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医神到底是谁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中国历史上的医神到底是谁呢?,第1张

在中国历史上,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都堪称神医,他们分处不同的时代,各自擅长的医术也不完全一样,但都位于中国历史上的神医之列。

神医扁鹊

春秋战国时代名医,原名秦越人,他少时就很聪颖,勤奋而好学,尤其是对医学更为喜好。由于医术高超,被视为神医,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大家都比较熟悉《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就很深动地展示了扁鹊的“望诊”功夫。有一天,神医扁鹊拜见国君蔡桓公,他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对蔡桓公说:“我看君王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及时诊治,恐怕病要深入体内。”蔡桓公毫不在意,他说:“我没有什么病”。过了10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我看君王的病已发展到了肌肉里面去啦,再不医治,恐怕病情还会加重百呢!”蔡桓公还是没有理睬他。又过了10天,扁鹊又来拜见,说:“我看君王的病已发展到了肠胃里去了,要是不及时治疗就会更重了。”

蔡桓公还是没有理睬他。又是10天过去了,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掉头就走了,蔡桓公忙便派人去问扁鹊,“为什么不说话就走了呢?”扁鹊说:“皮肤病用汤药洗或热敷就能见效;发展到皮肉之间,用针灸可以治好问;病在肠胃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那只能由阎王爷作主了,医答生是无能为力的。现在君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已经无能为力了。”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由此,不难看出扁鹊真不愧为神医。

扁鹊毕生几乎都倾注于医学研究与诊治之上,他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即望其色,听其声,问其病,切其脉)诊断疾病,治愈了不少罕见的疑难病症,“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我国的医生所沿用,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法。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

外科圣手华佗

华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与董峰、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

在《三国演义》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关羽在襄阳之战时右臂为魏军毒箭所中,后来,伤口渐渐肿大不能动弹。华佗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剧毒,这里既让人看到了关羽的神勇和威武,也说明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

医王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医家、药师,被后人誉为“医王”,许多中国人视他为“医神”。它被西方称为“医学理论之父”。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孙思邈不仅擅长内科,而且擅长妇科、儿科、外科和面部特征。中医首次提出设立妇幼疾病独立治疗科。在著作中,首先论述了妇幼医学应表述为“崇尚本质”。孙思邈十分重视妇幼保健工作。他写了三卷《妇女处方》和两卷《幼儿处方》,放在《千金要方》之首。在他的影响下,后世医务工作者普遍重视妇科和儿科疾病治疗技术的研究。

医圣李时珍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中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理学家。他被后人誉为“医圣”。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撰写的中国药学著作,共五十二卷,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典医学集大成者,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此外,李时珍的著作尚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传世;还有《命门考》《濒湖医案》《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天傀论》《白花蛇传》等

总之,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堪称神医的难以一一列举,他们每个人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在世界医疗史上涂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世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王雪茜--科研、教学、临床兼顾

北京中医药大学走出去的优秀翘楚不胜其数,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最近因为采访接触到的一个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雪茜老师

王雪茜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沈氏女科”第二十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王庆国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以及全国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弟子,致力于探索经典方剂的现代应用。

在这次采访中老师提出认为在中医经典的理论其实很多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我们现在去理解它,有的时候觉得似难非难、似易非易,觉得他说的道理很浅显,但是依旧惊讶于为什么古人能够想出来这么精妙的道理呢老师对于科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中西医之间的结合的看法都有很深刻的看法,也在提示我们作为一个中医学子,在这条学医之路上应该刻苦坚定的方向。

老师谈起自己是如何学习、综合理论,如何学习中医经典,中医经典对我们大学生的意义,经典方剂如宝库般的重要性以及经典理论在她的科研中的奇妙印证。听完这些,我不禁思考对于学习和背诵反复的枯燥的学习进程后,才有融会贯通,灵活自如。中医药,从来都不是轻松容易的。

正如王雪茜老师所言,“中医之路是我们将要走的一条光荣但充满险阻的道路“。中医典籍浩如烟海,思想更是涉及方方面面,纵横数千年,我们宛如初入海洋的小船,跌跌撞撞,但又无比谨慎的采撷古人的智慧来填充自己。

我谈这次采访的内容和感受,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通过老师们身上对于中医学习和科研的严谨,在中医之路上的不断探索,感受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人的责任和方向。

(以上来源于本次访谈的视频截图)

《大医脉神》内容简介:大医上工者知未病也。谓:博极灵,自启思极。而鬼神将通,三指有隔垣之照,二竖无膏盲之盾矣。脉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华夏文明,是人类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医学内涵。奇可等价于现代理化诊断,神则触脉知病,断人生死。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

一、岐伯

黄帝时期的神医,中国上古时期最有声望的医学家,被誉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据传他精于医术脉理,名震一时。流传至今的医书《素问》基本上就是以黄帝询问、岐伯作答的形式,来阐述医学理论,可见岐伯高深的医学造诣。

中国医学通常被称为“岐黄”,或者“岐黄之术”,就是以岐伯和黄帝的名字来命名的,由此可见岐伯在中国医学上的地位。

二、扁鹊

原名秦越人,是春秋时期的名医。由于他医术如神,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说他是“中国的医圣粗凯”、“古代医学的奠基者”。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循)序,弗能易也。”

三、华佗

东汉末年的神医,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他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例,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创编了一套健身操——“五禽戏”。

后人把华佗看做神医的代名词,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来称誉医术杰出的医师。

四、张仲景

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的神医,“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被誉为“中医的灵魂所在”。

五、董奉

又名董平,字君异,东汉末年的名医,“建安三神医”之一。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

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

六、孙思邈

唐代名医,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不仅精于内科,而且擅长妇科、儿科、外科、五官科,他对针灸术也颇有研究,著有《明堂针灸图》,以针灸术作为药物的辅助疗法。他认为“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

孙思邈积极主张对疾病实行综合治疗,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七、李时珍

明代名医,出生于名医世家。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四十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

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称《本草纲目》为“性理之精蕴,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赞誉《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八、钱乙

北宋名医,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宏凳旅儿科医家,被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

钱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后人视《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它蔽凳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九、皇甫谧

三国西晋时期名医,汉末名将皇甫嵩的曾孙,被誉为“针灸鼻祖”。

皇甫谧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十、叶天士

名桂,字天士,清代名医。

叶天士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天士幼时便随父亲学医,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证,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叶天士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四大温病学家之一,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

中国历史上的医神到底是谁呢?

在中国历史上,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都堪称神医,他们分处不同的时代,各自擅长的医术也不完全一样,但都位于中国历史上的神医之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