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些能让人进入就迷路的阵法是否存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历史上一些能让人进入就迷路的阵法是否存在?,第1张

历史上一些能让人进入就迷路的阵法是真实存在的。这点咱们可以参照由孙武后代,鬼谷子之徒孙伯灵所撰写的《孙膑兵法》,其中就有一篇名为《十阵》当中,基本概括了包括十种不同阵法的应用方法以及利弊。

我记得他在那当中曾经记述过,当在将兵力配合到疏密得当的时候,便可以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支援情况,以最终将阵法隐蔽的藏于其中,让其敌军感到迷乱最终达到难以攻破的效果。当然,在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需要多兵种的配合,以及地势条件的有效应用等等。作为君主的李世民曾用此“小试牛刀”,结果真的利用此道将各地将领解救于危难当中,由此不得不服于其智慧所在。

除此之外,我们眼前的例子也有,比如说金华市兰溪市的诸葛八卦村它几乎成为了验证这迷魂“阵法”的现实所在。我还记得早在前几年的时候,有驴友甚至是记者专门跑去了那里,并顺利的在进村之前就迷了路,后来还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才走进了村里,但是又因为村里的神奇布局在一次次迷路重走之后,还是被困在村中了。同样,后来还是托当地人的福,才能最终走出村庄。对此,记者后来采访了领路的村民才得知这神秘“阵法”当中的奥秘,竟然是在这地势之中。

是的,因为整个村落的郑重是一个太极鱼形状的半水半陆的池塘,而被后人称之为钟池,在其周围布以八卦分别排列,正好将附近的小山以及巷弄全部排列其中,造成了远处看不见近处进不来的奇观。至于其中的原由,村民是说因为祖上是诸葛亮的后代,因不想被世事所干扰便造了这么一个村庄,民兵们还因此村的特殊结构将匪徒以及鬼子逐一击破,最后有个别鬼子落单,终因看不出其中的奥妙也不曾找到该村。

由此可见,历史上一些能让人进入就迷路的阵法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古人的有些妙法还是我们现代人不可想象的。

历史上的阵法其实还是存在的,其实我们现代的军事也有这样的阵法,只是我们现在的更多是一种战略,而没有这种玄乎的东西在里面,更多的是一些兵种的搭配,技术的运用,谋略方面的。而三国时期的八阵图是真的存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痕迹也能看到八阵图是真实存在过的。

比如说现在中国的浙江就有一个叫做诸葛村的村子,而它那里的建筑建设就是当时按照着诸葛亮的八阵图所做的,当时也有传说如果有外面的人想要进到村子里面是做不到的,因为他们会迷路。而当时在三国时期,也有这样的传说,话说当时的陆逊率领着部队进入了八阵图之后,就失去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出去的路。

但是这里都是一些书上的记载甚至说一些民间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所以说都会带有一丝神秘的感觉,但你要说阵法能够困住大军其实是不太科学的,就说当时陆逊的10万军队,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试想一下如果10万人分布在战场之中,当时的战场范围就非常的大,如果单想凭一个阵法就能困住这么散乱并且庞大的人群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要说它完全没有作用也不是,还是能起到一些迷惑的作用,阵法虽然说起来很玄乎,但是在古代的时候确实也有用到,不过大多数都是一些排兵布阵,一般在古代打仗的时候,都会使用一些特殊的士兵排布方式,不同的搭配不同的队形都有不同的作用,可以起到集中力量和分散伤害的作用。

八卦阵是诸葛亮发明的。

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现河南南阳)卧龙岗或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

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后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上,何须辨襄阳南阳。”

扩展资料

八卦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八种物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是万物衍生的物质基础,其中以乾坤天地二卦为万物之母,万物生于天地宇宙之间,水火为万物之源阴阳之基,风雷为之鼓动,山泽终于形成,有了山泽,生物开始滋生,生命开始孕育,人类因此繁衍。

八卦以阴爻"--"和阳爻"—"组合代表其性质。八卦的排列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前者传为伏羲氏发明,后者传为周文王所创

奇门遁甲这种预测法产生于什么年代,来源于哪里,至今预测界尚无定论。我们在当前主要学习她的应用,至于其他的留给考古专家去做吧。具体而言,奇门遁甲的本身就是九宫八卦阵。

