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怎么治疗最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4收藏

天疱疮怎么治疗最快,第1张

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及黏膜的严重的慢性自身免疫大疱性疾病。目前,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药物,在控制病情的同时也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为减轻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常需与免疫抑制剂类药物联合运用或采用其他疗法。因此,笔者就天疱疮的免疫抑制剂疗法作一综述。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黏膜皮肤病,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该病的一线药物。自1950年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后, 该病死亡率从75%降至10%以下[1]。本课题组既往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进行了文献综述[2]。但是, 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控制病情的同时也会引起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3]。因此, 学者们试图寻找一些药物和方法在增加糖皮质激素有效性的同时, 减少其不良反应。免疫抑制剂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主要包括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AZA)、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mofeil, MMF)、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 CTX)、环孢素(cyclosporine, CsA)、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苯丁酸氮芥、咪唑立宾(mizoribine, MZB)、他克莫司等, 具有节制糖皮质激素用量, 从而减少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因此笔者就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硫唑嘌呤

AZA本身没有免疫抑制活性, 它是活性成分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 6-MP)的咪唑类衍生物[4, 5, 6, 7]。6-MP可在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methyl transferase, TPMT)和其他酶的催化下转化为6-甲基巯基嘌呤(6-methyl mercaptopu-rine, 6-MMP)、6-巯基鸟嘌呤和6-MMP核糖核苷酸等, 而6-巯基鸟嘌呤和6-MMP核糖核苷酸可抑制DNA的合成[7]。此外, AZA还可可逆性地减少单核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的数量, 同时还可促进辅助T细胞依赖性B细胞的反应和抑制性B细胞的功能[5]。

Weinshilboum等[8]研究显示, 由于TPMT的基因多态性, 在298份血样中, 约有11%人的TPMT具有较低的活性, 每300个人中就有1个无法测出TPMT的活性, 而TPMT可影响AZA的代谢。因此, 临床医生应根据TPMT的水平调节AZA的使用剂量[7]。欧洲皮肤病学论坛通过的天疱疮诊疗指南[9](以下简称欧洲指南)认为, AZA可作为一线辅助治疗方案, 用于治疗难治性天疱疮或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证者, 建议使用剂量为每日1~3 mg· kg-1, 在开始AZA治疗前需检查TPMT活性, 常规起始剂量50 mg· d-1, AZA的使用有维持疗效、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的作用。日本的天疱疮诊疗指南[10](以下简称日本指南)认为, AZA与泼尼松龙或其他药物联用, 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推荐剂量为每天口服AZA 2~4 mg· kg-1, 通常100~150 mg· d-1(推荐强度:B)。Chams-Davatchi等[11]的Ⅰ 期临床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结果显示, 泼尼松龙联合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天疱疮, 可增强泼尼松龙的有效性, 最能有效减少激素用量的细胞毒性药物是AZA, 其次是CTX静脉滴注治疗、MMF。但随后Esmaili等[12]进行了寻常型天疱疮治疗的Ⅱ 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随访了Ⅰ 期试验中纳入研究的87名天疱疮患者, 发现口服泼尼松龙联合其他辅助性药物治疗与单独口服泼尼松龙治疗相比, 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这些辅助性药物的远期疗效仍有待阐明。Chams-Davatchi等[13]的另一项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表明, AZA的使用可以长期减少泼尼松龙的剂量。此外, 1项长期的前瞻性研究[14]显示, 激素联合AZA用于治疗天疱疮具有高有效性和安全性, 大多数患者可达到长期缓解, 甚至部分患者可痊愈。

使用AZA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肝脏毒性、急性胰腺炎, 还可增加疣、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的易感性[7, 15]。AZA引起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如下[7]:1)AZA治疗前应检查TPMP活性并监测全血计数, 如果淋巴细胞计数低于05× 109· L-1则建议减量, 如果发生骨髓抑制应立即撤药, 血小板计数低于50× 109· L-1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 109· L-1应该与血液科医生会诊; 2)应定期检测肝功能以避免AZA引起肝损伤, 一旦发生应减少AZA剂量或撤药; 3)低剂量AZA开始治疗, 且AZA与食物同服或进食后不久再服AZA可减轻胃肠道不适, 必要时则需减少AZA剂量或立即撤药。

2 吗替麦考酚酯

MMF是霉酚酸(mycophnolicacid, MPA)的吗啉乙酯类衍生物, 在酯酶作用下水解后生成活性成分霉酚酸[16]。MPA可以高效、非竞争性、可逆性、选择性地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磷酸脱氢酶(inosine mon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IMPD- H)[17]。IMPDH可通过辅酶Ⅰ 依赖途径氧化次黄嘌呤-5’ -单核苷酸为黄嘌呤-5’ -单核苷酸, 是三磷酸鸟苷从头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16]。IMPDH有2种亚型, 即Ⅰ 型和Ⅱ 型, Ⅰ 型在正常细胞中是最主要的形式, 包括未活化的淋巴细胞, Ⅱ 型的表达在活化的淋巴细胞中选择性上调, Ⅱ 型对MPA的敏感性是Ⅰ 型的5倍[16]。因此, 虽然MMF与AZA同样抑制DNA的合成, 但与AZA相比, MMF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活化的淋巴细胞。

