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炎帝、蚩尤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黄帝、炎帝、蚩尤,第1张

姓: 姬

  [1]氏:有熊、轩辕

  名:轩辕

  英文名:(The huangdi;Mauslleum)

  历史身份:华夏部落联盟领袖

  神话身份:神界中央天帝

  黄帝所居为姬水 [Ji River],黄帝以姬水成——《国语·晋语》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黄帝:姬水成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黄,故称黄帝。

  父亲:少典(据《史记》的《五帝本纪》和《秦本纪》记载都涉及“少典”,提及时期相差几代,《史记》的少典是指部族。)

  母亲:附宝

  妻子: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方雷氏女,名女节,次妃彤鱼氏女,次妃名嫫母,班在三人之下,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

  臣属:炎帝、应龙、风伯、雨师、天女、仓颉、风后、伶伦、力牧、常先、大鸿等

  子孙: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都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这样一来,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却已经不多见了。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我们的祖先。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黄帝诞辰:

  黄帝的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即上巳节,是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黄帝”的说法。

  诞生:西元前2718年

  驾崩:西元前2597年

  即位:西元前2697年即位,甲子。在位100年(即西元前2697-西元前2597在位)。

  葬地:陕西省延安府中部县桥山、黄帝功绩  精神文明

  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政治文明

  建立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提出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在使用人才上,访贤、选贤、任能,因才使用。实行以法治国,设“礼文法度”、“治法而不变”,命力墨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物质文明

  史书记载,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蚩尤与黄帝之战

  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河北涿鹿黄帝战蚩尤遗址

 第一种说法如汉代《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太史公言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轩辕本意为车,应是指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领的名称,如发明制作农耕工具技术称神农氏,发明制作捕捞工具技术而称伏羲氏,发明钻燧取火技术称燧人氏然。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熊、罴、貔、貅、[]、虎为六种兽名,应是有熊部落中六个氏族的名称,或谓图腾。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与阪泉相距不远。

  第二种说法见于周代《逸周书·尝麦解》,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有关黄帝的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并不限于具体数目八加一。“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第三种说法如战国至汉代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三说孰是,今已无考查之可能与必要。对于此类沪传千年后才被记入载籍的史前传说,史学家注视的焦点,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学者关心的问题,则是该传说反映出的族体的类型、文化特征及其形成和衍变的过程。[编辑本段]炎帝 姓:伊耆,后改姓姜

  氏:烈山氏

  [1]名:石年

  炎帝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炎帝,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女登,一日游华阳,被神龙绕身,感应而孕,生下炎帝。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目前史学界同时支持另一种说法,即黄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西侧,炎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东侧,两部落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阪泉也即涿鹿(两者皆位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决战,黄帝战胜并流放炎帝于南方(后召回),开创了华夏一统的局面。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位于黄河上游、渭河地区。据《史记》等古籍追记,炎帝姓“伊耆”,名石年。母为有娇氏女,名日女登,是少典正妃。生炎帝。长于姜水,故有‘姜’姓之称。据《纲鉴》等记载:“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朴,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肠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其化。”《越绝书》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务利之已矣,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贵于人,而天下共尊之。” [编辑本段]炎帝的传说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另说活动于泗水流域(黄河 下游),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面,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 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或者今山东泰山周围)。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 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史学界日趋支持另一种说法,炎帝同黄帝一样是一种帝位,而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黄河下游,后期神农氏部落执掌炎帝之位,而黄帝族部落,公孙姓,兴起于泰山西侧,而此时的神农氏部落已经无力征讨号令天下,黄帝开始征讨诸侯,积蓄实力,在阪泉也即逐鹿(泰山周围)与炎帝神农氏决战,炎帝神农氏一战被击溃,黄帝得以号令天下诸侯,流放炎帝神农氏于南方楚地,而另有不服从黄帝号令的南方蚩尤部落,本是炎帝神农的部属,扬言为炎帝报仇,纠集部众与黄帝战,数次击败黄帝,最后被黄帝利用计谋击败并杀,黄帝其后又先后平定蚩尤余部--邢天氏叛乱,最终一统天下,同时考虑到炎帝众望所归,民望犹盛,后来将其召回辅政,合并炎帝神农氏部落,后称炎黄部落

  另一说法是,炎帝一系世代居住在黄河下游,后期炎帝一位由神农氏掌权,而最后一代神农氏炎帝即是号称烈山氏,阪泉氏的蚩尤,姜姓(东方的大姓,多聚集在今山东临淄一带,东海姜尚姜子牙是其后裔之一),当时天下混乱,诸侯并起,神农氏难以继续掌控天下,黄帝崛起,意欲争夺帝位,而支持传统炎帝统治的部落与支持新兴黄帝统治的部落在阪泉(也即逐鹿)决战,阪泉同时也是炎帝最后的根据地,最后一代神农氏炎帝蚩尤作战英勇,虽然此前炎帝系在蚩尤带领下屡战屡胜,但最终被黄帝击溃于泰山周围,这是远古历史上少有的激烈的大战,蚩尤后来被人们奉为战神,每战必祭,也是中国人顽强精神的象征其后黄帝顺势封禅泰山,定都曲阜,建立了统一的华夏格局

  传说为远古时期部落首领,与黄帝同为中华民族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宋代《路史国名》载:“炎帝后,姜姓国,今宝鸡有姜氏城,南有姜水”。炎帝传说在宝鸡民间和官方流传经久不衰。宝鸡市区和南郊常羊山建有炎帝祠、炎帝陵,海内外炎黄子孙每年清明节和农历七月七举行盛大祭祀纪念活动。

