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俞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大肠俞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大肠俞穴的定位 10 大肠俞穴的取法 11 大肠俞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大肠俞的功效与作用 13 大肠俞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大肠俞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大肠俞研究进展 181 对肠道的影响 18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83 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184 治疗肛周疾病 185 治疗腰肌劳损 186 治疗慢性结肠炎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肠俞 1 拼音
dà cháng shù
2 英文参考Dàchángshū BL25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cháng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大肠俞 汉语拼音 Dachangshu 罗马拼音 Tachangshu 美国英译名 Large Intestine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25 日本 25 法
国 莫兰特氏 V25 富耶氏 V25 德国 B25 英国 B25 美国 BI25
大肠俞为经穴名[1](Dàchángshù[2]BL25)。代号BL25。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1][2]。大肠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大肠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大肠俞[1]。大肠俞主治胃肠、腰骶、下肢等疾患:如反胃噎膈,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肠澼泄痢,便秘脱肛,脏毒便血,遗尿癃淋,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腰脊疼痛,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痢疾,肠鸣,痔疾,腰痛,泄痢,腰脊痛,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现代又多用大肠俞治疗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腰部软组织损伤,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肠出血,遗尿,肾炎,淋病等。
4 大肠俞的别名裂结窬(《医心方》)。
5 出处《脉经》:大肠俞在背第十六椎。
6 特异性大肠俞为大肠之背俞穴。
7 穴名解大肠为六腑之一,俞即输注,本穴是大肠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大肠俞[1]。
大,与小对言。肠是指人体消化器官的后半部分。盖“大肠”即从盲肠至 的一段,为六腑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大肠者,传导之府。”此处大肠指大肠本腑。大肠司传导,主变化,体之俞,腑之应也。本穴系大肠在背之俞穴,与大肠相应,是大肠之气转输、输注之所,因而得名。[3]
8 所属部位腰部[4]
9 大肠俞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大肠俞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大肠俞的位置(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大肠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大肠俞穴在腰部的位置
大肠俞穴在腰部的位置
大肠俞穴在腰部的位置(肌肉)
大肠俞穴在腰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10 大肠俞穴的取法大肠俞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
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约与髂嵴高点相平。
俯卧位,两髂嵴高点相平处正中,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6]。
快速取穴:两侧髂嵴连线与脊柱交点,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大肠俞穴[7]。
