁结,气壅大肠,或中气不足,传送无力所致[2]:

情志不舒,悲伤忧思,忽视定时排便,久卧少动或久卧病订,进食过少,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痔瘘、肛裂患者,久忍大便不泄,致通降失常,亦是形成本证的常见原因。本证的特点是“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虽不结燥,但排出困难,虽感腹胀, 下坠,但蹲厕后无粪便,或排不干净,或排出后仍感坠胀。伴有胸胁痞满,纳食减少,头重昏闷,倦怠身困,腹胀肠鸣,屁多,喛气,苔多薄腻,脉象弦大等。肺失清萧,胃失和降,肝失条达,脾失运化,俱能导致气机郁滞。湿困中焦,风中大肠,亦可使所化失于宣达,传导迟缓,而为便秘。前人所谓气秘、风秘、湿秘,多属此证。

5 气秘的症状

气秘患者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出,或便而不爽,肠呜矢气,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3][4]。

《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气秘便结之症,心腹胀满,胁肋刺痛,欲便而不得便,此气实壅滞之症也。若质弱形弱,言语力怯,神思倦怠,大便不出,此气虚不振之症也。”

6 证候分析

气机郁滞,腑气不通:情志失和,肝脾之气郁结,导致传导失常,故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腑气不通,则气不下行而上逆,故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糟粕内停,气机郁滞,则腹中胀痛。肠胃气阻,则脾气不运,故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为肝脾不和,内有湿滞之象。[3][4]

7 气秘的治疗 71 治法

气秘治宜顺气行滞[3]。

气秘治宜行气导滞[4]。

72 方药治疗

气秘可用六磨汤[备注]六磨汤(《证治准绳》):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进行治疗。六磨汤重在调肝理脾,通便导滞。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三药气味辛通,能人肝脾以解郁调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若气郁日久化火,症见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数者,可加黄芩、山栀以清热泻火。[3]

顺气行滞,升清降浊,开上窍,通下窍,“提壶揭盖”之法:适用于气机郁滞便秘。前人多和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大便更秘;故当以局方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或沉香)为主方,可加莱菔子、栝楼、枳壳、杏仁。

滋阴养血,增液润肠法:《医宗必读》说:“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并指出:“此类便秘误用硝黄利泻,多致不救,而巴豆、牵牛,其害更速。宜八珍汤加苏子、橘红、杏仁苁容,倍用当归。”以四物汤加肉苁蓉、何首乌、阿胶为本法主方,气滞加枳壳、厚朴。

73 针灸治疗 731 方一

[5]

治法:调理气机,通腑利便。

选穴:以任脉、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中脘、阳陵泉、气海、行间、天枢穴。

随证配穴:胸胁胀满疼痛者,加期门、支沟。腹胀甚者,加大横。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腑会中脘、大肠募穴天枢配气海以疏通腑气。行间配阳陵泉疏肝理气,使疏泄复常。

732 方二

治则:清热理气,通导肠腑

选穴:天枢 支沟 曲池 内庭

方义:天枢乃大肠募穴,疏通大肠腑气,腑气通则传导功能复常;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顺则腑气通调;曲池清泄大肠热邪;内庭乃胃经荣穴,宣散肠胃积热。

随证配穴:气滞—太冲。

操作: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33 方三

体针,取大肠俞、天枢、大横、支沟、上巨虚等穴为主[6]。气秘者加太冲、梁门[6]。

74 推拿疗法

[7]

选穴:足三里、大肠俞、支沟、曲池、章门、期门、下巨虚、天枢、大横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以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施于天枢、大横穴,每穴约1分钟;用掌摩法以逆时针方向摩腹8分钟。按揉足三里、大肠俞、支沟、曲池,以酸胀为度。推足阳明胃经,从足三里向下推至下巨虚,3~5分钟。按揉胸胁部的章门、期门穴,以酸胀为度,不宜 太重。

75 饮食疗法 751 推荐食材

气秘患者建议食用紫苏、麻仁、菠菜、萝卜、玫瑰花、红薯叶等[4]。

752 推荐食疗方

[4]

1.苏麻粥(《食鉴本草》):苏子10g,麻仁10g,粳米100g。现炒苏子、麻仁研如泥,水滤取汁,后入米煮粥,空腹食。

2.麻油拌菠菜(《饮食疗法》):鲜菠菜250g,麻油适量。菠菜洗净,锅中水烧沸,加入适量食盐调味,下菠菜烫3分钟,取出,加麻油拌匀食。

3.炒薯叶:红薯叶500g,加油、盐炒熟食。每天两次,连服数日。

8 关于便秘

便秘(constipation[1][8])为病名[9]。见《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即大便秘结[9]。又称大便难[6]。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肾脏的关系甚为密切[3]。其发病的原因,有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3]。

热秘现常分为实秘(包括热秘、气秘、冷秘等)、虚秘(包括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等)进行辨治,详见便秘条。

9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特异性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厉兑穴的定位 9 取法 10 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厉兑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主治病症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配伍 15 特效 16 文献摘要 17 研究进展 171 治疗扁桃体炎 172 治疗眼睛、口腔实热病症 173 治疗面瘫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厉兑 1 拼音

lì duì

2 英文参考

Lìduì ST45 [中国针灸学词典]

lìduì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4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T4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厉兑 汉语拼音 Lidui 罗马拼音 Litui 美国英译名 Strict Exchange 各

