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四大狐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上古四大狐族,第1张

上古四大狐族分别是: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和青丘氏。 涂山氏和纯狐氏一向不和,得知涂山氏嫡系子弟出来历练,便加已陷害。 “既然你现在无处可去了,那我就勉为其难的收留你吧!”颜九歌义在古代神话中,狐族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这种动物通过千年修炼幻化成人在民间更是充满着神秘色彩。名字是一个人的代称,狐妖生活在天地间也是有姓氏的,相传白、涂山、有苏、纯狐就是狐族的四大姓氏。

九尾狐是中国神华传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妖怪类型,它可以变成魅惑的女人,然后勾引男人,从而帮助自己修炼,九尾狐因九条尾巴得名,那么,你知道九尾狐的九条尾巴代表什么吗?

  大部分的人认为九尾狐的九条尾巴各自代表一条命,真的是这样的吗?九尾狐尾巴有九条,既显示了它狐媚的深厚功底,又暗示了它向人类借助阳气时的困难,因为尾巴的繁复很容易使其露出马脚。

  因此,其尾巴的构造恰恰符合古文化的辩证法:能力越高,麻烦就越多。

  九尾狐要想变成人,需要吃掉100个人类肝脏。有个传说,当九尾狐为了第100个肝脏要去诱惑一个男人时,如果那个男人向曾经接受他帮助的动物或是鬼求助,就可以把九尾狐击败。

  九尾狐每一百年就会有一个尾巴出现。当九条尾巴齐全的时候,再过100年,也就是说九尾狐活了1000 年之后,这个九尾狐就可以变成人。

  所以,活了1000年的九尾狐是已经吃了100个男人的肝脏后而变成的美丽女人。当它吃了第100个肝脏后,就可以以人的身份活下去。但是故事里的九尾狐往往在要吃第100个肝脏的时候而失败。

  九尾狐介绍:

  九尾狐,古代东亚神话传说中的奇兽。古典传说中,九尾狐乃四脚怪兽,通体上下长有火红色的绒毛。善变化,蛊惑。性喜吃人,常用其婴儿哭泣声引人来探也。

  九尾狐在仙界是极稀罕的种族,很少过群居生活,喜好隐蔽于山谷,一般分散在仙界各层,许多人终其一生甚至连妖狐的面也未曾见着。

  盛传妖狐具绝世之容姿,盖世之智能,而妖狐的皮毛更是珍品中的极品,其中享誉最高的又属九尾狐狸。只出没于高山严寒地带,一般小妖狐诞下一百年后既可化为人形,无一不是绝貌倾城。

  九尾狐的皮毛为淡若无色的淡白,眼瞳为血的深红,银白色的九尾狐,皮毛如月华般清濯明净的银色,皎洁出尘。九尾狐出没时有一个特征,是会有沙沙声,像是鸡毛掸子擦过紫檀木桌面的声音。

  九尾狐代表都有什么?

  苏妲己:妲己这个女性是跟着《封神榜》的撒播而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说她艳如桃花,妖媚动听,秀丽多姿,是千年狐狸精变幻成人,迷惑纣王尽情女色,荒*误国,不务正事,使商朝消亡。

  当周人灭商后,在杀妲己时,就连刽子手都会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愿替其死。

  玉面仙姑:宁波青石山有九尾仙狐,取名玉面仙姑,爱恋秀士周信,化成美女,自称胡芸姑,迷住了周信,周信纵欲无度,卧病不起。

狐族四大姓氏如下:

1、白

随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的热播,很多人对青丘白狐都有了一些了解,在山海经中也有关于其的记载。相传青丘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由九尾狐统治并且拥有一定崇高的地位,他们的姓氏就是白姓,一个非常好听且神秘的姓氏。

2、有苏

封神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中善于蛊惑人心的妲己本姓就是有苏,也是血统十分高贵的狐族姓氏。姓有苏的狐族都是以美貌著称,不过在神话中却被人痛恨,因为其导致了纣王荒理朝政,昼夜宴游最后覆灭的惨象。

3、涂山

涂山也是狐族的四大姓氏之一,在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中,涂山氏是一个美丽高贵的女子,其能给人带来祥和昌盛的气运,更有歌诀“绥绥白狐,庞庞九尾”意思就是假如在这里成家立业,就会子孙昌盛。”

4、纯狐

上古的狐族有很多,但是比较庞大就数这白、涂山、有苏、纯狐这四个姓氏了。传说纯狐是后裔的妻子,不过却与寒浞合谋准备自立为王,充满着神话色彩。不过也是上古时期非常显赫的狐族了。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狐族驻地

九尾狐族统领的国家,地处东海之外,居于大荒之中,辖东荒、东南荒、东北荒、西南荒、西北荒五荒,设有五帝,各掌管一荒。青丘国中有诸多精灵地仙,民风旷达,不拘俗礼,不重仙法,衣食之事与凡世类似。

