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世医得效方》卷五方之玉液散 31 组成 32 制备方法 33 功能主治 3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 4 《古方汇精》卷一方之玉液散 41 组成 42 制备方法 43 功能主治 4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 5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玉液散 51 玉液散的别名 52 组成 53 制备方法 54 功能主治 55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 56 附注 6 《卫生宝鉴》卷十九方之玉液散 61 组成 62 制备方法 63 功能主治 6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 7 《博济》卷三方之玉液散 71 组成 72 制备方法 73 功能主治 7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 8 《普济方》卷一六三引《指南方》之玉液散 81 组成 82 制备方法 83 功能主治 8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 85 附注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玉液散 玉液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ù yè sǎn
2 概述玉液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六首。
3 《世医得效方》卷五方之玉液散 31 组成天花粉、知母、炒贝母各一两,炙甘草、人参各半两[1]。
瓜萎根 知母 贝母(去心,炒)各30克 甘草(炙)15克 人参15克
瓜蒌根1两,知母1两,贝母(去心,炒)1两,甘草(炙)半两,人参半两。
3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粗末[1]。
33 功能主治《世医得效方》卷五方之玉液散主治咳嗽气喘,口干作渴[1]。
3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先熔下黄蜡二两,同入米饮调下,食后服[1]。
每服6克,先熔下黄蜡6克,同入米饮调下,食后服。
4 《古方汇精》卷一方之玉液散 41 组成柞树皮2钱,白芍2钱,当归2钱,地榆1钱5分,丹参1钱5分,熟地5钱,葛根8分,甘草1钱,黄连1钱5分(用吴萸4分同炒,去吴萸)。
42 制备方法上为末,和匀。
43 功能主治《古方汇精》卷一方之玉液散主治大便下血。
4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乌梅汤调下。
5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玉液散 51 玉液散的别名千缗汤
52 组成半夏2两(大者,净洗去脐),皂荚20挺(去皮子,锉,水1斗同半夏煮至5升,取出半夏,薄切焙干)。
53 制备方法上只取半夏为散。
54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玉液散主治肺嗽痰唾。
55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水1盏,加生姜1片,煎至4分。食后温服。
56 附注千缗汤(《保命集》卷下)。
6 《卫生宝鉴》卷十九方之玉液散 61 组成丁香1钱,藿香半两,桂府滑石4两。
62 制备方法上为末。
63 功能主治《卫生宝鉴》卷十九方之玉液散主治小儿呕逆吐利,霍乱不安,烦躁不得卧,及腹胀,小便赤,烦渴闷乱,或伤寒疟病。
6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钱,清泔水半盏调下,冷服;夫人霍乱吐利,每服3钱,水打腊茶清调下。
7 《博济》卷三方之玉液散 71 组成半夏1两,生姜2两(去皮,切细),陈粟米1合(拣令净,约重2两)。
72 制备方法上药1处烂捣,研,晒,焙干,为末。
73 功能主治《博济》卷三方之玉液散主治胃虚有痰;咳嗽呕逆,不思饮食,烦躁恶心。
7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8 《普济方》卷一六三引《指南方》之玉液散 81 组成团参1两,川芎1两,茯苓1两,官桂1两,知母1两,杏仁1两,葶苈1两,柴胡1两,半夏1两,麻黄1两,石膏1两,橘皮1两,白术1两,诃子半两,羌活半两,秦艽半两,甘草半两。
82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8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一六三引《指南方》之玉液散主治咳喘,肺胀。
84 玉液散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1盏,去滓温服。
85 附注1.《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脉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2.《本草汇言》:“芎䓖,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
3.《本草新编》:“川芎……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其神,止金疮疼痛。此药可君可臣,又可为佐使,但不可单用……倘单用一味以补血,则血动,反有散失之忧。若单用一味以止痛,则痛止,转有暴亡之虑。”
目录 1 拼音 2 《不知医必要》卷二 21 组成 22 功效 23 主治 3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31 组成 32 主治 3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 4 《丹台玉案》卷五 41 组成 42 主治 4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 5 《直指》卷二十一 51 组成 52 主治 5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 54 加减 55 制备方法 5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芎归饮 1 拼音
xiōng guī yǐn
2 《不知医必要》卷二 21 组成川芎2钱,当归3钱,红花1钱,桃仁(杵)12粒。
22 功效散血兼补。
23 主治饱食用力,或因持重,努伤脉络,失血涌吐,或跌扑打伤,令人大吐者。
3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31 组成芎、当归(去芦,酒浸)、防风(去芦)各等分。
32 主治
中风后人事虚弱。
3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钟,煎至半钟,不拘时候。
4 《丹台玉案》卷五 41 组成当归2两,川芎1两。
42 主治产后恶血冲心,发狂跳跃。
4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水煎,临服加童便1杯。