  姜氏族为西戎族(或东夷族)一支,原为游牧民族(或农耕部落),很早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著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据说因“炎帝欲侵凌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 (阪泉,今京郊延庆境内的阪泉村)。面对着统领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大战一场在所难免。蚩尤带领著九黎,与联盟大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所谓涿鹿中原,源出于此。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则为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也是一个部落联盟,《路史》说70世(一说17世)而有天下,《春秋命历序》说一共传8世,520年,或522年,或《易纬稽览图》的540年,而8世的名字在由神农开始在《山海经》、《帝王世纪》、《路史》不一致,一般认为最后1世名字是参卢,即帝榆罔,禅位黄帝后被封到潞,参卢之後叫“潞子婴儿”。这里在春秋时代是赤狄潞子国。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在越南15世纪《岭南摭怪》中的《鸿庞传》,和官方史书《大越史记全书�6�4外纪卷一》记载,神农的三世孙帝明南游至无岭,遇见一位仙女,生子名禄续,封为泾阳王,以治南方,国号赤鬼国(包括现在的越南)。泾阳王和洞庭君的女儿生子名崇揽,封为貉龙君,就是百越的始祖,史称瓯貉国,即越南史上最早的朝代鸿庞朝。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战神。原为炎帝臣属,炎帝被黄帝击败后,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吃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传说中蚩尤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帝王阳刚之美,不为一代盖世豪杰。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论为妖魔、邪神形象。

  蚩尤的形象:《初学记》卷九引《归藏�6�1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其后《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而云:“蚩尤兄弟八十人”(《龙鱼河图》)或七十二人(《述异记》)者,则神之蚩尤又类人间一巨人部族。而《皇览�6�1冢墓记》复云:“蚩尤冢,在东平寿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封禅书》记齐祀八神,“三曰兵主,祀蚩尤”。蚩尤遂终以战神形象,载入史册。

  

  [编辑本段]蚩尤是农部落的名称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

  历代史家为作之作注。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战神 之后,司马贞撰《史记索隐》,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析其意,蚩尤非为天子,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蚩尤并非庶人。进而提出“蚩尤盖诸侯号也”之说。

  然则,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优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引述这一夹杂神话的民俗传说,显然对“诸侯”“天子”“庶人”诸说都有否定之义。因为,仅是一幅遗像便足以使“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其威风远非一般诸侯可比,亦非庶人可及。然而,又有天遣玄女助黄帝而非助蚩尤之说,可见蚩尤亦与“天子”无缘。

  诸学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诸侯”等概念硬往蚩尤身上套,明显是局限于周秦封建社会结构模式的认识框架,因而不能正确诠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蚩尤身份及这一概念的社会历史的内涵。

  蚩尤所处的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正值“神农氏世衰”之时。

 神农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明农耕生产工具耒、耜的一个氏族。《易·系辞》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从此,在中华大地上,许多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族硌先后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如《白虎通义》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这是对狩猎肉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追忆。又如《淮南子·修务训》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这又是对采储果实及螺蚌之肉为主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记忆。

  耒耜的发明是中国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飞跃,它奠定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基础,导致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神农氏之世”的出现。神农氏功绩伟烈,被尊为“农皇”,又称“地皇”。《尚书大传·卷第四》说:“神农为农皇也。……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指其功德之实质在发挥地力,亦称“地皇”。

  在中华远古传说中,“皇”的意思有两层:一是有重大发明功大德美泽被天下者,“皇,君也,美也,大也”[1],如燧人氏发明个钻木燧取火而被尊为“燧皇”[2];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用于捕兽捞鱼,并制定婚姻嫁娶之礼,使人类本身的繁衍进入健康有序的轨道,因而被尊为“羲皇”[3]。二是指不存在公共权力的早期原始社会,“道德元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4],“烦一夫扰一妇以劳天下,不为皇也。不扰匹妇故为皇”[5]。其情景如《庄子·盗跖》所述:“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

  到了神农氏晚期,由于农耕业逐渐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游荡觅食的原始群也渐次定居,逐步形成氏族社会,并发展为部落组织,出现拥有超出本部落影响力的部落联盟首领,这就是“帝”。《说文解字》释:“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谛”是指“审谛”,即举措详谨周密,合乎客观规律。《白虎通义》说,“德合天者称帝”[6]。“王天下之号”是指超越部落范围的号召力。“帝”的称号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从早期游群和氏族社会阶段向晚期部落社会阶段的转变。此时,神农氏也开始被称为“炎帝”。

  “炎帝”之“炎”,其义有二:一是火光,焚烧。《说文解字》释:“炎,火光上也”。《玉篇》释:“炎,热也,焚也”。这与原始农业离不开“火耕”有关。所谓“火耕”,是指先砍倒烧光荒地上的杂草灌木,然后耕种点播的一种垦殖手段。二是指南方之神。《汉书·卷七十四》:“南方之神炎帝”,这是从黄河流域的地理视角而言,发祥于湖北厉山,崩葬于湖南茶陵的神农氏当属南方无疑。

  从被尊为“农皇”的“神农氏之世”,到被称为“炎帝”的“神农氏世衰”之时,是一个历史的转折时代。

  蚩尤活跃于历史舞台之时,即“神农氏世衰”的“炎帝”之时。当时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武力互相争斗,不再服从由于发明耒耜的功绩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神农氏的约束。“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蚩尤最为暴”[7]。此所言“诸侯”,并非周秦社会制度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贵族,而是指原始社会末期的各部落酋长。蚩尤是其中之一。