目前, MPA在市场上有2种剂型, MMF和霉酚酸钠肠溶片(enteric-coated mycophenolate so-dium, EC-MPS)[17]。欧洲指南[9]认为, MMF可作为一线辅助治疗方案, 用于治疗难治性天疱疮或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证者, 推荐剂量为MMF 2 g· d-1或MPA 1 440 mg· d-1, 为了增强胃肠耐受性, 初期每周1粒(500 mg), 然后逐渐增加剂量, 直到最终2 g· d-1或1 440 mg· d-1。日本指南[10]认为, MMF与泼尼松龙或其他药物联用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即口服MMF每天35~45 mg· kg-1, 通常2~3 g· d-1(推荐强度:C1)。Beissert等[18]比较了甲基泼尼松龙联合AZA与甲基泼尼松龙联合MMF治疗天疱疮的效果, 结果发现, MMF与AZA用于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和落叶型天疱疮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相同的减少激素用量的作用。在Beissert等[19]的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 他们将轻到中度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 试验组口服MMF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结果发现, 试验组缓解速度更快并且更持久,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缓解时间长达3或6个月, MMF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尽管MMF治疗在主要终点指标方面没有表现出优势, 包括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抗体滴度、生活质量、安全性等, 但在次要终点指标方面表现出其有效性, 包括开始缓解的时间和缓解持续的时间, 因此对于轻到中度寻常型天疱疮患者MMF也许有效。Ioannides等[20]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 单独口服甲基泼尼松龙(等量于泼尼松每日1 mg· kg-1)与甲基泼尼松龙联合MMF(每次15 g, 每日2次)治疗天疱疮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可以认为MMF没有减少激素用量的作用。

MMF治疗引起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感染、白细胞减少、贫血, 静脉滴注MMF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和血栓形成, 罕见的不良反应有食管炎、胃炎、胃肠道出血或侵袭性巨细胞病毒感染[4]。

3 环磷酰胺

CTX是一种烷化剂, 具有抗肿瘤性和免疫抑制活性[4]。CTX在肝脏中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醛磷酰胺和磷酰胺氮芥, 磷酰胺氮芥可使DNA烷基化, 从而使DNA与DNA以及DNA与蛋白质交联, 抑制DNA复制及引发细胞死亡[4, 21]。

欧洲指南[9]认为, CTX可作为二线辅助治疗方案, 用于治疗难治性天疱疮或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证者, 即静脉滴注500 mg· d-1(100 mg地塞米松用500 mL的5%的右旋糖稀释后静脉滴注, 缓慢静脉滴注1~2 h, 连续3 d, 并只在第1天静脉滴注CTX, 12岁以下的儿童剂量减半; 间隔4周后重复治疗, 在间隔期口服CTX 50 mg· d-1)或每天口服2 mg· kg-1(未指出疗程)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而日本指南[10]认为, CTX与泼尼松龙或其他药物联用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即每天口服3 mg· kg-1, 通常50~100 g· d-1(推荐强度:C1)。但其疗效尚有争议。Sharma和Khandpur[22]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 CTX静脉滴注并口服泼尼松龙治疗与单独口服泼尼松龙相比, 前者达到缓解的时间更短, 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的复发率和糖皮质激素的累积用量更少, 且CTX静脉滴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Rose等[23]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 M/A组采用甲基泼尼松龙(每日2 mg· kg-1)联合AZA(每日20~25 mg· kg-1)口服治疗, D/C组采用地塞米松(100 mg, 连续3 d)联合CTX(500 mg, 第1天)静脉滴注治疗, 间隔2~4周1次, 在静脉滴注治疗间隔期口服CTX(50 mg· d-1), 连续6个月, 结果显示, M/A组与D/C组相比更易复发, 且不良反应更常见, 但这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D/C组的治疗效果进展明显, 但其疗效仍有待确证, 然而就主要疗效而言, D/C组与M/A组相比可能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且复发率更低。Sethy等[24]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A组采用地塞米松(100 mg, 连续3 d)和CTX(500 mg, 3天中的任意1天)静脉滴注, 间隔4周1次, 并每天口服CTX(50 mg· d-1), B组每隔4周静脉滴注CTX(每天15 mg· kg-1)并口服泼尼松龙(每天15 mg· kg-1)治疗, 结果显示, 与A组相比, B组皮肤病损愈合更快, 该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其他指标的测量值无统计学意义(包括黏膜病损开始缓解的时间、皮肤病损上皮再生的时间、黏膜病损上皮再生的时间、缓解的人数、缓解的时间、治疗期间以及结束治疗后复发人数)。所以, B组可获得早期缓解, 但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亦更常见。

