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是怎么治疗心衰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6收藏

中西医是怎么治疗心衰的,第1张

西医主要是:强心、利尿、扩管、降低心肌耗氧、抑制心室重构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行心脏再同步化器材CRT植入(三腔起搏器),或者行心脏移植。

西医治疗心衰的副作用很大,药效是很明显,只是在抑制病情的发展,不是彻底的治疗。

中医治疗:薛延平认为,心为火脏,多因大病久病,寒邪侵心,操劳过度,年老体衰,体质虚弱或其它疾病引起,心阳亏虚,火力不足,气血虚弱,使心脏衰弱无力不能正常运行血液。这就像心脏如同一个满载血液营养物质的运输汽车,把营养运送于全身各部,因汽车动力不足而不能把血液运到全身各部而发生心力衰竭,危及生命,西医疗法强心药就好比给汽车增加外推力,不能增强心脏本身动力;利尿药就像给汽车卸掉一部分物质使心脏减轻负担,但不能改善心脏动力不足的根本病因,薛延平采用十二群发疗法,温心阳、壮心力、补气血、通血脉,即增加动力,疏通道路,从根本上治疗心衰,我们经过半个世纪的临床应用治愈各类心衰患者5万余例,创造了中医治疗心衰的医学奇迹,为心衰患者找到了一条新的生命之路。

目前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长。据推算,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超过1000万例。这可能与城市人口的老龄化、诊断率的提高、肥胖人群增多及运动减少等有关。

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力衰竭属中医“心衰”“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范畴。

经过数年来对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实践表明:天津心悦中医门诊专家团队的系列心脏瓣膜病方剂对伴有冠心病、扩心病、风心病、心脏瓣膜病以及心律失常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效果明显。

这些方剂对心力衰竭病人受损的心肌细胞有正性肌力作用,它可以营养、修复这些受损的心脏细胞,逐渐恢复细胞活力,从而逆转心脏病变,被一些心脏病医生称为“无毒的生物洋地黄”,能起到逆转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也就是可以将患者的心衰等级从严重程度最高的4级水平,逐渐调整恢复到心衰程度较轻的1级水平,被称为“4321中医方剂逆转法”。

目前,无论中西医,治疗慢性心衰都需要利尿消肿,使用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种利于排尿的药物。洋地黄和咖啡因一样也是利尿的。茶、咖啡以及酒精都是常用的家常利尿剂。如今在美国,利尿剂是一种治疗心脏疾病的指定药物。现在最常用的利尿剂是氢氯噻嗪,它是瑞士的科学家们所发现的。

中医的利尿剂也有不少,利尿消浮肿效果绝佳,而且基本上没有西药那些副作用,主要以五苓散、猪苓汤、苓桂术甘汤为代表。

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是一张调节人体水液分布异常的方剂。水液的异常分布,《伤寒论》的注家们称之为“蓄水”证。但“蓄水”时水液并非仅仅停留在下焦的膀胱,可以停留在人体的任何部位。蓄于下则小便不利;蓄于中则见“心下痞”和水入则吐的“水逆”;蓄于上则见“吐涎沫而癫眩”;蓄于表则有汗出;蓄于肠则有下利;蓄于肌肤则有水肿。至于现代医学中青光眼的眼压增高,梅尼埃综合征的内耳迷路的积水,以及脑积水,肝腹水,胸水、心包积液等等,都可以认为是“蓄水”的表现形式。只要出现口渴、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者,都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一些较为严重的心脏病,如肺心病、风心病、扩心病等,到了一定程度,往往会给患者造成心衰水肿的症状,这个时候,最紧急的应该是利尿消肿。山西已故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的经验方——决渎汤,也是一个利尿消肿的中医效方。

决渎汤方:黄芪30g、郁金15g、金银花30g、丝瓜络15g、车前子30g、白茅根60g。

本方名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渎即疏通水道之义。故由此而将方名为“决渎汤”,决渎汤的组成,方中银花、丝瓜络是民间验方,二药配伍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丝瓜络味苦除湿,性寒清热,善于宣通经络而除湿火,银花清热解毒,凉血又消炎。决渎汤可单独应用治疗水肿疾患,也可和其他方剂合用于临床。