号 中国 ST45 日本 45 法

国 莫兰特氏 E45 富耶氏 E45 德国 M45 英国 S45 美国 St45

厉兑为经穴名(Lìduì ST45)[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1][2]。厉兑为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金[1][2]。厉指胃,兑代表门,对内庭来说,厉兑穴有如胃经之门户[1]。主治面肿,齿痛,齿龈炎,口㖞,鼻衄,鼻炎,扁桃体炎,胸腹胀满,热病,多梦,癫狂,咽喉肿痛,心腹胀满,胃炎,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消谷善饥,晕厥,多惊好卧,梦魇不宁,唇疹,鼽衄,喉痹颈肿,黄疸,水肿,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口噤,膝髌肿痛,足背肿痛,休克,癫痫,癔病,嗜睡,面神经麻痹,下肢麻痹等。还可用于急救。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也,为井金。

5 特异性

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金。

6 穴名解

厉指胃,兑代表门,对内庭来说,厉兑穴有如胃经之门户[1]。

足阳明脉“挟口环唇”,胃为水谷之海,纳食须以口,本穴主治口噤、口僻,以及相关疾患,故名之。[3]

7 所属部位

趾端[4]

8 厉兑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厉兑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足阳明胃经的井穴[5][6]。

厉兑位于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2]。

厉兑在足趾,第二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1]。正坐或仰卧取穴[1]。

厉兑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厉兑穴的位置

厉兑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厉兑穴的位置(肌肉)

厉兑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二趾外侧,距爪甲角01寸处取穴[2]。

厉兑在足趾,第二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正坐或仰卧取穴[1]。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足第2趾外侧甲根角侧后方(即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处取穴,相当于沿爪角外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7]。

快速取穴:足背第2趾趾甲外侧缘与趾甲下缘各作一垂线,交点处即是[8]。

10 穴位解剖

厉兑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长伸肌第二趾肌腱的外侧束。有趾背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分布著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皮肤由腓浅神经的足背骨侧皮神经的外侧支分布。趾长伸肌及第2趾伸肌由腓深神经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甲根[1]。

皮肤→皮下组织[6]。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有趾背神经和动脉分布[6]。

布有腓浅神经的趾背神经和趾背动、静脉形成的趾背动、静脉网[2]。

11 厉兑穴的功效与作用

厉兑有清热和胃,苏厥醒神,通经活络的作用。

厉兑有通经苏厥、和胃清神、清阳明邪热的作用[1]。

厉兑穴有活络开窍、回阳救逆之功[3]。

厉兑穴属足阳明胃经井穴,配五行属金,金为土之子,“实则泻其子”,凡胃经实热证,泻本穴引火下行,以泻经热,治疗头面五官病及热病[7]。

痰生于脾,聚于胃,火动则升,气滞则盛,足阳明经别又上通于心,故厉兑穴泻火化痰、宁心开郁,可治梦魇、癫狂之证[7]。

厉兑为足阳明胃经经止穴,取之可调节阴阳,用于急救[7]。

12 主治病症

厉兑穴主治面肿,齿痛,齿龈炎,口㖞,鼻衄,鼻炎,扁桃体炎,胸腹胀满,热病,多梦,癫狂,咽喉肿痛,心腹胀满,胃炎,胃脘疼痛,消化不良,消谷善饥,晕厥,多惊好卧,梦魇不宁,唇疹,鼽衄,喉痹颈肿,黄疸,水肿,便秘,便血,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口噤,膝髌肿痛,足背肿痛,休克,癫痫,癔病,嗜睡,面神经麻痹,下肢麻痹等。

厉兑穴主治面肿、齿痛、口㖞、鼻衄、胸腹胀满、热病、多梦、癫狂[6]。

厉兑主治面肿,口㖞,齿痛,鼻衄,咽喉肿痛,心腹胀满,胃脘疼痛,热病,多梦等[2]。

厉兑主治神志、面口等疾患:如晕厥、癫狂、多惊好卧、梦魇不宁、口喁唇疹、鼽衄、齿痛、喉痹颈肿、心腹胀满、消谷善饥、黄疸、水肿、便秘、便血、热病等[1]。

现又多用厉兑治疗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鼻炎、齿龈炎、扁桃体炎等[1]。

厉兑穴主治齿痛,面肿,口㖞,口噤,鼻衄,咽喉肿痛;癫狂,梦魇;膝髌肿痛,足背肿痛;热病,水肿[7]。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休克,癫痫,癔病,嗜睡,面神经麻痹;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牙痛,扁桃体炎;

其它:胃炎,下肢麻痹。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浅刺01寸[6]。

斜刺01~02寸[2]。

直刺01~02寸[1]。

浅刺01~02寸[7]。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7][2]。

向上斜刺02~03寸,局部胀痛。

132 灸法

可灸[1][7]。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2]。

米粒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配伍

厉兑配条口、三阴交,有温经散寒,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胫寒不得卧。

厉兑配隐白,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梦魇不宁。

厉兑配隐白、中冲、大敦,有豁痰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中风昏迷。

厉兑配隐白、中冲,治中风昏迷[7]。

厉兑配内庭、太冲,治五官炎症[7]。

厉兑配合谷、风池,治热病汗不出[7]。

厉兑配十宣、水沟,治昏厥[7]。

15 特效

用拇指指甲尖垂直掐按厉兑,有刺痛感,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可以有效缓解呕吐症状[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汗不出,鼽衄,眩时仆,面浮肿,足胫寒,不得卧,振寒,恶人与木音,喉痹,龋齿,恶风,鼻不利,多善惊,厉兑主之。疟,不嗜食,厉兑主之。寒,腹胀满,厉兑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心腹胀满,热病汗不出,寒热疟,不嗜食,面肿,足胻寒,喉痹,齿龋,恶风,鼻不利,多惊,好卧。