白止帝君与君后居住于青丘狐狸洞中,其四子一女皆于此成长,白浅上神成为青丘女君时也居住与狐狸洞中,凤九继承白浅女君之位后,曾打算在狐狸洞旁竹林中另建竹舍居住,但未建成已嫁给东华帝君。

《嫦娥奔月》一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嫦娥奔月》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段落大意,编段落提纲。

第一段:后羿为民除害,射下太阳。

第二段: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

第三段: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民间的传说又略有不同,大体谓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流泄。 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大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也有一种羿与后羿区分的说法,此说法来源于《天问》。 《天问》中以“羿焉彃日?乌焉解羽?”出现的羿,之后穿插了五问之后才又出现那个“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冯珧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的“后羿”。 也就是说,一种所谓“民间传说”的后羿的妻子是“纯狐”而不是“嫦娥”。 嫦娥奔月的故事 嫦娥奔月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嫦娥墓到了帝尧的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没有了食物。同时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开始危害百姓。于是帝尧命令大羿将凿齿处死在畴华之野,将九婴诛杀于凶水之上,将大风战败于青邱之泽,射掉天上多余的太阳,杀死猰貐,将修蛇斩于洞庭,在桑林逮住封豖希。万民欢喜,拥戴尧为天子。 后来,大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 大羿听说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又一作王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大羿在月桂树下相会。据说民间有好多人都曾经听到大羿与嫦娥在月桂树下窃窃私语呢。 故事出处 出自汉代《淮南子。外八篇》: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妲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豖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据史料记载 大羿统一了东夷各部落方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由于该国家为众多崇拜太阳的部落方国所组成,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十日国”。十日国的地望位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南部(见“《山海经海外东经》地望考证”一文)。现在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尧王城遗址为十日国的都城。尧王城遗址南侧的天台山(现为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还有太阳石、太阳神陵、老母庙、老祖像、日晷等许多太阳崇拜的遗迹。大羿和她的妻子姮娥(后来演绎为飞天的嫦娥)死后就葬在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上。当地人称之为大羿陵。经常有人混淆大羿和后羿的区别, 大羿是帝尧时期的人物, 是嫦娥的丈夫,而后羿是夏启之后的人物。 编辑本段嫦娥和《西游记》的关系 天河里的天蓬元帅由于酒醉调戏嫦娥,被贬下界错投猪胎成为后来的猪八戒。嫦娥的玉兔下凡成妖作怪,后被太阴星君和嫦娥降伏收回月宫,除去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一难。 编辑本段美人春 嫦娥也叫姮娥,又有称其姓纯狐,名嫄娥。 嫦娥的身世说法很多,一种说法,嫦娥和常仪是同一个人。“常仪,帝俊妻也。”帝俊就是帝喾,一生下来就会说话,给自己取了名字“俊”。常仪是他四个妃子中的一个,所生的儿子后来还登了基,而且常仪是殂于帝喾之前的。即使当时观念开放,也不可能改嫁为人臣的羿。(一女嫁二夫?)之所以后人会把嫦娥和常仪弄混,是另外有传说常仪,曾被黄帝封为月官。帝喾是黄帝的曾孙,那常仪就该是曾孙媳妇了。先前说过,中国神祗间传承关系非常模糊,缺乏逻辑而不宜深究,总之是一团乱麻。 另一种说法说她是帝喾和常仪的女儿。一般认为,常仪只给帝喾生养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其中男孩就是不善之君帝挚。女孩姓名史已失传,一般就称作“帝女”。传说帝女与一只叫盘瓠的五色灵犬在南山一起生活了三年,后为其生了六子六女(多胞胎?!)。这些子女后来自相配偶,互为夫妇,又“好五色衣服,裁制皆有尾形”。他们被看作是“蛮夷”的祖先,正所谓“赤髀,横裙,盘瓠子孙。”当然,嫦娥有可能是常仪收的义女,或者进宫前生的私生女,但只是猜想,并不见著于书。 或许,我们的嫦娥可能并没有背景,不过是普通的小家碧玉甚至村姑。她的脾气性格在各个版本的传说中是截然不同的,或贪婪或忠贞。但唯一可以认定的是,嫦娥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这是大部分故事的先决条件,也是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如何美法,没有岩画陶塑,今人不得而知,无法有直观的认识。况且,审美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着。