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看天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1收藏

从《说文解字》看天文,第1张

"天文"一词在中国古籍中出现很早。《易·彖 ·贲》中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同样,在《易·系辞上》中也有"仰以观天 文,俯以察地理"的说法。

在古远的时代,人们已注意到了月相变化。在我国出土的距今七、八千年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刻有弯月形的花纹。殷商时代,甲骨文中"月"字已定形,是 用一勾弯月表示的,此正为农历初二、三日所见的新月。

《说文解字》中表示月相变化的字有9个:朔,月一日始苏也。从月,尹声。(《月部》);肭,朔而月见东方谓之缩肭。从月,内声。 (《月部》) 月出,月未盛之明。从月出。周书日丙午舳。(《月部》) 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 从月,耍声。周书日哉生霸。(《月部》);朦,月朦胧也。从月,蒙声。(《月部》);胧,朦胧也。从月,龙声。(《月部》);犟,月满也。与日相墼,以朝君也。从月,从 臣。从壬。壬,朝廷也。(《壬部》);晦,月尽也。从日,每声。(《日部》);月兆,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月兆。从月,兆声。(《月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朔 者,月一日始苏。墼者,月满与日相墅似君朝。字 皆从月。月尽之字独从日者,明月尽而日如故也。" "月兆"指阴历每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天气现象中最重要的是《说文・雨部》,雨可以说是其它的基础,古代雨多少决定了人们能否吃上饭,因此,对于雨古人肯定会很关注。雪、雹、雷等都与雨有关,这也算是古代在造字的时候并不是毫无根据。

而《说文・气部》和《说文・云部》中都与雨也有关联,气旋于天,结而为云,云繁则为雨,相结于日,则产生了晕。古代气象变化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于气象观察,古代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此处讨论干支纪年法。首先,天干表示的是"甲、乙、丙、丁"等10个缘由东南西北和中间两个中宫,拿甲子字来说,如甲代表孟东,东在我国古代表示首之意,所以在天干中表示第一的意思;甲字,我们都知道表示古代作战时的盔甲,护甲在古时是先有护头之甲,故而表示一的意思。继而是地支,即"子、丑、寅……"等12个字,地支与中国古代12个太阳有关。

但是《说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子对应11月,丑对应12月,以此类推,拿子"子"字为例,说文钟中这样解释11月阳气初生,而婴儿刚好符合这一特征,故而为11月,这便是纪月法。

又衍生了12地支与12生肖相结合,如子鼠、丑牛等,当天干与地支结合时,只要带有子的年份就是鼠年,以此推断。天干的起源及其文化附加。

有些学者把文化假说作为天干起源,这些理论中的有些说法过于牵强、内部逻辑存在矛盾。甲至癸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已假借为天干,这从《说文解字》中天干十部的编排就能发现,由于甲骨文时期这十字已用作天干,所以其字形结构的原型缺乏更早的文物实证,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十字皆象形,而十字字形的启发原型尚难定论。

天干地支纪年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时到今日,还在使用。

我们所说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们被认为构成我们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的元素。许多书中都有关于五行的知识,五行相生相克,用来解释 历史 的更迭,但是五行与天文学其实也是有联系的。

《说文》中金部、木部、水部、火部和土部中认为金属西,木属东,水属北,火属南,土是土地的代表,古时在地上立上长方形物体表示信奉。我们知道五大行星的命名方式就是用金木水火土来命名,西方金,因为金星离地球最近,其色泽也最亮,故而金星,也为"明星";东方木,也被称为"岁星",木星用来纪年,比较准确,而且被称为吉祥的代表;水星体积最小,且靠近太阳,其总在太阳左右摆动,火星光度变化很大,运行形态也复杂,因而水火都代表着不详;古人认为土星每28年运行一周天,与28宿相对应。

五星运行复杂,古人观测时更多的就是为封建服务,《说文》中所蕴含的天文知识,都或多或少的与封建统治和人们生活相关,但不管怎样,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对于我们现代天文学的探究有着很大的意义。

二十八宿是古代我国人对黄道附近的群星的划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就是黄道,可是在古人看来,明明是太阳在绕着大地旋转,因此名为“黄道”。我们称之为“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因为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基础,而屡屡被诗人们写到,上面所罗列的《诗经》中提到的就包括了心宿、参宿、毕宿、斗宿、箕宿等。

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滕王阁所在的南昌,所对应的天上的星宿是翼宿和轸宿,因而是“星分翼轸”。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写有一首《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在一首送别诗中囊括了全部的二十八宿。天空上的星斗以年为周期流转变化,而月亮则是一个月运行一个周期,所以在古人看来,星斗的变动较少,而仿佛好像月亮在各个星宿中穿行一样。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有这么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的就是月亮仿佛在斗宿和牛宿之间流连徘徊。要说最有名的星斗,恐怕要数北极星了,因为北极星是天上众星旋转所围绕的中心点。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滕王阁序》写道:“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杜甫《登楼》写道:“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都足以说明北极星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地球绕地轴自转,地轴呈一个斜角直指北天极,由于地轴存在微小的偏振,所以北极星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由地轴所指向的那一小片区域里的群星轮流担任的。现在的北极星是小熊座的α星,据测算,14000年以后,织女星距离北天极最近,倒是的北极星将会是织女星。