《针灸大成》:疮疡从髭出者,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

《针灸大成》:尸厥如死及不知人,灸厉兑三壮。

《针灸大成》:主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心腹胀满,水肿,热病汗不出,寒疟不嗜食,面肿,足胻寒,喉痹,上齿龋,恶寒鼻不利,多惊好卧,狂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黄疸,鼽衄,口㖞,唇裂,颈肿,膝髌肿痛,循胸、乳、气街、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消谷善饥,溺黄。

《百症赋》:梦魇不宁,厉兑相谐于隐白。

《备急千金要方》:头热;龋齿;喉痹;硬咽寒热;面浮肿;嗜卧;四肢不欲动摇;吐舌戾颈。

17 研究进展 171 治疗扁桃体炎

取少商、商阳、厉兑,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上述腧穴,刺入01~02寸,出血后挤压针孔周围,每穴出血5~6滴,后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双侧腧穴均刺,每日1次至治愈。疗效标准如下。痊愈:发热消退,扁桃体无肿大,无疼痛。好转:发热减轻,扁桃体肿大减小,疼痛减轻。无效:诸症无明显改善。结果:本组54例,痊愈34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7]

172 治疗眼睛、口腔实热病症

取患侧厉兑,以三棱针速刺之,挤压出血,至血色由暗红转淡为止。可用于治疗麦粒肿、目赤肿痛、牙痛、口腔溃疡。厉兑放血治疗以上病症,见效快,一般经1~2次治疗后即可获愈,且简便安全易操作,值得临床中进一步研究。本法放血量应足够,一般可达03 mL,否则疗效欠佳。[7]

173 治疗面瘫

 随着冬天脚步临近,许多人发现身上有股寒气,身体发冷等现象,及时祛除寒气才能更健康。下面是我分享的驱寒祛湿的正确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驱寒祛湿的正确方法

 一、艾叶泡澡除湿

 艾叶泡脚具有驱寒的作用。艾属于极阳的药物,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疾病。对于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一次用艾叶水泡脚是可以的,但用艾叶水泡脚的同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不要再让寒湿侵入,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体质在慢慢地增强。

 在夏季,用艾草泡脚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长期吹空调导致的感冒、发烧等症状。但专家提醒,艾叶属于苦性物质,一般都有凉性的作用,有降火尤其是降肝火的作用,“体虚、气血不足的人,建议在泡脚前喝一碗红枣桂圆汤或茶,以补充体内可能损耗的元气”。艾叶泡脚对身体有好处,但也不能经常泡。据了解,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就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及情绪上的变化等。

 可取生姜、菖蒲、藿香各50克,艾叶100克,放入大锅,加满水,煮开后再熬10分钟;用纱布滤去药渣,加入适量的热水,泡澡15-30分钟,有助于全身的化湿灭菌。

 二、喝薏米红小豆粥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

 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三、北风起时保持室内通风

 其实,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外界湿气诱发内湿,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专家提醒市民,在潮湿天气里,应该关窗关门,把湿气拒在外面,否则室内的家具和家电很容易吸湿。另外,别穿潮湿不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吹干头发。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着身体,如果地板湿了,还得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

 一旦吹北风时,或天气好转,湿气减少时,就应该及时让空气流通,带走室内的湿气。如果外界湿气仍然很重,建议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四、热水泡脚

 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张世卿医生解释说,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来讲,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在泡脚水里加入杜仲20克、川断15克、伸筋草30克,可以补益精气、强筋壮骨,适合患有骨质疏松的中老年朋友。

 容易双脚冰凉的人,可以在水里加桂枝15克,可以温通经络。高血压适合加夏枯草30克、泽泻15克,夏枯草有清肝火、泽泻有利水除湿的作用。静脉曲张的人则可加当归20克、牛膝25克,这两味药可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五、多运动也除湿

 别怕流汗!平时多动动,即使目前没有运动习惯,也要多做家事或其他体能活动,尽量为身体制造活动的机会!流汗,就能让淤滞在体内的水分,加速循环代谢后,排出体外!运动可以让体内多余水份循着正常途径排出,每天扭一扭、动一动,养成流汗运动的习惯是必须的唷!跑步、打球、骑脚踏车,甚至简单的伸展操或局部运动,不但能消除湿毒,同时还达到减肥效果呢!

 白天(尤其是晨间)进行运动能够较有效地加强新陈代谢,不过,若朝九晚五的你只能在晚上运动,也无可厚非啦!即使早上再忙,花5分钟,做个短短的伸展操也有帮助喔!总之,有运动就是好事!

驱寒除湿中药有哪些

 驱寒中药1:生姜

 生姜是我们最常见的配料了,它也属于中药必备的配料,为芳香性辛辣健胃药,有温暖、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作用,特别对于鱼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在遭受冰雪、水湿、寒冷侵袭后,急以姜汤饮之,可增进血行,驱散寒邪。

 驱寒中药2:香薷

 香薷为唇形科植物海州香薷及石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广西、湖南、河北等地。夏、秋二季采割,晒干,切段,生用。传统认为香薷有发汗解表驱寒、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等功效。

 驱寒中药3:荜澄茄

 荜澄茄属温里性中药,用于胸腹疼痛,呕吐反胃,食欲不佳,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引起的小便混浊。

 驱寒中药4:羌活

 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驱寒中药5:苍耳子

 苍耳子属祛风湿中药,主治: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驱寒中药6:附子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

 驱寒中药7:肉桂

 适宜平素畏寒怕冷,四肢手脚发凉、胃寒冷痛、食欲不振、呕吐清水、腹部隐痛喜暖、肠鸣泄泻者食用、

用什么中药泡澡驱寒

 1艾草泡澡:艾草里有种芳香物质,可以活血通络,有一定的驱虫杀毒灭菌作用,煎水洗澡,可杀菌治皮肤病,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取新鲜艾叶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