11 大肠俞穴位解剖大肠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有第四腰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三腰神经的后支。皮肤由第三、四、五腰神经后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间,有腰动、静脉经过。腰大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呈纺锤形。起于第十二胸椎、上四个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以及全部腰椎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腰丛的神经根位于肌质内,其分友穿行于它的内、外侧和肌腹。腰大肌的前面还有输尿管由肾门行经到盆腔。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4、第5腰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第4、第5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腰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5]。
12 大肠俞的功效与作用大肠俞具有理气降逆,调和肠胃的功效。
大肠俞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1]
大肠俞为治疗大肠腑病的重要腧穴,也是治疗腰部疾患的主穴[9]。
大肠俞位于第4腰椎旁,与大肠腑内外相应,是大肠之气转输之处,大肠为传导之官,故可治疗肠病、痔疾[9]。
大肠俞位于腰部,故可治疗腰痛[9]。
大肠俞有通调大肠之功,主治大肠疾患。治肠鸣泻痢、绕脐切痛、腰痛、腹胀、食不化、大小便难。诸症之关于大肠者,皆可取此以舒之,凡取用大、小肠俞穴,可与足阳明之太乙门互参。[3]
大肠俞既为大肠之俞,其与大肠定有通感。至如阳明腑证,大肠有燥粪,甚则狂躁神乱,治法取本穴及阳关。以医理揆之,刺阳关者泻督脉也,刺本穴者泻大肠也。若究之病理,大肠热邪所以上升头脑者,应有导致而然也。其或本穴与阳关之间,有微细横络,可以通督上脑也。由此观点,再再揆之,则本经背部诸俞,俱可横通督脉,若采用本经背部俞穴,兼取两俞中间之督脉穴,则疗效或能更大。[3]
13 大肠俞主治病证大肠俞主治胃肠、腰骶、下肢等疾患:如反胃噎膈,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肠澼泄痢,便秘脱肛,脏毒便血,遗尿癃淋,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腰脊疼痛,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痢疾,肠鸣,痔疾,腰痛,泄痢,腰脊痛,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现代又多用大肠俞治疗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腰部软组织损伤,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肠出血,遗尿,肾炎,淋病等。
大肠俞主治胃肠、腰骶、下肢等疾患:如反胃噎膈、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肠澼泄痢、便秘脱肛、脏毒便血、遗尿癃淋、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等[1]。
大肠俞穴主治腰脊疼痛、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痢疾[8]。
大肠俞穴主治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痔疾;腰痛[6]。
大肠俞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以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5]。
现代又多用大肠俞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阑尾炎,腰部软组织损伤,骶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1]。
1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骶髂关节炎,骶棘肌痉挛;
2 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3 外科系统疾病:阑尾炎,肠出血;
4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
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肾炎,淋病。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1]。
直刺05~12寸[8]。
直刺08~12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有触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6]。
直刺1~15寸[5]。
向下平刺2~25寸,透小肠俞,局部酸胀,针感可向骶髂关节放散。
注意:大肠俞深部近于肾脏,故不能深刺[6]。
142 灸法可灸[1][8][6]。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大肠俞的配伍大肠俞配天枢,为俞募配穴法,有培土健中,消积滞的作用,主治胃肠积滞,肠鸣腹泻。
大肠俞配肾俞、关元,治直肠脱垂[6]。
大肠俞配至阳、腰阳关,有强筋骨,利腰膝的作用,主治腰脊骶髂疼痛。
大肠俞配命门、肾俞,治腰痛[6]。
大肠俞配上巨虚、承山,有调肠腑清积热的作用,主治便秘。
大肠俞配中脘、天枢、支沟、足三里,治便秘[6]。
16 特效用拇指指端往里向下叩按大肠俞,以小腹舒适为宜,可治腹痛、腹泻等大肠疾病[7]。
17 文献摘要《备急千金要方》:大肠俞、八髎主大小便不利。
《千金翼方》:主肠癖泄痢。
《外台秘要》:胀满、雷鸣,灸大肠俞百壮,三报之。
《医学入门》:主腰脊痛,大小便难,或泻痢。
