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关于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问题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经历过一个演变过程。罗马时期,奴隶制度曾经达到高度发展。奴隶数量之多,价格之低,在古代世界是空前的。到中世纪,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而在西欧占有统治地位。从历史分期来说,我国史学界以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世界古代史的结束。而从一种剥削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来说,则有一个逐渐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从历史上看,一种剥削制度取代另一种剥削制度,新的生产关系总是在旧社会的内部产生的。西欧的封建生产关系也是在罗马奴隶社会内部萌芽的。西欧封建制度是在罗马封建因素产生和日耳曼人氏族制度解体的基础上形成的。
大家知道,还在罗马时期,封建因素已经存在,这就是隶农制。隶农原指耕种小块土地的自耕农或移民。后来由于奴隶制的危机不断加深,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农庄越来越无利可图,大土地所有者于是把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小农,奴隶或入境的日耳曼人。这些租种土地的人统称为隶农。这种剥削方式在共和国末期已经出现,而在以后危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它作为延缓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隶农租种土地,必须按照规定履行义务,如交纳一部分收成,在耕种和收获期向土地所有者提供劳役,等等。完成这些义务,隶农就可以使用土地,使用大地产上原有的水源、树林、草地,还可以在交税的条件下使用磨坊和压榨机。
这里需要指出,大土地所有者在分块出租其土地的同时,往往保留一部分土地,归其自用;他们在利用其奴隶各自耕种小块份地的同时,也往往保留一部分奴隶耕种自用地。这部分奴隶与前一种奴隶有所不同,他们由主人统一使用,没有自己的经济;而租种土地的奴隶则有自己的小茅屋,虽然他们也像租地小农一样交租,提供劳役,不过他们的身分仍然是奴隶。这些租种土地的小农和奴隶是大土地所有者自用地的补充劳动人手。
这种现象,表明罗马大地产的经营方式出现一些变化。它已经不是集中管理的奴隶制大农庄,而是一部分出租,一部分自用,由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田地交错而成的一种结构。两部分土地既交错又相邻近,便于佃户履行劳役。这种经济结构我国或称之为庄园,或称之为别庄,它除经营农业生产外,还有作坊生产日常用品,经济基本可以自给。
这种经济结构是罗马大土地所有者的一种经营方式。实际上,土地经营情况多种多样,并非千篇一律。劳动者的身分也有各种差别。罗马学者老普林尼的外甥兼养子小普林尼,在给他友人的一封信中,就说他的一处地产上已经没有奴隶,与它相毗邻的另一处地产上也没有。而且,社会上还存在其他形式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也还有独立的小农。这种小农靠家庭成员和少数奴隶种地,不过根据估计,隶农越来越处于重要地位。
到了罗马帝国晚期,由于小农不堪豪强压迫勒索,已经出现被迫将土地交给有势力的人,再向他领种土地的情况。这时奴隶和隶农起义,奴隶逃亡频频发生奴隶制更是岌岌可危。
日耳曼人长期处在民族社会阶段。根据塔西佗的记载,1世纪时,日耳曼人也有一些奴隶,但是这些奴隶并不像罗马奴隶制盛行时的奴隶那样从事有组织的劳动,而是分别居住,各有家室;他们耕种土地,只须向主人交纳一定数量的谷物和牛等实物,此外并无负担。日耳曼人经常作战,军事首领拥有很多亲兵,结成依从关系。亲兵分成若干等级,效忠首领,平时拥护他的地位,战时保护他的身体;首领供养亲兵,并将掳获的战利品分给他们。这时日耳曼人已经开始出现阶级分化。到灭亡西罗马帝国时,他们的民族正趋于解体。
日耳曼人击溃了罗马奴隶主的政权,克洛维由一个部落首领顿时成为大片土地的统治者。但是日耳曼人为数不多,在高卢人口中所占比重甚小,其社会发展阶段又低于罗马,过去并没有一套管理整个国家的行政机构和制度,也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因此他们在处理日常政务方面,特别是在教会事务方面,大量起用文化程度较高、经验较丰富的高卢——罗马人。而高卢的土地,则大量为日耳曼人分享,其中无以国王占地为多。日耳曼人原有的亲兵制,也在新的物质条件下有了新的内容。过去,日耳曼部落首领酬赏亲兵的是掠获的战利品。现在国王占有广大地产就以土地赏赐亲兵、部下。虽然长时期内连年征伐,内乱频仍。出征掠夺仍不失为一个额外财源,但地土毕竟已成为重要财富。亲兵们在分得土地的同时,也得到土地上的劳动者,并沿用现有的土地经营方式。封建制度在这种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
奴隶劳动这时已经不占主要地位。但是奴隶并未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崩溃而消失净尽。而且由于日耳曼人连年征战,掠人为奴,加上天灾人祸,生活无着的人卖身为奴,有人因此认为在最初的时候,有的地方奴隶反而有所增加。但这只能看成暂时现象,奴隶制度毕竟已经过时,而且这时候的奴隶与希腊、罗马奴隶制高峰时期的奴隶处境有所不同。这时农业奴隶大多分有土地,有独立的的经济和家室。向主人交租并服劳役,只是他们的负担比较重。后来,由于破产农民迫不得已向附近的贵族、教会“献地”,由于采邑制的推行,等等,大土地所有制逐渐发展,封建化的进程加速推进,奴隶逐渐消失,各种类型的依附农民区别不断缩小,汇合到农奴的行列中去。
为了减轻难度,减少理论概念,九年制义务教材没有也不必讲封建制度的形成过程,而只是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封建主“主要依靠剥削农奴为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知道封建主和农奴这两个名词概念就可以了。教师需要掌握的是,在封建社会里,仍然存在自由农民。虽然他们地位并不稳定,常因破产丧失土地,沦为依附农民,但是并非全部自由农民一概沦为农奴。他们有的私有土地,有的租种土地,身分自由。因此课文提到“主要”二字,是为了更符合事实。
关于封建等级制度
配合封建制度,课文附有一幅《西欧封建等级》图解,以增加形象性,补充文字之不足。图解主要说明封建社会的等级构成。封建等级制度与日耳曼人的亲兵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这里作几点补充:
关于封建等级,从地位高下来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以下大、中、小封建主依次降等。地位越低,人数越多,因此封建等级制度被喻为封建金字塔。但是从分封关系来说,并不限于国王只封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只封中等封建主,以此类推。封君分给封臣的土地,有多有少,依从于封君的封臣,可大可小。特别是骑士,骑士制度是随着采邑制的推行而发展起来的。原来法兰克军队由自由农民组成,随着自由农民的不断破产,兵源减少,于是改用以服骑兵兵役为条件封赐土地的办法,以充实国家的战斗力量。骑士土地较少,自备盔甲、武器、战马。他们作为以战斗为业的队伍,对各级封建主来说,都很需要。因此国王有自己直属的骑士,其他封建主也一样。遇到战争,骑士有义务随封君作战。后来由于火炮的应用、雇佣兵的服役,骑士的作用减少,骑士阶层趋于贫困没落。《堂吉诃德》所反映的正是这种情况。
