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瓜蒌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2收藏

贝母瓜蒌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贝母瓜蒌散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贝母瓜蒌散的用法用量 44 方解 45 运用 46 现代适应证 461 肺结核病 462 肺炎 47 贝母瓜蒌散的药理作用 471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472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47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74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475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476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477 对肿瘤的影响 48 歌诀 49 摘录 5 《笔花医镜》卷三方之贝母瓜蒌散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贝母瓜蒌散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贝母瓜蒌散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贝母瓜蒌散的用法用量 64 摘录 7 《证因方论集要》卷一方之贝母瓜蒌散 71 组成 72 主治 73 各家论述 74 摘录 8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方之贝母瓜蒌散 81 组成 82 主治 83 贝母瓜蒌散的用法用量 84 摘录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贝母瓜蒌散 1 拼音

bèi mǔ guā lóu sǎn

2 英文参考

beimu gualou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贝母瓜蒌散同名方剂约有五首,其中《医学心悟》卷三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贝母45g、栝楼3g、天花粉25g、茯苓25g、橘红25g、桔梗25g,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之功效。主治燥热伤肺,咳嗽气喘,咳痰不利,咽喉干燥疼痛。本方为润燥化痰之代表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硅沉着肺等属燥痰为患者。

4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散具有一定的抗病原微生物活性,但尚未发现其有抗结核杆菌作用,因此对肺结核治疗一定要结合现代医学抗结核治疗方案。同时该方剂对病毒、支原体等影响力也不足,抗菌活力也不算强,因此对肺炎治疗还应结合现代医学抗菌疗法为宜。该方剂抗炎、抗氧化力度以及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促进增强力度也不算强大,但是发现该方剂对心脏血管及血液流变学影响较为显著,对呼吸系统的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也可以,这有利于预防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的治疗;同时还发现该方剂对消化系统功能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对肿瘤有一定治疗作用。[1]

41 处方

贝母1钱5分,瓜蒌1钱,花粉8分,茯苓8分,橘红8分,桔梗8分。

贝母45g、栝楼3g、天花粉25g、茯苓25g、橘红25g、桔梗25g[2]

贝母一钱五分,栝蒌一钱,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3]。

42 功能主治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咳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等。[4]

43 贝母瓜蒌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2]。原方为散剂,现多用汤剂,水煎服,用量酌增[2]。

水煎服[3]

44 方解

贝母瓜蒌散主治为燥痰。其证以咳嗽痰稠,涩而难出为特征。盖肺为娇脏,喜清肃而不耐寒热,一旦肺受火刑,不但灼津为痰,而且津伤液少,气道干涩,故而痰稠难咳,涩而难出。治当润其燥,清其热,化其痰。方中以贝母为君,取其润肺清热,化痰止咳。臣以瓜蒌,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佐以天花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桔梗宣利肺气,令肺金宣降有权。如此配伍,润燥与理气合用,则肺得清润而燥痰自化,宣降有常则咳逆自止。燥痰与阴虚燥咳不同。阴虚者久病,症见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口燥,甚则阴虚生内热,而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治宜滋阴润燥之法,如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等。本方证只是咳痰难出,未见阴虚内热之象,故治宜清润化痰之法,不可过用滋腻之品,以防助湿生痰,碍气生满。[4]

45 运用

1.贝母瓜蒌散为润燥化痰之代表方。凡临床上出现了以咳痰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2]

2.加减法:兼风邪犯肺者,加桑叶、杏仁以疏风宣肺;喉中作痒者,加前胡、牛蒡子以宣肺利咽;肺火较盛者,加石膏、知母以清泄肺热;热重阴伤者,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咳痰带血者,加元参、阿胶、仙鹤草以凉血止血,并去辛燥之橘红。[2]

3使用注意:虚火上炎、肺肾阴虚之干咳、咳血、潮热、盗汗等症,不宜使用本方。[2]对于虚火上炎及温燥伤肺之咳嗽,则非所宜。[4]