 2菊花泡澡: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能,能防治头晕、眼花等症状,还可使肌肤细嫩洁白。用鲜菊花500~800克,加水放入锅内,煎成汁倒入浴盆待其降至适宜的温度即可浴用。

 3葛根泡澡:葛根具有镇痛、降压、降血糖、清除皮肤老年斑和汗斑的功能,使关节更灵活,肌肉收缩力更强,不易疲劳,中老年人及肤色较黑的人适用此浴法。一般每次用葛根50~100克,加水熬汁,倒入浴盆,待其变温即可用。

 4桑叶泡澡:经过霜雪的桑叶,性味甘苦而寒,具有散风清热、明目等功能,用它熬水洗澡,护肤而不脱脂,特别是皮肤粗糙者,浴后可使皮肤变嫩。将干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熬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待水变温即可洗用。

 5薄荷泡澡:薄荷叶有散风热、止痒的作用,对外感风热、皮肤发痒、咽喉肿痛、眼结膜充血等病症特别有效。取鲜薄荷200克或干薄荷50克放入锅内,加水熬取药液,倒入浴盆即可。

 6浮萍泡澡:浮萍为浮萍科植物紫浮萍的全草,性寒,有发汗解表、透疹等功效,用浮萍来泡澡,可治疗热感冒、发热无汗、风热瘾疹、各种皮肤病,还能泄热利水,适合水肿而有表热者。将1斤浮萍研磨成细粉末,每次泡澡时用1至2碗量倒入澡盆中搅匀浸泡。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清宁片的炮制方法 4 清宁片的性状 5 大黄的性味归经 6 大黄的功效与主治 7 清宁片的炮制作用 8 大黄的炮制研究 8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8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83 工艺研究 9 清宁片的贮存方法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清宁片 清宁片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qīng níng piàn

2 概述

清宁片为大黄的炮制品。大黄的炮制汉代已有,见《金匮玉函经》等。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1]。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清宁片为圆形厚片,表面乌黑色,有香气,味微苦甘,其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可单用[1]。

3 清宁片的炮制方法

汉代有炮熟、酒洗、酒浸(《金匮玉函经》)、蒸制(《金贵要略方论》)等方法[1]。

唐代有炒制、制炭(《备急千金药方》)、醋煎制(《食疗本草》)、湿纸裹煨(《颅囟经》)等法[1]。

宋代有九蒸九 、酒浸炒、蜜焙、醋炒、姜制(《圣济总录》)、湿纸裹蒸(《普济本事方》)、酒蒸(《小儿药证直诀》)、醋蒸(《博济方》)、麸煨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童便制(《苏沈良方》)、米泔浸(《类证活人书》)等方法[1]。

明、清以后又增加了酒煮(《普济方》)、醋煨(《证治准绳》)、黄连吴萸制(《寿世保元》)等方法[1]。对其炮制目的阐述,如:“欲使上行须资酒制,酒浸过巅顶上,酒洗至胃脘中……如欲下行务分缓速,欲速生使,投滚汤一泡便吞,欲缓熟宜同诸药入煎方服”(《蒙筌》)[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酒炙、酒蒸、醋炙、炒炭、清蒸等[1]。

大 、大黄块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捞出,淋润至软后,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1]。

清宁片的炮制方法为:取大 或块,置煮制容器内,加水超过药面,用武火加热,煮烂时,加入黄酒(100:30)搅拌,再煮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再与黄酒、炼蜜混合成团块状,置笼屉内蒸至透,取出揉匀,搓成直径约14mm的圆条,于50℃~55℃低温干燥,烘至七成干时,装入容器内,闷约10天至内外湿度一致,手摸有挺劲,取出,切厚片,晾干[1]。筛去碎屑[1]。

每100kg大 或块,用黄酒75kg,炼蜜40kg[1]。

4 清宁片的性状

大黄为不规则厚片或块,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中心有纹理,微显朱砂点,习称“锦纹”,质轻,气清香,味苦而微涩[1]。

清宁片为圆形厚片,表面乌黑色[1]。有香气,味微苦甘[1]。

5 大黄的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中医大辞典》:苦,寒。入胃、大肠、肝经[2]。

《中药大辞典》:入胃、大肠、肝经。

《中华本草》:胃、大肠、肝、脾经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

《吴普本草》:"神农、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

《药性论》:"味苦甘。"

《汤液本草》:"入手、足阳明经。"

《本草纲目》:"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药。"

《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6 大黄的功效与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中医大辞典》:大黄具有泻热毒,荡积滞,行瘀血的功效[2]。

1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停滞,腹痛泻痢,湿热黄疸,淋浊、溲赤,痈肿疮疡,暴眼赤痛[2]。

2治吐血,衄血,血瘀经闭,症瘕。煎服:3~12g[2]。

3治烧汤伤及热毒疮疖,研末调敷;宫颈糜烂,以大黄浸膏棉球浸透,涂擦局部[2]。

4急性肾衰高氮质血症,口服、静注或高位保留 [2]。

《中药大辞典》:大黄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黄具有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主治:实热便秘,食积停滞,腹痛,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血瘀经闭,牙痛,衄血,急性结膜炎、外用治烧烫伤,化脓性皮肤病,痈肿疮疡。

《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名医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本草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7 清宁片的炮制作用

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1]。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外治烧烫伤[1]。如治热结便秘,潮热谵语的大承气汤(《伤寒论》);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伤寒论》);治热毒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金贵要略方论》);治疮痈肿毒,或烧伤、烫伤的金黄散(《外科精义》)[1]。