CTX作为一种烷化剂本身具有致癌性, 其不良反应包括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出血性膀胱炎、皮肤/指(趾)甲变黑、脱发、毛发结构和颜色改变以及嗜睡[4], CTX还可抑制骨髓造血, 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 还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和膀胱移行细胞癌[4, 5, 25]。因此, 静脉滴注CTX必须要有充足的液体摄入, 并口服或静脉滴注美司钠(巯乙基磺酸钠)以预防膀胱毒性[4, 5]。CTX还可引起闭经、精子缺乏、不孕症等, 这些都与剂量有关, 且不可逆转, 累积剂量达6 g即可引起[4, 5, 26]。因此, 出现了以下几种方案以减少CTX的累积剂量[5, 26]:1)每个月静脉滴注CTX 1次; 2)每个月静脉滴注CTX的同时每天口服低剂量的CTX; 3)一次性剂量的免疫清除治疗。

4 环孢素

CsA可选择性地与免疫活性淋巴细胞, 特别是T细胞细胞质内的蛋白质— — 亲环素结合形成CsA-亲环素复合物, 该复合物可抑制钙调磷酸酶的活性, 从而抑制钙调磷酸酶激活白细胞介素-2的转录[4]。它也能抑制淋巴因子的产生和白细胞介素的释放, 因此可降低效应T细胞的功能[4, 27]。

日本指南[10]认为, CsA与泼尼松龙或者其他药物联用可以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即口服CsA每日3~5 mg· kg-1(推荐强度:C1)。少数个案及研究显示, CsA辅助治疗天疱疮可减少激素用量。Lapidoth等[28]的研究显示, 口服泼尼松(60~80 mg· d-1)和CsA(每日5 mg· kg-1)治疗天疱疮比单独口服泼尼松(120 mg· d-1)治疗更为有效, 且累积的泼尼松用量更少。Mobini等[29]研究表明, 单独使用CsA治疗天疱疮也许是获得长期疗效的一个方法。但是, 1项随机对照试验[30]显示, 口服泼尼松(每日1 mg· kg-1)和CsA(每日5 mg· kg-1)治疗天疱疮与单独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1 mg· kg-1)治疗相比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 且联合治疗引起的并发症更常见。总之, 目前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CsA用于治疗天疱疮。

CsA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肾功能紊乱、高血压、手颤、多毛症和牙龈增生[4]。

5 甲氨蝶呤

MTX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可抑制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并使T细胞增殖减少[31]。

欧洲指南[9]认为, MTX可作为二线辅助治疗方案用于治疗难治性天疱疮或有免疫抑制剂禁忌证者, 即每周口服MTX 10~20 mg, 并每天口服补充叶酸5~15 mg。日本指南[10]认为, MTX与泼尼松龙或其他药物联用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即每周口服MTX 25~75 mg, 最大剂量为每周12 mg(推荐强度:C1)。目前尚无关于MTX用于治疗天疱疮的随机对照试验, 少数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 MTX用于天疱疮的治疗时可以减少激素用量。目前仅有回顾分析[32, 33]显示, MTX可能对有糖皮质激素依赖或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有效。

MTX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肝脏毒性和肺炎[34]。叶酸和亚叶酸也许可以预防MTX治疗的并发症。亚叶酸和MTX在胃肠道吸收和细胞摄取时竞争相同的运载体, 大剂量的亚叶酸可能会反转MTX的抗炎效应, 从而导致患者对MTX的摄取减少, 所以建议患者跳过MTX治疗期服用亚叶酸[35]。

6 苯丁酸氮芥

苯丁酸氮芥与CTX相似, 是一种氮芥型烷化剂, 通过使核酸烷基化来抑制DNA合成, 但与CTX相比, 其对膀胱无不良反应[36]。

Harman等[34]认为, 当不能使用其他药物时可考虑使用苯丁酸氮芥, 但其支持证据有限(推荐强度C; 证据质量Ⅳ )。Shah等[36]回顾分析了9位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天疱疮患者口服苯丁酸氮芥的治疗效果, 每位患者口服苯丁酸氮芥的起始剂量为4 mg· d-1, 根据病情可以适当增加剂量, 当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时, 最好低于10 mg· d-1。其中5位患者有改善或缓解, 且激素用量减少。因此认为苯丁酸氮芥可作为天疱疮的辅助治疗, 但目前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支持其用于治疗天疱疮。