《黄帝阴符经》上讲“八卦甲子,神机鬼藏”,即是说,奇门遁甲的神妙之处均藏在八卦和甲子之中。所以我们要想学好奇门遁甲,那必须要有扎实的易学知识和深厚的五行干支基础,这样你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学会奇门遁甲这门绝学。

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而成的六十花甲子是以时间为主要特征的全息符号,以后天八卦为主的九宫八卦是以空间为主要特征的全息符号。

奇门遁甲就是将这二者按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融时空为一体,包括天、地、人、神(宇宙中的暗物)在内,多维立体的动态宇宙思维模型,以模型中的时间资讯为主,进行系统思辨,从而达到预测万事万物、以利趋吉避凶的预测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符号,除去其代表时间概念的特定意义以外,还含有特定的意义,明白了这一点,奇门遁甲就应刃而解了。

1、 甲为首长,为元帅,他经常隐蔽在幕后,所以叫遁甲。

2、 乙、丙、丁为三奇,是领导身边最得力的三个助手。

乙为文官,叫日奇;

丙为武官,叫月奇;

丁负责后勤保障供应,叫星奇。

乙、丙、丁三奇,也可以作为三支奇兵来理解,出奇制胜往往都靠它。也有人从阴阳五行的概念来解释乙、丙、丁为何称为三奇,即甲为主帅,为阳木,最怕庚金克杀(阳金克阳木为七杀,最凶);

而乙为阴木,好比甲木的妹妹,乙庚相合,甲将乙妹嫁给庚金为妻,这样甲木就解除了威胁,乙自然可称得上实行“美人计”的奇兵了;

丙为阳火,木生火,他好比甲木的儿子,能克杀庚金,保护甲木之父,所以他自然也是一奇;

丁为阴火,她好比甲木的女儿,也能克伤庚金,保护甲木之父,所以也是一奇,为此她还有“玉女”的美称。

戊、己、庚、辛、壬、癸叫做六仪。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六十甲子,则十天干每个都会用六次,这样就形成了六甲、六乙、六丙、六丁、六戊、六己、六庚、六辛、六壬、六癸。

—八卦阵 (中国古代阵法)

现代队列的远亲,应该是冷战时代的“阵”。说到“阵”,我们可能经常会想到《杨家将》《水浒传》之类的民谣,以及旧小说所描述的“天门阵”“金锁阵八门”“二进制混一会儿”。战斗时,只要敌人会冲进阵中,阵中飞沙走石,黑雾弥漫,喊杀阵阵,将他们困在阵中。总之,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很神秘。其实这是小说家对古代军阵的神话,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胡诌的。“阵”是存在的,阵法是战斗队形的一种配置。在古代战争短时间交战的条件下,为了要求战场上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而产生的。中国古代很讲究法律,传世书籍。根据我国研究古代军阵的军医金毓国给出的“阵”的定义,所谓“阵”,就是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强弱等具体情况,安排战斗队形。从第一个兵剑传说的备案开始,第一个兵,第一个排,一路到全军,一路到“立兵、排、行”。换句话说,阵列就是各种战斗队形的排列组合。最早的阵应该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我国奴隶社会使用的阵法,今天大多在时间的流逝中失传了。我们只能通过古籍记载来模拟研究当时的阵列。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些典型或详细的战法。战国时期《孙膑兵法》集《先人伟业》把春秋以前的古阵总结为十阵。这“十阵”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阵、鹅阵、钩阵、玄象阵、水阵、火阵等。水阵和火阵讲的是水火战术,不仅仅是阵法,所以孙膑十阵其实只有八个基本阵法。

其实,关于古代阵法的讲究,我们不得不说到神话传说时代与文学表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本小说,名字叫做《封神演义》,这是许仲琳当年的一本非常精彩的著作,他在里面描绘了好多好多的阵法,例如诛仙剑阵,万仙阵,十绝阵。这一系列的阵法可是把笔者的童年勾引得热血沸腾,一直到后来都格外的喜欢《封神演义》这部作品。

而且,除了许仲琳的作品以外,《三国演义》更是在罗贯中的手中表现出了阵法的精髓,遥想当年曹洪使出的八门金锁阵对阵徐庶,遥想当年,诸葛亮摆八阵图对抗大名鼎鼎的陆逊。这一系列的操作都让我们看到了古人阵法之精妙,看到了文学形象中阵法的神秘之处。正可谓是一人可抵千军万马,3000骑兵就可以形成方圆天地。如果按照古人文学的形象来说,阵法应该天下无敌是真正绝对的系统运用的最高表现。