古希腊的美女们都是直桶腰,三围一般齐整,此以生育为美;到了现代,爱美女性却不惜抽掉几根肋骨,来造就杨柳小蛮腰。即使是近代,欧洲早期开始崇尚苹果般小巧的乳房(见法国枫丹白露画派和德国的老卢卡斯);可看看如今的剀蒂.斯派思(英国模特乔丹),胸部几近人工培育的西瓜。中国的传统审美观更是受冲击颇深,严重西化。照此看来,嫦娥可能臃肿肥胖,脸上都是刺青,单眼皮塌鼻子高颧骨,但这样想象未免太煞风景。笔者假托《诗经.卫风》中《硕人》一篇,白描嫦娥女士的风姿:“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编辑本段嫦娥秘史之故事篇嫦娥一 汉代嫦娥奔月故事的结局十分怪异,都说美人后来变成了癞蛤蟆 我们所了解的嫦娥,通常只是那个服药私奔的嫦娥,嫦娥嫁给了后羿,好汉后羿却不懂儿女情长,整天忙着射日和打猎,嫦娥独守空房,寂寞难耐,于是偷服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的长生不老药,私奔到了月亮之上。 嫦娥窃服不死药而奔月的故事,最晚在战国晚期的占卜书《归藏》中已经显山露水,到了汉代则广为人知,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中已经颇具首尾。《灵宪》还提到,嫦娥在偷服了后羿的不死药之后,临行前,还特意去找一位叫有黄的算命大师打卦问吉凶,占卜师打了一卦,告诉她说是吉卦,但行无妨,并且还预言到,此去西天迢遥,或许刚上路时会遇到昏天黑地的阴霾天气,不必害怕,到了后来,嫦娥的后代肯定会繁荣昌盛。 汉代嫦娥奔月故事的结局十分怪异,都说嫦娥后来变成了蟾蜍,也就是癞蛤蟆,汉代人相信月亮中有玉兔和蟾蜍,玉兔不知道有何来历,那蟾蜍肯定就是嫦娥的变体吧。一个窈窕美人变成了丑陋的癞蛤蟆,怎么会是吉卦呢?可见世上的算命半仙都是骗人的,他们的话听不得。不过有黄的卦也许没有说错,人家告诉嫦娥她会后代大昌,那就是生养众多、子孙满堂的意思吧,癞蛤蟆不就是最能生养吗?而儿孙众多在古人的幸福观中是比年轻、美丽更大的幸福。 也许是因为美人变成癞蛤蟆的结局太悖逆常理,也太不合乎人情,于是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流传到后来,就丢掉了那个丑陋的让人起癞疙瘩的尾巴,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悲欢离合的哀艳故事了。善良的人们,对于历史,总是倾向于只记忆那些美好的故事。 嫦娥二 的前夫是赫赫有名的舜,或者说是《山海经》中的帝俊 嫦娥被遗忘的历史绝不仅仅限于上述。其实,在嫦娥奔月这个令人千古伤情的故事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嫦娥的身世绝非像你想象中的那样风清月白,本来嘛,神话都是流传千年的老故事了,其中的人物都是历经数度沧海桑田而摸爬滚打过来的,其历史怎么能够清白呢?根据现存历史文献,我们至少知道,嫦娥在嫁作后羿妇之前,曾有过一次婚姻经历,还有过一次艳遇,嫦娥的前夫是赫赫有名的舜,艳遇的则是一位翩跹白衣少年。 舜就是那个继承了尧的王位的舜。舜出身低微,因为道德高尚,被举荐给当时的天子尧,尧经过多方考察,发现舜治国有方,堪当大任,于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并在自己年老退位后把王位传给了舜,这就是历来为中国文人所艳称的尧舜禅让,这个故事记载在《尚书》的《尧典》篇中,被儒家当成中国王道历史的第一页。但是,这个故事实际上并非历史,而纯属神话,这个神话的源头之一,就是那本有名的怪书《山海经》。 舜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帝俊,根本不是人间的德行高尚的王者,而是天上统领众神的天帝,天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位叫羲和,《山海经》说她生了太阳,另一位叫常羲,《山海经》说她生了十二个月亮,能够生养太阳和月亮的当然非女神莫属,而帝俊,作为女神的丈夫,而且还是太阳和月亮的父亲,当然也是神,所以说,舜,或者帝俊,原本是天上的神,而非凡间的王。 帝俊的第二位妻子常羲就是嫦娥的前身,因为嫦娥、常羲原本是一个名字,娥和羲二字,在古汉字中的形、音皆同,实属一字之分衍。而且常羲生月亮,表明她是月亮之神,嫦娥奔月的故事当然就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嫦娥就是帝俊的妻子常羲,但后羿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跟帝俊拉上关系,所以我们只能说,帝俊是嫦娥嫁给后羿之前的一位“前夫”。至于这其中的隐情,史书无记载,你也不必瞎猜,因为神话原本就是超乎你的想象的。 这个观点,是说不通的。 关于常羲的记载,在《山海经》中是这样的: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可以看做是对于十二个月的最初原始概念,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个常羲若不是嫦娥呢?众所周知, 嫦娥又有姮娥之称,也就是说,常羲虽然发音与嫦娥类似,但是未必就是同一个人——远古时代,无论男女,集成先人名讳的人不占少数,羿与后羿既然都可以是两个人,那么我们把常羲与姮娥也分开来看的话,姮娥很有可能就是常羲的这十二个月亮——当然,有人说,人家是十二个,你这是一个,但是可以略微用大脑想一下就会知道,远古时代的医疗水平和生产水平有限,那么这十二个月亮很有可能就是女孩子的十二种装扮——在一个原始的部落里,母亲为自己的女儿精心打扮出了十二种样貌。 《山海经》又记载: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也就是说少皞生了“般”,般发明了弓箭,而羿则是以射箭闻名的——难道说羿能与般他们平辈么?少皞是鸟王又叫少昊,而生少昊的正是帝俊,那么帝俊的平辈能精通于少昊的儿子发明的弓箭吗——很显然,帝俊在当时是没有能力占有年轻貌美的嫦娥的——但是如果嫦娥是他帝俊的女儿,那么对于自己臣子的抚恤便是把女儿嫁给他,这一点十分符合当时的状况。如果觉得混乱,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看:帝俊的孙子发明了弓箭,他的臣子却最为擅长弓箭——那么这个臣子绝对不会跟他是同龄而相反应该是个比较少年的汉子,身强力壮——所以,嫦娥不是常羲,而是常羲与帝俊的女儿。 嫦娥和太白金星 ■东晋人写下了嫦娥和太白金星之间一段秘而不宣的韵事

