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军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熟大黄的炮制方法 5 熟大黄的性状 6 大黄的性味归经 7 大黄的功效与主治 8 熟大黄的炮制作用 9 大黄的炮制研究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93 工艺研究 10 熟大黄的贮存方法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熟军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熟大黄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熟大黄 已经自动替换为 熟军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shú jūn
2 英文参考prepared RADIX ET RHIZOMA RHEI with vino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熟军为大黄的炮制品,方法为清蒸或酒蒸(酒炖)。大黄的炮制汉代已有,见《金匮玉函经》等。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1]。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熟军表面黑褐色,质坚实,有特异芳香气,味微苦[1]。熟军,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1]。
4 熟军的炮制方法汉代有炮熟、酒洗、酒浸(《金匮玉函经》)、蒸制(《金贵要略方论》)等方法[1]。
唐代有炒制、制炭(《备急千金药方》)、醋煎制(《食疗本草》)、湿纸裹煨(《颅囟经》)等法[1]。
宋代有九蒸九 、酒浸炒、蜜焙、醋炒、姜制(《圣济总录》)、湿纸裹蒸(《普济本事方》)、酒蒸(《小儿药证直诀》)、醋蒸(《博济方》)、麸煨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童便制(《苏沈良方》)、米泔浸(《类证活人书》)等方法[1]。
明、清以后又增加了酒煮(《普济方》)、醋煨(《证治准绳》)、黄连吴萸制(《寿世保元》)等方法[1]。对其炮制目的阐述,如:“欲使上行须资酒制,酒浸过巅顶上,酒洗至胃脘中……如欲下行务分缓速,欲速生使,投滚汤一泡便吞,欲缓熟宜同诸药入煎方服”(《蒙筌》)[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酒炙、酒蒸、醋炙、炒炭、清蒸等[1]。
大 、大黄块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捞出,淋润至软后,切厚片或小方块,晾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1]。
熟军的炮制有清蒸和酒蒸两种方法:
清蒸:取大 或块,置木甑、笼屉或其他容器内,隔水蒸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为度,取出,干燥[1]。
酒蒸:取大 或块,用黄酒拌匀,闷约1~2小时至酒被吸尽,装入炖药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炖约24~32小时至大黄内外均呈黑色时,取出,干燥[1]。
每100kg大 或块,用黄酒30kg[1]。
5 熟军的性状大黄为不规则厚片或块,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中心有纹理,微显朱砂点,习称“锦纹”,质轻,气清香,味苦而微涩[1]。
酒熟军表面黑褐色,质坚实,有特异芳香气,味微苦[1]。
6 大黄的性味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中医大辞典》:苦,寒。入胃、大肠、肝经[2]。
《中药大辞典》:入胃、大肠、肝经。
《中华本草》:胃、大肠、肝、脾经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
《吴普本草》:"神农、雷公:苦,有毒。扁鹊:苦,无毒。李氏:小寒。"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
《药性论》:"味苦甘。"
《汤液本草》:"入手、足阳明经。"
《本草纲目》:"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药。"
《本草经解》:"入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兼入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
7 大黄的功效与主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的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疗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军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中医大辞典》:大黄具有泻热毒,荡积滞,行瘀血的功效[2]。
1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停滞,腹痛泻痢,湿热黄疸,淋浊、溲赤,痈肿疮疡,暴眼赤痛[2]。
2治吐血,衄血,血瘀经闭,症瘕。煎服:3~12g[2]。
3治烧汤伤及热毒疮疖,研末调敷;宫颈糜烂,以大黄浸膏棉球浸透,涂擦局部[2]。
4急性肾衰高氮质血症,口服、静注或高位保留 [2]。
《中药大辞典》:大黄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黄具有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主治:实热便秘,食积停滞,腹痛,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血瘀经闭,牙痛,衄血,急性结膜炎、外用治烧烫伤,化脓性皮肤病,痈肿疮疡。