  “蚩”是贬词。《说文解字》释为“虫也”。作冠词用,若今之詈辞“小爬虫”之类。《六书正伪》曰:“凡无知者,皆为蚩名之”。“尤”为部落名。尤又作由,意为农。杨慎《丹铅录》云:“由与农通”。《韩诗外传》云:“东西耕曰横,南北耕曰由”。《吕氏春秋·勿躬》例举“管子复于桓公曰:‘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若甯遬,请置以为大由’”。注:“大由,大农也”。《管子·省官》说:“相高下,视肥瘠,观地力,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由田之事也”。诏期即《礼记·月令》所谓“王命布农事”之日期。由田即农田,亦农官之谓也。《钱谱》神农币文“农”作“由”。“尤”是依传闻所记部落名称,与“由”为同音异字。故“尤”部落即“由”部落,亦即农部落。贬之即谓“蚩尤”。中国古代对氏族及部落的名称与其酋长名称和氏族部落民名称常常不加区别地称呼,所以,“蚩尤”既为部落名,亦为该部落酋长与部落民之共名。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明惠宗为巩固皇权,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 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 同时以边防为名调离燕王朱棣的精兵,准备削除朱棣。结果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 "的名义起兵,最后率军南下,占领京师,是为靖难之役。后来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明惠宗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明成祖 朱棣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 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 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明成祖时,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皇帝国事繁忙时,内阁作便依照皇帝的指示来替皇帝处理国政。这种制度影响了明清两朝,乃至西方。 明成祖还在1421年,正式将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在地方设置管辖架构,比如东北、西北、西南设立行省或管理司。 设哈密卫、贵州建制等。 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减轻税负。 军事上明成祖多次亲征漠北,南征安南,还组建了禁卫京师的三大营,为明军对外征战的主力。 明成祖对外不但宣扬国威,还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派郑和下西洋,经营南海,还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 此外,明成祖命人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典籍。它包容了先秦以来所有经典的书,可以说就是本百科全书。这样的典籍客观上也备份了那些古籍,使得很多书不至于失传。同时还完善了科举制度。 明成祖开创的永乐盛世和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合称永宣盛世,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 朱棣是中国史上不多的阳刚君主,在北方,朱棣五入漠北定边,册封瓦剌三王,授三卫所自治;又抚女真各部,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卫所,设置奴儿干都司;并于1413年派臣下亦失哈视察库页岛宣示明朝 。在南方,朱棣收安南(越南)设立交趾布政司;140年始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宣 德、建立朝贡体制,最远到达东非索马里地区。 经营东北 经营东北是指明成祖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开发和经营的历史事件。 1368年在南京朱元璋称帝建国。元朝被推翻后,元将领有的投降明朝,有的负隅顽抗。西北和东北一带还有元朝残余称雄割据。在这种情况下,为巩固统治,消灭割据势力。平定元朝割据势力以后,朱元璋在辽东半岛建立了辽东都司和许多羁縻卫所。 明成祖即位后对东北民族开始实施了积极的政策。 明成祖为加强对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各族的管辖,曾数次派太监亦失哈等人巡视东北地区,安抚各民族,设置了该地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奴儿干都司,于都司所在地特林西边建造了永宁寺,并先后立碑两座镌刻《敕修永宁寺记》和《重修永宁寺记》,记录了明朝经营和管理奴儿干都司的史实。 努尔干都司 明朝在统一东北,建立都司、卫所地方政权的同时,为了适应当时军事政治斗争的需要,为了加强对东北的管理,积极恢复和建立东北水陆交通驿站。 经营南海 明成祖经营南海、旧港宣慰司(旧港宣慰使)、底马撒宣慰司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以及航海者对中国海域认识的加深,有关中国海域与外国海域分界的记载则更趋具体。朱棣积极对南海诸岛进行勘察和经营。朱棣在苏门答腊南部的旧港(今称巨港)设立宣慰使,首任宣慰使施进卿即由郑和亲自前往册封,使浩瀚的南海俨如中国的内海。 旧港宣慰司(旧港宣慰使)、底马撒宣慰司 对外战争 永乐时期对外战争也规模扩大,永乐四年(1406年)出兵收复安南(今越南),永乐五年(1407年)在河内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对其进行直接统治。 为了彻底解决大元朝的残余势力,从永乐八年(1410年)开始,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蒙古势力遭到永乐帝的连续打击后,此后数十年都无法对明朝构成威胁。 永乐七年(1409年),明朝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设立了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 亲征蒙古 第一次蒙古之役的发动是实行报复,因为1409年东部蒙古的本雅失里汗处决了中国人派出的一个使节,其后丘福所统领的大规模讨伐又被打败。在1409年9月胪朐河的战斗中,丘福和其他几名高级将领都在蒙古知院阿鲁台手下丧生。经过悉心的计划之后,1410年3月,朱棣率领逾30万的大军从北京出发,通过宣府北向兴和,直抵胪朐河。他及时抵达位于斡难河畔本雅失里汗的大帐,按照史书记载朱棣在6月15日把它摧毁。但是,本雅失里汗并未丧生,而是向西逃去。7月份,明军追赶本雅。 失里的知院阿鲁台东至分隔蒙古和满洲的兴安岭,并在一次大战中打败了他。但是,明朝的军队又一次没有能完全地使他屈服。正在这个时候朱棣从大草原撤兵,于8月中旬回到了南京;他宣布取得了胜利。 外交 在外交政策上,明朝以厚往薄来怀柔远人,热衷于政治上万国臣服的独尊。 朱棣登极后不久,就依照洪武初年的建制,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设立了市舶提举司,负责查验来华贡使身份、安排贡使食宿、管理口岸。以加强管理正当的中外贸易和友好交往。并且不断地向海外各国派遣使臣,仅永乐元年(1403)就派宦官出使各国达三次之多:九月十五日,朱棣遣宦官马彬等出使爪哇国,并诏谕苏门答腊、西洋琐里等国;同月二十四日,遣宦官李兴等出使暹罗;十月十三日,宦官尹庆奉使诏谕满剌加、柯枝等国。从此开了宦官出使外国的先河。 路线 海路: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王景宏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明朝舰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返国。以后又于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间,先后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 教圣地麦加。这就是伟大的郑和下西洋。 陆路:朱棣还多次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中官李达等官员出使西域诸国,西域诸国如帖木儿帝国、吐鲁番、失剌斯、俺都准、火州也与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来,称臣纳贡。明朝与西域诸国加强了政治、驻军和贸易往来,使得全国的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清朝官修《明史》中描写永乐帝在位期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三国时期,有一个最特别的地方,这里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地广人稀,社会安定,堪称三国时期的世外桃源,这里就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交州,统治交州的军阀叫士燮。这个人很了不起,从50岁开始统治交州直到90岁病死为止,这在三国时期简直堪称奇迹。由于其统治的交州包括现在的越南北部及中部,还有广州及广西大部分地区,所以,士燮在在岭南及越南历史上的地位和名望极高。那么,在战乱不休的三国时期,士燮为什么能逃过魏蜀吴三家的图谋,平稳的在岭南坐享40年清福呢?