嫦娥的秘史绝非到此为止,嫦娥历史中还有风情旖旎的一页,足以和中国历史上任何浪漫故事媲美,只可惜历代文人大都有眼无珠,把这一页轻轻地疏忽过去了。 这个故事记载在东晋时期的小说集《拾遗记》中,故事讲的是嫦娥和太白金星之间一段秘而不宣的韵事。东晋文人文采风流,写这种文字最是当行,原文有诗,复述难尽其韵致,因此我干脆把这一故事的主要情节抄在下面: ……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宴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浩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著日傍。当其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白帝子答歌:“四维八埏眇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璇宫夜静当轩织。桐峰文梓千寻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畅乐难极,沧湄海浦来栖息。”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桑丘氏。 这是一段人神相恋的艳情故事,大意是说,皇娥晚上在璇宫织布,独居无聊,就丢下手头的女红,独自一人乘着木筏游玩,随风漂泊,漂到在烟波苍茫的穷桑之浦,与水际一位英俊的男子邂逅相遇,这位帅哥儿乃是太白之精化身下凡。两个人一见倾心,于是同舟出游。太白抚琴,皇娥唱歌,两情盈盈,乐不思归。皇娥与太白一夜风流,回来后不久,就生了少昊。 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叫皇娥,她是少昊的母亲,少昊在古代神话中也非等闲之辈,他被视为秋天之神、西方之神,与东方的春天之神太昊遥相呼应,太昊是太阳,少昊自然就是月亮,而皇娥是少昊之母,当然也就是月亮之母,也就是《山海经》中的常羲,此其一;皇娥是少昊之母,而在其他古代文献中,则说少昊之母是常仪,也就是说,皇娥又名常仪,常仪和常羲、嫦娥几个词的形、音全同,都是一名之异传而已,此其二;这个故事中,皇娥和太白在西海之滨得到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桑椹,我们知道嫦娥奔月是因为她偷服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讨来的不死药,此其三。 嫦娥的另一风流韵事 ■《聊斋志异》中记录了嫦娥的另一风流韵事 “太原宗子美,从父游学,流寓广陵。父与红桥下林妪有素。一日父子过红桥,遇之,固请过诸其家,瀹茗共话。有女在旁,殊色也。翁亟赞之,妪顾宗曰:“大郎温婉如处子,福相也。若不鄙弃,便奉箕帚,如何?”翁笑,促子离席,使拜媪曰:“一言千金矣!”先是妪独居,女忽自至,告诉孤苦。问其小字,则名嫦娥。妪爱而留之,实将奇货居之也。” 看第一段,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子美弟弟见到了一个“殊色”的美女,美女的“妈妈”要给俩人牵线,而美女的名字叫做“嫦娥”。 “适有寡媪僦居西邻,有女及笄,小名颠当。偶窥之,雅丽不减嫦娥。向慕之,每以馈遗阶进;久而渐熟,往往送情以目,而欲语无间。一夕逾垣乞火,宗喜挽之,遂相燕好。约为嫁娶,辞以兄负贩未归。由此蹈隙往来,形迹周密。” 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来子美娶的确不是嫦娥而是寡妇女儿“颠当”,何况这个颠当的“雅丽不减嫦娥”,证明还是有比嫦娥貌美的,所以子美回家之后才跟这个颠当眉来眼去,凑成一对儿,由此可见,子美也不是什么好人,负心了吧!插嘴:若是我是嫦娥,一定不会再看他一眼了,不然也太没骨气了!但是实事呢?往下看! “一日偶经红桥,见嫦娥适在门内,疾趋过之。嫦娥望见,招之以手,宗驻足;女又招之,遂入。女以背约让宗,宗述其故。女入室,取黄金一铤付之,宗不受,辞曰:‘自分水与卿绝,遂他有所约。受金而为卿谋,是负人也;受金而不为卿谋,是负卿也:诚不敢有所负。’女良久曰:‘君所约,妾颇知之。其事必无成;即成之,妾不怨君之负心也。其速行,媪将至矣。’宗仓卒无以自主,受之而归。” 这一段看出的是什么?是嫦娥的倒贴! “宗自娶嫦娥,家暴富,连阁长廊,弥亘街路。嫦娥善谐谑,适见美人画卷,宗曰:‘吾自谓如卿天下无两,但不曾见飞燕、杨妃耳。’女笑曰:‘若欲见之,此亦何难。’乃执卷细审一过,便趋入室,对镜修妆,效飞燕舞风,又学杨妃带醉。长短肥瘦,随时变更;风情态度,对卷逼真。方作态时,有婢自外至,不复能识,惊问其僚;复向审注,恍然始笑。宗喜曰:‘吾得一美人,而千古之美人,皆在床闼矣!’” 这一段看出来的内容虽然不过是闺房之乐,却拿先人取笑,此嫦娥的品行堪忧。何况这种女子,状若风尘,哪里有什么天人之姿! “嫦娥曰:‘莽郎君!吓煞妾矣!可恨颠当饶舌,乃教情欲缠人。’宗曳坐,执手款曲,历诉艰难,不觉恻楚。女曰:‘实相告:妾实姮娥被谪,浮沉俗间,其限已满;托为寇劫,所以绝君望耳。尼亦王母守府者,妾初谴时,蒙其收恤,故暇时常一临存。君如释妾,当为代致颠当。’

