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僧道俗都供养关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为什么僧道俗都供养关羽,第1张

这是正史中关羽上任过的官职: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三国志 蜀书 关羽传》

关羽官至蜀汉前将军,镇守荆州,假节钺。

三教圆融与关羽崇拜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胡小伟

引 言

「三教」指儒、释、道。陈寅恪氏云: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

书》肆柒《经籍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三教之

学士,讲论于殿庭,是其一例。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

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是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

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实际上,三教由论争走向融合,代表着中国思想文化主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

又保持着各自的价值体系和崇拜系列。但也有例外。关羽以一身而繋三教之崇,就是其

中引人注目的事例。清代关庙中有这様一幅对联,颇能概括关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歴

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向∶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歴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

事实上,在形成对于关羽「全民崇拜」的过程中,佛、道、儒三家都先后参与其

事,终使关羽成为中国歴史上最重要的神祗之一,而且对于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凝聚起

着不可忽视的影向。本文便是对此问题分析的撮要。

一、佛教与关羽崇拜

有关唐前关羽崇拜的起源部分,笔者已撰有一文,略述关羽崇拜不过是隋唐之际佛

教本土化的一个小小插曲,当时的影向也还是很有限的,但是造成的原因却颇零散复杂

[1]。要言之为:

关羽死地当阳本有楚地巫风*祠的民俗,南北朝时期又是巴人迁徙至此。关羽最初

显圣,有「此祠鬼助土木之功而成」(唐·范摅《云溪友议》)的说法,而「解使鬼

法」「役使鬼物」(参《后汉书·张鲁传》及《宋书》·二凶传》载严道育事)正是巴

人信奉之天师道的拿手本领,两者结合,奠定了早期的民俗信仰基础;