要理解阵法的效果,我们首先得要聊一下春秋战国时期阵法的演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阵法操作的最频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面,由于所有的战争都需要以战车为主,所以春秋时代的打仗方式就是摆好阵型相互对冲。

但理论上来说,春秋时期的阵法就是一种公平的竞技,没有提高杀伤力的能力,只是为了好看与整洁。等到后来到了战国时期,吴起孙膑这两个战争狂人设计了很多的战术战法。但一般意义上来说,这样的战法与战争,其实效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大。既没有诛仙剑阵那么可怕的杀伤力,也不能够真正做到以弱克强。

即使历史上有一些所谓的阵法的变化取得胜利,绝对不是它的杀伤力提升的,而是心理效应变化了。就好像当年的淝水之战,尖刀部队直接突入到苻坚的主力,所有人误以为自己都遭到主力的攻击,然后心里慌乱,于是就跑路了。

所以我们不要说阵法没用,只能说不同的时代,阵法的发挥水平不一样。如果是一群窝囊的部队,我们只能用阵法去训练他们,而不能真的让他们上战场成为杀人狂魔。而如果我们指挥的人拥有上百万人,那么再厉害的阵法也无法运转,只能勉强维持军队的合理性。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的阵法之真相。

受评书、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在谈到古代军队打仗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什么一字长蛇阵、五行阵、八卦阵,阵中变化无穷、暗藏杀机,神秘莫测,仿佛有了它便可以无往而不胜。而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但凡表现两军交战的画面又通常是两方人马喊杀着向前冲锋,然后打成一片,这边的士兵摔打成一团,那边的士兵刀剑对砍,甚至还有的一个人砍倒一大片。这就不禁让人困惑,真实的古代打仗到底什么样子?传闻中神乎其神的古代阵法的真面目如何?它在实际作战中到底有没有用呢?

对此,首先我们要明白,打仗不是群架,所谓影视剧里面两方士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战一团的情况根本不是古代的真实交战情况,仅仅是编剧、导演臆想出来的情景罢了。试想一下,如果你领着几十人、几百人与敌方相同数量人数作战,其结果基本上就是街头混混打群架的效果。因为人数太少,敌我双方态势可以被战场上每个人看到,这时决定战斗胜负的通常是人数及作战人员自身实力、勇猛程度、战斗技巧等,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多势众”、“狭路相逢勇者胜”。

但是,当你指挥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人时,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历史的实践证明,并不是哪方人多,哪方就一定能赢,想要统筹数以万计的人马与敌方作战,则必然需要战前的作战预案,合理的分配兵力并安排相关作战战术,这在古代就叫阵法。倘若没有阵法,两军可能还没怎么接触,己方部队就可能自乱阵脚,几十万人像没头苍蝇一样乱闯乱蹦,人数再多也无法形成战斗力,最后结果只能是不战自溃。战争中,获胜的往往并不一定是人数多的一方,而是有组织、有纪律、各兵种协作完美的一方。这就是古代战争中弱势兵力能够以少胜多的关键因素所在。

如此来看,我们可以知道阵法有几大作用。其一,便于指挥、维持士气和纪律,散兵游勇是无法形成战斗力的。典型的例子就有: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统帅九十万大军挥师南下,打算一举灭晋,东晋宰相谢安沉着指挥,令谢石、谢玄等率8万北府兵开赴淮水一线抗击。谢玄针对秦军上下离心、各族士兵厌战的情况,及苻坚恃众轻敌又急于决战的心理,遣使要求秦军略向后撤,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则想待晋军半渡时用骑兵冲杀,于是下令稍退。

然而秦军一退而不可复止,混入的晋军奸细大喊“秦军败了”,众多秦军士兵不知情况,顿时战阵大乱,自相践踏,各自逃命,晋军乘机抢渡淝水猛烈进攻,大败秦军。战后强大的前秦政权随之瓦解,只留下“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典故。

其二,通过协同作战,各部队互相支援,利用不同兵种的优势可以发挥出部队的最大战斗力,有效弥补由于人数、地形、天气等不利条件带来的劣势。古典时代,西方有底比斯与雅典,斯巴达并称为希腊三大主要城邦。其中,斯巴达人以勇武闻名于世(著名影片《斯巴达三百勇士》便源于此),是当时希腊城邦中的霸主。