46 现代适应证

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见有燥痰证者,可以加减治之[4]。

461 肺结核病

结核病已被世界组织于1993年宣布处于全球紧急状态。该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传染的传染病,传染源是结核病患者,通过咳嗽、吐痰、说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吸入的微滴含结核分枝杆菌数量多、毒力大时,该菌即会在肺泡巨噬细胞内外生长繁殖,这部分肺组织即出现炎性病变,称为原发病灶。原发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沿着肺内引流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即形成原发性结核。原发灶继续扩大,可直接或经血流播散到邻近组织器官则发生结核病。人体原发结核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特异性免疫使原发结核钙化、纤维化,结核杆菌大部分被消灭,是其良性过程,但仍有少量的分枝杆菌没被消灭,处于休眠期,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重新生长繁殖而发生结核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坏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盗汗、午后潮热、体重减轻、咯血、胸痛、咳嗽、咳痰等,肺外结核则除全身中毒症状外,还有相应器官组织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462 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大多是由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所致,也可由理化因素、过敏及免疫损伤以及药物等引发。正常的呼吸道防御机制使气管隆凸以下的呼吸道保持无菌,当人体抵抗力低下,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时病原体可经呼吸道侵入,也可经血流播散,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等,也可使病原体在下呼吸道滋生繁殖,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细胞浸润。病理上分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3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严重者出现肺部干湿性啰音,呼吸困难;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47 贝母瓜蒌散的药理作用

[5]

471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君药川贝母醇提取物1:100~1000浓度时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川贝母及水浸液对星形奴卡菌也有抑制作用。臣药瓜蒌(1:5)~(1:1)煎剂或浸剂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星形奴卡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佐药天花粉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痢疾杆菌、金**葡萄球均有抑制作用;天花粉蛋白对艾滋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细胞内复制有抑制作用。陈皮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可抑制葡萄球菌生长,其所含橙皮苷、柚皮苷等可抑制霉菌生长。茯苓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可杀死钩端螺旋体。桔梗热水提取物有很强的杀虫能力。

472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君药贝母(浙贝母)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水肿。臣药瓜蒌对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调节作用。佐药橘皮所含橙皮苷、甲基橙皮苷均有一定抗炎作用,能降低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橙皮苷对肉芽肿性炎症也有抑制作用;陈皮水提取液有明显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对肝、肾、心肌过氧化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橙皮苷对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茯苓所含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对佐剂性关节炎或继发性炎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改善炎症的全身症状。桔梗及所含桔梗粗皂苷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炎性渗出、水肿以及棉球肉芽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47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佐药天花粉所含天花粉蛋白同时具有免疫 和免疫抑制两种作用,天花粉水煎剂对免疫细胞的形成和分化有促进作用,天花粉蛋白可使正常人外周血CD4+和CD20+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CD8+T细胞百分比下降,从而使CD4+/CD8+比值增大,表明天花粉对体液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天花粉蛋白可显著抑制PFC的形成和血清凝集素的抗体滴度,因此对体液免疫又表现为抑制作用;天花粉蛋白也可抑制细胞免疫反应,抑制ConA和PHA诱发的淋转,且抑制强度与剂量直接相关。橘皮水煎剂醇沉后具有显著增强血清溶菌酶含量、血清血凝抗体滴度、心脏血T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的作用,但对T淋巴细胞转化率却有抑制作用。茯苓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显著调节调节作用,首先茯苓多糖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能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能对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对抗60Co照射引起的外周血WBC减少,增加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对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使玫瑰花形成率及PHA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这些免疫增强作用与茯苓多糖可诱生IL2有关。其次茯苓素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对PHA、LPS、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及血清抗体、脾细胞抗体的产生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一免疫抑制作用与茯苓素对IL2的产生有抑制作用有关。桔梗水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中性WBC的杀菌能力,提高溶菌酶活性。

474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贝母无论是川贝母还是浙贝母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祛痰和镇咳作用,有效成分可能是贝母总堿,贝母醇提取物及总生物堿对组胺和乙酰胆堿引起的哮喘均具有显著的平喘效果。臣药瓜蒌所含总氨基酸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佐药橘皮所含挥发油有 性祛痰作用,使痰液稀释容易咳出,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和蒎烯;橘皮水提取物对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醇提取物可完全对抗组胺所致支气管痉挛;其所含川皮素可抑制蛋清所致支气管收缩;橘皮煎剂可扩张支气管,其所含葛缕酮对药物性哮喘有保护作用,直接松弛支气管,并且抗氧甲肽胆堿,抑制肺组织SRSA的释放,对抗SRSA,抑制致敏离体支气管SchultzDale反应,因此橘皮及所含橙皮苷、川皮素具有显著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桔梗煎剂能使呼吸道分泌物显著增加,稀释痰液,使痰容易咳出,同时又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