《神农本草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名医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本草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8 熟军的炮制作用生大黄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的功能[1]。用于实热便秘,高热,谵语,发狂,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跌打瘀肿,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痈肿疔毒;外治烧烫伤[1]。如治热结便秘,潮热谵语的大承气汤(《伤寒论》);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伤寒论》);治热毒肠痈的大黄牡丹皮汤(《金贵要略方论》);治疮痈肿毒,或烧伤、烫伤的金黄散(《外科精义》)[1]。
熟军,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并能增强活血祛瘀之功[1]。如治瘀血内停、腹部肿块、月经停闭的大黄䗪虫丸(《金贵要略方论》)[1]。治跌打损伤,瘀血凝积,气绝欲死,烦躁疼痛的鸡鸣散(《三因方》)[1]。
9 大黄的炮制研究大黄中含游离型和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还含鞣质类、二苯乙烯苷类、萘酚苷类和苯丁酮类成分等[1]。
9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1)对蒽醌类成分的影响:大黄经酒炒后,结合型蒽醌有所减少[1]。熟军,经蒸、炖后其结合型与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均减少,其中结合型大黄酸显著减少,番泻苷仅余微量[1]。大黄炒炭后,其结合型大黄酸被大量破坏,但仍保留少量的各型蒽醌类衍生物,番泻苷已不存在[1]。实验证明,大黄炭中的大黄酚含量为生大黄的27倍左右,大黄素6甲醚为生大黄的41倍左右[1]。研究证明,炒大黄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两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生大黄的27倍和34倍左右;大黄炭则分别为生大黄的19倍和28倍左右[1]。
(2)对鞣质类成分的影响:大黄鞣质类成分含量较高,约为10%~30%,以缩合鞣质与水解鞣质两大类混合存在[1]。炮制过程中鞣质类成分变化亦较复杂[1]。研究结果表明,炒大黄总鞣质含量下降约18%,熟军降低50%,大黄炭减少近80%[1]。
(3)对多糖成分的影响:制大黄多糖含量随炮制次数的增加而升高,但六制大黄和九制大黄的含量相近[1]。
9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1)泻下作用:结合型蒽醌为大黄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酒炒大黄泻下效力比生品降低30%,熟军(酒炖)、清宁片降低95%,大黄炭无泻下作用[1]。
(2)解热作用:炮制对大黄解热作用无明显影响,无论动物解热实验还是临床某些病例均显示:服用大黄生品或制品后体温下降时间早于泻下出现时间[1]。说明起解热和泻下作用的不是同一种物质,而是不同成分在发挥作用[1]。解热成分似比泻下成分对热更稳定[1]。
(3)抑菌作用:大黄中游离苷元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为抑菌、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其泻下作用极其微弱[1]。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大黄生品、制品煎剂对金**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菌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1]。对金**葡萄球菌最敏感[1]。不同炮制品抑菌活性各有特点,酒炒与酒炖大黄保持了与生品相近的抑菌效力,特别是对金**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抑制作用较好[1]。为临床应用熟军等制品治疗肠伤寒、痢疾等细菌感染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1]。选择治疗痢疾进行临床验证比较,生、熟军两组,大便常规转阴与大便培养转阴天数基本一致,但从副作用及机体一般情况恢复快慢来看,以熟军为优[1]。其他炮制品如醋炒大黄、石灰炒大黄及大黄炭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但对绿脓杆菌、金**葡萄球菌仍保持较好抑制作用[1]。这为临床外用石灰大黄、大黄炭治疗烧伤、烫伤提供了科学依据[1]。
(4)消炎作用:对大鼠关节肿、巴豆油诱发小鼠耳部炎症及棉球肉芽肿等模型,酒炒大黄消炎作用与生大黄近似,熟军、大黄炭消炎作用减弱[1]。但在临床应用中,熟军(酒炖)在治疗成人及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时,不仅有较好的解热抑菌作用,还显示了较好的消炎作用[1]。
(5)止血与应激作用:大黄酚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伤口渗出,改善血管脆性,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大黄素6甲醚也有明显的促血凝作用[1]。大黄中鞣质成分也可能与其止血、止泻作用有关[1]。以大鼠应激性及幽门结扎法两种胃溃疡出血实验模型证明,生大黄、熟军、大黄炭内服,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出血和出血灶的发生均有良好的止血和预防作用[1]。生大黄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验证中显示止血速度快、作用好等优点,在止血天数上明显优于熟军(酒炖),但熟军胃肠道副作用小,较生大黄更受患者欢迎[1]。
(6)免疫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大黄生品、制品去鞣质煎剂,均对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抗体血凝反应有明显的阻断作用[1]。熟军的阻断效力明显强于生品及其他制品,大黄炭作用最弱[1]。
(7)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生大黄水煎液仅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低切、中切、血沉、RBC聚集)有一定作用,白酒炙后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作用,作用比生品显著增强,故认为酒制可增强大黄的活血作用[1]。
