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极具意境的纪录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9收藏

五部极具意境的纪录片,第1张

1《江南》

江南,本身就带着诗意的词,江南的风景更是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纪录片《江南》,便是用诗意的叙述手法,呈现出江南的景、人以及江南的文化和精神。

大概是拍摄年代的原因,《江南》比起近年拍摄的纪录片更为写实,虽没有磅礴的气势,却宛若一位说书人,平静而细腻。她呈现出的是一个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水乡;是古巷的叫卖声;是石板路的回响;是滴着雨水的屋檐;是悠然自在的游人。

只可惜虽是江南,却不似归处。

这一部《江南》,大概就是郑愁予的一首诗:

2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直至如今,茶都是日常离不开的必备品,它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也是一种古老的精神。

茶,本就是件雅事,不论和人品茶,与谁品茶。在茶座间,一切都被这一缕清香淡然,大概这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特质。所以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同样通过回顾历史、讲述故事以及采访人物的形式,却意境深渊,画面唯美。将茶的起源与发展娓娓道来,而就如同茶的静谧悠然,这部纪录片也令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茶的幽香,更多的是茶所带来的以及所代表的道。

品茶,是品人生,品天地之道。正如《红楼梦》,在贾母和晴雯去世之时,都执意要喝下一杯茶水,这一杯茶,分明就是她们的命运,亦是她们自己。

3园林

园林,同样作为中国文化和艺术传承,将山川天地放在一座园林之中。从上林苑,到苏州园林,带着野心,也有归真之意。一草一木的设计,汇聚了太多的时间、精力,也经历了太多精神文化才有这样唯美的创造。

纪录片《园林》在上线前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从片头到结尾,都十分精美。尤其在这部纪录片中,虚实相接,有时一曲唱词,便在不经意里让人回到了深山远林,回到江河之间。而这也真是园林的妙处。

《园林》最美的地方,便是运用到传统文化的写意与留白,让人看过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最后附上片中唱出的一首诗:

4玄奘之路

《西游记》无人不知,真正的唐玄奘取经过程却没有太多人知道,《玄奘之路》便讲述了唐玄奘取经的过程,期间命悬一线、九死一生,或许是因为信仰的坚定,或许佛感受到他的真诚,历经磨难后他到达遥远的佛陀故乡。

而令人叹息的是,玄奘追求佛法,却又因佛法被困异乡。都说佛是慈悲且平和的,却不想越是习得佛法之人越是迫切于追逐名利,甚至于为此让不少人身败名裂乃至性命。实在有违本意。

让人心境安宁的,是《玄奘之路》中诸多的美景,随着唐玄奘的一路旅途而展现,但这些景色最令人心生感慨之处却并非他们的神圣和唯美,而是在沧海桑田后,那破败的寺庙、那荒芜的殿堂,在时间冲洗下沉淀的庄重和神圣。

这里附一佛偈,愿读者寻到平静:

5茅山

《玄奘之路》讲佛,《茅山》便是论道。虽然只有短短三集,却让人感慨万千。

故事从陶弘景辞官归隐开始,结合陶弘景平生之事,讲述道家真理。又加入茅山景色,令人对这云淡风轻心生向往。

虽说儒道释,但道应是我们的本宗,是我们骨子里所带的风范。儒则体现于表,亦为处事之道。

归隐山林,与流水为伴,与翠竹为友,多少悠然自在。虽是如此,却又并非不问世事,只是深藏若虚。有如陶弘景,有如诸葛孔明。

最后附上陶弘景的诗一首,便作结尾。

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采用70mm的胶片摄制,摄影足迹遍及六大洲的24个国家,呈现给你一次环球的,充满韵味的超凡之旅。

**跨度多变,从中国、巴西、科威特、美国、欧洲多国及其他国家,捕捉的不仅是和谐,还有人和自然在这片土地上经历过的苦难。不管怎样,单用语言无法描述他的奇妙,Barake需要你用心去看,去感觉,去体会,才能明了它的精髓。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就是它。

扩展资料:

幕后制作

导演Ron Fricke为了拍摄这部**,带着三个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共耗费四百万美元。对于这部无需支付演员的高额出场费的**来说,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如此高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拍摄器材,它使用昂贵的TODD-AQ 70毫米格式。

