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的起源
邵姓,《姓源韵谱》说是"周召公后"。那么召公系何许人,邵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是西周初的大臣,"与周同姓,姓姬氏",即为周之支族,名,因采邑在召(shao音邵,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邵伯。他曾佐周武王灭商,被封于北燕,建立燕国,但他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镐村附近)任职。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是周朝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他常巡行乡邑,曾在甘棠树下决狱治事,在他的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诗·召南》有《甘棠》篇记其事,后因以"召棠"为颂扬官吏政绩的典故。《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召公"后裔孙穆公虎至简公盈,皆袭爵士,为王卿士,即邵的后代有一支世袭召公,一直是周朝掌管国家政事的官。周厉王暴虐无道,国人意见纷纷,召穆公虎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的道理劝谏,历王不听。公元前841年,国人起义,周厉王逃跑,召穆公虎把太子静藏匿在自己的家,遭到国人围攻,他以自己的儿子替太子死。历王死后,他又拥立太子静继位,即周宣王。据《通志·氏族略》载,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召公别受采邑于王屋。王屋今属河南济源市邵源乡,位于王屋山西南麓,西恒山西坦曲县63公里,东距济源市42公里,故《辞海》注为"在今山西垣曲东"。召公的后代散居于今陕西、河南的许多地方,春秋时期,他们以采邑为姓氏,就是召氏;至战国时期,住在今河南的汝南、安阳一带的召氏,因避事在召字旁加"耳",形成邵氏。此即《氏族博考》所云:"召与邵,春秋本一姓,后分为二。汝南、安阳之族皆从邑。" 关于召姓改为邵姓的时间,还有一种说法,即《元和姓纂》引安阳邵氏家状所云:"信臣之后,青州刺史邵林,其先避事加邑为邵氏。"清人张澍《姓氏寻源》说:"然《汲冢书》即有邵陟,不自邵休加邑也。"《汲冢书》指战国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墓)中的竹书,系晋武帝时汲郡一个叫不准的人盗发所得。这说明邵姓在战国时已有,而不始于西汉召信臣的后代。因召、邵本一姓,二字在早期区分并不十分严格,古人有时互用,如召公、召穆公、召不疑之召,《元和姓纂》皆作"邵";但其他古籍出现于汉代及其以前的人物大都为召氏,从三国时开始则为邵氏,而召氏已基本上见不到了。 春秋时的齐国(在今山东东北部)有邵忽,与管仲同事襄公子公子纠。秦朝有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人召平,封东陵侯,秦亡后,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其瓜称东陵瓜。秦末有召欧,随刘邦起义于沛(今江苏沛县东),西汉有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召信臣,元帝时任南阳太守,修渠筑坝数十处,灌田三万多顷,为民兴利,被尊称为"召父",后任少府。 召信臣之子召驯,习韩诗,博通书传,东汉章帝时曾入朝授诸王经。以上所引资料反映了三国以前召氏分布及活动的一些情况。 三国时,魏有太乐丞邵登,河南(郡治在河南洛阳市东北)人;吴有节义之士邵畴。晋代有安阳(今所河南)人邵续,博览经史,能妙解天文。南北朝时,北魏有邵洪哲,沮阳(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人;南齐有武陵(今湖南竹山山县西北)人邵荣兴,8世同居,建元中旌表门闾。唐代校书郎邵楚苌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博通经史的邵谒为翁源(今广东翁源西北)人。于此可知,三国至唐代,邵氏除在今河南继续发展外,又有向南、北迁徙者。 宋明时期,邵氏还分布于今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陕西、山西等省的一些地方,历清朝至近现代,分布地更为广泛。从清朝开始,有邵氏迁至台湾,后来有的又移居海外。北宋有哲学家邵雍,其先范阳人,幼随父迁公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泉旁,后居洛阳,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从游甚密,著有《皇极经世书》、《伊川击壤集》等;学者邵伯温,邵雍之子。南宋有抗金义军首领邵兴,解州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人呼邵大伯,曾屡败金军,后为秦桧毒死。明代有学者邵宝,画家邵弥。清代有诗人邵长蘅,史学家邵远平,文学家邵齐焘,史学家、经学家邵晋涵,经学家、目录学家邵懿辰。近现代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邵力子,新闻记者邵飘萍,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处书记、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文学理论批评家、作家邵荃麟。 邵姓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位居第83。
► 1941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由陕西城固县迁址甘肃兰州市。图书资料工作由学校教务处下属机构“图书组”负责。战乱西迁时,北平的20万册图书均未带出。截至1941年2月,学校共有西文书籍873种953册,中文书籍2971种7423册,地图表20余种,中文杂志229种,西文杂志41种,中文报纸3种,西文报纸1种。
► 1944年,学校教务处下属机构“图书组”正式改名为“图书馆”,改制为学校直属机构,共有图书资料8500余册。
► 1954年,学校图书馆正式馆舍建成,建筑面积2696平米,馆藏图书4万余册。
► 1963年7月,学校召开了图书委员会会议,在袁敦礼副校长的主持下,讨论了《甘肃师大图书委员会组织规程(草案)》等9种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是在总结多年图书馆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的,对于加强图书管理、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起到了推动作用。