而底比斯人面对强悍的斯巴达军团,在自身军队人数、士气、装备、单兵作战素质均不如对方的情况下,变换阵法,弃用了当时城邦打仗流行的希腊方阵,创造性的采用新式斜形方阵对敌。开战后,斯巴达人仍是原先的传统阵法,重步兵被一线平均排开;而底比斯人则将主力部队部署在左翼,中线和右翼人数都相对较少,形成了一个斜形方阵,同时双方也有骑兵和轻步兵部署在重装步兵方阵的两翼。

故而,虽然底比斯人的重装步兵总体数量少,但在局部对阵时却具有了绝对优势兵力。因此,双方一接触,底比斯人的左翼部队迅速突破了斯巴达人的右翼兵团,然后回转过来对斯巴达中央军团形成包围,从而最终消灭了斯巴达的整个阵线,取得了留克特拉战役的胜利,终结了斯巴达的霸主地位。

其三,可以适应地形并能随时变化应对战场突发情况。北宋初年,宋太宗率大军平灭北汉,正式结束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时代后,携灭北汉之余威,不顾军队师老兵疲,执意拿下幽云十六州,结果与辽国幽州一战,大败而归,本人中箭负伤,还当了会高粱河车神。战后,宋太宗料定辽国必定前来报复,便提前做了安排,令北宋云州观察使刘廷翰率部抵御,崔翰、崔彦进、李继隆等将领率部支援,并亲手绘制阵图,让前线将士以此排兵作战。

然而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岂是一幅提前画好的阵图可以应对了的?果然,依照阵图,在广阔的华北平原,宋军分为八阵,每阵之间相隔遥远,根本无法相互照应,面对擅长突袭的辽国精锐骑兵,只能被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因此战前宋军将士皆畏惧不已。

所幸,有北宋战神李继隆力挽狂澜,他向主将建议,必须临时变阵,如若不胜,自担全责(李继隆的妹妹是宋太宗的皇后,李继隆本人就是皇帝的大舅哥)。崔翰等人原本都犹豫不决,此时见有人担责,便同意变阵。而且为了争取变阵时间,宋军还派出使者觐见辽军主帅,假装投降,成功的麻痹了辽人。宋军方面将八阵改为两阵,前后呼应,互为掩护,以诈降为名诱敌深入,只待辽军大摇大摆进入,便迅速包围了来犯之敌,形成口袋阵一同发起攻击,大破强敌,辽军慌乱而溃,悉走西山,投坑谷中,死者不可胜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幽州战败后宋朝方面的不利态势。

所以,阵法显然是行军打仗必不可少的,但又绝不可固守成规,要依据战场情况、敌我态势、天气状况等适时而定,方可立于不败之地,类似宋太宗什么“平戎万全阵”之类的试图一个阵法包打天下的想法,只能遭致惨败。

中国古代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

历代的史学家都没弄明白

在《说岳全传》里,金军统帅金兀术有一支王牌军叫“连环马”,用铁索将30匹马连在一起,冲击起来无人可挡,但在郾城大战中被岳家军用钩镰枪和“砍马腿战术”破掉了。《说岳全传》中连环马的灵感很可能来自《水浒传》,梁山群雄用钩镰枪大破呼延灼的连环马。

在真实的宋金战争中,金军确有一支叫“拐子马”的精锐部队。但拐子马究竟是什么?在岳飞之孙岳珂笔下,拐子马第一次与连环马之间划上了等号,“拐子马”被定性为一种“贯以韦索,三人为联”的连环马战术。

在岳珂的“权威认证”下,“拐子马即连环马”成了定论。《说岳全传》一方面将这一说法普及到民间,让神秘的连环马战术家喻户晓;另一方面,以讹传讹,将“三马相联”的连环马夸大为画面感十足的“30匹马”。

以现在的认知及军事常识来看,连环马的说法极其荒谬,把三匹马或30匹马连在一起,且不说马的速度不一,会互相牵扯,如果某一匹马突然受伤或阵亡,那就是其他马匹连环摔倒的惨剧。可以说,连环马是极其外行的军事设想,在实战中绝无可能应用。