岭南最牛外来户:

士燮是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汉族,其祖上是西汉末期的鲁国汶阳人(今山东)。在王莽乱政时,士燮家族因战乱南逃到交州避祸,到士燮父亲士赐时,已经历了六代,并发展成为当地的豪族。士燮年轻时曾随学者刘陶学习《左氏春秋》等,所以有幸被推举为孝廉、茂才,得以进入官场,获得巫县令一职。187年,士燮被朝廷任命为交趾太守,成为交州的高级官员。

趁乱上位,成为交州主宰:

士燮当上交趾太守时,交州的最高长官是刺史朱符(太尉朱儁的儿子),这个人当上刺史后,对各地横征暴敛,期间因其兄长朱皓被徐州人笮融杀害,而引兵北上试图为兄长报仇,却不料其手下将士并不愿意为其效力,反而趁机哗变,将朱符杀死。当时朝廷对交州的控制力已经降低,这给士燮上位提供了机会,士家逐渐成为交州最强的势力,他的兄弟出任各地长官,就这样士燮由交趾太守成为割据岭南的军阀。据说,当时士燮的妻妾常常乘坐配有盖帷的车驾出行,并有士兵骑着马跟随保护,显示出士家在当地的尊贵。

后来,朝廷任命张津为新任刺史,后改称交州牧。期间张津与邻居刘表不睦,常有纷争,不久被部将区景杀死。刘表为扩张势力,立即派赖恭前往交州接替张津之位,同时派吴巨出任苍梧太守。曹操为克制刘表,以汉献帝的名义任命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后来士燮又被晋封为安远将军,封爵龙度亭侯,但由于赖恭与吴巨间发生矛盾,不久后赖恭反被吴巨驱逐。

乱中取利,归顺东吴:

210年,孙权开始染指交州,委派步骘任交州刺史,士燮经过权衡,认为归顺孙权能获得更大利益,所以他率各位兄弟归附到步骘帐下,孙权加封士燮为左将军。后来,士燮为取得孙权的信任将儿子士廞送到东吴为质,在吴蜀产生矛盾的时候,士燮曾帮助东吴怂恿益州豪强雍闿反叛蜀汉,投靠东吴。此后,士燮一直据守交州,替东吴镇守南疆,直到226年,统治交州将近40年的士燮病逝,享年达90岁。

影响越语,受越人尊崇:

当时交州的疆域包括后来越南北部和中部的一部分领土,所以士燮在越南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力,甚至被称为“士王”。越南陈朝时,曾追封士燮为“嘉应大王”,后来又为其追谥善感嘉应灵武大王。不仅如此,由于士燮有一定的儒学造诣,所以曾在越南文字创制中做出贡献。士燮曾将汉字音韵译作越语声,使越语也能实现平仄规则,因此越人用越语也可以吟诗聊对,士燮因此受到越人长期的怀念。

清代学者永、纪昀(yún)所编《四库全书总目》中,有《越史略》(三卷)提要,对中国与越南之间的历史关系做了高度概括:“安南自汉迄(qì,到)唐,并为州郡……安南自宋以后,世其职(职:赋税、贡品)贡。”通常,史学家称越南独立前为“郡县时期”(亦称“北属”或“内属”时期),称其独立后为“独立时期”(或称“自主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这说明,越南独立之前和独立之后,中越两国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不同的。

许多中国古籍,比如《史记》、《尚书》、《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论衡》以及《楚辞》中,都有有关“交趾”的传说与记载。在遥远的古代,由于“道路悠远,山川阻深”,交南一直是人们想像中的“炎荒”、“徼(jiào,边界)外”之地。后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如舜南巡狩”,其实就是为了开辟通道),人们才对那里的情况,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传说与记载告诉人们,早在西周之前,中原地区已经和南方的交趾有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全面实行郡县制。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其中的象郡,即包括今越南中部、北部和广西南部一部分地方。从此,象郡正式列人中国版,交趾也便由“域外”变成了,“域内”。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原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任南海尉的赵佗兼并三郡,割据自立,于公元前207年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人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用以笼络赵佗。赵佗治越有方,使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为历史学家所称道。

汉元鼎(汉武帝刘彻年号)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以楼船(水兵)10万,分四路进攻南越,并于第二年在南越地设儋耳(daněr)、珠崖。南海、合浦、苍梧、郁林、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的交趾郡在今越南河内一带,下辖10个县;九真郡在今清化、河静和义安一带,下辖7个县;日南郡在最南,下辖5个县。县大约相当于原雒(luò)越人的一个部落,仍然由部落领袖管理。此三郡所辖地域大抵相当于今越南北部及中部地区。为了加强统治,汉朝廷还在九郡之上设交趾部,委派刺史统辖。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行政格局和经济、文化发展趋向,都为后来越南国家疆域的形成、王朝的建立和社会的发展做了准备。其时,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三郡便与今天的两广地区和内地有着频繁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同时,三郡也是汉朝与东南亚、西亚各国海上交通的要冲,特别是日南郡,更是汉朝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

三国时期,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归属交州;唐代,交州建制屡有变动,先设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公元679年,又置安南都护府并派都护镇守,始名安南。其下分设若干州,由刺史统管。此后,唐还曾在安南设置节度使、经略使,以实行对那一地区的统治。

公元9世纪后半叶,黄巢大起义给了腐朽的唐王朝以致命打击。历时10年的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唐王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名存实亡。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在越南的统治自然也难保持。公元906年,越南封建主曲承裕掌握了政权,唐王朝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委任他为节度使。曲承裕之子曲颢(hào)继任节度使后,重新规定地租额,免除农民劳役,并组建了自己的军队。这就意味着,由越南本民族自主的政权从这时起已经建立。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封建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公元939年,越南封建主阶级的代表吴权以爱州(今清化省)为根据地,自立为王。新政权在开始时是不稳定的。从12世纪中叶到11世纪初,又先后经历了“十二使君之乱”(公元944年至968年,有12个大封建主各霸一方,相互混战,历史上称为“十二使君之乱”)和丁氏、黎氏两个王朝(公元968年,最强大的使君丁部零锄平其他使君,统一安南,建大瞿越国;公元981年,丁朝部将黎桓篡位自立,取代丁氏建前黎朝)。1009年,李公蕴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即李朝,其政权才趋于巩固。