《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除《离骚》之外的另一篇长诗,也是其代表作之一,收录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

《天问》通篇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篇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展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硕和战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屈原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天问》是中国古典诗坛上的一朵奇葩,被誉为是“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天问

原文: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惠气安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墬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昆仑悬圃,其尻安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鯈忽焉在?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鼌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鞫,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辨》《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冯珧利决,封豨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而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莆雚是营。

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蓱号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协胁,鹿何膺之?

鳌戴山抃,何以安之?

释舟陵行,何之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

何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汤何殛焉?

舜闵在家,父何以鳏?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亿焉?

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简狄在台,喾何宜?

玄鸟致贻,女何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循迹,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眩弟并*,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汤出重泉,夫何辠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会朝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沈之?

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竺之?

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妇,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悒?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墬,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历,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佑?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始于某明媚午后,或缘于某干脆面卡片,渐迷于怪力乱神,即所谓“子不语”之属,既慨然乎古人语天马星空之甚,尝抚掌称怪,啧啧曰奇,至于兴致渐增。值多读《山海经》、《搜神记》及《百鬼夜行》诸卷于近日,复窥一二,适往见动漫者数,其有所思,遂广猎之,记之以笔墨,得此列,既自娱自乐,亦飨诸看客。

深思之,较深刻的记忆还属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及的“美女蛇”(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山海经》这部奇书。

作为本系列之首,要讲的便是我最感兴趣的,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九尾狐 。

关于九尾狐的记载,最早见诸《山海经》,有两处,青丘山与青丘国。

于青丘山,《南山经》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即,《南山经》中的九尾狐是种食人兽,叫声如小儿啼哭,噉其肉令人不逢妖邪之气。

于青丘国,《海外东经》记:“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郭璞注谓,“其人食五谷,衣丝帛”。以此看出,当时青丘国人民的生活富足安康。

另,《大荒东经》又记:“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郭璞注谓:“太平则出而为瑞也”。此青丘国与《海外东经》所记无异,这也是九尾狐出自青丘国传说的来源。

自东晋以来很多画家为山海经作图,现所能看到的的山海经图,多为明清时代绘画与流传的图本,版本众多,仅示其二。

当然了,当代版本亦是不缺的,个人独独钟爱于 杉泽 的绘本,他现在在绘制“百鬼”系列,相当期待,强烈给大家推荐这位年轻的画师!