苯丁酸氮芥治疗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34, 36], 需定期行血液检查。

7 咪唑立宾

MZB是咪唑核苷类抗代谢药, MZB可以竞争性抑制肌苷和鸟嘌呤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 — 单磷酸合成酶, 通过消耗鸟嘌呤核苷酸抑制T细胞活性, 其药理作用与AZA、MMF相似[37, 38]。

日本指南[10]认为, MZB与泼尼松龙或其他药物联用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即每天口服MZB 1~3 mg· kg-1, 通常1~3次· d-1(推荐强度:C2)。有个案报道[37]MZB(150 mg· d-1)联合低剂量的泼尼松龙(15 mg· d-1)治疗D-青霉胺引起的天疱疮后, 抗桥粒芯糖蛋白1抗体的水平降低, 泼尼松龙的用量减少, 且病情好转没有复发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目前仍缺乏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MZB用于天疱疮的治疗。

MZB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38], 因此有必要定期行血液检查。

8 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是从链霉菌属株的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可抑制钙调磷酸酶的活性, 从而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 如白细胞介素-2和γ -干扰素, 降低淋巴细胞的活性, 抑制B细胞的功能, 与CsA的作用机制相似[39, 40]。

虽然有研究[41]表明, 他克莫司用于天疱疮的局部治疗效果较好, 但目前关于口服他克莫司治疗天疱疮的研究较少。Bü sing等[40]报道了2例难治性天疱疮患者, 他们分别口服他克莫司8 mg· d-1(011 mg· kg-1)、10 mg· d-1(016 mg· kg-1)治疗后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Dastgheib等[39]在6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 口服泼尼松龙和他克莫司与口服泼尼松龙和AZA治疗天疱疮相比, 前者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较少。

他克莫司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肾功能损伤和高血压[][39, 40], 因此有必要定期检测患者血压和肾功能。

9 小结

根据目前的日本指南及欧洲指南, 治疗天疱疮的免疫抑制剂推荐强度均无A级, 有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支持可用于治疗天疱疮的免疫抑制剂有AZA、MMF、CTX。AZA价格不贵, 常见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MMF比AZA更具选择性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可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较其他免疫抑制剂轻, 但价格较贵; CTX价格不贵, 但可增加患出血性膀胱炎、膀胱癌的风险; CTX静脉滴注治疗的给药方式不够便捷。CsA口服治疗方便, 但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常见且价格较贵; MTX价格不贵, 但起效较慢; 苯丁酸氮芥价格不贵, 但目前用于治疗天疱疮的研究较少, 缺乏随机对试验研究的证据支持; MZB口服治疗方便、价格便宜、不良反应相对其他免疫抑制剂较轻, 但缺乏用于天疱疮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证据; 他克莫司价格较贵, 目前支持其用于天疱疮的全身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

1、天疱疮是免疫性系统疾病的一种,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严重者甚至可以危及生命;

2、口腔粘膜损害。对于天疱疮患者,会影响自身的口腔黏膜导致口腔黏膜有水疱的出现,也会与咽、喉及食道黏膜牵连。病情严重的更加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导致营养无法正常摄入,给患者的身体以及免疫系统造成更进一步的损害;

3、皮肤损害。皮肤损害是较为明显的危害,天疱疮会影响患者多部位的皮肤,给患者自身皮肤组织的正常机能造成很大的破坏;

4、特别地,少部分类型的天疱疮还具有遗传性,例如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按生理功能分为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三大类。其中以糖皮质激素临床最为常用。

 糖皮质激素类

 [生理作用]

 生理剂量下主要影响三大物质和水盐代谢,当剂量过大或长期应用时,可导致各种物质代谢紊乱,以下是其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1、糖代谢:①糖原异生-肝、肌糖原合成-;②抑制细胞对糖的摄取和氧化利用、使血糖升高、糖尿(严重时)。

 2、蛋白质代谢:合成ˉ、分解-负氮平衡,从而产生肌肉萎缩、皮肤变薄、生长发育迟缓、伤口难愈。

 3、脂肪代谢:脂肪合成ˉ、分解-诱发酮症酸中毒;脂肪再分布向心性肥胖、满月脸。

 4、水、电解质代谢:留钠排钾水钠潴留、低血钾、高血压;增加钙磷排泄骨质疏松。

 5、雄激素样作用:痤疮、多毛等。

 [药理作用]超过生理剂量时,除影响物质代谢,尚可出现下列药理作用:

 一、抗炎作用: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都有抑制作用。表现在炎症早期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炎症后期防止粘连和疤痕形成。抗炎机理:

 1、稳定生物膜:

 (1)稳定溶酶体膜:蛋白水解酶类释放ˉ,炎症反应ˉ。

 (2)稳定肥大细胞膜:组胺等致炎物质释放ˉ,炎症反应、渗出ˉ

 2、抑制化学趋化作用:使中性粒、单核和巨噬细胞移行至炎症区ˉ炎症浸润ˉ。

 3、增强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血管收缩↓→充血渗出ˉ

 4、抑制致炎物的生成:诱导磷脂酶A2抑制蛋白→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ˉPGs、LTs、5-HT缓激肽等生成ˉ,该作用以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