心衰水肿的一个千古名方——真武汤,主要用于温阳,也就是阳虚的心衰患者。《金匮要略》水气篇中有“寸口脉沉滑者,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又有“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还有痰饮篇中的“溢饮”“水饮流行,归于四肢”。

这是心力衰竭发展到晚期,全心衰的表现;“少气”“不得卧”,是肺水肿所致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端坐呼吸;“面目肿”“手足上肿”“颈脉动”就是对体循环淤血,颈静脉怒张,全身浮肿症状的一个描述。

从方证上看,真武汤治疗心力衰竭引起的气促、尿少、肢肿等证,特别是合并有低蛋白血症,全身重度浮肿的时候,应是丝丝入扣的。从药物组成上看,真武汤方中以附子温阳,白术、茯苓、白芍、生姜散水,亦与心衰温阳利水的治疗法则相符。由此可见,此方治疗心衰,主要作用就是温阳利水消浮肿。

又到了冬春交替之际,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就越来越多,尤其是心脏瓣膜病人,罹患心衰的比例就会大增。特别富于戏剧性的是,许多老年心脏病人是在心脏瓣膜病出院时发现心力衰竭的。所以,较高年龄并具备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条件的患者需要仔细地检查评价,并积极治疗,采用心悦中医的方剂,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此外,中西药结合调治心衰也很值得重视。天津心悦门诊的心脏瓣膜病中医团队,经过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洋地黄制剂中的地高辛,只要不是大剂量使用,是惟一的不增加心衰病死率的化学药物,而且,在临床中,将中药方与地高辛联合使用,可明显降低心衰患者地高辛的中毒率,两者合用,对扭转心衰的局势有非常大的帮助,这说明中药方剂与地高辛合用,有联合增效作用。经过数200多例心衰患者的用药观察和回访还发现:中药方使用到一定阶段或疗程时,某些患者可以逐渐在医生指导下减少甚至停止服用包括地高辛在内的任何洋地黄制剂,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以至于组织和器官灌注量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阶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1病因编辑1心力衰竭是指原发性心肌肌原纤维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原发的。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不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

2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心脏瓣膜病时,由于心肌负荷过重而发生心肌肥大和心脏扩大,继则心肌收缩性相对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继发的,在除去瓣膜障碍时较易逆转。

3由心肌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晚期往往也伴有心肌损害。

4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溶血、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1146有用+1479心力衰竭锁定 编辑 [xīn lì shuāi jié] 本词条由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 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以至于组织和器官灌注量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瘀血的表现。

心力衰竭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指各种病因致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发病率高,五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心力衰竭是由于初始的心肌损害和应力作用:包括收缩期或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心肌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阶段性如心肌梗死,弥漫性如心肌炎),引起心室和(或)心房肥大和扩大,心室重塑,继以心室舒缩功能低下,逐渐发展而成。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目录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1病因编辑1心力衰竭是指原发性心肌肌原纤维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原发的。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不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

2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心脏瓣膜病时,由于心肌负荷过重而发生心肌肥大和心脏扩大,继则心肌收缩性相对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继发的,在除去瓣膜障碍时较易逆转。

3由心肌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晚期往往也伴有心肌损害。

4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溶血、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2临床表现编辑1症状

以体循环静脉瘀血的表现为主。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区胀痛、少尿及呼吸困难等。一般会在5年后死亡。心衰最典型的症状是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严重者端坐呼吸、咳嗽并伴大量白色绒粉红色泡沫痰、食欲降低、双下肢浮肿等。此外,有风湿性心脏病、得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以及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病患者等。

夏季天气热,人体为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多分布在体表,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使心脑细胞损伤和坏死增加,加重病情。再有,闷热的天气,患者易急躁,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另外夏天燥热的天气,也使睡眠质量大打折扣。这些都易使心脏脆弱者在夏季发生心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病最终的结果,为心血管病最常见的死因,病死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体征

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右心衰时若右心室显著扩大形成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可有收缩期杂音;体循环静脉淤血体征如颈静脉怒张和(或)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垂部位凹陷性水肿;胸水和(或)腹水;肝肿大,有压痛,晚期可有黄疸、腹水等。在中医学中属“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等范畴。一般分为心肾气虚、阳虚、气阳两虚或心肾阴虚、阴阳两虚等。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以致心失所养而心悸怔忡,或阳虚水饮不化,致水饮凌心射肺的惊喘而现咯血之症,或水饮泛溢而水肿。气虚阳微可致血行无力而成痰滞,见有发绀、肝肿大。