公元975年,北宋朝廷封当时的越南王为交趾郡王;公元997年,宋封黎桓为南平王;1164年,宋“特赐(越南)安南国名”,封当时的越南王为安南国王。史家认为,安南立国,标志着越南结束了“内属”(或“北属”)时期,中越两国间国与国的关系才正式开始。而实际上,直到188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的几百年间,越南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同中国保持着藩属与宗主的关系。

1802年(清嘉庆七年、阮朝嘉隆元年),南越国国长阮福映按照惯例向清廷遣使请封,“且请改国号为南越”,清廷最后降旨,同意定国号为“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国名由此时起沿用至今。

例如几年前,我曾遇到一位移居美国多年,虽未受过高等教育但热爱历史的越南老者。这位老人对百越族中的“闽越”,“雒越”等部族如数家珍,足令我国许多南方人汗颜。但我很快便觉察到,这种熟悉背后似乎隐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投射,及至他开始怀念从前越南与中国“划江而治”(是的,你没看错,划长江而治)的日子,我已吓得不轻。

这样的经历虽然荒诞,却颇能看出一些越南人对本民族历史疆域的充满矛盾的想象,而越南民间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复杂情感,与此有莫大关系。

赵佗是一个不错的例子。众所周知,越南历朝的官方史学都将赵佗纳入王统,称为赵朝的开国君主(Nha Trieu)。赵氏政权曾成功抵抗汉朝南下大军的战绩,亦被许多越南人甚至越南历史学家当作历史上越南曾与中国分庭抗礼的标志。

与此同时,另一批历史学家则认为,赵佗当年率秦军南下,和辑百越的功绩,其本质是中国对越南故土(百越之地)的入侵。

他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许与越南一些世代流传的民间传说有关。

在这些传说中,越南的神话人物“骆龙君”乃是百越之祖,而且早在赵佗割据前,骆龙君的后代就曾建立名为“文郎国”的国家,其国君为“雄王(hung vuong)”(今天越南的各大城市里都有以“雄王”命名的街道), 其疆域之辽阔更令人叹为观止。例如《越南摭怪》就写道,文郎国“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至狐狲精国(即占城,今天越南中部)。”

这样的传说,连不少越南本国的历史学家也认为是不经之谈,但在民间却非常有生命力。

毋庸赘言,相信读者已经能看出这样的传说与文章开头那位老者的历史叙述几乎如出一辙。在这样的历史叙述里,无论将赵佗视为外来入侵者还是越南的开国君主,都能得出越南在历史上曾与中国分庭抗礼这一“事实”。