“拐子马即连环马”的说法,从南宋到清朝,从朝廷到民间,竟然成了无人挑战的定论。

大约就在《说岳全传》流行的同时代,具有军事实操经验的乾隆皇帝率先看出端倪,对这一流传了数百年的连环马神话提出质疑,认为在实战中不可行,可能是宋人为自己的战败找了一个夸张的托辞。但从学术层面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邓广铭先生,他在《岳飞传》中的详细考证,彻底推翻了连环马的说法,“拐子马即左右翼骑兵”成为不刊之论。

在“拐子马即连环马”以讹传讹的数百年间,令人惊讶的是,在乾隆之前,竟然几乎无人对这一荒谬说法提出过有力质疑。

这说明,中国古代虽然有着极其伟大的历史叙事传统,但就“古代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这一点,其实连历朝历代的历史学家也弄不明白,更别提以讹传讹的演义小说了。

正史有意无意忽视战争细节

正如李硕在《南北战争三百年》的前言中所写,“中国古代的战争究竟怎么打?史书记载的往往不是那么详细。譬如楚汉之间着名的垓下之战,双方投入兵力多少?各自的阵列多长、多宽?是不是和挖出来的秦陵兵马俑一样?交战过程如何?在《史记》中都看不到”,“中国古代史书里,对战争这些最基本的情况都大量‘留白’。其实不全怪史官们无知,古代承平时期的将领们,也弄不清真正的仗(冷兵器战争)应该怎么打。乱世那些打过仗、有经验的武将,又大多没文化,没法记载下来。”

中国历史记载还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总是要传达某种“亲贤臣远小人”的价值观,而战争中诸如战术细节和武器装备等技术性内容相对来说没有这样的承载能力,所以就被淡化了。

比如,中国古代正史在涉及战争时,战败背后多有奸臣,要么是瞎指挥,要么是陷害能打仗的忠良,自毁长城,这几乎是经典的写史套路了:唐朝安史之乱前期的大溃败是因为杨国忠私心作祟,靖康之变的惨剧是因为蔡京童贯乱国,南宋输掉襄樊之战乃至被蒙元所灭是因为贾似道,明英宗的土木堡惨败是因为大太监王振,鸦片战争和近代史也延续了这个套路。

所以,最后对很多战争胜负的分析和记录,要承担“资治通鉴”的功能。

简单说就是,中国正史的战争叙述是“去细节化”、“去技术化”的。

正是因为正史有意无意地忽视战争史的细节,在“中国古代战争究竟是如何打的”这个问题上失语和失位,而民间对此类的需求又是真实存在,那么,阐释权便到了演义小说这里,战争由此被“演义段子化”“怪力乱神化”和“神秘主义化”。这就好比,上古社会因为无法科学解释一些超自然现象,阐述权就归属给了宗教和民间传说。

叙述古代战争最盛行的套路

演义小说中,古代战争最盛行的叙述套路大致有三种。

第一,计谋。《三国演义》中,几乎每场战役的成败都是计谋主导的,兵力、装备、战术等反而是次要的。《三国演义》中最高频的计谋是“火攻”,重头战役的关键词和决定性因素几乎都是放火,官渡之战有火烧乌巢,赤壁之战有火烧赤壁,夷陵之战有火烧连营,诸葛亮更是火攻之王,除了与周瑜联手火烧赤壁,还有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和火烧藤甲兵,在上方谷还差点烧死司马懿。如此密集地使用火攻,在真实战争中显然不可能,反而暴露了作者在演义战争时的套路告急。

第二,单挑。《说唐》和《水浒传》中,武将单挑是推动战争情节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演义小说的单挑式战争往往是这样的,两名武将单挑,赢的一方全军压上,输的一方全军溃散,士兵的主要角色是擂台赛中摇旗呐喊的拉拉队,武将个人武勇对战争的影响被无限拔高,动辄“万夫不当之勇”,潜台词就是军队不重要。相比计谋,单挑式战争与真实战争的距离更遥远,就似《西游记》中的战争场面,十万天兵天将讨伐花果山,只是孙悟空与哪吒二郎神们的比武。

第三,阵法。《三国演义》有八阵图,“每日每时,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几以一堆石头困死陆逊;《水浒传》有九宫八卦阵、一字长蛇战、六花阵、四门斗底阵等;《杨家将》有天门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是整部书中最酣畅淋漓的战役;《说岳全传》则有五方阵。