下面开始讲九尾狐在我国文化传承中发生的变化。

据《白虎通德论·封禅篇》记:“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九者,子孙繁息也,于尾者,后当盛也。”

《瑞应图》说周文王得到九尾狐而东夷来降。

注释《山海经》的郭璞更是对九尾狐情有独钟,作《九尾狐赞》:“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作瑞周文,以标灵符。”

从各古籍记载及后世注解来看,九尾狐最初都被视为灵瑞之兽。甚至于,上古时期,东夷南方有氏族部落以九尾狐为图腾,有史可稽者,有二,曰 涂山氏 ,曰 纯狐氏 。

涂山氏

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记:“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 九尾白狐 ,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其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这便是“ 禹会涂山女 ”的故事,其中天人感应色彩浓厚。

据研究表明,这场婚姻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时涂山氏为东夷大族,军事力量强盛。大禹此举便是为乘东夷之便,以争王位之实。(由此看来,大禹还是个倒插门女婿……)

《吕氏春秋》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也就是说,大禹只告了四天“婚假”,即“复往治水”。后来《史记》又记:“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站在涂山氏女的角度来看,大禹的这些行为确是令人寒心。夙夜盼夫得归的涂山女娇,望穿秋水,心声转化成流传千古之音,“ 候人兮猗 ”。如《吕氏春秋》所记:“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而这被称为 南音之始 ,是有史可稽的 中国第一首情诗 ,也成为爱情诗规格和气质的圭臬。涂山女娇,也因此成为中国远古神话中的诗歌女神。后来的《诗经》、《楚辞》用“兮”这个字,都明显是受到了这首歌的影响。

众所周知,商之前的华夏大地处于云雾缭绕的神话社会阶段,至于夏是否真实存在过至今存疑。自然地,这个故事在流传中便掺杂进更多的神话成分。说,大禹娶的涂山氏女娇即是那只九尾白狐。如此,九尾狐一族跟大禹是姻亲关系,此风光无两之事,后世文学作品中狐狸精们言必涂山后裔,以耀血统之高贵。

纯狐氏

发生在纯狐氏身上的故事与后羿有关(没错,就是后羿),故事是这样说的。

夏朝有穷国君后羿的妻子纯狐氏也是纯狐部落(国)的人(以国名为姓),与寒浞合谋,在三年时间内,陆续害死大臣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后羿十九年(己卯,前2022),在后羿寝宫,寒浞与纯狐通奸时,被酒醉后的后羿捉奸在床。后羿欲杀死寒浞,反而被寒浞杀死在床上。寒浞随即宣布后羿的罪状,然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立纯狐为正妃,以庚辰年(前2021)为寒浞元年。(后羿也是悲剧,被反杀了)

以上便是上古时期狐的形象,与女性色彩关系密切,但 狐女的品行则很不同。此中孕育出了后来的分支演化。

图腾是神圣的,作为图腾崇拜的动物,在当时的文化观念里也被当作神灵来对待,既能降福也能降灾。

到了后来战国时期兴起符命文化,狐因图腾的神圣性而进入了符瑞文化体系,被作为祥瑞之物,在战国时期的一些文献中记载狐、九尾狐等贡品,青铜器上有九尾狐图纹。

到了汉代,符命文化大兴,汉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不过 从西汉起,狐观念开始出现分化,出现了妖化狐的倾向 。相比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灵物如龙凤,狐一直生存在人们的视野中,寻常而行为不端,高高在上的神化色彩难免渐失,导致人们的崇拜心里也渐失。简单来讲,就是物以稀为贵。

到魏晋和南北朝仍是如此。间或有祥、妖并存的看法。 从六朝开始,“狐媚”、性*的观念就一直延续下来,狐的妖精化开始定型 ,且密切地与性有关。狐开始会“象人之声”,逐渐化为人形,以此法作祟祸害妇女,南北朝时期志怪之谈流行,此期*惑人的大部分还是雄狐。后来,雄狐的妖行也被转移到雌狐身上。《搜神记》引道士云:“狐者,先古之*妇,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

隋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狐文化大盛。唐传奇中有大量关于狐妖狐魅的作品。唐代流行狐神崇拜,且在家中进行祭祀,因此这是一种民间的信仰。但是这里的狐神已不是正神,而是妖神。《朝野佥载》记:“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云:“无狐魅,不成村”。

及至北宋初期,九尾狐被大幅度妖魔化并彻底妖化。宋《侯鲭录》里说:“钱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号曰九尾野狐。”。田况《儒林公议》说宋真宗时陈彭年为人奸猾,善于“魅惑”皇帝,所以“时人目为九尾狐”。可见九尾狐在人们心中已经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到了明清时期, 小说文化盛行 ,九尾狐的形象被《武王伐纣平话》和《封神演义》彻底颠覆,深入人心,且至今都没被平反。这两本小说里的九尾狐,更准确地说是千年九尾金毛狐,附身于有苏氏妲己,奉女娲之命下凡祸乱殷商,行尽残暴之事。妲己的结局是在武王克殷后被姜太公用葫芦取了首级,之所以费如此周折,是因为行刑的刽子手被她那“千娇百媚眼”撩拨得无法下手。