隋唐时代最有影向的佛教门派创立者天台四祖智顗和禅宗北派六祖神秀,藉民俗信

仰在当阳玉泉山开寺说法,作为佛学本土化的一个证明。

「关羽显圣」的说法最早或出于陈、隋年间一个与佛教传布有关的传说。现知最早

的记载为中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董侹《重修玉泉关庙记》(载《全唐文》卷六六

四):「陈光大中,智顗禅师者至自天台,宴坐乔木之下,夜分忽与神遇,云:『愿舍

此地为僧房。请师出山,以观其用。』指期之夕,万壑震动,风号雷虢。前劈巨岭,后

堙澄潭,良材丛仆,周匝其上;轮奂之用,则无乏焉。」按天台宗学说以《法华经》第

一卷《方便品》为据,大开「方便法门」,以调合儒、道两家思想,智顗则是这一教派

的实际开创者。陈寅恪曾直截了当地认为∶「如天台宗者,佛教宗派中道教意义最富之

一宗也。」(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附录《审查报告》三)。它是最早与天竺所传教

义有所区别的中国教派,其融合儒、道思想观念,亦时势之所必然也。这说明它藉关羽

以传教,绝非偶然之举。

另一个较早实行本土化的佛教派别是禅宗。「关羽显圣」之说亦得附禅宗流布而

传。据《歴代神仙通鍳》卷一四:「(唐仪凤末年)神秀至当阳玉泉山,创建道场。乡

人祀敬关公,秀乃毁其祠。忽阴云四合,见公提刀跃马,秀仰问,公具言前事。即破土

建寺,令为本寺伽蓝。自此各寺流传。」(676—679年),当时主持玉泉寺的僧人宏景

时为有势之僧,而且又是当地人,这也许是神秀在当阳不得不另立山头,还不能开罪天

台宗,反须附骥攀鸿的原因。神秀主「渐悟」,所以和天台宗的戒律没有矛盾,关羽

「具言前事」为何,这里没有说明,或许就是已从智顗受五戒事,则神秀之说似依附于

天台之说而来,如其不然,关羽忽然应命为伽蓝,倒像是从他那里得到「顿悟」了。

神秀的传人普寂又恰好是关羽的老乡,「普寂姓冯氏,蒲州河东人也。年少时偏寻

高僧,以学经律。时神秀在荆州玉泉寺,普寂乃往师事,凡六事,神秀奇之,尽以其道

授焉……(神秀卒)制令普寂代神秀统其法众。」(《旧唐书》卷一九一本传)《三国

志演义》中曾出现过一位在汜水镇国寺和关羽叙过乡情,后又在玉泉山结茅,以一句

「颜良安在」喝破关羽的「普净」(见弘治本卷之十六,毛本作「普静」),我颇疑心

就是这位曾住玉泉而又声势赫赫之「普寂」的一音之转。普寂有着于当世之名「法山

净」(据朝鲜金九经校炖煌唐写本)。将「普寂」与「法山净」截头加尾,另为之名,

亦是小说家惯技耳。

隋唐间「三教论衡」引起的「俗讲」,承继六朝小说之遗绪,夸饰其人其事,为后

世讲史开创先风。据一粟《谈唐代的三国故事》(载《文学遗产增刊》第十辑)介绍,

初唐道宣所着之南山律宗所据重要典籍《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僧象致敬篇》

谈及世俗贤人只要内心刚正,外有威仪,即能获得人们敬重时,有一则举证性质的小注

曰∶「似刘氏重孔明等」。唐时僧人注疏此书者众,因而保留了一些有关三国人物故事

的传闻。如开元间僧人大觉《四分律行事钞批》卷二六(载《续藏》第一编第六十八套

一册)等。同时是否有关羽神迹故事流传,亦可资想。

《全唐诗》二四八卷载有玄宗时人郎君胄题《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一诗,云

「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谁为感恩者,意是思归客。流

落荆巫间,徘徊故乡隔。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去去无复言,衔悲向陈迹。」

郎曾出任郢州刺史,这首诗是当时当地确已建有关羽祀庙的明证。但诗中只道及关

羽祀祠,亦无一语涉及梵宇。从「一剑万人敌」句看来,盛唐时尚无「七十二斤青龙偃

月刀」一类夸饰关羽神勇的说法,他仍不失为人间英雄的本色。

天台十七宗四明知礼造成的天台宗再次中兴,应该是承隋唐间天台宗之遗绪的一个

发展。宋代儒学势力极大,知礼亦主儒释调合之论,因此颇得帝王和官僚士大夫的青

睐。宋真宗赐「法智大师」号,并「遣中贵人至其居,令修懴法,厚有赐予。」明乎

此,则南宋天台宗沙门志盘据南宋景迁《宗源录》、宗鍳《释门正统所》撰《佛祖统

记》卷六《智者传》复夸饰其事,就不奇怪了。宋人载记这一故事,亦附会佛家之说,

其事遂神。如张商英元丰四年(1081年)撰述《重建关将军庙记》(《玉泉寺志·词翰

补遗》),已把关羽皈依佛门以前的形象描述为「大力鬼神」,能够「震霆掣电,鞭鬼

捶□」,而唐代的「开辟寺址」之说,又一变而为「黎明往视,精蓝焕丽,檐楹栏楯,

巧奇人目」,则关羽已俨然成为高明的建筑设计兼工程施工之承包人了。

佛教西来历史中,还曾有密宗传法的一段事迹可叙。唐玄宗时西域高僧不空、金刚

和善无畏号为「开元三大士」传习密宗,一时蔚成风气,其中有毗沙门天王(原名俱毗

罗Kubera,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北方守护神和财神)之信仰为其特色之一,尤以不空《毗

沙门天王仪轨》所传「天宝元载壬午歳,大石、康五国围安西城」时「现形助阵」为

最。《大宋高僧传》卷第一《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亦有类似记载。赵翼《陔余丛

考》卷三四:「僧寺多有名天王堂者。按《谈籔》记,唐天宝间,番寇西安(伟按:当

为『安西』之误,下同),诏不空三藏诵经咒禳之。忽见金甲神人,不空云:『此毗沙

门天王第二子独健往救矣。』后西安(案应为安西)奏捷,亦云西北有天王现形胜之。

朝廷因敕诸道立像。郎瑛谓:『今佛寺有天王堂,始此也。』又《括异志》:「宋建炎

中,敌将屠秀州,天王现于城上,大若数间屋。遂惧而引去,因建天王楼于城西北

隅。」但唐密在晚唐即已衰微,前些年轰动一时的陕西法门寺地宫发掘,即为其仪规之

再现。毗沙门天王信仰经五代入宋,面目几不可辩,其功能于宋金元之际,分别为归为

佛寺常设「四大天王」之「多闻天王」和道教系统之托塔天王李靖[2]。但据我对俄罗斯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所藏金代「义勇武安王位」神像的考索,其「现形助战」等功能后归

入关羽。此事论述涉及颇广,笔者已有专门论述[3],不赘。

此后,「(元)世祖尊崇佛教,用汉关壮缪为监坛。」(《元史》本纪)则关羽又

被引入黄教。满清本崇黄教,且又为羁縻蒙古各部,故对关羽之尊崇更上层楼。传有一

说:「当世祖之未入关也,先征服内蒙古诸部,因与蒙古诸汗约为兄弟,引《三国志》

桃园结义事为例,满州自认为刘备,而以蒙古为关羽。其后入帝中夏,恐蒙古之携贰

也,于是累封至『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以示

尊崇蒙古之意。是以蒙人于信仰喇嘛外,所最尊崇者厥惟关羽。二百余年,备北藩而为

不侵不叛之臣者,端在于此。其意亦如关羽之于刘备,服事惟谨也。」(徐珂《清稗类

炒》卷六十四丧祭类)

则关羽崇拜在有清一代的政治生活中,作用亦大矣。明清以后,佛寺供奉关羽为伽

蓝菩萨者日渐普遍,以至明人曾表示强烈不满,说:「禅林道院中有护法神,曰『伽

蓝』。或当户而立,或拱侍于旁。神不拘一,而以关帝作伽蓝者大概十八九。夫释道各

崇其教,今护法则争尚关帝,何也?」(《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七《伽蓝

辨》)即如笔者所见之杭州灵隠寺、九华山肉身殿、苏州西园寺、开封大相国寺、北京

藏密要寺雍和宫以及红螺寺等,至今仍塑护法关羽神像。

二,道教与关羽崇拜

魏晋以后佛学西来,中国固有文化一落千丈。于是有综合中国本土信仰之大成者,

创建道教。一度佛道儒「三家势成鼎足,其中之一家遂得如武涉说韩信所谓:『足下右

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然儒往往兼攻二氏;而二氏未尝合力攻儒者,则因儒为

国家典学,自恃根深基固,名正言顺,二氏亦知其不可动摇也。」[4]经过长期「三教论

衡」,加之「老子亦为唐皇室所攀认之祖宗。且受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之

尊号,庙号太清宫。」道教羽翼渐丰,又在宋代踵袭唐时故智,为太宗降神,为真宗降

天书及托祖,一直到徽宗时有「关羽斩蚩尤」之说,故成蔚然大观。道教与关羽崇拜之

因缘,实即起于北宋。

《三国志·蜀书》中的《关羽传》不过九百多字,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过人的

勇武。无论当时还是南北朝,他和张飞都是武人崇拜的对象[5]。从唐代首祀姜尚为「武

成王」,关羽一直是庙之配祀,[6]虽然赵匡胤右文抑武,强调「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一度被撤飨,但是不久又恢复了原有的地位:

「(宣和五年,1123年)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东庑……邓艾、张飞、吕

蒙、陆抗……西庑……张辽、关羽、周瑜、陆逊……凡七十二将云。」(《宋史·礼

八》)

惟李焘《续通鍳长编》载记有「宣和五年正月己卯,礼部奏请侯封,敕封『义勇武

安王』。令从祀武成王庙。」因有必要略加考析。《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七记

叙关羽在北宋加封之经过: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饬修关圣庙。(原注:《解州志》有『关圣庙在城西门外,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敕修。』)哲宗绍圣三年赐玉泉祠额曰『显烈王』。徽宗崇宁元年