关于封建金字塔下面的劳动者,原来高中课本提到被压在塔下面的是农奴,而本书图解中注的是农民和城镇平民。这是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剥削关系。农奴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是基本的被剥削群众。但是大小封建主的剥削对象,并不限于农奴。独立的小农和其他身分的农业劳动者,都处在封建主的统治下,其所受的剥削与农奴相比,在程度上会有差别,但受剥削则是其基本的方面。因此,这里的农民总的指农村广大的劳动者,含义比较广泛。至于城镇平民,也同样受封建主的压榨,只是形式有所不同而已。城市最初是在封建主的领地上重新兴起的,封建主以种种手段加以勒索,城市越富,勒索越重,城镇居民都受其害,普通平民尤其不堪负担。因此图解将城镇居民也列在金字塔下面。
关于封建等级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按照惯例,封君必须保护封臣,裁决封臣之间的纠纷。封臣的最高义务是效忠封君,并在封君被俘需赎金,或有其他需要时,献上一定的助金。这种关系发展的结果,会形成“我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的现象。根据西方一些学者研究,这种情况历史上曾存在于今天法国的一些地区,但还不能说极其普遍。法国由于封建主的强大,查理大帝死后,王权日渐衰落。后来历代国王经过几百年的努力,才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而在英国,情况有所不同。诺曼征服以后,威廉一世即申明国王是一切土地的唯一所有者。法律规定,依附农民的份地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国王。威廉并要求大小封建主,包括封臣的封臣,一律宣誓效忠于他,并服军役。这与法兰克国家只要求直属封臣效忠的情况不同。因此威廉从一开始就建立起强有力的国家权力。
关于查理大帝和阿尔弗雷德国王
教材对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力求作较全面的介绍。由于篇幅所限,西欧封建社会早期重点讲的,只有查理大帝。查理是当时欧洲最有名的历史人物,他的文治武功对欧洲有很大影响。
查理大半生都从事戎马生涯。当王子时,他就受到军事训练,随父出征。即位之后,他为了扩大其统治,夺取土地和劳动人手,进行了50多次战争,征服了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德王国,进军罗马,把意大利中部献给教皇,并侵入西班牙,夺得厄布罗河以北土地。历时最久且最残酷的是对萨克森人的战争,自772 到804年,前后30余载,进军达18次。萨克森人当时处在氏族社会末期,他们顽强抵抗。查理采取残杀和强制推行基督教的手段,有时就以不皈依基督教为借口,一天杀数百人。战争结果使国家版图大为扩大,并赢得周边各族的畏服,至阿拉伯哈里发也和他有使节往来,拜占廷皇帝对查理称帝虽怀嫉视,但后来也与他建立联系。
查理在位时是西欧封建化剧烈进行的时期。战争中掠夺的土地,大量赐予亲兵和臣属,采邑制也随着战争的需要加紧推行,而许多农民因不堪负担无休止的战争,纷纷“委身”于教会或贵族。土地加速集中,封建世纪在西欧确立,并推广到欧洲中部广大地区。
内政方面,查理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行政、司法、经济管理。他将帝国划分为许多伯爵辖区,任命伯爵治理,经常派遣由伯爵、主教、修道院院长组成的巡按使团巡回视察各地执行合理化建议情况,受理并裁决重大司法案件,从而加强对帝国的控制。他还对各地的习惯法作了补充修改,要求法官具备法律知识,制定了一些陪审。查理对皇室庄园的生产管理细心过问,详加指示,对于基督教会大力护持;对于教育颇为重视,除开设宫廷学校外,他还命令教会和修道院传授文化,令人抄录古籍。他本人则从不列颠学者阿尔昆那里学习修辞辩论术和天文学,努力练习写字。西方学者把他提倡文化教育的成绩誉为“加洛林文艺复兴”,这显然是溢美之词。而且查理的一系列措施根本上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并以基督教作为其统治工具。他对反对自己的阴谋者的严厉镇压,对萨克森的残杀,都充分说明这一点。但是他不失为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建立的许多制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模式。
查理晚年,北欧人对西欧的侵袭刚刚开始,查理着手巩固边防,加以防范。在这方面,阿尔弗雷德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
教材古代部分没有正式讲英国的君主,因此这里仅简略介绍阿尔弗雷德,略作弥补。
英国封建社会时期出现过几位名王,但因篇幅所限,未能涉及。阿尔弗雷的时代晚于查理,他的文治武功可以与查理相媲美。但他的武功不在于侵略扩张,而在于成功地防御了北欧人,主要是丹麦人的侵略。从公元8世纪末开始,英国就不断遭到北欧人的侵袭,这些入侵者原来只是抢劫而去,而到865年,丹麦人大举入侵,而且志在久驻,几年内席卷了泰晤士河以北之地,进而南侵。阿尔弗雷德恰巧在此时登位,重任在肩,努力从事,经过几年艰苦奋战,终于收复泰晤士河以北部分失地,军威大震。他还下令建造大量战舰,巩固海防,为保卫国土做出了重大贡献。
内政方面,他在几种原有法律的基础上,经过选择,编成一套法典,由教会和国家共同执行。他鉴于当时连年战争,破坏严重,文化衰落,大力提倡学习。他以身作则,聘请英吉利和欧洲大陆学者前来传授学问。他亲自将教皇格雷戈里的《教士守则》和罗马时期的某些哲学、历史作品从拉丁文译成古英语。一般认为史学名著、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也是他翻译的,从而促成了《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编纂。
因此,阿尔弗雷德是英国的一位著名的国王。
西欧基督教会的势力为什么会膨胀起来
罗马帝国衰微之际,基督教会的势力却正在增长。教会大体按照罗马的行政区划,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逐级管理制度,如大主教管区、主教管区、教区等。西罗马的统治机构随着帝国的灭亡而失去作用,但教会的组织并未破坏,圣职人员也都保留下来。当社会上新旧交替、兵荒马乱之际,世俗政权瘫痪,教会趁机扩大影响,出面维持局面,承担社会事务,一时之内,俨然成为西欧唯一的一支自居体系的势力。克洛维接受基督教,开始了日耳曼王权与教会的结合。查理大帝的基督教作为推行其统治的工具,对于教会更是护持备至。许多教会人士受到法兰克诸王的重用,甚至充当使节,参与政事。越来越多的教会领地享有“特恩权”,即教会在基中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收税之权,形同独立王国。在君主的卵翼下,教会的政治地位与日俱增。