《医宗金鉴》:大肠俞治腰脊疼,大小便难此可通,兼治泄泻痢疾病,先补后泻要分明。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腰痛,肠鸣腹胀,绕脐切痛,大小便不利,洞泄食不化。
《针灸大成》:主脊强不得俛仰。
18 大肠俞研究进展 181 对肠道的影响对肠黏膜病变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利于止血及促进炎症的吸收[6]。
18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根据组织学与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证实,隔药饼灸大肠俞、气海治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优于消炎药物,提示隔药灸大肠俞、气海具有健脾止泻,强壮补虚,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6]。
183 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艾灸大肠俞发现微循环改善在灸后1 min出现,并可持续60 min以上,但以60 min时,微循环改善较显著,可见甲皱微血管数增多,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减轻,清晰度改善等。微循环变化与肠黏膜病变的恢复具有一致性,微循环的改善有利于止血及促进炎症的吸收。[6]
184 治疗肛周疾病针挑大肠俞治疗肛周疾病19例,每次挑刺一侧腧穴,3~5 d后挑刺另一侧,一般挑2次即可。结果:痊愈14例,好转5例,有效率为100%。挑治后3个月内禁重体力劳动,不吃 食物。孕妇禁用。[6]
185 治疗腰肌劳损针刺大肠俞、肾俞治疗腰肌劳损137例,随证加用腰阳关、委中,留针30 min,行针1次,每日针1次,12次为一疗程,期间停用其他药物治疗。结果:治愈77例,占562%;好转36例,占263%;无效24例,占175%。总有效率为825%。[6]
186 治疗慢性结肠炎治疗泄泻的方法多种多样,因病因病机不同而治法各异。
如外感湿邪,当健脾燥湿,分利小便;外感寒湿,当散寒除湿;外感湿热,当清热祛湿;胃热脾寒或胆热脾寒,当寒温并施,辛开苦降;食积胃肠,当消食化积;肝郁气机,脾不运化,当疏肝理气运脾;脾气虚弱,当健脾益气助运;脾肾阳虚,又当温补脾肾等。
从中医角度来看,泄泻与“湿”关系最密切,有“无湿不成泄”“湿多成五泄”之说。
泄泻总因脾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水谷不化,停而为湿所致。而引起脾胃运化失常的原因众多,有外感因素,也有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先天或病后体虚等因素。
急性腹泻大多与外感、饮食相关,慢性腹泻多与情志、体虚相关。
泄泻时重点观察的内容
在辨治泄泻时,以下几个方面对确定证型、选方用药意义较大,故需要重点观察。
大便的气味:气秽甚,多为热(火)泻;臭如败卵为食积泻。
大便的通畅度:泻而不畅,里急后重,多为肠道积滞泻或气虚泻。
小便的量与色:小便量少不畅,多为湿泻;小便量少色黄或赤,多为热泻。
是否伴有腹痛、腹胀:若腹不痛而胀,或肠鸣者,多为湿泻;阵痛多为热泻;绞痛持续不止多为寒泻;痛则泻,泻后痛缓,为肝郁脾虚泻。
是否口干:口干欲饮者,多为热泻;口不干者,多为寒泻。
舌象:舌淡而胖润者,多为寒泻,或脾肾阳虚泻;舌红而干者,多为热泻;苔厚腻者,为湿泻。
脉象:泄泻脉多沉,沉迟为寒泻,沉数为热(火)泻,缓弱为暑湿泻(夏月病)。
方剂治疗腹泻大全
1湿泻:因感受湿邪所致。症见:多为水泻,腹不痛,肠鸣音亢进,小便量少,舌不红,苔厚腻,脉细。
方选平胃散、五苓散、胃苓汤等。
2寒泻:因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症见:发热或不发热,恶风,恶寒,项强,手足冷,腹痛,
腹泻,泻下物不臭,口不渴,舌淡暗,苔薄而润,脉浮缓。
有汗者,方选桂枝汤或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方选葛根汤。
3寒湿泻:因感受寒湿之邪所致。症见:水泻,腹中绞痛不止,泻下物不臭,面色苍白或
暗而无光,头昏重,脘腹胀,食欲下降,恶心欲吐,口不干,或伴身痛,舌淡,苔白而厚,脉沉迟。
方选藿香正气散(也治暑湿泻)、五积散、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甘草干姜汤、附子粳米汤、术附汤等;若脉微细欲绝,精神极差(但欲寐),手足厥冷,则选四逆汤、白通汤、真武汤等。
4虚寒泻:因脾阳亏虚或脾肾阳虚所致。
脾阳虚者症见:泄泻,完谷不化,大便不臭秽,泻而畅,腹中隐痛,手足不温,小便色清,舌淡胖水滑,脉细迟,方选理中汤、附子理中汤、桂枝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胃风汤等;
脾肾阳虚者,兼见腰膝无力,清晨溏泄,经年不止,脉沉细无力,方选四神丸、肾气丸、胃关煎等。
5.热泻:因外感热邪所致。症见:泄泻伴腹部阵发性绞痛,大便气秽,或肛门灼热,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数。
方选黄芩汤、芍药汤。
6湿热泻:因外感湿热所致。症见:泄泻,大便臭秽黏滞,或发热,胸脘烦热,口干作渴,
喘而汗出,小便色黄赤量少;或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厚腻,脉数或促。
方选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桂苓甘露饮、六一散、木香槟榔丸等。
7热积泻:因热积肠道所致。症见:下利清水,色纯青,气臭秽,脐腹疼痛胀满,按之坚
硬痛甚,口舌干燥,舌红赤,苔黄燥,脉滑数。
方选大小承气汤、三一承气汤、枳实导滞丸等。