追封『忠惠公』,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宣和五年敕封『义勇武安王』。(原注:

《宋史》诸本纪皆不载。)」

已坦言于史无征,碍难判断。比较可信的记载,见于《续资治通鍳》卷八十九《宋

纪八十九》:(崇宁四年,1105年)「五月,壬子,赐信州龙虎山道士张继元号虚静先

生,汉张道陵三十代孙也。张氏自是相袭为山主,传授法箓者,即度为道士。」「六

月,丙子,御紫宸殿,以修复解池,百官入贺。解池为水浸壊八年,至是始开四千四百

余畦。」是张氏之召,与解池之复,相继而至。于是产生了两相关联的说法。

王世贞《弇州续藁》云:「宋政和(1111-1117年)中,解州池盐至期而败,课则

不登,帝召虚静真人询之。奏曰:『此蚩尤神暴也。』帝曰:『谁能胜之?』曰:『关

帅可,臣已敕之矣。』寻解州奏大风霆偃巨木,已而霁,则池水平若镜,盐复课矣。帝

召虚静劳之,曰:『关帅可得见乎?』曰:『可。』俄而见大身克庭,帝惧,拈一崇宁

钱投之,曰:『以为信。』明日,封崇宁真君。」

钱曾《读书敏求记》:「《汉天师世家》一卷中称三十代天师讳继先者,宋崇宁二

年投符解州盐池,磔蛟死水裔。上问:『用何将?』随召关某见于殿左。上惊,掷崇宁

钱与之,曰『以此封汝。』世因祀为『崇宁真君』。此当是关帝受封之始。」[7]

两则记叙,都有龙虎山真人张继先作法事。原其初始,出自道教「降神」。按「降神」

一事,本于太宗。李焘《续资治通鍳长编》卷十七:

「初,有神降于盩厔县民张守真家,自言『我,天之尊神,号「黑杀将军」,玉帝

之辅也。』守真每斋戒祈请,神女降室中,风肃然,声若婴儿,独守真能晓之。所言祸

福多验,守真遂为道士。上(按即太祖)不豫,驿召守真阙下。壬子(按指开宝九年十

月)命内侍王继恩就建隆观设黄箓醮,令守真降神。神言:『天上宫阙已成,玉鏁开。

晋王有仁心。』言讫不复降。(原注:此据《国史·符瑞志》,稍增以杨亿《谈苑》。

《谈苑》又云:『太祖闻守真言,以为妖,将加诛,会宴驾。』恐不然也。今不取。)

上闻其言,即夜召晋王,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

避之状。既而上引斧戮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原注:此据吴僧文莹所为

《湘山野录》,正史、实录并无之。)」[8]

这桩「烛影斧声」之千古悬案的真相为何,我们且不追究,只说与本题有关的「降

神」。从结果上看,「降神」在赵光义(宋太宗)时代仍然在继续,并且影响极大。成

于北宋的道教典籍《云笈七签》卷一零三《翊圣保德真君传》(亦载《正统道藏》第五

十四册)中,就分明记载着许多情事。例如赵光义嗣位后,寻召张守真于琼林苑为周天

大醮,作延祚保生坛。醮罢,神降言托内臣王继恩转致君王。此后,在太平兴国初、六

年、七年及至至道初年,张守真屡奏黑杀神降临之言。因此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六年(981

年)敕封太平宫黑杀神为「翊圣将军」,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又加号「翊圣保德真

君」。可知上两则记叙中之「降神」一事,实关乎宋代国祚,而最初临降之神翊圣保德

真君,则无疑为北宋护国之神。

按三十代张天师,即是《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中

描述的那位「头绾两枚丫髻,身穿一领青衣;腰间绦结草来编,脚下芒鞋麻间隔。明眸

皓齿,飘飘并不染尘埃;绿鬓朱颜,耿耿全然无俗态」,「道行非常,清高自在,倦惹

凡尘。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的张继先[9]。从胡琦「张氏世济其说也」可知,关羽之

崇封与道教正一派的兴盛,自有特别之渊源。导致道教崇奉关羽的原由,大端有四:

第一、符箓派道教积极参与政治。自安史乱后,中国社会曾经长期处于不安定的状

态,「丹术侧重个人修炼,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而符箓斋醮则侧重于济世度人,具有普

遍的社会性。」这和开元、天宝后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不安定的状况有直接关系。据《翊

圣保德真君传》载,张守真曾借降神评价陈抟:「守真尝启告曰:『华山陈抟近卒,时

人谓之尸解,未审其人修何功行?』真君曰:『抟之炼气养神,颇得其要。然及物之功

未至,但有所主掌耳。』」所谓「及物之功」应当是济世之力。而符箓道士在举行斋醮

仪式中,不但祈祝君主寿永,国安邦宁,家丰民裕,而且宣扬忠孝,提倡伦常,当然大

得官方提倡,民间欢迎。每逢节日或君主诞辰,符箓派以科教道法即以道场为国祈禳,

也在北宋成为定制。

元丰四年的《重建关将军庙记》说:

「岁越千升,魔民出世,寺纲颓紊,槌佛虚设。公既不怙,庙亦浸弊。元丰庚申

(1080年),有蜀僧名曰承皓,行年七十,所作已辨,一大众请,倏然赴感。有陈氏

子,忽作公语:『自今以往,祀我如初。』远近播闻,瞻祷愈肃。明年辛酉(1081

年),庙宇鼎新。」

则「陈氏子」之「托言」,分明又是一次「降神」。[10]