经济上,罗马帝国时期教会已经富裕起来。罗马法律规定,教会可以接受赐赠。法兰克许多国王更是向教会大量施赠。克洛维的孙子希尔佩里克因此慨叹教堂把财富都汲干了,王权也转到主教们的手里去了。查理大帝严格要求居民向教会交纳什一税,向教堂捐献土地、房屋、钱财,乃至奴仆。他本人在遗嘱中将金银、珠宝、御用衣物、金属器皿、日常用品等动产的2/3以上转给境内的21个大主教管区。另外,贫苦农民的“献地”。虔诚信徒的捐赠,教会的巧夺豪夺,大修道院得自经营土地的厚利,都使教会的产业猛增。到7世纪末,基督教会在高卢已占有1/3左右的土地。教会产业与世俗封建主产业不同的是,世俗封建主死后,其遗产由诸子分享。法兰克国家的土地曾几次在诸子之间剖分。君主有时还向臣下分封土地。因此,世俗封建主个人的地产有分散或缩减的趋势,这是后来王权衰落的原因之一,而教会没有这种情况。教会反对分散财产,力求土地保持完整。教会各级教区的主管人去职,教区产业由其后任接管。因此教会财产不断增殖。经济实力雄厚。这也是教会权势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教育上,在中世纪早期的西欧,教会可以说是处于垄断地位。长期动乱,造成西欧文化低落,学术衰微。查理大帝和阿尔弗雷德尽管本人求知似渴,提倡教育,但从整个社会而言,成效有限,而且这种教育以服务于宗教为宗旨,谈不上真正的研究探讨,与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的钻研学问之风相比,西欧黯然失色。当时教士成为西欧唯一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阶层。那时流传下来的几部重要历史著作,如《法兰克人史》、《英吉利教会史》、《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查理大帝传》、《伦巴德人史》等,都出自教会人士之手。教会人士凭借文化上的优势,得到国家重用,并利用对教育的垄断和群众的宗教信仰,宣扬神学,推行愚民政策,以维护本身的权威地位和封建制度。
总之,从组织上和政治来看,教会处于有利地位,而在经济和文化上,教会更具优势,因此教会势力不断膨胀起来,以至不仅可以与王权分庭抗礼,而且还企图凌驾于王权之上。11世纪格雷戈里七世任教皇时,公然发布敕令,宣布教皇高于君主,教皇有权废黜君主,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一度甘拜下风。其后,教皇莫诺森三世又提出王权得自教皇,犹如月光得自日光的理论。在王权和教皇权力之间长时间的争执中,国王有时处于劣势。这种情况直到以后王权加强,才有所改变。
1、时间上
中国通常以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公元前475年作为中国踏入封建社会的起始年限。
欧洲的古罗马帝国灭亡标志欧洲奴隶社会结束,进入封建社会,时间是公元476年。比中国晚了900多年。
2、基本经济单位上
我国的封建社会经济上是以自然经济为主,而欧洲是庄园经济。
3、思想文化上
思想文化上我国多数朝代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而欧洲则是以基督教为主。
4、主要阶级上
然后按照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的话,我国的君主专制是越来越加强,直到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达到顶峰,而欧洲则是逐渐被各个公爵所瓜分,并且民间革命不断,比如英国的大宪章运动,法国的雾月政变和热月政变等。
在思想文化潮流上中国人所信奉的儒家纲常伦理不允许人们有私欲,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欧洲则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
扩展资料
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
同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通过契约租赁、缴纳地租、雇用佃户等方式实现,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不会改变封建社会作为一个阶级社会的本质。
“封建社会”是西方社会学家划分的一种社会形态,特指西欧的中世纪。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将“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将封建社会看着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取代奴隶社会、孕育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阶段。
中国古籍有“封建”一词,意思是“封国土、建诸侯”。唐朝柳宗元写有《封建论》,将夏、商、周、汉四个朝代认定为“封建”。显然,“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二字,是借用的这个词。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一章中说,中国从脱离奴隶制度进到封建制度,“这个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年左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根据中国大陆史学界的认定,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封建制度结束的标志。
-封建社会
研究文学的起源,
不仅能从发生学角度来解释文学产生之谜,而且能由此
阐明文学与社会生活、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正
确地认识文学的本质。
中外关于文学起源的理论 自古以来,许多文艺理
论家对文学起源的问题发表过见解,比较有影响的说法
有以下几种:
①模仿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艺术起源
于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认为诗歌
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模仿,而模仿的本能植根于
人的天性之中。古罗马的卢克莱修、贺拉斯,和亚里士
多德的观点相似。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马佐尼,既把
诗看成是模仿的艺术,又把诗看作是游戏,实际上把文
学的起源归之于模仿的游戏。稍后英国的锡德尼,通过
对印第安人原始文学的论述,指出文学产生于含蕴着教
育和愉悦意味的模仿。这些说法,承认文学的源泉是自
然界和社会生活,闪烁着唯物主义思想光采。但他们把
模仿解释为人的某种天性,忽视了社会实践在形成人的
心理能力上的巨大作用。
②神示说。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就把诗歌的产
生解释为神的灵感在诗人身上的凭附。欧洲中世纪的托
马斯·阿奎那则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心灵,而心灵是上
帝的形象和创造物。这种观点,在文艺复兴时期很流行。
如薄迦丘认为,诗是一种实践的艺术,发源于上帝的胸
怀。甚至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培根,也流露出诗
歌产生于上帝启示的观点。“神示说”随着近代文明的
演进,逐渐失去了说服力。还在18世纪,便有一批哲学
家(如赫尔德尔等人),驳斥了它的荒谬。
③游戏说。16世纪的马佐尼,在倡导模仿说的同时,