5 《直指》卷二十一 51 组成川芎半两,当归半两,华阴细辛半两,辣桂3钱,石菖蒲3钱,白芷3钱。
52 主治耳鸣。
5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紫苏、生姜、大枣,水煎服。
54 加减如虚冷甚者,酌量加生附子。
55 制备方法上锉细。
56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芎归汤”。
古籍中的芎归饮 《医宗金鉴》:[卷四杂病心法要诀]失血治法气血虚弱不见火象,宜用人参养荣汤,加麦门冬也芎归饮6饱食用力或持重,努破脉络血归芎,呕血漉漉声
《杂病心法要诀》:[卷二]失血治法若气血虚弱不见火象,宜用人参养荣汤加麦门冬也。芎归饮饱食用力或持重,努破脉络血归芎,呕血漉漉声上逆
《医宗金鉴》:[卷四胎前诸证门]胞阻证治之经曰:有故无陨是也胶艾四物汤方见首卷加味芎归饮 导赤散 五苓散9胞血受寒少腹疼,参吴胶艾草
《妇科心法要诀》:[卷三胎前诸证门]胞阻证治曰“有故无陨”是也。胶艾四物汤(方见首卷)加味芎归饮导赤散五苓散胞血受寒少腹疼,参吴胶艾草归芎。尿
《本草简要方》:[卷之三草部二]芎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金匮要略方论》方之芎归胶艾汤 31 芎归胶艾汤的别名 32 组成 33 芎归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35 方解 4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方之芎归胶艾汤 41 芎归胶艾汤的别名 42 组成 43 功效主治 44 芎归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45 方解 46 芎归胶艾汤的临床应用 47 各家论述 48 附注 5 《胎产救急方》引孙真人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之芎归胶艾汤 51 组成 52 制备方法 53 功能主治 54 芎归胶艾汤的用法用量 6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芎归胶艾汤 1 拼音
xiōng guī jiāo ài tāng
2 概述 3 《金匮要略方论》方之芎归胶艾汤 31 芎归胶艾汤的别名胶艾汤、胶艾四物汤[1]。
32 组成川芎、阿胶、甘草各二两,艾叶、当归各三两,干地黄六两,芍药四两(一方加干姜一两)[1]。
33 芎归胶艾汤的用法用量水五升,清酒三升,煮取三升去渣,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次[1]。
34 功能主治《金匮要略方论》方之芎归胶艾汤功能补血调经,安胎止崩[1]。主治崩漏不止,月经过多,或妊娠下血,腹中痛,胎动不安,或产后下血,淋漓不断[1]。
35 方解
方中地黄、芍药、当归、川芎有补血调经之功;阿胶补血止血,艾叶暖宫止血,二者为调经安胎及治崩漏、胎漏的要药,同时阿胶配甘草善于止血,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加酒以宣行药力[1]。合而成为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之剂[1]。
4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方之芎归胶艾汤 41 芎归胶艾汤的别名胶艾汤、当归散、胶艾四物汤、阿胶蕲艾汤、艾叶地黄汤
胶艾汤(《金匮要略》卷下)、胶艾四物汤(《医学入门》卷八)。
42 组成芎2两,阿胶2两,甘草2两,艾叶3两,当归3两,芍药4两,干地黄4两。
芎藭 阿胶 甘草各6克 艾叶 当归各9克 芍药12克 干地黄18克
43 功效主治《金匮要略方论》卷下方之芎归胶艾汤功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胞阻,胎漏下血,腹中疼痛。现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不全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等出血属于血虚者。
《金匮要略方论》卷下方之芎归胶艾汤功在保血安胎,补血调经,安胎止痛。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中漏下,月水过多,淋沥不止,或半产后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者;或劳伤胞络,胞阻漏血,腰痛闷乱;或因损动,胎上抢心,奔动短气;及因产乳,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淋沥不断,延引日月,渐成羸瘦。
44 芎归胶艾汤的用法用量以水5升,清酒3升,合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消尽,温服1升,日3次。不愈更作。
上七味,除阿胶外,以水1升、清酒600毫升合煮,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胶溶化,每服200毫升,日三服;不愈更作。
45 方解方中阿胶补血滋阴,安胎止血,艾叶温经止血,安胎止痛,共为君药;当归、芍药、地黄、芎藭即后世之四物汤,养血和血,调补冲任,均为臣佐药;甘草健脾和中,配芍药缓急止痛,合阿胶善于止血。诸药配合,以养血止血为主,兼能调经安胎。
46 芎归胶艾汤的临床应用胎漏:杨某某,女,31岁,工人,1976年8月5日初诊。自述妊娠四月,无故下血,量不多,腹不痛,脉滑无力,此因劳累伤脾,致使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而胎漏。治宜清热安胎,养血止血,方用加味阿胶四物汤。处方:阿胶9g(烊化),艾叶9g,生地15g,杭白芍9g,当归9g,川芎3g,续断9g,焦杜仲9g,人参9g,黄芩6g,甘草6g。8月9日二诊:服药三剂后下血减少,仍以原方续服五剂,血止病愈。
47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心典》:妇人经水淋漓,及胎产前后下血不止者,皆冲任脉虚,而阴气不能守也。是惟胶艾汤为能补而固之。中有芎、归,能于血中行气;艾叶利阴气,止痛安胎,故亦治妊娠胞阻。胞阻者,胞脉阻滞,血少而气不行也。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厥阴药,四物以养其血,阿胶以益其阴。艾叶以补其阳,和以甘草,行以酒势,使血能循经养胎,则无漏下之患矣。
48 附注胶艾汤(《金匮》卷下)、当归散(《普济方》卷三四二)、胶艾四物汤(《医学入门》卷八、阿胶蕲艾汤(《明医指掌》卷九)、艾叶地黄汤(《产孕集》卷上)。方中干地黄用量原缺,据《备急千金要方》补。
5 《胎产救急方》引孙真人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之芎归胶艾汤 51 组成川芎3两,川当归3两,阿胶3两(炒),粉草1两。
52 制备方法上药锉。
53 功能主治《胎产救急方》引孙真人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之芎归胶艾汤主治胎动下血。
54 芎归胶艾汤的用法用量玉液散简介
本文2023-10-04 07:28: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