为了让空旷的民族音乐,配以各个国家的文化重要场景,弗里克花费400万美元、用了5年时间奔波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取景。 

该片中日本长野温泉里泡澡思考的狒狒、养鸡场传送带上的小鸡、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这些都成为后人无法逾越的经典镜头。

-天地玄黄

徒步8小时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气温降到零下10度,加上闪电、暴雷和风雪,摄制组窝在帐篷取暖。凌晨,四周的山坡上又传来狼群的嗷叫,村民冲出帐篷,拿起手电筒和藏刀,向山坡打照明、呼喊,嗷叫的狼群慢慢消失。吕岛和他的团队从被窝里爬起来,坐在帐篷里聊天壮胆,折腾了一宿。

几天的大雪后,他们继续攀爬海拔近4900米的雪岭。由于气候条件恶劣,爬山的过程中,一名摄像师因为高原反应心脏跳得凶猛被迫撤退,剩下的人经过多次停歇调整,终于到了目的地。

艰难的完成了拍摄,撤退时一场意外又发生了。拍摄对象切布的女儿德吉下山时一脚踩空,往悬崖下滚去,这一偶然事件吓傻了众人。幸运的是德吉在滚下山的过程中抓住了灌木丛……

一波三折,但这不是一次历险秀,而是纪录片《秘境神草》拍摄苦西绒峡谷村民采挖冬虫夏草时的场景,而像这样不畏生死考验的拍摄经历,《秘境神草》拍摄团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用网友的话来说,这是“用生命拍摄的纪录片”。

2月3日,这档六集人文地理纪录片《秘境神草》在广东卫视首播,豆瓣评分达到81分,并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好评。由于总导演吕岛对摄像师要求极高,摄制组把每一种地貌镜头拍出了诗意,每一种故事拍出了诗境。节目播出后,不少网友赞叹说,“每一个画面都能当壁纸”。

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悬崖边挖黄精、海拔4000多米采冬虫夏草……该片以生活在特殊地貌中的普通人为视角,不同季节深入每一种特殊地貌,追踪人们寻找野生本草的足迹,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本草的故事。节目将镜头聚焦于一个个于秘境中探挖神草的普通人,而摄制组也在用镜头挖掘着人物背后的中医药故事和传承精神,并通过电视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片中的拍摄对象、普通人的故事还是这个“用生命拍纪录片”的团队都值得关注。

涉险秘境:7个月踩点、3年摄制

2000年,吕岛以苦旅诗人的头衔参与了广东卫视开创的一档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自此走进大众的视野。之后的17年里,吕岛先后导演了《鏖战远东空军》《黄河故事》等纪录片。2013年,当人们在海陆空里奔赴家乡或旅行目的地时,吕岛一如既往地背起行囊重返自然。在探秘独龙江的路途中吕岛“遇难”幸而被独龙族汉子带回家,并被当地的草药文化和人文情怀深深吸引。也正是那次独龙江秘境之旅,让吕岛的思绪得到了一份丰厚的礼物,那就是本草这个电视题材的萌芽。

2014年,《秘境神草》得以立项。在项目开始运作的时候,中国电视纪录片领域,个别热播的“现象级”纪录片早已得到了收视奇观和抵达社会效应的巅峰。作为项目的策划和负责人,吕岛面临着多种难题,如《秘境神草》走什么路子,团队组建以及节目摄制是否顺利等等。而正如吕岛所料,一切困难都慢慢来了。

《秘境神草》的秘境,顾名思义,就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地方。既然定义为秘境,那题材去哪里找?拍摄的风险到哪种程度?这些都是现实问题。“正因为难度之大,难以估量,才显得该项目曲折。”

几千年来,人与野生本草的情缘,在采药人的艰辛跋涉中得以传承。采药人往往于人迹罕至的秘境才能找到神草,而节目制作拍摄也需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才能感受其中的艰辛。