心力衰竭,有时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在您的心肌不能正常抽血时。某些状况,例如您的心脏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疾病)或高血压,会逐渐使您的心脏变得虚弱或僵硬,无法有效填充和泵送血液。

心力衰竭(HF),也称为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心脏无法充分泵送以维持血液流量以满足身体需要时。

左心衰竭的两种类型:

1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也称为收缩衰竭:左心室失去正常收缩的能力。心脏无法用足够的力将足够的血液推入血液循环。

2保留射血分数(HFpEF)的心力衰竭,也称为舒张衰竭(或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失去正常放松的能力(因为肌肉变得僵硬)。在每次跳动之间的休息期间,心脏无法适当地充满血液。

右侧心力衰竭

右侧心力衰竭通常由肺心病引起,这通常是由肺循环困难引起的,例如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狭窄。

体格检查可发现周围麻点性水肿,腹水和肝脏肿大。颈静脉压经常被评估为体液状态的标志,可以通过引起肝颈静脉回流而加重。如果右心室压力增加,可能会出现胸骨旁隆起,表示收缩力的代偿性增加。

心力衰竭的原因: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高输出”(称为“高输出心力衰竭”)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在这种情况下,所泵送的血液量超过典型值,心脏无法跟上。这可能发生在超负荷情况(血液或血清输注),肾脏疾病,慢性严重贫血,脚气病(维生素B1 /硫胺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硬化,佩吉特病,多发性骨髓瘤,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畸形。

急性失代偿

克雷B线在急性心脏代偿失调中。水平的短线可以在右肺的任何地方找到。

慢性稳定的心力衰竭很容易失代偿。这最常见的原因是并发疾病(例如心肌梗塞(心脏病),肺炎),异常的心律,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或患者未能保持体液限制,饮食或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有:

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是基础性的,比如患者作息要规律,不要熬夜,戒烟戒酒,低盐饮食,饮食的时候注意出入量的平衡,不要过多饮水等。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几大类,但是心衰最根本的治疗的三驾马车,就是β-受体阻滞剂,ACR或ARB类药物,加上螺内酯等药物,当然要根据心衰的病因诱因,针对性的治疗。

3、器械治疗:

有一些心衰到了很晚期,需要器械的治疗,像起搏器的治疗,ICD治疗,CRT-D,甚至需要换做心脏移植等。对于急性心衰患者也可以借助像IBP、ECMO等辅助手段。

您好: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优先解除严重呼吸困难、缺氧等威胁患者生命的症状,治疗目标以改善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为主。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目标为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并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体来说,对于心力衰竭患者需采取综合治疗,主要包括祛除诱因、针对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手段包括药物、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那么,心力衰竭有哪些相应的治疗吗?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心力衰竭治疗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心力衰竭的西医治疗 方法

 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

 1、坐位,双腿下垂。

 2、吸氧。

 氧气宜通过50%乙醇,或用1%二甲基硅油气雾剂,以利去除肺内泡沫,并可用面罩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

 3、吗啡10mg皮下注射或哌替啶50~100mg肌注(使呼吸变得深而长),必要时亦可静注。有昏迷、休克、严重肺部感染、呼吸抑制者禁用,老年患者慎用,可先予半量观察后调整。

 4、强心剂:目前多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心脏极其脆弱者禁用)。

 5、快速利尿:静脉推注呋塞米(速尿)20~40mg,以期迅速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和肺淤血及水肿。

 6、血管扩张剂:经上述处理心衰仍未能得到控制时,可采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等血管扩张药治疗。用药前后必须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舌下含化于病情早期应用亦有效。

 7、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缓慢静注。

 8、地塞米松5~10mg静注,可增强心肌收缩、扩张周围血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利尿,并有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9、肺水肿出现严重发绀者,或微循环明显障碍者,可酌情选用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654-2)等静脉缓注,以改善微循环灌注。

 10、治疗病因,除去诱因,以防复发。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1、按心脏病护理常规。低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休息、吸氧,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

 2、治疗病因,除去诱因。

 3、洋地黄制剂:

 给药方法一般分两阶段,即先在短期内服负荷量,而后给维持量保持疗效。根据病情及洋地黄在体内蓄积情况,负荷量有两种给药法。①速给法:凡病情危急,从未用过洋地黄制剂或停药已2周以上者,首次可用洋地黄的l/2负荷量,即毛花甙丙04mg,加10%葡萄糖液20ml静脉缓注,2~4h后可再注射02~04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用毒毛花甙K0125~025mg,以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必要时1~2h后重复1次(总剂量05mg),以后改口服地高辛维持。或立即口服地高辛05mg,而后025mg/6~8h,共2~3次,后续用维持量。②缓给法:适用于一般心力衰竭患者。可用地高辛025mg/6~8h口服,或3/d;或用洋地黄毒甙01mg,3/d,一般用药2d后改为维持量。在易中毒或病情不很急的患者,可采用地高辛025mg/d,2~6d后亦能达到负荷量。地高辛维持量一般为0125~025mg/d,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患者要减量。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心律、心率(宜在70~80/min)、绌脉、尿量,有无毒性反应(如呕吐、黄视、频发早搏、二联律及心动过缓等)。在心肌炎、心肌缺氧(如心肌极度肥厚、冠状动脉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及电解质紊乱时易产生毒性反应,剂量宜酌情减少。对疑有毒性反应者,可测定血清地高辛浓度。如有毒性反应发生,除立即停用洋地黄类制剂及利尿剂外,要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应注意纠正低钾和低镁血症),对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可用氯化钾(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忌用)静滴,或用苯妥英钠100~200m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注;或用利多卡因50mg稀释后缓慢静注,继而以1~4mg/min静滴维持。若上述药物无效可试用硫酸镁2g稀释后静脉缓注,继而用2%硫酸镁500ml,6~12h内静滴。如中毒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室率<50/min时,可用阿托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可安装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重度地高辛中毒者,有条件时可用地高辛抗体对抗治疗。

 4、利尿剂:可选用氢氯噻嗪、呋塞米、丁脲胺、利尿酸钠、氨苯喋啶、螺内酯(安替舒通)等交替使用。用时注意毒性反应及副作用(如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等)。

 5、血管扩张剂:常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5mg,3/d;或硝酸甘油03~06mg,3/d;肼屈嗪(肼苯达嗪)10~50mg,3/d。静脉常用酚妥拉明10~20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或硝普钠25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1/d。用药过程中注意血压变化。

 6、转换酶抑制剂:常用卡托普利625~25mg,3/d;或依拉普利5~10mg,1/d。

 7、心衰伴心率增快或快速型心律失常者,选用阿替洛尔(氨酰心安)可降低心率,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用法为125~25mg,3/d。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进一步周密观察和检查,寻找各种影响疗效的因素,给予正确处理。

 ①去除病因,如贫血、甲亢、风湿活动、高血压等,均须积极治疗。②必须控制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并须寻找隐匿性感染灶,如泌尿系感染等;瓣膜病者尚应注意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存在。③洋地黄应用欠妥(用量不足或过量)者,应予调整。④有电解质紊乱者,应予纠正。⑤治疗并发症:如有心律、心率失常者应予抗心律、心率失常治疗。

 2、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经一般治疗病情仍危重者,可用泼尼松10~20mg/d,分次服用,出现疗效后逐渐减量,达到治疗目的后停药,一般用药1~2个月。

 3、肾上腺素能正性肌力药短期静脉内滴注有助控制心衰症状。如用多巴酚丁胺20~60mg+10%葡萄糖液500ml,以75~10μg/min静脉滴注,或用多巴胺20~40mg+10%葡萄糖液500ml,以25~5μg/min的速度静滴。

 4、血管扩张药和转换酶抑制剂也可选用。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处理

 1、妊高症并发心力衰竭:以扩张周围血管为主,可考虑使用酚妥拉明及硝普钠,但前者易增加心肌耗氧,后者作用过强,不易控制,因此使用酚妥拉明酌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注意,强心,解痉,利尿,镇静,利尿,给养仅为辅助治疗。

 2、其他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

 (1)低钠饮食。

 (2)缓慢静脉输液。

 (3)强心,利尿同时给予血管扩张药物。

 (4)分娩过程应在麻醉科及心内科医生监护下进行。

 3、ACEI和ARB禁用于孕妇,因对胎儿有致畸性。

 术后治疗

 1、镇静。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同时选用安定、鲁米那等镇静药物,如合并支气管痉挛,可应用吗啡、氨茶碱等药物,但对老年和 儿童 、呼吸功能较差的病人,吗啡使用应谨慎或减量,肺心病患者禁用。