(8)其他:熟军尚具有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以热压制品作用最显著),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镇痛、镇静作用,降尿素氮作用等[1]。
(9)毒性:炮制能降低大黄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生大黄的主要副作用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而熟军在应用中,则无上述消化道不适反应,说明适宜的炮制程度可消除这一副作用[1]。
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熟军和大黄炭的毒性显著减弱[1]。炮制可减弱生大黄抑制胃酸分泌和消化酶活性的作用,熟军、大黄炭、清宁片“苦寒败胃”的副作用消失或缓和[1]。炮制能缓和大黄的泻下作用,对不需要攻下的大黄适应症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婴幼儿、孕妇及长期服药者,既可排除其肠内积滞,又可降低其“伤阴血”的副作用[1]。
93 工艺研究熟军酒热压制法新工艺:黄酒加适量水稀释,在一定的压力下蒸制即得[1]。
10 熟军的贮存方法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枳实的处方用名 7 来源 8 产地 9 采集与初加工 10 生药性状 11 枳实的炮制 111 枳实的炮制方法 1111 枳实 1112 麸炒枳实 112 成品性状 113 炮制作用 114 炮制研究 115 贮存方法 12 性味归经 13 枳实的功效与主治 14 枳实的用法用量 15 枳实的化学成分 16 枳实的药理作用 17 枳实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172 来源 173 性状 174 鉴别 175 检查 1751 水分 1752 总灰分 176 浸出物 177 含量测定 17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7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774 测定法 178 枳实饮片 1781 炮制 17811 枳实 178111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7812 麸炒枳实 178121 含量测定 1782 性味与归经 1783 功能与主治 1784 用法与用量 1785 注意 1786 贮藏 179 出处 1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枳实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枳实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枳实 1 拼音
zhǐ shí
2 英文参考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朗道汉英字典]
aurantii fructus immatur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urantii immaturus,fruct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mmature orange frui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orange pea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URANTII FRUCTUS IMMATURUS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mmature orange frui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枳实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 eck 的干燥幼果[1]。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cm。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厚03~12cm,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麸炒枳实切面**,略有焦斑,质脆易折断,气焦香,味较弱[2]。
枳实味苦、辛、酸,性微寒[3]。归脾、胃经[2][3]。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能[2]。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3]。枳实生品性较峻烈,以破气化痰为主,但破气作用强烈,有损伤正气之虑,适宜气壮邪实者[2]。用于胸痹、痰饮;近年亦用于胃下垂[2]。麸炒枳实可缓和其峻烈之性,以免损伤正气,以散结消痞力胜[2]。用于食积胃脘痞满,积滞便秘,湿热泻痢[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immature orange frui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枳实的处方用名枳实、炒枳实[2]。
7 来源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 eck 的干燥幼果[1]。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 eck的干燥幼果[2]。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枸酸橙Citrus aurantium L等的幼果[4]。
8 产地枳实产福建、陜西、广西、广东、贵州、四川、江西[4]。
9 采集与初加工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2]。
10 生药性状枳实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cm。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厚03~12cm,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1 枳实的炮制汉代有去穰炒(《金匮玉函经》)、制炭(《金贵要略方论》)、炙(《注解伤寒论》)等炮制方法[2]。
唐代有熬制(《备急千金药方》)、炒黄(《外台秘要》),并提出“炒令黑,拗破看内外相似”(《颅囟经》)[2]。
宋代有麸炒(《太平圣惠方》)、面炒(《史载之方》)、醋炒(《校注妇人良方》)等方法[2]。