 5、抑制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肉芽增生ˉ,粘连、疤痕形成ˉ

 二、抗免疫作用: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抑制,但对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更强,后者在大剂量时才明显。抑制免疫反应多个环节:

 1、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2、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能力和阻止免疫活性细胞增殖

 3、促进淋巴细胞重新分布,使循环淋巴细胞ˉ

 4、大剂量可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抗体生成ˉ

 5、稳定肥大细胞膜致炎物释放ˉ过敏反应ˉ。

 三、抗毒作用:机体对内毒素耐受力-、损害ˉ,表现为解热,改善中毒症状,但不能中和内毒素,对外毒素损害亦无保护作用。作用机制:

 1、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热原释放、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

 2、与内毒素主要成分脂多糖结合,阻止其所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四、抗休克作用:超大剂量可对抗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可能的抗休克机制:

 1、扩张痉挛血管,加强心收缩力,改善微循环;

 2、稳定溶酶体膜,使心肌抑制因子生成ˉ,阻断该因子所致心肌收缩力ˉ、心输出量ˉ和内脏血管收缩的作用;

 3、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改善重要器官供血氧。

 4、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减轻微血栓形成。

 五、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1)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元-;(2)中性粒细胞-,但功能ˉ;(3)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

 六、其他作用:

 1、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欣快、失眠、可诱发精神失常和癫痫。

 2、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诱发或加重溃疡。

 3、对抗VitD对钙的吸收作用,久用易致骨质蔬松。

 [作用机理]

 该类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转入细胞核?相应mRNA转录?诱导相应蛋白质或酶合成?产生各种效应。

 [临床应用]

 1、替代治疗:用于急慢性皮质功能不全症(包括肾上腺危象和阿狄森氏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2、严重感染:适用于伴有毒血症的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暴发型脑膜炎,中毒性肺炎等,注意应在足量有效抗菌药前提下使用。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激素,但对严重传染性肝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可缓解症状。

 3、感染性休克:如败血症、中毒性菌痢引起的感染性休克。须与足量的抗菌药合用,宜及早和大剂量应用皮纸激素。

 4、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重要器官的炎症如脑膜炎,脑炎,心包炎,风湿性心瓣膜炎,脑膜炎、角膜炎等。

 5、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症、支气管哮喘等。

 6、血液病:(1)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再障均有缓解作用,但停药易复发。(2)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溶血也有效。

 7、局部应用:(1)眼科:结膜炎、虹膜炎(局部应用)、视网膜(全身用药)。(2)皮肤科:接触性皮炎、湿疹、牛皮癣;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仍需全身用药。

 [不良反应]

 一、长期大量应用的不良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如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痤疮、浮肿、高血压、低血钾。采用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加服氯化钾可减轻症状。

 2、诱发或加重溃疡病;对长期大量使用者可加服抗胆碱及抗酸药。

 3、并诱发或加重感染:免疫抑制之故,注意早诊断,必要时与有效抗菌药合用。

 4、生长发育迟缓、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5、心血管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二、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反溃抑制ACTH分泌所致,出现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

 防治措施:(1)尽量降低每日维持或用隔日给药法;(2)缓慢逐渐停药,于疗程结束后7天加用ACTH;(3)在停药数月或更长时间,如遇应激情况给予足量本激素。

 2、停药症状和停药反跳:突然停药或减量太快,可出现一些原疾病没有的症状称停药症状;原病复发或恶化称停药反跳现象。

 [禁忌症]严重高血压、骨折或创伤恢复期、新近胃肠手术、中重度糖尿病、溃疡病、角膜溃疡、精神病等。

 [用法]

 1、大剂量突击疗法:严重感染或休克

 2、一般剂量长期使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3、小剂量替代疗法: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

 4、隔日疗法:将两日量一次给予。优点:按激素昼夜分泌节律给药,晨6-8时为分泌高峰,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负反馈抑制性小

 [糖皮质激素分类]

 1、短效:可的松(Cortisone)、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前者在肝内转化为后者才生效)

 2、中效:泼尼松(Cortisone)、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Prednisolone),(前者在肝内转化为后者才生效)。

 3、长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倍他米松。

 4、外用:氟氢可的松、肤轻松。

 促皮质素(ACTH)

 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用于肾上腺皮质废用性萎缩和ACTH兴奋试验。但用于前者往往作用有限,显效慢且对功能已丧失者无效。

 盐皮质激素类

 药物有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起保钠排钾作用。用于慢性皮质机能不全及盐性肾上腺性综合征。

妊娠性类天疱疮怎么处理

妊娠性类天疱疮的治疗取决于皮疹所处时期及疾病的严重性,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瘙痒和皮肤损害。