与此相关的第二点,是以「盐池斩蚩尤」而论,实际上也同様表现着符箓派道士

「阜民解愠」的现实关懐。盐税自西汉以来即是国家最重要的财赋来源之一,而以解盐

为最甚。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五章《新乐府·盐商妇》引《新唐书》伍肆《食货

志》略云:「(刘)晏之始至也,盐利才四十万缗。至大历末,六百余万缗。天下之

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宋人谈论盐利在国家赋税中

的比重时,因时代不同而有三说:一是「当租税三分之一」,二是「计天下每岁所收盐

利,当租赋二分之一」,第三种说法谓占国用「十之八九」。[11]有人甚至议论说,仅

泰州「一州之数,过唐举天下之数也。」南宋学者吕祖谦评论宋代盐利时,有「惟海盐

与解池之盐,最资国用」之语,而「榷盐之利,国用所资」、「国家经费之大,籍于盐

利者居多」[12]等议论亦充斥史书。鍳于解盐在北宋财政中的重要地位,解州池盐获

灾,当然会惊动朝廷,成为大事。而深信道教之北宋诸帝,如真宗、哲宗、徽宗等必定

会有所举动,也是意料中事了。

解州池盐又早被视为灵异之产。先秦古籍《尸子》关于《南风歌》的记述:「舜作

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

阜吾民之财兮!』是舜歌也。」就是歌咏促使解盐结晶之「南风」的。《尸子》的作者

尸佼是商鞅之师,在《史记》《汉书》均有记载。所以有人认为:「早在四千多年前,

解池附近这种神秘的『盐南风』,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它不仅因带来盐利而倍受崇

祀,而且,也成为诗歌和音乐创作的重要题材。」[13]

唐人誉解州池盐为「阴阳调和,神鬼驱造,不劳人而擅其利。与夫凿泉、煮海不相

为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八《钱义方(唐)盐宗神祠记》,《全唐文》未

载)柳宗元《晋问》则有「猗氏之盐,晋宝之大也。人之赖之与盬同。化若神造,非人

力之功也。」(《全唐文》卷五八六)宋人则说「海盐、井盐全资于人,解池之盐全资

与天,而人不与。」(《历代制度详说》卷五《盐法详说》)人们把盐池、风谷视为某

种神灵,立祠祭祀。唐大历八年(773年)、十一年(776年)赐号「宝应灵庆池」,

「荐于清庙,编之史册」(《唐会要》卷二八《祥瑞》)。此后为池神加爵进封者不绝

于史。

赵氏既已搬出轩辕黄帝为其始祖,老对头蚩尤出来捣乱,也应该是情理中事了。按

沉括《梦溪笔谈》卷三∶「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蚩尤血』」而解州之得

名,亦本于黄帝斩蚩尤的神话。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黄帝)传战执尤

于中冀而殊之,爰谓之『解』。」孙冯翼辑《皇览·冢墓记》∶「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

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道教天师所以要请解州乡人关羽来建此

功,也说是「师出有名」的。

其三,宋代是收拾残唐五代之混乱局面后开创的一统江山,踵继了周世宗「灭佛兴

道」政策。关于宋代开国君主与道教之关系,一直有许多传说,比如《水浒传》开卷即

有「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是个道高有德之人,善辨风云气色。一日骑驴下山,

向那华阴道中,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譲位与赵检点登

基。』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攧下驴来。人问其故,

那先生道:『天下从此定矣。』」的描述。宋释文莹在《湘山野录》中,也说赵匡胤兄

弟未发迹前,曾与一自称「混沌」或「真无」的道士游于关河,三人每剧飮至醉。御极

后不再见,下诏于草泽遍访之。又说赵氏兄弟与赵普游长安,遇陈抟共飮。甚至有赵氏

母为逃避战乱挑兄弟于篮,适为陈抟所见,吟诗「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担挑」

的说法[14] 。这些稗官野史的叙述虽不能指实,但从《宋史·太祖纪》中周世宗在世时

已有「点检作天子」的谶语,和陈桥驿兵变时「军中知星者扬言『日下复有一日,黑光

摩荡者久之』」的记载看来,传说之辞也许「虽不中,不远矣」。所以北宋一朝,无论

是「烛影斧声」以后太宗统治下的「降神」,还是「澶渊之盟」后真宗时期的「天书符

瑞」以及「托祖」自承黄帝之后,直到徽宗时期自封「教主道君皇帝」,符箓派道士都

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作用。同时道教发展更上层楼,也就不奇怪了。

其四,正一派在中国道教历史上的重新崛起。前文已述佛教关羽崇拜始于张道陵之

「领鬼兵」,而大张于张继先之「斩蚩尤」。如果说北宋时龙虎山尚屈居茅山之后,与

阁皂山同居「三山符箓」之列,那幺此后即从道教各派中脱颕而出,成为第一大宗了。

后世《正统道藏》记载的一个故事所述亦较详细。据《道法会元·地祗馘魔关元帅

秘法》[15]载,关羽为北极紫微大帝之主将,称为「雷部斩邪使,兴风拨云上将,馘魔

大将,护国都统军,平章政事,崇宁真君关元帅」。《道法会元》称赞关羽「英烈威

灵,在生忠勇,死后为神,忠贯日月,德合乾坤」,并且曾「诛砍妖魔」,例证即是崇

宁年间,三十代张天师奉诏往盐池除孽蛟时,在东岳庙行香,看到廊庙的关羽神像,问

左右此是何神?弟子回答是汉将关羽,乃忠义之神。张天师便遣关羽诛蛟。实时风云四

起,雷电交加,关羽即斩蛟于盐池上。张天师奏明徽宗,徽宗命召见。关羽现形于殿

下,拽大刀执蛟首于前,不退。徽宗掷崇宁銭,封之为「崇宁真君」。天师责之非礼,

罚下酆都五百年。同书卷二六○《酆都朗灵关元帅秘法》中,也称关羽为张虚静部下神

将,封号「酆都朗灵馘魔关元帅」,手下副将则是「清源真君赵昱」,另有韦锡等飞天

八将。五十代天师张国祥还校有《太上大圣郎灵上将护国妙经》,辑入《续道藏》。足

证「关羽斩蚩尤」为张天师系统之神话。这些都是「张氏世济其说」的例证。

此事还被搬演为戏曲。明代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无名氏杂剧《关云长大破蚩

尤》[16],谓:宋(仁宗)时,蚩尤神作祟,使解州盐池干涸,朝廷命寇凖请张天师来

京询问方知其故。天师教吕蒙正之侄吕夷简至玉泉山访玉泉长老,请玉泉土地关圣。关

「奉玉帝敕令」,并「启天庭亲上表,因此上差神兵命天曹」去打败蚩尤。范仲淹奉命

为关公在解州立庙。驱邪院主宣玉帝旨,封关公为「武安王神威义勇」,「再封为破蚩

尤崇宁真君」。揆诸史实此剧尤为不经。饶宗颐先生辨析云:「查范氏殁于绍圣时,编

剧的人不管年代先后,随便调兵遣将,是有问题的。」[17]