南诏,唐代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又往往被忽略的西南古邦。由于资料比较稀少,传承说法很多,南诏究竟是从何而来?究竟南诏这一名称是什么含义?如何演变壮大,以及他们是不是后来宋代大理祖先?今天对这个古代西南地区的邦国依然充满各种猜想,显得十分神秘。 今天云南洱海的南诏风情岛 一、「 ”诏”是什么意思?南诏究竟是什么部族? 唐朝前期原本生活有六诏,今天一般都解释相当于六个部落,可以这样认为,但不能认为他们是六种「 ”族群”。 「 ”诏”不是族名,诏的本义相当于「 ”王”,六诏就是指六个部落王,顾名思义,南诏就是称南边部落的「 ”王”。而这一部落正式名称是蒙舍诏,所以,南诏完整准确的含义是「 ”蒙舍部落的王”,而蒙舍也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从人名延续的部落称谓。 既然六诏并非族名,那么南诏与这些诏究竟是什么部族? 其实,他们是历史上乌蛮与白蛮的一部分,六诏,只是中原方面对西南诸部的一个概括性称呼,这与川西当时有「 ”西山八部”一样,这西山八部是西南羌族部落,被列入《旧唐书》「 ”南蛮西南蛮”中。 乌蛮与白蛮,是魏晋南北朝近三百年时间逐渐演变,形成相对比较强大的六诏部落。其中属于白蛮的有越析、磨些等族,与川南的一些部族有关,他们接近隋唐管辖地区,文明程度略高。六诏中,白蛮部落占了四个。 唐代时期云南部族分布示意图 而南诏祖先乌蛮,学术界倾向于是原本生活在昆明东川区到昭通巧家县一带的古爨人分化,其中有孟族,可能出自三国孟获一族,孟获不是汉姓,而是部族称呼。另有乾罗罗族等,后来他们移居到洱海南部地区。只有洱海以南与哀牢山的蒙舍和蒙嶲两诏是乌蛮后人。 另外,早期哀牢山一带有古王族的首领被称诏隆,意思是大王。下属各部落首领称呼哀隆或哀牢,就是大哥或头人,今天普遍认为是傣语泰语「 ”哀隆”一词转音。南诏的部族构成,就是古哀牢人和乌蛮部族融合而成。 隋朝后期,哀牢后裔舍龙(据说含义是老虎)在衰微之际,领族人投奔建宁豪族张乐进,避居巍山(今巍山县地界,位于大理州西部),是第一代正式的蒙舍诏,其姓氏为蒙。 张乐进家族世代居建宁(由三国蜀汉建宁郡分化而来,隋唐时大约是曲靖市味县、陆良县一带),也是部族出身,传说是诸葛亮收服西南诸部时封家族祖先为首领,赐姓为张,记于《南诏野史》(该书真正作者还没有完全定论,目前倾向于杨慎编辑,由清代乾隆时期的湖南人胡蔚进行增订)。 贞观二十三年(649),张乐进与蒙舍龙都向李世民称藩入贡,受封为首领大将军。当时西南各部林立,张乐进为了巩固力量,与蒙舍龙互相联姻,这就是南诏的正式开端。 二、南诏和唐朝关系的变化 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653),蒙舍龙的儿子细奴逻在位,派儿子逻盛炎出使,高宗封为巍州刺史,其他五诏在吐蕃力量朝东拓展时纷纷归附。唯有南诏相对偏远,始终附唐,一直得到扶持。 古籍南诏野史 唐玄宗开元中,皮逻阁继位,以响应唐朝打击河蛮为名拓展势力,封越国公,赐名蒙归义。史书记载皮逻阁扩张与获得封赏,时间有点混乱,归纳来说,先后打败的有邓赕诏、石桥诏、石和诏以及河蛮。唐朝杜佑《通典·南蛮上》「 ”松外诸蛮”说:「 ”有杨、李、赵、董等数十姓,各据地方……自称本来是 ,自滇池以西,都说是庄蹻之后裔。”河蛮是早期 与当地部族融合的后裔。 以《新唐书》记载,约开元二十五年(737),皮逻阁打败河蛮,占据太和城(今大理城南下关镇太和村一带)和大厘城(也作大厘城,今大理市北面喜洲镇),迫使河蛮向北迁徙至浪穹诏。几个月后,皮逻阁赶走外甥咩罗皮,占大厘城,将其赶回邓川。皮逻阁因受唐朝扶持封王,个人野心开始膨胀。 随着南诏势力逐渐扩大,唐朝为了防范其不服约束,也曾用兵给与警告。如《新唐书》记:「 ”初,安宁城有五盐井,人得煮鬻自给。玄宗诏特进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境,取安宁城及井,复立马援铜柱,乃还……”安宁城原属于浪穹诏(在六诏中属于西北方向),河蛮迁居在此,而安宁城则属于今洱源县以北与安宁市相邻一带。 唐朝扶持南诏消灭其他几部,将其他部族进行安置,南诏势力开始逐渐北上,天宝以后,剑南节度使章仇(复姓)兼琼遣使至云南协调。这次出使,章仇兼琼在西川刚打退吐蕃对安戎城(今四川茂县、汶川西面某地)进犯,希望南诏能配合防守西南,但协商很不顺利,史书没有记载皮逻阁的正式态度,透露双方摩擦的前兆。 章仇兼琼是玄宗年间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居然两唐书没有留下传记,据说他与杨贵妃、杨国忠一家关系匪浅,因为他在蜀地发掘了杨国忠。杨国忠接替李林甫当宰相,推荐过去在蜀地恩人鲜于仲通做剑南节度使,与南诏的关系发生了转变。 这一年是天宝十载(751),另一大将高仙芝也在西北塞外同大食交锋,无独有偶,西北与西南两处用兵,唐朝都以失败告终。 据说写《新唐书》的欧阳修等人痛恨杨国忠招来祸事,故意夸大其词,鲜于仲通实际应该没有从京师征调兵源,剑南方面有约六万人,除了留守,真正到南诏只有三四万人。引发南诏对抗的姚州都督(今姚安县,云南历史上最重要的古城之一)张虔陀,约天宝七载开始任职,坚守顽抗,最后身死(一说是服毒死)。鲜于仲通失败,史书称杨国忠以败为胜,欺瞒皇帝上奏表功。南诏转而与吐蕃交好,被赞普称为「 ”钟”,意思是弟弟。 影视剧中的唐玄宗形象 云南大学方铁先生早有考证,新旧《唐书》记张虔陀引起唐朝与南诏关系巨变,原因不近情理。他向阁罗凤索要贿赂,对南诏蛮横的事迹并不见《蛮书》《德化碑》等记载。 如《德化碑》记,南诏的确是把张虔陀作为反抗的主要责任人,但原因并不是索要贿赂和态度蛮横,恰恰张虔陀忠实执行唐朝的策略才导致矛盾尖锐。似乎有些不大容易理解,只有拉长时间审视唐朝的边疆策略才能找到原因。自太宗李世民以来,对于各部就是功利心,需要时加以扶持,一旦发现可能产生威胁就转变态度遏制,在西北有薛延陀,在东北就是契丹,在西南就是南诏。 