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故宫博物馆有什么特别的收藏品?
1) 旧"猪肉"收藏品的名系"肉形石" 玉石变化巧妙,既可雕成菜蔬,自然也可雕成肉类。这块「肉形石」,其外形如一块红烧肉,不仅是「五花三层」,连皮上的毛孔也一应俱全,与翠玉白菜皆为巧夺天工的院藏精品。(npm/exh96/Dazzling/descriptions10_ch) 参考:npm/exh96/Dazzling/images/pic08s 2) 翠玉白菜 翠玉属辉玉类,产于云南至缅甸的山区,其赭红色者俗称作「翡」,翠绿色者俗称作「翠」。此件「翠玉白菜」原陈设于永和宫,但种在一个海棠花形小珐琅盆里,其旁尚搭配红色珊瑚灵芝。其原为一块半灰白半翠绿的辉玉,玉匠巧妙地利用玉质本来的颜色,雕成一颗筋脉分明、栩栩如生的白菜,其上则雕刻螽斯和蝗虫。螽斯也就是俗称的「纺织娘」,纺织娘因为繁殖力很强,在古代是被当做多子多孙的吉祥象征,《诗经.周南》即言:「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npm/exh96/Dazzling/descriptions04_ch 参考:npm/exh96/Dazzling/images/pic07s 特别的收藏品: npm/zh-/collection/selections_01这里有图artpeople/mediafile/200711/15/P200711151015372064132286 游客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观赏该院的第一珍品、国宝“翠玉白菜”。“翠玉白菜”原在清光绪皇帝之瑾妃居住的“永和宫”(北京)陈列,据说是瑾妃的随身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菜端一蝗一虫象征多产,希望子孙众多。“翠玉白菜”玉色天成、巧夺天工,价值连城、举世无双。参考: artpeople/BIG5/41138/41139/6533668
古城博物馆藏品虽然不多,规模也不大,但却都如实地反映出了库斯科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印加古文化和殖民艺术感兴趣的人,进行一次库斯科博物馆之旅,定会有相当丰富的收获。
海军上将宫是库斯科考古博物馆的所在地,主要介绍秘鲁的人类文化、历史发展,展品有石制的箭簇,及印加神庙中挖掘出的黄金制品等帝国时代的各种用具,因而又称为印加博物馆。有时这里还会展出利马博物馆巡回的文物。
位于巨石街的宗教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建造在第六世印加王印加罗卡宫殿基地上的殖民时代建筑,它曾经是库斯科的主教宫,后来教会将这座建筑和宗教艺术品捐给库斯科市政府,并在此成立博物馆。这一座博物馆别具特色,除了陈列许多以绘画和彩色玻璃品为主的宗教艺术品外,博物馆建筑本身融合了印加石造地基和西班牙木造建筑风格,造型独特且具有历史意义。
卡布列拉屋是座规模不大的小博物馆,主要以展览现代库斯科秘鲁艺术家的作品为主,但馆中最珍贵的收藏为20世纪库斯科著名摄影家马丁·乔比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他的工作室模型,里面保存着他曾经使用过的各种摄影器材,显示出当时秘鲁摄影技术的运用。而马丁·乔比当时拍摄的库斯科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除了为当地人保留了库斯科过去的记忆,也是人们了解库斯科从过去到现在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2011年伊始,北京故宫博物院首次公布紫禁城总藏品达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届时这本“花名册”将亮相故宫官网,方便世界各地的观众随时查询赏析。
以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对外公布拥有文物总数150万件,在册文物总数94万件。此次文物清理工作,众多专家突破传统的文物观念,真正从故宫学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故宫藏品。将60万件古籍类藏品纳入文物系统管理,包括20万件善本、23万件武英殿刻书处的书版、17万件乾隆后到1911年的普通古籍,以及22703件帝后书画作品等。此外,清代“样式雷”制作的“烫样”等11余万件普通文物和约13万件铜钱等,亦都升级为文物。对宫廷生活遗存的清理也采取了新的视角,过去一般认为宫廷生活遗存只是皇帝后妃的日常生活用品,不能算作文物,导致曾对70多万件所谓的非文物采取了物资式处理,现在重新审视这些藏品,其直接地展示了皇帝后妃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理念,与古建筑、历代文物有着同等价值。比如过去只重视皇帝后妃的成衣,对相当数量的衣鞋纸样和衣盒重视不足。其实,它们是清宫服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还有反映清代官员觐见皇帝制度的近万件红绿头签,反映皇宫警卫制度的上千件腰牌等。
1807558件可以说是故宫博物院自建院以来在藏品数量上第一个全面而准确的数字,将故宫文物藏品准确到了个位数,且每件都能做到纸质总账、电子总账、分类账、文物卡片、实物完全核对上。这标志着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
在这次清理当中,故宫还调整了文物库房布局,改善部分库房的保管条件,研制出4套雨花阁瓷塔木塔“弹性滑移减隔震系统”。
清理工作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完结。此后,故宫将编制《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总目》和《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通过电子本和纸质本两种形式向社会公开,过去一直保密的藏品编号也将对外公开。