475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贝母无论是川贝母还是浙贝母均有扩张血管和降血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贝母堿;从平贝母分离出的腺苷还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浙贝母中所含脂肪酸还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的作用;贝母在降血压的同时还有减慢心率的作用。臣药瓜蒌的皮、子、仁、壳等均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并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瓜蒌皮水煎剂还具有抗室颤、抗心动过速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瓜蒌注射液可使血压下降、脉压增加,同时可抑制血栓素B2升高,抑制血小板聚集;瓜蒌也能抑制花生四烯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TXA2合成;能直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机体红细胞的表面电荷,促进RBC解聚,降低血黏度,增加毛细血管开放,调节毛细血管通透性,因此对心肌梗死可显著缩小其梗死范围,减轻心肌缺血的恶化发展。佐药橘皮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显著增加实验性动物心输出量和心收缩幅度,增加脉压差及每搏排出量,提高心脏指数,提高左室作功指数,并短暂增加心肌耗氧量;橘皮所含甲基橙皮苷静脉注射犬、家兔则具有降压作用,而陈皮注射液、陈皮素静脉注射则有升压作用,给犬口服无升压作用,橘皮还有降血脂作用,可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茯苓的多种提取物均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同时对衰竭的心脏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以减轻心脏前负荷。桔梗及所含桔梗皂苷能直接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同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可伴心率下降和呼吸抑制。

476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贝母无论川贝母还是浙贝母均具有抗溃疡及止泻作用,川贝母能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对多种原因诱发的溃疡均有抑制作用,对抗乙酰胆堿、组胺及氯化钡所致的肠痉挛,具有**堿样松弛肠道平滑肌的作用;瓜蒌的瓜仁所含脂肪油有致泻作用。佐药橘皮及所含甲基橙皮苷可使胆汁分泌增加,并促进胆汁内固体的排出;橘皮挥发油具有很强的溶解胆固醇结石的作用;橘皮甲醇提取物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AST、ALT;橘皮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其水煎剂可提高人唾液淀粉酶活性,其所含甲基橙皮苷能抑制病理性胃液分泌增加,抑制胃溃疡的发生;橘皮对肠道平滑肌呈双相性作用,其提取物可抑制胃肠平滑肌运动,对抗毛果芸香堿、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与阿托品合用可使胃肠平滑肌进一步舒张;橙皮苷对离体肠肌则先有短暂兴奋作用,而后呈抑制作用。佐药茯苓所含茯苓醇能使肝硬化患者肝内胶原含量降低,促进肝内纤维组织吸收,具有抗肝硬化作用,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及ALT升高有良好的预防效果;茯苓对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能降低胃酸含量,预防和治疗胃溃疡。桔梗所含皂苷具有显著抑制胃液分泌、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

477 对肿瘤的影响

臣药瓜蒌1:5煎剂可杀死腹水癌细胞,对肉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瓜蒌仁所含堿性糖蛋白可选择性抑杀白血病细胞。佐药天花粉对多种肿瘤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天花粉蛋白对滋养层细胞和绒癌细胞有高度专一的亲和性,具有特殊的细胞毒作用,可抑制恶性肿瘤(MBL2)的生长,抑制腹水癌生长,抑制绒癌细胞增殖,抑制肺癌细胞株(A549)、大肠癌细胞株(HT29)、骨肉瘤细胞株(HDS)、人羊膜细胞株(WISH)的生长;天花粉蛋白对肝癌及黑色素瘤生长有抑制作用。茯苓也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茯苓多糖可抑制小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生长,提高TNFα及NK细胞活性;羟甲基茯苓多糖对鼻咽癌、胃癌等恶性肿瘤均有治疗作用,并且可阻止宫颈癌的肺转移;茯苓素对白血病L1210细胞的核苷转运有抑制作用,并抑制其DNA合成;茯苓素可明显增强巨噬细胞产生和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的能力,对抗癌药有增效作用。

48 歌诀

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茯苓添;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2]