阁罗凤不能忍受唐朝从扶持变为压制,所以起兵攻打张虔陀,因为他是代表唐朝的当事人,这才是《德化碑》数落张虔陀六大罪的原因。南诏攻姚州,唐朝于天宝十三载(754)由李宓领兵出击,再次失败。阁罗凤就在太和城中立《德化碑》,表明南诏与唐朝交兵是不得已的反抗,另一方面就为了说明事实真相。 三,南诏与唐朝的相爱相杀 安史期间,南诏经常与吐蕃联合行动,势力已经进入巴蜀。如肃宗时,吐蕃进犯川西维州、松州等地,严武接任剑南节度使,积极防范吐蕃与南诏的联合。 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名将李晟在大渡河大破吐蕃与南诏联军共十万之众,见于《资治通鉴》《新唐书》,可能数据有水分,但这一战的确又是南诏态度的转折点。因吐蕃怨恨败绩,取消与南诏的兄弟称呼,南诏王异牟寻不满,就希望恢复与唐朝友好。 异牟寻之父凤伽异原本很武勇,在昆明筑拓东城,一度被称为南诏副王,还数次参加战事。由于凤伽异死于阁罗凤前,所以由孙子异牟寻继位,迁居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清平官郑回( )劝说:「 ”中国有礼义,对属国很少苛责索求,不像吐蕃那么贪婪刻薄,不如脱离他重归顺唐廷。” 保留在今大理太和村的南诏德化碑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剑南节度使韦皋安抚西南,异牟寻就决定归顺唐朝。贞元九年(793),异牟寻与韦皋夹攻吐蕃,得铁桥等与吐蕃相邻的十六城。铁桥城原位于中甸县,今云南省西北迪庆藏族自治州著名的香格里拉市境内,可见恢复与唐朝关系后,南诏继续向西部扩张,这一番交好维持二十年左右。 文宗大和三年(829),因长年与南诏相安,剑南节度使杜元颖武备废弛,苛待将士,南诏收买雅州(今四川雅安市)方面唐军,乘虚而入攻到成都外城,杜元颖毫不知情,掠走数万人。要不是梓州方面郭钊(为重臣郭子仪的孙子)前来救援,杜元颖估计都被活捉。李德裕接替出任剑南节度使:「 ”德裕乃练士卒,葺堡鄣,积粮储以备边,蜀人粗安。” 这期间,南诏由王嵯巅揽事。王嵯巅早年参加过异牟寻时的一系列做战,成为北部重要的弄栋节度使(隶属于姚州都督,今楚雄州姚安县)。 王嵯巅能崛起是他除掉南诏王劝龙晟,但这一举动不能说他就是反派野心家,劝龙晟年纪轻轻当王也想与唐朝翻脸,率军攻打嘉定州(今四川乐山市南部犍为、峨边一带)。士卒都不愿打仗,劝龙晟编了一个「 ”飞天神将入嘉定”弥天谎言。 王嵯巅站了出来,扶持劝利晟继位,赐姓蒙氏,还称「 ”大容”,就是认宗兄大哥的意思。劝利晟仅二十出头病死,另一个弟弟劝丰祐继位,长达三十多年。而劝丰祐与王嵯巅相处也不错(大理著名的崇圣寺和三塔是这一时期扩建修缮),算是南诏中兴的阶段,所以王嵯巅不算跋扈揽权的反派。 李德裕来西川整顿,王嵯巅把握时机归还俘虏的蜀人,双方继续修好了十年左右。偏偏唐宣宗登位以后一反武宗与李德裕的策略,发生古宗之战。 武宗时期名相李德裕塑像 关于古宗当时究竟指什么说法不一。一般在云南历史上,古宗并不指地名,而是部族称呼。在南诏方面指不同于乌蛮、白蛮的西南其他部族,在吐蕃方面指臣服的西南诸部。古宗似乎是既臣服南诏,也臣服吐蕃,介于他们之间的某种族群。 而古宗大体生活在盐源附近,史学界推测是在今四川凉山州盐源县一带。换句话说,古宗之战表面上是唐朝与南诏之间争夺古宗,实际代表双方争夺盐源地区的战事,因为产盐地区对唐朝、吐蕃和南诏三方来说都是命脉,这是唐宣宗会出动大军的真正动因。 唐军这次达十万人,为历年与南诏交战人马最多的一次。王嵯巅带领王太子世隆出马,南诏以逸待劳,取得大胜,「 ”杀唐兵数万人,立铜柱于界上”。《南诏野史》说,「 ”古宗之战,唐帝惧世隆为患,妻以宗室女,伺察其所为”派去和亲女子充当间谍。 之后,南诏进一步让骠国成为附庸,这一幕也非常有戏剧性。南诏出兵的时候,西南方面狮子国带着象兵也朝骠国进犯。王嵯巅对南诏王劝丰祐示意让将军段宗牓(是大理段氏段思平的五世祖)领军相救, 南诏名义上成了保护者,顺利进军骠国与狮子国开打。南诏是能与唐朝、吐蕃一较高下的,狮子国怎么能相比? 骠国事后信守承诺,不但给了巨大的酬劳,还答应臣服。段宗牓得意洋洋返回南诏时,地位急剧提升,他对王嵯巅也开始动心思了。《南诏野史·劝丰祐传》写「 ”牓回至腾越,闻嵯巅篡位”,段宗牓听到传闻王嵯巅要自己当国君,于是设计除掉,他是一个忠心功臣。事实当然不是如此,试想王嵯巅年富力强的时候,接连扶持几代南诏王,长达四十年揽事,他什么时候夺位不好?要等到年过七十才来这么一出? 王嵯巅的死是南诏与唐朝关系再次转变,也是南诏本身走向衰亡的重要导火线。 王嵯巅时期扩建修缮的崇圣寺和三塔 四,南诏的衰亡 唐宣宗与劝丰祐先后死于同一年。 《新唐书·南诏传》记:「 ”会宣宗崩,使者告哀,是时丰佑亦死。坦绰(指嵯巅)立酋龙(世隆),恚朝廷不吊恤,又诏书乃赐故王。以草具进使者而遣,遂僭称皇帝,建元建极,自号大礼国。懿宗以其名近玄宗嫌讳,绝朝贡。”南诏不再向唐朝称臣,也成了西南的皇帝。 世隆其名与唐朝两个重要皇帝李世民、李隆基都犯忌讳,其人曾是王嵯巅亲自栽培,之前打败狮子国,受骠国臣服,开始膨胀,建号大礼,自认为礼仪之邦,也就是后来大理的名号渊源。 段宗榜杀王嵯巅,过去不少人认为是段氏揽权的开始,事实并非如此。南诏豪酋大姓势力众多,且世隆本身也有相当能力。《蛮书》作者樊绰评价说:「 ”伏以故南诏蒙异牟寻嗣孙酋龙,不守祖训,既违明誓,自掇祸殃。尚未悛心,犹恣狂暴。全驱蚁聚之众,攻劫邕、交之人。五载兴兵,三来虏掠。顾生灵之何负,受涂炭之辛苦。”显然对世隆与唐朝为敌的策略是很不满的。 另一方面,唐懿宗继位贪图玩乐,以至于南诏攻破安南交趾城。当地唐军退守岭南,向朝廷求援。咸通五年(864),宰相夏侯孜举荐高骈为安南都护兼经略招讨使,先进峰州(今越南河内市相邻富寿省一带)大破南诏军,进而收复交趾。 髙骈率军在交州斩敌将张诠,攻破波风三壁,李溠龙率万人投降;又打败南诏杨缉思,斩酋迁、脆些、诺眉,向唐朝献上三万敌军首级;又打败归附南诏的邕州(广西南宁一带)土蛮,杀死酋长,土蛮帅众归附者一万七千人。 