元代有“苦寒炙用,破水积以泄里除气(《汤液本草》)”[2]。
明代增加了米泔浸后麸炒(《普济方》);“以蜜炙用,则破水积以泄气,除内热”(《本草纲目》);“面炒,若恶心加姜汁炒”(《证治准绳》);饭上蒸(《景岳全书》)等炮制方法[2]。
清代有酒炒(《幼幼集成》)、麸炒(《得配本草》)、土炒(《医方丛话》)等方法[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麸炒等[2]。
111 枳实的炮制方法 1111 枳实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2]。
1112 麸炒枳实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的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枳实片,急速翻炒至淡**时取出,筛去麦麸,晾凉[2]。
每100kg枳实片,用麦麸10kg[2]。
112 成品性状枳实为不规则弧状条形或圆形薄片,条片长达25cm,宽达12cm,圆片直径03~15cm[2]。切面外果皮黑绿色至暗棕色,中果皮部分黄白色至黄棕色,近外缘有1~2列点状油室,条片内侧或圆片中央具棕褐色瓤[2]。质脆[2]。气清香,味苦微酸[2]。
麸炒枳实切面**,略有焦斑,质脆易折断,气焦香,味较弱[2]。
113 炮制作用枳实性较峻烈,以破气化痰为主,但破气作用强烈,有损伤正气之虑,适宜气壮邪实者[2]。用于胸痹、痰饮;近年亦用于胃下垂[2]。如治痰浊内阻,胸阳不振,胸痹疼痛的枳实薤白桂枝汤(《金贵要略方论》);治痰厥吐逆,头目眩晕的导痰汤(《严氏济生方》)[2]。
麸炒枳实可缓和其峻烈之性,以免损伤正气,以散结消痞力胜[2]。用于食积胃脘痞满,积滞便秘,湿热泻痢[2]。如治食积不化而致脘腹胀满的枳术丸和治下痢泄泻的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治大肠热结,便秘腹满的大承气汤(《注解伤寒论》)[2]。
114 炮制研究枳实主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和辛弗林、N甲基酪胺等[2]。
枳实经麸炒后,挥发油含量降低[2]。通过枳实中挥发油对离体肠管作用的研究结果看,它可使肠蠕动频率增加,振幅降低,肠蠕动收缩张力加强,舒张不完全,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2]。所以麸炒后挥发油的减少必然导致减弱枳实对肠道平滑肌的 [2]。另外对不同贮存期麸炒枳实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2]。结果表明,不同贮存期的麸炒枳实定性结果一致,但定量结果相差较大[2]。4年贮存期与0年贮存期样品比较:辛弗林、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也均有降低[2]。相同贮存期的麸炒枳实,辛弗林含量亦有差异,RSD>5%[2]。说明贮存期和炮制过程对麸炒枳实质量有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麸炒枳实制定炮制标准,以控制其内在质量[2]。
115 贮存方法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2]。防蛀[2]。
12 性味归经枳实味苦、辛、酸,性微寒[3]。
枳实味苦、辛、酸,性微温[2]。
归脾、胃经[2][3]。
枳实味苦,性微寒;入脾、胃经[4]。
13 枳实的功效与主治枳实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的功能[2]。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3]。
枳实生品性较峻烈,以破气化痰为主,但破气作用强烈,有损伤正气之虑,适宜气壮邪实者[2]。用于胸痹、痰饮;近年亦用于胃下垂[2]。如治痰浊内阻,胸阳不振,胸痹疼痛的枳实薤白桂枝汤(《金贵要略方论》);治痰厥吐逆,头目眩晕的导痰汤(《严氏济生方》)[2]。
麸炒枳实可缓和其峻烈之性,以免损伤正气,以散结消痞力胜[2]。用于食积胃脘痞满,积滞便秘,湿热泻痢[2]。如治食积不化而致脘腹胀满的枳术丸和治下痢泄泻的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治大肠热结,便秘腹满的大承气汤(《注解伤寒论》)[2]。
枳实具有破气,化痰,消积,散痞的功效,治气滞,食积,痰癖,结胸,胸痹,便秘,胸腹痞满胀痛,下痢后重,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4]。
14 枳实的用法用量煎服:3~9g[4]。
15 枳实的化学成分枳实主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和辛弗林、N甲基酪胺等[2]。
酸橙干燥幼果含辛弗林(Synephrine)、N甲基酪胺;幼果皮含新橙皮苷、柚皮苷、野漆树苷及忍冬苷等黄酮苷,还含维生素C 232~603mg%[4]。
枳实种子含宜昌橙苦素、闲米林等[4]。
16 枳实的药理作用通过枳实中挥发油对离体肠管作用的研究结果看,它可使肠蠕动频率增加,振幅降低,肠蠕动收缩张力加强,舒张不完全,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2]。麸炒后挥发油减少导致枳实对肠道平滑肌的 减弱[2]。
枳壳和枳实的水煎剂能兴奋家兔子宫,能使动物胃肠蠕动加强而有节律[4]。
枳实能升高血压,短时间利尿,减小肾容积[4]。
低浓度枳实使离体蟾蜍心肌收缩加强,高浓度时抑制,对血管呈轻度的收缩[4]。
枳实所含的N甲基酪胺和辛弗林具有和枳实同样的抗休克作用[4]。
柚皮苷等可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氧化等[4]。
柚皮苷还能抑制肿瘤组织DNA合成[4]。
17 枳实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枳实
Zhishi
AURANTII FRUCTUS IMMATURUS
172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 eck的干燥幼果。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
173 性状本品呈半球形,少数为球形,直径05~25cm。外果皮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有明显的花柱残迹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厚03~12cm,黄白色或黄褐色,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