为挖掘这些故事,吕岛和团队深入各地踩点,在川西大山里,他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一名老汉深居大山采草药的故事,为了找到这位老汉,他和一位户外旅行者租摩托车,骑行了70多公里的山路。“陡峭的山路上,万丈悬崖、蜿蜒的石坑和泥潭,令人心惊肉跳,从下午开始爬山,一直到黄昏,五脏六肺都几乎颠碎了,我们走过了世上最惊险的路面,半途中,因摩托车司机大意,我摔下半山坡,如果不是抓住灌木丛,一旦滚下悬崖基本就有去无回了。”吕岛说道。

2015年7月12日,吕岛带着摄制组和主人公进入新疆阿尔金山无人区80多公里处,由于没有路,这80多公里,比200多公里还远。抵达目的地后,主人公发现了一些本草植物,所有拍摄工作准备好了,突然,漫天的风沙突袭而来。“那一刻,真是到了世界的尽头,不仅能见度低,而且人和车都寸步难行。”与风沙抗争,摄制组每个人都变成了沙人,鼻孔和眼睛都进了飞沙。最后,在天黑之前摄制组冲出了风沙迷魂阵,虽然工作效率为零,但却成功体验了生与死的考验。几天后,摄制组还是冒着风险再次闯进无人区,艰难地完成了拍摄。而像这样不畏生死考验的拍摄经历,在高海拔地区、在深山密林、在江河峡谷,这个团队曾经历过几次。

走进大山、深入乡村、借宿农家、与采药人同吃同住,7个月的苦寻,一个个神秘的采药人、艰辛的寻药故事逐渐鲜明。

为了更真实的还原和记录这些故事,吕岛对摄像师要求极高。不同的摄像师负责不同的领域,有专门的人物摄像师、延时摄影师、航拍摄像师等,力求拍好每一帧画面,达到视觉上的极致。“为了以延时摄影的视角拍好壮丽的山川巨脉,摄像队伍经常熬在荒野、睡在车里,等日落日出的最佳光线。”吕岛说,“我自始至终都要求摄像师,要力争把每一种地貌镜头拍出诗意,每一种故事拍出诗境。要拍出最美的画面,最强的视觉效果。有些摄像师累得发疯,冲着我喊,你这是玩命,玩大家的命,再这样玩法,不干了。”但最终,摄像师还是坚持不厌其烦地折腾,直到镜头令人满意为止。

神农尝百草,李时珍跋山涉水,《本草纲目》记录了一万多种草药。而《秘境神草》摄制组则耗时三年、行程八十多万公里,拍摄地点遍布广东、云南、江西、西藏、新疆、四川、甘肃、黑龙江等十六省(区)。踏足横断山脉、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怒江大峡谷、独龙江流域、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青藏高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等自然秘境。从摄制组的经历来看,《秘境神草》的拍摄难度,在“现象级”纪录片模式中实属罕见。《秘境神草》不仅记录本草领域人与自然的故事,也记录了中国大地神奇壮美的风景。

坚定信念:记录和传承本草文化

关注本草、关注生命与健康,《秘境神草》演绎了电视版《本草纲目》,使纸上的中医药文化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吕岛表示,“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我想做这样一档电视版的《本草纲目》,通过电视的方式展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但我只能说这只是《本草纲目》中的一页,还有很多页需要慢慢去记录和传承”。

除了对秘境的探秘呈现,《秘境神草》更重要的是对中国野生药草的发掘和整理。片中不仅揭秘了一些野生本草的药性和神性,更多的是去传承这些医药知识。

桑黄菌是一种药用价值十分珍贵的真菌,独龙族大爷李自才的老伴惹上风寒、卧床不起,他和儿子阿声去深山老林寻找桑黄菌,为老伴煮水喝,缓解症状;隐居寺庙的佛门居士赵景文带徒弟寻找黄精、严格选拔医术传人、请教医术高超的道长秘传制药之法、师徒炮制黄精做药。在口传心授中,医术得以传承,中医药文化得以延续。

中医药学,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秘境神草》是近年来广东卫视投入时间最久,每集投入资金最多的项目,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创作指导的电视纪录片之一。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东卫视和康美药业联合摄制的《秘境神草》,其深远意义和积极的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当下,纪录片虽也有不少佳作,但仍难与综艺节目匹敌。吕岛也看到了这种压力, “节目选在周五晚9:10播出,面对的竞争非常大,但我们在尝试打擂,想看看现象级纪录片在与强势的明星综艺节目同台时能伤到什么程度。”在吕岛看来,或许《秘境神草》在收视率上一时难以超越热门综艺,但其在网络上的发酵很强势,这一结果超出了预期。