8虚热泻:因素体阴虚,或产后阴伤,复感湿热所致。症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
脓血,小便量少,色黄,不畅,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选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黄连汤、猪苓汤等。
9寒热泻:因胃热脾寒,或胆热脾寒所致。
胃热脾寒者症见:泄泻而胃脘不适,心下痞硬,嗳气臭,恶心欲吐,肠鸣音亢进,口干,欲温饮,进冷食则泻甚,或手足厥冷,泄泻久不止。方选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连理汤、乌梅丸等。
胆热脾寒者症见:腹泻便溏,胁痛腹痛,口干而苦,心烦,肢冷或痛,多汗,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10气滞泻:因肝郁气滞,脾不运化所致。症见:腹痛、腹胀、腹泻,日久不止,泻下物不
臭,手足厥冷,少汗,口不干;或便前腹痛,泻后痛缓或止;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方选四逆散、痛泻要方、启脾汤等。
11气虚泻:因脾胃气虚所致。症见:腹泻,泻而畅,或有里急后重感,但大便不臭,伴乏
力气短,腹胀,食欲差,嗳气恶心,晨起咯白痰,或下肢浮肿,身沉重,舌淡胖,苔薄白,脉浮大,但重按无力,或细小无力。
方选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钱氏七味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启脾丸等。
12食积泻:因暴饮暴食,食积胃肠所致。症见:腹痛、腹泻,泻下物臭如败卵,矢臭气,
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舌苔腻,脉滑。
方选保和丸等。
针灸治疗腹泻大全
脾虚湿泻:
(1)证候:泻下稀便或水样便,倦怠乏力,口淡,苔白或薄,脉细。
(2)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以任脉穴、足太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3)处方:
1)主穴:中脘、水分、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
2)配穴:腹痛者加关元、神阙。
湿热泻泄:
(1)证候:便下赤白,里急后重,口黏苦,苔黄或黄腻,脉数。
(2)治疗原则:清利湿热,止泻。
(3)处方
1)主穴:合谷、天枢、上巨虚。2)配穴:曲池、内庭。
其他配穴虚寒者针用补法,或加用灸法;实寒者针用泻法。
(5)方义: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天枢为大肠之募穴,上巨虚为大肠之下。
合穴,腹泻病在大肠,取三穴通调大肠腑气,使气调而湿化滞行。曲池、内庭,清泻肠胃湿热之气。
实寒者针用泻法。
(5)方义:中脘、天枢、胃俞、大肠俞为俞募配穴法,以调理胃肠之气。
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三阴交、水分化湿止泻。
耳针治疗腹泻:
(1)选穴:大肠、小肠、胃、脾、交感、神门。
(2)方法:每日l~2次,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慢性泄泻可隔日1次。
艾灸治疗腹泻疗法
中医认为泄泻有五种诱因,乃脾虚、肾虚、湿寒、湿热、食积也。灸疗时因人因症辨证出方。
常用调理腹泻的穴位是:神阙,天枢,足三里。
例一 湿寒,湿热引起的急性泄泻
主穴:天枢 ,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配穴: 寒湿者,加神阙(隔姜灸);湿热者,加内庭;食滞者,加中脘。
灸后热敷:神阙穴
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阴陵泉可健脾化湿。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
脾肾虚引起的慢性泄泻,五更泻。
主穴:神阙 天枢足三里 公孙
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
灸后热敷:神阙穴,关元
灸神阙可温补元阳,固本止泻。天枢为大肠募穴,能调理肠胃气机。足三里、公孙健脾益胃。
传递健康!传播爱❤️❤️❤️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上林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上巨虚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上巨虚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配伍 15 刺灸法 151 刺法 152 灸法 16 文献摘要 17 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上林 1 拼音
shàng lín
2 英文参考Shangjuxu
Upper Huge Passag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上林为上巨虚穴的别名[1]。出《圣济总录》。《圣济总录》:“上林,穴在三里下一夫。”
穴位 上巨虚 汉语拼音 Shangjuxu 罗马拼音 Shangchuhsu 美国英译名 Super Great Void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T37 日本 37 法
国 莫兰特氏 E37 富耶氏 德国 M37 英国 S37 美国 St37