道教通俗劝善文有《关帝觉世真经》、《关帝明圣经》、《戒世子文》等。据笔者

所见,明初永乐年间与紫禁城同时修造的武当山道观中,亦有关羽之天尊造像,惜当时

正值全面修缮,未能摄影为憾焉。又据《关帝志》卷之一《封号》载,万历四十二年十

月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时,曾「特命全真道士周庀真等

赉请,前去彼处,供安镇静方隅,肃清中外。」可知道教中崇奉关羽者不独龙虎山南宗

正一派,亦延至盛行于元代之北宗全真派,所以北京白云观至今仍存关帝殿。

三,儒家与关羽崇拜

儒家本「不语怪力乱神」,所以是「三教」中最后一个介入关羽崇拜的。但也正是

因为儒家的介入,关羽崇拜才最终确立了它的全民族地位。

我尝言,曹操是以「英雄」自许而且许人的,见他「青梅煮酒」一事,却不幸被后

人评定为「奸雄」之首。

这一字之别,古时说法是效《春秋》褒贬之义,深入骨髓的,恐怕就是若干世代的

后人体验捉摸「锻炼」出来的笔法。这就是中国人的历史感和历史观,也是「演义」之

所谓演「义」。「英雄」的称谓也没有留给曹操私相授受的刘备,一般称他为「枭

雄」。《三国》的最终英雄是诸葛亮和关羽,他们是失败者,却使后世诗人写出「出师

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様「惺惺惜惺惺」的诗句来。古人本有「三不朽」的

说法,诸葛亮和关羽是立德的楷模,也就成为文化意义上的英雄。这就是《三国演义》

的价值所在,因为它能从「群雄逐鹿」的纷繁史事中,清理、提炼、总结出超功利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判断,来抗衡甚至替代「成则王侯败者贼」的功利判断,所

以它才不朽。

但是,细研诸葛亮崇拜和关羽崇拜的形成过程,会发现他们实际经历了全然不同的走向

和渠道:一个是自上而下,由文人儒士推崇而扩散至民间信仰的诸葛亮;一个自下而

上,由民间信仰和宗教力量推至上层崇奉的关羽。而促使文士儒生接受关羽的主要原

因,就是以《春秋》为代表的儒家史学观。

僧,道家,供奉关羽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俗家供奉关二爷,应该是出于对他老人家的忠义的崇敬吧!

许慎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说文解字》)也就是说,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就必须读懂古人的书,要读懂古人书,就必须首先突破文字关。从广义上讲,这个“关”是包括文字的构成、文字的表述、文字的应用等在内的语言关,即现代古汉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范畴的全部内容。中医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是中华民族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和经验应用文字的手段、通过历代典籍传承至今的。有资料说,目前已知的中医药典籍有3万多种,可以见到的有1万多种。面对如此巨大、昂贵的国宝,如何读懂它、消化它,是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生命延续和发展壮大的头等大事,也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医人世代关心的切身大事。“学有三难,淹博难,识断难,精审难。”(戴震《与是仲明论学书》)要完成这一使命,仅凭借占有充分的材料(淹博)、具有正确的意识(识断)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精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古代学者从小就读古书,重要的经书都能成诵,有的人还能做到于学无所不窥,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都能如数家珍。”(王力《中国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现代人不同了,所接触到的古籍大都是白话的或经过注释过的半白话的,吃的基本是“别人嚼过的馍”,有些甚至是在咀嚼过程中变了味道的。对祖先留下的东西越来越陌生,就无法得到那些最能让人面赤心动的原汁原味乳汁的甘美。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中医界无数的前辈们为之感慨、为之焦心。多少人为之奔走呼号、奋笔疾书,多少人为之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一门中医的入门基础课——《医古文》,终于应运而生了。这让许多人欢欣鼓舞,终于有了一把打开中医学宝库的金钥匙!这也使不少人头痛心烦,老祖先的饭实在太难消受了!除任应秋、钱超尘、段逸山、

许敬生等在古汉语领域内颇具造诣的一些大家们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外,越来越多的热心于此道的学者们也都应声投身到这一“苦海”中热身试水了,马献军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医古文捷径成语通》一书(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是他身感心受的记录。

《医古文捷径成语通》一书的巧妙处,在于作者选取了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成语作为突破口。用自己熟悉的话来回答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下子拉近了读者与中医古籍间的距离。成语是长期沿用、约定成俗的,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组成成分和特定含义、特定功能的定型词、词组或短句。迄今被公认的、上了各种专业辞典的辞条大概也有6000~10000条之多,足见它在语言文字之学中的位置和分量了。由于在古汉语中单音词是主要的表述手段,由单音词到双音词,再到以四言(或四言的倍数)为主体的成语,表现了语言文字的发展趋势。加之在中国古文化史上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的以讲求对仗和乐于用典的骈文所需要的语言浓缩,以及历代的诗歌、传纪、颂词、祭文、碑记等影响较大的作品以四言体散文为主的格局,使得汉语的各种语法关系、修辞手法都在成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了。中医的典籍亦不例外,“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其知道者,发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像这样的句式,中医的历代典籍中俯仰皆是。因此,从成语的层面切入,去探求医古文语法、研究医古文语法、学习医古文语法,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直观性的便捷选择。

