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当年寻找的长生不老药到底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4浏览:3收藏

秦始皇当年寻找的长生不老药到底是什么?,第1张

秦始皇在一统天下之后,开始研究长生不老的事儿,无意中听到关于长生不老药的传说,于是派当时一个叫徐福的人去东渡扶桑寻求长生不老药。

说起寻求长生不老药就得说说咱么的徐福,据史料有说记载,徐福的老家就是秦朝时期琅琊郡的一个村庄。在很早以前那只是个港口,那时很多东渡扶桑的船家从这里会出发。然后顺半岛航行,经过对码岛到达日本九州岛,九州岛也就是如今的日本,古代叫扶桑。

根据古书记载徐福东渡日本,也是走的这条线路,正好徐福当时经常来往日本也就得到了这个从日本传来的长生不老药的消息。进而传回村里,甚至秦始皇的耳朵里。当时的民间流传原话是东海旁边有三座神仙山,山上有仙人,仙人手里有妙药。就是指的长生不老药。

其实长生不老药在的一个地方叫日本的祝岛国,这个祝岛国有个传说就是他们岛上有一个神奇的植物,叫千岁,吃上一个可以千年不死,闻上一闻可以延年三年不死。徐福找的这个长生不老药就是这个。

后来想来想去,好像就是家乡的猕猴桃,不过是野生的,徐福也不知回去如何交代,怕杀头,就留下来再也没回去!

应该说秦始皇什么时候求长生的不知道,但是应该在秦国的时候,养了一批术士,专门研究长生不老的,秦朝建立的时候秦始皇才可使正是求长生不老,也就是39岁左右,史书上有记载,就是一批术士在研究长生不老药,例如卢生等后来因为术士议论朝政,后来就被坑杀了。

后来最有名的就是派徐福去海外求长生不老药。中国有一个传说故事,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要寻找长生不死之药,徐福为秦始皇寻求不死药而东渡的传说,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早期的化学家。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和建造长城的伟业,便开始憧憬不老不死的神奇。于是徐福在公元前219年来到秦王的宫廷,声称《山海经》上面记载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就在东方海中,他愿意为秦王去那里取来不死之药。秦始皇第一次派徐福东渡,并没有带回长生之药,他告诉始皇,东方的确有神药,但是神仙要三千童男童女,各种人间礼物,同时,海上航行有鲸鱼拦路,他要强弓劲弩射退大鱼。秦始皇全盘答应条件,助他再次东渡。结果,徐福一去不复返,在东方“平原广泽之地”自立为王,再也不回来复命了。根据考证,徐福并非是传说中人物,而是确有其人,1982年,更考证他的故乡正是今天江苏省连云港郊外的徐阜村。

秦始皇求生去过哪些地方,历史上也没有说,但是我估计每次巡游都有求生的影子,,秦始皇先后五次巡视全国,足迹所至,北到今天的秦皇岛,南到江浙湖北湖南地区,东到山东沿海,并在邹峄山(在今山东邹城)、泰山、芝罘山、琅邪、会稽、碣石(在今河北昌黎)等地留下刻石,以表彰自己的功德。此外又依古代帝王惯例,于泰山祭告天地,以表示受命于天,谓之“封禅”。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南下云梦(在今湖北),沿长江东至会稽,又沿海北上返山东莱州,在西返咸阳途中于沙丘(今河北邢台附近)病逝。

长生不老,是无数人追求的梦想,从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开始,之后人们对于“长生不老”也有一种狂热的期盼。

在西游记里齐天大圣,当初拜师学艺的目的是为了长生不老、唐僧之所以受到妖精的追捧,也是因为他可以让妖精长生不老的缘故。历史上除了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也都曾都热衷于寻找过长生不死药,还为此闹出了许多事情。

不得不说,长生不老真的太有魅力,那,真的有长生不老药吗?在我们的先秦古籍,上古奇书《山海经》中,曾记载过关于长生不老的事情,而经过推测,长生不老药,应该有3大秘密产地。