► 1978年8月12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高校图书资料工作,扩大图书馆借阅范围,调整开馆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对队伍建设、设备更新等作了具体规范。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图书经费一直保持在学校办学经费的5%左右。重点采购项目,另拨专款。
► 1984年,与旧馆南北相接的新馆落成,建筑面积6818平米,馆藏图书110余万册(含各系资料室图书),为解放前藏书的30倍。1984年以后,图书馆还承担了教学任务,为文科部分专业开设了《工具书使用方法》、《文献检索》等课程,并为夜大学和金城联大分别开办了图书馆学专修科和图书情报专修科。
► 1986年6月,为了强化图书情报工作,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学校成立了图书工作委员会,白光弼院长任主任委员。
► 1987年10月,与学校建立校际关系的美国康涅狄克州立中央大学向学校赠送了四套大型英文原版图书:《不列颠百科全书》(共33卷)、《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及七种语言词典》(共3卷)、《康普顿百科全书及其事实索引》(共26卷)和《西方著名大系》(54卷)。
► 1990年,根据全国和甘肃省文献资源的全面调查,图书馆文献总量居甘肃省高等院校首位,列甘肃省10大文献收藏单位第2名。经专家和教育机构的分析和评估,确认图书馆在心理学、教育学、汉语、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植物学等9个学科为省级有支持研究与决策能力的文献资源收藏单位。
► 1996年,学校投资40万元建成了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网,选用深圳图书馆研发的ILAS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完成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实现了图书采访、编目、流通借还业务的自动化管理,各学院资料室图书回溯性书目建库工作启动。
► 1997年9月,图书馆首个电子文献检索室正式建成,配置联想586电脑12台,面向全校师生提供学术期刊全文光盘检索、打印、多媒体光盘辅助学习服务。
► 1999年,由著名爱国人士香港邵氏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逸夫先生捐资400万港币、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学校筹款人民币1400万元兴建的“逸夫图书馆”落成,建筑面积5495平米。
► 1999年,图书馆WEB网站建成使用,首次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与宣传。
► 2000年,学校对54年、84年老馆进行了维修扩建,改革传统闭架书库借阅模式,实行开架借、藏、阅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
► 2000年,图书馆更换ILAS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改用台湾传技公司研发的TOTALS 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建立了基于WEB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OPAC)系统,首次开通馆藏书目信息网上查询服务。
► 2000年,建立清华同方“中国学术期刊(CNKI)镜像站点”,以此为代表的图书馆网络信息平台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了全校师生通过网络在线查阅电子文献资源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模式。
► 2001年5月,图书馆建成了“西北师大文库”,收藏展示建校以来西北师大学者、校友的重要著作400余种。“文库”以弘扬西北师大“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优良传统为宗旨,全方位展示西北师大学人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发展历程和学术研究水平。
► 2002年,图书馆建成拥有23万种电子图书的超星数字图书馆镜像站点;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来馆视察指导工作。
► 2007年,图书馆实施业务自动化管理软硬件系统升级更换,改用江苏汇文LIBsys,实现了期刊、古籍等重要业务的信息化编目;完成图书馆业务系统与校园一卡通对接,实现了“一卡通”图书借阅模式。
► 2008年,图书馆12种善本古籍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入选种数位居甘肃省第二,获赠由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证书》。
► 2008年,为提高编目工作效率,对图书分编业务的种次号取号办法进行改革,正式启用刘湘生编撰的《通用汉语著者号码》取号标准,由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图书分类种次号。
► 2009年,继2008年我馆12种馆藏古籍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后,又有9种馆藏古籍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并由文化部颁发证书。
► 2009年,图书馆首次申报成功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现了我省高校图书馆申报该类项目零的突破。
► 2009年,作为甘肃省高校图工委委员馆,成功举办2009年甘肃省高校图工委工作会议。
► 2012年1月,新校区图书馆建成,主体7层,总建筑面积4万平米。原54年馆移交学校,由学报编辑部使用;原84年馆改建为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重新统筹现有新旧两座馆舍的馆藏书布局,实施馆藏图书的整体搬迁工作;2012年9月,新校区图书馆内部功能布局规划及图书编排上架等工作圆满完成,正式向读者开放。
► 2013年4月,图书馆与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签署图书馆融合共享合作协议,新校区图书馆1—2层5000余平米的馆舍划归知行学院图书馆使用,两馆形成馆藏资源相对独立、馆舍空间及读者借阅服务相互共享的“融合共享”管理运行模式。
► 2014年3月,新校区图书馆全面实行周7天全天候开放;图书馆启用新的开馆时间表
邵氏的起源
本文2023-10-04 10:15: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