披露了“文艺是游戏”的观点。德国哲学家康德,进一
步把诗歌看成是“想象力的自由游戏”。到了席勒,正
式形成了艺术起源的“游戏说”。席勒认为人在现实生
活中受到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束缚,渴望运用过剩的精
力去达到自由,这就是游戏;而艺术活动,即在游戏中
导源。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对席勒的观点作了补充,
指出艺术和游戏的本质是人们发泄过剩精力的自由模仿
活动。著有《人类的游戏》等书的格鲁斯,则批判地接
受席勒的“游戏说”,认为游戏不是因为精力过剩,而
是对实用活动的准备和练习。“游戏说”曾经受到居约、
普列汉诺夫等人的批评。当心理学家冯德提出“游戏是
劳动的产儿”观点后,普列汉诺夫又在这个观点上部分
肯定了“游戏说”。
④心灵表现说。把艺术看成是人类心灵(包括思想、
情感等等)的一种表现,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露出端倪。
19世纪,它广泛地为浪漫主义艺术家、理论家所提倡。雪
莱在其《诗辩》中说,诗歌是“野蛮人表达周围事物所
感发他的感情”,是一种“想象的表现”。柯勒律治也
认为,诗歌发源于并不反映现实而又能自身完美的想象
力。这种“想象表现说”,还得到布拉德雷、王尔德等
人的支持。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则认为艺术是人类表达感
情的工具,起源于人们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这种“情感表现说”,拥有更多的支持者。著有《艺术
的起源》一书的希尔恩,把艺术说成是“交流思想的重
要手段”。近代美学家理德、艾伯克朗龙比、理查德等
人,都赞同这种“思想表达说”。意大利唯心主义美学
家克罗齐,反对艺术表现任何理性思想,宣传“直觉即
表现”、“直觉即艺术”,实际上把艺术的起源归为低
级的、只能反映个别意象的直觉。克罗齐的“直觉表现
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风靡一时。奥地利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则用精神分析主义观点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
人的心理有意识与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存在于潜意识
中的性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性本能总受到现实
的压抑,当人们把它转移到所希望的幻想生活创造中去
时,就产生了艺术,所以艺术实质上是以性本能为核心
的无意识表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与弗洛伊德
近似。他们都拥有大批信徒,迄今还在西方盛行。以上
各种观点,都从一个侧面抓住了艺术表现人的心理的特
征;但他们总把人的心理看成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先验
的东西,并未能真正解决艺术起源问题,只是把这个问
题抽象化、神秘化了。
⑤巫术说。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最初谈到了
原始诗歌与原始宗教的密切关系;但他还没有明确地指
出诗歌起源于巫术。19世纪以来,以泰勒、弗雷泽、哈
特兰特为代表的人类学家,对现存原始部族的巫术进行
了深入研究,为艺术起源的“巫术说”提供了丰富材料。
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就在这些资料基础上提出艺术起
源于原始人交感巫术的论点,认为原始艺术实际上是巫
术的一种,目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这一论点在20世纪
以来颇为流行,当代许多美学家(吉德逊等人)都加以
赞同。但马林诺夫斯基等民族学家则提供了某些原始部
族只有艺术并无巫术的资料,使得“巫术说”难以自圆
其说。
⑥劳动说。明确地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实
际上始于19世纪晚期的一批民族学家、艺术史家。德国
的毕歇尔在《劳动与节奏》中指出,劳动、音乐和诗歌
最初是三位一体地联系着的,它们的基础是劳动。梅森
认为最原始的诗歌是劳动诗歌,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劳动
的效果。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也谈到了诗歌与
劳动的关系,但他认为劳动诗歌的目的不是为了加强劳
动,而是为了使劳动变得更轻松。普列汉诺夫在其名著
《没有地址的信》中,论述了许多“劳动先于艺术”的
实例,他的主要观点是:“艺术发展是和生产力发展有
着因果联系的,虽然并非总是直接的联系。”若干年来,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在苏联和中国的文艺理论界盛行;
但有时简单地寻求劳动与艺术的“直接的联系”,不能
完满地解释一切原始艺术的起源。对艺术起源的“劳动
说”,应防止其简单化和绝对化。
除了上述各种观点之外,19世纪以来,还有其他一
些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如: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认为文
学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要
素,他和德国人类学家拉策尔等人被称为“社会学派”;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艺术(特别是音乐)起源于从鸟
类动物就有的性的吸引,这种艺术起源上的“性爱说”,
如今已被大多数美学家摈弃;当代美国史前考古学家马
沙克认为最早的艺术乃是原始人记录季节变换的符号体
系,等等。
在中国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艺术起源或原始艺术
的记述。中国古籍一致认为文学艺术的起源很早。汉代
郑玄在《诗谱·序》中说:“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
世。”把“诗之兴”定于传说中的虞舜时代。唐代孔颖达
在《毛诗正义》中认为诗歌“必不初起舜时也”,“讴
歌自当久远”。南北朝时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
中说:“然则歌咏所生,宜自生民始也。”和他同时的刘
勰也持有同样看法。可见,1500年前的中国古代学者,已
经得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结论。同时,中国古
籍也记述了几种艺术起源的观点。《吕氏春秋·古乐》
谈到原始的乐歌是“效八风之音”、“听凤凰之鸣”而
产生的;《路史·后记十》写道:帝尧“命质放山川溪
谷之音,以歌八风。”晋代阮籍在《乐论》中也指出原
始乐歌具有“体万物之生”的特征。这实际上是一种艺
术起源于模仿的观点。《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
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说:“凡音