“我对纪录片的夏天来了,充满期待。”吕岛认为,纪录片人要奋斗,要有信念和精神,否则纪录片人是坚持不下去的。在综艺节目霸屏的当下,纪录片人有责任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中国故事没有穷尽,需要纪录片人去挖掘,但这条路注定是艰难的。

版权声明 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号(GDSP360)

         2015年央视拍的大型记录片《河西走廊》共10集,( 使者、通道、驿站、根脉、造像、丝路、敦煌、会盟、苍生、宝藏 )为主题演绎。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这个春节疫情的漫长假期,无疑是带给我惊喜的一部记录影片。纪录片的真实观一直是纪录片研究的重要问题, 也在持续的争议中不停地演变。这也是我喜欢看纪录片的原因,因为它以最真实历史观承现给我们。

         这部影片突破了以往的文字讲述和专家访谈模式,完全用解说与音画牵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以及演绎河西走廊乃至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对丝路文化的全方位展现,用现代视听媒体的手段来重塑和表现历史,透过视觉影像和**话语成为一部**式讲故事的纪录片。每集约50分钟,像看一部部有意思的**,超级有趣。

        甘肃省形状犹如一只“如意”,通道全长1200里,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人们称作“河西走廊”,形成数以亿年地壳剧变,它是通向中亚西亚地区的必经之路。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河西走廊关乎一个国家政治经略经贸促进、文化交融的宏图大梦,对于生活在中原的人们,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为辽阔的西部,是他们不变的梦想。

          这个梦想的开端源于两千年前一个帝国的开拓——西汉,此时的汉帝国已经运行了64年,年轻的汉武帝刘彻,踌躇满志的开始就谋划,一名匈奴军官被汉军俘获,得知河西走廊形势混乱,联合月氏人形成东西向联合夹击,27岁的陕西城固人张骞,官职侍从官(朝延侍卫,政事务见习官)和向导翻译堂邑父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俘虏软禁9年,逼娶匈奴女子为妻,同是也给提供一个了解匈奴王朝的机会,后逃出到月氏留1年多,深入了解西域的风土人情等,未果返回时,再次成为匈奴的俘虏软禁,再次出逃东归,13年来沓无音信的张骞历尽艰难险阻神奇归来,京城惊叹,带回来西域地图和从未见过的植物种子,以及他未曾泯灭的梦想。

           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有“凿空”之功,他的所见所闻让汉帝国视野大开,这将是汉帝国随后在西域开展军事和外交功势的基础,也是汉武帝坚定打败匈奴的的信心。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张骞完成的他的历史使命,河西走廊也因此记住了这个坚忍不拔的探路者。

        年仅17岁的霍去病首次战役中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立下战功,被封为“冠军候”,他不按常理出牌,轻骑兵快速突袭的战术,用小部分精锐部队连续扫荡匈奴5个部落,越过天然草场焉支山,连续疾进500公里,最后追击到敦煌大败匈奴,大获全胜。后制定漠北之战,三路军队全线进攻,围歼匈奴。

       焉支山天然草场——山丹军马场 ,饲养良种战马,今天这里仍然是亚洲最大、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第二大军马场,河西之战后,霍去病的大军接收这片匈奴人饲养战马的梦幻之地,从此汉帝国有了理想的军马养殖基地,高原环境培养出的马匹质量远超于中原。被击溃的匈奴唱着悲痛的歌退出祁连山脉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 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汉武帝表彰霍去病的战功,并为他建造一座豪华府第,他却上奏汉武帝说: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司马迁记录了这句话,并成为流传千古的铿锵名言。19岁的霍去病和他的精锐部队纵横驰骋,历经三次河西大战后,终于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首次设置武威、酒泉两郡,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图。

          北撤匈奴并未屈服,为巩固河西战果,卫青和22岁的霍去病各带大军发起“漠北大战” ,直击匈奴北部 , 一路直击到被匈奴视为圣地的狼居胥山,并率大军进行了祭天仪式, 史称“封狼居胥”。