 2、吸氧。合理氧疗是治疗心衰,纠正呼吸困难的重要手段,一般以鼻导管吸氧,流量为3~5L/分,如严惩肺水肿,二肺广泛湿性罗音,哮鸣音者可给30~50%酒精过滤吸氧,或应用祛泡剂以利肺泡表面张力吸收,改善肺水肿。

 3、强心药物的应用。洋地黄是治疗、抢救心力衰竭的首选取药物,地戈辛0125mg,每日2次或西地兰以葡萄糖液稀释后静注,首次剂量02~04mg以后每次02mg,每日成人剂量不超过12mg 。由于洋地黄的治疗剂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容易引起毒性反应,特别是老年病人,其心脏较大、肾功能不佳、电解质紊乱、反复心衰、酸中毒病人更易引起洋地黄中毒,故必须根据病情,慎重选用洋地黄的制剂、剂量、给药方法和途径,加强护理观察,服药反应,如伴有低血外因及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不宜用,每次服药前须听心率,低于60次/分停用,静注西地兰时须注意心率与心律变化。用药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视觉障碍、黄视、绿视、晕眩、头痛、失眠,特别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早“二联律、三联律、传导阻滞、ST段呈鱼钩状压低、心率缓慢等均须警惕洋地黄中毒的发生,可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地戈辛浓度,有助于诊断。正常成人为13±06m7890-g/ml,如>2mg/ml时,视为洋地黄中毒,需要立即停药,迅速排除诱发因素,补充钾盐,因钾能与洋地黄竞争Na+—K+--ATP酶受体,降低强心甙与酶的结合常数,钾本身又能降低心肌自律性,又可使已经结合的强心甙从Na+-K+ATP酶中解离出来,减轻中毒。地戈辛与特异抗体抗原结合,对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传导阻滞效果甚好。

 常规用药

 1、ACE抑制剂:是三联疗法的根本。已有39个治疗心衰的临床试验(8308例心衰,1361例死亡)。全部入选患者均为收缩性心衰、LVEF<35%~45%,均同时应用利尿剂,有的并用地高辛。结果对轻、中、重度心衰及有或无冠心病患者均有效。亚组分析进一步表明ACE抑制剂能延缓心室重塑,阻止心室扩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ACE抑制剂使死亡的危险性下降24%。基于上述大量的实证,美国和欧洲的心衰治疗指南一致认为:全部心衰患者,包括NYHAⅠ级、无症状性心衰(LVEF<35%~40%),均需应用ACE抑制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而且需无限期的,终生应用。治疗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至最大耐受量或靶剂量,而不按症状的改善与否及程度来调整剂量。欧洲心脏病学会推荐的靶剂量为:依那普利5~10mg、一日二次,培哚普利4mg、一日一次,卡托普利25~50mg、一日三次。ACE抑制剂在增量过程中如出现低血压或低灌注(如肾功能变化、脑缺血症状:眩晕、晕厥)时,应首先将利尿剂减量;停用 其它 对心衰无价值的扩血管剂如: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盐制剂等。肾功能轻度异常(尿素氮≤12mmol/L,肌酐≤200μmol/L,血钾<55mmol/L),仍可继续应用。

 2、利尿剂:适用于所有有症状的心衰患者。NYHAⅠ级、无症状心衰患者不必应用,以免血容量降低致心输出量减少而激活神经内分泌。利尿剂必须与ACE抑制剂合用,因ACE抑制剂可抑制利尿剂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激活;而利尿剂可加强ACE抑制剂缓解心衰症状的作用。利尿剂一般亦需无限期使用。剂量宜应用缓解症状的最小剂量。利尿剂应用的目的是控制心衰患者的液体潴留,一旦水肿消退、体重恒定(隐性水肿的检测指标),即可以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关于制剂的选择:轻度心衰可用噻嗪类;中度以上一般均需应用袢利尿剂,必要时可合用,因二者有协同作用,真正的难治性心衰可用速尿持续静滴(1~5mg/h)。保钾利尿剂纠正低钾血症优于补充钾盐。与ACE抑制剂合用时需注意监测血肌酐与血钾,每5~7天一次,直至稳定为止。螺旋内酯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因而在心衰治疗中有其特殊地位。RALES试验表明:小剂量螺旋内酯(<50mg/d)与ACE抑制剂以及袢利尿剂合用是安全的,不引起高钾血症。