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
动,故形于声。”《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
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些观点与西方的“表
现说”相似。在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诗言志”
的观点占有统治的地位。《吕氏春秋·古乐》记述了传
说产生于上古时代的“葛天氏之乐”的篇名,其中的《奋
五谷》大约歌唱农业生产,《总禽兽之极》大约歌唱狩
猎生活。《吕氏春秋·*辞》与《淮南子·道应训》记
述了“前呼邪许,后亦应之”的“举重劝力之歌”。在
《史记》索隐引《三皇本纪》和《古今图书集成》引《辨
乐论》中,还记述了伏羲时代的“网罟之歌”。大概是
基于这种情况,《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释里提出了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观点,蕴含着劳动生产诗
歌的思想。《周易》说:“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
德,殷荐上帝。”《周礼》说:“大合乐以致鬼神示。”
《汉书》说:“乐者歌九德,诵六诗,是以荐之郊庙,则
鬼神享之。”《路史·后纪八》说:“……为圭水之曲,
以召而生物。”这些记述,揭示了诗歌乐舞与祭祀巫术
的密切联系。可见在中国古籍中,关于艺术的起源也进
行了多方面探讨。
以上列举的各项见解,均属猜测性的假说,并未得
到学术界的公认。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都未能全面
占有资料,各自只抓住了问题的一个侧面。今天,在研
究文学艺术起源时所应依据的资料有以下几种:①史前
考古学资料;②现存原始部族的民族学资料;③古籍中
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记述;④可供参考的儿童艺术心理
学资料。对比起来看,史前考古学资料最为可靠。但基
本上凭借口头流传的原始文学,同音乐、舞蹈等时间艺
术一样,极难在史前考古学资料中留下痕迹。因此,在
20世纪初还保留原始特征的澳洲土人、南非布须曼人、
爱斯基摩人(他们大体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渔猎民族)、
太平洋各岛屿的美拉尼西亚人和波里尼西亚人、美洲印
第安人(他们大体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农牧民族),以
及中国的鄂伦春、鄂温克、佤、纳西、独龙、怒、布朗
等少数民族,就成为研究的重要依据。此外,各民族流
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古歌、史诗,也具有重要参考价
值。
根据大量的现存原始部族的民俗资料,可知在一般
情况下,原始诗歌与音乐、舞蹈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们
的产生,不会比原始造型艺术产生的年代晚很多。据放
射性同位素碳的测定,绘有巫术仪式图像的马格德林期
洞画,约出现于公元前18000年至11000年之间。这个年
代,可确定为原始诗歌起源的下限。实际上,原始诗歌
起源的时间可能还要早些。
文学起源研究的新趋向 尽管原始诗歌与音乐、舞
蹈关系密切,但并不能像冯德那样把原始诗歌看成是舞
蹈的衍生物。原始诗歌自有独特的、多元的起源途径。
最初,原始人进行体力劳动,会在劳动呼声中嵌进一些
没有意义的单词,如“邪许”之类,目的是减轻劳动的
紧张,获得因声音的重复而产生的愉快。在有些情况上,
它相反地又能协调大家的劳动动作,成为组织集体劳动
的信号。更进一步,人们不满足于声音的简单重复,就会
进入到韵律阶段。韵律和节奏一样,都能给劳动者以听
觉的快感。开始时因为缺少足够的词汇,常常运用没有
意义的衬词来押韵。鄂伦春族一首原始狩猎歌曲:“阿
索亚,阿索亚,黑色的毕拉尔河呀!阿索亚,阿索亚,沿
着河道游猎呀!……”这里的“阿索亚”,就是用来押
韵的衬词。尔后衬词取消了,人们把叶韵的生活词汇组合
在一起,像《吴越春秋》记载的传说是黄帝时代的《弹
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那就是一
首完整的诗歌了。由此可见,原始人的劳动呼声和劳动
号子,乃是产生原始诗歌的胚基。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即
人们在劳动胜利后用诗歌来表达狂欢的心情。例如南美
波托库多人的一首歌:“今天打猎打的好,一只野兽被
杀掉;现在有了食物了,吃的美来喝的饱。”再如鄂温
克族的《欢喜歌》:“蹦蹦跳跳的狐狸,欢喜嫩绿的草
地;各处来的客人们,一起玩乐最欢喜。奔跑嬉闹的狐
狸,喜欢山高林子密;各处来的客人们,一起唱歌最欢
喜。”可见单纯地表现情感,也能产生原始诗歌。但这
种情感并非先验的“人之天性”,而是与原始部族人的
劳动或生活紧密相连的。原始公社后期,部族间的战争
愈益频繁,一些诗歌是用来激昂士气的,如澳洲土人的
一首战歌:“刺他的额,刺他的胸;刺他的肝,刺他的
心;刺他的腰,刺他的肩;刺他的腹,刺他的肋!”在
鼓舞战斗激情同时,带有演习操练的意味。流传在贵州
剑河地区的苗族古歌唱道:“用石头当锄头,折树枝当
钉耙,划竹蔑当撮箕,到山上去开田。”诗歌伴随舞蹈,
也有操练生产动作的意味。因此,最初产生的原始诗歌,
大都与实用性目的有关。那些在巫术中咏唱的诗歌,表
面上看来是荒诞迷信的,究其实质,仍然是为了征服异
化的自然,谋取生活的资料。而且巫术中的许多细节,正
是变相的劳动动作。所以,战争诗歌、模仿性的操练诗
歌、巫术诗歌,全没有同劳动生活绝缘,鉴于这些理由,
也鉴于劳动的诗歌起源最早,可以把劳动看成是文学起
源的初始的、核心的原因。
然而,其他一些原始文学样式的起源,不能都简单地
归之于劳动。原始诗歌的内容与形式日益丰富发展。比
劳动诗歌较为晚起的性爱诗歌,应认为是从原始部族人
的炽烈情欲发端的。在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鄂伦春
人中搜集到的吟咏自然美、吟咏爱情的诗歌,出现得更
晚,它们达到了真正的艺术审美品格,是由复杂的原因
形成的。神话、传说、史诗、动植物故事、谚语、童话
等文学样式,大约在原始公社后期产生。它们产生的原
因也是多方面的,或者是想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或者
是记录部族的斗争史,或者是向后代传播知识经验,或
者是用英雄祖先的精神激励部族成员,甚至把它们充作
少男少女举行“成丁式”的考试科目。有些诗歌、神话
与史诗,被列为氏族的经典,只能由氏族酋长和巫师来
掌握。但也有不少诗歌、神话、故事、谚语,成为全部
族共有的精神财富,通过口头方式流传。因此,就总体
来说,原始文学起源的契机是复杂的。近代几名专门研
究艺术起源的学者,如分别著有《艺术的起源》专著的
格罗塞、希尔恩,著有《艺术的演进》的哈顿及普列汉
诺夫、柯斯文、德索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流露出多元
论倾向。今天,把文学的起源归之为以劳动为核心的多
种社会实践,形成最新的理论研究趋向。
(鲍昌)
1 匈奴是什么民族
匈奴是什么民族 匈奴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匈奴现在已没有这民族,在中国的匈奴虽然还留有汉化的名字,但只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早年匈牙利有些人申请为匈奴族,但 否决了,他们想成为少数民族得到 资助。土耳其也曾承认有匈奴血统,但也被法国科学证实是两样人种,只有蒙古人是古代匈奴的延续世系。