我们相信,故宫在2011年伊始公布历时七年的藏品清理数据只是一个开始,是全国文物清理普查工作势在必行的开始,是博物馆藏品管理数据化、透明化的开始。
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所言:“文物普查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开展文物普查有利于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有利于准确判断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为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有利于带动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的确定、标志说明、文物档案、保护机构等基础工作建设,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培养锻炼专业人员,提高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提升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发现文物,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而文物普查工作正是发现文物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同时,随着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前不被重视的、甚至不能规划入文化遗产范畴内的可移动或不可移动品类可能逐渐被认识到其蕴涵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物普查将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趋势,将新的文化遗产品类纳入普查范围中,予以重新的身份认定、登记,扩大文物保护工作范畴,真正给予文化遗产最全面的、最有效的保护。
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发生于1956年,国务院在《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中就提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历史和革命文物遗迹进行普查调查工作”。1961年3月国务院颁发《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再次强调:“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进行经常的文物调查工作”。1981年,我国展开了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0余万处,并先后公布了23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0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0000余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当前仍在进行中,从2007年4月始,至今年12月结束,普查范围扩大化,包括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且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近4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此次文物普查更是广泛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并充分利用已有的文物调查项目成果,了解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对不可移动文物的量化指标、保存与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况等进行调查、登录。
可以说,文物普查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根本。不仅使国家的公共文化遗产得以严格化、系统化、透明化管理,将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地纳入全民监督视野中,更是让全民切实地加入文物保护工作中,提升民众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意识,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台北故宫镇宫之三宝 翡翠白菜毛公鼎肉形石鉴赏
台北故宫镇宫之三宝 翡翠白菜毛公鼎肉形石鉴赏
2010-08-25 10:24
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翠玉白菜毛公鼎肉形石
孔夫子曰:“夫昔,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仁也。”(出自《礼记·聘义》)玉石精致而灵动,温婉而含蓄。符合东方人的气质。
其一、翡翠白菜是依照翡翠顺势而为,根据它的颜色雕成一个栩栩如生的翡翠白菜,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料,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看上去是鲜活欲滴。
其二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