《医古文捷径成语通》一书的精彩处,在于作者对大量资料的占有和合理布局。粗略的统计显示,该书涉及的成语接近千条,除了与汉语有关的专业性著作,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尔雅》、《马氏文通》、《典故纪闻》、《修辞格》外,大量的是从数千年保存下来的多种典籍中辑录来的。它们有的直接来源于中医典籍,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景岳全书》、《本草纲目》等;更多的则是从其他学科的著作中采撷而来的,如《周易》、《尚书》、《礼记》、《左传》、《世说新语》等。如从时段上细分,先秦诸子和其他多家著作中占有的分量颇大,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自秦以下至明清时期的各类代表性著作也是其选取的主要对象,如《说苑》、《淮南子》、《北梦琐言》、《资治通鉴》、《东周列国志》等;选择近现代作者著作中的例子也不乏其有,大体涉及梁启超、康有为、章炳麟、鲁迅、茅盾等名家们的著作。在上述著作中,首选的是历代的正史,如《周礼》、《史记》、《汉书》、《三国志》、《晋书》等;其二是流行广泛的通俗读物和民间俗语,如《风俗通义》、《齐东野语》、《湘山野录》、《茶余客话》、《千字文》等;其三是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古今笔记、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全传》、《红楼梦》、《容斋续笔》、《阅微草堂笔记》等;其四是对文学史影响较大的诗词歌赋,乃至颂表、祭词等,如《诗经》、《离骚》、《西都赋》、《潮州刺史谢上表》、《祭柳子厚文》等。“上学以神听之,中学以心听之,下学以耳听之。”(《文子·道德篇》)“以神听之”,意游神会,是为“上”,就是悟性。能间接从各种工具书中、直接从古书堆中找到这些资料,需要悟性;能对如此庞大的资料驾驭自如,需要更高的悟性。

《医古文捷径成语通》一书的出新处,在于作者对语法通俗表现手法的探索,把深奥、艰涩、枯燥的知识大众化、实用化、趣味化,体现出的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该书所有篇章要表达的主题,均是以成语作为依据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一些成语典故还具有温故知新的意义,在勾起读者对青少年时期旧学的回忆中获得新的认知。所以,作为一本普及性的医古文教材,它更适合于普通医务工作者和在校研读中医学知识的学子们的掌握和使用。书尾附录的系统歌诀,以朗朗上口的韵味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开启更多读者的思维、激发更多读者学习医古文的热情。它们有从道理上说教的,如“学习古文难不难,说难只因年代远,说她不难有捷径,成语里边全包含。字词语法和修辞,一旦掌握便豁然。”有从应用上评析的,如“叠字类型举六般,表示概括强调专,摹拟声音和色调,描摹形状情态添:形形色色、人人自危,炯炯有神、洋洋大观,嗷嗷待哺、铮铮有声,唯唯诺诺、拟音如言,郁郁葱葱、亭亭玉立,神采奕奕、侃侃而谈。”亦文亦歌,如诉如诵,仔细把玩这些成语,会忽然发现许多深奥的知识都有在浓缩中放大的空间,不仅能使人豁然开朗,而且还能让人产生出一丝“长耽典籍,若啖蔗饴”(王世贞《本草纲目·序》)的享受感来。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没有社会就没有语言,这也是一个普通语言学的原理。我们研究语言,就要注意语言的社会性。我国古代的语言学家反对孤证,孤证之所以不可靠,是由于它缺乏社会性。”合乎逻辑的研究方法应该是“首先经过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再用这个正确的结论作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大前提正确,才可以演绎;大前提一错,一切全错。”(王力《我的治学经验》)“例不十,法不立。”“例外不十,法不破。”(黎锦熙《国语文法例题详解》)按照这两位国学大师的要求,《医古文捷径成语通》,还要在例证上进一步下功夫,

特别是要增加能够直接反映中医学内容成语的数量,以加重他的学术性含量。另外,还要注意一些成语在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变化,以把它们表达得更准确。如《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句:“火”是星座名,即心宿。在周代,心宿于每年夏历六月出现在天空的正南方,七月以后便渐渐向偏西方向沉落。“流”是下降的意思,所以称“七月流火”。(戴震《诗补传》)由于岁差的关系,现在每年夏历五月黄昏的时候,心宿已位居中天,过了六月就偏西而下了。(余冠英《诗经选译》)可见,同一成语在不同的时代所传达的信息是不尽相同的,不能完全用今人的目光去套用历史。《医古文捷径成语通》,也要对所选用的成语做进一步的过滤、甄别,使它们表达的意义更贴近生活现实。当然,这些都属于锦上添花的要求,或许是对作者的苛求。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我对马献军教授的了解应该说是较多的:大学时期,他就是位非常用功的青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他更加刻苦努力,一路越级破格,成为他们同学中的佼佼者。他的这本《医古文捷径成语通》,是他学识的结晶,是他用心写成的,值得一读。

中华中医药学会 温长路

指国王或皇帝(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因此称国王或皇帝为天的儿子)。

1释义

编辑

天子,是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

历代帝王一直 鼓吹“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出处

《诗经·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示例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然值天子英武,练于情事,絫泽所参,众志如结。”

《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 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 辅政,真个 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探源

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

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他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徵,还有所谓“ 天子气”。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 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天子即天之元子,天是人格化的自然界,被认为是宇宙最高的主宰,世间万物都是天地孕育的后代,天为父,所以号“皇天”,地为母,所以叫“后土”。因此,凡人皆为天之子。按照 宗法制度来说,只有嫡长子才有权力继承父的遗产,因此天子就是天的嫡传子孙。