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1]。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者及久病患者,可单用[1]。

8 大黄的炮制研究

大黄中含游离型和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还含鞣质类、二苯乙烯苷类、萘酚苷类和苯丁酮类成分等[1]。

8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对蒽醌类成分的影响:大黄经酒炒后,结合型蒽醌有所减少[1]。熟大黄,经蒸、炖后其结合型与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均减少,其中结合型大黄酸显著减少,番泻苷仅余微量[1]。大黄炒炭后,其结合型大黄酸被大量破坏,但仍保留少量的各型蒽醌类衍生物,番泻苷已不存在[1]。实验证明,大黄炭中的大黄酚含量为生大黄的27倍左右,大黄素6甲醚为生大黄的41倍左右[1]。研究证明,炒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两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生大黄的27倍和34倍左右;大黄炭则分别为生大黄的19倍和28倍左右[1]。

(2)对鞣质类成分的影响:大黄鞣质类成分含量较高,约为10%~30%,以缩合鞣质与水解鞣质两大类混合存在[1]。炮制过程中鞣质类成分变化亦较复杂[1]。研究结果表明,炒大黄总鞣质含量下降约18%,熟大黄降低50%,大黄炭减少近80%[1]。

(3)对多糖成分的影响:制大黄多糖含量随炮制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但六制大黄和九制大黄的含量相近[1]。

8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为大黄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酒炒大黄泻下效力比生品降低30%,熟大黄(酒炖)、清宁片降低95%,大黄炭无泻下作用[1]。

(2)解热作用:炮制对大黄解热作用无明显影响,无论动物解热实验还是临床某些病例均显示:服用大黄生品或制品后体温下降时间早于泻下出现时间[1]。说明起解热和泻下作用的不是同一种物质,而是不同成分在发挥作用[1]。解热成分似比泻下成分对热更稳定[1]。

(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1]。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大黄生品、制品煎剂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菌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1]。对金**葡萄球菌最敏感[1]。不同炮制品抑菌活性各有特点,酒炒与酒炖大黄保持了与生品相近的抑菌效力,特别是对金**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抑制作用较好[1]。为临床应用熟大黄等制品治疗肠伤寒、痢疾等细菌感染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1]。选择治疗痢疾进行临床验证比较,生、熟大黄两组,大便常规转阴与大便培养转阴天数基本一致,但从副作用及机体一般情况恢复快慢来看,以熟大黄为优[1]。其他炮制品如醋炒大黄、石灰炒大黄及大黄炭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但对绿脓杆菌、金**葡萄球菌仍保持较好抑制作用[1]。这为临床外用石灰大黄、大黄炭治疗烧伤、烫伤提供了科学依据[1]。

(4)消炎作用:对大鼠关节肿、巴豆油诱发小鼠耳部炎症及棉球肉芽肿等模型,酒炒大黄消炎作用与生大黄近似,熟大黄、大黄炭消炎作用减弱[1]。但在临床应用中,熟大黄(酒炖)在治疗成人及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时,不仅有较好的解热抑菌作用,还显示了较好的消炎作用[1]。

(5)止血与应激作用:大黄酚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伤口渗出,改善血管脆性,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大黄素6甲醚也有明显的促血凝作用[1]。大黄中鞣质成分也可能与其止血、止泻作用有关[1]。以大鼠应激性及幽门结扎法两种胃溃疡出血实验模型证明,生大黄、熟大黄、大黄炭内服,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出血和出血灶的发生均有良好的止血和预防作用[1]。生大黄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验证中显示止血速度快、作用好等优点,在止血天数上明显优于熟大黄(酒炖),但熟大黄胃肠道副作用小,较生大黄更受患者欢迎[1]。

(6)免疫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大黄生品、制品去鞣质煎剂,均对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抗体血凝反应有明显的阻断作用[1]。熟大黄的阻断效力明显强于生品及其他制品,大黄炭作用最弱[1]。

(7)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生大黄水煎液仅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低切、中切、血沉、RBC聚集)有一定作用,白酒炙后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作用,作用比生品显著增强,故认为酒制可增强大黄的活血作用[1]。

(8)其他:熟大黄尚具有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热压制品作用最显著),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镇痛、镇静作用,降尿素氮作用等[1]。

(9)毒性:炮制能降低大黄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生大黄的主要副作用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而熟大黄在应用中,则无上述消化道不适反应,说明适宜的炮制程度可消除这一副作用[1]。

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熟大黄和大黄炭的毒性显著减弱[1]。炮制可减弱生大黄抑制胃酸分泌和消化酶活性的作用,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苦寒败胃”的副作用消失或缓和[1]。炮制能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对不需要攻下的大黄适应症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婴幼儿、孕妇及长期服药者,既可排除其肠内积滞,又可降低其“伤阴血”的副作用[1]。