匈奴是一个或两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他们在蒙古中心建立国家(前209年-48年)。根据语言研究方面的推论,蒙古国内有观点认为匈奴是现在蒙古族的直接祖先。也有人认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蒙古人的直系祖先应为蒙兀室韦的一个分系。到了后来内迁中原的匈奴人在十六国时期成立地方政权,如汉赵、北凉、胡夏等。
古代匈奴和当代蒙古人群为延续世系,而现代土耳其人与蒙古人更多的是文化和语言学上的交流而非基因上的交流。
匈奴后裔成为中国居民之后,逐渐改为汉姓,下列为一些常见姓氏:
义渠、公孙、乌氏、挛鞮(虚连鞮)、呼延(呼衍、胡掖、呼)须卜(卜)、兰(乌洛兰)、丘林(乔)、隆、唯徐、仆、范、赵、乘、王、郝、高、滹毒、昆(浑)、乌、稠、复、伊、次、渠(沮渠,且渠、大且渠)、董、驹、成、先、韩、当於、郎、栗藉、奥鞬、尸逐、贺赖(贺兰、贺)、宇文、张、郭、陈、綦母、靳、都、马、李、冯、麻、曹、赫连(铁弗、铁伐、弗、杜)、费连(费)、破六韩(破落汗、破六汗、潘六奚、步六汗、韩)、万俟、金、梁(拔列兰)、刘、独孤(刘)、路、毕、姚、郁、黄、隗、贺遂(贺悦、忤城、贺术)伏、治、封、兰、彭、盖(盖楼)、盂。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匈奴民族
要简介是吗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汉时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史记》、《汉书》和欧洲的中世纪史书均留有些记载近代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来自中亚的匈人,与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
匈奴是少数民族吗
4世纪初,於夫罗之孙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刘渊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为将乘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的混乱时期,刘渊在并州离石起兵立汉国,称汉王,后称帝,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311年刘渊子刘聪攻占洛阳,316年攻占长安,灭西晋318年,匈奴贵族靳准杀死刘聪子刘粲及其家族,自立为汉天王刘聪族弟刘曜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赵,消灭了靳氏因百姓负担极重,民怨沸腾,引起大规模反抗328年,羯人石勒擒杀刘曜,次年在上邽杀其太子刘熙及其将相公卿等三千余人,赵亡史称前赵或汉赵 匈奴与乌桓、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后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创立夏国,史称胡夏之后击败东晋军队,夺下了关中地区,以长安为都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428年北魏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连定,夏亡夏国的国都统万城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的遗迹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政权,史称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433年蒙逊子沮渠牧犍继位439年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牧犍弟沮渠无讳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凉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北魏以后不能确定,但是他们一定不是 ,那应该是少数民族吧。
匈奴是一个怎么样的民族
匈奴是一个或两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他们在蒙古中心建立国家到了后来内迁中原的匈奴人在十六国时期成立地方政权,如汉赵、北凉、胡夏等 中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匈奴人的先祖是夏朝的遗民,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匈奴人《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匈奴、鲜卑、羯、羌、氐,现在都叫什么民族?
大部分融入了汉族之中,匈奴在隋唐以后,逐渐融入汉族,不再有记载但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便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鲜卑统一了北方之后,大力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唐朝融于汉族羯,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整个东亚历史上最残暴的民族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但没多久东晋爆发一场内乱,这仅剩的一只羯族人趁乱攻下了几个城池,又开始了后赵时期的食人残暴统治,最终被晋兵灭族羌、氐现在后裔有许多少数民族。
基本没有
因为当时欧洲学阿拉伯的先进东西基本都是从拜占庭学走的,拜占庭传承了欧洲古典文明,不是愚昧落后的西欧能比的。
不是拜占庭的,就是从东方转手的
比如星盘,造纸等等
吟诗人(troubadeur)是中世纪的特产,。他们都是有天才的,出身华贵的和微贱的都有。他们凭着自己的智慧,编造了许多新奇的故事。有时被邀请到爵爷的堡里,贵夫人,**,和他们的武士,各人按着自己的身分依次围坐着,有的手托着香腮,有的轻轻地松下了武器,当悠然神往的时候,却壹志凝神地听他弹唱。在春天,则在茂翳的花园中;在冬天,则在广阔的沙龙里。有时候,他们游行到郊原,在青翠的牧场上,休息着的牧女,松散了农事的附近的田夫农妇,都簇拥着直听到他故事演完,收拾起提琴,在晚风斜日中步履踉跄地向前村去投宿,方才惆怅地散去。所以,运气好的日子,他们可以结伴着青年的舞女歌童,接连着几夜有人供给精致的歇宿;但不幸的时候,却反往往独负着提琴,甚至被好施舍的寺院中拒绝了,从山门口凄凄凉凉地转身退出,因为圣倍尔那尔曾经说过:“歌伶的把戏是不足以娱上帝的。”
为了要听众欢迎的缘故,全身披挂的武士独力攻破一个堡垒,美人在月下的露台上垂着珠泪哀念她精壮的情人,束腰,细腿,金发的青年男女在金橘花丛中私相接吻,这些便都成为他们的绝妙题材。
古英语时期是指英国国家和英语语言的形成时期。最早的文学形式是诗歌, 以口头形式流传,主要的诗人是吟游诗人(bard, gleeman, minnesinger, minstrel)。到基督教传入英国之后,一些诗歌才被记录下来。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是英国的民族史诗《贝奥武夫》(Beowulf),用头韵体(alliteration)写成。