第一,西王母

《山海经》云:“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

而西王母就是掌管这不死药的神仙,西王母住在昆仑山的北部,当时后裔被嫦娥吃的不老药,就是从此处得来

第二,灵山十巫

根据《山海经》中的记载,这是以十个统一全姓“咸”的巫师组成的巫师工会组织。灵山人杰地灵,本来就是炼制不死药各种药材的主要产地。

书中记载,天神猰貐被钟山神之子和自己的部下杀死,天帝就是命令灵山十巫用不死药救活他的。

灵山十巫有时候也会抽调出几个人来攻关单独的炼药项目,组成一个附属的炼药工会,他们还有一个自己的品牌,叫“开明六巫”。

第三,天神葆江

葆江就是祖江,他是一个钻研炼制丹药的神仙。在昆仑山附近,被钟山神之子鼓和贰负害死,而他们谋杀葆江最有可能的动机就是抢夺不死药。

长生不老药的3大秘密基地,是在《山海经》中发现的,而《山海经》的文化意义,也不断地被现代发掘。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和山海经记载的“扶桑”神树极其相似。

山海经记载的山脉位置,被美国学者研究,发现与美洲大陆的一处记载完全相同;

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犰狳

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

和存在于中美和南美,叫做土豚的动物,描述一致。

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

这些事情,桩桩件件,都从考古,地理,生物等方面证实了山海经的记载,我们也发现了山海经中蕴含的珍贵价值。

在《山海经》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古人那开天辟地一般的想象力,感受人类最淳朴,最直观的智慧。

它不仅仅是一本神话故事,也是中学课本的常客,在现行的中学语文地理必学的《水经注》中,有数十处引用了《山海经》。

很多朋友想读山海经,但是不知道什么版本的更权威,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山海经》。

这本书不仅有山海经原文,还进行了详细的白话文翻译和注释,内容十分通俗易懂,全书一共六册,包装也非常的精致,不管是自己读还是收藏、送人都非常合适。

希望长寿甚至长生不死是许多帝王的心愿。君不见,灭六国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对于生死问题是多么地看重,而他与方士的结怨以及遣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事件,不仅关系到秦的兴亡,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甚至东亚今后的历史发展。

汉画像石

为了得到永生,不惜任何代价!从他们对不死的追求和付出的“代价”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和启示呢?让我们先从汉武帝的故事讲起。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执政期间,崇尚黄老之学,这种执政理念对于百废待兴的休养生息比较有利,也因此出现了“文景之治”,黄老之学得益于此而有较大发展。汉武帝执政后,尽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社会上黄老之学的基础已然形成,武帝本人也并非毫无受到其思想影响。而黄老之术中有一很大影响的一方面,就是关于神仙养生术。

神仙养生术在当时是与医药学并列的。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编修的《汉书艺文志》其中就列了四家,分别是:医经类、经方类、房中类、神仙类,其中医经类中就有《黄帝内经》的记载。而关于神仙养生类的书籍,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散佚,我们今天无法得知它们的内容。但是从当年汉代王室诸侯的生活活动中,却可以窥知一二。

汉武帝画像

回到汉武帝身上,在汉武帝即位后不久,他就大老远跑到泰山去顶登,试图与神仙亲密接触。毕竟是“天子”啊!但他真正大规模接触道士方术,是在宠妃王夫人死后。王夫人的死,让汉武帝意识到:原来死亡这么可怕。为了打破生与死的界限,汉武帝听信了不少方士的胡言乱语,也弄出不少荒唐事。

汉武帝十分宠信一个叫李少君的方士。李少君懂得炼丹术,向武帝上书说:“丹砂可以炼成黄金,这种黄金吃了就能成仙,可长生不老。”武帝十分感兴趣,又得知李少君其实已经几百岁,但看上去就像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般,就更加确信不疑了。传说李少君给了武帝长生不老的丹药秘方后,就告假辞归,后不久就病逝了。李少君还给当时的朝议郎董仲躬开过服食的方子,是用戊巳年生长的草、当地出产的油脂、黄精的根、野兽的脂膏、百花的蜜汁制成鸡蛋大小的药丸,只须吃上三丸,便能脱胎换骨、身轻如燕。这些事迹记载于《太平广记》当中。

不管这个故事的准确性如何,汉武帝崇尚方术和方药是无疑的。除此之外,汉武帝还重视药浴养生。内服加外养,可见武帝是多么重视自己的性命,多想再活五百年!