古代战争里,阵法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秦军的步兵大阵、刘裕的却月阵和戚继光的鸳鸯阵等,甚至八阵图也是存在的,但这些行军布阵的规定动作远没有演义小说里说得这么怪力乱神,充斥了超自然因素。这些神奇的阵法好比武术里的花拳绣腿,没有任何实战价值。

尽管演义小说中的战争描写大多荒诞不经,但不得不说,正是它们定义了数百年来国人对古代战争的图景与想象。它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写完本书的笔者谈及古代战争时,下意识的第一反应仍是“演义式”的:猛将横刀立马,高喊“呔,来将通名受死!”

战史爱好者的“纸上谈兵”

第一,古籍(正史、笔记)。战争史虽非正史的记录重点,但大的历史背景并不缺乏,尽管战争史有其独立性,但不存在一场脱离整体历史情境的古代战争。更重要的是,正史中一些对战争的简单化道德判断与“偏见”,恰恰可成为写作的一个“靶子”。比如,长平之战败于赵括的纸上谈兵,奸臣在战争失败中的作用,对岳飞等名将的过分拔高,都增添了写作的话题性和问题意识。

第二,演义小说。尽管演义小说的战争描写大多是荒谬的,但它同样如正史的偏见一样提供了一个靶子。将“演义小说”的战争与真实战争对比辨析,可产生很多有趣的化学反应。比如,拐子马与连环马的关系,《说岳全传》里连环马的克星是钩镰枪,尽管历史中是“麻扎刀”,但两种武器针对的都是骑兵的“马腿”。在砍马腿这个问题上,《说岳全传》并未说错,反倒对历史是一个印证。再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八阵图和木牛流马,历史中都曾存在,只是被神话了,将这两者辨析明白也很有趣。

第三,当代的战史着作和论文,具体可分两大部分。

一是有些跨专业的着作。例如杨泓先生《古代兵器通论》之类的兵器史专着,古代兵器和战术的演进成为《纸上谈兵》的重要脉络。一些军事地理的着作和论文,特别是写长平之战、楚汉战争和诸葛亮北伐时,军事地理的视角至关重要。

一是打破古代战史研究沉闷局面的当代作品。首先是曾瑞龙《经略幽燕》和《拓边西北》,这位早逝的天才全新定义了古代战史的写作范式;其次是李硕《南北战争三百年》,尤其是他极富开创性的古代骑兵研究。此外,郭建龙《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其军事地理视角也让人耳目一新。

第一个“阵法”不是人类用来攻击人类的,而是用来打猎的。在原始时代,当人类生产力仍然处于非常低的状态时,人们的肉来自狩猎。他们会捕猎小动物作为食物,面对大型食肉动物,他们会让强壮的人带路,相对较弱的妇女和儿童将留在队伍中间,双方都是年轻人,这种队形对人类防御和狩猎非常有帮助。这是阵法的雏形。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样的阵列仍然没有消失。例如,在夏、商、周三代,军队士兵主要用打猎来练习,因为他们在战斗中使用的阵列与打猎中几乎相同。最早的军事阵列是一阵列,这种僵化不灵活的阵列在投入战场后很难改变,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战场形势,因此很快被淘汰,从而演化出各种各样的军事阵列。

同样,较早出现的武器自然是最简单的步兵,但在冷兵器时代,这类士兵的杀伤力相对较小,所以车阵发展得非常快,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发展得更快、更成熟。这种车阵是由战车组成的。每辆战车上都有三名武装士兵站在上面,士兵的武器不同,以应对不同的情况。当然,战车相对较重,不灵活,无法单独战斗,这会拖累整个队伍。

因此,步兵也装备在战车周围,以保持战车正常运行。在冷兵器的落后时代,战车是相对先进的武器,因此,随着人们战斗经验的增加,战车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可以使用越来越多的战车阵列,如“言行一致”,前进可以进攻,后退可以防守,对改变战车方向的速度没有要求,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当然,战争中最基本的还是士兵。

历史上一些能让人进入就迷路的阵法是否存在?

历史上一些能让人进入就迷路的阵法是真实存在的。这点咱们可以参照由孙武后代,鬼谷子之徒孙伯灵所撰写的《孙膑兵法》,其中就有一篇名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