49 摘录

《医学心悟》卷三

5 《笔花医镜》卷三方之贝母瓜蒌散 51 处方

川贝2钱,瓜蒌仁1钱5分,山栀1钱,黄芩1钱,橘红1钱,甘草5分。

52 功能主治

小儿内热,夜热潮热,昼轻夜重,或口渴,或腹胀,或盗汗,症因伏燥者。

53 贝母瓜蒌散的用法用量

热甚,加川连8分;痰多,加胆星5分。

54 摘录

《笔花医镜》卷三

6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贝母瓜蒌散 61 处方

贝母2钱,瓜蒌仁1钱5分,胆南星5分,黄芩1钱,橘红1钱,黄连(炒)1钱,甘草5分,黑山栀5分。

62 功能主治

类中风,肺火壅遏者,肺热液干。

63 贝母瓜蒌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64 摘录

《医学心悟》卷三

7 《证因方论集要》卷一方之贝母瓜蒌散 71 组成

贝母、瓜蒌霜、茯苓、橘红、桔梗。

72 主治

《证因方论集要》卷一方之贝母瓜蒌散主治肺火壅遏头眩。

73 各家论述

贝母、瓜蒌辛苦以宣肺壅,茯苓、橘红甘辛以通肺气,桔梗上开肺郁,而痰饮自祛矣。

74 摘录

《证因方论集要》卷一

8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方之贝母瓜蒌散 81 组成

贝母、瓜蒌、南星(炮)、荆芥、防风、羌活、黄柏、黄芩、黄连、白术、陈皮、半夏(汤泡7次)、薄荷、甘草(炙)、威灵仙、天花粉各等分。

82 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方之贝母瓜蒌散主治肥人中风,口眼斜,手足麻木,左右俱作痰治。

83 贝母瓜蒌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水2盏,加生姜3片,煎8分,至夜服。

84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千金》卷十五 21 八物茜根汤的别名 22 处方 23 功能主治 24 八物茜根汤的用法用量 2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八物茜根汤 1 拼音

bā wù qiàn gēn tāng

2 方出《千金》卷二十四,名见《千金》卷十五 21 八物茜根汤的别名

茜根散、茜根饮、茜根汤

22 处方

茜根3两,升麻3两,犀角3两,桔梗1两,黄柏1两,黄芩1两,地榆4两,白蘘荷4两。

23 功能主治

中蛊毒,下血状如鸡肝,腹中搅痛难忍者。

24 八物茜根汤的用法用量

茜根散(《圣惠》卷五十六)、茜根饮(《圣济总录》卷七十七)、茜根汤(《圣济总录》卷一四七)。

2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蛊毒下血如鸡肝,急需清热解毒,方中茜根,犀角专散毒血,黄柏、黄芩专散热结,升麻、桔梗升散于上,地榆、蘘荷解散于下。不特为蛊毒下血之专方,并可治热毒血痢之要药。

古籍中的八物茜根汤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九]蛊痢第十一

鸡肝,腹中搅痛难忍,号蛊毒痢方(此方乃人以谓八物茜根汤者。)茜根升麻犀角(各三两)桔梗黄柏黄芩(各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肺部

泻白散治肺热。蜜炙桑白皮(二钱)地骨皮(三钱)茜根汤治衄血神烦。茜根黄芩阿胶侧柏叶生地(各二钱)甘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肺部

散加黄芩、菊花、连翘主之。鼻衄者。血热妄行也。茜根汤主之。咽痛者。火逼咽道也。加味甘桔汤主之。吐血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七食牛马猪犬鱼蟹中毒]蛊毒

如牛涎诸蛊并出。治中蛊下血如鸭肝,腹中痛急者。茜根汤方茜根升麻犀角(镑各一两)地榆(锉)白荷根(各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七·脾脏部(上)赤白痢]纯血痢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柴芩四物汤 1 拼音

chái qín sì wù tāng

2 处方

柴胡、黄芩、生地、当归、白芍药、牡丹皮。

3 功能主治

热入血室,及血虚发热。

4 摘录

《伤寒大白》卷四

古籍中的柴芩四物汤 《伤寒大白》:[卷四]热入血室

引入血分。立斋以此汤加生地、丹皮,亦是此意。柴芩四物汤柴胡黄芩生地当归白芍药牡丹皮此即海藏四物汤,

《类证治裁》:[卷之八热入血室论治]附方

化痰〕一呷散蒌贝芩连丹栀柴草〔散瘀〕陶氏小柴胡汤柴芩夏草地丹桃仁楂肉或加犀角、栝蒌。〔血结〕桂枝红花

《济世神验良方》:胁痛门

不移淤作祟,红花苏木桂桃姜。小柴胡汤治右痛,半茯柴芩甘壳共,木香大腹与青皮,白术香附煎可送。复元通圣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肝部