其三、东坡肉是肉石,全世界67块,这是其中比较大的一块,它的底座都是纯金做的。
台北故宫的玉雕《翠玉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7厘米
玉雕“翠玉白菜”是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料,运用玉材自然分布的色泽,雕琢出一颗几可乱真的白菜;翠玉白菜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之物,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菜叶上还雕有螽斯虫(俗称“纺织娘”)和蝗虫,寓意“多子多孙”。
翡翠翡翠,白的是翡,绿的是翠,把一块绿白相间的玉石巧夺天工的雕琢成白菜,真是独具匠心,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据说慈禧死时候曾经携带两颗玉石白菜,一颗玉石南瓜下葬,但是最后被军阀孙殿英盗了墓。
《毛公鼎》
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金文的经典名作。传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圆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造型端庄稳重。颈部饰重环纹及弦纹各一道,简朴庄毛公鼎严。腹内铸有铭文32行、499字,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较长的一篇。
西周青铜器《毛公鼎》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9字的长篇铭文。
西周青铜器《毛公鼎铭文》
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视频国宝档案《毛公鼎》
共五段:其一,此时局势不宁;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其三,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诫勉励之词;其五,赏赐与对扬。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西周青铜器《毛公鼎》
毛公鼎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肉形石”,高:573公分,宽:66公分,厚:53公分。清代玉石,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新中国成立前夕,随国民党带入台湾,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清康熙时供入内府。这块清代的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的,取自一块黄玉,经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块玉东坡肉。很像一块美味多汁、肥瘦相间的“东坡肉”。
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
“肉形石”它真的只是一块石头,其色泽纹理都是天然形成的,不仅是“五花三层”,连皮上的毛孔也一应俱全,与翠玉白菜皆为巧夺天工的精品相间的“东坡肉”,谁看了都会垂涎欲滴,在当今,真可称得上“。这块神似肥瘦“界最贵的红烧肉”。
国宝与饮食文化
京故宫博物院1日公布了首批18大类藏品的目录。这在中国大型综合博物馆尚属首次。据了解,故宫博物院公布藏品总目的范围,既包括故宫博物院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也包括了一般文物和陶瓷标本。首批公布的18大类藏品为铜器、金银器、珐琅器、玉石器、雕塑、织绣、雕刻工艺、其他工艺、文具、生活用具、钟表仪器、珍宝、宗教文物、武备仪仗、帝后玺册、铭刻、外国文物、其他文物,共计662784件藏品。其余7大类藏品亦将在今后陆续公布。
《五牛图》,它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韩滉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五牛图》卷就是他的传世名作。而且《五牛图》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画作中五牛造型准确,形态各别,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画成正面,视角独特。《五牛图》曾是南宋皇室的收藏,此后历经赵孟頫、太子书房等收藏,明代后期为项元汴所有。清初为宋荦收藏,乾隆初年藏于汪学山“求是斋”,后进入乾隆的宫廷收藏中,八国联军侵华时流出清宫。上世纪50年代,经特批,《五牛图》从香港被回购,重归故宫。《五牛图》刚收回时伤痕累累,1977年经故宫专家重新揭裱、补笔、全色,这幅珍贵画作才重新焕发生机。故宫武英殿西配殿里展出了一张1977年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工厂的修复记录,通过展出的照片,观众可以看到《五牛图》从残破不堪到完好如初的复原过程。
正如很多名迹都有“双胞胎”一样,日本某美术馆也藏有一件传为韩滉所作的绢本《五牛图》。如何证明进贡单中的《五牛图》就是中国观众眼前的这幅《五牛图》呢?故宫专家介绍,一来此画留存的乾隆题跋落款时间与尹继善进贡时间相符。二来要收到书画名迹,除了财力,有鉴定眼光也非常重要。尹继善当时任职江南,是八旗文坛的领袖人物,与风雅名士过从甚密,他能得到《五牛图》真迹并献给皇帝,是合情合理的。
《伯远帖》的作者王珣是“书圣”王羲之的远房侄子。王珣的书法出自家学,其祖父、父亲、弟弟都擅长书法,王氏一族在书法史上占据巅峰位置。《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当年就被乾隆帝集齐了,放在养心殿的暖阁里,同时把贮藏这三件书法瑰宝的房间,特别命名为“三希堂”。有趣的是,这样一段往事在延禧宫内展出的乾隆《行书三希堂记卷》等得到了印证。