上巨虚为经穴名(Shàngjùxū ST37),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2]。见《千金翼方》,《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别名上林、足上廉、巨灵上廉[3]。属足阳明胃经[2]。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2]。上即上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上方,故名上巨虚[2]。主治腹痛,腹胀,肠中切痛,肠鸣,泄泻,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便秘,肠痈,胸胁支满,中风偏瘫,脚气,下肢痿痹,膝胫酸痛,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下肢水肿,痿痹等。
4 上林的别名巨虚上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上廉(《针灸甲乙经》),巨虚(《太平圣惠方》),足上廉(《圣济总录》)。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
6 特异性大肠的下合穴。
7 穴名解上即上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之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上方,故名上巨虚[2]。
巨,大意;虚,隙意。按“巨虚”二字之义,即大空隙也。穴在下巨虚的上方,胫、腓骨之间大的空隙处,故名之。跷足抬腿,上巨虚穴在胫骨外缘之巨大空软处,并象腿之善走。《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取之巨虚者举足。”杨上善曰:“足胻外独陷大虚之中,名曰巨虚。”《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膝下三寸、胫外三里也;复下三寸为巨虚上廉也;复下三寸为巨虚下廉也。”杨上善曰:“三里以下、三寸之上下处,上际为上廉,下际为下廉。”以在胫骨外侧,故名为廉,与手之上下廉可以互参。[4]
8 所属部位小腿[5]
9 上巨虚的定位标准定位: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6][7]。
上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6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2]。
上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6寸;或于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一说在“膝下四寸”(《针灸大全》)[3]。
上巨虚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上巨虚穴的位置
上巨虚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上巨虚穴的位置(肌肉)
上巨虚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处取穴[3]。
在小腿外侧,犊鼻( ST35)下6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屈膝取之。[2]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犊鼻到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向上2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在胫骨前肌上取穴[8]。
11 穴位解剖上巨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血管、神经的分布同足三里(有胫前动、静脉。分布著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到达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长伸肌。两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经过。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胫骨后肌[2]。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7]。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7]。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3]。
12 上巨虚的功效与作用上巨虚有调和肠胃,通经活络的作用。
上巨虚有通肠化滞,理脾和胃,疏经调气的作用[2]。
上巨虚为足阳明胃经穴,又为大肠腑之下合穴,《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腑”,故上巨虚主要用于胃肠病的治疗,是治疗肠道疾病的主穴。局部也可用于偏瘫及下肢病证。[8]
上巨虚为大肠之合穴,四肢关节气血濡养所经之处,邪气不得留止。如淤滞不通生病时,刺之可治。有调理肠道、疏络利湿之功。[4]
13 主治病症上巨虚主治腹痛,腹胀,肠中切痛,肠鸣,泄泻,脐腹疼痛,胃肠炎,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饮食不化,胃脘痛,食欲不振,便秘,肠痈,胸胁支满,中风偏瘫,脚气,下肢痿痹,膝胫酸痛,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下肢水肿,痿痹等。