者。风燥其液也。一柴胡饮主之。头痛者。火上冲也。柴芩煎主之。胁痛者。肝火郁也。柴胡疏肝散加栝蒌霜主之

《类证治裁》:[卷之八乳症论治]附方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贮藏 3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茵陈酒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茵陈酒 1 拼音

yīn chén jiǔ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Yinchen Jiu

22 标准编号

WS3B032990

23 处方

茵陈母子酒 20000g 白术 343 75g 法半夏 343 75g 冰糖 1000g 白酒(65度) 35000ml

24 制法

以上五味,置铜罐中,加盖封闭。隔水加热至沸,煮 7~10分钟,待糖 溶化,取出,倾入缸内密封,静置六个月,滤过,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绿**的澄清液体;气清香,味辛、甘、微苦。

26 鉴别

(1) 取本品 5ml,加乙醚10ml,振摇,取乙醚层,蒸干,残渣加10%香 草醛硫酸液1滴,显紫棕色。

(2) 取本品30ml,加乙醚1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酸 1ml使溶 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 1g,加水 20ml ,小心加热至沸约 5分钟,放 冷,滤过,滤液加乙醚1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1ml使溶解, 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 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乙烷苯醋酸乙酯(70∶15∶15)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烘约 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 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三个蓝色荧光斑点。

27 检查

乙醇量 应为36~42%(附录50页)。 总固体 精密量取本品25ml,置 105℃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在 105 ℃干燥 3小时,精密称定。应不少于 2%。 其他 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5页)。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舒筋活络。用于湿热内蕴引起;关节酸痛,脚气渗湿 皮肤刺痒,脘腹痞闷,小便不利。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5ml,一日 2次。

210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注  茵陈母子酒: 取鲜茵陈 15000g,除老茎及杂质,加白酒 50000g置容器内,密闭浸渍半年以上,即 得。

3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 31 方名

茵陈酒

32 组成

茵陈蒿(炙黄)1斤,秫米1石曲3斤。

33 主治

风疾,筋骨挛急。

34 茵陈酒的用法用量

如常酿酒,饮之。

古籍中的茵陈酒 《杂病心法要诀》:[卷四]疸病死证

茵陈醇酒汤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表实麻黄茵陈酒,里实茵陈栀大黄,无证茵陈栀子柏,尿少茵陈五苓

《医宗金鉴》:[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一卷]疸病死证

汤 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3表实麻黄茵陈酒,里实茵陈栀大黄,无证茵陈栀子柏,尿少茵陈五苓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脾部

头痛。葛花(一钱)枳子(三钱)赤苓(三钱)泽泻茵陈酒芩(各二钱)山栀车前子(各一钱五分)甘草(五分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酒

胁下气郁,常忧不乐。以莎根一斤切常令酒气相续。茵陈酒治风疾,筋骨挛急。用茵陈蒿(炙黄)一斤,秫米一

《医方论》:[卷三利湿之剂]当归拈痛方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加减香苏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加减香苏散 1 拼音

jiā jiǎn xiāng sū sǎn

2 处方

香附子1两,紫苏梗2两,陈皮1两,甘草半两。

3 制法

上为锉散。

4 功能主治

伤寒。

5 加减香苏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1盏,加生姜3片,连根葱白2茎,同煎,热服。