一般认为,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始于周代。儒经《 尚书》中说,天神改变了他对自己的长子、大国商国君主的任命。因此,天子的含义,乃是天的长子或嗣子,即后世所说的太子、今日 君主制国家的王储。因此,原则上说,许多人都是天神之子,都有做天子的资格,只要有德行。儒学把《尚书》作为自己的经,也就对《尚书》的说法坚信不移。中国历史上想做皇帝(天子)的人人数众多,儒经为他们提供了理论根据。

“天子之说”随时代变迁与发展而不断进化。

汉代 司马迁作《 史记》,说从尧舜开始, 夏代、 商代、周代、 秦代的君主,都是 黄帝的后裔。因此,这些君主都是名副其实的、血统意义上的天神之子,而他们经过世代的积累德行,做了天子,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汉代开国皇帝 刘邦,出身平民,他的父亲都没有名字,就更加找不到他以前的世系。所以司马迁对于他能够做天子非常不理解,猜想他大概是天派遣的大圣人,不然的话,不会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取得政权,做了天子。汉代儒者为了找到刘邦的天神血统,经历了近200年的努力。最后,儒者 贾逵在《 左传》中找到,尧的后代中有一个叫 刘累的,曾经做过夏代的臣子。刘邦,就是刘累的后代。这样,刘邦就可以通过尧,上溯到黄帝,被认为是具有天神血统的人。刘邦之后, 王莽、 曹丕做皇帝,也都要把自己的血统上溯到舜,再上溯到黄帝,以证明自己做天子的合理性。

然而封建阶级统治者要证明自己有天神的血统是 个非常困难的事,之后由于天神观念的变化,黄帝等也不再被承认是天神,而只承认他们是人帝,即使能够找到黄帝的血统也失去了意义,这时候,出来了感生帝说。

感生帝说是汉代儒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后世也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感生帝说的要点是,皇帝的祖先,都是感受了天上五帝之一的精气而降生的。精气就是灵魂,也就是说,皇帝的祖先,都是得到了某位天神赋予的灵魂而降生的,所以他是天之子。从南北朝后期开始,国家正式把感生帝列为祭祀对象,至于五帝中哪一位是当朝皇帝的感生帝,则由儒者根据五行理论加以推算。

宋代 张载又改进了关于天子的学说。他认为,天地降生了人,因而它是我们大家的父母。但是,皇帝是我们父母的 宗子,即嗣子,大臣等都是宗子的管家。所有的人皆为同胞,所有的物皆为朋友。这样,不需要感生帝说,天子也有了合法的地位。几百年后,明朝在改革祭祀制度的时候,取消了五帝祭祀,也不再祭祀感生帝,因为关于天子又有了新的说法。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丙丁之间,天子贤达,士夫无出其( 袁可立)右者。”

2全表

编辑

说明:1以下 凡加 号的,为 追谥。2不列入后世 追尊的部落首领“ 三皇五帝”。

夏朝

禹(世称 大禹) 姒文命

太康

仲康

羿(又称 后羿[yì],原为 有穷国国君)

寒浞(后羿的 家臣)

少康

予(杼)

不降

扃(jiǒng)

廑(jǐn)

孔甲

桀姒 履癸

商朝

汤(世称 成汤、 商汤) 子天乙(又名子履)

太丁

外丙

仲壬

伊尹

太甲( 太宗)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宗)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高宗)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纣王)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武则天废唐建周时,被 追尊为 周 始祖文皇帝)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喜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xiè)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shēng)

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周庄王 姬佗

周釐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làng)

周王子 姬颓(也称 周废王)

周襄王 姬郑

周王子姬带(也称周废王)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王子 姬朝(也称周废王)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囏(jiān)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姬杰(也称周 昭文君)

秦朝

秦惠文王 嬴驷(也称 秦惠王)

秦武王 嬴荡

秦昭襄王 嬴则(也称 秦昭王)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子楚( 秦始皇 称帝时,被 追尊为 太上皇帝)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嬴胡亥

秦三世 嬴 子婴

西楚

西楚霸王 项羽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前少帝 刘恭

汉后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汉废帝/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shì)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衎

汉孺子 刘婴(仅为皇太子, 王莽 摄政)

新朝

新 始祖/新 太祖/ 建兴帝 王莽

玄汉

更始帝 刘玄

赤眉汉

建世帝 刘盆子

成家

成家帝 公孙述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前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弘农怀王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三国

1魏

魏武帝 曹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 少帝/ 齐王/邵陵厉公 曹芳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陈留王 曹奂

2蜀

昭烈帝 刘备

后主 刘禅

3吴

 武烈帝 孙坚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会稽王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文帝 孙和

吴末帝/ 乌程侯 孙皓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赵王 司马伦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废帝/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桓楚

楚宣武帝 桓温( 桓彝之子)

楚武悼帝 桓玄(桓温之子),403-404年在位

楚帝 桓谦( 桓冲之子),404-405年在位,年号 天康

楚帝 桓振( 桓石虔之子),405年在位,死于该年

楚帝 桓石绥( 桓豁之子),405年在位,死于该年

十六国

1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秦文王 李流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 废帝/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2汉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废帝/ 梁王 刘和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赵) 秦王 刘曜

3后赵

明帝 石勒

文帝 石弘

武帝 石虎

正帝 石世

成帝 石遵

仁武帝 石鉴

兴武帝 石祗

4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惠帝 冉智

5前凉

 武穆王张轨

昭王 张寔

成王 张茂

文王 张骏

桓王 张重华

哀王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冲王 张玄靓

悼王 张天锡

凉王 张大豫

6后凉

景昭帝 吕婆楼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后主 吕隆

7西凉

武昭王 李暠

后主 李歆

末主 李恂

8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9北凉

文王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高昌王 沮渠无讳

河西王 沮渠安周

10前燕

武宣帝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俊

幽帝 慕容暐

11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开封公 慕容详

赵王 慕容麟

昭武帝 慕容盛

昭文帝 慕容熙

12西燕

归帝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昌平王 段随

中帝 慕容顗

文帝 慕容瑶

代帝 慕容忠

末帝 慕容永

13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14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15胡夏