83 工艺研究

熟大黄酒热压制法新工艺:黄酒加适量水稀释,在一定的压力下蒸制即得[1]。

9 清宁片的贮存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能近怯远症的病因病机 4 能近怯远症的症状 5 诊断要点 6 能近怯远症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11 心阳不足 6111 症状 6112 证候分析 6113 方药治疗 61131 治法 61132 方药 6114 针灸治疗 612 肝肾两虚 6121 症状 6122 证候分析 6123 方药治疗 6124 针灸治疗 61241 方一 61242 方二 613 脾虚气弱 6131 症状 6132 证候分析 6133 针灸治疗 62 针灸治疗 621 体针 6211 方一 6212 方二 622 梅花针 623 耳针 6231 方一 6232 方二 624 皮肤针 63 配镜矫正视力 7 能近怯远症的预防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能近怯远症的方剂 2 治疗能近怯远症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能近怯远症 1 拼音

néng jìn qiè yuǎn zhèng

2 概述

能近怯远症为病名[1]。指视近物清晰而视远物模糊之病证[1]。见《审视瑶函》[1]。即近视[1]。

近视(myopia[2])为病名[3][4]。见《审视瑶函》。又称能近怯远症(见《审视瑶函》)、能近视不能远视(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近视(《目经大成》)、目不能远视(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视近怯远症[1],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始称“近视”,与今名同。是指以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眼病[1][2]。其中,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有近觑之称,俗名觑觑眼[5]。近视可因为先天遗传,也可因后天不注意用眼卫生所致[4]。多发于青少年时期。

能近怯远症相当于西医学之近视眼[5]。其与远视、散光同属于屈光不正一类眼病[6]。

西医治疗参见近视条。

3 能近怯远症的病因病机

能近怯远症常由青少年学习、工作时不善使用目力,习惯不良,劳瞻竭视,或禀赋不足,先天遗传所致[1][5]。

能近怯远症的病机多系心阳衰弱,神光不得发越于远处;或为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以致神光衰微,光华不能远及[5]。《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阳不足则阴有余,故能拘敛视近[1]。阳为阴侵,光华不能发越于远,故视近清晰而视远模糊[1]。甚者常可并发数种严重的内眼疾病而导致失明[1]。

能近怯远症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发育不良、劳心伤神、心阳耗损,使心肝肾不足,致睛珠形态异常为病;或因过近距离夜读,书写姿势不当,照明不足,使目络瘀阻,目失所养而致。

心阳不足:心主血脉,内寓君火,心阳衰弱,目窍失去温养,神光不得发越于远处[6]。

脾虚气弱:脾主运化而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失健运,则化源不足,影响升清输布。[6]

肝肾亏虚: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肾藏精,精生髓。久视伤目或过劳伤肾,髓海空虚,目失所养。[6]

患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后,所成焦点在视网膜之前,看远时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环,所以视力模糊。

4 能近怯远症的症状

能近怯远症患者一般患眼外观正常,视近物清晰,视远物则模糊[1]。高度近视者,眼珠较为突出,远视力显著减退,为了视物清晰,不得不移近所视目标,且常眯目视物;容易并发云雾移睛,甚至引起视衣脱离,以致严重损害视力[5]。

5 诊断要点

①远视力减退,针孔视力增加,近视力正常,且近点距离较近[4]。

②视力疲劳,见于近视度数较高者[4]。

③试戴凹球面透镜能增进视力[4]。

④散瞳后验光可确定诊断[4]。眼底检查可协助诊断[4]。

⑤排除假性近视[4]。

6 能近怯远症的治疗

目为可视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能视,若肝肾阴虚则视物昏花,能近怯远,伴失眠、健忘、腰酸、目干涩,舌红,脉细。

检查凡屈光度30D以下者为低度近视;60D以下者为中度近视;60D以上者为高度近视。而病理性近视(用镜片矫正规力很难近正常者)除高度近视外,伴有飞蚊症、夜盲、弓形盲点。若合并高度散光,可出现双眼多视或单限复视。外观表现有假性眼球突出、角膜色素沉着和摆动性眼球霞颤等。

能近怯远症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明目,可用定志丸或驻景丸加减方加减,并可用针灸治疗,亦可配镜矫正视力[1]。

61 辨证治疗 611 心阳不足

近视·心阳虚证(myopia with heart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心阳不足,以视近清楚,视远模糊,全身无明显不适,或面色白,心悸神疲,舌淡脉弱为常见症的近视证候[7]。

6111 症状

视近清楚,视远模糊,视力减退。全身无明显不适,或伴有心烦、失眠健忘、面色㿠白、心悸神疲、畏寒肢冷,舌淡,苔薄,脉弱[5][6][7]。

6112 证候分析

火在目而为神光,心阳不足,目失温煦,神光不得发越于远处,故视近尚清,视远模糊。心主神明,神明不足,故有失眠健忘、心烦等症[6]。面色㿠白,心悸神疲,舌淡,脉弱等皆心阳虚弱,气血不足的表现[5]。

6113 方药治疗 61131 治法

补心益气,安神定志[5]。

61132 方药

可用定志丸[备注]定志丸(《审视瑶函》):远志、菖蒲、党参、茯神。加减治疗:方中远志、石菖蒲性温,宁心安神定志,为主药;人参、白茯苓益气宁心安神;朱砂安心神。诸药组方,共呈补心益气,安神定志之功。 阳气虚甚者,可酌情选加黄芪、炙甘草、肉桂、当归等益气养血温阳。[5]

6114 针灸治疗

治法:温阳补心,安神明目[6]。

选穴:以手少阴心经、眼区穴位为主。取睛明、风池、心俞、膈俞、内关、神门穴。[6]

随证配穴:伴有心悸、怔忡者,加巨阙、郄门。兼有头痛者,加攒竹、上星。[6]

刺灸法:针用补法。心俞、膈俞针后施灸。[6]

方义:睛明为治眼疾的常用穴。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交会穴,补之以温经养血明目。心俞调补心血。膈俞为血之会穴,通经活血。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神门为手少阴经原穴,两穴安神补心。[6]

612 肝肾两虚

近视·肝肾两虚证(myopia with liverkidney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肝肾两虚,以视近怯远,眼前黑花渐生,全身可有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脉细为常见症的近视证候[7]。