与汉武帝同时期的人物,还有他的叔叔,淮南王刘安。他组织门客编写的《淮南子》至今仍是经典古籍之一。刘安也是崇尚炼丹之人,无疑是想长生不老。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令人不死的丹药没炼出来,却误打误撞地发明了豆腐。是的,你没看错,豆腐的诞生竟是因为炼丹!所以,我们真的需要感谢一下刘安大人,冒着生命危险(丹药常常会致人死亡)为中华民族发明了豆腐这一美食!

此外,还有一位远在岭南的诸侯王——南越王赵,也是喜欢炼丹服食的人。笔者此番前往广州,特意去南越王博物馆参观了一番,没见到传说中的“金缕玉衣”,反而见到了五色药石。是哪五种东西呢?紫水晶、绿松石、赭石、硫磺和雄黄,颜色正好对应五行之色:青、赤、黄、白、黑。古人认为用这五种结合“天地之精华”的物质炼制丹药,可以长生不老。我们今天学习《伤寒杂病论》(一般认为成书于东汉末年),就会发现里面记载了紫石寒食散一方,仲景用它来治疗伤寒。其中用到了紫石英、赤石脂等多种矿物并一些草药而成。从它的名字和组成,我们无法不将其与丹药服食联系起来。而发展到后世,魏晋年间,服食“寒食散”是最流行的行为,因为这种用各种矿物炼成的丹药,人吃了以后十分烦热,必须穿轻薄的衣物、吃寒冷的食物、住在寒冷的房间里才能缓解。而寒食散致人残疾或死亡的几率十分之高,晋朝有个有名的针灸医生皇甫谧,就因为服食寒食散而落得残疾!

南越王博物馆中的五色药石,独家照片哦!

西汉的短命皇帝,海昏侯刘贺也十分重视养生,与他的祖先、爷爷、叔叔一样,渴求长生不老。在已发现的海昏侯墓中,出土有数量不少的冬虫夏草,联系到刘贺做海昏侯时的身体状况,便知冬虫夏草乃是为其虚弱身体的续命之药。冬虫夏草,中医认为能补肺益肾,化痰止咳。可用之于久咳虚喘、产后虚弱、阳痿阴冷等。可惜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之中,刘贺还是年纪轻轻就死去了,再多的冬虫夏草也不能实现他长生不死的愿望。那些珍贵的药物连同他的肉躯一同被埋在了黄土之中,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被认为大补的冬虫夏草

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听信一些方士“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所希望见到的“蓬莱”仙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其“并海”(并为沿之意)而“北至碣石”,沿着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盛名的碣石山祭神求仙。汉武帝此行碣石,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而他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要热闹许多,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各种名堂数不胜数,而且动辄就入海求“蓬莱”,指山说封禅。当时,为了迎合他祀神求仙,“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为此,碣石山一带又留下不少祀神求仙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在碣石山南麓,迄今存有汉武帝行宫的遗迹,1958年在修建位于昌黎县城的西山东坡原二中(昌黎一中)校园操场时,曾出土了大量“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汉瓦,其地当为汉武帝来碣石山时驻跸的行宫所在地。

在碣石山,刘彻也像秦始皇一样,进行了刻石纪功活动。对此,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有明确记述:“濡水(滦河)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絫县为昌黎在西汉时的县名,坐落在昌黎县城之北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之所以又名“汉武台”,当以“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得称。“汉武台”,极可能为碣石山主峰最古的专有名称。

秦始皇当年寻找的长生不老药到底是什么?

秦始皇在一统天下之后,开始研究长生不老的事儿,无意中听到关于长生不老药的传说,于是派当时一个叫徐福的人去东渡扶桑寻求长生不老药。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