吟游诗人(bard)原指在凯尔特人中写作颂词和讽刺作品的人;推而广之,泛指部族中擅长创作和吟咏英雄极其业绩的诗歌的诗人和歌手。早在公元1世纪,拉丁作家卢卡努斯就把吟游诗人说成是高卢或不列颠的民族诗人或歌手。这种习俗在高卢逐渐消失,但在爱尔兰或威尔士都保存下来。爱尔兰的吟游诗人通过咏唱保存了颂诗的传统。在威尔士,bard一词一直是诗人的同义词;10世纪的吟游诗人曾分为不同的等级。虽然在中世纪末这类的诗人衰落了,但威尔士的这个传统保存下来,并在每年举行的全国诗人和音乐家的赛会上都要庆祝一番。
据说音乐带有特殊魔力,吟游诗人证明了这一点。吟游诗人四处游荡,收集各种地方传说,四处传述。他以音乐施展魔法,让听众时而落泪,时而欢欣,这正是游唱四海的生活。吟游诗人必须面对各式各样的人,因而他们常成为外交官、协调者、传讯者、密探或间谍。
吟游诗人的魔法来自内心。心地善良的吟游诗人可以为不幸者带来希望与勇气,并利用擅长的音乐魔法对抗恶徒的奸计。遇到腐败的地方领主,善良的吟游诗人会反抗暴政,有技巧地躲避追捕,并鼓舞受压迫群众的勇气。但心怀邪恶者亦能演奏音乐,邪恶的吟游诗人并不喜欢使用暴力,而是以高超的技巧操控他人的心灵,从痴迷的听众那里收取他们“自愿”的献赠。
冒险:吟游诗人将冒险视为学习的机会。他们运用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进入神秘的古老墓穴、寻找失落乐曲、解译古籍,或旅行到外地、探寻珍禽异兽,并学习新的歌曲与故事。吟游诗人喜欢与英雄(或魔头)随行,以便得到第一手素材。吟游诗人若能根据亲身经验叙述神奇的故事,通常可以得到同辈的赞誉。吟游诗人不断述说许多英雄事迹,故事中的场景深植很多吟游诗人内心,让他们也自认成为英雄。
特质:吟游诗人的魔法来自灵魂,而不是法术书。他只能施展少量的法术,但不须事先准备。法师或术士的法术可以爆发力量,但吟游诗人的魔法强调魅惑与幻象。
除了法术外,吟游诗人的音乐和歌曲也带有魔法。他可以激励同伴、让听众迷醉,或反制藉由声音施展的法术。
吟游诗人拥有部分游荡者技能,但他们的技能不如游荡者那么专精。由于吟游诗人喜欢听故事,所以他们对地方传说和特殊物品特别了解。
阵营:吟游诗人四处流浪,依凭自己的直觉和灵感,而非传统或律法行事。吟游诗人的天资、魔力和生活方式无法与守序阵营并存。
宗教:吟游诗人敬爱道路之神法兰恩。他们有时会在法兰恩祭坛边驻歇,希望从旅人身上赚些奉献钱。许多吟游诗人虽然不是精灵,但仍崇拜精灵之神柯瑞隆拉瑞斯安,因为他是音乐与诗歌之父。善良的吟游诗人亦偏爱太阳神培罗,相信他能看顾他们的旅程。喜欢混乱与偷窃的吟游诗人,会敬爱盗贼之神渥利达马拉。邪恶的吟游诗人则信仰杀戮之神厄瑞斯努,不过他们很少承认。由于吟游诗人花许多时间旅行,虽然有信仰,但很少定期至神殿敬拜。
背景:吟游诗人学徒通常是从经验老到的吟游诗人身上学习技能,并跟随他的导师,直到有能力开始自己的旅程为止。很多吟游诗人小时候是孤儿或流浪儿,受到吟游诗人导师的照顾。由于吟游诗人常常聚集在非正式的“学院”,所以很容易遇到地方上的知名同行。然而,吟游诗人没有强烈的团体意识。事实上,许多吟游诗人彼此存有强烈的竞争心态,互相嫉妒彼此的名声,各自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
种族:吟游诗人通常是人类、精灵或半精灵。人类很能习惯流浪生活,可轻易适应新环境。精灵对音乐与魔法很有天份,所以吟游诗人的职业对他们来说很自然。吟游诗人的流浪生活也很适合半精灵,毕竟他们即使在自己的家园也感到陌生。矮人、侏儒和半身人中,较少见到吟游诗人,但只要有导师愿意训练,这些种族成员仍可能成为吟游诗人。
除了人马之外,野蛮的类人种族里几乎没有吟游诗人。人马吟游诗人有时会训练人类或其他种族的孩童。
与其他职业的关系:吟游诗人与其他职业的伙伴合作良好。吟游诗人通常是队伍的发言人,利用社交技能替队伍获取利益。若队伍没有法师或术士,便需要依赖吟游诗人的法术;若缺少游荡者,即可利用吟游诗人的技能。吟游诗人对那些更加集中专注的冒险者的手法很好奇,常常试着从战士、术士和游荡者那里获取建议。
游戏规则信息
属性:魅力决定吟游诗人法术的强度、每日施法数量,以及对方抵抗其法术的难度。欲施展某等级的法术,吟游诗人的魅力值必须达到10+该法术等级。吟游诗人能否获得额外法术,视其魅力值而定。受术者若要对抗吟游诗人的法术,其豁免检定的难度等级(Difficulty Class,简称DC)=10+该法术等级+吟游诗人的魅力调整值。魅力、敏捷和智力是许多吟游诗人技能的关键属性(如下文所示)。
阵营:任何非守序阵营。
法术:吟游诗人可施展吟游诗人法术列表中的奥术,依照表3-4和表3-5。他不需要法术书,也不需事先准备,就可以施展这些法术。但吟游诗人的法术都具有言语成分(可以是歌唱、朗诵或演奏)。若吟游诗人的魅力够高,可以获得额外法术。要施展某等级的法术,吟游诗人的魅力值必须达到10+该法术等级(魅力10能施展零级法术,魅力11时才能施展一级法术,依此类推)。受术者若要对抗吟游诗人的法术,其豁免检定的难度等级=10+该法术等级+吟游诗人的魅力调整值。
吟唱:吟游诗人每日可使用吟唱能力造成魔法效果,使用次数等于职业等级。吟游诗人可凭借“表演”技能达成许多特殊效果(见下文详述)。除此之外,他也可以吟诗、咏唱、唱情歌、哼旋律、吹口哨、演奏乐器、或一边弹奏一边说唱。耳聋的吟游诗人有20%的几率吟唱失败,就如同施展含有言语成分的法术一样(见第十章相关说明)。即使吟唱失败,也必须计算在每日可用次数中。
提振士气(Inspire Courage):“表演”技能级数达到3的吟游诗人,可以透过歌曲提振同伴的士气,驱赶恐惧以加强他们的战斗表现。要达到提振士气的效果,吟游诗人的同伴必须聆听一整轮的吟唱。只要吟游诗人持续吟唱,此效果便可继续。吟游诗人结束吟唱之后,此效果仍可维持5轮(或是他同伴听不见吟唱之后5轮)。吟唱时,吟游诗人仍可战斗,但不能施法、启动魔法物品施展法术(如卷轴),或以言语启动魔法物品(如魔杖)。受到提振的同伴对魅惑与恐惧效果的豁免减定有+2士气加值,攻击检定和武器伤害掷骰具有+1士气加值。提振士气是影响心灵的超自然能力。
破咒曲(Countersong):“表演”技能级数达到3的吟游诗人,可以使用音乐或诗歌来反制依赖声音的法术(并非所有需要言语成分的法术都包括在内)。如同提振士气一般,吟游诗人在咏唱、演奏或吟诵破咒曲时,可以做一般的动作,但不包括魔法动作。吟唱破咒曲时,吟游诗人每轮都必须做一次“表演”检定,他周遭30英尺内的生物(以及他自己),若遭受音波或语言魔法攻击(如“音鸣爆”和“命令术”),且做完豁免检定掷骰之后,可以比较该掷骰结果与吟游诗人的“表演”检定结果,从两者中选择较佳者作为最后豁免检定结果。吟游诗人可以吟唱破咒曲10轮。破咒曲是超自然能力。
迷魂(Fascinate):“表演”技能级数达到3的吟游诗人,可以用音乐或诗歌迷住单一生物。遭迷魂的对象必须能够看见、听见吟游诗人,而且是在吟游诗人周遭90英尺范围内。吟游诗人也必须能够看见对象。该对象必须能注意吟游诗人,若附近有战斗或其他危险,将会令其分心,使得迷魂无法作用。要迷住对方,吟游诗人须做“表演”检定,若对象的意志检定大于或等于吟游诗人的“表演”检定,则迷魂失败。如果对象成功抵抗迷魂,24小时内,吟游诗人无法再加以迷魂。如果该对象遭到迷魂,便会安静地坐下聆听吟游诗人的音乐,持续轮数等于吟游诗人职业等级。遭迷魂对象的“侦察”和“聆听”检定,具有-4减值。若发生任何潜在威胁(如:吟游诗人的伙伴移到该对象背后),遭迷魂者可对吟游诗人的“表演”检定再做第二次豁免检定。若发生明显的威胁(如:施法、拔出武器或瞄准等),则迷魂状态马上解除。
吟唱迷魂曲时,吟游诗人必须保持专注,就如同施法或维持法术一样。迷魂是影响心灵的类法术魅惑能力。