《封神演义》描绘的九尾狐狸精妲己的形象,把古来关于*妇型狐妖媚人的观念推向极致,也把女色禁忌观念和“从来女色多亡国”的女祸观念推向了极致。

从九尾狐涂山女到九尾狐妲己,九尾狐的神圣和光荣彻底丧失,九尾狐成为最*最魅最坏的女人的象征。从万众企盼到人人唾弃,不得不说是九尾狐的悲哀,是万万千千的通俗小说家们“齐心协力”把她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简直是千古奇冤。

作为我国大唐王朝铁杆粉丝的日本,与我国盛极一时的狐文化一脉相承,九尾狐形象在其文学作品和 ACG 领域频繁出现。

漂洋过海来到日本,这里也有一只极负盛名的九尾狐,岛国人民称其为 玉藻前 。实际上,从江户时代开始,玉藻前与酒吞童子以及大狱丸(也有说大天狗),并称 日本三大妖怪 。

时日本境内,有武士,苦于年长无子,遂前往寺庙拜佛求子。假此良机,一 白面金毛九尾狐 化为女婴,现身于武士回家途中,心地善良的武士夫妇感念心声得到佛祖回应,便将女婴收养,取名为藻。

藻女天生丽质,美艳惊人,以至乡邻尽知,其18岁时被召选入宫。很快,她就成为了天皇鸟羽上皇的嫔妃。因其貌美如花,能歌善舞,深得天皇垂爱,可谓集后宫三千宠爱于一身,被誉为“ 自体内散发出光芒的贤德姬君 ”,因此被赐名为玉藻。天皇无心朝政,整日与其寻欢作乐,传说中她施展狐媚之术吸食天皇精气,天皇便一天天憔悴下来,并最终卧榻不起。御医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查明病因,这引起了大臣们的猜忌和怀疑,于是请当时知名 阴阳师安倍泰成 (安倍晴明的后代)暗中对她进行了占卜,并使其暴露本体,她见事情暴露,便匆忙逃离京城。

随即,天皇派出讨伐大军紧追其后,双方在 那须野 (地名)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玉藻前妖术无边,讨伐军伤亡惨重。但随后讨伐军再次出击,对玉藻前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追击。无处可逃的玉藻前在讨伐军将领的梦中化为他母亲的模样,祈求他放弃攻击,然而这一切未奏效。她最终被贯穿腹部,砍下头颅,就此气绝。

但玉藻前死后,野心和执念不灭,尸体变为巨大的毒石,散发出的毒气杀死了附近的动物。村人后来称之为“ 杀生石 ”,其毒气在鸟羽上皇死后也未散去。期间人民多次请高僧为其镇魂,但都为其毒气所害。直到南北朝时代(日本的一个历史时期)会津元现寺的第一代主持玄翁和尚才将杀生石成功破坏,而被破坏的杀生石飞散到日本各地。

要注意的是 ,关于玉藻前的早期传说中被没有提及她的出生事迹,直到高井兰山《 绘本三国妖妇传 》这本书(江户时代文化元年(1804年)),日本才开始将她与中国和印度的历史和神话人物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现代玉藻前身份的设定。

鉴于在中国流传已久的妲己妖狐祸国殃民的故事,与玉藻前的故事有惊人相似之处,且能跟中国的妖怪攀上关系算是一件昭显身份的事情,于是岛国人民脑洞大开,玉藻前便有了一个完整的“狐生”经历。

故事得接着从妲己说起 ,当时附身于妲己的千年九尾金毛狐只是肉体被斩杀,其元神却得以逃脱。本受女娲指派,助吾王伐纣,奈何事成之后,女娲翻脸不认账。

女娲娘娘曰:“吾使你断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岂意你无端造业,残贼生灵,屠毒忠烈,惨恶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仁。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

这让九尾狐吃了一个哑巴亏,出力不讨好,脏活累活全干了,最后还惹来一身骚,作为一介小妖(相比于女娲),敢怒不敢言,于是它踏上了复仇之路,决定要报复世界。

九尾狐选择往西逃往印度,她以太子妃 华阳夫人 的样貌示人。在此期间,狡诈的她假传了神谕,让班足太子宰杀一千位国民祭祀湿婆的化身“大黑天”。不过在此过程中,白面金毛九尾狐被仙草点出了原形,而后落荒而逃。

逃回中国的九尾狐,暂时过著隐姓埋名的生活,它在等待一个时机。

终于,在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者吉备真备到中国来,九尾狐趁机溜进了吉备真备的船里,成功抵达日本。