南诏后期大将段宗牓塑像 南诏决心反击,世隆督大军向四川进发,直趋成都。唐朝博野将曾元裕在新都打败南诏军,斩二千级。大将宋威率忠武军斩首五千,获马四百尾。南诏初战不利,撤退星宿山(具体地点有争议,但大战在成都附近,倾向于成都市北郊十里左右的升仙山,升仙与星宿这一说法在古代文化有紧密联系,再从升仙山顾名思义,后来该地就发展为成都著名的磨盘山公墓),将领宋威进驻沱江驿。清代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七·四川二》载:「 ”沱江驿在(新都)县南。唐置驿于此,以沱江为名。” 南诏听说凤翔、山南军朝四川而来,打算挫其锐气,再次挺进,迎战于新都毘桥(今新都毗河一带),当时是成都通向广汉、绵阳,进出四川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一次颜庆复为东川节度使,领军赶到设伏,宋威也从沱江驿北上合击,南诏为被唐朝大败,前后死七八千,伤者不计其数。史书称当地百姓都拿着棍棒参与围攻南诏军,可见南诏多次袭扰西川引起民愤极大。 当时从军在兴元(即陕西汉中,山南节度使所在与四川密切联系,山南军一度支援东川救援成都)的诗人唐彦谦为此写了《奏捷西蜀沱江驿》一诗。 乾符元年(874),高骈到西川任职,指挥步骑五千越过大渡河,活捉酋长数十人,送成都斩杀。髙骈派人修复邛崃关、大渡河诸城栅,又筑城于戎州马湖镇,号平夷军,又筑城于沐源川,在南诏进军要路各置兵数千驻扎。 多次战败使南诏「 ”屡覆众,国耗虚”,世隆并不醒悟。乾符三年(877)进犯黎州(今四川汉源县)再次大败,退至巂州(今凉山州越西一带)景净寺,世隆羞愧恼恨而死,年三十五岁。由于世隆连年出征,史料称「 ”弩藏不给,横剑于民,上下俱困。” 世隆儿子隆舜继位。乾符六年(879),西川节度使高骈为了趁机笼络,奏请和亲。右谏议大夫柳韬、吏部侍郎崔澹认为有辱身份。高骈到荆南以后仍然上奏和亲。隆舜探听到消息,派赵宗政往唐朝进贡,代其朝拜唐僖宗。唐朝派岭南节度使辛谠的幕僚徐云虔前往南诏,隆舜还向徐云虔请教《春秋》,表明结好的愿望。 唐僖宗因躲避黄巢到成都,陈敬瑄等再提议和亲,于是许婚宗室女安化长公主,公主是唐懿宗之女,僖宗的妹妹。君臣对公主远去南诏有一些犹豫不舍,加上当时避乱,以礼仪用度没有准备好,有些拖延。 光启元年(885),隆舜再派宰相赵隆眉、清平官杨奇鲲(一作杨奇混)、段义宗三人往成都行宫朝见,准备迎接公主。高骈上言:「 ”这三人是南诏的心腹,该把他们留下鸩杀,蛮人可控制。”《新唐书》认为唐僖宗采纳建议,鸠杀赵隆眉等三人,其实不可信。 高骈是力挫南诏,好容易恢复双方和睦的重臣,而且也是在世隆死后,最先提议与南诏新君和亲的,为什么会在僖宗同意和亲之后,南诏也非常重视,来迎亲的时候故意破坏?而且僖宗还在成都,不惜将唐朝卷入战事?如此不识大体,不顾僖宗安危的拙劣计策,这种事情想想也知道很不靠谱。《新唐书》的说法主要采自五代孙光宪的笔记史料《北梦琐言》。 孙光宪之所以会记「 ”高太尉请留蛮宰相”故事,主要是错记段义宗的生平事迹,他后来遇害与南诏时出使的顺序混为一谈。当时南诏和亲虽然波折,最后应该是成功了。高骈上书请多留三人不假,主要是因为这三人是南诏重臣,希望僖宗君臣多加笼络。三人出使中还留下一些诗歌,也表达了友好的意愿。 但隆舜毕竟是末代君主,喜好游猎,赵隆眉与杨奇鲲不久相继身故。郑回的后人郑买嗣当上清平官,拉拢蒙氏近臣杨登杀死隆舜,另立舜化贞为君,仅仅几年再次杀掉,建立大长和国,南诏就此覆灭。 金庸影视剧中浪漫化的大理段氏形象 五、大理兴起与南诏的渊源 段义宗是仅存的南诏旧臣,可能郑买嗣与段义宗关系较好,还提为宰相。郑氏家族对南诏王族十分严酷,号称杀八百多人,南诏毕竟是多部族聚居,郑氏的做法不得人心。随着唐朝被灭,郑氏与王建的前蜀还发生过摩擦,段义宗出使成都,这才因此被扣留毒害。 郑氏时期,杨氏等其他宗族势力依然不小,如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南诏后期设东川郡,当时含四川凉山州的会东、宁南等地,辖区很大),以扶持白蛮赵氏的赵善政为名,除掉郑隆亶,没多久废掉自立为大义宁王。杨氏当了几年皇帝,这时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起兵,杨干贞出逃,携家人隐居剑川(今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也算平稳着陆。 南诏时期,段氏先祖就地位显赫(如异牟寻时大将段俭魏,服狮子国骠国的段宗牓等),段思平之父段保隆也是宰相,杨干贞十分忌惮,所以将段思平弄到相对偏远的通海为节度使。 通海位于滇南,实际上是回到南诏发家地区,段氏出身在白蛮、乌蛮中都有渊源,加上自己文武双全,号称有滇东黑爨等三十七部借兵支持他反对杨干贞。《南诏野史》记载他们结盟于秀山,至今留有石碑。赶跑杨干贞以后,段思平就建立大理,改通海为秀山郡,改秀山为玉隐山。相传段思平出家还法号「 ”玉隐”。因为段思平的确十分英勇,使金庸创造了大理段氏为武学世家的艺术化形象。 段氏是得到白蛮、乌蛮部族支持上位,所以对部族大姓有优待,算是恢复南诏部族大姓豪酋的利益,如白蛮高氏不仅封侯,几乎一直是大理宰相世家。 大理与南诏的关系是很容易产生误解,有必要梳理澄清一下,总的来说两者是有渊源,但不是传承和延续的关系,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大理这一名号是来自南诏后期世隆建号大礼的变异,可以理解相通,但不是直接的延续。古代儒家经典希望崇尚礼仪,最理想的社会为「 ”礼治”,而理与「 ”礼”「 ”治”分别通音和通义,所以段氏定号为大理。 第二,从身份来说,段氏家族并不是南诏蒙氏的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