桓帝 刘卫辰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德武帝 赫连昌

平武帝 赫连定

16前秦

惠武帝 苻洪

高祖 苻健

厉王 苻生

世祖 苻坚

哀平帝 苻丕

太宗 苻登

后主 苻崇

17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18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磐

厉武王 乞伏暮末

19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20西蜀

蜀王 谯纵

南朝

1宋

穆帝 刘翘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元帝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准

2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废帝/郁林王 萧昭业

废帝/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废帝/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3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废帝/豫章王 萧栋

废帝/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4西梁(后梁)

宣帝 萧詧(chá)

明帝 萧岿

靖帝 萧琮

5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炀帝/后主 陈叔宝

北朝

1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原名 拓跋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殇帝元氏( 元姑娘)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废帝/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废帝/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脩(xiū)

2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3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元廓(又名 拓跋廓)

4北齐

神武帝 高欢

文襄帝 高澄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5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阐(本名宇文衍)

隋朝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许国

许 太祖高皇帝 宇文化及

唐朝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唐中宗 李显

唐睿宗 李旦

武周

南周 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唐朝(复辟)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少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kuò)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chén)

唐懿宗 李漼(cuǐ)

唐僖宗 李儇(huán)

唐昭宗 李晔(yè)

唐哀帝 李柷(zhù)

五代

1后梁

太祖 朱温

废帝/ 郢王 朱友珪

末帝朱瑱(即 朱贞、 朱友贞)

2后唐

太祖 李克用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李嗣源)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3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出帝 石重贵

4后汉

高祖 刘暠

隐皇帝 刘承佑

湘阴公 刘赟

5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十国

1吴越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2闽国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世宗 王延政

3殷国

世宗睿武帝王延政

4荆南(南平)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海( 高从诲)

贞懿王 高保融

贞安王 高保勖

德仁王 高继冲

5南楚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前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后废王 马希崇

6南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让帝 杨溥

7岐国

忠敬王 李茂贞

8桀燕

桀王 刘仁恭

燕王 刘守光

9南唐

义祖 徐温

烈祖 李昪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10北汉

世祖 刘旻(原名 刘崇)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11南汉

烈宗 刘隐

高祖 刘龑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12前蜀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本名 王宗衍)

13后蜀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炅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义名 王华)

宋神宗 赵顼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 正安帝/ 元懿太子 赵旉(即 赵敷)

宋孝宗 赵昚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宋少帝 赵昺

刘齐

武烈帝 刘豫

辽朝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北辽

辽宣宗 耶律淳

梁王 耶律雅里

西辽

辽德宗 耶律大石

感天后 萧塔不烟

辽仁宗 耶律夷列

承天皇帝 耶律普速完

辽末帝 耶律直鲁古

辽恭帝 屈出律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xiàn)

金朝

金太祖 完颜旻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金废帝/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完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朝(孛儿只斤氏)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也可那颜)

元太宗 窝阔台(木亦坚汗)

乃马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贵由汗)

海迷失后(称制)

元宪宗 蒙哥(蒙哥汗)

元世祖 忽必烈(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札牙笃汗)

元明宗和世 瓎(là,忽都笃可汗)

元宁宗懿璘质班(宜林奇葆汉)

元惠宗 妥懽帖睦尔(乌哈图汗)

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必里可图)

元益宗 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可汗)

明朝

明太祖 朱元璋(洪武)

明惠宗 朱允炆(建文)

明成祖 朱棣( 庙号初为 明太宗)(永乐)

明仁宗 朱高炽(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崇祯)

大顺

李自成,年号 永昌

大西

张献忠,年号 大顺

南明

明安宗 朱由崧,年号 弘光

明绍宗 朱聿键,年号 隆武

明昭宗 朱由榔,年号 永历

明文宗 朱聿鐭,年号 绍武

清朝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

清 废帝 爱新觉罗·溥仪( 宣统)

太平天囯

天王 洪秀全

幼天王 洪天贵福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 洪宪

3相关

编辑

古代 帝王 称谓

1、天子

《 礼记》:“君天下曰天子。”

《 汉书》:“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

《春秋繁录》:“尊者取 尊号,卑者取 卑号。故德侔天地者,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2、皇帝

《 书》:“皇帝清问下民。”

《 管子》:“明一者皇,察道者帝。”

《 诗谱》:“德合北辰者皆称皇,感五帝坐星者皆称帝。”

《 史记 秦始皇本纪》:“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百虎通义》:“汉制:天子称皇帝,其嫡嗣称皇太子。”

《 独断》:“皇帝至尊之称。皇者,煌也。 盛德煌煌,无所不照也。帝者,谛也。能行 天道,事天审谛,故称皇帝。”

3、皇上

《皇太子宴元圃宣猷堂有令赋诗》:“ 皇上纂隆,经教宏远。”

4、今上

《史记· 秦本纪》:“今上以重法绳之。”

5、皇

《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 说文》:“皇,大也,自从。自,始也。始皇这,三皇太君也。”

《风俗通》:“三皇: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

6、帝

《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 说文》:“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

《 独断》:“上古天子:庖牲氏、 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夏、商、周称王。”

《 白虎通义》:“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

7、陛下

《独断》:“陛下者,陛,阶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 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义也。”“天子自称为朕,臣民称之曰陛下。”

8、殿下:魏晋六朝都称 殿下。

9、圣上:在《 汉书》中一般都称 圣上。

上述中称天子自称朕,那么我们看看这是由谁那开始的,我们看看史记中的记载, 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六国, 李斯等大臣商议说:“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其实从秦始皇开始,后世皇帝都自称朕了。但在这之前,其实朕,只是我的意思,大家都可以用,只是到了秦始皇开始,只能天子独用了。天子

其实皇帝还有很多自称,小子、冲人、孤、寡、不谷。那么我们看看相关的记载都有些什么。

《 论语》:“ 予小子履。”

《尚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尚书说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