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古籍正文文字后面的圈圈是什么意思?有实心也有空心的。怎么理解和断句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7收藏

请教古籍正文文字后面的圈圈是什么意思?有实心也有空心的。怎么理解和断句呢?,第1张

在古籍中,正文文字后面的圈圈通常用来表示注释或说明。实心的圈圈通常表示这部分内容是对正文的直接注释,而空心的圈圈则通常表示这部分内容是对正文的间接注释或说明。

对于理解和断句,一般来说,注释部分的文字是对正文的补充解释或者提供背景信息。所以,如果读不懂正文中的某个部分,或者对某个部分有疑问,你可以查找这个部分的注释,以帮助理解。

然而,每个圈圈所代表的含义可能因书籍和上下文的不同而不同。有些书籍可能会用特殊的符号或者格式来表示注释,比如用小字或者不同的字体等等。因此,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断句,需要参考书籍的前言、跋或者书后的附录等,查看注释部分的说明和标注。

总之,对于古籍中正文文字后面的圈圈,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和书籍的标注来进行理解和断句。

我们要首先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中文在头一开始就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籍没有标点符号。其实标点符号的流行,也就是近两三百年的事。

那么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在心头升起这样一种疑问,“没有标点符号,古人怎么读文章?”

古人采用“句读”的读书方法。

古人读书的时候,第一件要搞懂的事情就是“句读(judou)”。句读就是读古文的方式,俗称“断句”。在《三字经》里对学生就有明确的要求:“明句读”。《师说》里也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的句子。

就好像很多人一辈子都《红楼梦》每一次都能读到不一样的意思。古人反复读一本书,却每次都能读到同一个意思。这也就是因为他们长期接受”句读“读书法的锻炼结果。

”句读“的读书方法究竟为何物?

句读的断句方法在汉代以前的古书,多为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而表示感叹、疑问等语气就交给了专属的语气词。比如“知”、“乎”、“者”、“也”、“焉”等。

汉代之后的古文,由于大量引用的句式减少,格式更加灵活。则通过“通读全文了解大概意思;抓住关键中心;理清脉络,点断句子;最后通读。”这种方法来读。

其实在活字印刷术出来之后,明清时期的古文刻本,开始用“句读”标注。也就是说一句话没有说完,那么在字的后面都要加上一个“、”。当一句话说完了之后,在旁边画上“。”。这就是我国最初标点符号的起源。

在古代不明句读是要闹出笑话的。

古人因为不明句读的笑话,最常被引用的也就是“下雨天留客”了。

说的是有个人去朋友家玩儿,不巧下起了雨,客人回不去,那么就只能留在房子主人家。可是房子主人却不欢迎人留下,于是就写了“下雨天留客 天留人不留”这几个字。想让客人看到字知趣而退。

当然我们都知道,后来客人非常聪明,拿起笔在这句话上加了几个标点,改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就安心的留了下来。一句话因为拆解方式的不同,变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这句话也作为句读重要性的经典案例广为流传。

标点、段落、章节的出现:

说完了“句读”这种读书方法,我们再探求一下标点符号的推广。因为不光是中文,英文、法文、拉丁文和希腊文再头一开始也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标点符号的产生其实是一种商业行为的结果。在五六百年前,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这个时候书籍大量印刷,变成了一种商品。

但是很快问题出现了:书很难读,很难被大众轻松接受并广泛购买。为了使读书更简单,欧洲市场发明创造了标点,并在全球广泛应用。

演化到后来,分段和章节也出现了。这使得普罗大众读书效率倍增。因为在最开始,古人的书是没有分段的,也没有章节。虽然听起来骇人听闻,但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本书,不光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段落,甚至章节也没有。那读起来想必是异常艰辛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一词多义,不同的语气有不同意思,就连标点符号都有不同的作用,放在句中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作用,所以很多人说中文是最难学的。但是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古人阅读时没有标点符号的,至于原因有以下几点:

01、古人读书先从断句开始

我们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先从拼音开学,很早的时候就接触了标点符号,但是在古人读书的时候,他们是从短句的开始的,所以自然就用不到标点符号,要不然岂不是没意义了。古代的标点符号都是看书的人自己去加标点符号,而不是像现在拿到手上的书就全部都是现成的。

02、印刷术的限制

在古代的时候书籍没有这样多,很多书都是手写,最开始是在竹片上面写字,后来出现了纸张才有的书籍,印刷术更是很晚才出现,印刷技术也有限,我们都知道古代印刷很麻烦,要找到每一个相对应的刻章,加上标点符号就会更加繁琐,所以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标点符号很少出现。而且古代的印刷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很多人在进行印刷的时候为了成本也会选择不印刷标点符号,所以古代的书没有章节没有段落,而且在古代的时候是从右至左的排版,用空格代替更加美观。

03、慢读书的氛围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下面,追求效率,吃饭吃快餐,读书碎片化阅读。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很多文人都是喜欢精读,现在也一直在追求慢生活,这其实是一种回归。红楼梦很多人读一遍都有一次新的收获,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古文没有标点,所以在阅读古文的时候就会每读一遍每一次都有收获以及能够保持慢阅读的习惯。

综上所述就是古代书籍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的原因。

请教古籍正文文字后面的圈圈是什么意思?有实心也有空心的。怎么理解和断句呢?

在古籍中,正文文字后面的圈圈通常用来表示注释或说明。实心的圈圈通常表示这部分内容是对正文的直接注释,而空心的圈圈则通常表示这部分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