一般该病在检查确诊后,轻度可给予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即可(不管是加或不加口服抗组胺药),其他程度的妊娠性类天疱疮一般需要给予全身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氢化泼尼松,起始剂量一般为05-10mg/kg/d)。皮疹改善时可减量。如对皮质类固醇不敏感,可尝试其他药物,如甲强龙冲击疗法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如有必要,分娩后可给予广谱免疫抑制治疗。

妊娠性类天疱疮的症状表现

该病患者初发皮疹多为瘙痒性、多形性、图案状红斑、丘疹、风团和斑块等,数天至数周后发展为大疱性类天疱疮样皮疹,皮损部位通常从脐周开始,之后迅速波及至腹、胸、背和四肢等处,偶尔也延伸至面、颈、头皮等部位。

妊娠性类天疱疮对胎儿有影响吗

该病一般出现在妊娠晚期或产后初期,之后逐渐消退,患者的预后通常良好,但患者的胎儿早产和死胎发生率相对较高,胎儿早熟和低体重儿的风险增加也跟该病严重程度有关,另由于母体抗体被动的进入到胎盘,大约10%的新生儿可出现皮肤病灶,不过在数天至数周内可自行消失。

天疱疮首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这种药物能够快速的控制病情,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但由于糖皮质激素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消化道溃疡以及呼吸道感染,所以在用药的过程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情况,随时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金制剂进行治疗,这对于加快身体的恢复速度也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天疱疮这种疾病,除了使用各种药物进行治疗之外,还应该注意生活中的护理,这样才能够得到最好的疗效。平时患者要多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的清洁,以尽量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否则会造成症状的加重,这就会对身体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还应该调整饮食,平时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但是千万不能吃辛辣油腻以及刺激性过强的食物,特别是辣椒、花椒、火锅、海鲜等,否则不但会影响身体恢复,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症状进一步加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葡萄科植物狭叶崖爬藤的全株或根·《中医大辞典》·灯笼草 31 灯笼草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35 使用注意 4 茄科植物苦蘵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灯笼草 41 灯笼草的别名 42 来源及产地 43 性味 44 功能主治 45 使用注意 46 化学成分 47 灯笼草的药理作用 5 茄科植物酸浆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灯笼草 51 灯笼草的别名 52 来源及产地 53 性味归经 54 功能主治 55 化学成分 56 灯笼草的药理作用 6 茄科灯笼草的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灯笼草 61 拼音名 62 灯笼草的别名 63 来源 64 生境分布 65 性味 66 功能主治 67 灯笼草的用法用量 68 摘录 7 茄科植物灯笼果的全草·《中华本草》·灯笼草 71 出处 72 拼音名 73 英文名 74 灯笼草的别名 75 来源 76 原形态 77 生境分布 78 性状 79 化学成份 710 灯笼草的药理作用 711 性味 712 功能主治 713 灯笼草的用法用量 714 各家论述 715 摘录 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灯笼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灯笼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灯笼草 1 拼音

dēng lóng cǎo

2 英文参考

peruvian groundcherry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葡萄科植物狭叶崖爬藤的全株或根·《中医大辞典》·灯笼草

灯笼草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五爪金龙之别名[1][2]。

31 灯笼草的别名

灯笼草、五爪龙、红葡萄、小五爪龙[1]。

32 来源及产地

葡萄科植物狭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ypoglaucum Planch的全株或根[1]。分布云南、四川等地[1]。

33 性味

苦、涩,平[1]。

34 功能主治

活血祛风,消肿止痛[1]。

1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闭经[1]。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服[1]。

2治无名肿毒[1]。捣敷[1]。

3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1]。

4 茄科植物苦蘵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灯笼草

灯笼草为中药名,出自《江西民间草药》,为《本草拾遗》记载的苦(音zhi织)之别名[3][2]。

41 灯笼草的别名

灯笼草、野绿灯、天泡草、响铃草[3]。

42 来源及产地

茄科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的全草[3]。分布长江以南各地[3]。

43 性味

苦、酸,寒[3]。

44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3]。

1治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牙龈肿痛,湿热黄疸,痢疾,水肿,热淋[3]。煎服:15~30g[3]。

2治天疱疮,捣汁涂或焙干研末油调敷;疔疮肿毒,煎服或捣敷[3]。

4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3]。

46 化学成分

本品含酸浆果红素[3]。又含苦蘵素(Physapubescin)、苦蘵甾醇(Pubescenol)、苦甾内酯(Pubescenolide)等[3]。

47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癌作用[3]。

5 茄科植物酸浆的全草·《中医大辞典》·灯笼草

灯笼草为中药名,出自《新修本草》,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酸浆之别名[4][2]。