《诗经·小雅·大东》记载:“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意思是东方有一颗亮星叫“启明星”,西方有一颗亮星叫“长庚星”,而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知道这两颗星其实是一颗。

《韩诗外传》解释说:“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太白也就是金星,金星是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最亮的天体,在黎明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在黄昏的时候出现在西方。

黎明和黄昏,正是日月隐去众星未显之时,天空只有一颗闪耀如钻石的金星。

李白的诗歌中有“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之句,据说李白的母亲怀孕时梦见太白星入怀,所以他的父亲为他取名“李白”,字太白,因此李白对太白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描写太白星道:“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这颗孤傲的亮星同时也是他自己。在另一首《登太白峰》中,李白写道: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一首诗中出现了太白峰、太白星和李太白3个太白,妙趣横生。

金星是行星,而天空中除了太阳之外最亮的恒星则是天狼星。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位于大犬座,通常和猎户座一起出现,位于猎户座的左下方。在西方的天文神话中,看上去就像猎户带着猎犬,壁垒森严地准备与迎面而来的金牛作战。在我国古代的天文系统中,天狼星是代表侵略和战争的一颗星星,在苏轼的词中,它代表着刚刚与北宋王朝发生过战争的西夏,所以“西北望,射天狼”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平伏侵略战争的良好愿望。

总之,古诗文中提到的日月星辰,具有天文和文学双重含义。从天文学的角度讲,当代学者在进行“夏商周断代工程”时,许多年份的考订都经过了都借助了古籍中对天文现象的记载。而根据现代发达的科技水平,我们可以推知几千年前或几千年后的某一夜有什么天文现象发生,或者当晚的天象是什么情况。

2000多年前,怎么知道月亮不发光?古人对月亮的认知超乎想象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很多破旧的书柜,柜子里有诸如《汤头歌》、《康熙字典》零散的散页,以及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我很喜欢读书,虽然这些书或者被老鼠咬了,或者一翻就会有碎纸掉下来,放学以后没事儿的时候,还是喜欢去翻一翻。

古籍和真实的历史,常常让我们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

读这些书,有两个事情特别令我惊奇,一个是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里面居然讲到了八、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普及的暖气,以及暖气的原理等等。还有一个则是《康熙字典》月部,对于月亮的记载,“月体无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即为弦,全照乃成望。

这段话的意思,对于我们来说,很容易就能看懂。简单来说就是,月亮不发光,太阳照了之后才生出光来,照一半是弦月,照全了,就是望月(满月)。

开始的时候,我还想着原来在康熙年间,人们就已经知道月亮不发光,反射的是太阳光了,真了不起。等后来再大一点,学到历史课本,才知道这样的记载是在《左传》里,而《左传》则是2000多年前先秦时期一本重要的历史书。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可能就知道月亮不发光,反射的是太阳光。

虽然,这段文字,是唐朝儒学经学方面非常厉害的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里对《左传》的注解和梳理。而且,早在《易经》的小畜卦里,就有“月几望”的说法了。显然,孔颖达的注解和梳理,并非自己的独创,而是来源于更多的先秦古籍。那么,在古籍的记载中,人们最早是什么时候知道月亮不发光的?又是如何确认的?

先秦古籍中对于月光的相关解释,彰显古人智慧

我们都知道,《周髀算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数学专著,同时也是伟大的天文学著作,成书于大约公元前1世纪,书中的部分内容,比如第一部分的商高问答,甚至可能作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

《周髀算经》这本书,在唐朝的时候,曾经作为国子监的算数教材来使用,可以想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此书曾经起到过的重要知识传播意义和作用。

《周髀算经》中,对于月光的论述

我们小时候学的勾股定理,同样也是来自这本书。书中推衍的四分历,一年有365天又四分之一,应该说在历法上至今适用,平年365天,闰年366天,4年一闰。更令人称奇的是,在《周髀算经》中,还有寒暑五带的知识,说北极夏天仍然有冰,在中衡地区冬天有不死之草。

读这本书,不得不赞叹我国早在先秦时期的各种成就,可谓非常了不起。这些论述,与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可以说是相差无几的,而且这些论述显然并非偶然与巧合,而是源自古人的知识积累与观测。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在这本下卷的开头,对于月光的描述:

日者,阳之精,譬犹火光。月者,阴之精,譬犹水光。月含景,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明尽,月禀日光而成形兆,故云日兆月也,月光乃出,故成明月。

大意是说,日光如火,月光如水,月亮上面有景致(影子),因此月亮的光源自太阳光的反射,冲着太阳的一面是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暗的,太阳光的照射产生了月光,成为明月。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人们通过对月亮的观测,“月含景”,对着太阳的一面是亮的,已经确认了月光的来源是太阳。这样的论述简洁有力,寥寥数笔,就将这件事论述得非常清楚。而且,这仅仅是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在遥远的上古时期,也许人们已经有了月光来自太阳光的认知也说不好。

而且,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月光是反射太阳光),到东汉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张衡,解释了月食产生的原因。

从《说文解字》看天文

"天文"一词在中国古籍中出现很早。《易·彖 ·贲》中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同样,在《易·系辞上》中也有"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