头痛,加川芎,白芷;头痛如斧劈,加石膏、连须葱头;偏正头风,加细辛、石膏、薄荷;太阳穴痛,加荆芥穗、石膏;伤风自汗,加桂枝;伤风无汗,加麻黄(去节),并干姜;伤风恶寒,加苍术;伤风发热不退,加柴胡,黄芩;伤风咳嗽不止,加半夏,杏仁;伤风胸膈痞塞,加制积壳;伤风鼻塞声重,咽膈不和,加苦梗,旋覆花;伤风痰涎壅盛,加白附子、天南星;伤寒鼻内出血,加茅花;伤寒气促不安,加大腹皮、桑白皮;伤风鼻塞不通,头昏,加羌活、荆芥;伤风不解,吐血不时,加生地黄;伤风不解,耳内出脓疼痛,加羌活、荆芥;伤风不解,咽喉肿痛,加苦梗;伤风中脘寒,不思饮食,加去白青皮、枳壳;伤风呕吐,恶心不止,加丁香,半夏;伤风头晕眼花,头倒支持不住,加熟附子;伤风时作寒栗,加桂枝;伤风痰壅,呕恶不止,加白附子、旋覆花、半夏;伤风后时时作虚热不退,加人参;伤风饮食不能消化,加缩砂仁、青皮;伤风1向不解,作潮热,白日至日中不退,日日如是,加地骨皮、柴胡、人参、庵(艸闾);初感风寒,头痛作热,鼻塞声重,加羌活、川芎;感风腰痛,不能伸屈,加官桂、桃仁;感风浑身痛不止,加赤芍药、紫荆皮;感风头项强急,不能转动,加羌活、官桂;腹肚疼痛,加木香;腹肚疼刺不可忍,加姜黄、吴茱萸7粒;小腹疼痛无时,不可忍,加木香,姜、枣;妇人忽然大便痛肿,不能下地,加木香、木瓜、吴茱萸;妇人被性所苦,胸膈痞疼,胁肋刺痛,小便急痛,加木香、枳壳;妇人被气疼所苦,加木香、缩砂仁;脾胃不和,中脘不快,加谷芽,神曲;伤食吐呕,泄泻腹痛,加干姜、木香;心卒痛者,加延胡索,酒1盏;饮酒太过,忽遍身发疸,或两目昏黄,加山茵陈、山栀子;中酒吐恶,加乌梅、丁香;妇人经水将行,先作寒热,加苏木、红花;妇人产后作虚热不退,烦渴,加人参、地黄;产后发热不退,加人参、黄耆;产后腰疼不止,加当归、官桂;冷嗽不已,加干姜、五味子、杏仁;脾寒,加良姜、青皮、草果;脚气,加木香、木瓜、牛膝、紫荆皮、茱萸、川楝子;感风寒发热头痛,加不换金正气散;感寒头痛,壮热恶寒,身痛不能转动,加生料五积散;饮食不下,欲吐不吐,加丁香与萝卜子;感寒头痛,发热身疼,分阴阳,加败毒、石膏;妇人产后风,脚手疼痛,生料5积散、人参败毒散,加木瓜,不换金正气散,加生地黄、川芎同煎。

6 摘录

《医方大成》卷一引徐同知方

古籍中的加减香苏散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七伤寒门]伤寒杂治(附论)

芍药。名建中汤。治气痛等疾。加乌药、香附炒。加减香苏散(出医方大成)香附子(一两)紫苏梗(二两)陈

《卫生易简方》:[卷之一]伤寒

每服一、二钱,热酒调服。治伤寒感冒,一切杂证加减香苏散∶用香附子炒去毛,紫苏叶各二钱,陈皮一钱,甘

《丹台玉案》:[卷之六伤风门]立方

以被覆取汗为度。如或消疾或消食。以此方为主。随症加减。不得一一详赘矣。或荆防败毒散(方见伤寒门)《丹

《医学心悟》:[卷三]疟疾

,而用药得宜,应手可愈。大法,疟症初起,香苏散散之,随用加减小柴胡汤和之。二三发后,止疟丹截之。久疟

《笔花医镜》:[卷一]疫痢疟肿论治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加味二冬汤的用法用量 5 各家论述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加味二冬汤 1 拼音

jiā wèi èr dōng tāng

2 处方

天冬1钱半,麦冬1钱半,生地2钱,熟地2钱,款冬1钱,桔梗1钱,贝母1钱,紫菀1钱,茯苓1钱,甘草1钱,沙参1钱,瓜蒌霜1钱。

3 功能主治

火盛水亏之咳嗽,痰涎腥秽,将成痈痿者。

4 加味二冬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麦冬清心润肺燥,天冬润肺燥益阴、生地滋阴壮水以制火,熟地补阴益肾以填精,沙参泻热补肺,川贝清肺化痰,篓霜搜涤燥痰,桔梗清利咽膈,紫苑泄肺以肃金,款冬润肺以散结,茯芩清肺和脾,生草泻火缓中也。俾水旺火平,则肺金自润,而肺气宣通,无不痰消咳止。

6 摘录

《证治汇补》卷五

古籍中的加味二冬汤 《麻疹阐注》:[卷三]麻后肺痿肺痈

肺痿。火盛而金消也。宜养血补气保肺清火。初用加味二冬汤。后用门冬清肺饮。久嗽痛引胸胁。或吐脓血或吐

《证治汇补》:[卷之五胸膈门]咳嗽

咳嗽属水衰火炎。病因房劳酒色者。(方见中风)加味二冬汤治咳嗽属火盛水亏。痰涎腥秽。将成痈痿者。天冬

《笔花医镜》:[卷二脏腑证治]胃部

贝母瓜蒌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贝母瓜蒌散 41 处方 42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