提振技能(Inspire Competence):“表演”技能级数达到6的吟游诗人,可以使用音乐或诗歌来帮助伙伴完成任务。该伙伴必须能够看见、听见吟游诗人,而且是在吟游诗人周遭30英尺范围内。吟游诗人也必须能够看见对方。吟游诗人可以用吟唱帮伙伴打气、使其集中注意力或给予其他助益。只要该伙伴能听得到吟唱,其技能检定便有+2表现加值。DM可以决定哪些状况下此能力无效,例如:想借着吟唱让游荡者走路更安静,这就太荒谬了。吟游诗人可以维持此效果2分钟(足够让该伙伴的检定取20)。提振技能是影响心灵的超自然能力。
暗示(Suggestion):“表演”技能级数达到9的吟游诗人,可以对遭迷魂的生物下“暗示”(效果与同名法术相同)。暗示并不计入吟游诗人的每日吟唱次数,但迷魂须算在次数中。对方若意志检定成功(DC=13+吟游诗人的魅力调整值),则暗示无效。暗示是影响心灵的类法术魅惑能力。
提振战力(Inspire Greatness):“表演”技能级数达到12的吟游诗人,可以使用音乐或诗歌来增加一个对象的战斗力。9级之后,吟游诗人每升三级便可多针对一个对象。要达到提振战力的效果,该对象必须聆听一整轮的吟唱,而且必须位于吟游诗人周遭30英尺内。只要该对象能听到吟游诗人吟唱,就会获得暂时的生命骰数、攻击加值和豁免加值。吟游诗人结束吟唱之后,此效果仍可维持5轮(所有加值均属于表现加值)。目标对象的能力提升如下:
+2生命骰(使用d10计算暂时生命值)。
攻击时有+2表现加值。
强韧检定有+1表现加值。
如果目标对象有体质调整值,亦须加在这些额外生命骰数上。受到“睡眠术”,欲决定其效果时,这些额外生命骰数亦视为正常生命骰数。提振战力是影响心灵的超自然附魔能力。
逸闻知识:吟游诗人在旅游各地时,会搜集各种传说,并从其他吟游诗人处得到各地的消息。当遇到地方知名人士、传说物品或特殊地点相关问题时,吟游诗人可以做特殊逸闻知识检定,以判断是否得知相关信息,检定时的加值等于吟游诗人职业等级+智力调整值。此检定不能得知魔法物品的确切力量,但能大略得知该物品的一般功用。吟游诗人不能为此检定取10或取20,此知识基本上是完全随机的,由DM依照下表决定难度等级。
前吟游诗人
变成守序阵营的吟游诗人无法再提升吟游诗人职业等级,但仍保有所有相关能力。
由于文艺复兴时代及其后的写实主义艺术观的影响,中世纪美术曾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甚至称为“黑暗时期”而加以否定。从19世纪开始,西方史学家们才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中世纪美术。在20世纪,中世纪美术成为美术史研究的重点之一。许多现代美术史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各种中世纪美术风格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解释。他们的研究越来越充分地揭示出中世纪美术所独具的美学特征及其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这时的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了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早期基督教艺术就反映了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些典型特征。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的疆域。因为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古教堂。后来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这种仪式便转移到一种公共地下墓窟,这种墓窟是用于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因此它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库。这种形式主要流行于罗马城区,如罗马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约建于公元3世纪,其闻名于世的是天顶壁画《善良的牧人》。这是早期基督教艺术最常见的的题材,在造型手法上还继承着古典的传统,形象准确而逼真。基督肩托羔羊站立,生气勃勃,线条简明流畅,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瓶画,四周的图案暗示出基督教最重要的象征十字架。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它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但基督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只好借用罗马现成的建筑形式。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里卡。基督教徒把它直接搬用过来,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这种形式为以后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样式定了基调。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即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改称君士坦丁堡。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为东、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为都城,而君士坦丁堡就成为东罗马的国都,史称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一直存在至1453年。而西罗马帝国却在公元5世纪被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牧民族所灭。相比之下,东罗马帝国受蛮族破坏较少,经济、政治都比较稳定、繁荣。而且,东罗马的主要疆域正是古代希腊文化发达的中心地区,昔日罗马帝国的强盛之势也在这儿留下了踪迹,因此在拜占庭的艺术中可以明显看到古希腊罗马传统的强大影响。而且早期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艺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直到6世纪,东罗马人与西罗马人的艺术也并没有显著的不同。所以说在这之前,东、西两个地区对早期基督教艺术都有贡献。从君士丁大帝开始,罗马帝国的政治中心就开始向东迁移,这种迁移当然也涉及到文化,直到查士丁尼皇帝时(527-563)才停止,这时的君士坦丁堡不但在政治上超过西方,而且也成为艺术上的中心 。
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文化是政教合一的产物,为宗教和王权服务。皇帝是当然的教会领袖,他不仅代表世俗权力,也象征神的意志,因此体现这种精神的拜占庭艺术形象总是威严庄重、动人心魄的。严格程式化的艺术形式经高度提炼和简化,更赋予形象以稳固、永恒的精神。拜占
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本文2023-10-04 06:20: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