51 灯笼草的别名

灯笼草、天泡草、金灯草、红姑娘[4]。

52 来源及产地

茄科植物酸浆 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i (Mast) Mak的全草[4]。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4]。

53 性味归经

酸、苦,寒[4]。入肺、脾经[4]。

5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利尿[4]。

1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音哑,黄疸,痢疾,水肿,小便不利[4]。煎服:9~15g[4]。

2治天疱疮,湿疹,疔疮,丹毒[4]。捣敷或研末调敷[4]。

55 化学成分

本品含酸浆苦素(Physalin)A、B、C,木犀草素及其7葡萄糖苷等[4]。

56 灯笼草的药理作用

酸浆果是高效的抗乙肝病毒抗原的药物[4]。煎剂在试管中对痢疾杆菌、金**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4]。据报告,根及果实有催产作用[4]。

6 茄科灯笼草的全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灯笼草 61 拼音名

Dēnɡ Lonɡ Cǎo

62 灯笼草的别名

灯笼果、打额泡、地灯笼、天泡果、打扑草、苦灯笼草、炮仔草、母炮草

63 来源

茄科灯笼草Physalis peruviana L,以全草入药。

64 生境分布

福建、广东、广西。

65 性味

苦,凉。

66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利水。主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睾丸炎,泡疹,疖疮,疝气痛。

67 灯笼草的用法用量

05~1两。

6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7 茄科植物灯笼果的全草·《中华本草》·灯笼草 71 出处

出自《陆川本草》

72 拼音名

Dēnɡ Lonɡ Cǎo

73 英文名

Downy Groundcherry Fruitor Herb, Herb of Capegooseberry, Herb of Peruvian Gruondcherry

74 灯笼草的别名

爆卜草、灯笼泡、鬼灯笼、打卜草、水灯笼草、苦灯笼草、荷卜草、打额泡、天泡果、响铃子、地灯笼、母炮草、炮仔草

7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灯笼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alis peruian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76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590cm。具匍匐的根茎,茎直立,具短柔毛。单叶互生,或2片聚生;叶柄长25cm,密生柔毛;叶片卵形圆形至长圆形,长615cm,宽4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对称心脏表,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尖齿,两面密生柔毛。花单生子叶腋,梗长约15cm;花萼阔钟状,绿色,5浅裂,裂片披针形,具短茸毛;花冠阔钟状,长1215cm,,**,喉部有紫色斑纹,5浅裂,裂片近三角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近基部处,花丝及花药蓝紫色;雌蕊1,子房上位,23室。浆果球状,直径,包围在浆果外面,但与果分离。种子**,圆盘状。夏季开花结果。

77 生境分布

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有栽培、或为野生而生于海拔12002100m的路旁或河谷。

78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2560cm。茎略呈扁方柱形,具棱,表面灰黄白色或灰青色,密被白色茸毛。叶皱缩卷曲,展平后呈卵圆形,长25cm,宽23cm,先端尖,基部楔形或微心形,近全缘或有不规则疏粗齿,暗绿色或黄绿色,两面被白色茸毛;齿长叶柄。叶依处具膨大似灯笼状的花萼,有的已压扁,长约25cm,宽约2cm,淡黄绿色,薄纸质,半透明,被有柔毛,内有暗黄绿色奖学金果,近圆形,直径约1cm。气微,味甘、基。

以全草幼嫩、色黄绿、带果宿萼多者为佳。

79 化学成份

全草含酸浆双古豆堿(phygrine)[1],古豆堿(hygrine),托品堿(tropine),3β乙酰氧基莨菪烷(3βacetoxytropane),N甲基吡咯烷基古豆堿A(Nmethylpyrrolidinylhygrine A),N甲基吡咯烷基古豆堿A(Nmethylpyrrolidinylhygrine A)N甲基吡咯烷基古豆堿B(Nmethylpyrrolidinylhygrine B),3α巴豆酸氧基莨菪烷(3αtigloyloxytropane),红古豆堿(cuscohygrine),灯笼草堿(physoperuvine)[2],3β巴豆酰氧基莨菪烷(tigolidine,3βtigloyloxytropane)[3],灯笼草内酯(perulactone)B[4],睡茄灯笼草素(withaperuvin)D[5]叶中含酸浆内酯(physalolactone)[8],酸浆内酯 B[7],C[8],23羟基酸浆内酯(23hydroxyphysalolactone)[9],4去氧酸浆内酯(4deoxlolactone B3OβDglucopyranoside)[11],灯笼草内酯[12],酸浆苦味素(physalin)A,2,3二氢睡茄内酯E(2,3dihydrowithanolede E),4β羟基睡茄内酯E(4βhydroxywithanolide E),睡茄内酯(withanolede)E[13]、S[14],丙种24E22ξ乙酰氧基1α,3β二羟基5,24麦角二烯26酸的酯的甙化合物(glycosidesters of24E22ξacetoxy1α,3βdihydroxyergosta5,24dien26oic acid)[15]。还含多种黄酮甙:山柰酚3芸酚3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山柰酚3刺槐二糖甙(kaempferol3robinobioside),山柰酚3芸香糖甙7葡萄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7glucoside),山柰酚3刺槐二糖甙7葡萄糖甙(kaempferol3robinobioside7glucoside),槲皮素3芸香糖甙(quercetin3rutinolide),槲皮素3刺槐二糖甙(quercetin3robinobioside)槲皮素3芸香糖甙7葡萄糖甙(quercetin3rutinoside7glucoside),槲皮素3刺槐二糖甙7葡萄糖甙(quercietin3robinobioside7glucosde)[16]。