当年在这“三希”中,乾隆尤其喜爱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自从他得到这一帖后,每年入冬下雪时,他一定把帖册取出来欣赏一番,并且在裱框的四周写字赋诗。四十多年里,从未间断。此后,这“三希”也经历波折,其中《快雪时晴帖》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中秋帖》和《伯远帖》则留在北京故宫。有趣的是虽然当年乾隆帝最偏爱《快雪时晴帖》,不过此后研究表明《快雪时晴帖》其实是唐摹本,而《中秋帖》也是宋代米芾的临本。为此,此次展出的《伯远帖》特别珍贵,因为这是“三希”里晋人真迹,也是迄今为止晋人墨迹中唯一署有名款的真迹。
据有关数据显示,浠水县博物馆收藏43000余册古籍线装书,一、二、三级藏1000余件,其中善本书1187册,志书132种。收藏古字画2100余件,有董其昌、刘墉、铁保、杨守敬、梁启超、张裕钊、张之洞、黎元洪等名人名作;碑帖有苏书金刚经、明拓争座位贴等,博物馆还收藏清嘉庆24年状元陈沆殿试卷。《古今禅藻集》、《徐文长三集》等全国少有收藏。博物馆共收藏宋代青瓷执壶、博物馆还收藏其他各种质地文物5000余件,西周有铭铜盘、宋代青瓷执壶、宋代龙泉窑水盂、曾国藩对印、琦善田黄石印、1927年湖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证章等一级文物藏品18件均是馆藏品中的极品。
礼亲王行书《曲江春望》立轴 清代。卷云纹绢地。落款“礼亲王”,款下钤朱文“礼亲王宝”和白文“兰豪人”印章。
铁保行书律诗长卷 纸质。清代。内容为三首七言律诗,分别是张泌的《晚秋过洞庭》、温庭筠的《南胡》、俞琰的《西湖》,落款“庚午年春三月 铁保”,款下有两印。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品有哪些?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品有:汉满蒙文龙纹信牌、青玉“宣宗成皇帝之宝”玺、青玉“光绪御笔之宝”、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册套盒、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宝套盒等。沈阳故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
汉满蒙文龙纹信牌
此为皇太极时期官员出入、行使职权的信凭物。中央圆凹槽填金,阳刻“宽温仁圣皇帝信牌”满汉蒙三体文字各两行。套里衬月蓝布中夹软衬纸。
青玉“宣宗成皇帝之宝”玺
玉为碧绿色,印面为正方形,其上刻满、汉两种文字,内容相同。汉文为篆书“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之宝”二十九字。印钮为交龙纹,两条龙头部相背,身体相互交缠。龙双目圆睁,如意形阔鼻,张口露齿。头顶双角,长发后伏,上刻细丝纹。背部有齿脊,身饰龙鳞纹,四肢粗壮,长爪。龙钮琢刻十分精美,为皇家宝玺中的精品。
青玉“光绪御笔之宝”
此为光绪帝御用之玺,多钤用于御笔书画上。印面刻朱文篆书“光绪御笔之宝”三行六字。
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册套盒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册,旧称玉册。谥册为碧玉质,一套十页。首页、末页镌刻填金云龙纹,其余八页镌刻楷书白文文字,其中左五页为满文,右三页为汉文,其文记述清太祖高皇帝一生功德、业绩及其庙号、谥号等;所刻名字、谥号填金,正文填青,各页玉板用黄缎制套联缀成册,每页之间以明黄织锦垫相隔;谥册以明黄缠枝莲纹织锦包裹,装于双层木质金漆云龙纹套盒内。
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宝套盒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宝,旧称玉宝。谥宝为白玉质,单体蹲龙钮,刻纹内填金,钮孔系明黄丝绳。宝文为满、汉朱文合璧,左侧楷书满文六行,右侧篆书汉文四行三十一字“太祖承天广运盛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之宝”。谥宝用明黄四则团花暗云纹织锦包裹,装于双层木质金漆龙凤纹套盒内。
沈阳故宫 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故宫在清朝迁都北京后,被称作“陪都宫殿”,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北京故宫博物馆,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自1420年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和国家文化遗产。
故宫建筑始建于1406年,历经数百年,在明、清两代共修建了980余座宫殿,房屋面积达到15万多平方米,拥有丰富的文物藏品和历史文化价值。其中,清代宫廷文物达到20万余件,其中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雕刻、珐琅、玉器、陶瓷、文房用具等。
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故宫成为国有资产。1925年,清政府正式将其开放为公共博物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馆由文化部管理,是全国最重要的文化单位之一。
现今,故宫博物馆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台湾故宫博物馆有什么特别的收藏品?
本文2023-10-04 05:43: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