6121 症状

视近怯远,目视昏暗,眼前黑花渐生。全身可有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舌淡红,少苔,脉细[5][6][7]。

6122 证候分析

目为司视之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能视。肝肾两虚,精血不足,神光衰微,以致光华不能远及,目视昏暗,故视近而不能视远。目窍失养,则黑花渐生。全身症见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苔少、脉细等皆由肝肾精血亏虚所致。[5][6]

6123 方药治疗

治法:滋补肝肾,益精养血[5]。

方药:可用杞菊地黄丸[备注]杞菊地黄丸(《医级》):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或加减驻景丸[备注]加减驻景丸(《银海精微》):车前子、当归(去尾)、熟地黄(洗)、五味子、枸杞子、楮实子(无翳不用)、川椒、菟丝子(酒煮焙)共为细末,蜜水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30丸。加减治疗:证偏肝肾阴虚者,宜用杞菊地黄丸滋养肝肾,益精明目。证属精血亏甚者,则宜用驻景丸补益肝肾,填精补血。若兼气不足者,可加党参。脾不健运者,酌加麦芽、陈皮。[5]

6124 针灸治疗 61241 方一

治法:滋补肝肾,补虚明目[6]。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背俞穴和眼区穴位为主。取睛明、攒竹、肝俞、肾俞、太溪、光明穴。[6]

随证配穴:眩晕者,加风池。耳鸣、耳聋者,加听宫、听会。[6]

刺灸法:针用补法。除睛明、攒竹外,余穴针灸并用。[6]

方义:睛明、攒竹疏调局部经气。肝俞、肾俞调补肝肾经气。太溪为足少阴经原穴,滋补肾精。光明为足少阳胆经络穴,调补肝胆而明目。[6]

61242 方二

治法:滋补肝肾,益气明目[8]。

选穴:睛明、攒竹、承泣、光明、风池、肝俞、肾俞[8]。

随证配穴:脾胃虚弱配四白、足三里、三阴交[8]。

方义:睛明、攒竹、承泣为治疗眼疾常用穴,有清肝明目作用;风池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有通经活络、养肝明目之功,肝俞、肾俞配光明可调补肝肾,益气明目[8]。

刺灸法:毫针刺,平补平泻,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可施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8]。

613 脾虚气弱

近视·脾气虚证(myopia with spleen qi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虚气弱,以视近清晰,视远模糊,视疲劳,喜垂闭,或病后体虚,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弱为常见症的近视证候[7]。

6131 症状

视近清晰,视远模糊,目视疲劳,目喜垂闭,或伴病后体虚、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弱[6][7]。

6132 证候分析

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清阳不布,故能近怯远而现诸症[6]。

6133 针灸治疗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明目[6]。

选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承泣、四白、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穴。[6]

随证配穴:前额疼痛者,加头维、神庭。[6]

刺灸法:针用补法。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针灸并施。[6]

方义:承泣、四白属足阳明经穴,是治眼疾效穴。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调理脾胃,以助运化。[6]

62 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近视眼有一定效果,尤以假性近视为佳,如因先天异常则非针刺适应症;

621 体针 6211 方一

常用下列四组穴位:承泣、翳明;四白、肩中俞;头维、球后;睛明、光明。每天针刺一组,轮换取穴,10次为一疗程。[5]

6212 方二

取睛明、风池为主穴;配攒竹、四白[4]。睛明穴以30号毫针直刺10~15寸,得气即止;其他穴位用捻转手法,中等强度 ,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4]。

622 梅花针

①用梅花针叩打后颈部及眼区(眼眶周围),于颈椎两侧各叩三行,于眼眶上缘及下缘密叩3~4圈,同时在睛明、攒竹、鱼腰、四白、太阳、风池等穴各叩几下。也可叩打背部俞穴。[5]

②主穴:正光穴(攒竹穴与鱼腰穴连线中点,眶上缘下方)。配穴:风池、大椎、内关。于穴位08~12 cm直径范围内叩打20~50下。一般只用主穴,如效果不佳再酌情加用配穴。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以中等度 为宜。[5]

623 耳针 6231 方一

耳针治疗本病有较好的效果,可取目、目1、目2、肝、肾等穴,用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穴上,每日压迫2~3次,每次每穴压迫1分钟左右,两耳轮流使用[4]。

6232 方二

选穴:眼、肝、脾、肾、心

刺灸法:毫针刺,每次2~3穴,每次留针30~60min,间歇运针;或用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治疗5次测视力表1次,观察视力改善程度。

624 皮肤针

选穴:颈椎两旁至大椎处、眼区周围

刺灸法:颈椎两旁至大椎处用重叩法叩打5~10次,眼周围由内向外转圈轻叩3~5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63 配镜矫正视力

近视虽有上述疗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故医治后天形成的近视,还应注意消除造成近视的因素,纠正不良用眼习惯。至于先天性近视,治之尤难。[5]

7 能近怯远症的预防

对青少年要做预防近视的宣传教育工作[5]:

1.学习和工作环境照明要适度,光线不可太暗[5]。

2.阅读和书写时保持端正的姿势,眼与书本应保持30 cm左右的距离。切勿在卧床、走路或乘车时看书[5]。

3.加强身体锻炼,坚持做眼保健操[5]。

目录 1 拼音 2 经外奇穴名·顶上 21 定位 22 主治病症 23 刺灸法 3 经穴别名·顶上 31 百会穴的别名 32 出处 33 穴名解 34 特异性 35 所属部位 36 百会穴的定位 37 百会穴的取法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381 层次解剖 382 穴区神经、血管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310 百会穴主治病证 311 刺灸法 3111 刺法 3112 灸法 312 百会穴的配伍 313 文献摘要 314 百会穴研究进展 3141 对血压的调整作用 3142 退热作用 314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144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3145 对痛阈的影响 3146 对胃分泌的影响 3147 对脑电图的调整作用 3148 治疗子宫脱垂 3149 治疗小儿脱肛 31410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31411 降低cGMP 31412 降低尿素氮含量 31413 对性激素的影响 31414 矫正胎位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顶上 1 拼音

dǐng shàng

2 经外奇穴名·顶上

顶上为经外奇穴名[1]。出《工人医生手册》。位于大腿远端伸侧,髌骨外缘直上,髌骨中线上4寸处[1]。左右计2穴[1]。主治膝关节痛,下肢瘫痪[1]。

21 定位

经外奇穴顶上位于大腿远端伸侧,髌骨外缘直上,髌骨中线上4寸处。左右计2穴[1]。

22 主治病症

经外奇穴顶上主治膝关节痛,下肢瘫痪[1]。

23 刺灸法

一般向下斜刺1~3寸[1]。

3 经穴别名·顶上

顶上为经穴别名,即百会[2]。见《脉经》。

穴位 百会 汉语拼音 Baihui 罗马拼音 Paihui 美国英译名 Hundred Meetings 各

号 中国 GV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9 富耶氏 IVG19 德国 LG19 英国 Gv20 美国 Go20

百会为经穴名( Bǎihuì GV20,DU20)[3][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属督脉[3]。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3][5]。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3]。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3]。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耳鸣,目不能视,鼻塞,鼻衄,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小儿惊痫,脱肛,泄泻,痔疾,头痛,头胀,昏厥,眩晕,癫狂,痫证,癔症,瘛疭,阴挺,痔疮,中风失语,健忘,不寐,颠顶痛,面赤,垂涎,中风不语,心烦,失眠,惊悸,久泻,痢疾,小儿夜啼,小儿急慢惊风,恶风寒,疝气,喘息,虚损,现代又用百会穴治疗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胃下垂,子宫脱垂,高血压,低血压,神经性头痛,美尼尔综合症,老年性痴呆,内脏下垂,脑供血不足,休克,中风后偏瘫等。

31 百会穴的别名

巅上(《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三阳五会(《针灸甲乙经》),三阳(《针灸大全》),五会(《针灸大全》),顶上(《脉经》),泥丸宫(《本事方》),天满(《针灸资生经》),维会(《针经标幽赋》)。

3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督脉足太阳之会。

33 穴名解

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3]。

百,《说文》:“十十也”,乃众多之称。会,有会合之义。穴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百脉百骸皆仰望朝会。《针灸大成》云:“犹天之极星居北。”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也,故曰头为诸阳之会。道藏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故名“百会”。所谓“天”者,以其居人身之最上也。所谓百神者,有关全身之神识也。[6]

本穴曾名为昆仑。盖头为昆仑,以中国地势论,境内群山以昆仑为巅首,所有山脉河流,多由昆仑披沥而下,故本穴别名“昆仑”。因足太阳经足跟后方外侧,另有“昆仑”穴位,故本穴“昆仑”之名因之不传。[6]

34 特异性

百会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3][5]。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的交会穴[3]。

一说百会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2]。

35 所属部位

头顶[7]

36 百会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百会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8]。

百会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5]。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正坐取之[3]。

正坐位。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百会穴在督脉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百会穴在头顶部的位置

37 百会穴的取法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3]。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3]。正坐取之[3]。

正坐,于前、后发际连线中点向前1寸处取穴,或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9]。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38 百会穴穴位解剖

百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枕大神经,额神经的分支和左、右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吻合网。

3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3]。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10]。

38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滑车上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10]。

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左右颞浅动、静脉和左右枕动、静脉的吻合网[5]。

39 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百会穴具有熄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

百会穴有醒神志、苏厥逆、平肝熄风、升阳固脱等作用[3]。

百会穴具有平肝熄风、醒神苏厥、升阳固脱的作用,故以治疗督脉病、神志病及气虚下陷证为主[2]。

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手足少阳、足太阳三阳经,以及足厥阴经和督脉交会于此。本穴是治疗督脉病、神志病,以及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和风热上攻引起的头部疾患的要穴。[2]

督脉为“阳脉之海”,百会穴又位于头顶部,可升提阳气,且督脉起于胞中,经 部贯脊上行,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以及《黄帝内经灵枢·终始》“病在下者高取之”的治疗原则,百会穴是治疗气虚下陷证的常用穴。[2]

百会穴有清头散风、开窍醒神、回阳固脱之功,主治头痛,眩晕,耳鸣,鼻塞,中风失语,癫狂,脱肛,阴挺。[6]

百会穴处人身最上,四围各穴罗布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犹地理学之世界屋脊,在人身则总摄阳经之汇也。后世以为治疗头部诸病之总穴。但以其地位至高,不免有如《易经》所云之乾元亢九之弊。故有时虽用泻法,而反升提。何则?因人身血气循环有压力亦有浮力。热邪与浮力结合,故有时降之不下也。故针家治头部诸病,多用此穴,兼取列缺、昆仑,以及其他下行之穴以佐之。俱用泻法,襄其下降之力,乃克有济,即上病下取之义也。有谓中医病理医理不切实际,盖以术者不明此理也,至若右病取左,左病取右,循其经也。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顺其情也。用寒远寒,用热远热,避其势也。诸般大法,术者最须留意。[6]

310 百会穴主治病证

百会穴主治头面五官、神志及气虚下陷等疾患:如头风,头痛目眩,耳聋,

古籍中的十二井穴简介

十二经脉井穴的总称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