这就是那只跨越了不同国度,活了几千年的九尾狐。

可以看出,无论是妲己、华阳天、玉藻前,她们的故事大同小异,关系很明显,日本九尾狐神话就是受中国和印度神话的直接影响。

说到妖怪,这里我要吐槽的,是我一直想不通的一点。日本的妖怪 90% 来源于中国,且至今日妖怪文化繁荣盛行,相关主题在游戏、漫画中生根发芽,欣欣向荣。反观国内,做个游戏涉及到妖怪时,言必和风系,还真有那么多人买账,真是白白浪费了老祖宗们花费在《山海经》、《搜神记》等奇书上的心血,它们都躺在灰尘下睡大觉,岛国赚得是盆满钵满。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文化传承上,日本做的比我们好太多。

说来也神奇 ,刚好写完这篇稿子后,我的chrome new tab 背景图恰好切到了一只幼狐,且眼睛就那样死死盯着我,这大半夜的

1 《山海经》

2 鸟山石燕 《百鬼夜行》

3 玉藻前 维基百科

寒浞夺了后羿的权,取了后羿的命,但下场却和后羿何其相似,让人不禁慨叹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鉴于此,预知寒浞下场如何,看看后羿就明白了

一说起后羿,很多人就会联想到他射落了九个太阳,妻子是嫦娥飞升到了广寒宫。

但本文说的后羿并不是那位神话人物,而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原本是夏朝时期黄河下游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后羿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臣民。当时正值夏朝皇帝太康在位,这位皇帝整日享乐,曾因为外出游猎而不理朝政长达3个月之久。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后羿趁机发动叛乱将太康赶下皇位,史称“太康失国”,又称“后羿代夏”。紧接着后羿先后拥立太康之弟仲康、仲康之子相即位,但他们只不过是傀儡,朝中大权逐步被后羿独揽。等到时机成熟,后羿也不再掩饰自己的狼子野心,把相赶走直接自立为王。

后羿当了夏朝皇帝后走上了太康皇帝的老路,也是成天寻欢作乐,沉迷于射箭狩猎无法自拔。正如《左传》中描述的“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于原兽”,把朝中大大小小的事务交给亲信处理。当亲信被委以重任以至于权倾朝野时,作为君王的后羿已无力与之抗衡,只能任人宰割。不过这不是最惨的,比被赶下帝位更令人无法直视的是后羿被杀时的惨状据《史记·索隐》记载杀后羿的正是我们的主人公寒浞,他是这样结束后羿性命的:“浞杀羿,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杀于穷门”

引文是说寒浞杀了后羿之后,把尸体炖了给后羿的子嗣吃,后羿的孩子因不忍心吃他们的父亲,便又被寒浞赐死。至于寒浞霸占后羿妻室并产下二子一事,同样是出于《史记·索隐》:“浞因羿室,生浇及豷。”对此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浇和豷是寒浞与原配夫人所生,而他霸占的那位妻室其实是自愿的。这个自愿的妻室叫纯狐,相传这个纯狐来自一个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她是被后羿强娶回来的,一直对后羿怀恨在心。后来纯狐与寒浞合谋并私通,也正是在她的帮助下,寒浞才有机会杀了后羿。

在两人合谋铲除后羿之后,寒浞就娶了纯狐,对此屈原的《天问》中也提到过:“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寒浞在夺取后羿帝位、了结后羿性命时何等威风,何曾想到他自己最后也会重演后羿的结局。

虽然寒浞在杀死后羿自立为王后,一开始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携两个儿子连年征战,灭掉了夏王朝的左膀右臂斟灌氏和斟鄩氏,将夏王朝皇族子嗣赶尽杀绝,为自己登上帝位扫清一切障碍。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前面提到那个被后羿赶下帝位的夏王相,他的妃子后缗躲过了这场劫难逃到有仍国,并生下了夏王相的腹遗子少康。少康长大后,先是遭寒浞追杀被迫逃到了有虞氏的部落,成为该部落首领的女婿,得到了该地的土地和兵权。然后联合曾被寒浞灭掉的斟灌氏和斟鄩氏后人,杀掉寒浞两个儿子后,活捉寒浞并对其施以极刑。至此,夏王朝历经后羿、寒浞等乱臣贼子之后,又终于回到皇族子嗣手中,从少康夺回王位之后,夏朝开始进入国泰民安的兴盛局面,史称“少康中兴”。

回头再看后羿、寒浞两人的结局何曾相似:都是抢夺皇位的乱臣贼子;最后也都被夺帝位者所杀;都登上过夏王朝帝位,但因为乱臣贼子的身份,都被正统史书排除在夏朝17帝王序列之外。

上古四大狐族

上古四大狐族分别是: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和青丘氏。 涂山氏和纯狐氏一向不和,得知涂山氏嫡系子弟出来历练,便加已陷害。 “既然你现在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