上巨虚主治腹痛、腹胀、痢疾、便秘、肠痈、中风瘫痪、脚气,下肢痿痹[7]。
上巨虚主治肠、胃及下肢等疾患:如肠鸣泄泻、脐腹疼痛、饮食不化、胸胁支满、咳逆气喘、小便黄赤、偏枯不遂、脚胫酸痛等[2]。
现代又多用上巨虚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2]。
上巨虚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脚气,膝胫酸痛,下肢痿痹;以及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3]。
上巨虚主治肠痈,肠中切痛,肠鸣,腹胀,泄泻,便秘,痢疾,挟脐腹痛;胃脘痛,食欲不振;中风偏瘫,下肢水肿,痿痹,脚气[8]。
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肠炎,泄泻,痢疾,疝气,便秘,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下肢麻痹或痉挛,膝关节肿痛。
14 配伍上巨虚配天枢、曲池,治菌痢[8]。
上巨虚配支沟、大肠俞,治便秘[8]。
上巨虚配天枢、中脘,治急性腹痛[8]。
上巨虚配天枢、内关、曲池、公孙,治痢疾、腹胀、腹痛[8]。
15 刺灸法 151 刺法一般直刺08~12寸[2]。
直刺1~15寸[3][7]。
直刺1~2寸,局部有酸胀感,针尖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行至足;针尖略向上斜刺,其针感沿本经循膝股至腹部[8]。
取上巨虚穴须足跟稍扬,足翘则本穴弛张,乃可进针。凡取腧穴,均须先使孔窍开,乃刺之。[4]
1直刺05~12寸,局部酸胀;
2针尖略向上斜刺,针感沿胃经循膝股走至腹部。少数可上行至上腹部及胸部;
3略向下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走至足跗、足趾部;
4理气止痛可用龙虎交战;
5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注意:上巨虚穴不能针刺过深,以免造成内出血、皮下血肿[8]。
152 灸法可灸[2][8][7]。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亦可采用药物天灸。
16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针灸甲乙经》:风水膝肿,巨虚上廉主之。胸胁支满,恶闻人声与木音,巨虚上廉主之。大肠有热,肠鸣,腹满,挟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小便黄,肠鸣相逐,上廉主之。狂妄走善欠,巨虚上廉主之。飧泄,大肠痛,巨虚上廉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脚气初得脚弱,骨髓冷疼痛,小便难黄。
《备急千金要方》:骨髓冷疼,灸上廉七十壮。风水,灸上廉随年壮。
《针灸大成》:主脏气不足,偏风脚气,腰腿手足不仁,脚胫酸痛屈伸难,不能久立,风水膝肿,骨髓冷疼,大肠冷,食不化,飧泄,劳瘵,挟脐腹两胁痛,肠中切痛雷鸣,气上冲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伤寒胃中热。
17 研究进展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临床上应用针刺上巨虚、天枢等穴,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随着症状的好转,淋巴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结形成较针前有显著提高,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针刺上巨虚可影响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如电针家兔“上巨虚”、“天枢”3次,针后用墨汁定量比色法测定,发现肝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于针后逐步增强,1周左右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2周左右下降至对照水平以下,出现抑制相。对非特异性免疫,如电针家兔“上巨虚”、“天枢”,其血浆杀菌活力增强。针刺上巨虚、天枢,观察对急性菌痢患者的血清总补体含量,结果,针刺第3日较针前有明显增高(P<001),直到针刺第12日,仍有继续增高的趋势。
针刺上巨虚,可使嗜酸性白细胞明显下降,嗜中性白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加,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玫瑰花结试验均趋明显提高,另可使血浆杀灭痢疾杆菌的能力明显提高。[2]
针刺上巨虚有抗切口痛和提高腹皮痛阈的作用,可作胃大部切除术的针麻选穴。[2]
增强胃肠蠕动:针刺上巨虚、足三里,均可促进肠蠕动,有报道显示,电针上巨虚、足三里、内关有助于大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的恢复,术后 排气时间明显短于非针刺组。
针刺上巨虚可增强胃与阑尾蠕动,促进阑尾排空[2]。
急性腹泻 穴位注射用水1~2ml(左右穴交替),每日1次,连续3次为1疗程,治疗35例,效果较好。
婴幼儿腹泻 东莨菪堿(每次按0006mg/kg计算,加生理盐水至2ml)双侧穴位注射244例,效果良好。
便秘 配大肠俞,埋线治疗顽固性便秘29例,有较好的效果。
大肠俞简介
本文2023-10-04 10:47: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6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