根中含右旋灯笼草堿,消旋灯笼草堿,右旋N,N二甲甘灯笼草堿盐(N、Ndimethylphysoperuvinium salt)[17],睡茄灯笼草素(withaperuvine)[10],睡茄灯笼草素E[18]、F、G[19]、H[20],酸浆双古豆堿[1],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tosterolβDglucoside),酸浆内酯,4β羟基睡茄内酯E,芸香甙(urtin)[21],根中还含3β巴豆酰氧基托烷,3α巴豆酰氧基托烷[7]。

又含挥发性成分:2甲基丁酸甲酯(methyl 2methyl butyrate),2,5二甲基4羟基3(2h)furanone),4辛酸内酯(4octanolide),5辛酸内酯(5octanolide),β紫罗兰酮(βionone),β突劂蔷薇酮(βdanascenone);枸橼酸(citric acid),和少量有机脂肪酸、苯甲酸等[22]。

710 灯笼草的药理作用

抗癌及抗微生物作用:灯笼果叶提取物可使移植艾氏腹水癌的动物存活期延长70%,宿萼提取物能延长60%,茎提取物能延长30%,根提取物能延长10%。这些部位的乙醇提取物体外试验如有抗微生物活性,其中叶提取物作用最强。

711 性味

味苦;性凉

712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感冒;喉痛;咳嗽;痄腮;天郊疮

713 灯笼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714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

2《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

3《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

4《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

5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715 摘录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内棘层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患者皮肤或黏膜上会出现松弛性大疱,并且疱易破溃后呈现糜烂面。

流行病学

天疱疮较为少见,平均发病年龄为40~60岁,年发病率为05~32/10 万,女性发病率略多于男性。

寻常型天疱疮约占所有天疱疮的60%~70%,患者多为中年人,任何种族人群均可发生。

疾病类型

天疱疮按照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改变,寻常型天疱疮、增殖型天疱疮、落叶型天疱疮和红斑型天疱疮。

寻常型和增殖型天疱疮病变部位都在皮肤的基底细胞层上。寻常型天疱疮在褶皱部位可出现增殖型的变化,一般认为增殖型天疱疮是寻常型天疱疮的轻型。红斑型或落叶型天疱疮病变部位都在皮肤的棘层细胞上部,临床上红斑型天疱疮可以转变为落叶型天疱疮,因此认为红斑型天疱疮是落叶型天疱疮的轻型。

另外,还有特殊的天疱疮包括疱疹样天疱疮、IgA天疱疮、药物诱发性天疱疮及与伴发肿瘤的副肿瘤性天疱疮等。

病因

天疱疮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中存在有抗表皮细胞间成分的自身抗体。

基本病因

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区别“自己”和“非己”的能力,对非己的抗原能够发生免疫应答,予以清除。对自身抗原则处于免疫耐受或无应答状态,不会攻击自身组织,从而保护机体的健康和稳定。

如果患者免疫系统出现紊乱,免疫细胞对自身组织发起“攻击”,打破了机体的自身稳定,这样就会发生疾病,统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表皮棘层细胞间存在着相互间的连接结构—桥粒,组成桥粒的蛋白桥粒芯蛋白(Dsg1,Dsg3)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桥粒芯蛋白抗体”,即天疱疮抗体。天疱疮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可导致细胞间黏附功能丧失,导致棘层细胞松解和水疱形成。

一些源于淋巴系统的肿瘤,如Castleman病、胸腺瘤,可引发一种特殊类型的天疱疮,称之为副肿瘤性天疱疮。

诱发因素

部分药物有诱发天疱疮的风险,多在用药数月或一年后发生,如D-青霉素、卡托普利、吡罗昔康和利福平等含有氢硫基团(巯基)的药物。

天疱疮患者食用富含氢硫基团的食物如大蒜等,可加重皮疹。

症状

天疱疮多表现为外观正常或红斑性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性的水疱、大疱,不同类型的天疱疮出现水疱的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天疱疮怎么治疗最快

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及黏膜的严重的慢性自身免疫大疱性疾病。目前,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药物,在控制病情的同时也可能引起各种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