        此时汉帝国国力强盛,继续开疆拓土,在汉武帝心中,强烈渴望建立一个“ 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 ”的国家,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促进了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繁荣,奠定了对新疆的开发基础。

          年仅23岁的霍去病突然去世,短暂而光辉煌的一生,犹如一颗耀眼的彗星,光芒四射划过天宇,又匆匆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之中。汉帝为纪念这位爱将,将墓修成祁连山的样子,还塑有 马踏匈奴雕塑 ,在河西走廊东面兰州市依旧塑有霍去病巨大雕像,人们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征战河西的英雄。

       汉帝国反击匈奴胜利河西走廊并入中国版图后,汉帝开始设置行政机构 武威 、 张掖 、 酒泉 、 敦煌 ,河西四郡相即设立。邮驿系统开始向西延展,中国是最早的有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被视为“国之血脉”。

      1982年相即发邮驿工作真实形象邮票《驿使图》,国家邮驿机构被称为“置‘,它不仅是传递公文也是物资转运站还是公务往来的休息站。

       " 悬泉置 "隶属汉帝国河西重镇敦煌郡属政府机构,“啬夫”是秦帝国与汉帝国时代,县级以下官员的称谓,“置啬夫”就是这个邮驿机构的行政长官管理日常工作,由敦煌太守监督管理,并有官徒卒御37人、传车15辆、传马40匹、还有官牛官车。

         故事通过悬泉置来展开, 常惠 祖籍山西,是横跨武帝、昭帝、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曾和苏武出使匈奴,缓合匈汉冲突,被匈奴扣留19年未曾妥协,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才干被释放回家,再次回到长安,他5次经过悬泉置所发生的故事。为加强和西域各国的交流,武帝采取和亲政策,积极响应乌孙国派楚王的孙女解忧公主和亲,从此女子也在为帝国的发展稳定做出重大贡献。

       汉帝国经过409年的统治之后,最终崩溃了,中原历经三国时期的混战,西晋王朝的短暂统一,司马氏王朝家族内部为争夺中央政权爆发混战。

       西晋末年,张轨主动调入武威任刺史,姑臧县,张轨家族世代转攻儒学著名,采取中原注教化,招收500弟子开办学。流传着首歌谣:“ 秦中川、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 。

      中原 “永嘉之乱 ”,中原限入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大混乱的格局中,河西走廊因为地处偏远没有受到太多冲击,大量人口迁徙而至。后有大儒 郭荷 (今天甘肃秦安人,出身儒学世家)迁徙过来, 除了追随他的弟子还有极为珍贵的数代家传的经史典籍。

      张轨家族在河西割剧一方建立”前凉“的政权,后代曾孙前凉王”张祚“明面广泛征求儒学名士支持,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尊崇学问,而是给太子授课。被请的郭荷和宋纤(敦煌效谷人,在酒泉南山钻研儒学开馆讲学,学生多达3千人 规模堪比孔子)被逼出山后,最终选择以绝食自尽的方式保全学者的自由和声名,84岁的郭荷辞世。

       弟子 郭瑀 传承,写下了《春秋墨书》《孝经错纬》,希望著作为后世所用,招收弟子讲学,学习之余在马蹄山开凿石窟,这座只为安身而建的马蹄山石窟在并不遥远的未来成为中国重要折佛教造像圣地,开凿 马蹄寺石窟群 后来成为佛教文明的一大圣地,同时也成为儒家与佛教两大文化交汇的见证。

      前凉被灭近80年的统治结束,河西走廊归前秦国君主 苻fu坚 统治,为完善前秦国的礼仪制度,崇尚儒学的 苻坚 让当地选派300名学子在郭瑀门下求学礼制,传播圣人思想,是儒家门生的责任和义务,汇集弟子子几千人。之后一大批大家纷纷开馆收徒,河西儒学教育蔚然而起。

        氐族贵族吕光割剧凉州,建立政权史称”后凉“,郭瑀弟子 刘昞 (敦煌人)成为河西士林的领袖,时任敦煌太守 李暠hao (陇西成纪人—天水秦安人”李广十六世孙“)在敦煌自立,建立”西凉“政权,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保留了中原传统儒家文化,也造就了大批著名学者,李暠通晓经学,擅长文艺,他的《 述志赋 》流传至今,文章里深入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留下一个政治家力图统一河西,恢复中原的胸怀抱负,同时也留下了内心的纠结与选择。