 3、洋地黄:是传统的正性肌力药,此外还有神经内分泌作用,可恢复心脏压力感受器对中枢交感冲动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系统(SN系统)和RA系统的活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张力。洋地黄的正性肌力作用虽弱,但不产生耐受性,是正性肌力药中唯一的,能保持LVEF持续增加的药物。一些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表明:地高辛治疗1~3个月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不论其基础心律是窦性或房颤、病因是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均有效。地高辛停药试验(PROVED、RADIANCE)表明加用地高辛的三联疗法心衰恶化率最低。1997年发表的DIG(DigitalisInvestigationGroup)试验是唯一的一项以死亡率作为主要终点的长期临床试验。次要终点是观察地高辛是否降低因心衰恶化的住院率。入选窦性心律心衰患者6801人,平均LVEF值28%,NYHAⅡ级患者占50%,Ⅳ级2%,在标准治疗(ACE抑制剂和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地高辛治疗28~58个月(平均37个月),标准剂量为025mg/d(70%患者);结果:地高辛对总死亡率的影响为中性,在35年的随访中,二组的心血管死亡率均为30%。因心衰恶化而死亡的危险性,地高辛组有降低趋势。地高辛显著降低因心衰住院的危险性(28%,P<0001),但所有原因的住院危险性仅降低6%。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高危患者(LVEF<25%的NYHAⅢ或Ⅳ级心衰和心脏明显增大即心胸比例>055)的危险性降低更明显。患者对地高辛的耐受性良好,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毒性反应各为12%∶8%,而治疗组中仅2%因毒性反应住院。这一试验表明:虽然地高辛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中性,但它是正性肌力药中唯一的长期治疗不增加死亡率的药物。其次,肯定了地高辛的长期临床疗效,特别是对重症患者;还进一步确定了对窦性心律患者的疗效。与医师的传统观念相反,地高辛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见于大剂量时,但大剂量对治疗心衰并不需要。DIG试验70%患者应用025mg/d,最大剂量05mg/d。

 美国FDA于1997年正式批准了地高辛——这一争议了200多年的老药用于治疗心衰,确认了地高辛继续有效的作用。国际上心衰治疗指南的意见是:地高辛可应用于全部心衰患者伴房颤和有症状的窦性心律心衰患者。房颤患者可根据室率调整剂量。窦律患者是否根据血清地高辛浓度尚无足够证据。根据DIG试验,推荐应用025mg/d。

 4、β-受体阻滞剂:早已明确,慢性心衰时,SN系统持续激活,可促进心衰恶化、猝死。血NE可作为反映心衰预后的指标。β阻滞剂治疗心衰,从70年代开始。可改善症状,提高LVEF,但在用药后2~3个月才出现效应,初期还可能使心衰恶化。这种急性药理学效应与长期效应完全不同的现象,被认为是心肌本身的效应,是改善心室重塑的结果。已有20个以上随机对照试验,近10000例心衰患者应用β阻滞剂治疗。全部入选患者为收缩性心衰患者(LVEF<35%~45%),已用利尿剂和ACE抑制剂治疗,用或不用地高辛。荟萃分析结果,死亡危险性下降36%(95%CI,25%~45%)。其中,近期发表的二项试验:CIBISⅡ共入选2647例心衰,应用比索洛尔治疗28个月,死亡率下降34%(P<00001),猝死降低44%(P<00011)。MERIT-HF共入选3991例,应用美托洛尔治疗6~20个月,死亡率降低35%(P=00062),猝死降低41%(P=00002)。美国四项卡维地洛尔试验,荟萃分析结果卡维地洛尔组死亡危险性下降65%(P=00001),上述试验均因治疗组死亡率明显降低而提前结束。这些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标准三联疗法(不一定包括地高辛)的基础上,加用β-阻滞剂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从而使β-阻滞剂确立了在治疗心衰中的地位。由于β-阻滞剂的长期效益,可减少心衰进展的危险性,因而建议:所有NYHAⅡ级、Ⅲ级病情稳定者均必须应用β-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而且应及早使用,不要等到其它疗法无效时才用。应在ACE抑制剂和利尿剂基础上加用β-阻滞剂,地高辛亦可应用。必须强调的是:β-阻滞剂不能用于“抢救”急性心衰患者。应告知病人,症状改善常在治疗2~3个月后才出现。虽然β-阻滞剂没有即刻效益,但仍能减少疾病进展的危险。应注意β-阻滞剂必须从极小量开始,每2~4周剂量加倍,达最大耐受量或靶剂量。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在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中起重要作用。而心衰患者长期应用ACE抑制剂时,常出现“醛固酮逃脱”现象,即血醛固酮水平不能保持稳定持续的降低。因此有人认为,ACE抑制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一很好的联合。1999年公布的RALES试验,入选1663例重度心衰(NYHAⅣ级)患者,病因包括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螺旋内酯,最大剂量25mg/d,平均应用24个月。结果总死亡率降低29%,心源性死亡率降低31%,因心衰加重的非致死性住院率降低36%(P均<00002);由于治疗组的显著效益,本试验亦提前结束。目前建议:低剂量螺旋内酯可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于NYHAⅣ级心功能的患者。