174 鉴别(1)本品粉末淡**或棕**。中果皮细胞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大多呈不均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类方形或长方形,气孔环式,直径18~26μm,副卫细胞5~9个;侧面观外被角质层。草酸钙方晶存在于果皮和汁囊细胞中,呈斜方形、多面体形或双锥形,直径2~24μm。橙皮苷结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或无色,呈圆形或无定形团块,有的显放射状纹理。油室碎片多见,分泌细胞狭长而弯曲。螺纹导管、网纹导管及管胞细小。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辛弗林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75 检查 1751 水分不得过150%(附录ⅨH 第二法)。
1752 总灰分不得过70%(附录ⅨK)。
1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7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17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17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06g,十二烷基磺酸钠10g,冰醋酸1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1)(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理论板数按辛弗林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17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辛弗林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30ug的溶液,即得。
17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通过聚酰胺柱(60~90目,25g,内径为l5cm,干法装柱),用水2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17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辛弗林(C9H13NO2)不得少于030%。
178 枳实饮片 1781 炮制 17811 枳实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弧状条形或圆形薄片。切面外果皮黑绿色至暗棕绿色,中果皮部分黄白色至黄棕色,近外缘有1~2列点状油室,条片内侧或圆片中央具棕褐色瓤囊。气清香,味苦、微酸。
178111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17812 麸炒枳实取枳实片,照麸炒法(附录ⅡD)炒至色变深。
本品形如枳实片,色较深,有的有焦斑。气焦香,味微苦,微酸。
178121 含量测定同药材。
1782 性味与归经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1783 功能与主治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1784 用法与用量3~10g。
1785 注意孕妇慎用。
1786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注:栽培变种同枳壳。
179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您可用薏苡附子败酱散
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 功用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内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编辑本段古籍论
本方是治疗肠痈内脓已成,或慢性反复发作者。方中主要用以薏苡仁利湿排脓,并辅以败酱逐瘀消肿,兼有附子温经祛湿、散寒止痛等等。
编辑本段点评
此方是用于治疗阑尾炎内脓已成,或属于慢性反复发作者,方中药味不多,但只要配置得当,功效也不错。
编辑本段金匮要略卷中记载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异名附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败酱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薏苡附子散(《证洽准绳·疡医》卷二)。 组成薏苡仁30克 附子6克 败酱15克 用法上药三味,杵为粗末。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顿服。 功用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内已成脓,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现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证候者。 方论本方所治肠痈,是由素体阳虚,寒湿瘀血互结,腐败成脓所致。方中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轻用附子扶助阳气,以散寒湿,佐以败酱破瘀排脓。配合成方,共奏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之功。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血积于内,然后错甲于外,经所言也。肠痈何故亦然那?痈成于内,血泣而不流也。惟不流,气亦滞,遂使腹皮如肿,按之仍濡。虽其患在肠胃间,究非腹有积聚也。外无热而见数脉者,其为痈脓在里可知矣。然大肠与肺相表里,府病而或上移于脏,正可虞也。故以保肺而下走者,使不上乘。附子辛散以逐结,败酱苦寒以祛毒而排脓。务令脓化为水,仍从水道而出,将血病解而气亦开,抑何神乎。 2《金匮要略心典》: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败酱一名苦菜,治暴热火疮,排脓破血为臣;附子则假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尔。
熟军简介
本文2023-10-04 08:03: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