        李暠请刘昞出任西凉主管文教 ” 儒林祭酒“。后被”北凉“所灭 , 在酒泉发现” 西凉王李暠墓“是河西走廊规模最大的墓葬 。 刘昞一生著述不下120卷,是五凉时期学术著作最多的学者。 此的河西走廊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并形成了与中原地区相对应的地域文化系统,学术、散文、诗歌、词赋为主的” 五凉文学 “。

       失传已久的西晋以前的古籍和刘昞等河西本士学者的著作贡献给东晋朝廷进献了154卷典籍,其中《人物志》在河西走廊保存下来并传回江南。

         北魏拓跋氏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河西走廊结束长达140年统治首次统一,推行汉文化,儒学受推崇,汉文化随之东迁,大兴儒风,积极参与北魏鲜卑政权文化转型和政治改革,形成大一统的局面,河西文化与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并列,成为隋唐文化的渊源。 武威文庙是儒学传播繁衍的印证。

       河西走廊百年风云被刘昞记录在十卷本的《敦煌实录》与十卷本的《凉书》中,后被 北魏孝文帝誉为”德冠前世 蔚为儒宗“。

       鸠摩罗什生于西域龟兹国,父亲是从印度迁徙到西域的贵族后裔,母亲是龟兹国王的妹妹。鸠摩罗什天资聪慧七岁时出家,他十二岁时可以开坛讲法,名声大震西域各国。吕光建立后凉,迎接鸠摩罗什被软禁17年,后秦高祖姚兴推崇佛教和儒学君主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城,年纪58岁,姚兴在长安城组织了译经场,故有“三千弟子共翻经”,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阿弥陀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出自鸠摩罗什翻译的《心经》 ,鸠摩罗什,意译为“童寿”,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后世尊称为“千古一僧”,也是第一个走过河西之人,他与真谛、玄奘、义净和不空被称为汉传佛教五大译师。年终70岁在长安圆寂。

         而后所描述的昙无谶(tán wú chèn)凉州城讲法、昙曜(tán yào)造像、刘萨诃(liú sà hē) 瑞像寺 (今为 圣容寺 )-是一座唯一自然形成的大佛的传奇故事。   昙曜,一个杰出的佛教徒,一个出色的寺庙建筑工程师和一个富有热情的幻想家,天梯山在武威城南,是祁连山东线的一条支脉, 天梯山石窟是中国历史开凿最早的石窟。

          历经数百年的动荡,隋炀帝杨广重新统一天下,他也是唯一一个亲自踏入河西走廓的中原帝王,站在走廓城墙上看到这条走廓的重大意义,河西走廓也迎来了历史机遇。

unbounded。根据查询腾讯视频网显示。

1、敦煌寺庙街头还有职业的寺庙俚头养的这些音乐的表演的人,称为音声人。因为宗教阿它的仪式是要透过音乐来表达的,播放的是风潮专辑《气》里的第七首曲子名字叫unbounded。

2、《敦煌》是由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敦煌研究院共同出品,周兵执导的人文纪录片。

这部片子的质量没话说,不论是画面,结构,内容都不错,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地理历史。川藏线成都出发,滇藏线大理出发,青藏线西宁出发,我都走过,但都只走了一段就折返了,并没有沿这三条线路进藏。其实我进藏是坐飞机去的……然后也到了定日县,到了珠峰大本营,并如愿看到了珠峰。片子中很多地方我都去过,也确实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当时同行的小伙伴了~哎呀,总的来说,片子相对其他纪录片,更多地介绍了藏传佛教的文化和教义,也更多地融入了宗教的哲思。然而,我对宗教并没有兴趣,我信仰的是历史,我对藏传佛教的兴趣仅仅停留在它对西藏历史的影响上…最后,我看过央视做的两个纪录片,《第三极》和《天河》,推荐去看。

五部极具意境的纪录片

1《江南》 江南,本身就带着诗意的词,江南的风景更是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纪录片《江南》,便是用诗意的叙述手法,呈现出江南的景、人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