 6、心肌能量优化剂:曲美他嗪、辅酶Q10、1,6-二磷酸果糖(FDP)、B族维生素、等药改善和优化心肌代谢,营养心肌。此类药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龙丹通络胶囊,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就是1,6-二磷酸果糖(FDP)。心力衰竭是一种缓慢侵蚀而又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患者都存在心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科周玉杰主任认为心血管病人都涉及到一个心肌能量代谢的障碍问题,而龙丹通络胶囊的提取物FDP对急性心肌梗死和慢性的心肌能量代谢(及衰竭)都有一个很好促进恢复的作用。临床发现:无论是在抢救过程中,还是在抢救过后,如果治疗方案中加入适量的龙丹通络胶囊快速给心肌细胞供应能量,就能充分改善心肌细胞的活动状态,使心肌细胞避免利尿,强心等药物对心脏骑马加鞭式的损伤,从而加快康复的速度和质量。临床医生还认为,即使是正常人平时也应该多吃一些有利于增强心肌细胞活力的物质,将可以远离心力衰竭。

 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ARB可阻断所有AⅡ的不良作用,包括ACE途径和糜酶途径等生成的AⅡ。然而,现有的资料尚不足以说明ARB的疗效超过或与ACE抑制剂相等。ELITE试验,Losartan组的死亡率较卡托普利组降低46%(P=0035),但并非原先设定的终点,而且应用复合性终点校正以后,二组就不再有显著差异;ELITEⅡ试验结果,二组死亡率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美国FDA尚未批准将ARB用于心衰。目前的建议是:对ACE抑制剂耐受良好或未用过ACE抑制剂者不必应用ARB;对那些有咳嗽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而不能耐受ACE抑制剂者可以ARB取代;但对低血压、肾功能恶化和高钾血症的作用则ARB和ACE抑制剂相似。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 方法

 1心阳气虚证

 主症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头晕,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阳益气。

 方药保元汤加白术、茯苓、远志等。

 2心肾阳虚证

 主症心悸,面色晄白,肢冷,口唇青紫,或见腰膝酸软,舌质嫩,苔薄白,脉弱而数。

 治法温补心肾。

 方药参附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3阳虚水泛证

 主症心悸气喘,胸闷不适,小便短少,下肢水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心气阴两虚证

 主症心悸,气短,下肢水肿,心烦失眠,舌质偏红或紫黯少津,脉细数或促。

 治法益气滋阴。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5阴阳两虚证

 主症胸闷心悸,难以平卧,下肢水肿,畏寒肢冷,心烦热,喜冷饮,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温阳滋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生脉散加减。

 6气虚血瘀证

 主症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下肢微肿,舌质淡紫,脉弱而结。

 治法补气行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看了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慢性心衰的治疗方法

2 老年性心衰的治疗方法

3 早搏的最好治疗方法

4 老年心衰的最佳治疗方法

 

中西医是怎么治疗心衰的

西医主要是:强心、利尿、扩管、降低心肌耗氧、抑制心室重构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行心脏再同步化器材CRT植入(三腔起搏器),或者行心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